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294583.5

文献号 : CN1145161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昌才潘力争胡志豪邵延胜项权

申请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顺次设置的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第一线输送单元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热压成型模具和第一冷却定型模具;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二热压成型模具和第二冷却定型模具;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之间;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二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之间。该方案可防止在当前热压成型冷却定型步骤中,工件发生窜动,导致工件尺寸一致性降低的问题发生。

权利要求 :

1.一种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顺次设置的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热压成型模具和第一冷却定型模具;

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二热压成型模具和第二冷却定型模具;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之间;

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之间;

还包括:

顺次设置的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和第四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

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热压成型模具和第三冷却定型模具;

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四热压成型模具和第四冷却定型模具;

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之间;

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四夹持机构,所述第四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之间;

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之间设置有板材翻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翻转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支撑件,两所述支撑件向所述转轴的同侧延伸,两所述支撑件的相向侧分别设置有第五夹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所述上夹爪和所述下夹爪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夹持座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转运支撑件,所述转运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末端,所述转运支撑件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夹头用于将待转运工件抵压于所述转运支撑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及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及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及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及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及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均包括对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各所述下模板连接有模具安装座,各所述模具安装座滑动连接于基座,各所述模具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驱动器,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活动件与对应的所述上模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均包括顺次错位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及第三输送机构,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在垂直于其输送方向的投影上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沿其输送方向滑动设置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二直线驱动器,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活动件上均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竖直设置有第三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为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固定件上设置有承载面,承载面用于与所述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夹头形成夹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

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带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和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的上模板设置有加热器或加热液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和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的上模板和/或下模板设置有冷却液流道。

说明书 :

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般涉及复合夹芯板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复合夹芯板(如蜂窝夹芯板)通常是由上下层的面板粘结在一层蜂窝状芯两面而制成的板材。它以其质轻、保温、价廉、强度高、可回收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被广泛运用到汽车、建筑、交通、物流包装和家具制造等众多领域。
[0003] 复合夹芯板在成型过程中一般先加热、保温,使复合夹芯板内部的一部分PP胶熔化以行进热压成型,然后再使复合夹芯板在低温下保压冷却一段时间以冷却定型。如何在
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过程中,防止复合夹芯板出现窜动,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用以防止复合夹芯板在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过程中出现窜动,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包括:
[0006] 顺次设置的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
[0007]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热压成型模具和第一冷却定型模具;
[0008] 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二热压成型模具和第二冷却定型模具;
[0009]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之间;
[0010] 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之间。
[0011] 作为可实现方式,还包括:
[0012] 顺次设置的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和第四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
[0013] 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热压成型模具和第三冷却定型模具;
[0014] 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四热压成型模具和第四冷却定型模具;
[0015] 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之间;
[0016] 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四夹持机构,所述第四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之间。
[0017]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之间设置有板材翻转机构。
[0018]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板材翻转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支撑件,两所述支撑件向所述转轴的
同侧延伸,两所述支撑件的相向侧分别设置有第五夹持机构。
[0019]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五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所述上夹爪和所述下夹爪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夹持座滑动配合。
[0020] 作为可实现方式,还包括至少两个转运支撑件,所述转运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末端,所述转运支撑件的边缘处设置有第
一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夹头用于将待转运工件抵压于所
述转运支撑件上。
[0021]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及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0022] 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及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0023] 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及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0024] 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及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0025]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及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均包括对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各所述下模板连接有模具安装座,各所述模具安装座滑动连接于基座,各所述模具安装座上固定连接
有第一直线驱动器,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活动件与对应的所述上模板连接。
[0026]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均包括顺次错位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及第三输送机构,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
述第三输送机构在垂直于其输送方向的投影上至少部分重叠;
[0027]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沿其输送方向滑动设置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二直线驱动器,各所
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活动件上均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竖直设置有第三直线驱动
器,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为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固
定件上设置有承载面,承载面用于与所述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夹头形成夹口。
[0028] 作为可实现方式,还包括:
[0029] 滑轨,
[0030] 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0031] 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带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0032]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和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的上模板设置有加热器或加热液流道。
[0033] 作为可实现方式,至少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和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的上模板和/或下模板设置有冷却液流道。
[0034]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由于第一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之间;第二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之间,且第一直线输送单元与第二直线输送单
元的输送方向相交,这样就可以对工件(也可称为产品或板材等)进行轮换夹持,解决热压
成型过程中因热压造成工件溢胶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轮换夹持可以理解为,
当前工序热压成型的边是下一工序所要夹持的边,当前工序夹持的边是下一工序所要热压
形成的边,例如,在工件进行热压成型冷却定型的过程中,第一夹持机构对工件当前热压成型冷却定型步骤中无需加工的边进行夹持固定、第二夹持机构对上一工序中已进行热压成
型冷却定型后的边进行夹持固定,而不对当前热压成型冷却定型步骤中进行加工的边进行
夹持固定,这样可以避免在当前热压成型冷却定型步骤中,若夹持热压成型的边,在热压成型过程中因工件出现溢胶,导致夹持不牢工件发生窜动,影响工件尺寸一致性降低的问题
发生。

附图说明

[0035]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的俯视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的第一部分的立体图;
[0038] 图3为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交汇处的立体图;
[0039] 图4为上述第一部分的在向上模板与下模板间转运工件的主视图;
[0040] 图5为图4中夹持机构释放工件后的主视图;
[0041] 图6为仅展示其中一个热压成型模具或冷却定型模具的立体图;
[0042] 图7为板材翻转机构的立体图;
[0043] 图8为图7中第五夹持机构处的立体图;
[0044] 图9为输送机构的立体图;
[0045] 图10为夹持机构处于释放状态的立体图;
[0046] 图11为夹持机构处于夹紧状态的立体图;
[0047] 图12为上模板的G‑G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004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50]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包括:
[0051] 顺次设置的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本文中所说的顺次设置是指两个输送单元中,其中
一个输送单元可以将物料输送到另一输送单元,也即其中一个输送单元的输入端与另一输
送单元的输入端在空间位置上共用,如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将所要加工的板材(工件100)输
送至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出端,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出端也就是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
输入端,然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沿其自身的输送方向对该所要加工的板材继续传送。由于第一直线输送单元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也即第一直线输送单元与第二直
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是不相互平行的,可以根据所要加工的板材的形状确定其二者相交
的角度,例如,所要加工的板材是矩形,那么其二者的夹角为90°,若要加工的板材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其二者的夹角等于该平行四边形的锐角或钝角,若为其它形状,其二者的夹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0052]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和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和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依次对工件100平行于第一
直线输送单元输送方向的两边进行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
[0053] 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和第二冷却定型模具4;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和第二冷却定型模具4依次对工件100平行于第二
直线输送单元输送方向的两边进行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
[0054]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一夹持机构37,所述第一夹持机构37位于两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之间;由于第一夹持机构37位于两所述第一热压
成型模具1之间机构,因此第一夹持机构37可以夹持工件100异于第一直线输送单元输送方
向的两边,以至少将工件100由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转运至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以进行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例如,工件100为矩形的情况时,若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是对矩形的长边进行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那么第一夹持机构37用于夹持该矩形的短
边。
[0055] 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之间。由于第二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
具3之间机构,因此第二夹持机构可以夹持工件100异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输送方向的两
边,以至少将工件100由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转运至第二冷却定型模具4,以进行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例如,工件100为矩形的情况时,若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第二冷却定型模具4是对矩形的短边进行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那么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该矩形的长边。
[0056]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由于第一夹持机构37位于两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之间;第二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之间,且第一直线输送单元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这样就可以对工件100(也可称为产品或板材等)进行轮换夹持,解决热压成型过程中因热压造成工件溢胶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轮换夹持可以理
解为,当前工序热压成型的边是下一工序所要夹持的边,当前工序夹持的边是下一工序所
要热压形成的边,例如,在工件100进行热压成型冷却定型的过程中,第一夹持机构37对工件100当前热压成型冷却定型步骤中无需加工的边进行夹持固定、第二夹持机构对上一工
序中已进行热压成型冷却定型后的边进行夹持固定,而不对当前热压成型冷却定型步骤中
进行加工的边进行夹持固定,这样可以避免在当前热压成型冷却定型步骤中,若夹持热压
成型的边,在热压成型过程中因工件出现溢胶,导致夹持不牢工件发生窜动,影响工件尺寸一致性降低的问题发生。
[0057] 作为可实现方式,为了实现对工件100正反面进行连续的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还包括:
[0058] 顺次设置的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和第四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交;
[0059] 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热压成型模具5和第三冷却定型模具6;
[0060] 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四热压成型模具7和第四冷却定型模具8;
[0061] 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5之间;
[0062] 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包括沿其输送方向可滑动的第四夹持机构,所述第四夹持机构位于两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7之间。
[0063] 例如,工件100正面的各边依次经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及第二冷却定型模具4热压成型、冷却定型后,被翻转后放置在第三直线输
送单元的输入端,然后在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及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驱动下,工件100背面的各边依次经第三热压成型模具5、第三冷却定型模具6、第四热压成型模具7及第四冷却定型模具8热压成型、冷却定型。
[0064] 作为可实现方式,另参见图7、图8所示,为了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连续生产,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之间设置有板材翻转机构。工件100其中一面(如正面)热压成型、冷却定型后,被传输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出端,在该输出端板材翻转机构将工件100翻转
180°,使其另一面(背面)朝上的翻转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入端,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
第三夹持机构开始夹持着工件100在后续各工位间传输。
[0065]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板材翻转机构包括转轴34,所述转轴34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所述转轴34上固定连接有两支撑件30,两支撑件30例如通
过一根横杆39固定连接在转轴34上,两所述支撑件30向所述转轴34的同侧延伸,两所述支
撑件30的相向侧分别设置有第五夹持机构31。可以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来实现工
件100的翻转,还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安装在转轴端部的减速齿轮32组来驱动转轴34转动,以实现工件100的翻转。为了防止工件因重力下垂,在两所述支撑件30之间还可以设置支撑杆
33,支撑杆可以固定连接在横杆39上。
[0066]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五夹持机构31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上夹爪36和下夹爪35,所述上夹爪36和所述下夹爪35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夹持座滑动配合。在工
件100的正面进行完热压成型、冷却定型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将工件100传送到第二直线
输送单元的输出端,此时,第五夹持机构31位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出端的两侧,并且,工件100的其中两边位于上夹爪36和下夹爪35之间,通过上夹爪36和下夹爪35在竖直方向
的运动来夹住工件100,在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第二夹持机构松开工件100后,电机驱动转
轴转动,已将工件100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出端翻转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入端。
[0067] 作为可实现方式,为了在工件100被传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时,工件100也不会发生窜动,以保证加工的一致性,该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转运支
撑件,该转运支撑件例如但不限于为框架结构。所述转运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直线输
送单元和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末端,所述转运支撑件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旋转夹
紧直线驱动器29,所述第一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29的夹头28用于将待转运工件100抵压于
转运支撑件上。工件100被输送至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及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末端后,工件100支撑在转运支撑件上,通过第一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29的夹头28工件100抵压于转运
支撑件上,随后,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第二夹持机构释放该工件100,换由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第三夹持机构夹持该工件100,在整个过程中工件100一直被夹紧固定,因此不存在窜
动的情况,可以保证工件100加工的一致性。本文所说的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可以是气压
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等,其可以在伸长到最大位置时,活塞杆相对活塞缸发生转动。
[0068] 作为可实现方式,为了提高该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的适用性,以加工不同型号或尺寸的工件100,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及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分别沿
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0069] 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及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4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0070] 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5及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6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0071] 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7及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8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位置可调。
[0072]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5、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7、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4、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6及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8,分别对应包括对合的上模板16、216和下模板17、217,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各上模板16、216和下模板17、217的型腔结构,各上模板16、216和下模板17、217与外部其它部件连接的构造可以相同,以下以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为例(至少参见图1、图4),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的下模板17连接有模具安装座13,模具安装座13滑动连接于基座12,基座12例如但不限于为焊接的框架结构,可通过丝杠机构14
来驱动模具安装座13的滑动,例如通过转动丝杠机构14中与丝杠连接的手轮21来改变对应
模具的位置,模具安装座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驱动器15,第一直线驱动器15的活动件
与上模板16连接。本文所指的各直线驱动器可以是气压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等。例如,该示例中第一直线驱动器15选用气压缸,相应地活动件为气压缸的活塞杆,该活塞杆与上模
板16连接,通过气压缸活塞杆的伸缩来控制上模板16与下模板17的开合模。
[0073] 作为可实现方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四直线输送单元,均包括顺次错位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9,第二输送机构10及第三输送机构11,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9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10,以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10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11在垂直于其输送方向的投影上至少部分
重叠;各直线输送单元均具有四个工位,依次为上料工位a、热压成型工位b、冷却定型工位c及下料工位d,第一输送机构9用于将工件100从上料工位a输送到热压成型工位b,第二输送机构10用于将工件100从热压成型工位b输送到冷却定型工位c,第三输送机构11用于将工
件100从冷却定型工位c输送到下料工位d。其中,上料工位a对应于各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入
端,下料工位d对应于各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出端。各热压成型模具对应于热压成型工位b、各冷却定型模具对应于冷却定型工位c。本文所说的顺次错位设置是在两个以上的输送机构,其输送方向是平行的,而相邻的两个输送机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相互错位的。
[0074] 另参见图9‑图11所示,所述第一输送机构9,所述第二输送机构10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11结构相同,可以统称为输送机构。上述第一夹持机构37、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及第四夹持机构的结构也可以相同,可以统称为夹持机构。各输送机构均包括沿其输送方向滑动设置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二直线驱动器20,各所述第
二直线驱动器20的活动件上均连接有支撑件19,各夹持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支撑件19上第
三直线驱动器18,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18为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旋转夹紧
直线驱动器的固定件上设置有承载面27,承载面27用于与所述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
夹头28形成夹口。
[0075] 在第一输送机构9的夹持机构夹着工件100从上料工位a输送到热压成型工位b后,第一输送机构9的夹持机构回到上料工位a去夹持另外一个工件100,换由第二输送机构10
的夹持机构夹着工件100从热压成型工位b输送到冷却定型工位c后,第二输送机构10的夹
持机构回到热压成型工位b去夹持另外一个工件100,并换由第三输送机构11的夹持机构夹
着工件100从冷却定型工位c输送到下料工位d后,第三输送机构11的夹持机构回到冷却定
型工位c去夹持另外一个工件100,依此循环,减小传送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
率。
[0076] 作为可实现方式,第一输送机构9还包括:
[0077] 滑轨,
[0078] 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0079] 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22,所述传动带22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带轮连接有驱动电
机23。通过驱动电机23的正反转来通过传动带22,使滑动件在滑轨上往返运动,以控制对应的夹持机构在两个相邻的工位间往复运动,来实现工件100的输送。
[0080] 作为可实现方式,另参见图12所示,所述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所述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所述第三热压成型模具5和所述第四热压成型模具7的上模板16设置有加热器或加
热液流道26。通过加热器或向加热液流道26内通入热的液体,以加热上模板16,使工件100上部与上模板16接触的部位软化或熔化,并在上模板16与下模板17合模的压力下,压成预
定的形状。一般地,仅对上模板16进行加热,而不对下模板17进行加热,这样在热压成型的过程中,工件100的下部不会发生软化或熔化,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防止边缘意外变形。
[0081]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所述第二冷却定型模具4、所述第三冷却定型模具6和所述第四冷却定型模具8的上模板216和/或下模板217设置有冷却液流道。通过向冷却液流道内通入冷却液,使各冷却定型模具的上模板216和/或下模板217保持冷
态,以对热压成型后的工件100进行冷却定型,且各冷却定型模具的上模板216和/或下模板
217保持冷态,可以减短冷却定型的时长,提高了生产效率。优选地,各冷却定型模具的上模板216和下模板217均设置冷却液流道。
[0082] 下面以生产矩形工件10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及其加工过程,对该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予以示例性说明。
[0083] 该示例中的复合夹芯板热压成型冷却定型装置,按照对复合夹芯板的成型工艺顺序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A对工件100正面的长边进行热压成型冷却定型,第二部分B对工件100正面的短边进行热压成型冷却定型,第三部分C将工件100由位于第二部分B正面
朝上的状态翻转到第三部分C且背面朝上的状态,第四部分D对工件100背面的短边进行热
压成型冷却定型,第五部分E对工件100背面的长边进行热压成型冷却定型。
[0084] 其中,第一部分A、第二部分B、第四部分D及第五部分E的主要区别在于上模板16、216,下模板17、217型腔的差异,其余部分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这里仅以第一部分A予以详细说明,其余相同部位的结构不再赘述。
[0085] 第一部分A的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顺次错位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9,第二输送机构10及第三输送机构11,且第一输送机构9与第二输送机构10,以及第二输送机构10与第三输送机构11在垂直于其输送方向的投影上至少部分重叠;各直线输送单元均具有四个工
位,依次为上料工位a、热压成型工位b、冷却定型工位c及下料工位d,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分A的下料工位d与第二部分B的上料工位a共用,第三部分C的下料工位d与第四部分D的上
料工位a共用。
[0086] 第一输送机构9用于将工件100从上料工位a输送到热压成型工位b,第二输送机构10用于将工件100从热压成型工位b输送到冷却定型工位c,第三输送机构11用于将工件100
从冷却定型工位c输送到下料工位d。其中,上料工位a对应于各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入端,下料工位d对应于各直线输送单元的输出端。各热压成型模具对应于热压成型工位b、各冷却
定型模具对应于冷却定型工位c。
[0087] 第一输送机构9、第二输送机构10及、第三输送机构11的结构相同,可以统称为输送机构。上述第一夹持机构37、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及第四夹持机构的结构也可以相同,可以统称为夹持机构。各输送机构均包括沿其输送方向滑动设置的滑动件,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滑动件可以是一个整体的部件,可以由多个子部件组合而成,该示例中滑动件以多个子部件组合而成,其包括连接板24,连接板的下方设置多个滑块25,滑块25与滑轨滑动配合,连接板24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二直线驱动器20,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
20的活动件上均连接有支撑件19,各夹持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支撑件19上第三直线驱动器
18,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18为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固定
件上设置有承载面27,承载面27用于与所述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夹头28形成夹口。
[0088] 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22,传动带22与滑动件固定连接,主动带轮连接有驱动电机23。
[0089] 第一直线输送单元的两侧,沿其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和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和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分别设置在基座12上,基座12例如但不限于为焊接的框架式结构。该基座12可以从上料工位a一直延伸到下料工位d,其在
上料工位a与下料工位d均具有转运支撑件,该转运支撑件可以与基座12是一体的框架结
构,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框架结构,也就是说转运支撑件可以是基座12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于基座12的一个单独部件。
[0090] 在进行加工时,矩形的工件100(板材)首先被放置在第一部分A上料工位a的支撑面上,第一输送机构9在其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其夹持机构位于工件100的短边位置,然后第二直线驱动器20动作,驱动支撑件19上升,待上升到位后,工件100的背面支撑在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固定件上设置有承载面27上,随后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进行夹紧
动作,与承载面27共同作用来夹紧工件100,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进行夹紧动作时,首先活动件进行转动使其夹头28位于工件100上,然后活动件向下运动,使夹头28与承载面27形成夹口来夹紧工件100。在对工件100进行夹紧结束后,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滑动件
沿滑轨滑动,使工件100从上料工位a传送到热压成型工位b,在工件100被传送到热压成型
工位b之前,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在第一直线驱动器15的作用下,其上模板16与下模板17分
离,在工件100被传动到热压成型工位b时,工件100的长边位于上模板16与下模板17之间,然后,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的上模板16在第一直线驱动器15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工件100
压在上模板16及下模板17之间以进行热压成型。在工件100被压在第一热压成型模具1的上
模板16与下模板17之间后,第一输送机构9中的第二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的活动件向上运
动并转离工件100上方,以释放工件100短边,之后第一输送机构9中第二直线驱动器20收
缩,在收缩到位后,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滑动件沿滑轨滑动,使第一输送机构9的夹持机构回到上料工位a以夹取另外一个工件100,与此同时,第二输送机构10采用与第一输送
机构9类似的动作,使第二输送机构10的夹持机构夹在位于热压成型工位b的工件100的短
边上,并在热压成型结束后,将工件100移动到冷却定型工位c,由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的上模板216及下模板217对热压成型后的长边进行冷却定型,在第一冷却定型模具2的上模板
216及下模板217夹住工件100之后,第二输送机构10的夹持机构释放工件100,并回到热压
成型工位b以夹持另一工件100,与此同时,第三输送机构11采用与第一输送机构9类似的动作,使第三输送机构11的夹持机构夹在位于冷却定型工位c的工件100的短边上,并在冷却
定型结束后,将工件100移动到下料工位d。在下料工位d的第一旋转夹紧直线驱动器29的夹头28作用下,将工件100抵压于下料工位d的转运支撑件上。随后第三输送机构11的夹持机
构释放工件100并返回冷却定型工位c,与此同时,第二部分B的第一输送机构9以上述类似
的动作夹持工件100并运送至第二部分B的热压成型工位b,通过第二热压成型模具3对工件
100的短边进行热压成型,在短边解压成型后进行短边的冷却定型,之后在第二部分B的第
三输送机构11带动下,将工件100转运至第二部分B的下料工位d,第二部分B的下料工作作
为第三部分C的翻转前工位,在该工位工件100的短边夹在翻转机构的上夹爪36与下夹爪35
之间,翻转机构带动工件100进行180°翻转,由正面朝上,翻转为背面朝上,以通过第四部分D及第五部分E对工件100背面的短边及长边进行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背面的热压成型及
冷却定型的过程与正面的热压成型及冷却定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91]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92]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
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
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
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