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构造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80057689.5

文献号 : CN1142226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长浜拓梅寿光大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车身侧部构造。车身侧部构造(10)具备将外板(31)与内板(32)接合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立柱(14)。在内板形成有供安全带部件插入的开口部(96)。外板具备下部和上部。下部形成外板的下方部分。上部与下部重叠地向上方延伸。上部的下端沿着下部及上部重叠接合的搭接部的下端朝向车身前后方向而向上方或下方倾斜,并配置在面对开口部的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具备将外板与内板接合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立柱,其中,在所述内板形成有供安全带部件插入的开口部,所述外板具备:

下部,其形成所述外板的下方部分;以及上部,其与所述下部重叠地向上方延伸,所述上部的下端沿着所述下部及所述上部重叠接合的搭接部的下端朝向车身前后方向而向上方或下方倾斜,并配置在面对所述开口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所述外板具有:朝向车身前后方向配置的顶部;从所述顶部的两端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一对腿部;以及从所述一对腿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突出的一对突缘部,所述顶部、一对所述腿部及一对所述突缘部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开口的礼帽形截面,在所述顶部沿着所述上部的下端配置有脆弱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所述外板的所述下部接合于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边梁的外表面,所述内板贯通所述边梁而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在所述边梁的车宽方向的内侧,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地板横梁接合于所述边梁的面对车宽方向内侧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所述中立柱将所述上部的上端部接合于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边梁的外表面,将所述内板的上端部接合于所述上边梁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前门梁的后端部被配置成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所述脆弱部的前端部面对,后门梁的前端部被配置成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所述脆弱部的后端部面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所述脆弱部由所述下部中的从所述上部的下端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加强构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所述脆弱部由所述下部中的供门铰链安装的安装底座的弯曲部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所述中立柱具备:

第一加强构件,其与所述上部重叠;以及第二加强构件,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相比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得小,并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重叠,所述上部、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及所述第二加强构件这三者在比腰线靠上方的部位处被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构件沿着所述外板的内表面形成为U字截面,所述第二加强构件沿着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的内表面形成为U字截面,所述中立柱具备隔板,该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及所述第二加强构件中的至少一方,以抑制向车宽方向的压溃变形。

说明书 :

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身侧部构造。
[0002] 本申请基于在2019年10月4日提出了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9‑183600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0003] 车身侧部构造通常将上边梁在车身上部的侧方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边梁在车身下部的侧方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边梁及上边梁连结中立柱。中立柱例如通过外板和内板形成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闭合截面。该中立柱将外板的上端部固定于上边梁的外表面,将外板的下端部固定于边梁的外表面。而且,将内板的上端部固定于上边梁的内表面,将内板的下端部固定于边梁的内表面。
[0004] 此处,在中立柱之中,已知有通过在外柱的后侧凸缘接合加强构件而后侧凸缘由加强构件加强的结构。例如,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该中立柱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通过输入的载荷,能够将后侧凸缘、加强构件缓慢地折弯。由此,能够通过后侧凸缘、加强构件使输入的载荷分散。由此,能够抑制在后侧凸缘产生龟裂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另外,在中立柱之中,已知有将安全带卷收器用的托架安装于内板,通过设置于托架的加强构件对加强件的上部与下部的结合部进行加强的结构。例如,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该中立柱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加强构件抑制由于输入的载荷而加强件在上部与下部的结合部产生龟裂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6] 此外,在中立柱之中,已知有在内板的下部设置开口部,在开口部的角部中的由于因侧面碰撞输入的载荷而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角部形成有曲率半径小的大致直线形状的应力分散直线部的结构。在内板的开口部配置安全带卷收器。
[0007] 例如,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该中立柱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输入的载荷而在应力分散直线部集中应力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在应力分散直线部产生龟裂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8] 在先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04530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54595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845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的概要
[0014]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5] 此处,专利文献1的中立柱为了抑制在外柱的后侧凸缘产生龟裂而需要通过加强构件对后侧凸缘进行加强,这成为抑制重量增加的妨碍。
[0016] 另外,专利文献2的中立柱为了抑制在加强件的上部与下部的结合部产生龟裂而需要通过加强构件对结合部进行加强,这成为抑制重量增加的妨碍。
[0017] 此外,专利文献3的中立柱为了抑制在内板的开口部产生龟裂而需要在开口部形成应力分散直线部。因此,认为开口部变得过大而内板的弯曲强度下降,冲击能量的吸收量下降。
[0018]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并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的车身侧部构造。
[0019]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20] (1)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具备将外板与内板接合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立柱,在所述内板形成有供安全带部件插入的开口部,所述外板具备:下部,其形成所述外板的下方部分;以及上部,其与所述下部重叠地向上方延伸,其中,所述上部的下端沿着所述下部及所述上部重叠接合的搭接部的下端朝向车身前后方向而向上方或下方倾斜,并配置在面对所述开口部的位置。
[0021] 根据(1)的方案,能够容易地形成沿着下部及上部重叠接合的搭接部的下端朝向车身前后方向而向上方或下方倾斜的脆弱部。由此,例如,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由于输入的载荷而中立柱沿着该脆弱部弯曲变形。此处,脆弱部朝向车身前后方向而向上方或下方倾斜,配置在面对开口部的位置。因此,拉伸载荷沿着朝向车身前后方向而向上方或下方倾斜的假想线在上下方向上作用于与脆弱部面对的开口部的周缘。由此,在开口部的周缘处,通过使其沿着倾斜的假想线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之后,使开口部的周缘沿着假想线发生龟裂、断裂。
[0022] 通过在开口部的周缘处使龟裂倾斜,例如与使开口部的周缘产生水平的龟裂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龟裂的长度(即,变形的长度)。通过增加龟裂的长度,能够增加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输入的冲击能量的吸收量。这样,通过使脆弱部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倾斜,能够抑制中立柱的重量的增加并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23] (2)在上述(1)的方案中,所述外板可以通过朝向车身前后方向配置的顶部、从所述顶部的两端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一对腿部、以及从所述一对腿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突出的一对突缘部而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开口的礼帽形截面,在所述顶部可以沿着所述上部的下端配置所述脆弱部。
[0024] 根据(2)的方案,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载荷向顶部输入。在顶部配置有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倾斜的脆弱部。因此,输入到顶部的载荷从腿部朝向突缘部相对于与脆弱部的倾斜对应的假想线而沿着上下方向作用拉伸载荷。
[0025] 此处,在突缘部接合内板,在内板形成开口部。由此,通过作用于突缘部的拉伸载荷,能够沿着倾斜的假想线使开口部的周缘高效地产生龟裂。
[0026]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所述外板的所述下部可以接合于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边梁的外表面,所述内板可以贯通所述边梁而接合。
[0027] 根据(3)的方案,在边梁的外表面接合外板的下部,贯通边梁而使内板接合。由此,中立柱被牢固地接合于边梁。由此,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通过输入的载荷,能够使拉伸载荷沿着与脆弱部对应的假想线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28] 此外,边梁是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中空结构,特别对于车身前后方的载荷为高强度、高刚性的骨架构件。由此,例如,能够通过边梁支承由于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能够抑制对中立柱造成的影响。
[0029] (4)在上述(3)的方案中,可以在所述边梁的车宽方向的内侧,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地板横梁接合于所述边梁的面对车宽方向内侧的内表面。
[0030] 根据(4)的方案,在边梁的内表面接合地板横梁。由此,对于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输入的载荷,能够通过边梁更牢固地支承中立柱。由此,通过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输入的载荷,能够使拉伸载荷沿着与脆弱部对应的假想线在上下方向上更可靠地发挥作用而更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31] (5)在上述(1)至(4)的任一方案中,所述中立柱可以将所述上部的上端部接合于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边梁的外表面,可以将所述内板的上端部接合于所述上边梁的内表面。
[0032] 根据(5)的方案,使上部的上端部接合于上边梁的外表面,使内板的上端部接合于上边梁的内表面。由此,中立柱的上端部被牢固地接合于上边梁。由此,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通过输入的载荷,能够使拉伸载荷沿着与脆弱部对应的假想线在上下方向上更可靠地发挥作用而更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33] (6)在上述(2)至(5)的任一方案中,前门梁的后端部可以被配置成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所述脆弱部的前端部面对,后门梁的前端部可以被配置成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所述脆弱部的后端部面对。
[0034] 根据(6)的方案,使前门梁的后端部与脆弱部的前端部面对。而且,使后门梁的前端部与脆弱部的后端部面对。因此,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能够将输入的载荷从前门梁、后门梁向脆弱部传递。即,通过输入的载荷能够使脆弱部可靠地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变形。由此,能够使拉伸载荷沿着与脆弱部对应的假想线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35] (7)在上述(2)至(6)的任一方案中,所述脆弱部可以由所述下部中的从所述上部的下端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加强构件形成。
[0036] 根据(7)的方案,从上部的下端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设置加强构件,通过加强构件形成了脆弱部。由此,能够在下部容易地形成脆弱部。
[0037] 另外,利用加强构件,例如,能够将中立柱的车身后方的侧门(后侧门)的铰链(下侧的铰链)牢固地固定于中立柱。
[0038] (8)在上述(2)至(7)的任一方案中,所述脆弱部可以由所述下部中的供门铰链安装的安装底座的弯曲部形成。
[0039] 根据(8)的方案,利用供门铰链安装的安装底座的弯曲部形成了脆弱部。由此,能够在外板容易地形成脆弱部。此外,能够将在车身后方的侧门设置的下侧的门铰链固定于中立柱。而且,在安装底座能够牢固地固定例如中立柱的车身后方的侧门(后侧门)的铰链(下侧的铰链)。
[0040] (9)在上述(1)至(8)的任一方案中,所述中立柱可以具备:第一加强构件,其与所述上部重叠;以及第二加强构件,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相比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得小,并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重叠,其中,所述上部、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及所述第二加强构件可以在比腰线靠上方的部位处被三片重叠。
[0041] 根据(9)的方案,在比腰线(窗的下端)靠上方的部位,将上部、第一加强构件及第二加强构件进行三片重叠。即,能够提高比腰线靠上方的部位的强度、刚性。由此,能够将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输入的载荷向脆弱部传递,通过传递的载荷使脆弱部可靠地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变形。由此,能够使拉伸载荷沿着与脆弱部对应的假想线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42] (10)在上述(1)至(9)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可以沿着所述外板的内表面形成为U字截面,所述第二加强构件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的内表面形成为U字截面,所述中立柱可以具备隔板,该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及所述第二加强构件中的至少一方,以抑制向车宽方向的压溃变形。
[0043] 根据(10)的方案,在第一加强构件及第二加强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设置隔板,通过隔板抑制向车宽方向的压溃变形。因此,将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输入的载荷向脆弱部传递,通过传递的载荷能够使脆弱部可靠地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变形。由此,能够使拉伸载荷沿着与脆弱部对应的假想线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44] 发明效果
[0045]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使脆弱部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倾斜,将脆弱部配置于面对开口部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附图说明

[0046]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立体图。
[0047] 图2是从车身前方侧观察在中立柱处剖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8] 图3是从车室侧观察剖开实施方式的边梁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9] 图4是从车外侧观察剖开实施方式的边梁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0] 图5是从实施方式的中立柱除去了内板的侧视图。
[0051] 图6是从车室侧观察在中立柱处剖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2] 图7是表示剖开实施方式的中立柱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3]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中立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1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1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1的左方。
[0055] 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10为大致左右对称的构成,对于左右的构成构件标注相同符号,主要对左侧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0056] <车身侧部构造>
[0057] 如图1所示,车身侧部构造10具备边梁12、中立柱14以及上边梁16。
[0058] 边梁12在车身下部的侧方形成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中立柱14从边梁12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部12a朝向上方延伸。在中立柱14(具体而言,后述的上部38)的上端部38a固定上边梁16。上边梁16在车身上部的侧方形成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参照图2)。
[0059] <边梁(side sill)>
[0060] 如图2、图3所示,边梁12具备边梁外板21和边梁内板22。
[0061] 边梁外板21形成为具有上凸缘21a及下凸缘21b的礼帽形截面。边梁内板22形成为具有上凸缘22a及下凸缘22b的礼帽形截面。
[0062] 边梁外板21与边梁内板22的上凸缘21a、22a彼此接合。而且,边梁外板21与边梁内板22的下凸缘21b、22b彼此接合。由此,通过边梁外板21及边梁内板22,边梁12形成为闭合截面。换言之,边梁12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中空结构。边梁12是针对车身前后方的载荷而强度、刚性高的骨架构件。
[0063] 在边梁内板22的内表面(边梁的内表面)22c接合地板横梁24的端部24a。边梁内板22的内表面22c是面对车宽方向内侧的面。地板横梁24例如是沿着地板面板27的表面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礼帽形截面的构件。将地板横梁24接合于地板面板27的表面,由此通过地板横梁24及地板面板27形成高强度、高刚性的闭合截面。
[0064] 在地板横梁24的左端部安装有安装有托架28。安装托架28的左端部28a接合于边梁内板22。在安装托架28安装有前排座椅的腿部。
[0065] 由此,例如,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载荷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中立柱14输入的情况下,对于向中立柱14输入的载荷,能够通过边梁12牢固地支承中立柱14。
[0066] <上边梁(roof side rail)>
[0067] 如图1、图2所示,上边梁16具备上边外板25和上边内板26。
[0068] 上边外板25具有上凸缘25a及下凸缘25b。上边内板26具有上凸缘26a及下凸缘26b。上边外板25与上边内板26的上凸缘25a、26a彼此接合。而且,上边外板25与上边内板26的下凸缘25b、26b彼此接合。
[0069] 由此,通过上边外板25及上边内板26,上边梁16形成为闭合截面。上边梁16是在车身上部的侧方形成车身骨架的高刚性的构件。
[0070] <中立柱>
[0071] 如图4、图5所示,中立柱14具备外板31、内板32、第一加强构件33、第二加强构件34、第一隔板(隔板)35、第二隔板(隔板)36。中立柱14通过将外板31与内板32接合而形成闭合截面,所形成的闭合截面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0072] 外板31具备下部37和上部38。下部37是形成外板31的下部区域的构件。上部38是从下部37的中途与下部37重叠地向上方延伸的上部区域。上部38为比下部37高强度的材料。
[0073] 如图1、图4所示,下部37具备: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的下鼓出部41;从下鼓出部41向车身前方突出的下前突缘部(一对突缘部的一方)42;从下鼓出部41向车身后方突出的下后突缘部(一对突缘部的另一方)43。
[0074] 所述下鼓出部41具有:朝向车身前后方向配置的下顶部(顶部)44;从下顶部44的前边(两端部的一方)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下前腿部(一对腿部的一方)45;以及从下顶部44的后边(两端部的另一方)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下后腿部(一对腿部的另一方)46。
[0075] 通过下顶部44、下前腿部45及下后腿部46,下鼓出部41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大致U字截面(包括U字截面)。
[0076] 下前突缘部42从下鼓出部41(即,下前腿部45)的前开口边朝向车身前方突出。下后突缘部43从下鼓出部41(即,下后腿部46)的后开口边朝向车身后方突出。
[0077] 通过下鼓出部41、下前突缘部42及下后突缘部43,下部37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开口的礼帽形截面。
[0078] 如图6所示,上部38具备: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的上鼓出部51;从上鼓出部51向车身前方突出的上前突缘部(一对突缘部的一方)52;以及从下鼓出部41向车身后方突出的上后突缘部(一对突缘部的另一方)53。
[0079] 上鼓出部51具有:朝向车身前后方向配置的上顶部(顶部)54;从上顶部54的前边(两端部的一方)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上前腿部(一对腿部的一方)55;以及从上顶部54的后边(两端部的另一方)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上后腿部(一对腿部的另一方)56。
[0080] 通过上顶部54、上前腿部55及上后腿部56,上鼓出部51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大致U字截面(包括U字截面)。
[0081] 上前突缘部52从上鼓出部51(即,上前腿部55)的前开口边朝向车身前方突出。上后突缘部53从上鼓出部51(即,上后腿部56)的后开口边朝向车身后方突出。
[0082] 通过上鼓出部51、上前突缘部52及上后突缘部53,上部38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开口的礼帽形截面。
[0083] 如图4所示,上部38在下部具有上搭接部58。上搭接部58通过倾斜边54a和弯曲边54b形成上顶部54的下端。倾斜边54a从上后腿部56的下端56a朝向车身前方以下降斜度倾斜。弯曲边54b以从倾斜边54a的前端54c向下方鼓出上前腿部55的下端55a的方式弯曲形成。
[0084] 如图2、图5所示,下部37的下搭接部59从车宽方向的外侧重叠接合于上搭接部58。由此,通过下部37及上部38形成外板31。将下搭接部59与上搭接部58以重叠的状态接合,由此通过下搭接部59和上搭接部58形成搭接部62。
[0085] 搭接部62的下端形成倾斜边54a。即,上部38的下端(具体而言,上顶部54的倾斜边54a)沿着下部37及上部38重叠接合的搭接部62的下端朝向车身前后方向而向下方倾斜,配置在与后述的开口部96面对的位置。
[0086]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其他的例子,可以将上搭接部58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接合于下搭接部59。在该情况下,能够使侧面碰撞载荷集中于后述的脆弱部107(参照图7)。
[0087] 外板31将下部37的下端部37a接合于边梁外板21的外表面(边梁的外表面)21c。外板31将上部38的上端部38a接合于上边外板25的外表面(上边梁的外表面)25c。
[0088] (加强构件)
[0089] 如图4、图6所示,第一加强构件33以重叠的状态与上部38的内表面接合。第一加强构件33从上部38的靠近下端部的部位38b向上方向延伸至上部38的上端部38a。具体而言,第一加强构件33具有第一顶部65、第一前腿部66、第一后腿部67。通过第一顶部65、第一前腿部66及第一后腿部67,第一加强构件33沿着上部38的内表面形成为大致U字截面(包括U字截面)。
[0090] 第二加强构件34以重叠的状态与第一加强构件33的内表面接合。第二加强构件34具有第二顶部71、第二前腿部72、第二后腿部73。通过第二顶部71、第二前腿部72及第二后腿部73,第二加强构件34沿着第一加强构件33的内表面形成为大致U字截面(包括U字截面)。
[0091] 第二加强构件34例如延伸到从腰线部(腰线)75至腰线上侧位置77的向室内侧弯曲的部位。
[0092] 腰线部75是指在车身的侧窗玻璃的下端部横向延伸的线。腰线上侧位置77是腰线部75与上边梁16之间的中间位置。
[0093] 第二加强构件34与第一加强构件33相比,高度尺寸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得小。上部38、第一加强构件33及第二加强构件34这三者例如在比腰线部75靠上方的部位处被重叠。
换言之,中立柱14在比腰线部75靠上方的部位处将上部38、第一加强构件33及第二加强构件34这三片重叠。
[0094] 如图4、图6所示,内板32具备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内鼓出部81、从内鼓出部81向车身前方突出的内前突缘部82、从内鼓出部81向车身后方突出的内后突缘部83。
[0095] 内前突缘部82与外板31的下前突缘部42及上前突缘部52接合。内后突缘部83与下后突缘部43及上后突缘部53接合。
[0096] 由此,内板32接合于外板31,通过内板32及外板31,中立柱14形成为闭合截面。中立柱14是在边梁12及上边梁16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形成车身骨架的高刚性的构件。
[0097] 如图2、图3所示,内板32的下端部32a沿着上下方向贯通边梁12而被接合。内板32的下端部32a以由边梁外板21的上凸缘21a和边梁内板22的上凸缘22a夹持的状态接合。此外,内板32的下端部32a以由边梁外板21的下凸缘21b和边梁内板22的下凸缘22b夹持的状态接合。
[0098] 外板31将下部37的下端部37a接合于边梁外板21的外表面21c。由此,中立柱14的下端部14a牢固地接合于边梁12。
[0099] 如图5所示,内板32的上端部32b接合于上边内板26的内表面(上边梁的内表面、车室侧的面)26c。外板31将上部38的上端部38a接合于上边外板25的外表面25c。即,中立柱14的上端部14b牢固地接合于上边梁16。
[0100] (隔板)
[0101] 如图4、图6所示,在中立柱14的第一加强构件3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35。第一隔板35具有分隔壁85、第一折返凸缘86以及第二折返凸缘87。
[0102] 分隔壁85与第一加强构件33的长度方向交叉(具体而言,正交)地配置。分隔壁85具有第二外侧边85a、第二前边85b、第二后边85c以及第二内侧边85d。通过第二外侧边85a、第二前边85b及第二后边85c,分隔壁85沿着第一加强构件33的大致U字状截面形成外形的轮廓。
[0103] 另外,第二内侧边85d配置于第一加强构件33的开口侧(内鼓出部81侧)。
[0104] 在第二外侧边85a、第二前边85b及第二后边85c分别设置第一折返凸缘86。第一折返凸缘86从第二外侧边85a中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下方沿着第一加强构件33的第一顶部65折弯,并与第一顶部65接合。
[0105] 第一折返凸缘86从第二前边85b朝向下方沿着第一加强构件33的第一前腿部66折弯,并与第一前腿部66接合。第一折返凸缘86从第二后边85c朝向下方沿着第一加强构件33的第一后腿部67折弯,并与第一后腿部67接合。
[0106] 即,分隔壁85通过第一折返凸缘86接合于第一加强构件33的大致U字状截面的内部。
[0107] 在第二内侧边85d设置第二折返凸缘87。具体而言,第二折返凸缘87从第二内侧边85d中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上方沿着内板32的内鼓出部81折弯,通过紧固构件(例如,螺栓88、螺母)结合于内鼓出部81。
[0108] 这样,在第一加强构件33的第一顶部65、第一前腿部66及第一后腿部67的大致U字状截面的壁部接合第一折返凸缘86。而且,在内鼓出部81结合第二折返凸缘87。由此,能够将由第一加强构件33和内板32形成的矩形截面的四个壁部全部通过第一隔板35限制。由此,能够提高中立柱14的强度、刚性。
[0109] 另外,在中立柱14的第二加强构件34的内部设置第二隔板36。第二隔板36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与第一隔板35大致对称。
[0110] 即,第二隔板36的分隔壁91通过第一折返凸缘92接合于第二加强构件34的大致U字状截面的内部。
[0111] 另外,分隔壁91的第二折返凸缘93通过紧固构件(例如,螺栓94、螺母)结合于内板32的内鼓出部81。因此,分隔壁91通过第二折返凸缘93结合于内鼓出部81。
[0112] 由此,能够将由第二加强构件34和内板32形成的矩形截面的四个壁部全部通过第二隔板36限制。因此,能够提高中立柱14的强度、刚性。
[0113] 这样,在第一加强构件33设置第一隔板35。在第二加强构件34设置第二隔板36。因此,通过第一隔板35及第二隔板36加强上部38的上前腿部55及上后腿部56。
[0114] 由此,例如,在侧面碰撞等产生的载荷从车宽方向外侧向中立柱14输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输入的载荷而上前腿部55及上后腿部56向车身前后方向折弯的情况。换言之,能够抑制由于输入的载荷而上部38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的情况。
[0115] (开口部)
[0116] 如图7所示,在内板32的下部形成有开口部96。开口部96配置在与上搭接部58的倾斜边54a及弯曲边54b、后述的脆弱部107、以及后述的加强托架105面对的位置。
[0117] 在开口部96中插入(配置)未图示的安全带装置的卷收器(安全带部件)。卷收器是卷取、放出安全带装置的软带的装置。
[0118] (脆弱部)
[0119] 如图7、图8所示,下搭接部59与上搭接部58以重叠的状态接合的搭接部62的下端形成倾斜边54a。因此,与倾斜边54a相邻的下部37形成脆弱部107。为了进一步确定脆弱部107而采用以下的结构。在下部37的下顶部44形成有将下方的门铰链固定的安装底座101。
安装底座101在上搭接部58的倾斜边54a的下方平行地配置,相对于下顶部44的外表面44a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安装底座101具有底座部102和底座周壁103。底座部102相对于下顶部44的外表面44a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四边形的形状。而且,底座部102沿着下顶部
44平坦地形成。沿着底座部102的周缘形成底座周壁103。底座周壁103从下顶部44至底座部
102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弯。底座周壁103的上周壁(弯曲部)103a从车身后方朝向车身前方以下降斜度形成。
[0120] 加强托架(加强构件)105从车室侧接合于底座部102的背面102a。加强托架105形成为与底座部102的外形大致相同的四边形的形状。加强托架105的上托架边105a相对于上周壁103a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上托架边105a沿着上周壁103a以下降斜度形成。
[0121] 加强托架105重叠接合于底座部102的背面102a,由此能够提高底座部102的强度、刚性。例如,后侧门116(参照图1)的门铰链通过螺栓、螺母(未图示)等紧固构件安装于底座部102的表面102b。后侧门116例如是在中立柱14的车身后方配置成开闭自如的侧门。
[0122] 在下顶部44中,在加强托架105的上托架边105a与上顶部54的倾斜边54a之间形成脆弱部107。脆弱部107通过上托架边105a、上周壁103a及倾斜边54a(即,搭接部62的下端)来确定。换言之,沿着上部的下端(即,倾斜边54a)配置脆弱部107。
[0123] 另外,脆弱部107沿着上顶部54的倾斜边54a(搭接部62的下端)朝向车身前方以下降斜度延伸。此外,脆弱部107配置在与后述的内板32的开口部96面对的位置。
[0124] 此处,搭接部62是下搭接部59与上搭接部58以重叠的状态接合的部位。而且,脆弱部107的下方在安装底座101接合加强托架105。即,与加强托架105及搭接部62相比,脆弱部107的强度被适当抑制得较低。
[0125] 由此,例如,在侧面碰撞等产生的载荷从车宽方向外侧向中立柱14输入的情况下,能够使应力适当地集中于脆弱部107。由此,通过输入到中立柱14的载荷,能够使脆弱部107适当地变形。
[0126] 脆弱部107配置在与开口部96面对的位置。因此,拉伸载荷F沿着假想线120在上下方向上作用于内板32中的与脆弱部107面对的开口部96的周缘32c。假想线120是指以与脆弱部107大致相同的高度同样地朝向车身前方倾斜的线。
[0127] 由此,能够使开口部96的周缘32c沿着倾斜的假想线120变形。通过使周缘32c沿着假想线120变形,能够吸收冲击能量,之后,使开口部96的周缘32c沿着假想线120发生龟裂、断裂。
[0128] 这样,从上部38的下端(倾斜边54a)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加强托架105,通过加强托架105的上托架边105a等形成脆弱部107。由此,能够在下部37(外板31)容易地形成脆弱部107。
[0129] 利用安装门铰链的安装底座101的上周壁103a形成脆弱部107。由此,能够在下顶部44更容易地形成脆弱部107。
[0130] 此外,上周壁103a是安装底座101的弯曲部。弯曲部朝向车身前方以下降斜度延伸。由此,利用弯曲部(即,上周壁103a)来形成脆弱部107,由此例如通过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能够使脆弱部107以朝向车身前方的下降斜度适当地变形。
[0131] 在安装底座101及加强托架105固定有设置于后侧门116(参照图1)的门铰链。由此,能够将门铰链牢固地固定于中立柱14。
[0132] 如图1所示,前门梁112的后端部112a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脆弱部107的前端部107a面对地配置a。前门梁112为了对前侧门113进行加强,例如从前侧门113的前边至后边以下降斜度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前门梁112也可以水平地配置。
[0133] 另外,后门梁115的前端部115a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脆弱部107的后端部107b面对地配置。后门梁115为了对后侧门116进行加强,例如从后侧门116的前边至后边以上升斜度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后门梁115也可以水平地配置。
[013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车身侧部构造10,例如,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14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能够使压缩载荷(应力)集中于因输入的载荷而倾斜的脆弱部107。通过使压缩载荷(应力)集中于倾斜的脆弱部107,能够使中立柱14沿着倾斜的脆弱部107向室内侧弯曲变形。
[0135] 此处,倾斜的脆弱部107在外板侧朝向车身前方倾斜。此外,所述脆弱部107配置在与内板的开口部96面对的位置。因此,在与脆弱部107面对的开口部96的周缘32c以大致相同高度在前后位置形成倾斜的假想线120。拉伸载荷F沿着该倾斜的假想线120在上下方向上发挥作用。
[0136] 由此,使周缘32c沿着倾斜的假想线120变形而吸收冲击能量,之后,能够使开口部96的周缘32c沿着假想线120发生龟裂、断裂。
[0137] 通过在开口部96的周缘32c使龟裂倾斜地产生,例如与在开口部96的周缘32c产生沿着车身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的龟裂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龟裂的长度(即,变形的长度)。通过增加龟裂的长度,能够增加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输入的冲击能量的吸收量。这样,通过使脆弱部107朝向车身前方倾斜,能够抑制中立柱14的重量的增加,并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138] 另外,脆弱部107设置于下部37的下顶部44。此处,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中立柱14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载荷向下顶部44输入。因此,向下顶部44输入的载荷从下前腿部45及下后腿部46朝向下前突缘部42及下后突缘部43发挥作用。作用于下前突缘部42及下后突缘部43的载荷相对于与脆弱部107对应的假想线120沿着上下方向作用拉伸载荷F。
[0139] 在下前突缘部42及下后突缘部43接合内板32。在内板32形成开口部96。由此,通过作用于下前突缘部42及下后突缘部43的拉伸载荷F,能够沿着同样倾斜的假想线120在开口部96的周缘32c高效地产生同样倾斜的龟裂。
[0140] 中立柱14的下端部14a牢固地接合于边梁12。由此,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14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通过输入的载荷,能够使拉伸载荷F沿着与倾斜的脆弱部107对应的同样倾斜的假想线120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141] 此外,边梁12是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中空结构,特别对于车身前后方的载荷而为高强度、高刚性的骨架构件。由此,能够通过边梁12支承由于例如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能够抑制对中立柱14造成的影响。
[0142] 此外,在边梁内板22的内表面22c接合地板横梁24的端部24a。因此,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载荷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中立柱14输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边梁12牢固地支承中立柱14。由此,通过由于侧面碰撞等而向中立柱14输入的载荷,能够使拉伸载荷F沿着与脆弱部107对应的假想线120在上下方向上更可靠地发挥作用而更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143] 中立柱14的上端部14b牢固地接合于上边梁16。由此,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载荷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中立柱14输入的情况下,通过输入的载荷,能够使拉伸载荷F沿着与脆弱部107对应的假想线120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更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144] 此外,前门梁112的后端部112a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脆弱部107的前端部107a面对地配置。后门梁115的前端部115a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脆弱部107的后端部107b面对地配置。
[0145] 因此,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能够将输入的载荷从前门梁112、后门梁115向脆弱部107传递。即,能够通过输入的载荷可靠地使脆弱部107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变形。由此,能够使拉伸载荷F沿着与脆弱部107对应的假想线120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146] 中立柱14在比腰线部75靠上方的部位处,将上部38、第一加强构件33及第二加强构件34这三片重叠。即,中立柱14的比腰线部75靠上方的部位的强度、刚性提高。因此,能够将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输入的载荷向脆弱部107传递,能够利用传递的载荷可靠地使脆弱部107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变形。由此,能够使拉伸载荷F沿着与脆弱部107对应的假想线120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147] 此外,在第一加强构件33设置第一隔板35。在第二加强构件34设置第二隔板36。因此,在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载荷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中立柱14输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输入的载荷而上部38沿着车宽方向压溃变形的情况。
[0148] 由此,能够将由于侧面碰撞等而输入的载荷向脆弱部107传递,能够利用传递的载荷可靠地使脆弱部107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使拉伸载荷F沿着与脆弱部107对应的假想线120在上下方向上可靠地发挥作用而良好地确保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149]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构成的附加、省略、置换及其他的变更。本发明不受前述的说明限定,而仅受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0150]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脆弱部107朝向车身前方以下降斜度形成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将脆弱部107朝向车身前方以上升斜度形成。
[0151]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在高强度的搭接部62与加强托架105之间形成脆弱部107而适当地将脆弱部107的强度抑制得较低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其他的例子,可以将脆弱部通过卷边形状或薄壁化等形成。
[0152]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一加强构件33设置第一隔板35且在第二加强构件34设置第二隔板36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其他的例子,可以在第一加强构件33、第二加强构件34中的一方设置隔板。或者,也可以在第一加强构件33、第二加强构件34设置任意个数的隔板。
[0153] 符号说明:
[0154] 10 车身侧部构造
[0155] 12 边梁
[0156] 14 中立柱
[0157] 16 上边梁
[0158] 21 边梁外板
[0159] 21c 边梁外板的外表面(边梁的外表面)
[0160] 22 边梁内板
[0161] 22c 边梁内板的内表面(边梁的内表面)
[0162] 24 地板横梁
[0163] 25 上边外板
[0164] 25c 上边外板的外表面(上边梁的外表面)
[0165] 26 上边内板
[0166] 26c 上边内板的内表面(上边梁的内表面)
[0167] 31 外板
[0168] 32 内板
[0169] 32b 内板的上端部
[0170] 33 第一加强构件
[0171] 34 第二加强构件
[0172] 35 第一隔板(隔板)
[0173] 36 第二隔板(隔板)
[0174] 37 下部
[0175] 38 上部
[0176] 38a 上部的上端部
[0177] 42 下前突缘部(突缘部)
[0178] 43 下后突缘部(突缘部)
[0179] 44 下顶部(顶部)
[0180] 45 下前腿部(腿部)
[0181] 46 下后腿部(腿部)
[0182] 52 上前突缘部(突缘部)
[0183] 53 上后突缘部(突缘部)
[0184] 54 上顶部(顶部)
[0185] 54a 倾斜边(搭接部的下端、上部的下端)
[0186] 55 上前腿部(腿部)
[0187] 56 上后腿部(腿部)
[0188] 62 搭接部
[0189] 75 腰线部(腰线)
[0190] 96 开口部
[0191] 101 安装底座
[0192] 103a 上周壁(弯曲部)
[0193] 105 加强托架(加强构件)
[0194] 107 脆弱部
[0195] 107a 脆弱部的前端部
[0196] 107b 脆弱部的后端部
[0197] 112 前门梁
[0198] 112a 前门梁的后端部
[0199] 115 后门梁
[0200] 115a 后门梁的前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