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081924.3

文献号 : CN11435320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宏波韦韬倪慧蓉李奇

申请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风机组件和换热结构,风机组件包括电机结构;换热结构用于对电机结构进行降温;换热结构包括辐射换热结构,辐射换热结构能够与电机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以对电机结构进行降温。根据本申请的空调机组,能够提高温度控制精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组件(8),所述风机组件(8)包括电机结构;

和换热结构(9),所述换热结构(9)包括辐射换热结构,所述辐射换热结构能够与所述电机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以对所述电机结构进行降温;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换热器(12),所述换热器(12)与所述换热结构(9)相串联,所述换热器(12)中的冷媒能够进入所述换热结构(9)中;

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出管(15),所述出管(15)连通至所述换热器(12)出口;所述出管(15)用于引导所述换热器(12)内的冷媒流出;所述换热结构(9)的入口与所述出管(15)的侧壁通过进流管(16)连通;

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控制阀(11);所述控制阀(11)能够控制所述进流管(16)的通断;

所述控制阀(11)能够控制所述进流管(16)内的冷媒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出流管(17),所述出流管(17)连通所述换热结构(9)的出口与所述出管(15)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1)设置于所述出管(15)上,且所述控制阀(11)位于所述进流管(16)与所述出流管(1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阀(11)能够控制所述进流管(16)内的冷媒流量时,所述控制阀(11)能够根据环境温度控制所述进流管(16)内的冷媒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2)为表冷器。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结构(9)为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

和/或,所述换热结构(9)位于所述风机组件(8)的上方;

和/或,所述空调机组用于手术室。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在风的流向上依次设置的混风段(1)、风机复合段(2)、过滤段(3)、表冷段(4)、加湿段(5)、电加热段(6)和出风段(7);所述风机组件(8)和所述换热结构(9)均设置于所述风机复合段(2);

和/或,当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换热器(12)时,所述换热器(12)设置于所述表冷段(4)。

说明书 :

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考虑人员负荷、设备负荷、照明负荷、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但往往会忽略风机得热形成的冷负荷以及实际情况中导致额外增加的冷负荷等。医院净化空调机组出于漏风因素等的考虑,风机的电机一般处于机组内部,电机的散热也计入风机得热负荷,且风量越大,风机得热负荷也越大,对于Ⅰ级洁净手术室,循环净化机组的风机得热负荷甚至接近室内负荷总和,会导致温度很难通过一个表冷器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甚至会出现与设定温度差距超过两到三度左右,对于有严格温度要求的洁净手术室来说就会出现各种意外。
[0003]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温度控制精度的空调机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能够提高温度控制精度。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
[0006] 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电机结构;
[0007] 和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包括辐射换热结构,辐射换热结构能够与电机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以对电机结构进行降温。
[0008]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与换热结构相串联,换热器中的冷媒能够进入换热结构中。
[0009]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出管,出管连通至换热器出口;出管用于引导换热器内的冷媒流出;换热结构的入口与出管的侧壁通过进流管连通。
[0010]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出流管,出流管连通换热结构的出口与出管的侧壁。
[0011]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能够控制进流管的通断;和/或,控制阀能够控制进流管内的冷媒流量。
[0012] 进一步地,控制阀设置于出管上,且控制阀位于进流管与出流管之间。
[0013] 进一步地,当控制阀能够控制进流管内的冷媒流量时,控制阀能够根据环境温度控制进流管内的冷媒流量。
[0014] 进一步地,换热器为表冷器。
[0015] 进一步地,辐射换热结构为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
[0016] 和/或,换热结构位于风机组件的上方;
[0017] 和/或,空调机组用于手术室。
[0018]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包括在风的流向上依次设置的混风段、风机复合段、过滤段、表冷段、加湿段、电加热段和出风段;风机组件和换热结构均设置于风机复合段;
[0019] 和/或,当空调机组还包括换热器时,换热器设置于表冷段。
[0020]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机组,本申请通过换热结构用于对电机结构进行降温,能够有效降低风机组件的热负荷,减小循环净化机组制冷量,提高温度控制精度。本申请能有效降低风机热负荷,进而提高温度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3] 1、混风段;2、风机复合段;3、过滤段;4、表冷段;5、加湿段;6、电加热段;7、出风段;8、风机组件;9、换热结构;10、高效过滤器;11、控制阀;12、换热器;13、电极加湿器;14、电加热器;15、出管;16、进流管;17、出流管;18、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结合参见图1所示,一种空调机组,包括风机组件8和换热结构9,风机组件8包括电机结构;换热结构9包括辐射换热结构,辐射换热结构能够与电机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以对电机结构进行降温。本申请通过换热结构9用于对电机结构进行降温,能够有效降低风机组件8的热负荷,减小循环净化机组制冷量,则减小了风机组件8的电机结构的热负荷对风的温度的影响,进而提高空调机组的温度控制精度,保证室内空气温度的稳定性。
[0025]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空调机组还包括换热器12,换热器12与换热结构9相串联,换热器12中的冷媒能够进入换热结构9中。部分冷媒会流向辐射换热结构,主要用于调控风机复合段2的冷负荷。换热器12的进口与进管18相连通。
[0026]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空调机组还包括出管15,出管15连通至换热器12出口;出管15用于引导换热器12内的冷媒流出;换热结构9的入口与出管15的侧壁通过进流管16连通。换热器12中的冷媒能够通过进流管16进入换热结构9中,以进行换热,进而对风机组件8进行降温。
[0027]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空调机组还包括出流管17,出流管17连通换热结构9的出口与出管15的侧壁。在换热结构9中换热后的冷媒通过出流管17流出换热结构9,再从出管15中流出。
[0028]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空调机组还包括控制阀11;控制阀11能够控制进流管16的通断;和/或,控制阀11能够控制进流管16内的冷媒流量。
[0029]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控制阀11设置于出管15上,且控制阀11位于进流管16与出流管17之间。风机分为定频和变频,变频风机产生的余热不稳定,影响空调系统的控制,当设置毛细管辐射换热器可以用控制阀11有效的控制住变化的风机余热,从而提升机组控制稳定性。当控制阀11的开度最大时,因为出管15处的阻力小于进流管16这一流路中的阻力,换热器12流出的冷媒全部从出管15排出,并不会进入进流管16中,则此时换热结构
9中无冷媒,不会进行换热;当控制阀11关闭时,因为出管15处的阻力大于进流管16这一流路中的阻力,换热器12流出的冷媒都不会从出管15排出,全部进入进流管16中,则此时换热结构9中冷媒流量最大,则换热效果最好;当控制阀11的开度在最大和关闭之间时,换热器
12流出的冷媒一部分从出管15排出,另一部分进入进流管16中,则此时换热结构9中有冷媒,且控制阀11通过调节开度的大小以调节换热结构9中的冷媒量,进而调节换热效果。
[0030]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当控制阀11能够控制进流管16内的冷媒流量时,控制阀11能够根据环境温度控制进流管16内的冷媒流量。正常情况风机组件8的温升为T0=0.5℃‑1.5℃,当风机组件8温升的超过正常值一定时间之后就会开启进流管16,即使得换热器12中的冷媒进入换热结构9中,混风段1的温度传感器得到温度T1,风机复合段2出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得到温度T3,计算△T=T3‑T1的值,当△T≤T0min时,关闭进流管16,只需要换热器12换热即可,当△T>T0min时,开启进流管16,使得换热结构9也进行换热,提升机组换热效率;其中T0最小值T0min为0.5;T0的范围为0.5‑1.5。
[0031]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换热器12为表冷器。则此时换热结构9也为表冷器;换热结构9与换热器12共同形成表冷结构,表冷结构的表冷段形成换热器12,表冷结构的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段形成换热结构9;的本申请空气的处理过程中都是在密闭的组合式空调箱里进行,本申请将表冷结构的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进行巧妙设置在风机组件8顶部,并且将表冷结构划分为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段和表冷段,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是小型的换热装置即换热结构9,主要目的是抵消风机组件8的电机的散热热量以及将空气初步降温以及保障换季时期换热器能效低的问题,使得空气进入表冷器的温度更低更容易控制,从而可以降低表冷的功耗以及控制更加精准。本申请的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与表冷段属于同一冷源系统,表冷段内的冷冻水从表冷段出口流出后进行分流,一部分流向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内,一部分流向出管15,其中在流向出管15的流路上,且进流管16与出流管17设置一个在控制阀11,控制阀11主要负责调节当实际空气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控制阀11调节流量使得进入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系统内冷冻水流量变化调整,可以灵活调整系统内初冷的冷负荷温度,提高出风口空气温度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外界的空气变化进行特别明显的变化。
[0032]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辐射换热结构为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本申请中风机组件8属于带电设备,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因此选用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进行降温,避免在风机组件8附近对流产生冷凝水使得风机故障。设置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可以消除风机段的余热,使得换热器12不被风机温升余热影响,从而精准的控制室内余热,提高精度。消除风机组件8的余热主要用表冷器的低温冷冻回水,回水温度大于常规的12℃,再次利用其冷量,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
[0033]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换热结构9位于风机组件8的上方;本申请在循环净化机组表冷段的冷冻水出管上旁通一条循环支路,连接到风机的电机上方,部分低温冷冻回水循环再利用,通过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的辐射换热吸收电机散热,降低风机温升产生的热负荷,同时使得空气在复合段2进行初冷,降低表冷器前后两端的温差,达到提高精度的效果,节约空调系统能耗。本申请设计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位于风机组件8的上方,风机复合段2内部的气流组织主要是从混风段1水平横向流向过滤段,因此上方的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主要通过辐射换热来进行降温,其中会发生部分对流换热,经过两种换热达到初冷的效果,因此对于风量的影响非常小,风机负荷功耗提升较小,达到节能效果。
[0034]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空调机组用于手术室。
[0035]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空调机组包括在风的流向上依次设置的混风段1、风机复合段2、过滤段3、表冷段4、加湿段5、电加热段6和出风段7;风机组件8和换热结构9均设置于风机复合段2。
[0036]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当空调机组还包括换热器12时,换热器12设置于表冷段4。本申请利用循环净化机组表冷段4的换热器12内的部分冷冻水提供到风机上方的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控制空气经过风机前后的温差,使表冷器的温度控制更精准,同时吸收风机组件8的电机散热量,抵消了风机组件8温升产生的热负荷,节约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0037] 本申请空调机组为医院手术室深冷空调机组,其中该空调机机组包括以下功能段:混风段1、风机复合段2、高效过滤段3、表冷段4、加湿段5、再热段、出风段7,其空调机组包含以下装置:新风口、回风口、风机、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高效过滤器10、表冷器、电极加湿器13、电加热器14。风机复合段2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保证风量与风压的风机组件8,第二个部分是初步控温的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即换热结构9,表冷器并非是普通的传统式盘管,而是毛细管结构的毛细盘管,并且该装置是平行于送风方向安装于混合段,这两个部分共同组成风机复合段2。
[0038] 首先新风与回风在混风段1进行混合,然后经过机组的风机复合段2进行加压送风,送出来的风经过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器进行初步降温,然后经过高效过滤器10将空气过滤,被过滤的空气经过表冷器进行二次降温满足室内温度要求,吹出的冷风进过电极加湿器13进行调整湿度,最后再经过电加热器14进行温度的精确调整送出。
[0039] 本申请的风机复合段2通过换热结构9对风机组件8的电机结构进行降温,能够解决风机温升过高导致的制冷稳定性差的情况。机组本身存在风机自热产生的负荷会在实际情况中对机组有影响,正常情况风机组件8的温升为T0,当风机组件8温升的超过正常值一定时间之后就会开启毛细管辐射换热末端,混风段1温度传感器得到温度T1,风机复合段2出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得到温度T3,计算△T=T3‑T1的值,当△T≤T0min时,关闭进流管16,只需要换热器12换热即可,当△T>T0min时,开启进流管16,使得换热结构9也进行换热,提升机组换热效率;其中T0最小值T0min为0.5;T0的范围为0.5‑1.5℃。
[004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0041]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