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排座椅及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710756.5

文献号 : CN1148895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阁王坦陈玉龙魏娇崔宁

申请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及车辆,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后排座椅包括中间座椅和侧部座椅。侧部座椅包括设于车身上的滑轨,可滑动地设于滑轨上的第一座垫部,以及位于第一座垫部上的第一靠背部。其中,第一座垫部和滑轨之间设有锁止机构;第一靠背部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座垫部上,并且第一靠背部和车身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有构成第一靠背部与车身间滑动抵接的连接部位;第一座垫部被锁止时,连接部位构成对第一靠背部转动的限制;锁止机构解锁时,连接部位可随第一靠背部相对于车身滑动,以使第一靠背部相对于第一座垫部进行转动。本发明的车辆后排座椅,可实现姿态和位置的调节,且便于构造实施。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包括中间座椅(3),以及于所述中间座椅(3)的至少一侧设置的侧部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座椅(2)包括设于车身上的滑轨(1),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1)上的第一座垫部(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座垫部(20)上的第一靠背部(21);其中:所述第一座垫部(20)和所述滑轨(1)之间设有锁止机构;

所述第一靠背部(2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座垫部(20)上,且所述第一靠背部(21)和所述车身之间设有限位机构(6);

所述限位机构(6)具有构成所述第一靠背部(21)与所述车身间滑动抵接的连接部位;

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靠背部(21)上的靠背锁(60),以及设于所述车身上的锁杆(61),并于所述车身上设有滑道(611);所述锁杆(61)被锁止于所述靠背锁(60)的锁口(600)内,且滑动穿设于所述滑道(611)中;所述连接部位由所述锁杆(61)构成;所述车身上设有锁止架(610);所述滑道(611)倾斜布置于所述锁止架(610)上;

所述第一座垫部(20)被所述锁止机构锁止时,所述连接部位构成对所述第一靠背部(21)转动的限制;

所述锁止机构解锁而所述第一座垫部(20)滑动时,所述连接部位可随所述第一靠背部(21)相对于所述车身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靠背部(21)相对于所述第一座垫部(20)进行转动;所述锁杆(61)被限制于所述锁口(600)中时,随着第一座垫部(20)的滑动,所述锁杆(61)可同步在所述滑道(611)内滑移,从而使所述第一靠背部(21)的倾角改变;

所述限位机构(6)被配置为可操作以解除对所述第一靠背部(21)的限制;所述第一靠背部(21)因所述限制的解除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座垫部(20)翻转放倒;开启所述靠背锁(60)以解除对所述锁杆(61)的限制,将所述第一靠背部(21)放倒在所述第一座垫部(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1)包括固装于所述车身上的下轨(10),以及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下轨(10)中的上轨(11);

所述第一座垫部(20)固连于所述上轨(11)上;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下轨(10)和所述上轨(11)之间锁止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座垫部(20)上的操作部;

所述锁止部于自然状态下可形成对所述下轨(10)和所述上轨(11)之间的锁止,所述操作部被操纵可驱使所述锁止部动作,以解除所述锁止部的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包括滑动设于所述上轨(11)中的锁止支架(41),分别设于所述下轨(10)与所述上轨(11)上的锁齿(400),以及设于所述上轨(11)和所述锁止支架(41)之间的弹性件;

所述操作部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座垫部(20)上的操作杆(42);

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锁止支架(41)形成与所述上轨(11)及所述下轨(10)上的锁齿(400)之间的锁止配合;

所述操作杆(42)用于驱使所述锁止支架(41)解除与所述下轨(10)上的所述锁齿(400)之间的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座椅(3)包括第二座垫部(3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座垫部(30)上的第二靠背部(31);

所述第二靠背部(31)上设有靠背扶手部(32);

所述靠背扶手部(3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靠背部(31)上;

所述靠背扶手部(32)被操纵可具有收纳于所述第二靠背部(31)中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二靠背部(31)展开的使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扶手部(32)上至少设有杯托部(50)和/或充电部(5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座垫部(30)内设有储物空间(33);

所述第二座垫部(30)上具有用以启闭所述储物空间(33)的启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座垫部(30)包括固定座盆部(331),以及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盆部(331)顶部的活动座盆部(332);

所述储物空间(33)形成于所述固定座盆部(331)中;

所述启闭部由所述活动座盆部(332)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座盆部(332)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盆部(331)的前端;

所述活动座盆部(332)和所述固定座盆部(331)之间设有卡置部;

所述卡置部用于将关闭状态的所述活动座盆部(332)卡置于所述固定座盆部(3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置部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盆部(331)上的具有卡槽(34)的卡块(340),以及设于所述活动座盆部(332)上的卡杆(343);所述卡槽(34)的槽口(341)窄于所述卡槽(34)的内腔(342);所述卡杆(343)经所述槽口(341)卡置于所述内腔(342)中。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

说明书 :

车辆后排座椅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排座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座椅是集人机工程学、机械振动和控制工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产品,生产制造涉及冲压、焊接、注塑、缝纫、组装、发泡等工艺。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智能性是汽车座椅的重要功能需求。其中,座椅的轻量化、安全智能和环保舒适将成为未来汽车座椅的发展趋势。
[0003] 汽车座椅的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给乘客提供支撑、提供合适的乘坐位置、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给乘客提供良好的约束。座椅应该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体重的乘客,让乘客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位置和舒适的姿态。
[0004] 因此,在一些高档的车辆座椅中,均设置有调节机构,以改变座椅的位置和角度姿态,以便于给乘员的头部、手臂及腿部提供合适的位置,防止乘客在无意中前后左右移动,防止乘客头部在碰撞过程中受伤。当意外发生时,座椅也应能配合安全约束系统防止乘客移动受伤。
[0005] 为了提升乘客、尤其是后排座椅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各车企的后排座椅多采用多重色彩、仿麂皮面料、航空头枕、记忆头枕、双硬度发泡等措施,增加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在皮卡、SUV等车型上,座椅性能的提升多体现在色彩、面料、发泡软硬度调整等方面,轿车、MPV等车型则较多着重提升座椅的面料、扶手、功能配置等方面。
[0006] 除了上述的改进,座椅乘坐的舒适性改进方面更为重要,它要保证能满足乘客的坐姿,适应不同人体,同时还要求适当的支撑和定位。如果乘客舒适的坐姿无法得到满足,长时间乘坐,会感受到疼痛、疲劳,引起顾客抱怨。
[0007] 现在的车辆中,常规后排座椅可以满足后排乘客的坐姿并提供适当的支撑和定位,但长时间乘坐,会感受到疼痛、疲劳,引起顾客抱怨。例如,市场上多有顾客反馈部分车型后排座椅靠背角度直、座垫短,腿部无支撑等抱怨,对此市场问题各企业一般采用加大靠背角度,增长座垫长度等措施提升,但仍无法满足更多人群以及多种舒适坐姿需求,并且无法规避皮卡或者SUV后排乘员上下车空间不足的问题。
[0008] 尤其是后排座椅,现有的车辆后排座椅基本只有靠背放倒的功能,而乘坐的姿态和位置均不能改变,如果按照驾驶座椅的调节方式,需要配备多个电机及相应的传动结构,成本过高,难以在后排座椅上广泛采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可实现姿态和位置调节、并便于构造实施的座椅结构。

发明内容

[0009]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后排座椅,以提供一种可实现姿态和位置调节的后排座椅。
[0010]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1] 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包括中间座椅,以及于所述中间座椅的至少一侧设置的侧部座椅,所述侧部座椅包括设于车身上的滑轨,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上的第一座垫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座垫部上的第一靠背部;其中:
[0012] 所述第一座垫部和所述滑轨之间设有锁止机构;所述第一靠背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座垫部上,且所述第一靠背部和所述车身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具有构成所述第一靠背部与所述车身间滑动抵接的连接部位;所述第一座垫部被所述锁止机构锁止时,所述连接部位构成对所述第一靠背部转动的限制;所述锁止机构解锁而所述第一座垫部滑动时,所述连接部位可随所述第一靠背部相对于所述车身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靠背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座垫部进行转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被配置为可操作以解除对所述第一靠背部的限制;所述第一靠背部因所述限制的解除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座垫部翻转放倒。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靠背部上的靠背锁,以及设于所述车身上的锁杆,并于所述车身上设有滑道;所述锁杆被锁止于所述靠背锁的锁口内,且滑动穿设于所述滑道中;所述连接部位由所述锁杆构成。
[0015]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上设有锁止架;所述滑道倾斜布置于所述锁止架上。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包括固装于所述车身上的下轨,以及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下轨中的上轨;所述第一座垫部固连于所述上轨上;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下轨和所述上轨之间锁止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座垫部上的操作部;所述锁止部于自然状态下可形成对所述下轨和所述上轨之间的锁止,所述操作部被操纵可驱使所述锁止部动作,以解除所述锁止部的锁止。
[0017]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部包括滑动设于所述上轨中的锁止支架,分别设于所述下轨与所述上轨上的锁齿,以及设于所述上轨和所述锁止支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操作部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座垫部上的操作杆;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锁止支架形成与所述上轨及所述下轨上的锁齿之间的锁止配合;所述操作杆用于驱使所述锁止支架解除与所述下轨上的所述锁齿之间的锁止。
[0018]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座椅包括第二座垫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座垫部上的第二靠背部;所述第二靠背部上设有靠背扶手部;所述靠背扶手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靠背部上;所述靠背扶手部被操纵可具有收纳于所述第二靠背部中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二靠背部展开的使用状态。
[0019]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扶手部上至少设有杯托部和/或充电部。
[002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座垫部内设有储物空间;所述第二座垫部上具有用以启闭所述储物空间的启闭部。
[00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座垫部包括固定座盆部,以及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盆部顶部的活动座盆部;所述储物空间形成于所述固定座盆部中;所述启闭部由所述活动座盆部构成。
[0022]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盆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盆部的前端;所述活动座盆部和所述固定座盆部之间设有卡置部;所述卡置部用于将关闭状态的所述活动座盆部卡置于所述固定座盆部上。
[0023] 进一步的,所述卡置部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盆部上的具有卡槽的卡块,以及设于所述活动座盆部上的卡杆;所述卡槽的槽口窄于所述卡槽的内腔;所述卡杆经所述槽口卡置于所述内腔中。
[0024]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0025]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采用可锁止在滑轨上、同时也可以解锁而前后滑动的第一座垫部来带动第一靠背部动作,通过车身和第一靠背部之间的限位机构来限制第一座垫部被锁止状态下第一靠背部的倾角变化,同时,限位机构和第一靠背部之间的滑动抵接相连设置,可以容许第一靠背部随着第一座垫部的滑动而随之移动并改变倾斜的角度,从而以一种较为简洁、便于构造实施的座椅骨架结构实现了后排座椅中侧部座椅的姿态和位置调整,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姿态和位置调节且便于构造实施的车辆后排座椅。
[0026] 同时,将限位机构配置为可以操作解除对第一靠背部限制的形式,可以彻底释放第一靠背部,而将第一靠背部放倒在第一座垫部上,以增大车辆后备箱的空间;而采用靠背锁和可滑动移位的锁杆,不仅可以实现车身和第一靠背部之间的铰接相连,容许第一靠背部的位置和倾角的同步变化,而且也便于操作解除靠背锁的锁止,从而彻底释放第一靠背部。
[0027] 此外,在中间座椅的第二靠背部中设置靠背扶手部,可进一步提升车辆后排座椅的使用性能,在使用时翻转放下靠背扶手部,用于依扶,不用时则可收起以便中间座椅乘坐使用。
[002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
[002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车辆具有上述的车辆后排座椅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0030]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发明,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的背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限位机构的拆解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滑轨和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锁止支架与下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中间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7为图1中A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38] 图8为图1中B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39] 附图标记说明:
[0040] 1、滑轨;10、下轨;11、上轨;12、固定地脚;
[0041] 2、侧部座椅;20、第一座垫部;21、第一靠背部;
[0042] 3、中间座椅;30、第二座垫部;31、第二靠背部;32、靠背扶手部;321、扶手固定架;322、扶手转轴;323、扶手骨架;33、储物空间;331、固定座盆部;332、活动座盆部;34、卡槽;
340、卡块;341、槽口;342、内腔;343、卡杆;
[0043] 41、锁止支架;42、操作杆;400、锁齿;401、驱动板;402、轴销;403、第一弹性件;404、第二弹性件;
[0044] 50、杯托部;51、充电部;
[0045] 6、限位机构;60、靠背锁;600、锁口;601、胶垫;602、解锁拉带;603、锁架;61、锁杆;610、锁止架;611、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8]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9]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50] 实施例一
[005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后排座椅,以一种较为简洁、便于构造实施的座椅骨架结构实现了后排座椅中侧部座椅的姿态和位置调整,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姿态和位置调节,且便于实现的后排座椅结构。
[0052] 整体来说,该车辆后排座椅,包括中间座椅,以及于中间座椅的至少一侧设置的侧部座椅。
[0053] 其中,侧部座椅包括设于车身上的滑轨,可滑动地设于滑轨上的第一座垫部,以及位于第一座垫部上的第一靠背部。在侧部座椅中,第一座垫部和滑轨之间设有锁止机构;第一靠背部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座垫部上,而且,第一靠背部和车身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有构成第一靠背部与车身间滑动抵接的连接部位。
[0054] 当第一座垫部被锁止机构锁止时,连接部位构成对第一靠背部转动的限制;当锁止机构解锁而第一座垫部滑动时,连接部位可随第一靠背部相对于车身滑动,以使第一靠背部相对于第一座垫部进行转动。
[0055]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车辆后排座椅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所示,其主要包括中间座椅3和设在滑轨1上的侧部座椅2。
[0056] 一般来说,车辆的后排座椅都采用4/2/4的布局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现有的4/2/4布局结构的座椅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车辆后排座椅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座椅3、以及位于中间座椅3两侧的两个侧部座椅2。
[0057] 结合图3所示,该车辆后排座椅的骨架安装在车身上,此处的车身提供的安装基础包括车身地板和后侧钣金。其中,滑轨1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车身地板上,优选地,为每个侧部座椅2左右对称的布置两组滑轨1,以提高对座椅的支撑稳定性。
[0058] 由于限位机构6具有构成第一靠背部21与后侧钣金滑动抵接的连接部位,而且,该连接部位在构成对第一靠背部21转动限制的同时,也可以随第一靠背部21相对于车身滑动。因此,当第一座垫部20前后滑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靠背部21位置变化,并且由于限位机构6对第一靠背部21的限制,第一靠背部21在位置变化的同时也同步实现了倾斜角度的改变。正是上述的设计,以一种较为简洁高效的结构,实现了第一座垫部20和第一靠背部21的联动,在改变侧部座椅2前后位置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侧部座椅2倾角的调整。
[0059] 如图3所示,优选地,可将限位机构6配置为可操作的形式,以通过操作限位机构6解除对第一靠背部21的限制,这样,第一靠背部21因限制的解除便可以相对于第一座垫部20翻转放倒。具体而言,限位机构6包括设在第一靠背部21上的靠背锁60,以及设在车身上的锁杆61;并且,在车身上设有滑道611,锁杆61被锁止在靠背锁60的锁口600内,同时也滑动穿设于滑道611中。上述的连接部位即由锁杆61构成。为防止锁杆61和锁口600之间碰撞产生的杂音,可在锁口600中衬垫橡胶等材质的胶垫601。
[0060] 将限位机构6配置为可以操作解除对靠背部5限制的形式,可以彻底释放第一靠背部21,而将第一靠背部21放倒在第一座垫部20上,以增大车辆后备箱的空间;而采用靠背锁60和可滑动移位的锁杆61,不仅可以实现车身和第一靠背部21之间的铰接相连,容许第一靠背部21的位置和倾角的同步变化,而且也便于操作解除靠背锁60的锁止,从而彻底释放第一靠背部21。
[0061] 其中,车身上设有锁止架610;滑道611开设在锁止架610上;优选滑道611沿倾斜向下的方向布置。通过在车身上固装锁止架610,便于滑道611的设置、以及锁杆61的安装配置。滑道611采用倾斜向下的布置方向,例如,由车辆的后上方向着车辆的前下方倾斜的方向布置滑道611,适于第一座垫部20带动第一靠背部21同步地进行位置和靠背倾角变动的需要,可提升第一座垫部20和第一靠背部21的联动效果。
[0062] 如图2并结合图3所示,第一靠背部21的骨架上固装有锁架603,靠背锁60通过紧固件安装于锁架603上。该处的紧固件可采用M6螺栓。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拉拽靠背锁60的解锁拉带602可以开启靠背锁60,以解除对锁杆61的限制。在锁杆61被限制于锁口600中时,随着第一座垫部20的滑动,锁杆61可同步在滑道611内滑移,从而使第一靠背部21的倾角改变。这样,座椅前移,通过时靠背倾角变大;相反地,座椅后移,则靠背倾角变小。
[0063] 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很好的实现第一座垫部20的前后滑动、以及到达所需位置时的锁止,本实施例的滑轨1包括固定安装在车身上的下轨10,以及可滑动地设在下轨10中的上轨11,上述的第一座垫部20固连于上轨11上。为保持乘客脚步的整洁空间,在滑轨1的前部可加装固定地脚12。
[0064] 上述的锁止机构有多种形式可选,可以采用现有的锁止结构实现。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包括设在下轨10和上轨11之间锁止部,以及设在第一座垫部20上的操作部。锁止部在自然状态下可形成对下轨10和上轨11之间的锁止,操作部被操纵时可以驱使锁止部动作,以解除锁止部的锁止。采用内外套设的下轨10和上轨11,可改善滑轨1的滑动效果;而将锁止机构设置在下轨10和上轨11之间,具有技术工艺成熟的优势,便于采购适用的现有滑轨产品。
[0065] 具体来说,锁止部包括滑动地设于上轨11中的锁止支架41,分别设在下轨10与上轨11上的锁齿400,以及设在上轨11和锁止支架41之间的弹性件。操作部包括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座垫部20上的操作杆42;弹性件则用于驱使锁止支架41形成与上轨11及下轨10上的锁齿400之间的锁止配合;操作杆42用于驱使锁止支架41解除与下轨10上的锁齿400之间的锁止。其中,在操作杆42的末端固连有驱动板401,驱动板401通过轴销402可转动地安装在下轨10上。弹性件包括套设在轴销402上的第一弹性件403、以及锁止支架41上的第二弹性件404,第一弹性件403用于将驱动板401复位。在上轨11上设有锁止支架41,锁止支架41上的第二弹性件404则用于使锁止支架41保持在锁止状态,使锁止支架41可以卡置在上轨11和下轨10上的锁齿400中,实现下轨10和上轨11之间的锁止。当操作操作杆42时,由驱动板401驱动锁止支架41离开锁止位置。
[0066] 上述的锁止机构中,锁止部采用锁止支架41和锁齿400相配合的形式,并辅以弹性件的设置,利用拉抬操作杆42带动驱动板401按压锁止支架41动作,可以方便地解锁第一座垫部20,并在释放操作杆42时恢复锁止状态;这种设置不仅简洁高效,且操作方便。
[0067] 如图2并结合图6和图7所示,第二座垫部30内设有储物空间33,并且,第二座垫部30上具有用以启闭储物空间33的启闭部。具体来说,第二座垫部30包括固定座盆部331、以及可转动地设于固定座盆部331顶部的活动座盆部332,上述的储物空间33既是形成在固定座盆部331中,启闭部则由活动座盆部332构成。
[0068] 在第二座垫部30上设置可以翻起的启闭部,并在第二座垫部30内设置储物空间33,可在后排座椅中增加隐蔽的储物空间,且不会影响车内的整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后排座椅的性能。而将第二座垫部30设计为固定座盆部331和活动座盆部332两部分,由活动座盆部332作为便于操作翻转的启闭部,在保障第二座垫部30良好乘坐性能的同时,很好实现了储物操作的技术目的,便于构造实施。
[0069] 在具体设置上,可将活动座盆部332转动连接在固定座盆部331的前端。活动座盆部332和固定座盆部331之间设有卡置部;卡置部用于将关闭状态的活动座盆部332卡置在固定座盆部331上。在活动座盆部332和固定座盆部331之间设置卡置结构,可在活动座盆部332处于关闭状态时,很好地保持活动座盆部332所在的位置,保障了第二座垫部30良好的乘坐性能。
[0070] 如图7所示,上述的卡置部优选采用如下的结构。在固定座盆部331上固设卡块340,并在卡块340上开设卡槽34;同时,在活动座盆部332上固装有的卡杆343;卡槽34的槽口341窄于卡槽34的内腔342;卡杆343经槽口341卡置于内腔342中。通过卡槽34以及其收窄的槽口341配合卡杆343来实现活动座盆部332在固定座盆部331上的卡置固定,具有良好的卡置效果,且便于操作开启活动座盆部332,结构简单且适用性强,便于构造实施。
[0071] 如图2并结合图6和图8所示,上述的中间座椅3还包括第二座垫部30,以及位于第二座垫部30上的第二靠背部31。在第二靠背部31上设有靠背扶手部32,靠背扶手部32通过其扶手骨架32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靠背部31的骨架上。具体来说,在第二靠背部31的骨架上固装有扶手固定架321,扶手骨架323通过扶手转轴322铰接于扶手固定架321上,以使靠背扶手部32可以在第二靠背部31上翻转。当操作靠背扶手部32时,可以将其转到第二靠背部31内,而位于收纳状态;或者,将靠背扶手部32翻转放下而相对于第二靠背部31展开,从而位于便于手扶的使用状态。在中间座椅3的第二靠背部31中设置靠背扶手部32,可进一步提升车辆后排座椅的使用性能,在使用时翻转放下靠背扶手部32,用于依扶,不用时则可收起以便中间座椅3乘坐使用。
[0072] 为了进一步拓展后排座椅的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靠背扶手部32上设置杯托部50或充电部51,或者两者都进行设置,从而进一步提升后排座椅的品质和使用感受。杯托部50和充电部51采用现有结构即可,并且例如杯托部50可采用弹出式杯托,充电部51可采用无线充电,其具体设置参照现有技术,在此将不再赘述。
[0073]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采用可锁止在滑轨1上、同时也可以解锁而前后滑动的第一座垫部20来带动第一靠背部21动作,通过车身和第一靠背部21之间的限位机构6来限制第一座垫部20被锁止状态下第一靠背部21的倾角变化,同时,限位机构6和第一靠背部21之间的滑动抵接相连设置,可以容许第一靠背部21随着第一座垫部20的滑动而随之移动并改变倾斜的角度,从而能够以一种较为简洁、便于实施的座椅骨架结构,进而实现后排座椅中侧部座椅2的姿态和位置调整。
[0074] 实施例二
[007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设有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的车辆后排座椅。
[0076] 本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车辆后排座椅,可通过简洁地骨架设计,在占有小空间前提下解决了传统皮卡或者SUV的后排座椅常见的座垫短、靠背直等大痛点,并且也可通过简单的手动调节可有效改善舒适性,以及提升用户上下车的便利性。
[0077] 而且,通过使得骨架本身搭载扶手、座垫储物盒等配置,不仅成本较低,同时,其也可伴随需求的增加进一步配置加热、通风、按摩、记忆等附加功能,从而能够打破传统后排座椅的诸多顽疾,以提升后排座椅使用的实用性。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