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063637.X

文献号 : CN11437017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明王钦霖宣惠哲李政龙刘银龙张子弋

申请人 : 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承压底盘,其外缘延伸形成有沿承压底盘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散力板,承压底盘的上部形成有容置槽;支承螺杆,其一端连接有可转动地容置于容置槽的铰接球头,其另一端连接有顶撑件;以及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有支承螺杆的另一端,螺纹套管的远离铰接球头的一端连接有多个弹性撑板,多个弹性撑板沿螺纹套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弹性撑板的厚度自弹性撑板的靠近螺纹套管的第一端向弹性撑板的远离所螺纹套管的第二端逐渐增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前装配组成的框架结构仅采用钢管支撑,不适宜复杂地形使用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压底盘,所述承压底盘的外缘延伸形成有沿所述承压底盘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散力板,所述承压底盘的上部形成有容置槽;

支承螺杆,所述支承螺杆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的铰接球头,所述支承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撑件;以及螺纹套管,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承螺杆的另一端,所述螺纹套管的远离所述铰接球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可活动地插设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中的多个弹性撑板,多个所述弹性撑板沿所述螺纹套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厚度自所述弹性撑板的靠近所述螺纹套管的第一端向所述弹性撑板的远离所述螺纹套管的第二端逐渐增大,在多个所述弹性撑板插设于所述支撑钢管中后,转动所述支承螺杆,所述顶撑件朝向所述弹性撑板的第二端移动并顶撑于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内侧,使得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外侧压抵于所述支撑钢管的内壁以锁定所述支撑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呈球形,且槽壁的弧度适配于所述铰接球头的外侧壁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力板连接有多个加固地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撑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沿所述弹性撑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防滑槽沿所述弹性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件呈圆台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件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连接有多个间隔块,所述间隔块嵌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撑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块设置于所述顶撑件的下部,所述定位环连接有多根斜杆,所述斜杆贴合于所述顶撑件的侧壁且连接于所述间隔块。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组装好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按预设角度放置于安装工位;

将多个弹性撑板插设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中,并调节多个所述弹性撑板插入所述支撑钢管中的深度,使得承压底盘铺设于所述安装工位;

转动支承螺杆,所述支承螺杆的另一端的顶撑件朝向所述弹性撑板的第二端移动并顶撑于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内侧,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外侧压抵于所述支撑钢管的内壁以锁定所述支撑钢管,进而使得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以所述预设角度临时设置于所述安装工位上。

说明书 :

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后,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在建筑施工之前也需要一定的支撑框架进行支撑,来做位置上的确定。
[0003] 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一般施工前所装配组成的框架多不具有支撑座,只采用单一的钢管支撑,在较为复杂的地形上无法良好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前装配组成的框架结构仅采用钢管支撑,不适宜复杂地形使用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包括:
[0006] 承压底盘,所述承压底盘的外缘延伸形成有沿所述承压底盘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散力板,所述承压底盘的上部形成有容置槽;
[0007] 支承螺杆,所述支承螺杆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的铰接球头,所述支承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撑件;以及
[0008] 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有所述支承螺杆的另一端,所述螺纹套管的远离所述铰接球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可活动地插设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中的多个弹性撑板,多个所述弹性撑板沿所述螺纹套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厚度自所述弹性撑板的靠近所述螺纹套管的第一端向所述弹性撑板的远离所述螺纹套管的第二端逐渐增大,在多个所述弹性撑板插设于所述支撑钢管中后,转动所述支承螺杆,所述顶撑件朝向所述弹性撑板的第二端移动并顶撑于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内侧,使得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外侧压抵于所述支撑钢管的内壁以锁定所述支撑钢管。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呈球形,且槽壁的弧度适配于所述铰接球头的外侧壁的弧度。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散力板连接有多个加固地钉。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撑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沿所述弹性撑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防滑槽沿所述弹性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顶撑件呈圆台形。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顶撑件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连接有多个间隔块,所述间隔块嵌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撑板之间。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块设置于所述顶撑件的下部,所述定位环连接有多根斜杆,所述斜杆贴合于所述顶撑件的侧壁且连接于所述间隔块。
[0015]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将组装好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按预设角度放置于安装工位;
[0017] 将多个弹性撑板插设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中,并调节多个所述弹性撑板插入所述支撑钢管中的深度,使得承压底盘铺设于所述安装工位;
[0018] 转动支承螺杆,所述支承螺杆的另一端的顶撑件朝向所述弹性撑板的第二端移动并顶撑于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内侧,多个所述弹性撑板的外侧压抵于所述支撑钢管的内壁以锁定所述支撑钢管,进而使得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以所述预设角度临时设置于所述安装工位上。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弹性撑板插入组装好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内,并通过支承螺杆的顶推件将多个弹性撑板撑开以压抵支撑钢管的内壁,进而锁定支撑钢管,另一方面,通过支承螺杆的铰接球头可转动地连接于承压底盘,承压底盘进一步通过散力板将荷载均匀的传递至地面,使得装配式建筑构件能在不平整的地形上稳固的临时固定。

附图说明

[0020]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7]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包括:承压底盘1、支承螺杆2和螺纹套管3。
[0028] 其中,承压底盘1的外缘延伸形成有多个散力板11。多个散力板沿承压底盘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承压底盘1的上部形成有容置槽10。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承压底盘呈圆盘形。容置槽设置于承压底盘的轴心处。
[0030] 支承螺杆2的一端连接有铰接球头21。铰接球头21可转动地容置于容置槽10,使得支承螺杆与承压底盘的盘面之间的设置角度可调节。支承螺杆2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撑件22。
[0031] 螺纹套管3螺纹连接有支承螺杆2的另一端。螺纹套管3的远离铰接球头21的一端连接有多个弹性撑板31。多个弹性撑板31用于可活动地插设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4中。多个弹性撑板31沿螺纹套管3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弹性撑板31的厚度自弹性撑板31的靠近螺纹套管3的第一端向弹性撑板31的远离螺纹套管3的第二端逐渐增大。
[0032]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撑板的第一端连接于螺纹套管的远离铰接球头的一端的端面。
[00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块弹性撑板的内侧形成有螺纹段。
[0034] 参阅图4,在使用时,将多个弹性撑板31插设于支撑钢管4中后,转动支承螺杆2,支承螺杆的上端朝向弹性撑板的第二端移动,带动顶撑件22朝向弹性撑板31的第二端移动,并且,由于弹性撑板的厚度逐渐变厚,导致顶撑件沿支撑钢管的径向方向朝向远离支撑钢管的圆心方向顶撑于多个弹性撑板31的内侧,使得多个弹性撑板31的外侧压抵于支撑钢管4的内壁以锁定支撑钢管4。
[0035]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撑板的第二端的厚度与顶撑件的半径之和大于所述支撑钢管的内径的一半;弹性撑板的第一端的厚度与顶撑件的半径之和小于所述支撑钢管的内径的一半。
[0036] 本发明的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在工作时,通过弹性撑板插入组装好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内,并通过支承螺杆的顶推件将多个弹性撑板撑开以压抵支撑钢管的内壁,进而锁定支撑钢管,另一方面,通过支承螺杆的铰接球头可转动地连接于承压底盘,承压底盘进一步通过散力板将荷载均匀的传递至地面,使得装配式建筑构件能在不平整的地形上稳固的临时固定。
[0037]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0的槽壁呈球形,且槽壁的弧度适配于铰接球头21的外侧壁的弧度。其中,容置槽的深度小于铰接球头的直径。在铰接球头容置于容置槽中后,铰接球头的上部伸至容置槽的外部并连接于支承螺杆,使得支承螺杆可在承压底盘上进行万向转动。
[0038]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散力板11连接有多个加固地钉12。
[0039] 在本实施例中,散力板起到对承压底盘起到稳固作用。在土质较为松软的地区使用时,在承压底盘的散力板上加装加固地钉,让加固地钉对承压底盘进行进一步的加固。
[00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固地钉可选用端部成锥形的螺钉。散力板开设有螺纹贯孔,螺纹螺合于螺纹贯孔中并伸至散力板的下方并锚固于散力板下方的土体中。
[0041]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弹性撑板31的外侧开设有多个防滑槽310。每一个防滑槽310沿弹性撑板31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防滑槽310沿弹性撑板31的长度方向设置。此外,多个防滑槽还能提高弹性撑板的变形能力。
[004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弹性撑板的厚度变化,弹性撑板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置,弹性撑板的内侧的侧面倾斜设置,多块弹性撑板围合形成一个圆台形内腔,在顶撑件伸至圆台形内腔后,则向圆台形内腔的外侧顶撑多块弹性撑板,使得多块弹性撑板沿螺纹套管的径向方向向外发散,进而压抵于支撑钢管的内壁,利用摩擦力锁定支撑钢管。
[0043]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撑件22呈圆台形。且顶撑件的侧面的倾斜角度适配于圆台形内腔的侧壁的倾斜角度。
[0044]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顶撑件22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定位环23。定位环23连接有多个间隔块25。间隔块25嵌设于相邻的两个弹性撑板31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块,使得多个弹性撑板在支撑钢管内不会相互干扰。
[0045] 在本实施例中,间隔块25设置于顶撑件22的下部。定位环23连接有多根斜杆24。斜杆24贴合于顶撑件22的侧壁且连接于间隔块25。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环的内环孔形成有螺纹,定位环的内环孔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顶撑件的上端面。
[0047]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 S1:将组装好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按预设角度放置于安装工位。
[0049] 具体的,先在安装工位预先组装装配式建筑构件,并将组装好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支撑钢管。
[0050] S2:将多个弹性撑板31插设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4中,并调节多个所述弹性撑板31插入所述支撑钢管4中的深度,使得承压底盘1铺设于所述安装工位。
[0051] 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组装后,将多个弹性撑板31插设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支撑钢管4中,并调节多个弹性撑板31插入支撑钢管4中的深度、以及支承螺杆与承压底盘的盘面之间的角度,使得承压底盘1铺设于安装工位。
[0052] 在土质较为松软的地区使用时,在承压底盘的散力板上加装加固地钉,让加固地钉对承压底盘进行进一步的加固。
[0053] S3:转动支承螺杆2,支承螺杆2的另一端的顶撑件22朝向弹性撑板31的第二端移动并顶撑于多个弹性撑板31的内侧,多个弹性撑板31的外侧压抵于支撑钢管4的内壁以锁定支撑钢管4,进而使得装配式建筑构件以预设角度临时设置于安装工位上。
[0054] 在承压底盘完全贴合于安装工位的地面后,转动支承螺杆,使得顶撑件顶撑多个弹性撑板,进而多个弹性撑板压抵于支撑钢管的内壁,利用多个弹性撑板与支撑钢管的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锁定支撑钢管,使得组装好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一预设角度临时设置于安装工位上。
[0055]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