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493301.7

文献号 : CN1147125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嘉逸谯仁杰成军

申请人 : 重庆医科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第一积液引流装置和第二积液引流装置,第一积液引流装置的后端位置与第二积液引流装置相固定连接,第一积液引流装置包括连通传导结构和配合挤压结构,连通传导结构设在第一积液引流装置的内端中心位置处,连通传导结构的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配合挤压结构,连通传导结构包括连通阀、单向调节阀、压力球管、连通管、穿刺针、连接卡板、存储槽、连通拉伸管和配合连接管,连接卡板设在连通传导结构的内端底部位置处,连接卡板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存储槽。本发明第一积液引流装置和第二积液引流装置的设置,有助于进行穿刺积液引流工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和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的后端位置与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相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包括连通传导结构(3)和配合挤压结构(4);

所述连通传导结构(3)设在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的内端中心位置处,所述连通传导结构(3)的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配合挤压结构(4);

所述连通传导结构(3)包括连通阀(5)、单向调节阀(6)、压力球管(7)、连通管(8)、穿刺针(9)、连接卡板(10)、存储槽(11)、连通拉伸管(12)和配合连接管(13);

所述连接卡板(10)设在连通传导结构(3)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连接卡板(10)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存储槽(11),所述存储槽(11)的上端位置与连通拉伸管(12)相连通设置,所述连通拉伸管(12)的上端位置与配合连接管(13)相连通设置,所述配合连接管(13)的顶部与连通阀(5)相连通设置;

所述连通阀(5)的前端位置与连通管(8)相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8)的前端位置与穿刺针(9)相连通设置,所述配合连接管(13)的侧端位置与单向调节阀(6)相连通设置,所述单向调节阀(6)的侧端位置与压力球管(7)相连通设置;

所述连通传导结构(3)还包括刻度槽(14)和稳固连杆(15);

所述刻度槽(14)开设在存储槽(11)的前端位置处,所述连接卡板(10)的侧端位置与稳固连杆(15)相固定连接;

所述配合挤压结构(4)包括支撑台架(16)、按压连接部件(17)、第一稳固座(18)和第二稳固座(19);

所述支撑台架(16)设在配合挤压结构(4)的内端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台架(16)的前端中部位置与第一稳固座(18)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架(16)的前端底部位置与第二稳固座(19)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架(16)的侧端位置与按压连接部件(17)相固定连接;

所述配合挤压结构(4)包括半圆弧架(20)、电动机(21)、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支架座(24)和轨道连接架(25);

所述支架座(24)设在配合挤压结构(4)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支架座(24)的上端位置与轨道连接架(25)相固定连接,所述轨道连接架(25)的中心与固定配合弧架(22)相固定连接,所述轨道连接架(25)的侧端位置安装有电动机(21),所述电动机(21)的输出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半圆弧架(20),所述固定配合弧架(22)的弧形端位置与推移固定弧架(23)相滑动连接设置,所述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采用对称设置,且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均采用不锈钢合金材料设置,所述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均与轨道连接架(2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固定弧架(23)侧端设有杆体,且推移固定弧架(23)通过杆体在轨道连接架(25)内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弧架(20)采用半圆形结构设置,且与轨道连接架(25)的侧端限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弧架(20)与压力球管(7)相连接接触,且压力球管(7)通过半圆弧架(20)挤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与压力球管(7)相限位固定,所述压力球管(7)通过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在轨道连接架(25)限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固座(18)、第二稳固座(19)与连接卡板(10)相适配卡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球管(7)通过单向调节阀(6)与配合连接管(13)相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板(10)通过刻度槽(14)连接有固定架体,且固定架体与第一稳固座(18)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1)通过控制器与外界电源相电性连通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的底部位置设有连通组合导管(28),所述连通组合导管(28)的前端通过连通阀门(26)连通有外接管(27)。

说明书 :

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穿刺,医学常用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等。
[0003]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021000603.9,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积液引流装置基座,所述积液引流装置基座的内部设有积液罐放置槽,所述积液罐放置槽的上方设有弧形积液罐放置架,所述积液罐放置槽的内部设有胸腔穿刺积液储存罐。通过设置胸腔穿刺积液储存罐,一方面能够通过胸腔穿刺针给患者进行胸腔穿刺积液引流,并能够在使用胸腔穿刺针进行胸腔穿刺的同时,能够通过设置的负压引流球对第一输液软管内部引流的液流负压进行调控,可有效的避免第一输液软管内部积液流速过快导致患者出现复张性肺水肿的严重不良反应,另一方面,通过胸腔穿刺针表面设有的穿刺深度标线能够有助于帮助医生对胸腔穿刺深度进行把控,但是该专利存在不便于进行机械式压力调控工作,需要进行改进。
[0004]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011449148.5,本发明属于超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穿刺架结构本体及超声穿刺设备,包括穿刺架及连接于穿刺架上并能够进行转动调节的穿刺针座;其中所述穿刺架包括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第一表面,所述穿刺架构造为连接在超声穿刺设备的超声探头上;穿刺针座包括调节端及针座端,针座端构造多个穿刺引导通道,各个穿刺引导通道的纵轴之间形成夹角。该引导装置能够根据临床需要对穿刺角度进行相应调整,但是该专利存在不便于进行更均匀的负压调控工作,需要进行改进。
[0005]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1610475039.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刺芯尖端及具有其的穿刺芯和穿刺器,其中,穿刺芯尖端包括:尖端本体以及若干分离结构;尖端本体的前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表面为穿刺作用面,若干分离结构分布于穿刺作用面上;任一分离结构具有用于分离的刃口,刃口沿尖端本体的轴向方向或沿与轴向呈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设置,刃口具有轮廓线,轮廓线上具有第一点、最高点以及第二点,第一点和第二点均位于穿刺作用面上,自第一点起至最高点之间的轮廓线逐渐远离穿刺作用面,自最高点起至第二点之间的轮廓线逐渐靠近穿刺作用面。本发明采用渐变式的刃口,有利于穿刺的进行,缩短了穿刺的时间。通过设置若干单向的分离结构,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提高了穿刺芯尖端的强度,但是该专利存在不便于高效一体化装配连接现象,需要进行改进。
[0006] 但是现有的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0007] 穿刺积液引流装置不便于进行机械式压力调控工作,不便于进行更均匀的负压调控工作,同时穿刺积液引流装置还存在不便于高效一体化装配连接现象,所以需要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第一积液引流装置和第二积液引流装置,所述第一积液引流装置的后端位置与第二积液引流装置相固定连接;
[0010] 所述第一积液引流装置包括连通传导结构和配合挤压结构;
[0011] 所述连通传导结构设在第一积液引流装置的内端中心位置处,所述连通传导结构的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配合挤压结构;
[0012] 所述连通传导结构包括连通阀、单向调节阀、压力球管、连通管、穿刺针、连接卡板、存储槽、连通拉伸管和配合连接管;
[0013] 所述连接卡板设在连通传导结构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连接卡板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存储槽,所述存储槽的上端位置与连通拉伸管相连通设置,所述连通拉伸管的上端位置与配合连接管相连通设置,所述配合连接管的顶部与连通阀相连通设置,所述连通阀的前端位置与连通管相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的前端位置与穿刺针相连通设置,所述配合连接管的侧端位置与单向调节阀相连通设置,所述单向调节阀的侧端位置与压力球管相连通设置;
[0014] 所述连通传导结构还包括刻度槽和稳固连杆;
[0015] 所述刻度槽开设在存储槽的前端位置处,所述连接卡板的侧端位置与稳固连杆相固定连接;
[0016] 所述配合挤压结构包括支撑台架、按压连接部件、第一稳固座和第二稳固座;
[0017] 所述支撑台架设在配合挤压结构的内端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台架的前端中部位置与第一稳固座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架的前端底部位置与第二稳固座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架的侧端位置与按压连接部件相固定连接;
[0018] 所述配合挤压结构包括半圆弧架、电动机、固定配合弧架、推移固定弧架、支架座和轨道连接架;
[0019] 所述支架座设在配合挤压结构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支架座的上端位置与轨道连接架相固定连接,所述轨道连接架的中心与固定配合弧架相固定连接,所述轨道连接架的侧端位置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半圆弧架,所述固定配合弧架的另一侧位置与推移固定弧架相滑动连接设置,所述固定配合弧架、推移固定弧架采用对称设置,且固定配合弧架、推移固定弧架均采用不锈钢合金材料设置,所述固定配合弧架、推移固定弧架均与轨道连接架相连接。
[0020] 优选的,所述推移固定弧架侧端设有杆体,且推移固定弧架通过杆体在轨道连接架内滑动连接。
[0021] 优选的,所述半圆弧架采用半圆形结构设置,且与轨道连接架的侧端限位设置。
[0022] 优选的,所述半圆弧架与压力球管相连接接触,且压力球管通过半圆弧架挤压设置。
[0023] 优选的,所述固定配合弧架、推移固定弧架与压力球管相限位固定,所述压力球管通过固定配合弧架、推移固定弧架在轨道连接架限位设置。
[0024] 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固座、第二稳固座与连接卡板相适配卡接设置。
[0025] 优选的,所述压力球管通过单向调节阀与配合连接管相连通设置。
[0026] 优选的,所述连接卡板通过刻度槽连接有固定架体,且固定架体与第一稳固座相连接。
[0027]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外界电源相电性连通设置。
[0028] 优选的,所述第二积液引流装置的底部位置设有连通组合导管,所述连通组合导管的前端通过连通阀门连通有外接管。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0] 一、本发明通过安装第一积液引流装置和第二积液引流装置,第一积液引流装置、第二积液引流装置相固定连接,实现整体的固定安装工作,可方便进行两端的同时工作,方便进行后期的切换工作,实现双位置的引流操作,更高效的进行引流目的,且第一积液引流装置通过连通传导结构、配合挤压结构连接设置,方便进行治疗生产工作,更高效的进行组合目的。
[0031] 二、本发明通过安装连通传导结构和配合挤压结构,连通传导结构通过结构的设置,方便进行引流液的存储,方便进行医疗治疗工作,且通过连通管、穿刺针方便进行穿刺,实现连通,通过连通传导结构内部的负压处理,实现引流液的高效导排工作,更好的进行整体存储工作,通过配合挤压结构的设置,方便进行支撑连接工作,实现连通传导结构内部的压力调控工作,更好的进行压力调节,方便进行引流治疗工作。
[0032] 三、本发明通过安装连通阀门、外接管和连通组合导管,实现第二积液引流装置与外界的连通工作,存储槽的底部通过连通阀门、外接管和连通组合导管与外界可进行连通,方便进行多余引流液的传输工作,避免患者身体内积液过多,造成不便存储的现象,且通过连通阀门的调节,方便进行密封调控目的。
[0033] 四、本发明在管道内对积液的流速进行辅助监测,通过流量及流速监测模块,并利用二者流速相差比例,得到控制连通管内积液的合适流速,最终通过对应人员调控压力球管的捏动频率、压力值,或者电控方式调整其管道内流速,从而提升积液抽取速度的可控性,方便医护人员对不同情况的捏动频率、压力决定不同的积液吸取流速。

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发明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积液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积液引流装置的侧视图;
[0038] 图4为本发明第一积液引流装置的后视图;
[0039] 图5为本发明连通传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6为本发明连通传导结构的侧视图;
[0041] 图7为本发明配合挤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8为本发明配合挤压结构的侧视;
[0043] 图9为本发明主体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0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0045] 图中:1‑第一积液引流装置、2‑第二积液引流装置、3‑连通传导结构、4‑配合挤压结构、5‑连通阀、6‑单向调节阀、7‑压力球管、8‑连通管、9‑穿刺针、10‑连接卡板、11‑存储槽、12‑连通拉伸管、13‑配合连接管、14‑刻度槽、15‑稳固连杆、16‑支撑台架、17‑按压连接部件、18‑第一稳固座、19‑第二稳固座、20‑半圆弧架、21‑电动机、22‑固定配合弧架、23‑推移固定弧架、24‑支架座、25‑轨道连接架、26‑连通阀门、27‑外接管、28‑连通组合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7]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4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49] 实施例1
[0050]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心内科胸腔穿刺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和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的后端位置与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相固定连接;
[0051] 请参阅图2、图3、图4,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包括连通传导结构3和配合挤压结构4,通过连通传导结构3和配合挤压结构4的组合设置,方便进行整体的连接安装工作;
[0052] 连通传导结构3设在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的内端中心位置处,连通传导结构3的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配合挤压结构4;
[0053] 请参阅图5,连通传导结构3包括连通阀5、单向调节阀6、压力球管7、连通管8、穿刺针9、连接卡板10、存储槽11、连通拉伸管12和配合连接管13,通过连通阀5、单向调节阀6、压力球管7、连通管8、穿刺针9、连接卡板10、存储槽11、连通拉伸管12和配合连接管13的组合设置,方便进行传导连通工作;
[0054] 连接卡板10设在连通传导结构3的内端底部位置处,连接卡板10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存储槽11,存储槽11的上端位置与连通拉伸管12相连通设置,连通拉伸管12的上端位置与配合连接管13相连通设置,配合连接管13的顶部与连通阀5相连通设置,连通阀5的前端位置与连通管8相连通设置,连通管8的前端位置与穿刺针9相连通设置,配合连接管13的侧端位置与单向调节阀6相连通设置,单向调节阀6的侧端位置与压力球管7相连通设置;
[0055] 请参阅图6,连通传导结构3还包括刻度槽14和稳固连杆15;
[0056] 刻度槽14开设在存储槽11的前端位置处,连接卡板10的侧端位置与稳固连杆15相固定连接;
[0057] 请参阅图7,配合挤压结构4包括支撑台架16、按压连接部件17、第一稳固座18和第二稳固座19,通过支撑台架16、按压连接部件17、第一稳固座18和第二稳固座19的组合连接,方便进行挤压配合工作;
[0058] 支撑台架16设在配合挤压结构4的内端中心位置处,支撑台架16的前端中部位置与第一稳固座18相固定连接,支撑台架16的前端底部位置与第二稳固座19相固定连接,支撑台架16的侧端位置与按压连接部件17相固定连接;
[0059] 请参阅图8,配合挤压结构4包括半圆弧架20、电动机21、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支架座24和轨道连接架25,通过结构的设置,方便进行驱动连接工作;
[0060] 支架座24设在配合挤压结构4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支架座24的上端位置与轨道连接架25相固定连接,轨道连接架25的中心与固定配合弧架22相固定连接,轨道连接架25的侧端位置安装有电动机21,电动机21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半圆弧架20,固定配合弧架22的另一侧位置与推移固定弧架23相滑动连接设置,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采用对称设置,且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均采用不锈钢合金材料设置,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均与轨道连接架25相连接。
[0061]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推移固定弧架23侧端设有杆体,且推移固定弧架23通过杆体在轨道连接架25内滑动连接,半圆弧架20采用半圆形结构设置,且与轨道连接架25的侧端限位设置,半圆弧架20与压力球管7相连接接触,且压力球管7通过半圆弧架20挤压设置,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与压力球管7相限位固定,压力球管7通过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在轨道连接架25限位设置,第一稳固座18、第二稳固座19与连接卡板10相适配卡接设置,压力球管7通过单向调节阀6与配合连接管13相连通设置,连接卡板10通过刻度槽14连接有固定架体,且固定架体与第一稳固座18相连接,电动机21通过控制器与外界电源相电性连通设置,通过结构的设置,更好的进行调节控制目的。
[0062]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通过将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进行组合连接,实现整体的安装架设工作,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方便进行双工位式治疗目的,方便进行治疗目的,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通过连通传导结构3、配合挤压结构4组合设置,连通传导结构3方便进行存储传输工作,实现积液的导排目的,配合挤压结构4的设置,可实现连通传导结构3内压力的调节工作,方便进行压力调控目的,连通传导结构3通过连通阀5、单向调节阀6、压力球管7、连通管8、穿刺针9、连接卡板10、存储槽11、连通拉伸管12、配合连接管13、刻度槽14和稳固连杆15组合设置,实现连通传导结构3的组合安装工作,连通传导结构3内端的存储槽11、连通拉伸管12、配合连接管13、连通阀5相连通,且连通阀5与连通管8、穿刺针9相连通设置,穿刺针9可与患者的身体接触,实现积液导排连通的目的,通过连通管8进行传输,配合连接管13的侧端与单向调节阀6、压力球管7连通设置,使用者可通过单向调节阀6、压力球管7进行调控,防止液体回流,且通过压力球管7的设置,方便进行连通传导结构3内压力的调节工作,实现内部的负压连通目的,刻度槽14的设置,方便进行容量的检测工作,稳固连杆15的设置,方便进行连通传导结构3的支撑,同时方便进行与配合挤压结构4的固定连接工作,配合挤压结构4通过支撑台架16、按压连接部件17、第一稳固座18、第二稳固座19、半圆弧架20、电动机21、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支架座
24和轨道连接架25组合连接,支撑台架16、第一稳固座18、第二稳固座19的设置,方便进行中心的支撑连接工作,按压连接部件17的设置,方便进行压力的调节控制工作,配合挤压结构4内端的电动机21可驱动半圆弧架20进行转动,实现连通传导结构3内部的接触连接,方便进行挤压调节,实现内部的压力调控,且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的设置,方便进行压力球管7的定位安装工作,方便进行整体化的组合连接。
[0063] 实施例2
[006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的底部位置设有连通组合导管28,连通组合导管28的前端通过连通阀门26连通有外接管27,方便进行与外界的连通工作。
[0065]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使用者通过安装连通阀门26、外接管27和连通组合导管28,实现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与外界的连通工作,存储槽11的底部通过连通阀门26、外接管27和连通组合导管28与外界可进行连通,方便进行多余引流液的传输工作,避免患者身体内积液过多,造成不便存储的现象,且通过连通阀门26的调节,方便进行密封调控目的。
[0066] 工作原理:使用者将第一积液引流装置1、第二积液引流装置2进行组合,实现整体的安装架设工作,使用者将连通传导结构3、配合挤压结构4进行组合,之后将穿刺针9穿刺入患者的相应部位,通过启动电动机21,可带动半圆弧架20进行转动,半圆弧架20的转动会挤压压力球管7,从而改变连通传导结构3内的压力,积液通过穿刺针9传输至连通管8位置处,之后通过连通阀5传输至配合连接管13位置处,通过连通拉伸管12传导至存储槽11位置处,实现整体的连通,使用者可通过刻度槽14进行积液的观察工作,确定积液的容积,连接卡板10、稳固连杆15的设置,方便进行连通传导结构3与第一稳固座18、第二稳固座19的固定工作,实现整体的安装目的,固定配合弧架22、推移固定弧架23可与压力球管7进行限位连接,实现安装组合工作,从而方便进行整体的连通治疗工作,同时可通过云台控制器进行实时的监控,作用在电动机上,实现速率的检测,通过智能化设备的监测,方便进行速率的调控目的,完成工作。
[0067] 实施例3
[0068] 在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的方案中,在挤压压力球管7的过程中,积液通过连通管8被吸入,从而完成积液引流的过程,在积液引流的过程中,通过在连通管8与挤压压力球管7内分别放置至少一组流量及流速监测模块进行辅助上述方案进行积液抽取实时流速监测,其中每组流量及流速监测模块包括前后两个流速监测模块,同时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方案,对积液进行流速监测时,采用时差法对流速或者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当流速或者流量扬程超过预设值则对流速采用电控限速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电控限速,可以利用电子阀的偏转阻挡程度,降低管道口径,从而形成对应流速降低;
[0069] 在进行时差法流速、流量监测时,对每组中的两个流速监测模块拟定为监测A据点与监测B据点,其中监测A据点与监测B据点可以采用垂直于液体流动轨迹的方向放置或者倾斜式的一上一下放置或者根据固定间距进行平行于液体流动轨迹的方式进行放置;
[0070] 根据监测A据点与监测B据点的放置位置,可以得到从监测A据点到监测B据点的顺流时间为Td,同理从监测B据点到监测A据点的顺流时间为Tp,
[0071] 从而得到:
[0072]
[0073]
[0074] 其中v表示积液在受到压力球管7挤压后,利用负压力所产生的对应流速,从而根据最终监测到的流速进行可视化,让操作人员进行人为调整手指的捏动幅度或者电控的方式降低流速,另外,当流速监测模块未超声波测速时,则a为超声波的波速,若流量监测模块为光敏测速或者压力测速的方式进行设置的话,那么a则表示对应模块在监测时敏感件的回弹速度或者为监测速度,L为声道长度或者监测A据点与监测B据点的间距,θ为监测A据点与监测B据点的连线轨迹线条,与管道液体流动轨迹线条之间的夹角;
[0075] 最终通过监测A据点与监测B据点顺流逆流的方式计算出时间差,
[0076]
[0077] 其中求得的Δt则为监测A据点与监测B据点的时间差,最终通过Δt的推倒,求出其中v的值,v为积液在受到压力球管7挤压后,利用负压力所产生的对应流速;
[0078] 在对流速测得后,由于连通管8与挤压压力球管7内分别放置至少一组流量及流速监测模块,利用二者流速相差比例,得到控制连通管8内积液的合适流速,最终通过对应人员调控压力球管7的捏动频率、压力值,或者电控方式调整其管道内流速。
[007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