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80002814.2

文献号 : CN1148300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启平

申请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对的对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对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与所述底板连接位置处的形状为弧形状;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板内;灯条组件,位于所述U型槽,所述灯条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发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固定胶带,位于所述对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胶带与所述对板贴合,且所述固定胶带在所述底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部件在所述底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权利要求 :

1.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对的对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对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与所述底板连接位置处的形状为弧形状,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对板依次连接,构成容置空间,并在端部构成一U型槽;

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板的所述容置空间内;

灯条组件,位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灯条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发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

固定胶带,位于所述对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胶带与所述对板贴合,且所述固定胶带在所述底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部件在所述底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发光部件重叠的第一部,由所述第一部沿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延伸出的第二部,以及由所述第一部沿朝向所述侧板一侧延伸出的第三部;

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固定胶带粘贴,以与所述对板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二部包括与所述固定胶带重叠的重叠部,以及由所述重叠部向所述发光部件一侧延伸的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由所述发光部件指向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为0.5mm~1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部背离所述发光部件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重叠部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对板的面向所述底板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部背离所述发光部件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重叠部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对板的面向所述底板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固定胶带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胶体、第一基材和第二胶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对板背离所述底板一侧的垫体胶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垫体胶带包括第二基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的第四基材,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二基材、所述第四基材为一体结构。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垫体胶带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固定胶带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上的厚度。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垫体胶带还包括:位于所述对板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的第三胶体,位于所述第二基材的背离所述对板一侧的第四胶体,以及位于所述第四胶体的背离所述第二基材依次的第三基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底板一侧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光学膜片的朝向所述U型槽的端部与所述对板的端部具有间隙。

14.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说明书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主要包括了液晶面板和背光源。背光源按光源种类主要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背光源。

发明内容

[0003]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
[0004] 背板,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对的对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对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与所述底板连接位置处的形状为弧形状,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对板依次连接,构成容置空间,并在端部构成一U型槽;
[0005] 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板的所述容置空间内;
[0006] 灯条组件,位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灯条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发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
[0007] 固定胶带,位于所述对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胶带与所述对板贴合,且所述固定胶带在所述底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部件在所述底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0008]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发光部件重叠的第一部,由所述第一部沿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延伸出的第二部,以及由所述第一部沿朝向所述侧板一侧延伸出的第三部;
[0009] 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固定胶带粘贴,以与所述对板贴合。
[00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包括与所述固定胶带重叠的重叠部,以及由所述重叠部向所述发光部件一侧延伸的延伸部。
[001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由所述发光部件指向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为0.5mm~1mm。
[001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背离所述发光部件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重叠部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对板的面向所述底板的表面。
[001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背离所述发光部件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重叠部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对板的面向所述底板的表面。
[0014]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胶带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胶体、第一基材和第二胶体。
[001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对板背离所述底板一侧的垫体胶带。
[001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垫体胶带包括第二基材。
[001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的第四基材,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二基材、所述第四基材为一体结构。
[0018]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垫体胶带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固定胶带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上的厚度。
[0019]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垫体胶带还包括:位于所述对板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的第三胶体,位于所述第二基材的背离所述对板一侧的第四胶体,以及位于所述第四胶体的背离所述第二基材依次的第三基材。
[002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底板一侧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光学膜片的朝向所述U型槽的端部与所述对板的端部具有间隙。
[0021]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6]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7]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0028]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0029]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0030]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33]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内”、“外”、“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4] 现行笔记本(Notebook)背光源模组在底部有圆弧结构,以实现在拐角位置处的圆滑过渡,从而达到美观和具有较佳的手感的效果,而灯条在圆弧位置难以实现准确定位,所以正常设计下的灯条正装难以法实现,所以得灯条通常都是倒装,通过灯条固定胶带固定在背板的U型槽内,灯条与背板U槽结构的上沿内侧接触。参见图1所示,背板产品的U型槽结构开口尺寸d在钣金件模具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尺寸存在波动的问题,目前的制程能力水平最大与最小的位置差dMAX‑dMIN在0.1mm的水平。如此,由于灯条是通过双面胶带固定在U型槽的上方,那么LED的发光面位置在z方向直接受到U槽开口尺寸波动的影响,存在0.1mm的浮动。对于背板U槽开口位置d偏大的位置来说,因FPC与U槽上沿内侧是固定的,则该情况下,导光板端面与灯条发光面的失配凸显出来,灯条的发光面位置在z方向上移,鉴于目前主流灯条的有效发光区域高度在0.5mm,则开口位置偏大0.1mm影响很大,失配位置会产生漏光的严重问题,当居中位置的灯条位置上浮0.1mm后,可见区域发生明显的局部亮度异常。实际产品中,U槽开口大小偏大的位置不固定也不仅限于一处,则视觉上在入光侧画面存在明暗不均匀的问题。
[0035]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参见图2所示,包括:
[0036] 背板1,包括:底板11,与底板11相对的对板12,以及连接底板11和对板12的侧板13,侧板13的与底板11连接位置处的形状为弧形状,底板11、侧板13、对板12依次连接,构成容置空间,并在端部构成一U型槽;
[0037] 导光板2,位于背板1内的容置空间内;
[0038] 灯条组件3,位于U型槽内,灯条组件3包括:柔性电路板31,以及固定于柔性电路板31的发光部件32,其中,柔性电路板31位于导光板2的背离底板11的一侧,发光部件32位于导光板2的侧面;具体的,发光部件32可以LED灯条;
[0039] 固定胶带4,位于对板12与柔性电路板31之间,柔性电路板31通过固定胶带4与对板12贴合,且固定胶带4在底板11的正投影与发光部件32在底板11的正投影不交叠。
[0040] 本公开实施例中,灯条组件3通过固定胶带4贴附于对板12,可以实现通过倒装方式将灯条组件3进行组装,避免灯条组件3贴附于底板11时,灯条组件3无法有效定位的问题,而且,固定胶带4在底板11的正投影与发光部件32在底板11的正投影不交叠,在U型槽的开口尺寸受工艺限制,较正常尺寸偏大时,由于发光部件32位置处未与对板12贴合,进而可以通过发光部件32自身的重力作用进行下垂(如图3所示),实现与导光板2侧面大致对齐,进而可以改善因发光部件32与导光板2上下方向错位时,导致背光模组会发生漏光,致使入光侧的画面效果存在明暗不均的问题,而若在U型槽的开口尺寸实现按预期尺寸严格制作,没有发生偏差时,发光部件32下端与底板11较为接近,也会使光部件32与导光板2侧面大致对齐。
[0041] 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柔性电路板31包括与发光部件32重叠的第一部311,由第一部311沿朝向导光板2一侧延伸出的第二部312,以及由第一部311沿朝向侧板13一侧延伸出的第三部313;柔性电路板31通过第二部312与固定胶带4粘贴,以与对板12贴合。
[0042]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5所示,第二部312包括与固定胶带4重叠的重叠部3121,以及由重叠部3121向发光部件32一侧延伸的延伸部3122,即,结合图5所示,固定胶带4的朝向发光部件32的端部与发光部件32的朝向导光板2的端部之间并不对齐,二者之间存在间隙,以实现在U型槽的开口偏大,发光部件32发生下垂时,柔性电路板31具有活动空间,允许发光部件32发生下垂,避免固定胶带4的朝向发光部件32的端部与发光部件32的朝向导光板2的端部之间严格对齐时,即便发光部件32具有重力,而因周边与对板12紧密贴合,也无法实现下垂的问题。
[0043] 具体的,结合图5所示,在由发光部件32指向导光板2的方向(如图5中的箭头OA所示方向)上,延伸部3122的长度L为0.5mm~1mm,以使发光部件32可以整体向下下垂,使发光部件32的发光面(如图3中发光部件32的右侧面)与导光板2的左侧面大致贴合,避免若延伸部3122的长度L过小,发光部件32下垂时,自身会发生倾斜(如发光部件32的左侧较发光部件32的右侧较低),会在发光部件32的发光面与导光板2的左侧面之间存在斜缝,最终可能会导致背光模组存在漏光的问题。
[0044]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所示,第一部311背离发光部件32的表面S2与第一表面S1之间的间距h1,等于重叠部3121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S3与第一表面S1之间的间距h2,其中,第一表面S1为对板12的面向底板11的表面。
[004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7所示,第一部311背离发光部件32的表面S2与第一表面S1之间的间距h1,大于重叠部3121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S3与第一表面S1之间的间距h2,其中,第一表面S1为对板12的面向底板11的表面。
[0046]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2‑图7所示,固定胶带4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胶体411、第一基材421和第二胶体412。
[0047] 在具体实施时,参见图8所示和图9所示,其中,图9为未将胶体贴附在背光模组之前的结构,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对板12背离底板11一侧的垫体胶带6。具体的,垫体胶带6在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厚度h3,可以大于固定胶带4在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厚度h4。本公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由于包括位于对板11背离底板12一侧的垫体胶带6,可以实现对背光模组上方的显示面板进行垫高,而且,因垫体胶带6用于垫高显示面板,固定胶带4用于粘贴灯条组件3,垫高显示面板所用的尺寸要大于粘贴灯条组件3的固定胶带4的厚度,因此,垫体胶带6在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厚度,大于固定胶带4在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使垫体胶带6与固定胶带4分别满足不同的需求。
[0048]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8和图9所示,垫体胶带6包括:第二基材422。具体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连接第一基材421和第二基材422的第四基材424。具体的,第一基材421、第二基材422、第四基材424为一体结构。本公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垫体胶带6,其中垫体胶带
6的第二基材422与固定胶带4的第一基材421为一体结构,可以在贴附固定胶带4时,一体贴合形成垫体胶带6,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组装工序,提升了效率。而且,在具体贴合时,可以先贴合垫体胶带6,后贴合固定胶带4,避免固定胶带4位于U型槽内侧,若先贴合固定胶带4,固定胶带4不容易贴合到预期位置的问题。第一基材421的材质具体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0049] 具体的,垫体胶带还包括:位于对板12与第二基材422之间的第三胶体413,位于第二基材422的背离对板12一侧的第四胶体414,以及位于第四胶体414的背离第二基材422一侧的第三基材423。
[0050] 具体的,结合图9所示,胶带的左半部分PET两面均覆有双面胶体(即固定胶带4),每一层胶体在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厚度为0.025mm,胶带右侧为多层结构(即垫体胶带6),且PET的一侧未设置双面胶体,右侧整体厚度依照产品需求调整,整体厚度可以为0.2mm~0.5mm。
[0051]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基材421的在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厚度为0.03mm~0.06mm。具体的,例如,第一基材421的在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厚度为0.05mm,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基材421的在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厚度较薄,可以避免本公开实施例中,垫体胶带6的第二基材422与固定胶带4的第一基材421为一体结构时,在对板12的端部进行弯折时,若第一基材421较厚,会存在张力过大,不易弯曲,以及弯曲变形的问题。
[0052]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2‑图8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底板11与导光板2之间的反射片5。
[0053] 在具体实施时,结合图10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导光板2背离底板11一侧的光学膜片6,具体的,光学膜片6可以包括扩散片61,以及位于扩散片背离导光板2一侧的增亮片62,其中,光学膜片6的朝向U型槽的端部与对板12的端部具有间隙K。
[0054]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0055] 本公开实施例中,灯条组件3通过固定胶带4贴附于对板12,可以实现通过倒装方式将灯条组件3进行组装,避免灯条组件3贴附于底板11时,灯条组件3无法有效定位的问题,而且,固定胶带4在底板11的正投影与发光部件32在底板11的正投影不交叠,在U型槽的开口尺寸受工艺限制,较正常尺寸偏大时,由于发光部件32位置处未与对板12贴合,进而可以通过自身重力作用下进行下垂(如图2所示),实现与导光板2侧面大致对齐,进而可以改善因发光部件32与导光板2上下方向错位时,导致背光模组会发生漏光,致使入光侧的画面效果明暗不均的问题。
[0056]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57]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