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蜗壳风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265546.4

文献号 : CN11460764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雷希强张全义先宇王观武骆国辉刘光辉

申请人 : 惠州市艾美珈磁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的低噪音蜗壳风机,包括蜗壳及驱动组件,蜗壳内设置有凸台,环绕凸台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渐增式宽度的蜗道,凸台与蜗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高度差,蜗道的末端衔接设置有出风道,凸台上沿着轴向开设有安装孔,蜗壳上沿着轴向开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向设置的进风口,驱动组件包括蜗叶、电机及防浮杆,电机设置于安装孔内,蜗叶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蜗叶与凸台相向设置,防浮杆横跨设置于进风口,以使电机的输出轴顶持防浮杆。通过设置宽度为渐增式的蜗道,并且利用防浮杆对蜗叶进行顶持,防止蜗叶在转动时出现上下浮动,提高蜗叶的稳定性,能够避免气流自蜗道内出现对撞,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权利要求 :

1.一种低噪音蜗壳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内设置有凸台,环绕所述凸台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渐增式宽度的蜗道,所述凸台与所述蜗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高度差,所述蜗道的末端衔接设置有出风道,所述凸台上沿着轴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蜗壳上沿着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向设置的进风口;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叶、电机及防浮杆,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蜗叶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蜗叶与所述凸台相向设置,所述防浮杆横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以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顶持所述防浮杆;

所述出风道的底壁与所述凸台之间的高度差沿着往靠近所述出风道的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凸台与所述蜗道的底壁之间的高度差为4.5mm;

所述防浮杆朝向所述凸台的一侧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部分容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所述蜗叶靠近所述凸台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遮挡凸起,所述凸台上开设有遮挡槽,所述遮挡凸起部分容置于所述遮挡槽内;

所述蜗道的起点及终点分别与所述凸台的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

所述蜗道与所述凸台的连接位置处设置为平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蜗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底壳及顶壳,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顶壳上,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相扣合时,以共同形成所述蜗道及所述出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蜗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浮杆与所述顶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蜗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顶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扣环,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相扣合时,以使所述凸块卡接于所述扣环内。

说明书 :

低噪音蜗壳风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风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噪音蜗壳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风机被广泛用作鼓风、负压吸取等的动力源,例如日用的吹风机,或者用于清洁的吸尘器、扫地机等,均安装有风机。
[00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安静的用电设备,因此如何降低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然而目前的风机因结构、工艺原因难以有效降低噪音,基于上述问题,特提出本申请的低噪音蜗壳风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噪音的低噪音蜗壳风机。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低噪音蜗壳风机,包括:
[0007] 蜗壳,所述蜗壳内设置有凸台,环绕所述凸台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渐增式宽度的蜗道,所述凸台与所述蜗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高度差,所述蜗道的末端衔接设置有出风道,所述凸台上沿着轴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蜗壳上沿着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向设置的进风口;及
[0008]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叶、电机及防浮杆,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蜗叶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蜗叶与所述凸台相向设置,所述防浮杆横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以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顶持所述防浮杆。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蜗道的底壁之间的高度差为4.3mm~4.7mm。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蜗道的底壁之间的高度差为4.5mm。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包括底壳及顶壳,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顶壳上,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相扣合时,以共同形成所述蜗道及所述出风道。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浮杆与所述顶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浮杆朝向所述凸台的一侧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部分容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顶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扣环,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相扣合时,以使所述凸块卡接于所述扣环内。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道的起点及终点分别与所述凸台的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道与所述凸台的连接位置处设置为平滑结构。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在进风口上设置防浮杆,以顶持固定蜗叶,避免蜗叶在转动时出现上下浮动,减少产生乱流,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0019] 2、设置宽度为渐增式的蜗道,使得气流在蜗道内流动时具有外扩的姿势,能够使得气流更加顺畅,减少气流对撞,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低噪音蜗壳风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壳与凸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蜗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图1所示的低噪音蜗壳风机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图2所示的A‑A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壳与蜗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0028]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低噪音蜗壳风机10,包括蜗壳100及驱动组件200,蜗壳100内设置有凸台300,环绕凸台30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渐增式宽度C的蜗道110,凸台300与蜗道110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高度差D,蜗道110的终点F衔接设置有出风道120,凸台300上沿着轴向开设有安装孔310,蜗壳100上沿着轴向开设有与安装孔310相对向设置的进风口130。驱动组件200包括蜗叶210、电机220及防浮杆230,电机220设置于安装孔310内,蜗叶210设置于电机220的输出轴上,且蜗叶210与凸台300相向设置,防浮杆230横跨设置于进风口130,以使电机220的输出轴顶持防浮杆230。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蜗壳100内设置有凸台300,其中凸台300为圆形凸台结构,凸台300的轴心与蜗壳100的轴心相重合。在凸台300的外侧壁位置处开设蜗道110。其中蜗道110的宽度C随着环绕凸台300的外周时逐渐增大。例如当将蜗壳100正对于观察者放置时,蜗道
110的宽度自凸台300的外周某一点位置起,沿着凸台300逆时针的方向逐渐增大,或者沿着凸台300顺时针的方向逐渐增大。为了便于表述,本申请皆是采用沿着凸台300逆时针的方向逐渐增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进一步地,蜗道110环绕设置在凸台300的外周壁上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结构,而是以凸台300的外周壁的某一点位置处为起点,以凸台300的外周壁的另一点位置处为终点,其中起点与终点之间设置有间隔。一实施例中,蜗道110的起点E及终点F分别与凸台300的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G为90°。具体地,将蜗道110的起点E与凸台300的轴心连线形成第一边,将蜗道110的终点F与凸台300的轴心连线形成第二边,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的夹角G为90°。进一步地,在蜗道110的终点F衔接设置出风道120,使得当气体能够从蜗道110的起点E沿着蜗道110流动,然后经终点F,然后从出风道120流出。其中,凸台300与蜗道110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高度差D,而且凸台300为高于蜗道110底壁的结构。进一步地,沿着凸台300的轴向的方向上开设有安装孔310,其中电机220安装在安装孔310内,以使得电机220的输出轴从凸台300的表面伸入蜗壳100内。进一步地,蜗叶210安装在电机220的输出轴上,由电机220带动蜗叶210进行转动,其中蜗叶210与凸台300相对齐,使得蜗叶210的轴心与凸台300的轴心相重合。进一步地,在蜗壳100上与安装孔310相对向的位置处开设进风口130,然后将防浮杆230横跨安装在进风口130上,以使得电机220的输出轴抵接在防浮杆230上。
[0030] 下面,对本申请的低噪音蜗壳风机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当对电机220通电启动时,电机220带动蜗叶210转动,使得蜗叶210带动气体从进风口130进入蜗叶210内,然后被蜗叶210挤入凸台300外周壁上的蜗道110内,使得气体自蜗道110的起点E流到终点F,然后流到出风道120处,然后经出风道120流出。其中由于将蜗道110设置为宽度渐增式的结构,意味着蜗道110的截面积自起点E往终点F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蜗道110具有远离蜗壳100的中心的趋势,因此能够更好地引导气体,使得气体产生的风力更加顺畅,有效减少气体在蜗道110内产生回流,从而能够减少因气流碰撞、喘振而产生的噪音,达到有效降噪的目的。其次,由于电机220的输出轴被防浮杆230顶持,而蜗叶210是固定安装在电机220的输出轴上的,当蜗叶210被驱动转动时,气流在蜗道110内会回顶蜗叶210,从而使得蜗叶210受到气流推力具有往进风口130运动的趋势,然而通过设置的防浮杆230顶住蜗叶210,能够避免蜗叶210出现上浮的问题,如此,通过提高蜗叶210的稳定性,避免其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上下浮动,能够避免蜗道110内产生乱流,降低气流产生对撞,实现进一步降噪。需要注意的是,电机220的输出轴相当于自由端,通过防浮杆230顶持电机220的输出轴,使得电机220的输出轴在高速转动时,特别是负载蜗叶210时,能够有效减少输出轴的抖动,因此能够有效消除因抖动而产生的噪音,而且也能够低噪音蜗壳风机10的抖动。
[0031] 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凸台300与蜗道110的底壁之间的高度差D为4.3mm~4.7mm。
[0032] 需要说明是,一实施例中,凸台300的直径设置为61mm,然后将凸台300与蜗道110的底壁之间的高度差D设置为4.3mm~4.7mm,还可以设置为4.4mm,或者4.5mm,或者4.6mm。如此,当蜗叶210转动时,使得气流进入到蜗道110内后,能够有效避免气流逆流到蜗叶210上产生气流对撞。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凸台300与蜗道110的底壁之间设置高度差D与蜗道
110的宽度为渐增式变化的结构相配合,能够有效改善气流在蜗道110内的流动效果,减少气流对撞的几率,从而达到有效降噪。
[0033] 请参阅图1至图4,一实施例中,蜗壳100包括底壳140及顶壳150,凸台300位于底壳140内,进风口130位于顶壳150上,顶壳150与底壳140相扣合时,以共同形成蜗道110及出风道120。
[0034] 需要说明是,蜗壳100由底壳140及顶壳150组成,其中凸台300安装在底壳140内,且凸台300的轴心与底壳140的中轴心相重合。一实施例中,凸台300与底壳140为一体成型结构。进风口130位于顶壳150上,将顶壳150与底壳140相扣合,使得底壳140的内侧壁与顶壳150的内侧壁共同围成蜗道110及出风道120。通过将蜗壳100设置为底壳140与顶壳150扣合安装的方式,有利于对蜗叶210进行安装。
[0035]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防浮杆230与顶壳150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使得防浮杆23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能够稳定地顶持住电机220的输出轴,有效避免蜗叶210出现上下浮动的问题。
[0036] 请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防浮杆230朝向凸台300的一侧上开设有定位槽231,电机220的输出轴部分容置于定位槽231内。
[0037] 需要说明是,将电机220的输出轴的部分结构容置卡在定位槽231内,利用定位槽231的内侧壁对电机220的输出轴进行限位固定,能够提高电机220的输出轴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降低输出轴左右摆动的幅度。特别是输出轴在负载蜗叶210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蜗叶210的转动稳定性,通过减少震动达到降噪的目的。
[0038] 请参阅图1及图4,一实施例中,底壳14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160,顶壳15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扣环170,顶壳150与底壳140相扣合时,以使凸块160卡接于扣环170内。
[0039] 需要说明是,将顶壳150与底壳140相扣合时,利用扣环170将凸块160扣紧,从而将顶壳150与底壳140卡紧固定,使得顶壳150与底壳140组装方便。一实施例中,凸块160与底壳140为一体成型结构,扣环170与顶壳150也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顶壳150与底壳140扣合时更加牢固。一实施例中,凸块160与扣环17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组,以使得顶壳150与底壳140扣合得更加稳固。
[0040]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一实施例中,底壳14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锁固耳180,锁固耳180上开设有贯穿孔181,通过使用螺丝等锁紧件穿过贯穿孔181,能够可靠地将低噪音蜗壳风机10锁紧固定。一实施例中,锁固耳180与底壳140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能够提高低噪音蜗壳风机10锁紧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底壳140、顶壳150、凸块160、扣环170及锁固耳180均为塑胶结构,如此,能够有效降低低噪音蜗壳风机10的总重量。
[004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蜗道110与凸台30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为平滑结构。亦即从凸台300的外侧壁至蜗道110的底壁之间设置为平滑结构,当蜗叶210转动,带动气流进入蜗道110内时,能够使得气流更加顺畅,降低气流在蜗道110内产生对撞的几率。
[0042] 一实施例中,蜗叶210与凸台300之间的间距为1.20mm~1.22mm。需要说明是,凸台300的直径设置为61mm,当蜗叶210转动时,为了防止气体流入到蜗叶210与凸台300之间,因此蜗叶210与凸台300之间的间距需要尽可能的小,同时,还要确保蜗叶210在告诉转动时不会与凸台300产生摩擦,因此将蜗叶210与凸台30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20mm~1.22mm,一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1.21mm。
[0043] 请参阅图2及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道120的底壁与所述凸台300之间的高度差H沿着往靠近所述出风道120的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地,当将蜗壳100水平放置时,出风道120的底壁往出口的方向为倾斜向下的结构,如此,当蜗叶210转动将气体带动至蜗道110内时,气流自蜗道110的起点E流到终点F,接着从终点F沿着出风道120往出口流出,由于出风道120的底壁设置为往出口的方向倾斜的结构,使得出风道120的出风口呈外扩的状态,增大了气体流动的截面积,能够减少对气体的阻挡,因此能够避免气体在出风道120处出现回流对撞的现象,使得气体流出顺畅,从而降低噪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出风道120为倾斜向下的结构,因此出风道120经过蜗道110的起点E的位置处,出风道120与蜗道110的起点E之间就会形成一个隔挡内壁121,因此,该隔挡内壁121能够有效阻隔出风道120的气体重新经蜗道110的起点E进入到蜗道110内,避免气流出现重复循环,提高低噪音蜗壳风机10的负压能力,而且通过隔挡内壁121,能够有效避免出风道120的气流与蜗道110的起点E位置处的气流产生回流对撞,因此能够实现有效降噪。
[0045]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出风道120为宽度渐增式结构,因此自蜗道110的起点E到蜗道110的终点F,再经出风道120到出口,宽度均为渐增结构,如此,能够更好地引导气体流出,特别是与隔挡内壁121相配合作用,气体经过出风道120时,在隔挡内壁121的阻挡作用下,同时由于蜗道110的起点E位置处的宽度最窄,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气流从出风道120重新流入到蜗道110内,避免气流重复循环,使得气流流动更加顺畅,减少气流回流对撞,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0046] 请参阅图1、图2及图6,一实施例中,所述蜗叶210靠近所述凸台300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遮挡凸起240,所述凸台300上开设有遮挡槽320,所述遮挡凸起240部分容置于所述遮挡槽320内。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当蜗叶210转动时,使得遮挡凸起240会在遮挡槽320内滑动,通过设置的遮挡凸起240,能够进一步阻止气体横穿蜗道110经蜗叶210与凸台300之间的间隙。具体地,在蜗叶210与凸台30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20mm~1.22mm的情况下,再配合该遮挡凸起240,能够有效防止气流从蜗叶210与凸台300之间的间隙横跨流过,能够避免气流出现对撞,从而达到降噪。
[004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