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666196.2

文献号 : CN11475443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永进黄飞王艺橙

申请人 : 南京智铁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以克服恒温差控制方式中由于冷冻水系统的大惰性、大时滞特性影响系统快速响应性及稳定性问题,使用的空调系统包括普通空调和相变空调,相变空调包括相变单元和温控单元,相变单元包括固液相变材料,用于吸收和放出热量调整空间温度,温控单元用于将相变材料的温度调整至预设值,所述相变空调固定安装在高铁站房的各区域内,不同区域的相变空调的相变单元通过水路管道及换热器能够进行换热。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高铁站房空调能耗,系统响应迅速且稳定,且在恒压差控制中压差能准确反映末端负荷变化。

权利要求 :

1.一种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使用的空调系统包括普通空调和相变空调,相变空调包括相变单元和温控单元,相变单元包括固液相变材料,用于吸收和放出热量调整空间温度,温控单元用于将相变材料的温度调整至预设值,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变空调固定安装在高铁站房的各区域内,不同区域的相变空调的相变单元通过水路管道及换热器能够进行换热;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设定各区域温度控制范围和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

步骤B:相变空调的相变材料始终与所在区域进行热量交换,在以下几种情况时进行相应的过程:B1:当某一区域内温度在温控范围内,且该区域内相变材料温度处于温度控制范围内时,不开启温控单元和普通空调;

B2:当某一区域内温度在温控范围内,且该区域内相变材料温度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外时;

首先通过水路和换热器使该区域内的相变材料与其它区域未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使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当跨区域的相变材料之间热交换无法使该区域相变材料温度重新回到控制范围内时,开启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控单元,对该区域的相变材料温度进行单独调控,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B3:当某一区域温度超出温控范围外时;

开启该区域内的普通空调,同时通过水路和换热器与其它区域未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并同时开启对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控单元,对该区域的相变材料温度进行调控;使该区域温度回到控制范围,并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所述相变空调包括换热组件(100)和传热组件(200);

所述换热组件(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内装有相变材料;

所述传热组件(200)包括传导壳(210),传导壳(210)内装有能够移动的传热介质;

所述传导壳(210)厚度不大于3cm,所述壳体(110)可拆卸固定在传导壳(210)上,且壳体(110)位于候车厅座椅下方;

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水路和换热站(300);所述传导壳(210)的一端通过水路和换热器(310)与换热站(300)中的热源或冷源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铁站房内外的阴冷区域和光照区域,单独设置相变单元,这些相变单元能够与其它区域进行热量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壳(210)内以水作为传热介质,调整壳体(110)内相变材料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环形囊(120)内,环形囊(120)由两个平行的转动定位在壳体(110)内的辊从内部张拉定位,使环形囊(120)能够在壳体(110)内转动;

所述环形囊(120)的外表面上固定有磁铁片(121),磁铁片(121)有多个,在环形囊(120)的环向均匀布置成两个平行的环;

所述传导壳(210)内的传热介质封装在条形囊(220)内,条形囊(220)有多条,且平行排布;

条形囊(220)长度方向与用于定位环形囊(120)的辊的轴线方向垂直,与环形囊(120)上磁铁片(121)纵向位置对应的条形囊(220)的上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铁片(221),使条形囊(220)沿长度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环形囊(120)在壳体(110)内转动;

还包括卷绕辊(240),卷绕辊(240)用于卷绕条形囊(220),条形囊(220)的长度是传导壳(210)长度的2倍以上;卷绕辊(240)在传导壳(210)相对的两端对称布置,条形囊(220)的两端与对应的卷绕辊(24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温控过程如下:

先使一端的卷绕辊(240)卷绕条形囊(220),使另一端卷绕辊(240)上没有或是只有少部分条形囊;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先与座椅下方的换热组件100以及候车厅环境进行热量交换;此时,卷绕在一端卷绕辊(240)上的条形囊(220)调整好温度,使该部分条形囊内的相变材料温度维持在控制范围内,作为备用;

在温度均在控制范围内时,控制两端的卷绕辊(240)相互的卷绕,使条形囊(220)在候车厅内往复运动,带动环形囊(120)转动,使环形囊(120)的两个相对的面,交替的与传导壳(210)处换热;

在所述步骤B2和B3对应条件下:

当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温度超出控制范围时或候车厅内温度超出温度控制范围,控制相对的卷绕辊(240)卷收原来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220),使原本卷绕在卷绕辊(240)上的条形囊进入传导壳(2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条形囊(220)有多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形囊(220)的底面固定一层耐磨层(230),耐磨层(230)以用于与传导壳(210)内底面直接接触,并作为牵拉受力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条形囊(220)是紧密排布的单元囊固定在耐磨层(230)上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座椅(500)包括座板(510)、球接座(520)、按压囊(530)、充气管(540);

所述球接座(520)固定座椅(500)的座板安装架的中心处,所述座板(510)的中心与球接座(520)球接;

所述按压囊(530)为弹性囊,弹性囊受压力作用下收缩排气;

所述按压囊(530)有四个,固定在座椅(500)的座板安装架的四个角处,顶面接触座板(510);按压囊(530)均与充气管(540)的一端连通;充气管(540)内设有一个滑动配合的活塞(541),活塞(541)远离充气管(540)与按压囊(530)连通端的一侧固定压簧,压簧空余端固定在充气管(540)的端部;充气管(540)临近压簧的一端通过管道与位于壳体(110)内的气囊(140)连通。

说明书 :

一种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铁站房的能耗优化方法,具体涉及高铁站房利用相变储能的的空调来优化空调系统能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铁站房涉及多个空间,候车室、机房、办公区域等,现有的空调系统能耗非常高,一般占整个建筑用电负荷的 40% 60%。~
[0003]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11083912B提供了一种相变储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利用相变模块代替备用的制冷系统,辅助常用的空调系统来调节温度,达到降耗的目的。但其使用的空间仅限于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这种热源位置确定的空间进行降温处理。在进行多空间,如高铁站房,尤其是涉及到人员移动频繁的候车厅时,现有技术的这种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就不适用了。
[0004] 此外,在大型的冷冻水空调系统中,冷冻水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中央组成部分,冷冻水系统的能耗占整个中央空调系统能耗 10%‑15%。目前最常用的冷冻水变流量控制主要有恒压差控制和恒温差控制。恒温差控制节能性高但是由于温度变化缓慢加上变流量导致的冷冻水循环周期的不确定性大大影响系统对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及系统的稳定性;由于压差响应的时滞性较小,能够较快的反应流量的变化,所以恒压差控制具有很好的快速性能,但是由于冷冻水压差与负荷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空调的负荷的变化不能准确通过压差的变化来描述,这样使恒压差控制准确性差甚至出现控制失效的现象。
[0005] 结合相变空调和冷冻水系统,使冷冻水的控制集中在对相变温度的响应上,能够降低冷冻水系统的调整难度。

发明内容

[0006]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变储能空调系统不能跨区域,多空间同时进行温度调控,且对于热源位置不确定的空间无法有效进行温度调整的问题,实现了多空间温度协调控制,利用温度差进一步降低能耗,且能够对人员移动频繁的候车厅能够有及时有效的调控温度的效果。
[000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使用的空调系统包括普通空调和相变空调,相变空调包括相变单元和温控单元,相变单元包括固液相变材料,用于吸收和放出热量调整空间温度,温控单元用于将相变材料的温度调整至预设值;
[0008] 所述相变空调固定安装在高铁站房的各区域内,不同区域的相变空调的相变单元通过水路管道及换热器能够进行换热;
[0009]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步骤A:设定各区域温度控制范围和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
[0011] 步骤B:相变空调的相变材料始终与所在区域进行热量交换,在以下几种情况时进行相应的过程:
[0012] B1:当某一区域内温度在温控范围内,且该区域内相变材料温度处于温度控制范围内时,不开启温控单元和普通空调;
[0013] B2:当某一区域内温度在温控范围内,且该区域内相变材料温度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外时;
[0014] 首先通过水路和换热器使该区域内的相变材料与其它区域未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使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0015] 当跨区域的相变材料之间热交换无法使该区域相变材料温度重新回到控制范围内时,开启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控单元,对该区域的相变材料温度进行单独调控,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0016] B3:当某一区域温度超出温控范围外时;
[0017] 开启该区域内的普通空调,同时通过水路和换热器与其它区域未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并同时开启对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控单元,对该区域的相变材料温度进行调控;使该区域温度回到控制范围,并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0018] 进一步的,在高铁站房内外的阴冷区域和光照区域,单独设置相变单元,这些相变单元能够与其它区域进行热量交换。
[0019] 所述相变空调包括换热组件和传热组件;
[0020]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装有相变材料;
[0021] 所述传热组件包括传导壳,传导壳内装有能够移动的传热介质;
[0022] 所述传导壳厚度不大于3cm,所述壳体可拆卸固定在传导壳上,且壳体位于候车厅座椅下方;
[0023] 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水路和换热站;所述传导壳的一端通过水路和换热器与换热站中的热源或冷源进行换热。
[0024] 进一步的,所述传导壳内以水作为传热介质,调整壳体内相变材料的温度。
[0025]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环形囊内,环形囊由两个平行的转动定位在壳体内的辊从内部张拉定位,使环形囊能够在壳体内转动;
[0026] 所述环形囊的外表面上固定有磁铁片,磁铁片有多个,在环形囊的环向均匀布置成两个平行的环;
[0027] 所述传导壳内的传热介质封装在条形囊内,条形囊有多条,且平行排布;
[0028] 条形囊长度方向与用于定位环形囊的辊的轴线方向垂直,与环形囊上磁铁片纵向位置对应的条形囊的上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铁片,使条形囊沿长度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环形囊在壳体内转动;
[0029] 还包括卷绕辊,卷绕辊用于卷绕条形囊,条形囊的长度是传导壳长度的倍以上;卷绕辊在传导壳相对的两端对称布置,条形囊的两端与对应的卷绕辊固定连接。
[00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温控过程如下:
[0031] 先使一端的卷绕辊卷绕条形囊,使另一端卷绕辊上没有或是只有少部分条形囊;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先与座椅下方的换热组件以及候车厅环境进行热量交换;此时,卷绕在一端卷绕辊上的条形囊调整好温度,使该部分条形囊内的相变材料温度维持在控制范围内,作为备用;
[0032] 在温度均在控制范围内时,控制两端的卷绕辊相互的卷绕,使条形囊在候车厅内往复运动,带动环形囊转动,使环形囊的两个相对的面,交替的与传导壳处换热;
[0033] 在所述步骤B2和B3对应条件下:
[0034] 当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温度超出控制范围时或候车厅内温度超出温度控制范围,控制相对的卷绕辊卷收原来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使原本卷绕在卷绕辊上的条形囊进入传导壳内。
[0035] 进一步的,条形囊有多条。
[0036] 进一步的,在条形囊的底面固定一层耐磨层,耐磨层以用于与传导壳内底面直接接触,并作为牵拉受力层。
[0037] 进一步的,条形囊是紧密排布的单元囊固定在耐磨层上制成。
[0038] 进一步的,座椅包括座板、球接座、按压囊、充气管;
[0039] 所述球接座固定座椅的座板安装架的中心处,所述座板的中心与球接座球接;
[0040] 所述按压囊为弹性囊,弹性囊受压力作用下收缩排气;
[0041] 所述按压囊有四个,固定在座椅的座板安装架的四个角处,顶面接触座板;按压囊均与充气管的一端连通;充气管内设有一个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远离充气管与按压囊连通端的一侧固定压簧,压簧空余端固定在充气管的端部;充气管临近压簧的一端通过管道与位于壳体内的气囊连通。
[0042]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利用相变材料,在高铁站房的不同区域进行换热,达到整体温度的调配,减少普通的电力空调的使用时长,缩小普通电力空调所需要调控的温度范围,达到降低空调能耗的目的。此外,因为温控以及热量交换的场所发生了变化,集中地点的热量交换,使温控难度降低,能够改善恒温差控制方式中由于冷冻水系统的大惰性、大时滞特性影响系统快速性及稳定性问题,以及恒压差控制中压差不能准确反映末端负荷变化而导致的准确性差及控制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3] 图1 为本发明示意图;
[0044] 图2 为换热组件和传热组件布置示意图;
[0045] 图3 为换热组件剖示图;
[0046] 图4 为换热组件带有环形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5 为换热组件带有环形囊同时传热组件带有条形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6 为环形囊表面结构示意图;
[0049] 图7 为卷绕辊配合替换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8 为传导壳与卷绕辊在候车厅内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0051] 图9 为座椅与换热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0052] 图中,换热组件100、壳体110、环形囊120、磁铁片121、托板130、气囊140;传热组件200、传导壳210、条形囊220、铁片221、耐磨层230、卷绕辊240;换热站300、换热器310、水路
320、水箱330;机房400;座椅500、座板510、球接座520、按压囊530、充气管540、活塞541。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54]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55]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56] 通过利用相变材料,在高铁站房的不同区域进行换热,达到整体温度的调配,减少普通的电力空调的使用时长,缩小普通电力空调所需要调控的温度范围,达到降低空调能耗的目的。
[0057] 实施例一
[0058] 如图1所示,一种高铁站房空调能耗优化的控制方法,使用的空调系统包括普通空调和相变空调,相变空调包括相变单元和温控单元,相变单元包括固液相变材料,用于吸收和放出热量调整空间温度,温控单元用于将相变材料的温度调整至预设值,
[0059] 所述相变空调固定安装在高铁站房的各区域内,不同区域的相变空调的相变单元通过水路管道及换热器能够进行换热;
[0060]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1] 步骤A:设定各区域温度控制范围和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
[0062] 步骤B:相变空调的相变材料始终与所在区域进行热量交换,在以下几种情况时进行相应的过程:
[0063] B1:当某一区域内温度在温控范围内,且该区域内相变材料温度处于温度控制范围内时,不开启温控单元和普通空调;
[0064] B2:当某一区域内温度在温控范围内,且该区域内相变材料温度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外时;
[0065] 首先通过水路和换热器使该区域内的相变材料与其它区域未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使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0066] 当跨区域的相变材料之间热交换无法使该区域相变材料温度重新回到控制范围内时,开启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控单元,对该区域的相变材料温度进行单独调控,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0067] B3:当某一区域温度超出温控范围外时;
[0068] 开启该区域内的普通空调,同时通过水路和换热器与其它区域未超出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并同时开启对该区域相变材料的温控单元,对该区域的相变材料温度进行调控;使该区域温度回到控制范围,并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回到控制范围。
[0069] 通过上述方法,各区域间可以设置不同的温控范围,如环境温度控制范围:候车厅设置在21‑25℃,机房设置在26‑30℃;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候车厅设置在18‑22℃,机房设置在20‑25℃;在机房温控范围在26‑30℃范围内,相变材料温度超过了25℃,此时可以通过对机房相变单元冷却用水与候车厅相变单元冷却用水进行换热。因为候车厅的相变单元使用的相变材料量比机房用的相变材料量多,可以利用候车厅的相变材料储存机房相变材料的热量,但候车厅本身温度仍能够保持在控制范围内。如此,能够利用各区域间的温差和空间热容,实现站房内的跨区域温度自调节。节省额外的电力空调的能耗,如图1所示。
[0070] 同时,可以在站房内的阴冷区域和光照区域,单独设置相变空调,用于站房内的温度调节操作。如在卫生间、地下车库、地下室这些阴冷区域,和站房阳面的房顶、立面、广场这些光照区域,形成自然的额外热量补偿或吸收源。
[0071] 实施例二
[0072] 现有技术中的相变空调的结构,是冷却水和相变材料复合在一起的管道结构,这种方式是对某个区域或是房间的整体调控。对发热源或是吸热区域没有针对性的热量管控。尤其是对于人员移动频繁的候车厅,如果要进行改造,墙壁需要有广告和信息显示的区域,地面如果开凿铺设管路,工期又非常长。且会影响原有的底面管线的铺设。因此,对候车厅所用的相变空调做针对性的设计,如图1‑3所示。
[0073] 所述相变空调包括换热组件100和传热组件200;
[0074] 所述换热组件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内装有相变材料;
[0075] 所述传热组件200包括传导壳210,传导壳210内装有能够移动的传热介质;
[0076] 所述传导壳210厚度不大于3cm,所述壳体110可拆卸固定在传导壳210上,且壳体110位于候车厅座椅下方;
[0077] 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水路和换热站300;所述传导壳210的一端通过水路和换热器310与换热站300中的热源或冷源进行换热。
[0078] 所述传导壳210内可以水作为传热介质,调整壳体110内相变材料的温度。直接在传导壳210内布置水管即可。
[0079] 在换热站300,通过水路320的连通,可以将不同区域的换热用水之间利用换热器310进行换热,如图1所示。换热器和水路的布置方式使用常用现有技术即可完成。
[0080] 传导壳210的端部与水路和换热的热交换方式有多种:1、在传导壳210的端部固定换热器,该换热器通过水路以水为介质与换热转中的热源或冷源热交换。2、传导壳210的端部直接浸入水箱330里,水箱里的水通过水路与换热站300内的换热器310进行换热操作。3、当然,在传导壳210端部的外壳或是传热介质内布置毛细水管,毛细水管汇集至主水管,然后在通过换热器310与热源或是冷源交换热量也可。
[0081] 通过座椅500下方的换热组件100,能够有针对性的吸收和放出热量,人员在候车厅内,大部分人会坐在座椅上。
[0082] 在夏季,候车厅内放出热量的主要是人,利用座椅下方的换热组件100以更近的距离吸收热量,且是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热量吸收,候车厅整体环境温度波动范围更小,温度更稳定。这时,即使需要普通空调进行制冷,所需要调控的温差值也较小,且在温度回到调控范围后,温度能够稳定更长的时间。
[0083] 在冬季,候车厅内需要制暖的也是人,利用座椅下方的换热组件100也能近距离的放热,体感温度更舒适。这时,传导壳210内的介质,可通过其它区域,如机房等温度更高的区域,通过水路和换热器进行辅助换热,利用高温区域的热量辅助加热候车厅的传热介质温度,进而辅助加热候车厅的环境温度,达到降耗的目的。
[0084] 实施例三
[0085] 实施例二中的座椅下方的换热组件100,如果仅仅是一个容纳相变材料的盒体,其换热的速率并不高。因为,盒体的底面与传导壳210的顶面接触,其它5个面于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盒体内靠近壳体110内壁处的相变材料在与环境温度进行热量交换后,然后才能将热量与远离内壁处的相变材料传递过去,最终才能与传导壳210内的传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这对于大空间来说,如候车厅,存在较大的温控的延迟。传导介质的热量最终要与空间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其速率就受到壳体110内的相变材料之间热量传递速率的制约,不能快速的响应温控过程。因此,对换热组件100内的相变材料的布置方式做进一步的改良。
[0086] 如图4‑8所示,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环形囊120内,环形囊120由两个平行的转动定位在壳体110内的辊从内部张拉定位,使环形囊120能够在壳体110内转动;
[0087] 所述环形囊120的外表面上固定有磁铁片121,磁铁片121有多个,在环形囊120的环向均匀布置成两个平行的环;
[0088] 所述传导壳210内的传热介质封装在条形囊220内,条形囊220有多条,且平行排布;
[0089] 条形囊220长度方向与用于定位环形囊120的辊的轴线方向垂直,与环形囊120上磁铁片121纵向位置对应的条形囊220的上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铁片221,使条形囊220沿长度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环形囊120在壳体110内转动;
[0090] 还包括卷绕辊240,卷绕辊240用于卷绕条形囊220,条形囊220的长度是传导壳210长度的2倍以上;卷绕辊240在传导壳210相对的两端对称布置,条形囊220的两端与对应的卷绕辊240固定连接。
[0091] 温控过程如下:
[0092] 先使一端的卷绕辊240卷绕条形囊220,使另一端卷绕辊240上没有或是只有少部分条形囊。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先与座椅下方的换热组件100以及候车厅环境进行热量交换。此时,卷绕在一端卷绕辊240上的条形囊220调整好温度,使该部分条形囊内的相变材料温度维持在控制范围内,作为备用。
[0093] 在温度均在控制范围内时,控制两端的卷绕辊240相互的卷绕,使条形囊220在候车厅内往复运动,带动环形囊120转动,使环形囊120的两个相对的面,交替的与传导壳210处换热。达到加速热量交换的目的。
[0094] 当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温度超出控制范围时,控制相对的卷绕辊240卷收原来位于候车厅内的条形囊220,使原本卷绕在卷绕辊240上的条形囊进入传导壳210内。条形囊220在移动时,铁片221的移动与环形囊120上的磁铁片121相互吸引,也会带着环形囊120移动。实现快速调整传热介质温度的目的。
[0095] 此外,因为条形囊220有多条,可以间隔的使用条形囊220与其它区域进行热量交换。
[0096] 每个条形囊220卷绕端可以单独配一个换热器或是浸泡水箱,用于温度控制和热量交换。此外,卷绕辊240也可以单独工作,每两个卷绕辊240卷绕一个条形囊。这样,可以将候车厅通过不同的条形囊220进行分区域控制,甚至可以利用候车厅不同区域的温差,通过换热,实现候车厅内的热量交互,使温度范围更稳定,能耗更低。且分区控温,本身能耗也更低。
[0097] 条形囊220可以用常用的塑料膜制成,在条形囊220的底面固定一层耐磨层230,耐磨层230以用于与传导壳210内底面直接接触,并作为牵拉受力层。避免条形囊220被拉坏或变形。
[0098] 使用条形囊220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不同季节可以更换不同的传热介质。便于对不同季节下不同的温控范围进行调整。也能够针对地区的不同,调整适用于当地气候使用的传热介质。如在海南,和在沈阳,这两种明显不同的地区,其温控范围和调整方式,就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传热介质来调整至能耗相对最优的选择。甚至是针对候车厅的不同区域,也可以使用不同的传热介质来做区别处理。
[0099] 条形囊220可以是紧密排布的单元囊固定在耐磨层230上制成。这样,一方面便于卷收,另一方面,便于在有渗漏时及时跟换单元囊。
[0100] 实施例四
[0101] 换热组件100内的相变材料,在固态时,热传导速率较低。在候车厅人比较多时,为了能够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加速热量的传递速率。利用座椅500对相变材料进行额外的热量交换操作。如图9所示。
[0102] 座椅500包括座板510、球接座520、按压囊530、充气管540;
[0103] 所述球接座520固定座椅500的座板安装架的中心处,所述座板510的中心与球接座520球接;
[0104] 所述按压囊530为弹性囊;受压力下收缩排气;
[0105] 所述按压囊530有四个,固定在座椅500的座板安装架的四个角处,顶面接触座板510;按压囊530均与充气管540的一端连通;充气管540内设有一个滑动配合的活塞541,活塞541远离充气管540与按压囊530连通端的一侧固定压簧,压簧空余端固定在充气管540的端部;充气管540临近压簧的一端通过管道与位于壳体110内的气囊140连通。
[0106] 在无人坐的时候,按压囊530托着座板510处于一个平衡位置,这时并不向气囊140充气。但有人坐在座板510上时,总是会有重心的移动。就会使座板510反复的在平衡位置、不充分压缩某一侧或某一个按压囊530和充分压缩某一侧或某一个按压囊530这三种状态之间切换。这个过程之间,使得位于壳体110内的气囊140反复的膨胀、收缩,达到促进壳体110内相变材料变换位置,加速热量交换的目的。
[0107] 如果是带有环形囊120的壳体120,可以在两个辊之间固定一个水平的托板130,托板130位于环形囊120环绕空间内,所述气囊140固定在托板130上,充气时气囊140与两个辊之配合达到挤压环形囊120的目的。
[010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