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184397.9

文献号 : CN11447795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利王晟康

申请人 : 李利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紫砂片材,步骤(2)、裁切肩面,步骤(3)、制作身筒,步骤(4)、第一次粘接,步骤(5)、第二次粘接,步骤(6)、竖筋囊塑形,步骤(7)、横筋囊塑形,步骤(8)、制作壶嘴、壶把和壶盖,步骤(9)、开孔,步骤(10)、第三次粘接,步骤(11)、修调,步骤(12)、干燥,步骤(13)、烧制和步骤(14)、冷却出窑。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成品率高、加工便利、外形规整的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

权利要求 :

1.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紫砂片材,将紫砂泥料经过拍打制成泥片;

步骤(2)、裁切肩面,利用第一模具将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裁切成与第一模具外形一致的肩面泥片;

步骤(3)、制作身筒,将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裁切且环绕连接形成管状;

步骤(4)、第一次粘接,将步骤(3)中的所述的身筒粘接上底部,将身筒的一端形成密封;

步骤(5)、第二次粘接,将所述的身筒顶部粘接肩面泥片,所述身筒的顶部贴合肩面泥片的形状;

步骤(6)、竖筋囊塑形,利用第二模具沿身筒顶部的肩面泥片向下挤压,依次对身筒进行竖筋囊塑形;

步骤(7)、横筋囊塑形,利用第三模具沿身筒顶部外壁横向挤压,依次对身筒进行横筋囊塑形;

步骤(8)、制作壶嘴、壶把和壶盖,利用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制作壶嘴、壶把和壶盖的泥坯;

步骤(9)、开孔,将所述身筒顶面开孔形成壶身的容置腔,同时在壶嘴处开出若干过滤孔;

步骤(10)、第三次粘接,将所述壶嘴和壶把依次粘接到身筒上。

步骤(11)、修调,利用第一明针,对横筋囊和竖筋囊进行修调,利用第二明针对壶身、壶盖、壶嘴和壶把进行修调;

步骤(12)、干燥,将制作好的坯体以自然干燥2‑6天;

步骤(13)、烧制,将所述的坯体入窑烧制;

步骤(14)、冷却出窑,将窑内温度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将烧制完成的紫砂壶取出,烧制完成;

所述第一模具中心具有通孔,所述第一模具的外圆周具有第一尖状凸起,所述第一尖状凸起规则分布在第一模具的外圆周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尖状凸起之间具有第一尖状凹陷;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本体、第二尖状凸起和第二尖状凹陷,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尖状凸起,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尖状凹陷,所述第二尖状凸起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两侧与本体之间具有弧形的过渡面;

所述第一尖状凸起的形状与第二尖状凸起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尖状凹陷的形状与第二尖状凹陷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模具的结构与第三模具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砂泥料包括:紫泥、绿泥、段泥和朱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明针包括刮片、钢针和固定片,所述钢针通过固定片限定在刮片的背面,所述钢针的尖部隐藏在刮片内,所述刮片采用牛角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步骤需将坯体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干燥2‑3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制包括定型烧制和二次烧制,所述定型烧制的温度为1150℃‑1160℃,烧制时间为2‑5小时,所述二次烧制的温度为1160℃‑1170℃,烧制时间为4‑6小时。

说明书 :

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紫砂器具制备领域,更具体涉及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紫砂壶是中国一种传统工艺品,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紫泥、朱泥的紫砂原料是氧化铁含量在7.44%‑8.60%的粘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矿物,而青泥、绿泥的氧化铁的含量在4%左右,因此在现有的紫砂烧制工艺完成以后紫砂工艺品的成品会具有不同的颜色特性。
[0003] 筋囊器凡是以曲面为单位,规律成型的紫砂壶都可归为筋囊器类。实质上是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的花货,又叫筋纹器,多以自然花果的抽象、变体、折棱为造型。如合菊、葵花、合桃、菱花等壶。筋指壶体上的纵向线条,可直可曲,囊指由线条勒索成的曲面,可凸可凹,凹者为筋勒,凸者为囊括。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筋囊器的加工生产具有以下的难点:1、上下不对称,进而不美观;2、现有技术利用手指捏出或者挤压出凹陷或者凸起,这样力道不好控制,容易造成身筒裂开;3、现有技术中缺乏将横筋囊与竖筋囊融合的技术。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成品率高、加工便利、外形规整的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
[0005] 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步骤(1)、制作紫砂片材,将紫砂泥料经过拍打制成泥片;
[0007] 步骤(2)、裁切肩面,利用第一模具将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裁切成与第一模具外形一致的肩面泥片;
[0008] 步骤(3)、制作身筒,将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裁切且环绕连接形成管状;
[0009] 步骤(4)、第一次粘接,将步骤(3)中的所述的身筒粘接上底部,将身筒的一端形成密封;
[0010] 步骤(5)、第二次粘接,将所述的身筒顶部粘接肩面泥片,所述身筒的顶部贴合肩面泥片的形状;
[0011] 步骤(6)、竖筋囊塑形,利用第二模具沿身筒顶部的肩面泥片向下挤压,依次对身筒进行竖筋囊塑形;
[0012] 步骤(7)、横筋囊塑形,利用第三模具沿身筒顶部外壁横向挤压,依次对身筒进行横筋囊塑形;
[0013] 步骤(8)、制作壶嘴、壶把和壶盖,利用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制作壶嘴、壶把和壶盖的泥坯;
[0014] 步骤(9)、开孔,将所述身筒顶面开孔形成壶身的容置腔,同时在壶嘴处开出若干过滤孔;
[0015] 步骤(10)、第三次粘接,将所述壶嘴和壶把依次粘接到身筒上。
[0016] 步骤(11)、修调,利用第一明针,对横筋囊和竖筋囊进行修调,利用第二明针对壶身、壶盖、壶嘴和壶把进行修调;
[0017] 步骤(12)、干燥,将制作好的坯体以自然干燥2‑6天;
[0018] 步骤(13)、烧制,将所述的坯体入窑烧制;
[0019] 步骤(14)、冷却出窑,将窑内温度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将烧制完成的紫砂壶取出,烧制完成。
[0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紫砂泥料包:紫泥、绿泥、段泥和朱泥。
[00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具中心具有通孔,第一模具的外圆周具有第一尖状凸起,第一尖状凸起规则分布在第一模具的外圆周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尖状凸起之间具有第一尖状凹陷。
[00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模具包括本体、第二尖状凸起和第二尖状凹陷,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尖状凸起,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尖状凹陷,第二尖状凸起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筋,支撑筋的两侧与本体之间具有弧形的过渡面。
[00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尖状凸起的形状与第二尖状凸起的形状相同,第一尖状凹陷的形状与第二尖状凹陷的形状相同。
[002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模具的结构与第三模具的结构相同。
[00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明针包括刮片、钢针和固定片,钢针通过固定片限定在刮片的背面,钢针的尖部隐藏在刮片内,刮片采用牛角制成。
[002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步骤需将坯体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干燥2‑3天。
[002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烧制包括定型烧制和二次烧制,定型烧制的温度为1150℃‑1160℃,烧制时间为2‑5小时,二次烧制的温度为1160℃‑1170℃,烧制时间为4‑6小时。
[0028] 本发明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品率高、成品率高、加工便利、外形规整的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第一模具、第二模具以及第三模具,对于竖筋囊以及横筋囊的制作更加规整,且施加的力均匀防止造成身筒破碎提高成品率;通过利用第一明针,便于使竖筋囊和横筋囊的更加光滑美观。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发明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的成品示意图;
[0030] 图2是本发明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的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是本发明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的第二模具的俯视图;
[0032] 图4是本发明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的第二模具的剖视图;
[0033] 图5是本发明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的第一明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5] 紫砂壶横筋囊和竖筋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 步骤(1)、制作紫砂片材,将紫砂泥料经过拍打制成泥片;
[0037] 步骤(2)、裁切肩面,利用第一模具将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裁切成与第一模具外形一致的肩面泥片;
[0038] 步骤(3)、制作身筒,将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裁切且环绕连接形成管状;
[0039] 步骤(4)、第一次粘接,将步骤(3)中的所述的身筒粘接上底部,将身筒的一端形成密封;
[0040] 步骤(5)、第二次粘接,将所述的身筒顶部粘接肩面泥片,所述身筒的顶部贴合肩面泥片的形状;
[0041] 步骤(6)、竖筋囊塑形,利用第二模具沿身筒顶部的肩面泥片向下挤压,依次对身筒进行竖筋囊塑形;
[0042] 步骤(7)、横筋囊塑形,利用第三模具沿身筒顶部外壁横向挤压,依次对身筒进行横筋囊塑形;
[0043] 步骤(8)、制作壶嘴、壶把和壶盖,利用步骤(1)中所述的泥片制作壶嘴、壶把和壶盖的泥坯;
[0044] 步骤(9)、开孔,将所述身筒顶面开孔形成壶身的容置腔,同时在壶嘴处开出若干过滤孔;
[0045] 步骤(10)、第三次粘接,将所述壶嘴和壶把依次粘接到身筒上。
[0046] 步骤(11)、修调,利用第一明针,对横筋囊和竖筋囊进行修调,利用第二明针对壶身、壶盖、壶嘴和壶把进行修调;
[0047] 步骤(12)、干燥,将制作好的坯体以自然干燥2‑6天;
[0048] 步骤(13)、烧制,将所述的坯体入窑烧制;
[0049] 步骤(14)、冷却出窑,将窑内温度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将烧制完成的紫砂壶取出,烧制完成。通过利用第一模具、第二模具以及第三模具,对于竖筋囊以及横筋囊的制作更加规整,且施加的力均匀防止造成身筒破碎提高成品率;通过利用第一明针,便于使竖筋囊和横筋囊的更加光滑美观。
[0050] 如图1所示,在需要加工竖筋囊与横筋囊时,尤其是竖筋囊的数量较多上下一致,就成为加工的技术难点。在对于横筋囊的加工时横竖筋囊的交汇点是容易造成身筒碎裂的点,因此在利用工具的情况下挤压受力均匀。
[0051] 紫砂泥料包括但不限于紫泥、绿泥、段泥和朱泥。紫泥是特指紫泥属最常见的一部分泥料,常见以颜色褐色,由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绿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朱泥主要成份为红泥(含铁量极高)而得名。朱泥是红泥中之精品。朱泥一般来说分三种:1、红中略带黄;2、黄中略带红;3、红中略带紫(高温朱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朱泥的收缩率较大在10%‑15%,因此在使用朱泥制作时需要注意竖筋囊与横筋囊的交汇点,防止挤压碎裂。在传统的技术方案中极少见,利用朱泥制作筋囊器器原因在于手工挤压筋囊受力不同容易导致变形,另外朱泥收缩大,两种情况累积导致朱泥制成的筋囊器极少有成品。
[0052] 如图2所示,第一模具中心具有通孔1,第一模具的外圆周具有第一尖状凸起2,第一尖状凸起2规则分布在第一模具的外圆周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尖状凸起2之间具有第一尖状凹陷3。利用数控设备(激光切割设备)工出外形和通孔1,通孔1便于在操作中拿起或者放下。使用过程中将第一模具直接放置在紫砂泥片上,利用切刀沿第一模具的外部切割出紫砂肩片。
[0053]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模具包括本体4、第二尖状凸起5和第二尖状凹陷6,本体4的一端设有第二尖状凸起5,本体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尖状凹陷6,第二尖状凸起5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筋7,支撑筋7的两侧与本体4之间具有弧形的过渡面8。在具体使用时身筒的顶部按照肩片的外形进行连接,首先利用第二尖状凹陷6,抵住身筒顶部的凸起由上而下依次进行挤压,形成竖筋;然后利用第二尖状凸起5抵住身筒顶部的凹陷由上而下依次进行挤压,形成竖囊。
[0054] 如图5所示,第一尖状凸起2的形状与第二尖状凸起5的形状相同,第一尖状凹陷3的形状与第二尖状凹陷6的形状相同。这样的设置便于形成规整对称的效果。当然对于不同器型的生产也可以使用不同大小的第一尖状凸起2、第二尖状凸起5、第一尖状凹陷3和第二尖状凹陷6。
[0055] 第二模具的结构与第三模具的结构相同。通常为了适应不同的筋囊的加工生产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结构相同但是大小不同。在横筋囊的加工中,第三模具需要小于第二模具。在具体使用时利用第二尖状凸起5挤压形成横状囊,再利用第二凹陷梳理出横筋。
[0056] 第一明针包括刮片9、钢针10和固定片11,钢针10通过固定片11限定在刮片9的背面,钢针10的尖部隐藏在刮片9内,刮片9采用牛角制成。在具体使用时先采用40℃左右的热水浸泡刮片910‑15分钟,经热水浸泡以后刮片9会软化,再利用钢针10抵住竖囊以及横囊,将竖筋囊和横筋囊刮平。
[0057] 第二明针也采用牛角制成,主要针对光滑没有壶身、壶把以及壶嘴使用。当然再使用前也需要对第二明针进行浸泡。
[0058] 干燥步骤需将坯体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干燥2‑3天。通过将坯体放置在温度为25℃的环境中2~3天,使器坯的含水量低于5%,这样防止含水量过高在烧制过程中造成紫砂工艺品坯体受热开裂。
[0059] 烧制包括定型烧制和二次烧制,定型烧制的温度为1150℃‑1160℃,烧制时间为2‑5小时,二次烧制的温度为1160℃‑1170℃,烧制时间为4‑6小时。在定型烧制中优选的在5小时内升温到1160℃,在较短的时间内升温过快会导致器坯短时间失水过多进而产生裂纹,因此此次烧制的目的是对紫砂坯体定型。在二次烧制中由于经过定型烧制,紫砂部件之间的粘接已经非常稳固,因此再进行二次烧制。在完成烧制以后,冷却出窑,得到成品。
[0060] 以上所述的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