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集装箱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828743.2

文献号 : CN1149146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范标王健鹏黄帅伟

申请人 : 广东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集装箱,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舱和消防机构,每一电池舱用于容纳2~6个电池簇,每一电池簇包括两列平行布设的电池pack;消防机构包括第一灭火剂管道和若干与第一灭火剂管道连通的第一喷嘴,第一喷嘴沿每一电池簇布设,且第一喷嘴在两列电池pack上均匀交替设置。本申请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储能集装箱发生火灾时所需的灭火剂量大、精确灭火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舱,每一所述电池舱用于容纳2 6个电池簇,每一所述电池簇包括两列平~行布设的电池pack;以及

消防机构,包括第一灭火剂管道和多个与第一灭火剂管道连通的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沿每一所述电池簇布设,且所述第一喷嘴在两列所述电池pack上均匀交替设置;

其中,所述消防机构还包括若干信息采集装置;所述信息采集装置沿每一所述电池簇布设,且位于每一所述电池簇的两列所述电池pack之间;

所述电池舱设置有回风口;每一所述电池簇布设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不低于2个;

每一所述电池簇上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的最大间距随着所述电池簇与所述回风口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其中,每一所述电池簇上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的最大间距为每一所述电池簇上位于所述电池簇最上侧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位于所述电池簇最下侧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在每一所述电池舱内从靠近所述回风口到远离所述回风口的方向呈放射状布设。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池簇布设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不超过3个。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每一所述电池簇上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第二信息采集装置和第三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第二信息采集装置和第三信息采集装置沿所述电池簇从下往上依次布设;

所述第一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1;其中1/5h≤x1<1/3h;

所述第二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2;其中1/2h≤x2<2/3h;

所述第三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3;其中2/3h≤x3≤h;其中,所述h为所述电池簇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簇包括位于同一所述电池舱内且与所述回风口距离依次增加的第一电池簇、第二电池簇、第三电池簇和第四电池簇;

所述第一电池簇上布设两个所述信息采集装置;或者所述第一电池簇上布设三个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且位于最上侧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y1,其中,

0.5h≤y1<0.6h;

所述第二电池簇上布设三个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且位于最上侧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y2,其中,0.6h≤y2<0.7h;

所述第三电池簇上布设三个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且位于最上侧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y3,其中,0.7h≤y3<0.8h;

所述第四电池簇上布设三个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且位于最上侧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y4,其中,0.8h≤y4≤h;

其中,所述h为所述电池簇的高度。

说明书 :

一种储能集装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0002] 储能集装箱是一种集成度相对较高的储能装备,其储能单元为电池pack,多个电池pack通过串联形成电池簇,多个电池簇并联组合构成的储能集装箱。
[0003] 由于电池的特性和储能集装箱的使用环境多为开放环境,储能集装箱的火灾发生通常存在易燃难灭、易扩大易复燃等特点。因此现有技术通常在整个储能集装箱中设置一个或者几个喷嘴或者探测器进行全浸没式灭火,其需要的灭火剂量大、灭火效率低,而且容易让热量传递,引发更大规模的火灾;或者在每一个电池pack上都安装喷嘴或者探测器来实现精确灭火,但其喷嘴、探测器、管道布设复杂、控制成本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实现精确灭火的储能集装箱。
[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舱,每一电池舱用于容纳2 6~个电池簇,每一电池簇包括两列平行布设的电池pack;以及
[0006] 消防机构,包括第一灭火剂管道和多个与第一灭火剂管道连通的第一喷嘴,第一喷嘴沿每一电池簇布设,且第一喷嘴在两列电池pack上均匀交替设置。
[0007]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消防机构还包括若干信息采集装置;信息采集装置沿每一电池簇布设,且位于每一电池簇的两列电池pack之间。
[0008]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池簇包括第一列电池pack和第二列电池pack;第一列电池pack和第二列电池pack的电池pack数量均为N,其中,6≤N≤10;
[0009] 第一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的数量为2 N/2;~
[0010] 第二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的数量为1 (N/2‑1);~
[0011] 和/或
[0012] 每一电池簇上布设的信息采集装置的数量为2 N/2。~
[0013]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的数量为2;第二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的数量为1。
[0014]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列电池pack上的一个第一喷嘴对应第一列电池pack上最高位置的电池pack设置;
[0015] 第一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另一第一喷嘴设置在距离电池舱底面1/3h 1/2h的位~
置;其中,h为电池簇的高度;
[0016] 第二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位于第二列电池pack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
[0017]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舱设置有回风口;每一电池簇布设的信息采集装置不低于2个;
[0018] 每一电池簇上的信息采集装置的最大间距随着电池簇与回风口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0019] 其中,每一电池簇上的信息采集装置的最大间距为每一电池簇上位于电池簇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与位于电池簇最下侧的信息采集装置之间的间距。
[0020]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装置在每一电池舱内从靠近回风口到远离回风口的方向呈放射状布设。
[0021]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池簇布设的信息采集装置不超过3个。
[0022]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每一电池簇上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第二信息采集装置和第三信息采集装置;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第二信息采集装置和第三信息采集装置沿电池簇从下往上依次布设;
[0023] 第一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1;其中1/5h≤x1<1/3h;
[0024] 第二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2;其中1/2h≤x2<2/3h;
[0025] 第三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3;其中2/3h≤x3≤h;其中,h为电池簇的高度。
[0026]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簇包括位于同一电池舱内且与回风口距离依次增加的第一电池簇、第二电池簇、第三电池簇和第四电池簇;
[0027] 第一电池簇上布设两个信息采集装置;或者第一电池簇上布设三个信息采集装置且位于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y1,其中,0.5h≤y1<0.6h;
[0028] 第二电池簇上布设三个信息采集装置且位于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y2,其中,0.6h≤y2<0.7h;
[0029] 第三电池簇上布设三个信息采集装置且位于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y3,其中,0.7h≤y3<0.8h;
[0030] 第四电池簇上布设三个信息采集装置且位于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y4,其中,0.8h≤y4≤h。
[0031]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消防机构还包括全浸消防组件;
[0032] 全浸消防组件包括第二灭火剂管道和若干第二喷嘴;第二灭火剂管道沿电池舱的顶面布设;第二喷嘴均匀设置在第二灭火剂管道上且与第二灭火剂管道连通。
[0033]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将电池舱设置为容纳2 6个电池簇的小舱室,并在每~个电池舱内的每一电池簇上均设置可以喷射灭火剂的喷嘴,实现每一舱室中每一电池簇的消防,避免储能集装箱内所有的电池簇均设置在一个舱室内导致储能集装箱发生火灾时灭火剂所需量大、灭火效果差、热量传递容易,致使火灾蔓延、复燃等问题的产生;同时,将电池舱设置为小舱室,还可以实现储能集装箱发生火灾时精确灭火,提高消防精度,减小灭火剂的使用量和提高灭火效率;同时,喷嘴在每一电池簇的两列电池pack上交替设置,使喷嘴喷出的灭火剂可以覆盖电池簇上的每一列电池pack,满足精确灭火需求,同时减少储能集装箱所需布设的喷嘴、消防管道数量,减少储能集装箱所需的消防成本。

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中消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中第一灭火剂管道、第二灭火剂管道、液体管道的布设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簇上的第一喷嘴的布设示意图;
[0038]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储能集装箱中第一喷嘴的布设示意图;
[0039]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簇上的信息采集装置的布设示意图;
[0040]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储能集装箱中的信息采集装置的布设示意图;
[0041]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舱的气体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0042]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喷嘴安装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004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4] 10‑电池舱,11‑电池舱底面,12‑电池舱顶面,13‑信息采集装置,21‑回风口,30‑电池簇,41‑第一灭火剂管道,42‑第一喷嘴,43‑喷嘴安装支架;50‑全浸消防组件,51‑第二灭火剂管道,52‑第二喷嘴,60‑液体消防组件,61‑液体管道;70‑灭火剂供给装置;80‑控制单元,9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6]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 “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7]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48]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参阅图1、图3,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舱10,每一电池舱10用于容纳2 6个电池簇30,每一电池簇30包括两列平行布设的电池pack;
~
[0049] 消防机构,包括第一灭火剂管道41和若干与第一灭火剂管道41连通的第一喷嘴42,第一喷嘴42沿每一电池簇30布设,且第一喷嘴42在两列电池pack上均匀交替设置。
[0050] 储能集装箱通常包括若干电池簇30,在本申请中,每一储能集装箱通过隔板90或者其他可以起到隔板90作用的构件将储能集装箱分为若干电池舱10,使每一电池舱10内能容纳2 6个电池簇30,每一电池舱10形成一个单独的小的电池簇30容纳空间和消防空间,使~消防机构可以针对每一电池舱10进行局部灭火,实现储能集装箱的精确灭火,提高灭火效率,并降低灭火剂的用量,避免储能集装箱全浸没式灭火导致的灭火剂用量高、热量在全储能集装箱传递导致的火情蔓延、复燃等问题。电池舱10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的电池舱10难以起到精确灭火、降低灭火剂用量的作用,过小的电池舱10则会极大的增加储能集装箱的安装成本、降低容量。
[0051] 其中,电池pack在本申请中应当理解为多个单体储能电芯串并联后组成的储能电池模组;在本申请中,电池簇30应当理解为多个储能电池模组成列安装在储能电池机架上形成,每一储能电池机架上可以安装两列储能电池模组,因此,每一电池簇30包括两列串联的储能电池模组。
[0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第一灭火剂管道41用于灭火介质流动;其包括分别对应第一主管道、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主管道布设在电池舱10上,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布设在每一电池簇30的储能电池机架上,并对应两列电池pack布设,第一喷嘴42分别安装在储能电池机架上并与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连通。
[005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第一喷嘴42通过喷嘴安装支架43安装在储能电池机架上。其中,喷嘴安装支架43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一端为与储能电池机架连接的固定端,另一端为安装第一喷嘴42的安装端。固定端可以通过紧固件或者卡接与储能电池机架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粘接或者焊接与储能电池机架固定连接,优选地,支架本体通过紧固件与储能电池机架可拆卸连接。安装端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喷嘴42通过与安装孔可拆卸连接的紧固件设置在安装端。其中,支架本体可以为L型支架也可以为条形支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支架。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支架本体水平安装在储能电池机架上,并安装在支架本体上的第一喷嘴42位于电池pack远离过道的一侧,即第一喷嘴42位于对应的电池pack的背面,使第一喷嘴42可以对对应的电池pack喷射灭火剂,提高灭火效果。
[0055] 由于储能集装箱的中间通常设置有过道,电池簇30分别位于过道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喷嘴42布设在储能电池机架远离过道的一侧,使第一喷嘴42喷出的灭火剂可以从电池簇30远离过道的一侧向靠近过道的一侧扩散,使灭火剂在电池舱10中扩散更加均匀,避免电池簇30远离过道的一侧因为灭火剂难以扩散到而导致彻底灭火难的问题。
[005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图6,消防机构还包括若干信息采集装置13;信息采集装置13沿每一电池簇30布设,且位于两列电池pack之间。
[0057] 需要说明的是,信息采集装置13用于采集电池舱10中的消防信息,如温度、烟雾等,其信息采集装置13可以为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防机构还包括控制单元80,控制单元80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13和第一喷嘴42电连接。控制单元80中储存有信息采集装置13和第一喷嘴42的位置映射关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控制单元80采集信息采集装置13采集到的消防信息,并根据消防信息,控制对应的第一喷嘴42喷射灭火剂,实现储能集装箱灭火。
[0059]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装置13安装在储能电池机架上,且位于储能电池机架靠近过道的一侧。由于过道较为空旷,火灾产生的烟雾易于向储能电池机架靠近过道的一侧扩散或者沿过道蔓延,因此将信息采集装置13安装在靠近过道的一侧,可以快速且准确的检测到消防信息,减少储能集装箱的消防危险。
[0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池簇30包括第一列电池pack和第二列电池pack;第一列电池pack和第二列电池pack的电池pack数量均为N,其中,6≤N≤10;
[0061] 第一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42的数量为2 N/2;~
[0062] 第二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42的数量为1 (N/2‑1);和/或~
[0063] 每一电池簇30上布设的信息采集装置13的数量为2 N/2。~
[0064] 第一喷嘴42在第一列电池pack和第二列电池pack上均匀交叉布设,且借助于支架本体的水平延伸,第一喷嘴42位于对应的电池pack的背面中间,使第一喷嘴在每一电池舱的过道两侧尽量均匀布设,保证电池舱10发生火灾时,靠近火灾发生位置的第一喷嘴42能够喷出灭火剂,尽快实现灭火;同时也不必在每一电池pack均设置喷嘴,减少喷嘴的用量,降低储能集装箱成本,实现储能集装箱的消防效果和成本兼顾。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第一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42的数量为2;第二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42的数量为1;即:每一电池簇30上设置有三个第一喷嘴42,且三个第一喷嘴42均位于电池簇30远离过道的一侧;第一列电池pack和第二列电池pack上设置的第一喷嘴42交叉分布,实现第一喷嘴42的数量和消防效果的兼顾,使第一喷嘴42喷出的灭火剂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灭火浓度,优选地,第一喷嘴42喷出地灭火剂以喷嘴开始喷计算,在10秒左右喷出的灭火剂可达到灭火浓度,实现灭火。
[0066]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阅图3,第一列电池pack上的一个第一喷嘴42对应第一列电池pack上最高位置的电池pack设置;
[0067] 第一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另一第一喷嘴42设置在距离电池舱底面11的1/3h 1/2h~
(不包括1/2这一端点)的位置;其中,h为电池簇30的高;
[0068] 第二列电池pack上布设的第一喷嘴42位于第二列电池pack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
[0069] 由于,灭火剂比空气更重或者分子量更大,因此,当灭火剂被喷射到空气中时,会逐渐向重力方向弥散,即向下弥散,从而将这一电池簇30靠下位置的电池pack覆盖,实现灭火。因此,每一电池簇30上的一个喷嘴设置在该电池簇30的最高位置,使其喷射出的灭火剂在向下弥散的过程中覆盖整个电池簇30,实现全电池簇30覆盖,避免消防盲区,提高灭火效果。由于第一列电池pack上的第一喷嘴42和第二列电池pack上的第一喷嘴42交替设置,因此第二列电池pack上的第一喷嘴42设置在该电池簇30的中部,其优选为设置在距离电池舱底面11的h/2‑2/3h(不包括2/3h这一端点)的位置。
[0070] 以每一电池簇30的电池pack数量为16个为例,即每一列电池pack中电池pack的数量为8,位于最上侧(与电池舱10的底面的距离最远)的第一喷嘴42位于第一列电池pack中最高层的电池pack对应的位置;位于中部的第一喷嘴42位于第二列电池pack中从电池舱底面11一侧向电池舱顶面12一侧计数时第5个电池pack对应的位置;位于最下侧(与电池舱10的底面的距离最近)的第一喷嘴42位于第一列电池pack中从电池舱底面11一侧向电池舱顶面12一侧计数时第3个电池pack对应的位置。
[007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电池舱设置有回风口,每一电池簇布设的信息采集装置不低于2个;每一电池簇上的信息采集装置的最大间距随着电池簇与回风口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0072] 其中,每一电池簇上的信息采集装置的最大间距为每一电池簇上位于电池簇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与位于电池簇最下侧的信息采集装置之间的间距。
[0073] 总体上看,电池簇30中每个信息采集装置13的具体布置,根据回风方向会有变化,与电池簇30的高度,以及与回风口21之间的横向距离有关,信息采集装置13在每一电池簇30上的布置范围(也就是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和最下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之间的间
距),随着电池簇30与回风口21之间的横向距离减小而减小。
[0074] 需要说明的是,储能集装箱还设置有空调和排风管道,电池舱还设置有若干出风口,排风管道一端与空调连通,另一端与出风口连通。出风口和回风口21分别与空调的空调出风口和空调回风口连通。空调中吹出的冷风沿排风管道输送到每一列电池pack上方对应的出风口,并向电池舱10内吹出,对电池pack降温后的风从回风口21抽运回到空调。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池pack靠近过道的一侧设置有风机。当空调工作时,空调的冷风从电池舱10的上部出风,沿着风道输送到每一电池簇30的背面,在电池簇30中每一电池pack上的风机,将冷风从电池pack背面抽运到电池pack前面,最终被回风口21回收,保证电池舱10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而减少信息采集装置13的数量,保证探测准确性,提高灭火剂的扩散。
[0075] 由于空调的作用,每一电池舱10内的气体的主要流向为从出风口一侧向回风口21一侧流动,因此根据电池舱的回风方向设置信息采集装置13,可以减少所需的信息采集装置13的数量,达到准确的检测效果,实现成本降低和保证检测效果的兼顾。
[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装置在每一电池舱内从靠近回风口到远离回风口的方向呈放射状布设出风口。
[0077]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池舱10上每一电池簇30上的相邻两信息采集装置13之间的间距从靠近回风口21一侧到远离回风口21的一侧逐渐增加。
[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池簇30上最下侧的两个信息采集装置13之间的间距不变,其余信息采集装置13之间间距或者其余信息采集装置13与最下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之间的间距从靠近回风口21一侧到远离回风口21的一侧逐渐增加。
[0079]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装置13还可以采用可燃气体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的电芯散发出来的可燃气体,从火灾发生之前预警,保证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预警效果,降低火灾损失。
[00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池簇30布设的信息采集装置13不超过3个,信息采集装置13均按照上中下的位置布置在每一电池簇30的两列电池pack的中间位置,并且信息采集装置13在一条垂直线上。
[0081]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每一电池簇30的高度为h,该电池舱10的出风口设置在电池舱10的上部,回风口21设置在电池舱10的下部。每一电池簇30上设置的信息采集装置1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靠近电池舱10的底面设置,其与电池舱10的底面的距离为1/5h‑1/
3h(不包括1/3h);从靠近电池舱10的底面向上数第二个信息采集装置13的安装位置与电池舱10的底面的距离为1/2h‑2/3h(不包括2/3h)。当一电池簇30上设置有三个信息采集装置
13时,远离电池舱底面11的信息采集装置13与电池舱底面11的距离为2/3h h。
~
[0082]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每一电池簇上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第二信息采集装置和第三信息采集装置;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第二信息采集装置和第三信息采集装置沿电池簇从下往上依次布设;
[0083] 第一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1;其中1/5h≤x1<1/3h;
[0084] 第二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2;其中1/2h≤x2<2/3h;
[0085] 第三信息采集装置与电池舱底面的距离为x3;其中2/3h≤x3≤h;其中,h为电池簇的高度。
[0086] 以每一电池舱10设置有4个电池簇30为例,根据四个电池簇30与回风口21的水平距离不同,其分别为第一电池簇30、第二电池簇30、第三电池簇30和第四电池簇30,第一电池簇30、第二电池簇30、第三电池簇30和第四电池簇30与回风口21的水平距离逐渐增加。由于信息采集装置13呈放射状布设在储能电池机架上,因此,每一电池簇30上位于最下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与电池舱底面11的距离最近)与电池舱底面11的距离可以相同或相似;而位于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与位于中间的信息采集装置13的距离从第一电池簇30、第二电池簇30、第三电池簇30、第四电池簇30逐渐增加。其中,第一电池簇30上可以不设置第三个位于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也可以设置在与电池舱底面11的距离为0.5h‑0.6h(不包括0.6h)处。第二电池簇30上的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与电池舱底面11的距离为0.6h‑
0.7h(不包括0.7h);第三电池簇30上的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与电池舱底面11的距离为
0.7h‑0.8h(不包括0.8h);第四电池簇30上的最上侧的信息采集装置13与电池舱底面11的距离为0.8h‑h。
[0087]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阅图2,消防机构还包括全浸消防组件50;
[0088] 全浸消防组件50包括第二灭火剂管道51和若干第二喷嘴52;第二灭火剂管道51沿电池舱10的顶面布设;第二喷嘴52均匀设置在第二灭火剂管道51上且与第二灭火剂管道51连通。
[0089] 当火灾扩散迅速或者比较严重时,每一电池舱10的少量喷嘴喷射灭火剂可能已经难以达到灭火效果,因此在本申请中,在储能集装箱中还设置有全浸消防组件50,其包括设置在储能集装箱顶部,且用于将灭火剂传输到每一电池舱10的第二灭火剂管道51和设置在第二灭火剂管道51上的若干第二喷嘴52,用于向每一电池舱10内喷射灭火剂。每一电池舱10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喷嘴52。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灭火剂管道41和第二灭火剂管道51内输送的均为气体灭火剂,其可以选择现有的任一可适用于储能集装箱的灭火剂,如全氟己酮,在此申请中,不再进行一一列举。
[0091]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阅图1,消防机构还包括灭火剂供给装置70,灭火剂供给装置70与第一灭火剂管道41和第二灭火剂管道51连通,用于向第一灭火剂管道41和第二灭火剂管道51供给气体灭火剂。
[0092]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阅图2,消防机构还包括液体消防组件60;
[0093] 液体消防组件60包括依次连通的液体供给装置、液体管道61和若干液体喷嘴;
[0094] 液体管道61布设在电池舱10的顶部,液体喷嘴沿液体管道61均匀布设。
[0095] 液体消防组件60用于消防备用,在第一灭火剂管道41和第二灭火剂管道51喷射的灭火剂均难以达到灭火效果的时候,或者气体灭火剂喷射后,出现复燃的情况时,采用液体消防组件60对电池舱10内进行灭火。
[0096] 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可以为水或者包括水的混合液体。
[009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