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454220.8

文献号 : CN11415882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坤

申请人 : 北京汉王影研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包括引导模块、计量模块和服务器;由于在季节性流感等疾病影响下,区域内的大型医疗单位成为人们就诊的首选项,继而产生人满为患的状况,既影响到了患者的就诊体验,也增加了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削弱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且在医疗单位中问询行进路线,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故此,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医疗单位中的信号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腕环对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并与计量模块反映出的医疗资源的供需关系,通过云服务器将区域内医疗单位对应的子服务器数进行整体调度,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包括引导模块、计量模块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模块用于对医疗单位中的就诊人员进行导航;所述计量模块用于医疗单位中各科室的排状态进行统计;所述服务器对区域内各医疗单位的就诊状态进行统计,服务器同时在网络平台的医疗预约端口上显示医疗单位各科室的候诊情况;

所述引导模块包括腕环(1)和信号节点;所述腕环(1)佩戴在进入医疗单位人员的手腕部位,腕环(1)中内安装有物联网模组(2),物联网模组(2)中设定有就诊与探访两种身份属性;所述信号节点装设在医疗单位的建筑物中并构建形成局域网,信号节点对腕环(1)中的物联网模组(2)进行感应,记录佩戴者的移动轨迹;所述物联网模组(2)中还设定有基于信号节点进行导航的语音播放器;

所述计量模块包括门禁记录器和窗口计数器;所述门禁记录器用来采集医疗单位大门的人员流量,并记录腕环(1)佩戴者中就诊与探访的人数变化;所述窗口计数器用于统计医疗人员在各科室中的在岗数量,并与门诊大厅中各科室的挂号候诊量进行比较;

所述服务器包括子服务器和云服务器,所述子服务器对应分布于每个医疗单位中,子服务器通过计量模块对医疗单位中的就诊人数进行记录,并统计其中各科室医疗设备的运行负载状态;所述云服务器与区域内的子服务器间通过物联网进行互联,云服务器依据子服务器对区域内运行的医疗设备按科室类别进行分析,反映出区域内单项医疗资源的负载状态,对医疗资源进行统一协调;

所述腕环(1)上还设有环绕的灯珠(11),腕环(1)的内部还安装有姿态感应器;所述腕环(1)的内部还安装有线性马达,线性马达在腕环(1)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护套(12);

所述腕环(1)呈“C”型,腕环(1)的两端分别设有卡箍(13)和腕带(14),腕带(14)的两侧设置有齿槽(141);所述卡箍(13)的两侧与腕环(1)间还设有弹性的卡片(131),卡箍(1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转动安装的棱块(132),棱块(132)与齿槽(141)相啮合;所述棱块(132)与卡箍(13)间还设置有卷簧(133),棱块(132)在卷簧(133)的作用力下通过齿槽(141)对腕带(14)进行限位;

所述腕环(1)的“C”型端部位于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腕环(1)上的护套(12)分布在手背侧方向的腕部区域;所述腕环(1)的内侧表面上还设有垫片(15),垫片(15)贴合在腕部的手掌侧方向上,垫片(15)的两端与护套(12)相连;

所述腕环(1)在其端面上还设有胶套(16),腕环(1)内部的物联网模组(2)在其端部开设有物理端口(21),物理端口(21)被胶套(16)密闭起来;所述腕环(1)通过物理端口(21)进行电能补充并对物联网模组(2)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物理端口(21)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凸出的拉扣(22);所述腕环(1)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挠性弯折,并通过拉扣(22)对腕环(1)中的物联网模组(2)进行拆装。

说明书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医疗服务是指卫生技术人员遵照执业技术规范提供的照护生命、诊治疾病的健康促进服务,以及为实现这些服务提供的药品、医疗器械、救助运输、病房住宿等服务;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技术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通过各类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应用于医疗服务中以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0003] 医疗场所中具有较大的人流量,特别是一些常见科室的门诊项目,在季节性流感等疾病影响下,区域内的大型医疗场所成为人们就诊的首选项,继而产生人满为患的状况,既影响到了患者的就诊体验,也增加了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削弱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且在门类齐全的大型医疗场所中,就诊与探访人员还需要问询行进路线,增加了医疗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
[0004]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110062512.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疗管理监控系统,包括佩戴在患者身上的用户终端设备和用以实现管理监控的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连接,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用以检测患者生理参数的生理参数传感器,用以供患者输入病情数据的输入模块和用以将生理参数或病情数据向服务器发送,以及接收服务器的诊断指令的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服务器包括用以接收用户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向用户终端设备发送诊断指令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用以供医生远程诊疗的远程诊疗模块和用以根据检测的患者生理参数与设定的生理参数阈值进行比较并发出警报的警报处理模块。该技术方案能实时监测患者生理状况、智能性强、实用性良好;但是该方案中未解决在季节性流感等疾病影响下,区域内的大型医疗场所成为人们就诊的首选项,而产生人满为患的状况,既影响到了患者的就诊体验,也增加了医疗服务人员工作强度的问题。
[0005]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通过设置在医疗单位中的信号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腕环对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并与计量模块反映出的医疗资源的供需关系,通过云服务器将区域内医疗单位对应的子服务器数进行整体调度,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0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包括引导模块、计量模块和服务器;所述引导模块用于对医疗单位中的就诊人员进行导航;所述计量模块用于医疗单位中各科室的排状态进行统计;所述服务器对区域内各医疗单位的就诊状态进行统计,服务器同时在网络平台的医疗预约端口上显示医疗单位各科室的候诊情况;
[0008] 所述引导模块包括腕环和信号节点;所述腕环佩戴在进入医疗单位人员的手腕部位,腕环中内安装有物联网模组,物联网模组中设定有就诊与探访两种身份属性;所述信号节点装设在医疗单位的建筑物中并构建形成局域网,信号节点对腕环中的物联网模组进行感应,记录佩戴者的移动轨迹;所述物联网模组中还设定有基于信号节点进行导航的语音播放器;
[0009] 所述计量模块包括门禁记录器和窗口计数器;所述门禁记录器用来采集医疗单位大门的人员流量,并记录腕环佩戴者中就诊与探访的人数变化;所述窗口计数器用于统计医疗人员在各科室中的在岗数量,并与门诊大厅中各科室的挂号候诊量进行比较;
[0010] 所述服务器包括子服务器和云服务器,所述子服务器对应分布于每个医疗单位中,子服务器通过计量模块对医疗单位中的就诊人数进行记录,并统计其中各科室医疗设备的运行负载状态;所述云服务器与区域内的子服务器间通过物联网进行互联,云服务器依据子服务器对区域内运行的医疗设备按科室类别进行分析,反映出区域内单项医疗资源的负载状态,对医疗资源进行统一协调;
[0011] 现有技术中,医疗单位中具有较大的人流量,特别是一些常见科室的门诊项目,在季节性流感等疾病影响下,区域内的大型医疗单位成为人们就诊的首选项,继而产生人满为患的状况,既影响到了患者的就诊体验,也增加了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削弱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且在门类齐全的大型医疗单位中,就诊与探访人员还需要问询行进路线,增加了医疗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
[0012] 因此,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智能医疗服务系统中的服务器,通过物联网在网络平台上的医疗预约端口显示区域内医疗单位实时的候诊状态,降低较高负载状态医疗单位的人员增量,调节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趋向于均衡利用的状态,设置在计量模块中的门禁记录器和窗口计数器,将到访医疗单位的人员流量和门诊大厅中挂号科室的候诊人员进行统计,使其与各科室中在岗的医疗人员数量相比较,进行医疗资源的供需分析,通过控制科室在岗的医疗人员数量与接待候诊量间处于平衡,设置在引导模块中的腕环和信号节点,对医疗单位内的人员移动提供导航,减轻医疗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依据腕环中物联网模组所对应的就诊与探访两种身份,规划不同的移动路径,确保就诊人员在科室间移动的顺畅,且在医疗单位中人员负载较多时,对探访者数量进行控制,避免医疗单位中的人员拥挤状况;本发明利用了设置在医疗单位中的信号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腕环对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并与计量模块反映出的医疗资源的供需关系,通过云服务器将区域内医疗单位对应的子服务器数进行整体调度,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13] 优选的,所述腕环上还设有环绕的灯珠,腕环的内部还安装有姿态感应器;所述腕环的内部还安装有线性马达,线性马达在腕环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护套;工作时,医疗单位较为嘈杂的环境削弱了腕环中语音播放器的导航效果,且佩戴者在走错路的瞬间,难以通过语音播放器的声音直接进行纠正;通过设置在腕环上的灯珠,配合姿态感应器检测到的佩戴者动作,使灯珠仅在行进方向上闪烁,并在佩戴者移动到错误路径的瞬间,通过线性马达的振动提醒佩戴者,避免嘈杂环境中语音提升的失效,且线性马达的振动经护套传导至佩戴者手腕的不同位置上,维持腕环对佩戴者行进方向的导航作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14] 优选的,所述腕环呈“C”型,腕环的两端分别设有卡箍和腕带,腕带的两侧设置有齿槽;所述卡箍的两侧与腕环间还设有弹性的卡片,卡箍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转动安装的棱块,棱块与齿槽相啮合;所述棱块与卡箍间还设置有卷簧,棱块在卷簧的作用力下通过齿槽对腕带进行限位;工作时,佩戴的腕环需要在保持其固定状态的前提下避免对佩戴者的腕部造成挤压,继而维持其对佩戴者姿态的感应;通过设置在腕环上的卡箍,利用其中卷簧驱动的棱块来与腕带上的齿槽相啮合,在佩戴腕环时,将腕带经卡箍拉出至过紧状态,利用设定的卷簧的弹性力,来控制棱块对啮合齿槽的作用力,使腕带从卡箍中产生反向退回的位移,使得腕环与腕带维持在佩戴者上适宜的锁紧状态,确保了腕环对佩戴者姿态感应的灵敏度,再通过拨开卡箍两侧的卡片,使卡箍中的棱块与啮合的齿槽脱离,即可抽出腕带卸下腕环,使腕环能够便捷穿戴上进入医疗单位的人员腕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15] 优选的,所述腕环的“C”型端部位于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腕环上的护套分布在手背侧方向的腕部区域;所述腕环的内侧表面上还设有垫片,垫片贴合在腕部的手掌侧方向上,垫片的两端与护套相连;工作时,通过将腕环的端部设定在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便于对进入医疗单位的人员进行腕环佩戴的操作,同时将腕环中的护套也限制在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避免线性马达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腕管部位较密集的血管和神经脉络上,并配合设置在腕环内表面上的垫片,将靠近腕部朝手掌侧方向的护套连接起来,使垫片吸收护套在线性马达作用下产生的振动效用,进一步降低腕环对腕管部位的力传递作用,保持腕环在佩戴者腕部的穿戴体验,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16] 优选的,所述腕环在其端面上还设有胶套,腕环内部的物联网模组在其端部开设有物理端口,物理端口被胶套密闭起来;所述腕环通过物理端口进行电能补充并对物联网模组进行数据交互;工作时,由于医疗单位中的就诊患者,使腕环在使用过程中易粘附有细菌病毒,并在个体间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通过将腕环的元件端口开设在被胶套包裹着的端部上,进而将腕环直接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杀菌处理,且浸泡除菌的方式相比与紫外线灯杀菌,避免腕环结构中卡箍部件形成的盲点,同时具备更短的时间,还对腕环起到了清洗作用,便于腕环参与进行重复使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17] 优选的,所述物理端口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凸出的拉扣;所述腕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挠性弯折,并通过拉扣对腕环中的物联网模组进行拆装;工作时,通过将腕环挠性弯折开来,利用设置在物联网模组上的拉扣将其从腕环的端面拉出,进而分别对物联网模组和腕环进行充电与消毒处理,同时将准备完成的腕环或物联网模组间进行安装,避免了对腕环进行消毒所需的等待时间,且对物联网模组进行数据交互处理,直接将其设定成对应于进入医疗单位的就诊与探访的身份属性,使腕环处于较高的周转效率,并节省了需常备的腕环数量,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 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医疗单位中的信号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腕环对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并与计量模块反映出的医疗资源的供需关系,通过云服务器将区域内医疗单位对应的子服务器数进行整体调度,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0020] 2.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腕环上的灯珠,配合姿态感应器检测到的佩戴者动作,并通过线性马达的振动提醒佩戴者,避免嘈杂环境中语音提升的失效,维持腕环对佩戴者行进方向的导航作用;设置在腕环上的卡箍,利用其中卷簧驱动的棱块来与腕带上的齿槽相啮合,使腕环与腕带维持在佩戴者上适宜的锁紧状态。
[0021] 3.本发明通过将腕环的端部设定在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配合设置在腕环内表面上的垫片,降低腕环对腕管部位的力传递作用;将腕环的元件端口开设在被胶套包裹着的端部上,进而将腕环直接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杀菌处理,便于腕环参与进行重复使用;将腕环挠性弯折开来,利用设置的拉扣将其从腕环的端面拉出,分别对物联网模组和腕环进行充电与消毒处理,使腕环处于较高的周转效率。

附图说明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中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框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中腕环的立体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中腕环部件的立体图;
[0026]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中:腕环1、灯珠11、护套12、卡箍13、卡片131、棱块132、卷簧133、腕带14、齿槽141、垫片15、胶套16、物联网模组2、物理端口21、拉扣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9]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包括引导模块、计量模块和服务器;所述引导模块用于对医疗单位中的就诊人员进行导航;所述计量模块用于医疗单位中各科室的排状态进行统计;所述服务器对区域内各医疗单位的就诊状态进行统计,服务器同时在网络平台的医疗预约端口上显示医疗单位各科室的候诊情况;
[0030] 所述引导模块包括腕环1和信号节点;所述腕环1佩戴在进入医疗单位人员的手腕部位,腕环1中内安装有物联网模组2,物联网模组2中设定有就诊与探访两种身份属性;所述信号节点装设在医疗单位的建筑物中并构建形成局域网,信号节点对腕环1中的物联网模组2进行感应,记录佩戴者的移动轨迹;所述物联网模组2中还设定有基于信号节点进行导航的语音播放器;
[0031] 所述计量模块包括门禁记录器和窗口计数器;所述门禁记录器用来采集医疗单位大门的人员流量,并记录腕环1佩戴者中就诊与探访的人数变化;所述窗口计数器用于统计医疗人员在各科室中的在岗数量,并与门诊大厅中各科室的挂号候诊量进行比较;
[0032] 所述服务器包括子服务器和云服务器,所述子服务器对应分布于每个医疗单位中,子服务器通过计量模块对医疗单位中的就诊人数进行记录,并统计其中各科室医疗设备的运行负载状态;所述云服务器与区域内的子服务器间通过物联网进行互联,云服务器依据子服务器对区域内运行的医疗设备按科室类别进行分析,反映出区域内单项医疗资源的负载状态,对医疗资源进行统一协调;
[0033] 现有技术中,医疗单位中具有较大的人流量,特别是一些常见科室的门诊项目,在季节性流感等疾病影响下,区域内的大型医疗单位成为人们就诊的首选项,继而产生人满为患的状况,既影响到了患者的就诊体验,也增加了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削弱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且在门类齐全的大型医疗单位中,就诊与探访人员还需要问询行进路线,增加了医疗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
[0034] 因此,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智能医疗服务系统中的服务器,通过物联网在网络平台上的医疗预约端口显示区域内医疗单位实时的候诊状态,降低较高负载状态医疗单位的人员增量,调节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趋向于均衡利用的状态,设置在计量模块中的门禁记录器和窗口计数器,将到访医疗单位的人员流量和门诊大厅中挂号科室的候诊人员进行统计,使其与各科室中在岗的医疗人员数量相比较,进行医疗资源的供需分析,通过控制科室在岗的医疗人员数量与接待候诊量间处于平衡,设置在引导模块中的腕环1和信号节点,对医疗单位内的人员移动提供导航,减轻医疗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依据腕环1中物联网模组2所对应的就诊与探访两种身份,规划不同的移动路径,确保就诊人员在科室间移动的顺畅,且在医疗单位中人员负载较多时,对探访者数量进行控制,避免医疗单位中的人员拥挤状况;本发明利用了设置在医疗单位中的信号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腕环1对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并与计量模块反映出的医疗资源的供需关系,通过云服务器将区域内医疗单位对应的子服务器数进行整体调度,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3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腕环1上还设有环绕的灯珠11,腕环1的内部还安装有姿态感应器;所述腕环1的内部还安装有线性马达,线性马达在腕环1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护套12;工作时,医疗单位较为嘈杂的环境削弱了腕环1中语音播放器的导航效果,且佩戴者在走错路的瞬间,难以通过语音播放器的声音直接进行纠正;通过设置在腕环1上的灯珠11,配合姿态感应器检测到的佩戴者动作,使灯珠11仅在行进方向上闪烁,并在佩戴者移动到错误路径的瞬间,通过线性马达的振动提醒佩戴者,避免嘈杂环境中语音提升的失效,且线性马达的振动经护套12传导至佩戴者手腕的不同位置上,维持腕环1对佩戴者行进方向的导航作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3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腕环1呈“C”型,腕环1的两端分别设有卡箍13和腕带14,腕带14的两侧设置有齿槽141;所述卡箍13的两侧与腕环1间还设有弹性的卡片131,卡箍1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转动安装的棱块132,棱块132与齿槽141相啮合;所述棱块
132与卡箍13间还设置有卷簧133,棱块132在卷簧133的作用力下通过齿槽141对腕带14进行限位;工作时,佩戴的腕环1需要在保持其固定状态的前提下避免对佩戴者的腕部造成挤压,继而维持其对佩戴者姿态的感应;通过设置在腕环1上的卡箍13,利用其中卷簧133驱动的棱块132来与腕带14上的齿槽141相啮合,在佩戴腕环1时,将腕带14经卡箍13拉出至过紧状态,利用设定的卷簧133的弹性力,来控制棱块132对啮合齿槽141的作用力,使腕带14从卡箍13中产生反向退回的位移,使得腕环1与腕带14维持在佩戴者上适宜的锁紧状态,确保了腕环1对佩戴者姿态感应的灵敏度,再通过拨开卡箍13两侧的卡片131,使卡箍13中的棱块132与啮合的齿槽141脱离,即可抽出腕带14卸下腕环1,使腕环1能够便捷穿戴上进入医疗单位的人员腕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3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腕环1的“C”型端部位于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腕环1上的护套12分布在手背侧方向的腕部区域;所述腕环1的内侧表面上还设有垫片15,垫片15贴合在腕部的手掌侧方向上,垫片15的两端与护套12相连;工作时,通过将腕环1的端部设定在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便于对进入医疗单位的人员进行腕环1佩戴的操作,同时将腕环1中的护套12也限制在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避免线性马达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腕管部位较密集的血管和神经脉络上,并配合设置在腕环1内表面上的垫片15,将靠近腕部朝手掌侧方向的护套12连接起来,使垫片15吸收护套12在线性马达作用下产生的振动效用,进一步降低腕环1对腕管部位的力传递作用,保持腕环1在佩戴者腕部的穿戴体验,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3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腕环1在其端面上还设有胶套16,腕环1内部的物联网模组2在其端部开设有物理端口21,物理端口21被胶套16密闭起来;所述腕环1通过物理端口21进行电能补充并对物联网模组2进行数据交互;工作时,由于医疗单位中的就诊患者,使腕环1在使用过程中易粘附有细菌病毒,并在个体间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通过将腕环1的元件端口开设在被胶套16包裹着的端部上,进而将腕环1直接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杀菌处理,且浸泡除菌的方式相比与紫外线灯杀菌,避免腕环1结构中卡箍13部件形成的盲点,同时具备更短的时间,还对腕环1起到了清洗作用,便于腕环1参与进行重复使用,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3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物理端口21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凸出的拉扣22;所述腕环1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挠性弯折,并通过拉扣22对腕环1中的物联网模组2进行拆装;工作时,通过将腕环1挠性弯折开来,利用设置在物联网模组2上的拉扣22将其从腕环
1的端面拉出,进而分别对物联网模组2和腕环1进行充电与消毒处理,同时将准备完成的腕环1或物联网模组2间进行安装,避免了对腕环1进行消毒所需的等待时间,且对物联网模组
2进行数据交互处理,直接将其设定成对应于进入医疗单位的就诊与探访的身份属性,使腕环1处于较高的周转效率,并节省了需常备的腕环1数量,从而提升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
[0040] 工作时,通过设置在智能医疗服务系统中的服务器,通过物联网在网络平台上的医疗预约端口显示区域内医疗单位实时的候诊状态,降低较高负载状态医疗单位的人员增量,调节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趋向于均衡利用的状态,设置在计量模块中的门禁记录器和窗口计数器,将到访医疗单位的人员流量和门诊大厅中挂号科室的候诊人员进行统计,使其与各科室中在岗的医疗人员数量相比较,进行医疗资源的供需分析,通过控制科室在岗的医疗人员数量与接待候诊量间处于平衡,设置在引导模块中的腕环1和信号节点,对医疗单位内的人员移动提供导航,减轻医疗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依据腕环1中物联网模组2所对应的就诊与探访两种身份,规划不同的移动路径,确保就诊人员在科室间移动的顺畅,且在医疗单位中人员负载较多时,对探访者数量进行控制,避免医疗单位中的人员拥挤状况;设置在腕环1上的灯珠11,配合姿态感应器检测到的佩戴者动作,使灯珠11仅在行进方向上闪烁,通过线性马达的振动提醒佩戴者,避免嘈杂环境中语音提升的失效,且线性马达的振动经护套12传导至佩戴者手腕的不同位置上,维持腕环1对佩戴者行进方向的导航作用;设置在腕环1上的卡箍13,利用其中卷簧133驱动的棱块132来与腕带14上的齿槽141相啮合,在佩戴腕环1时,将腕带14经卡箍13拉出至过紧状态,利用设定的卷簧133的弹性力,来控制棱块132对啮合齿槽141的作用力,使腕带14从卡箍13中产生反向退回的位移,使得腕环1与腕带14维持在佩戴者上适宜的锁紧状态,确保了腕环1对佩戴者姿态感应的灵敏度,再通过拨开卡箍13两侧的卡片131,使卡箍13中的棱块132与啮合的齿槽141脱离,即可抽出腕带14卸下腕环1,使腕环1能够便捷穿戴上进入医疗单位的人员腕部;将腕环1的端部设定在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便于对进入医疗单位的人员进行腕环1佩戴的操作,同时将腕环1中的护套12也限制在腕部的手背侧方向上,配合设置在腕环1内表面上的垫片15,将靠近腕部朝手掌侧方向的护套12连接起来,使垫片15吸收护套12在线性马达作用下产生的振动效用,进一步降低腕环1对腕管部位的力传递作用,保持腕环1在佩戴者腕部的穿戴体验;将腕环1的元件端口开设在被胶套16包裹着的端部上,进而将腕环1直接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杀菌处理,具备更短的时间,还对腕环1起到了清洗作用,便于腕环1参与进行重复使用;将腕环1挠性弯折开来,利用设置在物联网模组2上的拉扣22将其从腕环1的端面拉出,进而分别对物联网模组2和腕环1进行充电与消毒处理,同时将准备完成的腕环1或物联网模组2间进行安装,且对物联网模组2进行数据交互处理,直接将其设定成对应于进入医疗单位的就诊与探访的身份属性。
[004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