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与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053150.3

文献号 : CN11427234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万青陈涛李川魏庆中陈思瑾宁慧君张博南彭中钰刘世平

申请人 :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与应用,中药组合物由重量计的黄芪30~60g、人参10~20g、熟地黄15~20g、当归15~20g、白术10~15g、白芍15~30g、茯苓20~30g、山药15~30g、川芎10~15g、皂角刺20~30g、砂仁5~10g、葛根15~30g、柴胡10~15g、炙甘草5~10g。本发明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以调整三焦气化作用,改善脏腑功能,上中下同调、先后天同治之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伤口愈合;筋骨愈合;改善骨密度;缩短卧床时间,利于机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本发明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患者,本发明对中医症状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权利要求 :

1.一种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重量计的黄芪30 60g、人参10 20g、熟地黄15 20g、当归15~ ~ ~ ~

20g、白术10 15g、白芍15 30g、茯苓20 30g、山药15 30g、川芎10 15g、皂角刺20 30g、砂仁5~ ~ ~ ~ ~ ~

10g、葛根15 30g、柴胡10 15g、炙甘草5 10g组成,适用于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虚热上扰。

~ ~ ~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三七8 12g、续断10 15g、鸡血藤10 15g,适~ ~ ~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瘀血阻络、筋骨痿软之症;达到化瘀通络、强筋健骨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强活血化瘀、养血止血、补益肝肾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苍术10 15g、枳壳8 12g,适于气虚血瘀症,~ ~兼有运化失司、腑气不通之症;达到运脾调中、芳香化湿、升降气机的功效,两者合用以加强运脾燥湿、宣通腑气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柏子仁10 15g、火麻仁10 15g、大黄4 8g,~ ~ ~适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精亏便秘之症;达到润肠通便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强润肠泻下、通降腑气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麦冬8 12g、炙黄精10 15g,适于气虚血瘀~ ~症,兼有脾肺精亏、虚火上炎之症;达到滋养肺阴、益胃生津的功效,两者合用以加强养阴降火、生津止渴之力。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组方中加入医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备成汤剂、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膏剂、糖浆剂和粉剂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由下列工艺制备:(1)煎煮:将组方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6 10加水煎煮1 3次,每次30 60min,合并煎煮~ ~ ~液;

(2)浓缩:将所得煎煮液在60 7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 60~ ~ ~℃时相对密度为1.20 1.35g/ml;

~

(3)干燥:将稠膏于60 7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备用;

~ ~

(4)制粒: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20 40g制粒辅料混匀,加入适量50~

75%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由下列工艺制备:(1)煎煮:将组方中各药味按组方量称量,并按药水重量比1:6 10加水煎煮1 3次,每次~ ~

30 60min,合并煎煮液;

~

(2)浓缩:将所得煎煮液在60 7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 60~ ~ ~℃时相对密度为1.20 1.35g/ml;

~

(3)干燥:将稠膏于60 7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备用;

~ ~

(4)制丸: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60 80g制丸辅料混匀,用水或40%~及以下浓度乙醇泛丸,即得丸剂。

9.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促进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

制剂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及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手术作为一种现代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手术设备和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同时,患者对术后恢复的期望值也逐步提高。临床上因手术创伤造成的显性失血和/或隐性失血时有发生,易造成术后贫血、加重贫血或低血容量性休克。国外研究显示骨科手术术后贫血发生率可高达 80%以上,脊柱手术后贫血率,男性为82.7%,女性为85.8%。术后贫血发生率较术前明显增高,术后血液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脊柱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围术期失血量平均1000~2000ml,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降30 46g/L,术后异体输血率高达545% 80%。同~ ~
时,围术期失血和未纠正的术前贫血增加了术后急性贫血的发生率,髋部骨折术后的贫血发生率高达87%。围术期贫血增加术后感染及死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术前与术中的损伤,造成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阴虚火旺和血瘀内阻。目前,临床上,也采用中药扶正方药进行免疫调节,常用方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以补气为主的方药,这些常用药的使用虽然临床上有助于患者的贫血状态,提高手术后恢复效果,但由于这类药并未考虑到临床实际发生的患者气血流失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偏旺和瘀血内阻的问题,所以整体临床防治或控制患者贫血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充分考虑患者术后机体处于脏腑功能失调的状态,体质较差,机能低下,免疫力下降,恢复能力减弱,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性改善患者身体的基础状态,一定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抑制或改善患者贫血状态,增强身体免疫力,进而提高术后恢复是有益的,研发针对性的中药方剂的治疗术后贫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加速患者康复与功能恢复是一种良好的途径,临床应用潜力很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之制剂,以及用途。
[0004]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由重量计的黄芪30 60 g、人参 10 20g、熟地黄15 20g、当归15 20g、白术10~ ~ ~ ~ ~15g、白芍15 30g、茯苓20 30g、山药15 30g、川芎10 15g、皂角刺20 30g、砂仁5 10g、葛根15~ ~ ~ ~ ~ ~
30g、柴胡10 15g、炙甘草5 10g组成,适用于气阴两虚兼血瘀症,常用于创伤性较大、出血~ ~ ~
量较多的大手术后康复治疗。
[0005] 进一步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调节脏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组方中加入医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备成汤剂、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膏剂、糖浆剂、粉剂和散剂中的任意一种。
[0006] 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脏腑功能失调症药物中的应用。
[0007] 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药物中的应用。
[0008] 本发明人基于中医理论和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创伤可导致气血俱损导致阴血亏虚。中医药促进伤口愈合可从补气养阴,养血活血、化瘀生肌的角度出发。中医辩证研究发现,患者在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虚和阴血亏虚。现有技术手段以“扶正方”进行免疫调节,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以补气为主的方药,但是,往往只重视补气,而忽略了阴血亏虚、虚火偏旺的病理机制,所以一味地补气不能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本发明人充分考虑到患者术后机体处于“阴血亏虚、虚火偏旺,瘀血阻滞脉道”的状态,进而导致了其脏腑功能失调。往往出现疼痛、胃肠功能紊乱、伤口延迟愈合等症状。其病机可概括为因气血亏虚所致的“不荣则痛”和因气血壅滞所致的“不通则痛”,或见其一,或两者并存。几乎所有大手术都要经历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一般认为术后肠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主要原因;其次是术中对胃肠道的损伤或刺激以及麻醉药物的作用;而术后腹腔内炎症和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对胃肠功能有抑制作用。正如中医所说的手术损伤了人体元气,并导致气血流失、阴精、津液亏损和脉断血瘀,由于术后脏腑功能失调,其中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腑气不通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机制。脾主肌肉,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使生化无源,不能濡养肌肉、筋骨,出现伤口延迟愈合,骨痂生长缓慢等。故,这才是本证的病因所在。临床表现为免疫力低下、贫血、疼痛、潮热、盗汗、咽喉痛、口糜、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失眠、纳差、便秘、尿潴留等。据此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确定治则: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治法:益气养阴、运转机枢、养血活血、化瘀通络。
[0009] 本发明方中以黄芪、人参、熟地黄为君。黄芪甘温善补,入脾肺经,补气升阳、托疮生肌;人参甘苦,微温,入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喝,安神益智;熟地黄入肝肾经,滋阴补血、养阴生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为养阴之要药。三药相合补气养阴、生血化阴。气有温煦推动之力,使阴血运行周身,输布精微,濡养脏腑、四肢、百骸、官窍,固摄创伤或手术中流失的有形之血。
[0010] 以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山药为臣药。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化瘀生新,充补有形之血以助黄芪、人参化生无形之气;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入肝脾经,能养血柔肝,合当归补血养肝充盈血海,并有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之功;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健脾安神,利水渗湿。白术、茯苓相合共奏益气健脾,补中利湿之效,助君药补益中气、化生阴血。山药性甘平,入肺脾肾经,能补益脾肺之气、滋养肺肾之阴,化生津液,助君药益气养阴,合诸臣药补脾益肺,养肺肾之阴。诸药与君药相须为用,补气益阴之余调和中焦,健运气血生化之源。
[0011] 川芎、皂角刺、砂仁、葛根、柴胡共为佐药。川芎辛温能散,入肝胆、心胞经,行气调血,活血祛瘀;皂角刺辛温通散,入肝肺经,消肿排脓、托毒透里、搜风通络;砂仁辛温行散,入脾胃经,行气化湿,健脾开胃,温中止泻;葛根味甘辛,性凉,入脾胃经,通行十二经脉,升阳举陷,解热生津,解肌止痛,通经活络;柴胡味苦辛,性凉,入肝胆经,疏肝理气,助脾升清,和解退热。葛根、柴胡相合佐君药益气升阳,又能发表解肌、退热生津以消气虚发热兼术后体虚易感风寒之症。诸佐药合用有运转机枢、活血和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0012] 炙甘草为佐使药,其味甘能补、能缓,入脾、胃、肺、心经,补益中气、调和诸药;合黄芪、人参、砂仁辛甘化阳、补气生血;合白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合熟地黄益气养阴,收敛虚火。
[0013] 本发明方扶正祛邪,重中焦气化以调脏腑功能。脾胃同居中焦,乃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之间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维持着水谷之气的化生,精微、津液的吸收转输,为五脏六腑气机升降平衡的枢纽。本方重视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如此而治,当补而不碍滞,用消而不伤正,纳运有序,升降正常,生化源足,疗效增强,药到病除。在治疗它脏的同时,调养脾胃,即培养中气,滋助气化,扶持化源。并使药物入于胃中,能得到正常的纳运敷布,保证药物较好吸收,药效直达病所,充分发挥抗邪治病的效力,提高治疗效果。全方三焦同调,五脏同治,共奏补气益阴、运转机枢、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全方药物有益气、养阴、生津、补血、活血、止血、止痛、生肌、续骨、强筋等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后愈合,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作用,对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有靶向性作用。
[0014] 本发明针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的治疗以欲调整三焦气化作用,改善脏腑功能,上中下同调、先后天同治思想的运用,方用参芪益阴汤之人参、黄芪、熟地黄补气养阴、生血化阴;当归养血活血,助参芪补气生血;白术、茯苓健运中焦,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助熟地黄生血化阴。白芍、当归、甘草三药相合肝脾同治,滋养肝血、缓急止痛、补益中气。葛根疏经升阳,通行十二经脉,柴胡升散、疏肝、助阳,二药同用疏肝调脾,畅中宣上,既条达肝气,又助脾升清,乃运转机枢之关键,可达四两拨千斤之神效。本发明配伍精当,用药平淡清灵,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伤口愈合;筋骨愈合;改善骨密度;缩短卧床时间,尽早恢复功能活动;减少并发症。
[0015] 本发明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对中医症状明显改善(P<0.05)。说明两组对脏腑功能失调症状改善均有一定优势。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达88.24%,对照组78.13%,进一步证实治疗组参芪益阴汤在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患者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优于常规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7] 本发明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重量计的黄芪30 60g、人参10 20g、熟地黄15 20g、当归15 20g、白术10 15g、白芍15~ ~ ~ ~ ~ ~30g、茯苓20 30g、山药15 30g、川芎10 15g、皂角刺20 30g、砂仁5 10g、葛根15 30g、柴胡10~ ~ ~ ~ ~ ~
15g、炙甘草5 10g,适用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
~ ~
[0018] 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三七8 12g、续断10 15g、鸡血藤10 15g,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瘀血阻络、筋骨痿软之症;~ ~ ~
达到化瘀通络、强筋健骨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强活血化瘀、养血止血、补益肝肾之力。
[0019] 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苍术10 15g、枳壳8 12g,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运化失司、腑气不通之症;达到运脾调中、~ ~芳香化湿、升降气机的功效,两者合用以加强运脾燥湿、宣通腑气之力。
[0020] 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柏子仁10 15g、火麻仁10 15g、大黄4 8g,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精亏便秘之症;达到润肠~ ~ ~通便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润肠泻下、通降腑气之力。
[0021] 所述治疗气虚血瘀型调节脏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麦冬8~12g、炙黄精10 15g,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脾肺精亏、虚火上炎之症;达到滋养肺阴、益胃~
生津的功效,两者合用以加强养阴降火、生津止渴之力。
[0022] 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组方中加入医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备成汤剂、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膏剂、糖浆剂、粉剂和散剂中的任意一种。
[0023] 所述治疗气虚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之汤剂的制备:将所有药物置于锅中,加水没过药物2 3cm,浸泡30min,先用大火煮沸,再改为小火煎30min,取汁约~150ml;再次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煎10min,取汁约150ml,合并汤汁得汤剂。
[0024] 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之颗粒剂由下列工艺制备:
[0025] (1)煎煮:将组方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6 10加水煎煮1 3次,每次30 60min,合并~ ~ ~煎煮液;
[0026] (2)浓缩:将所得煎煮液在60 7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 ~60℃时相对密度为1.20 1.35g/ml;
~ ~
[0027] (3)干燥:将稠膏于60 7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备用;~ ~
[0028] (4)制粒: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20 40g制粒辅料混匀,加入适~量50 75%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
~
[0029] 所述制粒辅料为淀粉、糊精或糖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0030] 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脏腑功能失调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之丸剂由下列工艺制备:
[0031] (1)煎煮:将组方中各药味按组方量称量,并按药水重量比1:6 10加水煎煮1 3次,~ ~每次30 60min,合并煎煮液;
~
[0032] (2)浓缩:将所得煎煮液在60 7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 ~60℃时相对密度为1.20 1.35g/ml;
~ ~
[0033] (3)干燥:将稠膏于60 7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备用;~ ~
[0034] (4)制丸: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60 80g制丸辅料混匀,用水或~40%及以下浓度乙醇泛丸,即得丸剂。
[0035] 所述制粒辅料为蜂蜜、饴糖、淀粉、糊精或糖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0036] 实施例1
[0037] 组方:黄芪60g、人参10g、熟地黄15g、当归15g、白术10g、白芍15g、茯苓20g、山药15g、川芎10g、皂角刺20g、砂仁5g、葛根15g、柴胡10g、炙甘草5g。按组方将所有药物置于锅中,加水没过药物2 3cm,浸泡30min,先用大火煮沸,再改为小火煎30min,取汁约150ml;再~
次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煎10min,取汁约150ml,合并汤汁得汤剂。
[0038] 实施例2
[0039] 组方:黄芪30g、人参20g、熟地黄20g、当归20g、白术15g、白芍30g、茯苓30g、山药30g、川芎15g、皂角刺30g、砂仁10g、葛根30g、柴胡15g、炙甘草10g。将组方中的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8加水煎煮1 3次,每次35min,合并煎煮液;将所得煎煮液在75℃,‑0.02 ‑~ ~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60℃时相对密度为1.35g/ml;将稠膏75℃,‑0.02 ‑~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40g蔗糖混匀,加入适量75%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
[0040] 实施例3
[0041] 组方:黄芪40g、人参15g、熟地黄20g、当归15g、白术15g、白芍20g、茯苓25g、山药20g、川芎10g、皂角刺25g、砂仁10g、葛根20g、柴胡10g、炙甘草10g。将组方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10加水煎煮1 3次,每次30min,合并煎煮液;将所得煎煮液在75℃,‑0.02 ‑0.06MPa~ ~
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60℃时相对密度为1.35g/ml;将稠膏于75℃,‑0.02 ‑0.06MPa真~
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20g糊精混匀,加入适量70%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
[0042] 实施例4
[0043] 组方:黄芪50g、人参150g、熟地黄20g、当归20g、白术15g、白芍25g、茯苓25g、山药25g、川芎15g、皂角刺20g、砂仁5g、葛根15g、柴胡15g、炙甘草10g、三七12g、续断10g、鸡血藤
10g。将组方中各药味按组方量称量,并按药水重量比1:10加水煎煮1 3次,每次60min,合并~
煎煮液;将所得煎煮液在7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相对密度~
为1.20g/ml;将稠膏于7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
得混合干膏粉,加入60g蜂蜜混匀。用水泛丸,即得丸剂。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瘀血阻络、筋骨痿软之症;达到化瘀通络、强筋健骨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强活血化瘀、养血止血、补益肝肾之力。
[0044] 实施例5
[0045] 组方:黄芪45g、人参15g、熟地黄15g、当归15g、白术15g、白芍20g、茯苓20g、山药30g、川芎15g、皂角刺25g、砂仁10g、葛根20g、柴胡15g、炙甘草5g、三七8g、续断15g、鸡血藤
15g。将组方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9加水煎煮1 3次,每次45min,合并煎煮液;将所得煎煮~
液在6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60℃时相对密度为1.35g/ml;将稠膏~
于6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
30g淀粉混匀,加入适量70%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瘀血阻络、筋骨痿软之症;达到化瘀通络、强筋健骨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强活血化瘀、养血止血、补益肝肾之力。
[0046] 实施例6
[0047] 组方:黄芪45g、人参15g、熟地黄15g、当归20g、白术15g、白芍25g、茯苓30g、山药30g、川芎15g、皂角刺30g、砂仁10g、葛根30g、柴胡15g、炙甘草10g、苍术10g、枳壳12g。将组方中各药味按组方量称量,并按药水重量比1:8加水煎煮1 3次,每次55min,合并煎煮液;将~
所得煎煮液在7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60℃时相对密度为1.35g/~
ml;将稠膏于7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
膏粉,加入80g饴糖混匀,用30%乙醇泛丸,即得丸剂。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运化失司、腑气不通之症;达到运脾调中、芳香化湿、升降气机的功效,两者合用以加强运脾燥湿、宣通腑气之力。
[0048] 实施例7
[0049] 组方:黄芪40g、人参15g、熟地黄20g、当归15g、白术10g、白芍20g、茯苓20g、山药30g、川芎10g、皂角刺20g、砂仁10g、葛根20g、柴胡15g、炙甘草5g、苍术15g、枳壳8g。将组方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8加水煎煮1 3次,每次50min,合并煎煮液;将所得煎煮液在75℃,‑~
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60℃时相对密度为1.35g/ml;将稠膏于75℃,‑~
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30g蔗糖混~
匀,加入适量60%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运化失司、腑气不通之症;达到运脾调中、芳香化湿、升降气机的功效,两者合用以加强运脾燥湿、宣通腑气之力。
[0050] 实施例8
[0051] 组方:黄芪35g、人参20g、熟地黄15g、当归15g、白术10g、白芍15g、茯苓20g、山药25g、川芎10g、皂角刺25g、砂仁10g、葛根20g、柴胡10g、炙甘草10g、柏子仁15g、火麻仁10g、大黄8g。将组方中各药味按组方量称量,并按药水重量比1:8加水煎煮1 3次,每次45min,合~
并煎煮液;将所得煎煮液在70℃,‑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60℃时相对密~
度为1.20g/ml;将稠膏于70℃,‑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
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70g糖粉混匀,用40%乙醇泛丸,即得丸剂。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精亏便秘之症;达到润肠通便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润肠泻下、通降腑气之力。
[0052] 实施例9
[0053] 组方:黄芪40g、人参10g、熟地黄20g、当归15g、白术15g、白芍20g、茯苓30g、山药15g、川芎10g、皂角刺25g、砂仁10g、葛根20g、柴胡15g、炙甘草10g、柏子仁10g、火麻仁15g、大黄4g。将组方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7加水煎煮1 3次,每次50min,合并煎煮液;将所得煎~
煮液在70℃,‑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相对密度为1.20g/ml;将稠~
膏于70℃,‑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
入40g淀粉混匀,加入适量70%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精亏便秘之症;达到润肠通便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润肠泻下、通降腑气之力。
[0054] 实施例10
[0055] 组方:黄芪55g、人参15g、熟地黄20g、当归20g、白术15g、白芍25g、茯苓25g、山药25g、川芎15g、皂角刺25g、砂仁10g、葛根25g、柴胡15g、炙甘草10g、柏子仁15g、火麻仁15g、大黄8g。将组方中各药味按组方量称量,并按药水重量比1:8加水煎煮1 3次,每次40min,合~
并煎煮液;将所得煎煮液在7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60℃时相对密~
度为1.35g/ml;将稠膏在7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
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60糊精混匀,用40%乙醇泛丸,即得丸剂。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症,兼有精亏便秘之症;达到润肠通便的功效,三者合用以加润肠泻下、通降腑气之力。
[0056] 实施例11
[0057] 组方:黄芪30g、人参10g、熟地黄20g、当归15g、白术10g、白芍30g、茯苓20g、山药15g、川芎15g、皂角刺30g、砂仁5g、葛根15g、柴胡10g、炙甘草10g、麦冬12g、炙黄精10g。将组方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7加水煎煮1 3次,每次35min,合并煎煮液;将所得煎煮液在70~
℃,‑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相对密度为1.20g/ml;将稠膏在70~
℃,‑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膏粉,加入20g糊~
精混匀,加入适量70%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本方适用于肝肾不足症,兼有寒湿阻络症,达到燥湿健脾、散寒宣痹之效。
[0058] 实施例12
[0059] 组方:黄芪60g、人参20g、熟地黄15g、当归20g、白术15g、白芍30g、茯苓20g、山药30g、川芎10g、皂角刺30g、砂仁10g、葛根15g、柴胡15g、炙甘草10g、麦冬8g、炙黄精15g。将组方中各药味按组方量称量,并按药水重量比1:6加水煎煮1 3次,每次30min,合并煎煮液;将~
所得煎煮液在75℃,‑0.02 ‑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60℃时相对密度为1.35g/~
ml;将稠膏于75℃,‑0.02 ‑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并过100目筛得混合干~
膏粉,用30%乙醇泛丸,即得丸剂。本方适用于肝肾不足症,兼有寒湿阻络症,达到燥湿健脾、散寒宣痹之效。
[0060] 病例
[0061] 杨某,女,70岁,反复腰痛10余年,再发加重伴间歇性跛行1月余入院治疗。
[0062] 患者述1月余前腰部疼痛剧烈,放射到臀部及双下肢,行走困难,间歇性跛行,行走10多米需停下休息。MRI、X片示:1.腰椎间盘脱出伴坐骨神经痛,2.腰椎管狭窄,3.腰椎滑脱。患者素体偏虚,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于2019年11月22日全麻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间盘钉棒内固定融合术。术中出血量较大,加上患者体质较弱,术后输血治疗,一
9
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88×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6%
9
↑,淋巴细胞百分比2.2%↓,单核细胞百分比1.7%↓,中性细胞数17.16×10 /L↑,淋巴细胞数
9
0.4 ×10 /L↓,血红蛋白104g/L↓,淀粉样蛋白(SAA)120.74mg/L↑,超敏C‑反应蛋白
35.94mg/L↑,D‑D二聚体6.49ug/ml↑,抗凝血酶Ⅲ57%↓,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7.1ug/ml↑,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3日后电解质紊乱纠正,其他生化指标改善不明显。术口凸起,可触及肿块,有波动感,诊断为脂肪液化,于12月9日在超声引导下行皮下穿刺抽出积液45ml。在主管医生耐心劝导下,患者同意服用中药。刻诊: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精神不佳,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烘热汗出,偶有头晕,纳食差,睡眠欠佳,便秘,夜尿频发,舌尖边红,少津,苔白,脉沉细稍数无力。
[0063] 西医诊断:腰椎术后脂肪液化;中医诊断:腰痹;
[0064] 辨证: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虚热上扰。
[0065]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养阴除热
[0066] 处方:参芪益阴汤加减
[0067] 制剂:黄芪30g、人参15g、熟地黄20g、当归15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30g、山药30g、川芎10g、皂角刺30g、砂仁10g、葛根30g、柴胡10g、鸡血藤15g、炙黄精15g、炙甘草10g,制汤剂。
[0068] 患者术区脂肪液化,用茯苓30g,加强健脾利水的作用,加鸡血藤15g补血通络。加炙黄精滋养脾肺之阴,以除上扰之虚热。
[0069] 服药5日后,症状减轻,生化指标均有改善,效不更方,继续以原方治疗。12月20日复查血常规较前改善,凝血正常。患者面色转润,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主动积极,每日佩戴支具在病区行走,纳眠可,二便调,余症缓解。舌红润稍淡,苔白,脉沉细偏弱。上方继续服药1周,于12月26日复查血常规已无异常,伤口恢复良好,活动功能正常,病情稳定,准予出院。
[0070] 按:患者平素体弱,手术治疗后耗伤气血,使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脉络不通,水液滞留形成脂肪液化;因肝肾阴虚,虚热上扰,出现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烘热汗出,头晕,眠差。患者因身体虚弱并发脂肪液化与术口愈合不良,经参芪益阴汤加减治疗后正气恢复,症状逐渐减轻,生化指标也渐趋正常,使患者建立了信心,主动配合治疗,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最终康复出院。
[0071]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方(临床命名“参芪益阴汤”,下同)临床药效试验情况:
[0072] 一、临床疗效实验
[0073] 1、临床资料
[0074] 1.1 病例来源
[0075] 2020年 2021年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的住院患者。
[0076] 1.2纳入标准
[0077] ⑴ 脊柱退变性疾病后路开放手术患者。
[0078] ⑵ 手术节段≥2个。
[0079] ⑶ 年龄≥60岁,性别不限。
[0080] ⑷ 自愿作为受试对象,接受中药治疗、观察和各项检查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0081] 1.3排除标准
[0082] ⑴ 术前有下肢静脉血栓或其它下肢血管疾病患者。
[0083] ⑵ 实验之前有连续使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患者。
[0084] ⑶ 术前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0085] ⑷ 术前血液流变学、出凝血时间指标明显异常患者或凝血酶原活动度<60%,血小板<10×109/L的患者。
[0086] ⑸ 术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未能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
[0087] ⑹ 不能耐受中药治疗或禁忌症患者。
[0088] ⑺ 大量出血,指能够改变患者治疗过程和结果的出血。
[0089] ⑻ 滥用酒精或毒品者。
[0090] ⑼ 近3月内有脑出血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病史的患者。
[0091] ⑽ 术中和术后输血治疗的患者。
[0092] 1.4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0093] ⑴ 中药治疗依从性<80%的患者,应作为剔除病例终止临床试验。
[0094] ⑵ 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他疾病的患者可以中止该病例的临床试验。
[0095] ⑶ 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根据医生判断应停止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中止该病例的临床试验。
[0096] ⑷ 非疗效性原因不能坚持治疗,主动提出退出试验的患者,可以中止该病例的临床试验。
[0097] 1.5 随机分组方法
[0098] 采用随机化进行分组,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合格病例66例,将66例患者按入院次序从 1,2,3······66 进行编号,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随机生成器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对照组组(n=32)两个组别。
[0099] 1.6统计方法
[0100] 本课题试验数据采用 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完成统计学计算,当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0101] 二、疗效指标和观察方法
[0102]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作为评判疗效的评分标准。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30天由一位不清楚分组情况的医师(盲法)进行Vas评分、JOA评分。结果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和中心实验室提供。
[0103] 三、治疗方法
[0104] 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予口服参芪益阴汤(黄芪、人参、熟地黄、当归、白术、白芍、茯苓、山药、川芎、皂角刺、砂仁、葛根、柴胡、炙甘草)治疗,150ml/次,3次/日,分别于早餐、午餐和晚餐后1小时温服,连续服药30日,同时予术后常规抗炎、抗凝、镇痛与护理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抗炎、抗凝、镇痛与护理康复治疗。
[0105] 煎煮方法: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方法煎药,每剂装3袋,每袋150ml。
[0106] 服药方法:每日分别于早餐、午餐和晚餐后口服参芪益阴汤,把袋中药汤倒入碗中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或者把袋中药汤倒入奶锅中加热口服,1袋/次(150ml)。并保证口服中药与西药的时间间隔1‑2小时。
[0107] 三、结论
[0108] 两组患者中,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21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0例。治疗组年龄最小为62岁,最大为88岁,平均年龄76岁;对照组年龄最小为63岁,最大为86岁,平均年龄75岁。两组受试者年龄、BMI、性别、患部及基础疾病经检验计算,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2 2
(年龄:t=0.721,P=0.637;BMI:t=1.32,P=0.213;性别:X =0.523,P=0.47;基础疾病:X =
0.016,P=0.88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说明研究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
[0109] 表1 基线资料对比情况
[0110]
[0111] JOA评分、Vas评分与并发症比较结果
[0112] JOA功能评分:治疗前JOA评分总体均数无统计学差异(t=0.126,P=0.765),治疗30天JOA评分总体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t=4.769,P<0.001)。治疗组JOA评分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t=19.43,P<0.001),对照组JOA评分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t=15.24,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值11.49,95%CI
6.68‑14.15,P<0.001)。
[0113] Vas疼痛评分:治疗前VAS评分总体分布无统计学差异(Z=‑0.743,P=0.601),治疗30天Vas评分总体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Z=‑4.165,P<0.001)。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Z=‑5.482,P<0.001),对照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Z=‑4.071,P<
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值1.32,95%CI
0.67‑1.98,P<0.001)
[0114] 并发症:对照组发生脑脊液漏1例,伤口延迟愈合4例;治疗组无并发症。
[0115] 表2 治疗后JOA评分、VAS评分对比情况
[0116]
[0117] 表3 JOA评分、Vas评分差值比较情况
[0118]
[0119]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情况
[0120]
[01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0122] 综合上述结果,患者年龄、BMI、性别及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前JOA、Vas评分总体均数与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研究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参芪益阴汤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术后30天JOA评分与Vas评分总体均数与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后治疗组功能恢复和缓解疼痛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JOA评分与Vas评分治疗前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2组治疗对术后功能恢复和减轻疼痛均有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JOA评分与VAS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治疗组术后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脑脊液漏1例,伤口延迟愈合4例;治疗组无并发症。以上结论说明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0123] 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芪益阴汤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行后路开放手术加速康复优于对照组,能有效改善功能活动和缓解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