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075063.8

文献号 : CN11434484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景景

申请人 :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护呼吸训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腔体;所述上腔体开设在本体内;所述上腔体内滑动连接有推块;下腔体;所述下腔体开设在本体内位于上腔体下方;呼气筒;所述呼气筒固连在本体上表面并与上腔体连通;出气单元;所述出气单元设置在呼气筒与本体内;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上腔体内;恢复单元;所述恢复单元设置在下腔体内;本发明主要用解决目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时,由于年龄大的老年人在做缩唇呼吸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呼出气体的缓慢程度和均匀程度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起不到很好的恢复和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

上腔体(11);所述上腔体(11)开设在本体(1)内;所述上腔体(11)内滑动连接有推块(12);

下腔体(13);所述下腔体(13)开设在本体(1)内位于上腔体(11)下方;所述上腔体(11)与下腔体(13)连通;

呼气筒(14);所述呼气筒(14)固连在本体(1)上表面并与上腔体(11)连通;所述呼气筒(14)用于病人呼气;

出气单元(2);所述出气单元(2)设置在呼气筒(14)与本体(1)内,且出气单元(2)用于释放上腔体(11)内呼入的气体;

调节单元(3);所述调节单元(3)设置在上腔体(11)内,且调节单元(3)用于调节病人呼出气体的速度;

恢复单元(4);所述恢复单元(4)设置在下腔体(13)内;所述恢复单元(4)通过气道(15)与上腔体(11)连通;

所述推块(12)右侧的上腔体(11)内充有气体,且气体部分进入恢复单元(4)内,且气压为平衡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单元(2)包括:弧形板(21);所述弧形板(2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呼气筒(14)内壁中;

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滑槽(22)开设在呼气筒(14)内壁中;

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滑块(23)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2)内;

长块(24);所述长块(24)与第一滑块(23)固连,初始状态下位于弧形板(21)下方;

出气口(25);所述出气口(25)开设在呼气筒(14)下方的本体(1)侧壁中;

第二滑槽(26);所述第二滑槽(26)开设在出气口(25)内壁中,且第二滑槽(26)上方与呼气筒(14)连通;

第二滑板(27);所述第二滑板(27)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6)内;所述第二滑板(27)上表面固连有“T”型杆,且“T”型杆延伸至长块(24)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3)包括:阻隔板(31);所述阻隔板(31)固连在推块(12)右侧的上腔体(11)内;

“n”形槽(32);所述阻隔板(31)内壁中开设有“n”形槽(32);

调节板(33);所述“n”形槽(32)左侧于本体(1)内壁中滑动连接有调节板(33);所述调节板(33)与阻隔板(31)相互贴合;所述阻隔板(31)部分延伸至本体(1)上方;

刻度线(34);所述调节板(33)外表面刻有刻度线(34);

第一螺纹杆(35);所述第一螺纹杆(35)穿过调节板(33)与上腔体(11)下方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5)与调节板(3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5)延伸至调节板(33)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单元(4)包括:缠绕杆(41);所述缠绕杆(41)转动连接在下腔体(13)两侧内壁中;

长槽(42);所述长槽(42)开设在下腔体(13)两侧内壁中,且缠绕杆(41)与长槽(42)相互配合;

卷囊层(43),所述卷囊层(43)一端与缠绕杆(41)固连,并缠绕在缠绕杆(41)上;所述卷囊层(43)缠绕在缠绕杆(41)上的状态为常态;所述卷囊层(43)另一端与气道(15)连通;

所述上腔体(11)内推块(12)右侧充入的气体初始状态下气压为平衡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囊层(43)两侧的缠绕杆(41)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筒(44);所述推块(12)左右两侧端面均固连有拉绳(45);左侧所述拉绳(45)穿过上腔体(11)与下腔体(13)内壁与转筒(44)左侧表面固连;右侧所述拉绳(45)延伸至调节板(33)左侧,并穿过上腔体(11)与下腔体(13)内壁与转筒(44)右侧表面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42)内壁中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轮齿(46);所述缠绕杆(41)延伸至长槽(42)内的一侧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齿轮齿(47),且第二齿轮齿(47)与第一齿轮齿(46)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筒(14)左侧端面固连有收集箱(16),且收集箱(16)初始状态下为密封设计;所述收集箱(16)通过斜槽(17)与呼气筒(14)连通;所述斜槽(17)与弧形板(21)相互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块(24)上表面为倾斜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形槽(32)两侧于阻隔板(31)内壁中开设有通孔(36),且通孔(36)内安装有单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26)下方于本体(1)内壁中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8)。

说明书 :

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护呼吸训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不仅累及肺脏,还可以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营养不良就是其中一种,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亿1000万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2005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该疾病,相当于当年全球死亡人数的5%;
[0003] 对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训练是必须的康复医疗步骤,配合长期的氧疗,具有重要的康复价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能提高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力,预防并阻止呼吸肌疲劳,特别是腹式呼吸体操,可增强和锻炼膈肌、腹肌和下胸部肌肉的活动,改善其收缩功能,促使肺内残留的空气呼出,消除肺部积聚的杂质,增加肺容量,充分供给身体活动所需要的氧气;因此,呼吸锻炼的方法尤其是腹式呼吸训练配合缩口呼吸法可以改变过去胸式呼吸型式,增加呼吸深度和呼吸量,提高呼吸效率,只要坚持训练持之以恒,就一定取得良好的效果;
[0004] 呼吸治疗的目的是训练呼吸肌,改善患者的疲劳、乏力和呼吸困难,提高对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使患者建立有效的呼吸形态,预防和减少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原因造成的肺功能损害,使一些呼吸困难和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能够自理日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正确选择训练方式并能恰当运用,可以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然而在目前呼吸训练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0005] 目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时,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是缩唇呼吸,进行鱼唇样的呼吸,然而在呼吸时需要先深吸气,然后缓慢均匀的将气体呼出,然而年龄大的老年人在做缩唇呼吸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呼出气体的缓慢程度和均匀程度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起不到很好的恢复和治疗效果。
[0006]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研发了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目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时,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是缩唇呼吸,进行鱼唇样的呼吸,然而在呼吸时需要先深吸气,然后缓慢均匀的将气体呼出,然而年龄大的老年人在做缩唇呼吸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呼出气体的缓慢程度和均匀程度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起不到很好的恢复和治疗效果。
[0008]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包括
[0009]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
[0010] 上腔体;所述上腔体开设在本体内;所述上腔体内滑动连接有推块;
[0011] 下腔体;所述下腔体开设在本体内位于上腔体下方;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连通;
[0012] 呼气筒;所述呼气筒固连在本体上表面并与上腔体连通;所述呼气筒用于病人呼气;
[0013] 出气单元;所述出气单元设置在呼气筒与本体内,且出气单元用于释放上腔体内呼入的气体;
[0014] 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上腔体内,且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病人呼出气体的速度;
[0015] 恢复单元;所述恢复单元设置在下腔体内;所述恢复单元通过气道与上腔体连通;
[0016] 所述推块右侧的上腔体内充有气体,且气体部分进入恢复单元内,且气压为平衡状态。
[0017] 优选的,所述出气单元包括:
[0018] 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呼气筒内壁中;
[0019] 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呼气筒内壁中;
[0020]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0021] 长块;所述长块与第一滑块固连,初始状态下位于弧形板下方;
[0022] 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开设在呼气筒下方的本体侧壁中;
[0023] 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出气口内壁中,且第二滑槽上方与呼气筒连通;
[0024] 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板上表面固连有“T”型杆,且“T”型杆延伸至长块下方;
[0025]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0026] 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固连在推块右侧的上腔体内;
[0027] “n”形槽;所述阻隔板内壁中开设有“n”形槽;
[0028] 调节板;所述“n”形槽左侧于本体内壁中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阻隔板相互贴合;所述阻隔板部分延伸至本体上方;
[0029] 刻度线;所述调节板外表面刻有刻度线;
[0030] 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调节板与上腔体下方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调节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至调节板上方;
[0031] 所述恢复单元包括:
[0032] 缠绕杆;所述缠绕杆转动连接在下腔体两侧内壁中;
[0033] 长槽;所述长槽开设在下腔体两侧内壁中,且缠绕杆与长槽相互配合;
[0034] 卷囊层,所述卷囊层一端与缠绕杆固连,并缠绕在缠绕杆上;所述卷囊层缠绕在缠绕杆上的状态为常态;所述卷囊层另一端与气道连通;
[0035] 所述上腔体内推块右侧充入的气体初始状态下气压为平衡状态。
[0036] 优选的,所述卷囊层两侧的缠绕杆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推块左右两侧端面均固连有拉绳;左侧所述拉绳穿过上腔体与下腔体内壁与转筒左侧表面固连;右侧所述拉绳延伸至调节板左侧,并穿过上腔体与下腔体内壁与转筒右侧表面固连。
[0037] 优选的,所述长槽内壁中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轮齿;所述缠绕杆延伸至长槽内的一侧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齿轮齿,且第二齿轮齿与第一齿轮齿相互啮合。
[0038] 优选的,所述呼气筒左侧端面固连有收集箱,且收集箱初始状态下为密封设计;所述收集箱通过斜槽与呼气筒连通;所述斜槽与弧形板相互对应。
[0039] 优选的,所述长块上表面为倾斜设计。
[0040] 优选的,所述“n”形槽两侧于阻隔板内壁中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单向阀。
[0041]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下方于本体内壁中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004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3] 1.由于推块右侧的气体初始状态下气压为平衡状态,在推块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推块右侧的气体通过调节板下方空间流入阻隔板上的“n”形槽内,随后通过“n”形槽进入气道内,在此过程中由于调节板是不动的,从而限制“n”形槽露出的部分的面积是不变的,从而在推块向右移动挤压气体的过程中,从“n”形槽内通过气体的气量是相对均匀的,从而使推块向右移动的速度是相对均匀的,由于推块移动时所需要的动力时病人呼出的气体提供的,且上腔体内的体积是不变的,从而可以相对控制病人呼出气体的均匀均匀程度,进而防止老年人在做缩唇呼吸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呼出气体的缓慢程度和均匀性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
[0044] 2.由于调节板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当需要调节“n”形槽的露出面积时,只需要转动第一螺纹杆即可带动调节板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n”形槽的露出面积,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病人不同时期的训练情况自行调节“n”形槽的露出面积,从而可以调节病人在训练时不同的均匀呼气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训练器的实用性,同时由于调节板外表面设有刻度线,当需要调节“n”形槽的露出面积时,可以根据刻度线进行调节,从而防止病人或家属不知道训练程度随意调节,对病人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4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6]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47]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0048]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处剖视图;
[0049] 图4是本发明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50] 图5是本发明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51] 图6是本发明图3中D处局部放大图;
[0052] 图中:
[0053] 1、本体;11、上腔体;12、推块;13、下腔体;14、呼气筒;15、气道;16、收集箱;17、斜槽;2、出气单元;21、弧形板;22、第一滑槽;23、第一滑块;24、长块;25、出气口;26、第二滑槽;27、第二滑板;28、第二螺纹杆;3、调节单元;31、阻隔板;32、“n”形槽;33、调节板;34、刻度线;35、第一螺纹杆;36、通孔;4、恢复单元;41、缠绕杆;42、长槽;43、卷囊层;44、转筒;45、拉绳;46、第一齿轮齿;47、第二齿轮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呼气训练器,包括[0055] 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
[0056] 上腔体11;所述上腔体11开设在本体1内;所述上腔体11内滑动连接有推块12;
[0057] 下腔体13;所述下腔体13开设在本体1内位于上腔体11下方;所述上腔体11与下腔体13连通;
[0058] 呼气筒14;所述呼气筒14固连在本体1上表面并与上腔体11连通;所述呼气筒14用于病人呼气;
[0059] 出气单元2;所述出气单元2设置在呼气筒14与本体1内,且出气单元2用于释放上腔体11内呼入的气体;
[0060] 调节单元3;所述调节单元3设置在上腔体11内,且调节单元3用于调节病人呼出气体的速度;
[0061] 恢复单元4;所述恢复单元4设置在下腔体13内;所述恢复单元4通过气道15与上腔体11连通;
[0062] 所述推块12右侧的上腔体11内充有气体,且气体部分进入恢复单元4内,且气压为平衡状态;
[0063] 目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时,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是缩唇呼吸,进行鱼唇样的呼吸,然而在呼吸时需要先深吸气,然后缓慢均匀的将气体呼出,然而年龄大的老年人在做缩唇呼吸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呼出气体的缓慢程度和均匀程度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起不到很好的恢复效果;
[0064] 在使用本发明训练时,首先病人将本体1拿起,将呼气筒14对准嘴部并与嘴部贴合,随后用鼻子深吸气,吸气结束后向呼气筒14内呼气,首先气体先经过出气单元2,随后通过出气单元2进入上腔体11内,当气体进入上腔体11内后,在气体的压力下会推动推块12向调节单元3一侧移动,由于推块12右侧充入的气体的气压为平衡状态,在推块12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推块12右侧的气体通过调节单元3推入恢复单元4内,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单元3可以使推块12右侧的气体均匀的通过调节单元3进入恢复单元4内,在此过程中可以使推块12相对匀速的向调节单元3一侧移动,从而使呼出的气体较为均匀,从而可以防止老年人在做训练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呼出气体的缓慢程度和均匀程度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同时,由于调节单元3用于调节病人呼出气体的速度,从而可以根据病人的训练情况调节调节单元3的出气量,从而可以提高该训练器的呼气量的范围,提高实用性,当呼气结束后,此时恢复单元4自行恢复,从而可以将推块12右侧进入恢复单元4内的气体,再次挤入上腔体11内,同时推块12在气体的压力下移动至初始状态,同时推块12可以将呼入推块12左侧上腔体11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单元2排出,随后进入循环练习。
[006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气单元2包括:
[0066] 弧形板21;所述弧形板2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呼气筒14内壁中;
[0067] 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滑槽22开设在呼气筒14内壁中;
[0068] 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滑块23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2内;
[0069] 长块24;所述长块24与第一滑块23固连,初始状态下位于弧形板21下方;
[0070] 出气口25;所述出气口25开设在呼气筒14下方的本体1侧壁中;
[0071] 第二滑槽26;所述第二滑槽26开设在出气口25内壁中,且第二滑槽26上方与呼气筒14连通;
[0072] 第二滑板27;所述第二滑板27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6内;所述第二滑板27上表面固连有“T”型杆,且“T”型杆延伸至长块24下方;
[0073] 所述调节单元3包括:
[0074] 阻隔板31;所述阻隔板31固连在推块12右侧的上腔体11内;
[0075] “n”形槽32;所述阻隔板31内壁中开设有“n”形槽32;
[0076] 调节板33;所述“n”形槽32左侧于本体1内壁中滑动连接有调节板33;所述调节板33与阻隔板31相互贴合;所述阻隔板31部分延伸至本体1上方;
[0077] 刻度线34;所述调节板33外表面刻有刻度线34;
[0078] 第一螺纹杆35;所述第一螺纹杆35穿过调节板33与上腔体11下方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5与调节板3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5延伸至调节板33上方;
[0079] 所述恢复单元4包括:
[0080] 缠绕杆41;所述缠绕杆41转动连接在下腔体13两侧内壁中;
[0081] 长槽42;所述长槽42开设在下腔体13两侧内壁中,且缠绕杆41与长槽42相互配合;
[0082] 卷囊层43,所述卷囊层43一端与缠绕杆41固连,并缠绕在缠绕杆41上;所述卷囊层43缠绕在缠绕杆41上的状态为常态;所述卷囊层43另一端与气道15连通;
[0083] 所述上腔体11内推块12右侧充入的气体初始状态下气压为平衡状态;
[0084] 工作时,当呼气筒14对准病人嘴部后,病人向呼气筒14呼气时,由于呼气筒14内部转动连接有弧形板21,当气体经过弧形板21时,在气压的作用下会推动弧形板21逆时针转动,在弧形板21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第一滑块23在第一滑槽22内向下滑动,由于长块24与第一滑块23固连,从而可以带动长块24向下移动,由于且“T”型杆延伸至长块24下方,在长块2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T”型杆推动第二滑板27在第二滑槽26内向下移动,当第二滑板27移动至接近槽底时,可以将出气口25封闭,从而可以防止进入上腔体11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口25流出,当在气体逐渐进入上腔体11后,推块12逐渐受到气体的压力,从而会推动推块12向右移动,由于推块12右侧的气体初始状态下气压为平衡状态,在推块12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推块12右侧的气体通过调节板33下方空间流入阻隔板31上的“n”形槽32内,随后通过“n”形槽32进入气道15内,在此过程中由于调节板33是不动的,从而限制“n”形槽32露出的部分的面积是不变的,从而在推块12向右移动挤压气体的过程中,从“n”形槽32内通过气体的气量是相对均匀的,从而使推块12向右移动的速度是相对均匀的,由于推块12移动时所需要的动力时病人呼出的气体提供的,且上腔体11内的体积是不变的,从而可以相对控制病人呼出气体的均匀均匀程度,进而防止老年人在做缩唇呼吸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呼出气体的缓慢程度和均匀性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当气体经过气道15后,由于卷囊层43与气道15连通,从而可以使从上腔体11流入气道15内的气体进入卷囊层43内,由于卷囊层43初始状态下缠绕在缠绕杆41上,当气体逐渐进入卷囊层43后,卷囊层
43逐渐发生膨胀,在卷囊层43逐渐膨胀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卷囊层43逐渐伸直,在卷囊层43逐渐伸直的过程中可以推动缠绕杆41在长槽42内逐渐向远离气道15一侧移动,同时由于卷囊层43是缠绕在缠绕杆41上的,在缠绕杆41逐渐伸直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动缠绕杆41转动,当推块12在呼出气体的气压下移动至极限位置后,此时卷囊层43处于完全伸直的状态,当病人停止呼气后,由于卷囊层43缠绕在缠绕杆41上的状态为常态,且由于卷囊层43不在受到气体的压力,此时卷囊层43需要回到常态情况下,在自身作用力的情况下会缠绕缠绕杆
41,并恢复初始位置,在卷囊层43恢复的过程中,可以将进入卷囊层43内进入的气体通过气道15挤入上腔体11内,当进入卷囊层43内的气体被挤出后,此时卷囊层43恢复至初始状态,上述卷囊层43受气体压力伸直,不受气体压力缠绕的原理与儿童玩具吹吹卷原理相同,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进入卷囊层43内的气体无法再次进入上腔体11内,导致该训练器训练效果变差,在卷囊层43逐渐缠绕的过程中,气体逐渐通过气道15流入上腔体11内,流入上腔体
11内的部分气体通过“n”形槽32再次回到推块12右侧,在气体逐渐回到上腔体11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推块12向推块12初始位置移动,同时由于弧形板21不在受到病人呼出气体的压力,从而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滑块23带动长块24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弹簧带动第二滑板
27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出气口25打开,在推块12恢复的过程中可以将推块12左侧的气体通过出气口25排出,从而不用使病人每次呼气接触后都要使嘴部脱离呼气筒14,才能将推块12左侧的气体排出,同时由于调节板33与第一螺纹杆35螺纹连接,当需要调节“n”形槽32的露出面积时,只需要转动第一螺纹杆35即可带动调节板33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n”形槽32的露出面积,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病人不同时期的训练情况自行调节“n”形槽32的露出面积,从而可以调节病人在训练时不同的均匀呼气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训练器的实用性,同时由于调节板33外表面设有刻度线34,当需要调节“n”形槽32的露出面积时,可以根据刻度线34进行调节,从而防止病人或家属不知道训练程度随意调节,对病人造成影响。
[008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卷囊层43两侧的缠绕杆41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筒44;所述推块12左右两侧端面均固连有拉绳45;左侧所述拉绳45穿过上腔体11与下腔体13内壁与转筒44左侧表面固连;右侧所述拉绳45延伸至调节板33左侧,并穿过上腔体11与下腔体13内壁与转筒44右侧表面固连;
[0086] 工作时,由于推块12两侧均固连拉绳45,且拉绳45另一侧均穿过上腔体11与下腔体13内壁与转筒44表面固连,当推块12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推块12左侧的拉绳45会拉动转筒44向左侧移动,从而带动缠绕杆41在长槽42内向左侧移动,当推块12向右侧移动时,推块12右侧的拉绳45可以拉动转筒44向右侧移动,从而带动缠绕杆41向右侧移动,在此过程可以防止卷囊层43无法实现缠绕和伸直的过程,同时由于转筒44与缠绕杆41转动连接,从而不会防止缠绕杆41自身发生转动。
[008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长槽42内壁中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轮齿46;所述缠绕杆41延伸至长槽42内的一侧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齿轮齿47,且第二齿轮齿47与第一齿轮齿46相互啮合;
[0088] 工作时,由于缠绕杆41延伸至长槽42内的一侧外表面均匀固连有第二齿轮齿47,且第二齿轮齿47与第一齿轮齿46相互啮合,在缠绕杆41在长槽42内左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缠绕杆41逆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缠绕的卷囊层43逐渐释放,当缠绕杆41向右侧移动时,可以使缠绕杆41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卷囊层43逐渐缠绕在缠绕杆41上,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卷囊层43在长时间使用后无法恢复至常态,从而影响训练器的使用。
[008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呼气筒14左侧端面固连有收集箱16,且收集箱16初始状态下为密封设计;所述收集箱16通过斜槽17与呼气筒14连通;所述斜槽17与弧形板21相互对应;
[0090] 工作时,由于斜槽17与弧形板21相互对应,在病人使用该训练器训练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口水会进入训练器内,当口水进入训练器内后,会落在弧形板21上,由于弧形板21为弧形,弧形板21上的口水会流入斜槽17内,流入斜槽17内的口水会流入收集箱16内,当需要清理时直接将收集箱16打开即可清理,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较多的口水流入训练器内,从而滋生细菌。
[009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长块24上表面为倾斜设计;
[0092] 工作时,由于长块24表面为倾斜设计,弧形板21上的口水会流至长块24的斜面上,当长块24向上移动时,可以将长块24上的口水导入斜槽17内,从而更方便对口水进行收集,减少训练器内的口水。
[009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n”形槽32两侧于阻隔板31内壁中开设有通孔36,且通孔36内安装有单向阀;
[0094] 工作时,由于阻隔板31内壁中开设有通孔36,且通孔36内安装有单向阀,当进入卷囊层43内的气体通过气道15经过“n”形槽32流出时,气体可以通过通孔36内的单向阀快速的流入“n”形槽32左侧,从而可以快速的将推块12推至初始位置,当推块12向右侧移动时,此时单向阀不通气。
[009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槽26下方于本体1内壁中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8;
[0096] 工作时,由于第二滑槽26下方于本体1内壁中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8,当需要对训练器内部进行清洗时,需要将消毒液通过呼气筒14导入,随后进行晃动清洗,当清洗结束后,转动第二螺纹杆28,在第二螺纹杆28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逐渐伸入第二滑槽26内,从而可以将第二滑板27顶起,此时出气口25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可以将清洗后的水通过出气口25倒出。
[0097]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98] 当呼气筒14对准病人嘴部后,病人向呼气筒14呼气时,由于呼气筒14内部转动连接有弧形板21,当气体经过弧形板21时,在气压的作用下会推动弧形板21逆时针转动,在弧形板21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第一滑块23在第一滑槽22内向下滑动,由于长块24与第一滑块23固连,从而可以带动长块24向下移动,由于且“T”型杆延伸至长块24下方,在长块2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T”型杆推动第二滑板27在第二滑槽26内向下移动,当第二滑板27移动至接近槽底时,可以将出气口25封闭,从而可以防止进入上腔体11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口25流出,当在气体逐渐进入上腔体11后,推块12逐渐受到气体的压力,从而会推动推块12向右移动,由于推块12右侧的气体初始状态下气压为平衡状态,在推块12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推块12右侧的气体通过调节板33下方空间流入阻隔板31上的“n”形槽32内,随后通过“n”形槽32进入气道15内,在此过程中由于调节板33是不动的,从而限制“n”形槽32露出的部分的面积是不变的,从而在推块12向右移动挤压气体的过程中,从“n”形槽32内通过气体的气量是相对均匀的,从而使推块12向右移动的速度是相对均匀的,由于推块12移动时所需要的动力时病人呼出的气体提供的,且上腔体11内的体积是不变的,从而可以相对控制病人呼出气体的均匀均匀程度,进而防止老年人在做缩唇呼吸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呼出气体的缓慢程度和均匀性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当气体经过气道15后,由于卷囊层43与气道15连通,从而可以使从上腔体11流入气道15内的气体进入卷囊层43内,由于卷囊层43初始状态下缠绕在缠绕杆41上,当气体逐渐进入卷囊层43后,卷囊层43逐渐发生膨胀,在卷囊层43逐渐膨胀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卷囊层43逐渐伸直,在卷囊层43逐渐伸直的过程中可以推动缠绕杆41在长槽42内逐渐向远离气道15一侧移动,同时由于卷囊层
43是缠绕在缠绕杆41上的,在缠绕杆41逐渐伸直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动缠绕杆41转动,当推块12在呼出气体的气压下移动至极限位置后,此时卷囊层43处于完全伸直的状态,当病人停止呼气后,由于卷囊层43缠绕在缠绕杆41上的状态为常态,且由于卷囊层43不在受到气体的压力,此时卷囊层43需要回到常态情况下,在自身作用力的情况下会缠绕缠绕杆41,并恢复初始位置,在卷囊层43恢复的过程中,可以将进入卷囊层43内进入的气体通过气道15挤入上腔体11内,当进入卷囊层43内的气体被挤出后,此时卷囊层43恢复至初始状态,上述卷囊层43受气体压力伸直,不受气体压力缠绕的原理与儿童玩具吹吹卷原理相同,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进入卷囊层43内的气体无法再次进入上腔体11内,导致该训练器训练效果变差,在卷囊层43逐渐缠绕的过程中,气体逐渐通过气道15流入上腔体11内,流入上腔体11内的部分气体通过“n”形槽32再次回到推块12右侧,在气体逐渐回到上腔体11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推块12向推块12初始位置移动,同时由于弧形板21不在受到病人呼出气体的压力,从而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滑块23带动长块24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弹簧带动第二滑板27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出气口25打开,在推块12恢复的过程中可以将推块12左侧的气体通过出气口25排出,从而不用使病人每次呼气接触后都要使嘴部脱离呼气筒14,才能将推块12左侧的气体排出,同时由于调节板33与第一螺纹杆35螺纹连接,当需要调节“n”形槽32的露出面积时,只需要转动第一螺纹杆35即可带动调节板33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n”形槽32的露出面积,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病人不同时期的训练情况自行调节“n”形槽32的露出面积,从而可以调节病人在训练时不同的均匀呼气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训练器的实用性,同时由于调节板33外表面设有刻度线34,当需要调节“n”形槽32的露出面积时,可以根据刻度线
34进行调节,从而防止病人或家属不知道训练程度随意调节,对病人造成影响。
[0099] 上述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