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撑安装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194174.0

文献号 : CN1146731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申鹏飞李志成李庆辉

申请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撑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围檩、多个横撑和多个连接机构;其中,每个围檩均用于与钢板桩相连接;各横撑均夹设且顶接于两个围檩之间,每个横撑的端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与对应侧的围檩相连接。本发明中,多个横撑均夹设且顶接于两个围檩之间,每个横撑的端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与对应侧的围檩相连接,这样,利用各横撑自身的重力对围檩进行顶接固定,使得横撑能够撑满,进而实现对钢板桩的支撑,便于安装各横撑,并能够提高基坑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基坑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可重复使用,方便周转,还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基坑支撑跨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横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围檩(1)、多个横撑(2)和多个连接机构(3);其中,每个所述围檩(1)均用于与钢板桩(4)相连接;

各所述横撑(2)均夹设且顶接于两个所述围檩(1)之间,每个所述横撑(2)的端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3)与对应侧的围檩(1)相连接;

每个所述围檩(1)均包括:用于与所述钢板桩(4)相连接的支撑架(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其中,所述支撑架(11)具有一个倾斜面,所述第一连接板(12)设置于所述倾斜面,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12)呈倾斜状态;

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向底部延伸的第一插槽(14),各所述第一插槽(14)并列设置且沿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板(13)与所述支撑架(11)相连接且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13)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二连接板(13)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15),各所述第二插槽(15)与各所述第一插槽(14)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连接机构(3)均包括:第一限制机构(32)、第二限制机构(33)和两个并列设置的挡板(31);其中,每个所述挡板(31)均依次插设于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每个所述横撑(2)均夹设于两个所述挡板(31)之间且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上方;

所述第一限制机构(32)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31)之间且置于所述横撑(2)的上方,以限制所述横撑(2)的位置;

所述第二限制机构(33)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31)的外侧且置于所述横撑(2)的下方,以限制两个所述挡板(3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连接板(1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1)的斜面,所述第二连接板(1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1)中较短的直角边处且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板(5),每个所述挂板(5)均挂设于所述钢板桩(4)的凹陷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撑(2)的端面均为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相匹配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机构(32)包括:限位杆(321);其中,每个所述挡板(31)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多个穿设孔(311),两个所述挡板(31)的穿设孔(311)一一对应;

所述限位杆(321)依次穿设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穿设孔(311)且置于所述横撑(2)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21)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杆(321)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所述挡板(31)的外部且均螺接有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机构(33)包括:两个限位块(331);其中,两个所述限位块(331)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31)的外侧且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机构(33)还包括:限制螺杆(332)和两个限制螺母(333);其中,

每个所述挡板(31)置于所述限位块(331)的下方处均开设有通孔(312),两个所述挡板(31)的通孔(312)相对应;

所述限制螺杆(332)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通孔(312)且两个端部均置于两个所述挡板(31)的外部;

两个限制螺母(333)一一对应地螺接于所述限制螺杆(332)置于两个所述挡板(31)外的两个端部。

说明书 :

横撑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横撑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拉森钢板桩支撑作为基坑支护的主流工艺,具有利用率高、施工简便、排土量小等的优点。然而,钢板桩的横撑对基坑形状、钢板桩材料及垂直度、吊装环境等要求较高,使得钢板桩的施工充满了局限性。一般而言,横撑施工时的常见问题:首先,基坑开挖的整齐度要求较高,钢板桩稍微倾斜、排布不均匀就会导致横撑无法撑满;其次,横撑的吊装环境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在吊装完成后,依靠土体的压力使钢板桩“夹紧”横撑。这样,容易导致横撑的安装即为不便,并且,对基坑的安全也带来了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横撑安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横撑安装不方便且易导致基坑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横撑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围檩、多个横撑和多个连接机构;其中,每个围檩均用于与钢板桩相连接;各横撑均夹设且顶接于两个围檩之间,每个横撑的端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与对应侧的围檩相连接。
[0005]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每个围檩均包括:用于与钢板桩相连接的支撑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支撑架具有一个倾斜面,第一连接板设置于倾斜面,以使第一连接板呈倾斜状态;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向底部延伸的第一插槽,各第一插槽并列设置且沿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连接板与支撑架相连接且置于第一连接板的底部,第二连接板呈水平状态,第二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各第二插槽与各第一插槽一一对应。
[0006]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支撑架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支撑架的斜面,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支撑架中较短的直角边处且向外延伸。
[0007]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板,每个挂板均挂设于钢板桩的凹陷处。
[0008]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每个横撑的端面均为与第一连接板相匹配的斜面。
[0009]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每个连接机构均包括:第一限制机构、第二限制机构和两个并列设置的挡板;其中,每个挡板均依次插设于相对应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每个横撑均夹设于两个挡板之间且置于第二连接板的上方;第一限制机构设置于两个挡板且置于横撑的上方,以限制横撑的位置;第二限制机构设置于两个挡板且置于横撑的下方,以限制两个挡板的位置。
[0010]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第一限制机构包括:限位杆;其中,每个挡板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多个穿设孔,两个挡板的穿设孔一一对应;限位杆依次穿设于相对应的两个穿设孔且置于横撑的上方。
[0011]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限位杆的外壁设置有螺纹,限位杆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挡板的外部且均螺接有螺母。
[0012]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第二限制机构包括:两个限位块;其中,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挡板的外侧且抵接于第二连接板。
[0013] 进一步地,上述横撑安装装置中,第二限制机构还包括:限制螺杆和两个限制螺母;其中,每个挡板置于限位块的下方处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挡板的通孔相对应;限制螺杆依次穿设于两个通孔且两个端部均置于两个挡板的外部;两个限制螺母一一对应地螺接于限制螺杆置于两个挡板外的两个端部。
[0014] 本发明中,多个横撑均夹设且顶接于两个围檩之间,每个横撑的端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与对应侧的围檩相连接,这样,利用各横撑自身的重力对围檩进行顶接固定,使得横撑能够撑满,进而实现对钢板桩的支撑,便于安装各横撑,并能够提高基坑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基坑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横撑安装不方便且易导致基坑安全隐患的问题,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可重复使用,方便周转,还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基坑支撑跨度。

附图说明

[0015]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撑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撑安装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撑安装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撑安装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1]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横撑安装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横撑安装装置包括:两个围檩1、多个横撑2和多个连接机构3。其中,两个围檩1并列设置,两个围檩1均置于基坑内,并且,两个围檩1置于基坑相对的两个侧壁。每个围檩1均用于与钢板桩4相连接,具体地,每个围檩1上均设置有多个挂板5,每个挂板5均挂设于钢板桩4的凹陷处。
[0022] 各横撑2均夹设于两个围檩1之间,每个横撑2的两个端部与两个围檩1一一对应且相接触,并且,横撑2与两个围檩1相顶接,每个横撑2的端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3与对应侧的围檩1相连接,利用横撑2自身的重力使得横撑2与两个围檩1相对固定。
[0023] 优选的,各横撑2在两个围檩1之间为均匀间隔设置。
[0024]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多个横撑2均夹设且顶接于两个围檩1之间,每个横撑2的端部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3与对应侧的围檩1相连接,这样,利用各横撑2自身的重力对围檩1进行顶接固定,使得横撑2能够撑满,进而实现对钢板桩4的支撑,便于安装各横撑2,并能够提高基坑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基坑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横撑安装不方便且易导致基坑安全隐患的问题,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可重复使用,方便周转,还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基坑支撑跨度。
[0025] 继续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围檩1均可以包括:支撑架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其中,支撑架11用于与钢板桩4相连接,具体地,支撑架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板5,每个挂板5均挂设于钢板桩4的凹陷处。更为具体地,每个挂板5均呈L型,每个挂板5的第一端均与支撑架11的顶部垂直连接,每个挂板5的第二端均与支撑架11相平行且均为自由端。每个挂板5的第二端与支撑架11之间的空隙挂设于钢板桩4的凹陷处。
[0026] 支撑架11具有一个倾斜面,第一连接板12设置于倾斜面,则第一连接板12也呈倾斜状态。具体地,支撑架11为框架结构,支撑架1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角置于支撑架11的顶部,直角三角形中较大的角置于支撑架11的底部。第一连接板12设置于支撑架11的倾斜面处。
[0027] 每个横撑2的端部均与第一连接板12相接触,则每个横撑2的端面均为斜面,该斜面与第一连接板12的倾斜程度相匹配,使得每个横撑2与第一连接板12之间为紧密贴合,确保后续横撑2的牢固固定。这样,无需通过土体自压力使得钢板桩4压紧横撑2,而是通过横撑2顶紧钢板桩4,避免了基坑变形,保证了基坑的安全。
[0028] 第一连接板1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向底部延伸的第一插槽14,每个第一插槽14均是从第一连接板12的顶部开设,但是每个第一插槽14并未延伸至第一连接板12的底部,优选的,每个第一插槽14从第一连接板12的顶部延伸至、中间部位处。每个第一插槽14均是从第一连接板12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连接板12。各第一插槽14并列设置且间隔设置,各第一插槽14沿第一连接板12的长度方向(图4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设置,优选为均匀设置。
[0029] 第二连接板13与支撑架11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板13置于第一连接板12的底部,具体地,第二连接板13设置于支撑架11中较短的直角边处,并且,第二连接板13向外延伸,即第二连接板13向远离支撑架11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板13呈水平状态,即第二连接板13为支撑架11的斜面底部处向外伸出的一个水平板。第二连接板13的长度与第一连接板12的长度相同,并且,第二连接板13与第一连接板12相连接,则第二连接板13与第一连接板12之间呈钝角设置。
[0030] 第二连接板13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15,各第二插槽15并列设置且间隔设置,各第二插槽15沿第二连接板13的长度方向(图4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设置,优选为均匀设置。各第二插槽15与各第一插槽14一一对应,具体地,第二插槽15的数量与第一插槽14的数量相同,并且,各第二插槽15的位置与各第一插槽14的位置一一对应。
[0031]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围檩1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0032] 继续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机构3均包括:第一限制机构32、第二限制机构33和两个挡板31。其中,两个挡板31并列设置且间隔设置。每个挡板31均依次插设于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具体地,两个挡板3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由于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为一一对应的,所以每个挡板31均是插设在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内,使得两个挡板31的位置基本固定。
[0033] 每个横撑2均夹设于两个挡板31之间,即两个挡板31之间的距离与横撑2的外径相匹配,并且,每个横撑2均置于第二连接板13的上方。具体地,两个挡板31与第二连接板13形成一个呈U型的空间,每个横撑2均置于该空间内。具体实施时,每个横撑2可以与第二连接板13相接触,这样第二连接板13对横撑2进行限位,当然,每个横撑2也可以与第二连接板1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则两个挡板31对横撑2进行限位。
[0034] 第一限制机构32设置于两个挡板31,并且,第一限制机构32置于横撑2的上方,第一限制机构32用于限制横撑2的位置,即第一限制机构32对横撑2的上部进行限位,则第一限制机构32与两个挡板31和第二连接板13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置空间,横撑2置于容置空间内。
[0035] 优选的,第一限制机构32包括:限位杆321。其中,每个挡板31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多个穿设孔311,两个挡板31的穿设孔311一一对应。具体地,各穿设孔311为间隔设置,各穿设孔311沿挡板3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限位杆321依次穿设于相对应的两个穿设孔311,并且,限位杆321的两端均置于两个挡板31的外部,限位杆321置于横撑2的上方,限位杆321对横撑2的上部进行阻挡。
[0036] 更为优选的,限位杆321的外壁设置有螺纹,限位杆321的两个端部分别置于两个挡板31的外部,并且,限位杆321的两个端部均螺接有螺母。这样,限位杆321能够与两个挡板31相对固定,确保限位杆321的位置保持不动,进而对横撑2进行阻挡,并且,能够使得两个挡板31相对固定,由于每个挡板31均只是插设于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内,所以限位杆321的设置能够使得两个挡板31相对固定。
[0037] 第二限制机构33设置于两个挡板31,并且,第二限制机构33置于横撑2的下方,第二限制机构33用于限制两个挡板31的位置。由于每个挡板31均只是插设于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内,所以,每个挡板31容易滑动,但是第二限制机构33的设置能够对两个挡板31进行限制,使得两个挡板31与围檩1的位置相对固定。
[0038] 优选的,第二限制机构33包括:两个限位块331。其中,两个限位块331分别设置于两个挡板31的外侧,并且,两个限位块331均抵接于第二连接板13。具体地,每个限位块331均可以向两个挡板31的外侧处延伸,每个限位块331均置于第二连接板13的上方且与第二连接板13相接触,两个限位块331阻挡两个挡板31的位置,以对两个挡板31进行限位。
[0039] 更为优选的,第二限制机构33还包括:限制螺杆332和两个限制螺母333。其中,每个挡板31置于限位块331的下方处均开设有通孔312,两个挡板31的通孔312相对应。限制螺杆332依次穿设于两个通孔312,并且,限制螺杆332的两个端部均置于两个挡板31的外部。两个限制螺母333与限制螺杆332置于两个挡板31外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每个限制螺母
333均与限制螺杆332置于两个挡板31外的对应端部相螺接。具体地,限制螺杆332置于第二连接板13的下方。
[0040] 具体实施时,两个挡板31插设于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之后,两个挡板31上的两个限位块331被第二连接板13进行阻挡,使得两个挡板31基本相对固定。然后,限制螺杆332置于第二连接板13的下方,限制螺杆332的两端穿设两个挡板31的通孔312后与两个限制螺母333相螺接,则两个限制螺母333对两个挡板31进行限位且对横撑2进行挤压,使得两个挡板31相对固定。限位杆321置于横撑2的上方,限位杆321穿设两个挡板31的穿设孔311后与两个螺母相螺接。限位杆321对横撑2的上部进行限位,防止横撑2向上移动。横撑2插设于两个挡板31之间,通过两个挡板31之间的挤压力对横撑2进行固定,即使横撑2在重力作用下有轻微移动,也只是向下移动,进而横撑2与第二连接板13相接触,这时第二连接板13对横撑2的下方进行限位。这样一来,限位杆321和第二连接板13对横撑2的上方、下方均进行限位,两个挡板31对横撑2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横撑2脱离两个挡板31之间,则横撑2可利用顶接力对围檩1的第一连接板12进行顶接。
[0041]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机构3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并能够确保利用各横撑2自身的重力对围檩1的第一连接板12进行顶接固定,使得横撑2能够撑满,确保基坑的安全。
[0042]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利用各横撑2自身的重力对围檩1进行顶接固定,使得横撑2能够撑满,进而实现对钢板桩4的支撑,便于安装各横撑2,并能够提高基坑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基坑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可重复使用,方便周转,还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基坑支撑跨度。
[004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4]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5]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