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004709.3

文献号 : CN1143152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概郭永昌林嘉祥杨嘉霖吴沛宗陈钰仁

申请人 :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弘昌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再生地聚物混凝土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再生粗骨料180~1300kg/m3;再生细骨料200~1100kg/m3;橡胶颗粒0~500kg/m3;油棕壳0~800kg/m3;胶凝材料204~580kg/m3;碱激发剂65~160kg/m3;水65~156kg/m3;钢纤维0~78kg/m3;外加剂2~5kg/m3。本发明的混凝土充分利用再生骨料、橡胶颗粒、钢纤维以及油棕壳等废弃材料的特性及优点,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以及经济环保价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单位体积质量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胶凝材料为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的混合,所述硅灰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15%,所述矿渣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25.5~70%,所述粉煤灰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5~70%;所述油棕壳的粒径为5~20mm;所述碱激发剂由10~16mol/L的NaOH溶液和纳米SiO2组成,所述NaOH溶液中的NaOH和纳米SiO2的质量比为0.6~1.2:1,所述NaOH溶液中的NaOH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05~0.13:1;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6~12mm,钢纤维的直径为0.17~0.19mm;所述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和消泡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5~20mm,所述再生细骨料的粒径为0.08~5mm,所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质量比为0.8~1.6: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颗粒的粒3

径为0.05~5mm,所述橡胶颗粒的表观密度为1110~1150kg/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棕壳的表观密度3

为1320~1380kg/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的粒径为7~

10μm,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10~16μm,所述硅灰的粒径为0.1~0.3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为BaCl2、蔗糖化钙和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油棕壳与部分水混合,再加入橡胶颗粒、胶凝材料,搅拌5~10min,得到干混料;

(2)将外加剂溶于剩余水中,再加入干混料,搅拌1~3min,再加入碱激发剂,搅拌3~

5min,再加入钢纤维,搅拌3~5min,得到混凝土浆料;

(3)将混凝土浆料成型、养护,得到再生地聚物混凝土。

说明书 :

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泥作为现阶段使用最频繁的混凝土胶凝材料其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2020年水泥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53.84%,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达到了12.3亿吨,占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量的
83.11%。目前解决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过高问题主要途径之一是采用新型的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实现从源头控制碳排放。
[0003] 粉煤灰、硅灰和矿渣这些火力发电、金属冶炼等工业行为产生的大量工业副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土壤与水质污染,但这些副产品在碱性或者酸性激发剂作用下具有替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的潜能,利用碱激发剂提高矿渣、粉煤灰等粉末的活性,进而聚合形成具有Si、Al、O三维网状键接结构的无机胶凝材料。与普通水泥相比,地聚物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抗冻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但是传统碱激发剂中的Na2O·nSiO2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无疑增加了CO2的排放。
[0004] 混凝土作为水、砂子、卵石与碎石等天然资源的最大消费者,现在正以每年约80亿吨的速度消耗天然骨料。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原有建筑物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和使用期限的临近,愈来愈多的建筑物将被拆除,产生愈来愈多的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处理后生产的再生骨料可以作为天然骨料的替代品,使用其作为骨料能够生产出轻质混凝土,能够降低结构自重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环保。但将再生骨料与地聚物胶凝材料结合会导致其强度远低于普通混凝土。
[0005] 因此,如何将再生骨料用于地聚物混凝土以及如何生产成本低、强度高、工作性能好、绿色环保的混凝土对目前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地聚物混凝土中仍含有大量水泥、混凝土强度低、工作性能差的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以单位体积质量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9]
[0010]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中,所述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5~20mm,所述再生细骨料的粒径为0.08~5mm,所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质量比为0.8~1.6:1。
[0011]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中,所述橡胶颗粒的粒径为0.05~5mm,所3
述橡胶颗粒的表观密度为1110~1150kg/m。
[0012]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中,所述油棕壳的粒径为5~20mm,所述油3
棕壳的表观密度为1320~1380kg/m。
[0013]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中,所述胶凝材料为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的混合,所述矿渣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25.5~70%,所述粉煤灰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5~70%,所述硅灰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15%。
[0014]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中,所述矿渣的粒径为7~10μm,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10~16μm,所述硅灰的粒径为0.1~0.3μm。
[0015]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中,所述碱激发剂由10~16mol/L的NaOH溶液和纳米SiO2组成,所述NaOH溶液中的NaOH和纳米SiO2的质量比为0.6~1.2:1,所述NaOH溶液中的NaOH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05~0.13:1。
[0016]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中,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0.1~15mm,钢纤维的直径为0.16~0.2mm。
[0017]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中,所述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和消泡剂,所述缓凝剂为BaCl2、蔗糖化钙和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1)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油棕壳与部分水混合,再加入橡胶颗粒、胶凝材料,搅拌5~10min,得到干混料;
[0020] (2)将外加剂溶于剩余水中,再加入干混料,搅拌1~3min,再加入碱激发剂,搅拌3~5min,再加入钢纤维,搅拌3~5min,得到混凝土浆料;
[0021] (3)将混凝土浆料成型、养护,得到再生地聚物混凝土。
[0022]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 (1)本发明提供的再生地聚物混凝土,能够充分利用再生骨料、橡胶颗粒、钢纤维以及油棕壳等材料的特性及优点,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以及经济环保价值。
[0024] (2)本发明使用油棕壳和橡胶颗粒分别部分替代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可以减少因河砂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响应了国家绿色建筑的号召。
[0025] (3)本发明的碱激发剂,使用高浓度的NaOH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并反应得到,能够减少因生产Na2O·nSiO2带来的碳排放,进一步提高地聚物混凝土的绿色环保的优势。
[0026] (4)本发明的外加剂中含有消泡剂,可以降低混凝土材料中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强度。
[0027] (5)本发明提供的再生地聚物混凝土自重可低至1800kg/m3以下,7d平均抗压强度最高可达31.58MPa以上,28d平均抗压强度最高可达40.97MPa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以单位体积质量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0029]
[0030] 在本发明中,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以单位体积质量计,优选的,由包含以下组分的3 3
原料制备而成:再生粗骨料500~1270kg/m ;再生细骨料505~983kg/m ;橡胶颗粒12~
3 3 3 3
489kg/m ;油棕壳11~764kg/m ;胶凝材料212~573kg/m ;碱激发剂69~157kg/m ;水68~
3 3 3
149kg/m;钢纤维28~76kg/m;外加剂2.5~4.3kg/m;
[0031] 进一步优选的,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再生粗骨料851~1130kg/m3;再3 3 3
生细骨料526~965kg/m ;橡胶颗粒27~426kg/m ;油棕壳54~704kg/m ;胶凝材料246~
3 3 3 3
553kg/m ;碱激发剂82~143kg/m ;水72~118kg/m ;钢纤维36~71kg/m ;外加剂2.9~
3
4.1kg/m;
[0032] 更优选的,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再生粗骨料953kg/m3;再生细骨料3 3 3 3 3
683kg/m ;橡胶颗粒162kg/m ;油棕壳312kg/m ;胶凝材料337kg/m ;碱激发剂128kg/m ;水
3 3 3
95kg/m;钢纤维67kg/m;外加剂3.3kg/m。
[0033] 在本发明中,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均优选为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经破碎、筛分所得。
[0034] 在本发明中,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优选为5~20mm,进一步优选为8~19mm,更优选为15mm;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优选为1~7%,进一步优选为2~6%,更优选为5%;再生粗骨料
3 3 3
的表观密度优选为2400~2500kg/m,进一步优选为2435~2497kg/m,更优选为2462kg/m。
[0035] 在本发明中,再生细骨料的粒径优选为0.08~5mm,进一步优选为0.09~4.2mm,更优选为3.4mm;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优选为5~13%,进一步优选为6~11%,更优选为8%;3 3
再生细骨料的表观密度优选为2150~2300kg/m ,进一步优选为2180~2270kg/m ,更优选为
3
2253kg/m。
[0036] 在本发明中,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质量比优选为0.8~1.6:1,进一步优选为0.9~1.5:1,更优选为1.2:1。
[0037] 在本发明中,橡胶颗粒优选为废弃橡胶轮胎通过机械破碎所得。
[0038] 在本发明中,橡胶颗粒的粒径优选为0.05~5mm,进一步优选为0.09~4.8mm,更优3 3
选为4.2mm;橡胶颗粒的表观密度优选为1110~1150kg/m ,进一步优选为1121~1147kg/m ,
3
更优选为1132kg/m。
[0039] 在本发明中,油棕壳的粒径优选为5~20mm,进一步优选为6~17mm,更优选为3 3
13mm;油棕壳的表观密度优选为1320~1380kg/m ,进一步优选为1326~1374kg/m ,更优选
3
为1358kg/m。
[0040] 在本发明中,胶凝材料优选为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的混合。
[0041] 在本发明中,矿渣的质量优选的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25.5~70%,进一步优选为28~64%,更优选为57%。
[0042] 在本发明中,矿渣的粒径优选为7~10μm,进一步优选为7.5~9.6μm,更优选为8.3μm。
[0043] 在本发明中,粉煤灰的质量优选的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5~70%,进一步优选为16~65%,更优选为32%。
[0044] 在本发明中,粉煤灰的粒径优选为10~16μm,进一步优选为11~15μm,更优选为12μm。
[0045] 在本发明中,硅灰的质量优选的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15%,进一步优选为3~14%,更优选为11%。
[0046] 在本发明中,硅灰的粒径优选为0.1~0.3μm,进一步优选为0.14~0.27μm,更优选为0.18μm。
[0047] 在本发明中,碱激发剂优选为由10~16mol/L的NaOH溶液和纳米SiO2组成,进一步优选为由11~15mol/L的NaOH溶液和纳米SiO2组成,更优选为由14mol/L的NaOH溶液和纳米SiO2组成。
[0048] 在本发明中,NaOH固体和纳米SiO2的质量比优选为0.6~1.2:1,进一步优选为0.7~1.1:1,更优选为0.9:1。
[0049] 在本发明中,NaOH固体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优选为0.05~0.13:1,进一步优选为0.07~0.12:1,更优选为0.08:1。
[0050] 在本发明中,水和胶凝材料的水胶比优选为0.3~0.5,进一步优选为0.32~0.46,更优选为0.35。
[0051] 在本发明中,钢纤维优选为废弃橡胶轮胎中回收得到。
[0052] 在本发明中,钢纤维的长度优选为0.1~15mm,进一步优选为6~12mm,更优选为12mm;钢纤维的直径优选为0.16~0.2mm,进一步优选为0.17~0.19mm,更优选为0.18mm。
[0053] 在本发明中,外加剂优选的包括缓凝剂和消泡剂。
[0054] 在本发明中,缓凝剂优选为BaCl2、蔗糖化钙和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为BaCl2和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更优选为葡萄糖酸钠。
[0055] 在本发明中,消泡剂优选为聚醚改性硅消泡剂。
[005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 (1)将纳米SiO2溶解于NaOH溶液中,得到碱激发剂;
[0058] (2)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油棕壳与部分水混合,再加入橡胶颗粒、胶凝材料,搅拌5~10min,得到干混料;
[0059] (3)将外加剂溶于剩余水中,再加入干混料,搅拌1~3min,再加入碱激发剂,搅拌3~5min,并在随后的2min内加入钢纤维,再继续搅拌3~5min,得到混凝土浆料;
[0060] (4)将混凝土浆料成型、养护,得到再生地聚物混凝土;
[0061] 步骤(1)和步骤(2)没有顺序限制。
[0062] 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成型优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成型方式即可,没有特殊限制。
[0063] 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养护优选为在混凝土养护室中室温养护28天。
[0064]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65] 实施例1
[006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以单位体积质量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3 3
料制备而成:再生粗骨料920kg/m (粒径为5~20mm,吸水率为5%,表观密度为2475kg/m);
3 3
再生细骨料700kg/m (粒径为0.08~5mm,吸水率为6%,表观密度为2180kg/m);橡胶颗粒
3 3 3 3
0kg/m ;油棕壳0kg/m ;矿渣288.8kg/m (S105级,平均粒度为8.68μm);粉煤灰73.15kg/m (F
3
类粉煤灰,平均粒度为14.46μm);硅灰19.15kg/m (平均粒度为0.142μm);14mol/L的NaOH溶
3 3 3
液86.1kg/m (NaOH固体纯度为96%,含量为33.3kg/m);纳米SiO237kg/m ;额外水88.7kg/
3 3 3 3
m;钢纤维0kg/m ;BaCl23.8kg/m ;聚醚改性硅消泡剂0.38kg/m。该实例中,NaOH固体和纳米SiO2的质量比为0.9;NaOH固体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09;水胶比为0.37。
[0067]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8] (1)将纳米SiO2溶解于14mol/L的NaOH溶液中,冷却后得到碱激发剂;
[0069] (2)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油棕壳与三分之一的额外水混合,再加入橡胶颗粒、矿渣、粉煤灰、硅灰,搅拌3min,得到干混料;
[0070] (3)将BaCl2、聚醚改性硅消泡剂溶于剩余水中,再加入干混料,搅拌3min,再加入碱激发剂,搅拌5min,再加入钢纤维,搅拌5min,得到混凝土浆料;
[0071] (4)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共浇注12个模具),使用振动台和人工插导至密实,抹平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28天,得到再生地聚物混凝土。
[0072] 其中,步骤(1)和步骤(2)没有顺序限制。
[0073] 实施例2
[007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以单位体积质量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3 3
料制备而成:再生粗骨料240kg/m (粒径为5~20mm,吸水率为5%,表观密度为2407kg/m);
3 3
再生细骨料252kg/m (粒径为0.08~5mm,吸水率为6%,表观密度为2194kg/m);橡胶颗粒
3 3 3
86.3kg/m (粒径为0.7~5mm,表观密度为1123kg/m);油棕壳584.1kg/m (粒径为5~20mm,
3 3 3
表观密度为1339kg/m);矿渣252.7kg/m (S105级,平均粒度为8.68μm);粉煤灰109.7kg/m
3
(F类粉煤灰,平均粒度为14.46μm);硅灰19kg/m (平均粒度为0.142μm);14mol/L的NaOH溶
3 3 3
液86.1kg/m (NaOH固体纯度为96%,含量为33.3kg/m);纳米SiO237kg/m ;额外水81.1kg/
3 3 3
m;钢纤维58.5kg/m (长度为6~12mm,直径为0.16~0.32mm);蔗糖化钙3.8kg/m ;聚醚改性
3
硅消泡剂0.38kg/m。该实例中,NaOH固体和纳米SiO2的质量比为0.9;NaOH固体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09;水胶比为0.35。
[0075]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 (1)将纳米SiO2溶解于14mol/L的NaOH溶液中,冷却后得到碱激发剂;
[0077] (2)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油棕壳与三分之一的额外水混合,再加入橡胶颗粒、矿渣、粉煤灰、硅灰,搅拌3min,得到干混料;
[0078] (3)将蔗糖化钙、消泡剂溶于剩余水中,再加入干混料,搅拌3min,再加入碱激发剂,搅拌5min,再加入钢纤维,搅拌5min,得到混凝土浆料;
[0079] (4)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共浇注12个模具),使用振动台和人工插导至密实,抹平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28天,得到再生地聚物混凝土。
[0080] 其中,步骤(1)和步骤(2)没有顺序限制。
[0081] 实施例3
[008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以单位体积质量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3 3
料制备而成:再生粗骨料720kg/m (粒径为5~20mm,吸水率为5%,表观密度为2407kg/m);
3 3
再生细骨料252kg/m (粒径为0.08~5mm,吸水率为6%,表观密度为2194kg/m);橡胶颗粒
3 3 3
86.3kg/m (粒径为0~5mm,表观密度为1123kg/m);油棕壳264.5kg/m(粒径为5~20mm,表
3 3 3
观密度为1339kg/m);矿渣288.8kg/m (S105级,平均粒度为8.68μm);粉煤灰73.2kg/m (F类
3
粉煤灰,平均粒度为14.46μm);硅灰19kg/m (平均粒度为0.142μm);16mol/L的NaOH溶液
3 3 3 3
79.4kg/m (NaOH固体纯度为96%,含量为34kg/m);纳米SiO237.8kg/m ;额外水88.8kg/m ;
3 3
钢纤维56kg/m (长度为6~12mm,直径为0.16~0.32mm);蔗糖化钙3.8kg/m;聚醚改性硅消
3
泡剂0.38kg/m。该实例中,NaOH固体和纳米SiO2的质量比为0.9;NaOH固体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09;水胶比为0.35。
[0083]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4] (1)将纳米SiO2溶解于16mol/L的NaOH溶液中,得到碱激发剂;
[0085] (2)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油棕壳与三分之一的水混合,再加入橡胶颗粒、矿渣、粉煤灰、硅灰,搅拌3min,得到干混料;
[0086] (3)将葡萄糖酸钠、聚醚改性硅消泡剂溶于剩余水中,再加入干混料,搅拌3min,再加入碱激发剂,搅拌5min,再加入钢纤维,搅拌5min,得到混凝土浆料;
[0087] (4)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共浇注12个模具),使用振动台和人工插导至密实,抹平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28天,得到再生地聚物混凝土。
[0088] 其中,步骤(1)和步骤(2)没有顺序限制。
[0089] 实施例4
[009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以单位体积质量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3 3
料制备而成:再生粗骨料400kg/m (粒径为5~20mm,吸水率为5%,表观密度为2407kg/m);
3 3
再生细骨料410kg/m (粒径为0.08~5mm,吸水率为6%,表观密度为2194kg/m);橡胶颗粒
3 3 3
84.2kg/m (粒径为0~5mm,表观密度为1123kg/m);油棕壳220.4kg/m(粒径为5~20mm,表
3 3 3
观密度为1339kg/m);矿渣180.5kg/m (S105级,平均粒度为8.68μm);粉煤灰180.5kg/m (F
3
类粉煤灰,平均粒度为14.46μm);硅灰19kg/m (平均粒度为0.142μm);14mol/L的NaOH溶液
3 3 3 3
86.1kg/m (NaOH固体纯度为96%,含量为33.3kg/m);纳米SiO237kg/m ;额外水81.1kg/m ;
3 3
钢纤维58.5kg/m (长度为6~12mm,直径为0.16~0.32mm);葡萄糖酸钠3.8kg/m ;聚醚改性
3
硅消泡剂1kg/m。该实例中,NaOH固体和纳米SiO2的质量比为0.9;NaOH固体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09;水胶比为0.35。
[009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2] (1)将纳米SiO2溶解于14mol/L的NaOH溶液中,得到碱激发剂;
[0093] (2)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油棕壳与三分之一的水混合,再加入橡胶颗粒、矿渣、粉煤灰、硅灰,搅拌3min,得到干混料;
[0094] (3)将葡萄糖酸钠、聚醚改性硅消泡剂溶于剩余水中,再加入干混料,搅拌3min,再加入碱激发剂,搅拌5min,再加入钢纤维,搅拌5min,得到混凝土浆料;
[0095] (4)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共浇注12个模具),使用振动台和人工插导至密实,抹平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28天,得到再生地聚物混凝土。
[0096] 其中,步骤(1)和步骤(2)没有顺序限制。
[0097] 实施例5
[009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具体参见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钠硅比、钠胶比(NaOH固体与纳米SiO2的质量比、NaOH固体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分别提高至1.2和0.12。
[0099] 实施例6
[010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具体参见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油棕壳和橡胶粉分别按80%和40%的体积替代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并且使用了0.5%的再3 3
生钢纤维,即再生粗骨料用量降为184kg/m ,再生细骨料用量降为420kg/m ,油棕壳用量为
3 3 3
405.6kg/m,橡胶粉用量为143.8kg/m,回收钢纤维用量为39kg/m。
[0101] 实施例7
[010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具体参见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矿渣与粉煤灰的比例从8:2改为2:8,硅灰掺量由胶凝材料5%质量分数提高至15%,即矿渣用量为3 3 3
65.5kg/m,粉煤灰用量为258.4kg/m,硅灰用量为57kg/m。
[0103] 性能测试:将实施例1~7制备的再生地聚物混凝土,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对混凝土浆料的凝结时间进行测定,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6)测试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和28d抗压强度;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方法试验标准》(GB/T50080‑2016)测试混凝土容重。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104] 表1再生地聚物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
[0105]
[0106] 由表1可知,橡胶颗粒和油棕壳对于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代替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善再生骨料与胶凝材料结合存在的抗压强度低的问题。同时,调整橡胶颗粒和油棕壳的用量可以相应调整抗压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7d平均抗压强度最高可达32.79MPa,28d平均抗压强度最高可达41.3M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010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