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427860.8

文献号 : CN1146021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汤文莉

申请人 : 五莲县人民医院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床体;床体活动设置有脚部拉框;脚部拉框通过拉绳连接有重力块;床体可旋转连接有按摩筒;床体可旋转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按摩筒之间连接有传动带;床体下方还铰接有传动摇杆,传动摇杆连接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弧形齿圈;重力块外壁还连接有碰撞头;床体底部还连接有弹簧固定筒,弹簧固定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顶部与弹簧固定筒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传动摇杆还连接有辅助座,辅助座开设有条形孔,活塞底部连接有压杆,压杆底端连接有销轴,销轴与条形孔活动连接。本装置使用方便、重力可调,有助于使用者循序渐渐增强腿部力量训练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两侧具有扶手;所述床体尾部活动设置有脚部拉框;所述脚部拉框通过拉绳连接有置于床体下方的重力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开设有槽口,在该槽口中可旋转连接有按摩筒;所述床体下方可旋转连接有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以及按摩筒各自连接有一皮带轮;两所述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床体下方还铰接有传动摇杆,所述传动摇杆的一端连接有弧形齿圈,该弧形齿圈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竖向的直线导轨,所述重力块与该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重力块外壁还连接有碰撞头,所述碰撞头在移动过程中与传动摇杆的端部相碰触并带动传动摇杆旋转;所述床体底部还连接有弹簧固定筒,所述弹簧固定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与弹簧固定筒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传动摇杆还连接有辅助座,所述辅助座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活塞底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底端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条形孔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重力块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块,所述重力块底部开设有盲孔;所述重力块还开设有横向设置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滑动连接有卡合爪,所述卡合爪与阶梯孔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配重块顶部连接有凸柱,所述凸柱固定连接有撑托,所述撑托的下方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凸柱套设滑动连接;所述套环的顶面和底面均呈弧形设置;所述撑托为呈弧形的壳体结构,所述撑托的底部具有容纳套环顶面的容纳腔;所述卡合爪的一端具有斜面,呈楔形状设置;在使用时,卡合爪卡接定位于撑托下方,实现重力块与配重块的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配重块的托板,所述托板滑动连接于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固定于地面;

所述托板连接有驱动托板移动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包括与床体转动连接的蜗杆,所述蜗杆顶部连接有手摇轮;所述蜗杆的一侧啮合有蜗轮;所述床体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架,所述蜗轮可旋转连接于其中一支架上,所述蜗轮还连接有一同步带轮;所述托板一侧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可旋转连接于另一支架上,所述旋转齿轮也连接有另一同步带轮;在两个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同步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固定筒内还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所述活塞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弹簧固定筒底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头呈“<”状设置;所述传动摇杆的一端呈“>”状设置。

6.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轮上具有可折叠手柄。

7.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时,使用者躺在床体上;脚部伸入脚部拉框中;

步骤二:使用者双手抓紧扶手,腿部用力,用双脚钩动脚部拉框,向腹部屈膝运动,通过拉绳带动重力块上升,重力块沿直线导轨移动;

步骤三:当重力块侧壁的碰撞头与传动摇杆端部接触后,带动传动摇杆绕旋转进而带动弧形齿圈旋转,弧形齿圈进而带动从动齿轮旋转;动力在传动带的传递下,使按摩筒旋转,按摩使用者腰部;同时,传动摇杆在旋转过程中,会通过压杆带动活塞移动,进而压缩第三弹簧,产生弹力;

随着碰撞头的继续上移,当碰撞头不再与传动摇杆端部接触时,传动摇杆在第三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同时使按摩筒翻转按摩;

步骤四:当使用者舒缓腿部时,在重力块作用下使脚部拉框下降,在下降过程中碰撞头与传动摇杆端部接触,并带动传动摇杆反向旋转,同时使得第三弹簧产生弹力;传动摇杆反向旋转时也会带动按摩筒转动,当碰撞头与传动摇杆端部脱离接触后,在第三弹簧弹力作用下使传动摇杆复位;随着使用者腿部继续舒缓,重力块继续下移直至初始状态,此时完成一组屈膝舒缓动作的训练;

步骤五: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多组训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的增减,具体方法如下:

当需要增加配重时,使用者旋转手摇轮进而带动蜗杆旋转,进而使蜗轮旋转,动力在同步带的传递作用下使得旋转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上移,齿条上移使托板带动配重块上升;当凸柱伸入位于上方的重力块的盲孔中后,撑托与卡合爪接触,撑托会挤压卡合爪,卡合爪沿着阶梯孔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当撑托越过卡合爪时在第一弹簧弹力作用下,卡合爪弹出并伸入到撑托下方,完成卡接,从而完成配重块的增加,然后反向旋转手摇轮,使得托板回到初始位置;

当需要减轻配重时,使用者旋转手摇轮,在蜗杆、涡轮以及同步带的传递作用下,带动旋转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上移,齿条上移带动托板持续上升;当托板与配重块接触后,继续旋转手摇轮,带动配重块持续上移;随着配重块的上移,当套环与卡合爪接触后,套环会挤压卡合爪,卡合爪沿着阶梯孔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随着配重块的继续上移,当卡合爪越过套环的最大外径后,卡合爪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使得卡合爪卡接于套环的底面上;然后,反向旋转手摇轮,使得托板下降进而使配重块向下运动,此时,在卡合爪的限位作用下,套环会沿着凸柱向上运动直至套环进入撑托底部的容纳腔中,随着配重块的继续下移,在套环的弧面作用下使卡合爪顺利越过套环的最大外径并实现卡合爪与撑托的分离,完成配重块的脱离。

说明书 :

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产妇在通过现有训练装置进行康复训练时,一般是先通过牵引绳将配重块与腿部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多次抬腿使盆底肌肉恢复仰卧抬腿训练;但是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功能单一,仅能够提供腿部锻炼,无法延伸拓展按摩等辅助功能;(2)肌肉的锻炼需要循序渐渐逐渐增加耐力训练,但是现有的训练装置不方便调整配重块的重量,当需要增加配重块时,不方便进行挂设安装,且安装后也不方便进行拆卸,所以调整起来比较麻烦。基于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两侧具有扶手;所述床体尾部活动设置有脚部拉框;所述脚部拉框通过拉绳连接有置于床体下方的重力块;所述床体开设有槽口,在该槽口中可旋转连接有按摩筒;所述床体下方可旋转连接有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以及按摩筒各自连接有一皮带轮;两所述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床体下方还铰接有传动摇杆,所述传动摇杆的一端连接有弧形齿圈,该弧形齿圈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竖向的直线导轨,所述重力块与该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重力块外壁还连接有碰撞头,所述碰撞头在移动过程中与传动摇杆的端部相碰触并带动传动摇杆旋转;所述床体底部还连接有弹簧固定筒,所述弹簧固定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与弹簧固定筒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传动摇杆还连接有辅助座,所述辅助座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活塞底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底端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条形孔活动连接。
[0006] 还包括与所述重力块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块,所述重力块底部开设有盲孔;所述重力块还开设有横向设置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滑动连接有卡合爪,所述卡合爪与阶梯孔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配重块顶部连接有凸柱,所述凸柱固定连接有撑托,所述撑托的下方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凸柱套设滑动连接;所述套环的顶面和底面均呈弧形设置;所述撑托为呈弧形的壳体结构,所述撑托的底部具有容纳套环顶面的容纳腔;所述卡合爪的一端底部具有斜面,呈楔形状设置;在使用时,卡合爪卡接定位于撑托下方,实现重力块与配重块的卡接。
[0007] 所述配重块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配重块的托板,所述托板滑动连接于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固定于地面;所述托板连接有驱动托板移动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包括与床体转动连接的蜗杆,所述蜗杆顶部连接有手摇轮;所述蜗杆的一侧啮合有蜗轮;所述床体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架,所述蜗轮可旋转连接于其中一支架上,所述蜗轮还连接有一同步带轮;所述托板一侧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可旋转连接于另一支架上,所述旋转齿轮也连接有另一同步带轮;在两个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同步带。
[0008] 所述弹簧固定筒内还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所述活塞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弹簧固定筒底端相连。
[0009] 所述碰撞头呈“<”状设置;所述传动摇杆的一端呈“>”状设置。
[0010] 所述手摇轮上具有可折叠手柄。
[0011]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 步骤一:使用时,使用者躺在床体上;脚部伸入脚部拉框中;
[0013] 步骤二:使用者双手抓紧扶手,腿部用力,用双脚钩动脚部拉框,向腹部屈膝运动,通过拉绳带动重力块上升,重力块沿直线导轨移动;
[0014] 步骤三:当重力块侧壁的碰撞头与传动摇杆端部接触后,带动传动摇杆绕旋转进而带动弧形齿圈旋转,弧形齿圈进而带动从动齿轮旋转;动力在传动带的传递下,使按摩筒旋转,按摩使用者腰部;同时,传动摇杆在旋转过程中,会通过压杆带动活塞移动,进而压缩第三弹簧,产生弹力;
[0015] 随着碰撞头的继续上移,当碰撞头不再与传动摇杆端部接触时,传动摇杆在第三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同时使按摩筒翻转按摩;
[0016] 步骤四:当使用者舒缓腿部时,在重力块作用下使脚部拉框下降,在下降过程中碰撞头与传动摇杆端部接触,并带动传动摇杆反向旋转,同时使得第三弹簧产生弹力;传动摇杆反向旋转时也会带动按摩筒转动,当碰撞头与传动摇杆端部脱离接触后,在第三弹簧弹力作用下使传动摇杆复位;随着使用者腿部继续舒缓,重力块继续下移直至初始状态,此时完成一组屈膝舒缓动作的训练;
[0017] 步骤五: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多组训练。
[0018] 上述步骤中还包括配重的增减,具体方法如下:
[0019] 当需要增加配重时,使用者旋转手摇轮进而带动蜗杆旋转,进而使蜗轮旋转,动力在同步带的传递作用下使得旋转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上移,齿条上移使托板带动配重块上升;当凸柱伸入位于上方的重力块的盲孔中后,撑托与卡合爪接触,撑托会挤压卡合爪,卡合爪沿着阶梯孔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当撑托越过卡合爪时在第一弹簧弹力作用下,卡合爪弹出并伸入到撑托下方,完成卡接,从而完成配重块的增加,然后反向旋转手摇轮,使得托板回到初始位置;
[0020] 当需要减轻配重时,使用者旋转手摇轮,在蜗杆、涡轮以及同步带的传递作用下,带动旋转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上移,齿条上移带动托板持续上升;当托板与配重块接触后,继续旋转手摇轮,带动配重块持续上移;随着配重块的上移,当套环与卡合爪接触后,套环会挤压卡合爪,卡合爪沿着阶梯孔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随着配重块的继续上移,当卡合爪越过套环的最大外径后,卡合爪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使得卡合爪卡接于套环的底面上;然后,反向旋转手摇轮,使得托板下降进而使配重块向下运动,此时,在卡合爪的限位作用下,套环会沿着凸柱向上运动直至套环进入撑托底部的容纳腔中,随着配重块的继续下移,在套环的弧面作用下使卡合爪顺利越过套环的最大外径并实现卡合爪与撑托的分离,完成配重块的脱离。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2] 1.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在现有训练装置功能单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进,使得本装置还具有按摩功能,将重力块的升降与按摩筒的旋转通过弧形齿圈、传动摇杆以及从动齿轮等结构有机的联动结合起来,无需再额外配置动力源,节省了成本,使得在抬腿训练的同时可以对腰部进行按摩,功能多样也配合巧妙,利于使用者的康复训练。
[0023] 2.本发明还设置有可方便卡接的重力块以及配重块,在重力块中设置有卡合爪以及第一弹簧,且卡合爪的一端底部具有斜面,呈楔形状设置,方便配合滑动;重力块顶部具有可升降滑动的套环,且套环的结构为顶面以及底面均为弧形面,在套环的上方设置有撑托,撑托为底部具有容纳腔的壳体结构,当套环上移后可容纳至容纳腔中,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设置,可方便实现配重块与重力块的卡接和分离,从而达到配重块调整的目的,有助于使用者循序渐渐增强腿部力量的康复训练,间接达到下腹部的康复训练。
[0024] 3.本发明中还设置有蜗轮蜗杆、同步带以及齿轮和齿条,这样,方便使用者进行调整,躺在床体上就能完成配重块的增减,无需再下床调整,方便使用,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0025]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 图1是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沿A‑A方向结构剖视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沿B‑B方向结构剖视图。
[0029] 图4是Q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0] 图5是重力块与配重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是M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2] 图7是套环上升后与撑托结构示意图。
[0033] 图8是重力块阶梯孔结构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说明:
[0035] 1床体;1‑1扶手;2手摇轮;3按摩筒;4脚部拉框;5拉绳;6直线导轨;7重力块;7‑1卡合爪;7‑2第一弹簧;7‑3盲孔;7‑4阶梯孔;7‑5碰撞头;8配重块;8‑1凸柱;8‑2套环;8‑3撑托;9托板;10齿条;11旋转齿轮;12同步带;13传动摇杆;14从动齿轮;15蜗轮;16蜗杆;17传动带;18辅助座;19压杆;20第二弹簧;21第三弹簧;22弹簧固定筒;23弧形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7] 实施例一
[0038]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床体1两侧具有扶手1‑1,使用时,使用者躺在床体1上,手握扶手1‑1进行锻炼;床体1尾部活动设置有脚部拉框4或者绑带;脚部拉框4通过拉绳5连接有置于床体1下方的重力块7;拉绳5可自由贯穿床体1,在使用时,将绑带或者脚部拉框4与使用者脚部固定,通过抬腿屈膝动作,可通过拉绳5带动重力块7上移。
[0039] 床体1开设有槽口,在该槽口中可旋转连接有按摩筒3,按摩筒3用于按摩使用者的腰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按摩筒3的动力来源由拉绳5的移动提供,其具体结构设置如下:
[0040] 床体1下方可旋转连接有一从动齿轮14,从动齿轮14可自由旋转;从动齿轮14以及按摩筒3各自连接有一皮带轮;两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7;床体1下方还铰接有传动摇杆13,传动摇杆13似“7”字型,传动摇杆13的一端连接有弧形齿圈23,该弧形齿圈23与从动齿轮14相啮合;床体1底部设置有竖向的直线导轨6,重力块7与该直线导轨6滑动连接,重力块7可沿着直线导轨6上下移动;重力块7外壁还连接有碰撞头7‑5,碰撞头7‑5在移动过程中与传动摇杆13的端部相碰触并带动传动摇杆13旋转;为了更好的配合,碰撞头7‑5呈“<”状设置;传动摇杆13的一端呈“>”状设置,二者可进行配合使用。
[0041] 床体1底部还连接有弹簧固定筒22,弹簧固定筒2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顶部与弹簧固定筒2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1;传动摇杆13还连接有辅助座18,辅助座18开设有条形孔,活塞底部连接有压杆19,压杆19底端连接有销轴,销轴与条形孔活动连接。
[0042] 作为另一中结构选择,弹簧固定筒22内还可设置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顶部与活塞底部相连,第二弹簧20的底部与弹簧固定筒22底端相连。第二弹簧20可起到辅助复位作用。
[0043]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4] 步骤一:使用时,使用者躺在床体1上;脚部伸入脚部拉框4中;
[0045] 步骤二:使用者双手抓紧扶手1‑1,腿部用力,用双脚钩动脚部拉框4,向腹部屈膝运动,通过拉绳5带动重力块7上升,重力块7沿直线导轨6移动;
[0046] 步骤三:当重力块7侧壁的碰撞头7‑5与传动摇杆13端部接触后,带动传动摇杆13绕旋转进而带动弧形齿圈23旋转,弧形齿圈23进而带动从动齿轮14旋转;动力在传动带17的传递下,使按摩筒3旋转,按摩使用者腰部;同时,传动摇杆13在旋转过程中,会通过压杆19带动活塞移动,进而压缩第三弹簧21,产生弹力;
[0047] 随着碰撞头7‑5的继续上移,当碰撞头7‑5不再与传动摇杆13端部接触时,传动摇杆13在第三弹簧21弹力作用下复位,同时使按摩筒3翻转按摩;
[0048] 步骤四:当使用者舒缓腿部时,在重力块7作用下使脚部拉框4下降,在下降过程中碰撞头7‑5与传动摇杆13端部接触,并带动传动摇杆13反向旋转,同时使得第三弹簧21产生弹力;传动摇杆13反向旋转时也会带动按摩筒3转动,当碰撞头7‑5与传动摇杆13端部脱离接触后,在第三弹簧21弹力作用下使传动摇杆13复位;随着使用者腿部继续舒缓,重力块7继续下移直至初始状态,此时完成一组屈膝舒缓动作的训练;
[0049] 步骤五: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多组训练。
[0050]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现有训练装置功能单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进,使得本装置还具有按摩功能,将重力块7的升降与按摩筒3的旋转通过弧形齿圈23、传动摇杆13以及从动齿轮14等结构有机的联动结合起来,无需再额外配置动力源,节省了成本,使得在抬腿训练的同时可以对腰部进行按摩,功能多样也配合巧妙,利于使用者的康复训练。
[0051] 实施例二
[0052] 继续参考附图1‑8,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与重力块7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块8,重力块7底部开设有盲孔7‑3;重力块7还开设有横向设置的阶梯孔7‑4,阶梯孔7‑4滑动连接有卡合爪7‑1,卡合爪7‑1与阶梯孔7‑4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2;配重块8顶部连接有凸柱8‑1,凸柱8‑1固定连接有撑托8‑3,撑托8‑3的下方设置有套环8‑2,套环8‑2与凸柱8‑1套设滑动连接;套环8‑2的顶面和底面均呈弧形设置;撑托8‑3为呈弧形的壳体结构,撑托8‑3的底部具有容纳套环8‑2顶面的容纳腔;卡合爪7‑1的一端底部具有斜面,呈楔形状设置;在使用时,卡合爪7‑1卡接定位于撑托8‑3下方,实现重力块7与配重块8的卡接。
[0053] 配重块8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配重块8的托板9,托板9滑动连接于导向杆上,托板9可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导向杆固定于地面;托板9连接有驱动托板9移动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包括与床体1转动连接的蜗杆16,蜗杆16顶部连接有手摇轮2;蜗杆16的一侧啮合有蜗轮15;床体1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架,蜗轮15可旋转连接于其中一支架上,蜗轮15还连接有一同步带轮;托板9一侧连接有齿条10,齿条10啮合有旋转齿轮11,旋转齿轮11可旋转连接于另一支架上,旋转齿轮11也连接有另一同步带轮;在两个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同步带。
[0054] 为了方便转动以及美观,手摇轮2上具有可折叠手柄。
[0055]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产后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 步骤一:使用时,使用者躺在床体1上;脚部伸入脚部拉框4中;
[0057] 步骤二:使用者双手抓紧扶手1‑1,腿部用力,用双脚钩动脚部拉框4,向腹部屈膝运动,通过拉绳5带动重力块7上升,重力块7沿直线导轨6移动;
[0058] 步骤三:当重力块7侧壁的碰撞头7‑5与传动摇杆13端部接触后,带动传动摇杆13绕旋转进而带动弧形齿圈23旋转,弧形齿圈23进而带动从动齿轮14旋转;动力在传动带17的传递下,使按摩筒3旋转,按摩使用者腰部;同时,传动摇杆13在旋转过程中,会通过压杆19带动活塞移动,进而压缩第三弹簧21,产生弹力;
[0059] 随着碰撞头7‑5的继续上移,当碰撞头7‑5不再与传动摇杆13端部接触时,传动摇杆13在第三弹簧21弹力作用下复位,同时使按摩筒3翻转按摩;
[0060] 步骤四:当使用者舒缓腿部时,在重力块7作用下使脚部拉框4下降,在下降过程中碰撞头7‑5与传动摇杆13端部接触,并带动传动摇杆13反向旋转,同时使得第三弹簧21产生弹力;传动摇杆13反向旋转时也会带动按摩筒3转动,当碰撞头7‑5与传动摇杆13端部脱离接触后,在第三弹簧21弹力作用下使传动摇杆13复位;随着使用者腿部继续舒缓,重力块7继续下移直至初始状态,此时完成一组屈膝舒缓动作的训练;
[0061] 步骤五: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多组训练。
[0062] 上述步骤中还包括配重的增减,具体方法如下:
[0063] 当需要增加配重时,使用者旋转手摇轮2进而带动蜗杆16旋转,进而使蜗轮15旋转,动力在同步带的传递作用下使得旋转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齿条10上移,齿条10上移使托板9带动配重块8上升;当凸柱8‑1伸入位于上方的重力块7的盲孔7‑3中后,撑托8‑3与卡合爪7‑1接触,撑托8‑3会挤压卡合爪7‑1,卡合爪7‑1沿着阶梯孔7‑4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7‑2,当撑托8‑3越过卡合爪7‑1时在第一弹簧7‑2弹力作用下,卡合爪7‑1弹出并伸入到撑托8‑
3下方,完成卡接,从而完成配重块8的增加,然后反向旋转手摇轮2,使得托板9回到初始位置;
[0064] 当需要减轻配重时,使用者旋转手摇轮2,在蜗杆16、涡轮以及同步带的传递作用下,带动旋转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齿条10上移,齿条10上移带动托板9持续上升;当托板9与配重块8接触后,继续旋转手摇轮2,带动配重块8持续上移;随着配重块8的上移,当套环8‑2与卡合爪7‑1接触后,套环8‑2会挤压卡合爪7‑1,卡合爪7‑1沿着阶梯孔7‑4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7‑2,随着配重块8的继续上移,当卡合爪7‑1越过套环8‑2的最大外径后,卡合爪7‑
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使得卡合爪7‑1卡接于套环8‑2的底面上;然后,反向旋转手摇轮2,使得托板9下降进而使配重块8向下运动,此时,在卡合爪7‑1的限位作用下,套环8‑2会沿着凸柱8‑1向上运动直至套环8‑2进入撑托8‑3底部的容纳腔中,随着配重块8的继续下移,在套环8‑2的弧面作用下使卡合爪7‑1顺利越过套环8‑2的最大外径并实现卡合爪7‑1与撑托8‑3的分离,完成配重块8的脱离。
[0065]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蜗轮15蜗杆16、同步带以及齿轮和齿条10,这样方便使用者进行调整,躺在床体1上就能完成配重块8的增减,无需再下床调整,方便使用,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006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