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及系统、参数重构方法及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732074.9

文献号 : CN1148185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章秀银苏华峰丁海徐金旭孟弼慧

申请人 : 华南理工大学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及系统、参数重构方法及系统,所述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提取目标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本发明使用低成本的网络分析仪提取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并经过一系列数学运算,便可得到滤波器件等效电路,降低了滤波器件等效电路的提取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提取目标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

所述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计算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处的值以及角微分;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的值以及角微分,对单端反射系数余式进行传输零点综合,得到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和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反复迭代上述过程,直至各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完全求出;

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的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s=jω,ω表示角频率;RL表示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ai、bi分别表示RL分子和分母的第i项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如下: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所述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具体公式如下:i+1 i+1

其中,RL 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F11 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S11的i+1分子多项式;E 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

i+1 i+1

所述F11 和E 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zi=∞时:

当zi=jωi<∞时:

其中,z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 和 分别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的S11和S22的分子多项式; 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ξ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i i i i i在RL 处的角微分,γ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在RL 处的值;此外RL=F11/E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包括:级联任意两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中间散射参数;

将中间散射参数和余下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依次级联,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任意两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中间散射参数,具体公式如下:当zA=∞,且zB=∞时:

当zA=jωA,且zB=jωB时:

当zA=jωA,且zB=∞时:

当zA=∞,且zB=jωB时:

A B

其中,zA和zB分别表示A和B两个任意传输零点;F11 和F11 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11的A B A B分子多项式;F12 和F12 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12的分子多项式;F22 和F22 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22的分子多项式;EA和EB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ξA和ξB分别表示A和B两个传输零点在RL处的角微分;S11、S12、S21和S22均表示A和B两个任意传输零点级联完成后的中间散射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中间散射参数和余下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依次级联,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公式如下:其中,

i

所述N在实际运算中,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计算;

所述数值方法的具体公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具体包括: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得到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

将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以留数形式展开,得到目标导纳参数的留数和极点;

根据目标导纳参数的留数和极点,构建第一耦合矩阵,并对第一耦合矩阵进行矩阵运算,得到第二耦合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具体公式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为通过二端口网络分析仪读取到的参数。

9.一种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重构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所述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计算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处的值以及角微分;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的值以及角微分,对单端反射系数余式进行传输零点综合,得到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和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反复迭代上述过程,直至各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完全求出;

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的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s=jω,ω表示角频率;RL表示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ai、bi分别表示RL分子和分母的第i项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重构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如下:若各传输零点被综合完成之后,仍存在非常数的多项式余式,则需利用第二耦合矩阵对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进行重构;

所述利用第二耦合矩阵对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进行重构,具体公式如下:令R(1,1)=y,R(n+1,n+2)=1,其余元素为零,则有:其中,P是n+2阶矩阵,P=ωU,U(2,2)=…=U(n+1,n+1)=1,其余元素为零;M为耦合矩阵;

、 和 表示重构完成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11.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拟合单元,用于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综合单元,用于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级联单元,用于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耦合矩阵构建单元,用于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等效电路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提取目标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

所述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计算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处的值以及角微分;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的值以及角微分,对单端反射系数余式进行传输零点综合,得到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和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反复迭代上述过程,直至各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完全求出;

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的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s=jω,ω表示角频率;RL表示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ai、bi分别表示RL分子和分母的第i项系数。

12.一种滤波器件参数重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拟合单元,用于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综合单元,用于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级联单元,用于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耦合矩阵构建单元,用于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参数重构单元,用于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重构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所述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计算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处的值以及角微分;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的值以及角微分,对单端反射系数余式进行传输零点综合,得到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和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反复迭代上述过程,直至各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完全求出;

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的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s=jω,ω表示角频率;RL表示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ai、bi分别表示RL分子和分母的第i项系数。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程序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9‑10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

14.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9‑10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

说明书 :

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及系统、参数重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及系统、参数重构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制造和微波器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5G的部署,无线通信频段在原来2G/3G/4G的频段的基础上又增加三个5G频段。在5G基站建设的过程,由于2G/3G/4G基站频段占据了黄金位置,导致5G基站天面资源紧张。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2G/3G/4G和5G射频系统集成一起,但是系统的集成必然导致不同频率系统间的电磁干扰,导致不同频段基站系统通信容量恶化。为了解决不同频率系统间的造成电磁干扰问题,不同的无线通信器件厂家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案都需要使用到滤波器件,如滤波器、滤波天线和由滤波器组成的多工器等。可见,滤波器件在5G布局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在滤波器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滤波器件生产工艺的限制,导致滤波器件生产一致性差,比如在实际生产中谐振频率等电气指标很难稳定地满足要求。因此在滤波器件的实际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调试。但是人工调试的效率低下,而且不同的人工调试往往会导致结果相差较大。为此,滤波器件的生产急需一种客观可靠的自动化调试方法。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方法往往是使用网络分析仪读取滤波器件的全部滤波器件的S参数,通过矢量拟合或者柯西等算法对S参数(包括S11、S22和S12)进行拟合,然后用S参数提取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参数。通过比较被提取等效电路参数与标准参数的差值,指导机器人自动调试。但是此类传统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双端口滤波器。对于其他滤波器件,则会失效或者调试代价昂贵。比如,对于多工器,如果使用多端口网络分析仪读取全部的S参数,并用于拟合和综合,由于多端口网络分析仪的昂贵价格,将会导致自动化调试成本过高;另外传统算法也不适用于单端口的滤波器件,如滤波天线等。可见,此类传统方法只能有效应用于滤波器中,对于多工器和滤波天线,尚无成本低且具有通用性的方法提取其等效电路参数。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及系统、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可以克服现有算法无法满足滤波天线和多工器等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参数提取难题。
[0006]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
[0007]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
[0008]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系统。
[0009]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件参数重构系统。
[0010]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0011]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
[0012]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13] 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4] 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0015] 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0016] 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017] 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018] 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0019] 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提取目标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
[0020] 进一步的,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的具体公式如下:
[0021]
[0022] 其中,s=jω,ω表示角频率;RL表示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ai、bi分别表示RL分子和分母的第i项系数。
[0023]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
[0024] 计算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处的值以及角微分;
[0025]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的值以及角微分,对单端反射系数余式进行传输零点综合,得到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和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0026] 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027] 反复迭代上述步骤,直至各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完全求出。
[0028]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
[0029] 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0030]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031] 所述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具体公式如下:
[0032]
[0033] 其中,RL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F11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i+1S11的分子多项式;E 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
[0034] 所述F11i+1和Ei+1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0035] 当zi=∞时:
[0036] 当zi=jωi<∞时:
[0037]
[0038] 其中,Z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 和 分别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的S11和S22的分子多项式; 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ξi+1表示第i+1个传输i i i i i零点在RL 处的角微分,γ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在RL 处的值;此外RL=F11/E 。
[0039] 进一步的,所述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包括:
[0040] 级联任意两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中间散射参数;
[0041] 将中间散射参数和余下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依次级联,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042] 进一步的,所述级联任意两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中间散射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0043] 当zA=∞,且zB=∞时:
[0044]
[0045] 当zA=jωA,且zB=jωB时:
[0046]
[0047] 当zA=jωA,且zB=∞时:
[0048]
[0049]
[0050] 当zA=∞,且zB=jωB时:
[0051]
[0052] 其中,zA和zB分别表示A和B两个任意传输零点;F11A和F11B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A B A BS11的分子多项式;F12 和F12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12的分子多项式;F22 和F22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22的分子多项式;EA和EB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ξA和ξB分别表示A和B两个传输零点在RL处的角微分;S11、S12、S21和S22均表示A和B两个任意传输零点级联完成后的中间散射参数。
[0053] 进一步的,所述将中间散射参数和余下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依次级联,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0054]
[0055]  其中,
[0056]
[0057] 所述Ni在实际运算中,可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计算;
[0058] 所述数值方法的具体公式如下:
[0059]
[0060] 进一步的,所述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具体包括:
[0061] 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得到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
[0062] 将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以留数形式展开,得到目标导纳参数的留数和极点;
[0063] 根据目标导纳参数的留数和极点,构建第一耦合矩阵,并对第一耦合矩阵进行矩阵运算,得到第二耦合矩阵。
[0064]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具体公式如下:
[0065] 。
[0066] 进一步的,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为通过二端口网络分析仪读取到的参数。
[0067]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68] 一种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69] 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0070] 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0071] 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072] 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073] 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0074] 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重构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075] 进一步的,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的具体公式如下:
[0076]
[0077] 其中,s=jω,ω表示角频率;RL表示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ai、bi分别表示RL分子和分母的第n项系数。
[0078]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
[0079] 计算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处的值以及角微分;
[0080]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反射系数的值以及角微分,对单端反射系数余式进行传输零点综合,得到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和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0081] 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082] 反复迭代上述步骤,直至各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完全求出。
[0083]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
[0084] 根据第i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
[0085] 根据计算完成的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086] 所述计算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具体公式如下:
[0087]
[0088] 其中,RL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反射系数余式;F11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i+1S11的分子多项式;E 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
[0089] 所述F11i+1和Ei+1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0090] 当zi=∞时:
[0091]
[0092] 当zi=jωi<∞时:
[0093]
[0094] 其中,Z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 和 分别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的S11和S22的分子多项式; 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ξi+1表示第i+1个传输i i i i i零点在RL 处的角微分,γ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在RL 处的值;此外RL=F11/E 。
[0095] 进一步的,所述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包括:
[0096] 级联任意两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中间散射参数;
[0097] 将中间散射参数和余下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依次级联,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098] 进一步的,所述级联任意两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中间散射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0099] 当zA=∞,且zB=∞时:
[0100]
[0101] 当zA=jωA,且zB=jωB时:
[0102]
[0103] 当zA=jωA,且zB=∞时:
[0104]
[0105]
[0106] 当zA=∞,且zB=jωB时:
[0107]
[0108] 其中,zA和zB分别表示A和B两个任意传输零点;F11A和F11B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A B A BS11的分子多项式;F12 和F12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12的分子多项式;F22 和F22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22的分子多项式;EA和EB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ξA和ξB分别表示A和B两个传输零点在RL处的角微分;S11、S12、S21和S22均表示A和B两个任意传输零点级联完成后的中间散射参数。
[0109] 进一步的,所述将中间散射参数和余下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依次级联,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0110]
[0111] 其中,
[0112]
[0113] 所述Ni在实际运算中,可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计算;
[0114] 所述数值方法的具体公式如下:
[0115]
[0116] 进一步的,所述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具体包括:
[0117] 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得到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
[0118] 将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以留数形式展开,得到目标导纳参数的留数和极点;
[0119] 根据目标导纳参数的留数和极点,构建第一耦合矩阵,并对第一耦合矩阵进行矩阵运算,得到第二耦合矩阵。
[0120]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具体公式如下:
[0121] 。
[0122] 进一步的,所述单端口反射系数为通过二端口网络分析仪读取到的参数。
[0123]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重构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包括:
[0124] 若各传输零点被综合完成之后,仍存在非常数的多项式余式,则需利用第二耦合矩阵对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进行重构;
[0125] 所述利用第二耦合矩阵对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进行重构,具体公式如下:
[0126]
[0127] 令R(1,1)=y,R(n+1,n+2)=1,其余元素为零,则有:
[0128]
[0129] 其中,P是n+2阶矩阵,P=ωU,U(2,2)=…=U(n+1,n+1)=1,其余元素为零;M为耦合矩阵; 、 和 表示重构完成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130]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131] 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132]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0133] 拟合单元,用于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0134] 综合单元,用于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135] 级联单元,用于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136] 耦合矩阵构建单元,用于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0137] 等效电路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提取目标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
[0138]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139] 一种滤波器件参数重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140]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0141] 拟合单元,用于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0142] 综合单元,用于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143] 级联单元,用于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144] 耦合矩阵构建单元,用于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0145] 参数重构单元,用于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重构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146]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147]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程序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或实现上述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
[0148]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149] 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或实现上述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
[0150]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151] 1、本发明利用低成本的测试设备获取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传输零点信息,并经过拟合、综合及级联等一系列处理,便可得到相应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参数;同时,所获得的等效电路参数可指导相应的滤波器件进行自动化调试。可见,本发明无需特殊且昂贵的测试设备便可实现对滤波器件等效电路参数的提取,降低了滤波器件等效电路参数的提取成本,也降低了滤波器件自动化调试的成本。
[0152] 2、本发明不仅可以提取多端口滤波器件等效电路参数,还能提取单端口滤波器件等效电路参数,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及可实现性。

附图说明

[015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15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的流程图。
[015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RL余式求解的示意图。
[015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S参数级联的过程图。
[015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的流程图。
[015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抽头式双工器拓扑的结构图。
[0159]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抽头式双工器模型谐振频率与提取谐振频率的对比图。
[0160]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抽头式双工器模型耦合系数与提取耦合系数的对比图。
[0161]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单端口滤波天线的拓扑图。
[0162]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单端口滤波天线模型谐振频率与提取谐振频率的对比图。
[0163]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单端口滤波天线模型耦合系数与提取耦合系数的对比图。
[0164]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系统的流程图。
[0165]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系统的流程图。
[0166]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67]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168] 实施例1:
[0169]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70] S101、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
[0171] 若目标滤波器件为双端口器件或多端口器件,则利用二端口网络分析仪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若目标滤波器件为单端口器件,则利用二端口网络分析仪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同时使用常规方法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增益曲线或效率曲线;进一步地,对目标滤波器件的传输系数/增益曲线/效率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其中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0172] S102、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0173] 本实施例对步骤S101所获得的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对应的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表达式,如公式(1)所示。
[0174]  (1)
[0175] 其中,s=jω,ω表示角频率;RL表示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ai、bi分别表示RL分子和分母的第i项系数。
[0176] S103、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177] 本实施例通过步骤S102的公式(1)对各传输零点进行综合,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0178] S1031、求解第i个传输零点在单端口反射系数处的值(γi)以及角微分(ξi),具体公式如下:
[0179] 当zi=∞时:
[0180]                                                (2a)
[0181]                                             (2b)
[0182] 当zi=jωi<∞时:
[0183]                                              (2c)
[0184]                                         (2d)
[0185] 其中,Zi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 pn、pn‑1是多项式F(s)的第n‑1和n阶系数,qn、qn‑1是多项式E(s)的第n‑1和n阶系数。
[0186] S1032、在公式(2a)‑(2d)基础上,利用RL对第i个传输零点进行零点综合,获得第i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表达,具体公式如下:
[0187] 当zi=∞时:
[0188]                                          (3a)
[0189]                                               (3b)
[0190]                                               (3c)
[0191] 当zi=jωi<∞时:
[0192]                                            (3d)
[0193]                                         (3e)
[0194]                                         (3f)
[0195] S1033、如图2所示,假设RLi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被综合后留下的反射系数余式,则i+1第i+1个传输零点被综合后留下的反射系数余式(RL )可以通过(4)和(5a)‑(5d)获得,具体公式如下:
[0196]                                    (4)
[0197] F11i+1和Ei+1由公式(5a)‑(5d)表示。
[0198] 当zi=∞时:
[0199]                             (5a)
[0200]                                (5b)
[0201] 当zi=jωi<∞时:
[0202]                  (5c)
[0203]                                            (5d)
[0204] 其中,Z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 和 分别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的S11和 S22的分子多项式; 表示第i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ξi+1表示第i+1个传输i i i i i零点在RL 处的角微分,γi+1表示第i+1个传输零点在RL 处的值;此外RL=F11/E 。
[0205] S1034、反复迭代步骤S1031 S1033,直至目标滤波器件中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求出,具体为:求出第i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后,利用第i个传输零点被综合后i i+1 i+1
留下的反射系数余式RL 计算RL ,再利用RL 求解第i+1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反复循环直至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完全综合求出。
[0206]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散射参数指的是双端口散射参数(双端口S参数)。
[0207] S104、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208] 获得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之后,将任意两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级联一起,得到中间散射参数;然后将中间散射参数和余下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依次级联,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双端口S参数,即第二散射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0209] S1041、级联任意两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中间散射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0210] 1、当zA=∞,且zB=∞时:
[0211]                                     (6a)
[0212]                                        (6b)
[0213]                                    (6c)
[0214] 2、当zA=jωA,且zB=jωB时:
[0215]                                   (6d)
[0216]                                  (6e)
[0217]                                (6f)
[0218] 3、当zA=jωA,且zB=∞时:
[0219]                                 (6g)
[0220]                                  (6h)
[0221]                                (6i)
[0222] 4、当zA=∞,且zB=jωB时:
[0223]                                     (6j)
[0224]                                   (6k)
[0225]                                 (6l)
[0226] 其中,其中,zA和zB分别表示A和B两个任意传输零点;F11A和F11B分别表示A和B传输A B A B零点的S11的分子多项式;F12 和F12 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12的分子多项式;F22 和F22 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S22的分子多项式;EA和EB分别表示A和B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的分母多项式;ξA和ξB分别表示A和B两个传输零点在RL处的角微分;S11、S12、S21和S22均表示A和B两个任意传输零点级联完成后的中间散射参数。
[0227] S1042、将中间散射参数与余下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依次级联,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0228]                                             (7a)
[0229]                                            (7b)
[0230]                                     (7c)
[0231] 其中
[0232]                                  (8)
[0233] Ni在实际运算中,有时无法直接求解,可以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进而有(7a)‑(7c)的第二散射参数的多项式表达式:
[0234]                                       (9a)
[0235]                                        (9b)
[0236]                                              (9c)
[0237] 完成步骤S1041和S1042后,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238] S105、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0239] 本实施例将级联后的第二散射参数转换为目标导纳参数(Y参数),并以多项式的形式表达目标导纳参数(Y参数),具体公式如(10a)‑(10c)所示:
[0240]       (10a)
[0241]  (10b)
[0242] (10c)
[0243] 进一步地,将目标导纳参数的多项式(10a)‑(10c)以留数形式展开,得到目标导纳参数的留数和极点;根据目标导纳参数的留数和极点,构建第一耦合矩阵,并对第一耦合矩阵进行矩阵运算,得到目标滤波器件电路结构对应的耦合矩阵即第二耦合矩阵。
[0244] S106、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提取目标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
[0245] 根据相关数学关系,利用第二耦合矩阵计算具体的等效电路参数(如谐振频率),进而提取得到目标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
[0246] 实施例2:
[0247]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248] S401、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
[0249] S402、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0250] S403、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251] S404、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252] S405、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0253] S406、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重构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254] 上述步骤S401 S405和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1 S105一致,不同点在于步骤S406,其~ ~中步骤S406的具体内容如下:
[0255] 当各传输零点被综合完成后,假设仍然存在非常数的多项式余式 ,则根据第二耦合矩阵,并利用公式(11)‑(13)重新构建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公式(11)‑(13)具体如下:
[0256]                                        (11)
[0257] 令R(1,1)=y, R(n+1,n+2)=1,其余元素为零,
[0258] A=[P‑j×R+M]    (12)
[0259] (13a)
[0260]   (13b)
[0261]      (13c)
[0262] 其中,P是n+2阶矩阵,P=ωU,U(2,2)=…=U(n+1,n+1)=1,其余元素为零,M为耦合矩阵,  、 和 表示重构完成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263] 完成上述步骤S401 S406,重构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264] 实施例3:
[026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以该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应用于抽头式双工器为例进行说明;图5示例性示出了目标抽头双工器的拓扑结构图。该双工器包含一个TX滤波器和一个RX滤波器,具体电气参数可以为:
[0266] TX滤波器:
[0267] 通带:1925‑1992 MHz;阶数:5;传输零点个数:1。
[0268] RX滤波器:
[0269] 通带:1845.5‑1915.5MHz;阶数:5;传输零点个数:1。
[0270] 目标抽头双工器的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实现:
[0271] 步骤1:使用二端口网络分析仪读取目标抽头双工器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具体为:先将目标抽头双工器的二端口滤波器接入网络分析仪,网络分析仪读取目标抽头双工器中待测滤波器的单端口反射系数(S22和S12),并利用S12获取传输零点信息。其中,在网络分析仪读取待测滤波器的单端口反射系数的过程中,目标抽头双工器中其他滤波器需要接入负载。
[0272] 步骤2:对S22进行拟合,求解S22的有理多项式表达式,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
[0273] 步骤3:对读取到的S22有理多项式进行传输零点综合,具体为:综合过程中,每综合出一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后,计算S22的余式,并用余式代替S22,然后继续综合下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反复执行所述方法,直至全部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综合完毕,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3。
[0274] 步骤4:级联全部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4。
[0275] 步骤5: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目标电路结构对应的耦合矩阵即第二耦合矩阵,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5。
[0276] 步骤6:根据第二耦合矩阵,提取目标抽头双工器的等效电路,具体为:根据相关数学关系,使用第二耦合矩阵计算具体的等效电路参数(如谐振频率),从而实现目标抽头双工器等效电路的提取。
[0277]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六个步骤所提取到的目标抽头双工器等效电路参数结果与理论值相差不大,具体结果如图6、图7中所示。
[0278] 实施例4:
[0279] 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以该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应用于抽头式双工器为例进行说明;目标抽头双工器包含一个TX滤波器和一个RX滤波器,具体电气参数可以为:
[0280] TX滤波器:
[0281] 通带:1925‑1992 MHz;阶数:5;传输零点个数:1。
[0282] RX滤波器:
[0283] 通带:1845.5‑1915.5MHz;阶数:5;传输零点个数:1。
[0284] 目标抽头双工器的参数重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实现:
[0285] 步骤1:使用二端口网络分析仪读取目标抽头双工器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具体为:先将目标抽头双工器的二端口滤波器接入网络分析仪,网络分析仪读取目标抽头双工器中待测滤波器的单端口反射系数(S22和S12),并利用S12获取传输零点信息。其中,在网络分析仪读取待测滤波器的单端口反射系数的过程中,目标抽头双工器中其他滤波器需要接入负载。
[0286] 步骤2:对S22进行拟合,求解S22的有理多项式表达式,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实施例2中的步骤S402。
[0287] 步骤3:对读取到的S22有理多项式进行传输零点综合,具体为:综合过程中,每综合出一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后,计算S22的余式,并用余式代替S22,然后继续综合下个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反复执行所述方法,直至全部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被综合完毕,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实施例2中的步骤S403。
[0288] 步骤4:级联全部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实施例2中的步骤S404。
[0289] 步骤5: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目标电路结构对应的耦合矩阵即第二耦合矩阵,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实施例2中的步骤S405。
[0290] 步骤6:根据第二耦合矩阵,并利用实施例2中的公式(11)‑(13),重构目标抽头双工器中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重构后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291] 实施例5:
[0292] 在滤波器件中,滤波天线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源器件,该器件在天线端集成了滤波器的功能,集成性很高,因此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目前滤波天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频5G基站天线中。但是,由于工艺原因,滤波天线的批量生产一致性不高,而且还没有相关的自动化调试方法。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
[0293] 本实施例在电路仿真软件中建立了一个单端口的滤波器网络,用以模拟了单端口的目标滤波天线模型,并成功提取到其所对应的一个等效电路参数;图8示例性示出了目标滤波天线的拓扑结构图;该目标滤波天线的具体电气参数可以为:
[0294] 通带:1925‑1992 MHz
[0295] 阶数:5
[0296] 传输零点个数:1
[0297] 本实施例中的目标滤波天线等效电路提取步骤与实施例3的提取步骤基本一致,但是在具体实现上略有不同,不同点在于步骤1。
[0298]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需要将S12改为目标滤波天线的增益或者效率曲线。
[0299]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步骤所提取到的目标滤波天线等效电路参数结果与理论值相差不大,具体结果如图9、图10中所示。
[0300] 实施例6:
[0301] 本实施例在电路仿真软件中建立了一个单端口的滤波器网络,用以模拟了单端口的目标滤波天线模型;该目标滤波天线的具体电气参数可以为:
[0302] 通带:1925‑1992 MHz
[0303] 阶数:5
[0304] 传输零点个数:1
[0305] 本实施例中的目标滤波天线参数重构步骤与实施例4的参数重构步骤基本一致,但是在具体实现上略有不同,不同点在于步骤6。
[0306] 进一步地,由于不存在非常数的S11余式,因此在公式(12)中的矩阵元素R(1,1)=1。
[0307] 完成六个步骤之后,得到重构后的目标滤波天线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308]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0309]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相反,描绘的步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0310] 实施例7:
[0311]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系统,该系统包括获取单元1101、拟合单元1102、综合单元1103、级联单元1104、耦合矩阵构建单元1105、等效电路提取单元1106,各个单元的具体功能如下:
[0312] 获取单元1101,用于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0313] 拟合单元1102,用于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0314] 综合单元1103,用于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315] 级联单元1104,用于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316] 耦合矩阵构建单元1105,用于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0317] 等效电路提取单元1106,用于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提取目标滤波器件的等效电路。
[0318] 实施例8:
[0319]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系统,该系统包括获取单元1201、拟合单元1202、综合单元1203、级联单元1204、耦合矩阵构建单元1205、参数重构单元1206,各个单元的具体功能如下:
[0320] 获取单元1201,用于获取目标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各传输零点,所述传输零点分为有限传输零点和无限传输零点;
[0321] 拟合单元1202,用于对单端口反射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
[0322] 综合单元1203,用于利用单端口反射系数余式综合各传输零点,得到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323] 级联单元1204,用于级联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得到第二散射参数;
[0324] 耦合矩阵构建单元1205,用于将第二散射参数转换成目标导纳参数,并利用目标导纳参数构建第二耦合矩阵;
[0325] 参数重构单元1206,用于根据构建好的第二耦合矩阵,重构目标滤波器件的各传输零点的第一散射参数。
[0326] 实施例9:
[0327]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1301连接的处理器1302、存储器、输入装置1303、显示装置1304和网络接口1305,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1306和内存储器1307,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1306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1307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处理器1302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和/或上述实施例2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
[0328] 实施例10:
[032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和/或上述实施例2的滤波器件参数重构方法。
[03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331]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332]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Python、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0333] 综上所述,本发明低成本的测试设备获取滤波器件的单端口反射系数和传输零点信息,并经过拟合、综合及级联等一系列处理,便可得到相应的滤波器件等效电路参数;同时,所获得的等效电路参数可指导相应的滤波器件进行自动化调试。可见,本发明无需特殊且昂贵的测试设备便可实现对滤波器件等效电路参数的提取,降低了滤波器件等效电路参数的提取成本,也降低了滤波器件自动化调试的成本。
[03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