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流吸附反应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575869.3

文献号 : CN1148705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宝汉洪延龄柳龙余瑞江董学勇

申请人 : 广州金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包括吸附床体、进料管道、回料机构、两相混流再布器和出料机构,吸附床体设置有进风管和出风管,通过进风管向吸附床体内通入废气,通过出风管将废气排出;进料管道与吸附床体连通,进料管道能够将物料导入吸附床体内,物料被配置为能够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回料机构设置于吸附床体与进风管之间,回料机构一端连通至吸附床体底部,另一端连通至进风管内;两相混流再布器设置于吸附床体内,并位于导流分布器和出风管的进风端之间,两相混流再布器设置有N个,N大于等于一;出料管道连接于吸附床体底部。两相流吸附反应器能够对废气进行多次吸附净化,提高物料的利用率,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减少废气对大气产生的污染。

权利要求 :

1.一种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床体(1),所述吸附床体(1)设置有进风管(2)和出风管(3),通过所述进风管(2)向所述吸附床体(1)内通入废气,通过所述出风管(3)将所述废气排出;

进料管道(4),所述进料管道(4)与所述吸附床体(1)连通,所述进料管道(4)能够将物料导入所述吸附床体(1)内,所述物料被配置为能够吸附所述废气中的污染物;

回料机构(5),所述回料机构(5)设置于所述吸附床体(1)与所述进风管(2)之间,所述回料机构(5)一端连通至所述吸附床体(1)底部,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进风管(2)内;

两相混流再布器(6),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6)设置于吸附床体(1)内,并位于所述进风管(2)的出风端和所述出风管(3)的进风端之间,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6)设置有N个,N大于等于一;

出料管道(7),连接于所述吸附床体(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体(1)内设置有导流分布器(8),所述导流分布器(8)位于所述进风管(2)的出风端与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6)之间,所述导流分布器(8)能够对所述进风管(2)排出的气固两相流导流,使得两相流均匀分布在两相混流再布器(6)上;所述导流分布器(8)的壁面呈圆锥、圆锥台、或双曲线中的一种形状,所述导流分布器(8)上设置开孔或不设置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6)设置有动作机构(61),所述动作机构(61)驱动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6)抖动,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6)与所述吸附床体(1)之间设置软连接结构(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的进风端置于所述吸附床体(1)的外部,所述进风管(2)的出风端延伸至所述吸附床体(1)内部,所述进风管(2)内为第一级吸附区,所述吸附床体(1)内为第二级 吸附区,所述进风管(2)的出风端将所述一级吸附区与所述二级吸附区连通,所述出风管(3)与所述二级吸附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内设置有混流器(21),所述混流器(21)位于所述回料机构(5)的出料口和所述进风管(2)出风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3)设置有过滤器(31),所述过滤器(31)背风面安装有可移动式反吹扫机构,所述可移动式反吹扫机构向所述过滤器(31)吹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废气浓度的气体传感器(32)或取样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体(1)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进料管道(4)设置有进料自动阀(41),所述出料管道(7)设置有出料自动阀(71),所述回料机构(5)设置有回料自动阀(51),所述吸附床体(1)内设置有料位传感器(9),所述气体传感器(32)、所述进料自动阀(41)、所述出料自动阀(71)、所述回料自动阀(51)、所述料位传感器(9)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说明书 :

两相流吸附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相流吸附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有污染物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直接排放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工厂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
[0003]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装置一般包括罐体,在罐体内填充放置有能够吸附废气中污染物的物料,废气导入罐体经吸附净化后,再排出罐体外部。上述废气净化装置在工作时,易形成废气不能流通区域,吸附物料利用率不高,有效吸附时间较短,物料更换频繁且相应操作复杂;此外对进气浓度波动的废气较难适应,常常出现排放超标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相流吸附反应器,能够对废气多次吸附净化,提高物料的利用率,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减少废气对大气产生的污染。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包括:
[0007] 吸附床体,所述吸附床体设置有进风管和出风管,通过所述进风管向所述吸附床体内通入废气,通过所述出风管将所述废气排出;
[0008] 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吸附床体连通,所述进料管道能够将物料导入所述吸附床体内,所述物料被配置为能够吸附所述废气中的污染物;
[0009] 回料机构,所述回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吸附床体与所述进风管之间,所述回料机构一端连通至所述吸附床体底部,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进风管内;
[0010] 两相混流再布器,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设置于吸附床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出风管的进风端之间,两相混流再布器设置有N个,N大于等于一;
[0011] 出料管道,连接于所述吸附床体底部。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床体内设置有导流分布器,所述导流分布器位于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与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之间,所述导流分布器能够对所述进风管排出的气固两相流导流,使得两相流均匀分布在两相混流再布器上;所述导流分布器的壁面呈圆锥、圆锥台、或双曲线中的一种形状,所述导流分布器上设置开孔或不设置开孔。
[0013] 作为优选,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设置有动作机构,所述动作机构驱动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抖动。所述两相混流再布器与所述吸附床体之间设置软连接结构。
[0014]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端置于所述吸附床体的外部,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延伸至所述吸附床体内部,所述进风管内为第一级吸附区,所述吸附床体内为第二吸附区,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将所述一级吸附区与所述二级吸附区连通,所述出风管与所述二级吸附区连通。
[0015]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内设置有混流器,所述混流器位于所述回料机构的出料口和所述进风管出风端之间。
[0016]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管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背风面安装有可移动式反吹扫机构,所述可移动式反吹扫机构向所述过滤器吹风。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废气浓度的气体传感器或取样点。
[0018]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床体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进料管道设置有进料自动阀,所述出料管道设置有出料自动阀,所述回料机构设置有回料自动阀,所述吸附床体内设置有料位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所述进料自动阀、所述出料自动阀、所述回料自动阀、所述料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中两相流吸附反应器,通过进料管道向进风管内导入物料,废气进入进风管时,与进风管内的物料混合,呈气固两相混合流体,固相物料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在进风管内对废气进行一次吸附净化,经过一次吸附净化的气固两相流进入吸附床体内,与两相混流再布器接触,接触过程中,两相混流再布器将气固两相流中的物料截留,且将气固两相流匀布,经过两相混流再布器匀布后的废气继续向出风管移动。由于两相混流再布器在不断抖动,部分固相物料将穿过第一层两相混流再布器,与第一层两相混流再布器后的气流重新形成气固两相流。继续移动至两相混流再布器的气固两相流,能够被第N层两相混流再布器继续吸附净化,继续重复上述过程。通过两相混流再布器对气固两相流进行截留、匀布及传送,完成对废气的第二次吸附净化。经过两次吸附净化后,气相废气由出风管导出,固相物料则积留在吸附床体底部。上述过程重复进行一段时间后,物料将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可通过出料管道将饱和失效的物料排出,继续通过进料管道向吸附床体补充新的物料即可。回料机构将吸附床体底部未饱和物料送至进风管与废气混合被再次利用,通过两次吸附净化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提高物料的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减少废气对大气产生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中两相流吸附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二中两相流吸附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0024] 1、吸附床体;2、进风管;21、混流器;3、出风管;31、过滤器;32、气体传感器;4、进料管道;41、进料自动阀;5、回料机构;51、回料自动阀;6、两相混流再布器;61、动作机构;62、软连接结构;7、出料管道;71、出料自动阀;8、导流分布器;9、料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7]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30] 实施例一:
[003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包括吸附床体1、进料管道4、回料机构5、两相混流再布器6和出料管道7,吸附床体1设置有进风管2和出风管3,通过进风管2向吸附床体1内通入废气,通过出风管3将废气排出,进料管道4与吸附床体1连通,进料管道4能够将物料导入吸附床体1 内,物料被配置为能够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回料机构5设置于吸附床体1于进风管2之间,回料机构5一端连通至吸附床体1底部,另一端连通至进风管2 内,两相混流再布器6设置于吸附床体1内,并位于进风管2的出风端和出风管3的进风端之间,两相混流再布器6设置有N个,N大于等于一,出料管道7 连接于吸附床体1底部。废气在进风管2被物料吸附净化一次,气固两相流进入吸附床体1,通过两相混流再布器6对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截留、匀布及传送,完成对废气的第二次吸附净化,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对废气进行了多次吸附净化处理,回料机构5将吸附床体1内的物料运回进风管2再次使用,使得物料也能够被充分的利用,提高物料的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通过对废气的多次吸附净化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减少废气对大气产生的污染。
[0032] 如图1所示,吸附床体1呈罐装竖直设置,其底部内壁呈收缩的锥状,其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架,支撑架将吸附床体1撑起。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管2 置于吸附床体1的外部。具体地,进风管2竖直的设置在吸附床体1外侧部,进风管2的底端为进风端,废气由此通入,进风管2的顶端为出风端,进风管2 的出风端弯折延伸至吸附床体1的顶部且与吸附床体1内部连通。
[0033] 进料管道4与吸附床体1连通,为吸附床体1内导入物料,物料被被配置为能够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选用活性炭、分子筛或吸附树脂等。活性炭是由木质、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经热解、活化加工制备而成,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化学基团,特异性吸附能力较强的炭材料的统称,对废气起到良好的吸附净化效果。吸附树脂指的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是以吸附为特点,具有多孔立体结构的树脂吸附剂,也能够对废气起到良好的吸附净化效果。可根据具体需要处理的废气含有的污染物种类,对应的选择有相应吸附功能的物料。回料机构5一端连通至吸附床体1底部,另一端连通至进风管2内,将吸附床体1内的物料运回进风管2再次使用,回料机构5的出料口与进风管2连通处靠近进风管2的进风端。进风管2内设置有混流器21,混流器21位于回料机构5的出料口和进风管2出风端之间,使得从进风管2进风端进入的废气,与物料混合后,在进风管2内呈气固两相混合流体,气固两相流能够在混流器21处被进一步混合,气固两相流再从进风管2的出风端排到吸附床体1内部。混流器21选择为能够扰乱气固两相流直线路径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混流器21选择为管道混合器,具有螺旋的导板结构,使得气固两相流只能沿着螺旋的路线盘旋上升,增加气固两相流在进风管2内的路径长度,提高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废气在进风管2内被吸附净化的效果,使得废气中的污染物在此尽可能多的被吸附。
[0034] 吸附床体1内设置有导流分布器8,导流分布器8位于进风管2的出风端与两相混流再布器6之间,导流分布器8能够对进风管2排出的气固两相流导流,使得两相流均匀分布在两相混流再布器6上。具体地,导流分布器8的壁面呈圆锥、圆锥台、或双曲线中的一种形状,导流分布器8视工况要求可能设置开孔或不设置开孔,保证物料下落面尽可能覆盖整个吸附床体1的层截面。本实施例中导流分布器8的壁面形状为上部尖锐的圆锥,导流分布器8设置于靠近进风管2的出风端处,且位于进风管2的出风端正下方,导流分布器8顶部与进风管2的出风端留有一定的间隙,气固两相流从此间隙掉落至导流分布器8 上,被导流分布器8倾斜的外壁面引导、均匀分布,一部分从导流分布器8上的开孔下落下来,另一部分沿着导流分布器8倾斜的壁面向下继续掉落。导流分布器8能够将气固两相流均匀分布,避免气固两相流进入吸附床体1内后过于聚集,起到分布和引导作用,使得气固两相流能够均匀的向下继续运动。
[0035] 两相混流再布器6设置于导流分布器8和出风管3的进风端之间。两相混流再布器6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滤网结构,气固两相流由导流分布器8均匀分流后,掉落至两相混流再布器6上,气固两相流中的固相物料会被两相混流再布器6截留,两相混流再布器6对气固两相流进行再次的均布,废气穿过滤网向下掉落,后面继续掉落在两相混流再布器6上的气固两相流被两相混流再布器6上截留的物料再次吸附净化。通过两相混流再布器6对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截留、匀布及传送,在吸附床体1内完成对废气的第二次吸附净化。两相混流再布器6可以设置为一层或多层,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两层结构,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要求,按需的选择设置的两相混流再布器6的层数,以匹配废气的净化效果。设置多层的两相混流再布器6后,固相物料每次都被截留、气相废气每次都被再次净化。经过一层或多层筛网的截留、均布,及传送,完成对废气的第二次吸附净化。
[0036] 两相混流再布器6设置有动作机构61,动作机构61驱动两相混流再布器6 抖动,两相混流再布器6与吸附床体1之间设置软连接结构62,软连接结构62 软连接结构一方面可以将震动隔绝,防止吸附床体1共振,另一方面防止气体从两相混流再布器7与吸附床体1之间的空隙穿过,影响处理效果。
[0037] 具体地,动作机构61使得两相混流再布器6通过局部振动或者绕轴往复转动、或者水平往复动作,将物料均布在筛网上,并且保证物料落至下层空间,避免筛网上积料堵塞。相应地,动作机构61可由偏心轮机构、凸轮机构,电磁驱动机构或者振动器实现。软连接结构62采用柔性材料支撑,使得两相混流再布器6更多的可动空间。本实施例中软连接结构62采用氟碳纤维膜,固定连接在两相混流再布器6的外壁与吸附床体1的内壁之间,起到软连接的作用。氟碳纤维的膜材经过特殊的紫外线光固化处理和防霉、防腐及防菌处理后,防腐性能十分优越,自重很轻,抗拉强度高,具有耐磨、耐腐蚀、抗老化、耐折度高、吸湿量低等特点,一般实用在工业污水加盖,或者室外遮阳棚等领域,非常适用于此处作为软连接结构62使用。通过动作机构61与软连接结构62的配合,使得两相混流再布器6具有抖动效果,其抖动时,再布效果进一步提升,截留的固相物料也被抖落至下层空间,防止两相混流再布器6堵塞,同时废气穿过两相混流再布器6后,与抖落的固相物料重新混合,重新形成气固两相流体,使得废气在此处被吸附净化的更加充分,也使得物料被利用的更加充分。
[0038] 经过多次吸附净化的废气由设置在吸附床体1下方的出风管3排出,固相物料堆积在吸附床体1底部,堆积在吸附床体1底部的物料已经被使用多次,其吸附净化能力有所削减,但仍有一定的作用,为节省成本,也为了避免物料过多的堆积对两相混流再布器6正常工作的影响,吸附床体1与进风管2之间设置回料机构5,回料机构5可选用为射流器、气动送料器等。回料机构5一端连通至吸附床体1底部,另一端连通至进风管2内,回料机构5将堆积在吸附床体1底部的物料送回进风管2内,被进风管2再次利用,如此循环往复,提高物料的使用率,使其吸附净化效果达到饱和程度,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从吸附床体1底部的出料管道7将已经达到吸附饱和状态的物料排出,通过进料管道4对吸附床体1补充新的物料。
[0039] 出风管3处设置有过滤器31,过滤器31背风面安装有可移动式反吹扫机构,可移动式反吹扫机构向过滤器31吹风。具体地,过滤器31选用为滤网或过滤筒,设置在出风管3的进风端处,过滤器31紧贴吸附床体1的内壁面,过滤器 31能够对离开吸附床体1的废气进行过滤,避免物料随废气排出,气体可以顺利通过。可移动式反吹扫机构为常规的管道吹扫设备,设置有压缩空气吹嘴,压缩空气吹嘴向过滤器31吹风,避免过滤器31堵塞,由于可移动式反吹扫机构安装在背风面,其吹落的物料还会落回吸附床体1内。压缩空气吹嘴与吸附床体1之间连接有万向管,通过万向管能够对压缩空气吹嘴移动,以改变压缩空气吹嘴向过滤器31吹风的具体位置。
[0040]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床体1设置有控制器,出风管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废气浓度的气体传感器32或取样点,气体传感器32能够检测出风管3处废气浓度,取样点供操作人员对出风管3处废气取样。进料管道4设置有进料自动阀 41,出料管道7设置有出料自动阀71,回料机构5设置有回料自动阀51,吸附床体1内设置有料位传感器9,料位传感器9设置在吸附床体1下方,距离吸附床体1的最底部还留有一定的距离,气体传感器32、进料自动阀41、出料自动阀71、回料自动阀51、料位传感器9均与控制器连接。
[0041] 废气导入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前,打开进料管道4上的进料自动阀41,补充物料至设计料位,触发料位传感器9的有料信号,关闭进料管道4上的进料自动阀41;启动回料机构5上的回料自动阀51、两相混流再布器6上的动作机构 61,废气导入两相流吸附反应器,系统正常运行;当出风管3道上的气体传感器32检测到的废气浓度被触发上限值时,打开出料管道7上的出料自动阀71,开启进料自动阀41,并同步计时,计时结束时关闭出料自动阀71,待料位传感器9再次触发有料信号时,关闭进料自动阀41,完成物料的更新置换。
[0042]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施例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的工作过程:通过进料管道4向进风管2内导入物料,废气进入进风管2时,与进风管2内的物料混合,呈气固两相混合流体,固相物料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到物料中,混流器21增加两相的混合程度,在物料混合的过程中,物料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在进风管2 内对废气进行一次吸附净化,经过一次吸附净化的气固两相流进入吸附床体1 内,与导流分布器8碰撞,气固两相流被导流分布,与下方的两相混流再布器6 接触,接触过程中,两相混流再布器6将气固两相流中的物料截留,且将气固两相流匀布,经过两相混流再布器6匀布后的废气继续向出风管3移动。由于两相混流再布器6在不断抖动,部分固相物料将穿过第一层两相混流再布器6,与第一层两相混流再布器6后的气流重新形成气固两相流。继续移动至两相混流再布器6的气固两相流,能够被第N层两相混流再布器6继续吸附净化,继续的重复上述过程,通过两相混流再布器6对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截留、匀布及传送,完成对废气的第二次吸附净化。经过多次吸附净化后,气相废气由出风管3导出,固相物料则积留在吸附床体1底部,上述过程重复进行一段时间后,物料将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可通过出料管道7将饱和失效的物料排出,继续通过进料管道4向吸附床体1补充新的物料即可。上述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对废气进行了两次吸附净化处理,使得物料也能够被充分的利用,提高物料的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通过两次吸附净化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减少废气对大气产生的污染。回料机构5将吸附床体1底部未饱和物料送至进风管2与废气混合被再次利用,通过两次吸附净化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提高物料的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减少废气对大气产生的污染。
[0043] 实施例二:
[004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两相流吸附反应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风管2设置在吸附床体1的内部,节省了两相流吸附反应器的占用空间,使得两相流吸附反应器的结构紧凑。具体地,进风管2竖直的设置在吸附床体1 中线位置,进风管2的进风端置于吸附床体1的外部,进风管2的出风端延伸至吸附床体1内部、靠近吸附床体1顶部处,进风管2内为第一级吸附区,吸附床体内为第二吸附区,进风管2的出风端将一级吸附区与二级吸附区连通,出风管3与二级吸附区连通。
[0045] 本实施例中,导流分布器8设置为壁面为圆锥台的形状,其位于进风管2 的出风端的顶部,导流分布器8与进风管2的出风端留有一定的距离,使得进风管2内的气固两相流可以流出,起到导流分布作用的是导流分布器8的倾斜的内壁面,保证物料下落面尽可能覆盖整个吸附床体1的层截面。两相混流再布器6供进风管2穿过,两相混流再布器6与进风管2之间也设置有软连接结构62。出料管道7连接在吸附床体1的底部锥状的侧壁上,避免与进风管2产生干涉。
[0046] 本实施例内置的进风管2结构,使得两相流吸附反应器结构更加紧凑,减少其占用的厂房空间。吸附床体1对进风管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进风管2在外部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提高进风管2的使用寿命,另外也优化了废气在两相流吸附反应器内的移动路径,相比于外置的进风管2,内置的进风管2 道内的废气若发生泄露,也是泄露至吸附床体1内,还是会在吸附床体1被吸附净化,避免由于进风管2废气泄露引发的废气未经吸附净化而直接排出的现象发生,保证净化效果。
[0047]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