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567225.X

文献号 : CN1149164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涛梁君史会来平洪领卢斌俞学军付铁中

申请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养殖池,养殖池设有用于循环水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养殖池上方设有横杆,距离进水口与出水口最近的一根横杆上设有产卵绳,中间四根横杆上设有挂杆,挂杆上设有躲避装置,躲避装置下方设有下部支架,下部支架与躲避装置之间使用柔性件相连,下部支架的背面直接与养殖池侧面相接触。本发明为繁殖期间乌贼亲体提供一种躲避和栖息的装置,既可以降低因乌贼彼此之间打架斗殴导致的自身能量储备流失和死亡率,还能够提高乌贼受精卵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白卵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包括:

养殖池(100),所述养殖池(100)设有循环水资源的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所述养殖池(100)上设于用于悬挂的横杆(200),所述横杆(200)靠近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的两根上设有产卵绳(500),所述养殖池(100)中部的横杆(200)上设有挂杆(800),所述挂杆(800)与横杆(200)垂直放置且挂杆(800)与养殖池(100)侧边平行,所述挂杆(800)下方设有躲避装置(400),所述躲避装置(400)下方设有下部支架(300),所述躲避装置(400)设有铅坠(410),所述铅坠(410)与下部支架(300)之间通过柔性件(341)进行连接;

所述下部支架(300)设有框体(360),所述框体(360)内部设有第一架体(310)、第二架体(320)与第三架体(330),所述第一架体在(310)在框体(360)底部,所述第二架体(320)在第一架体(310)的上方,所述第三架体(330)在第二架体(320)的上方,所述第一架体(310)与第二架体(320)之间使用连接支杆(350)相连,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间隔板(340);

所述躲避装置(400)包括中心柱(430)、圆盘(440)与竖板(420),所述圆盘(440)与竖板(420)上设有对应安装的缺口,所述中心柱(430)的外径与圆盘(440)相对应的中心孔直径匹配进行固定,所述中心柱(430)设有第一圈体(431)与第一刚体(432),所述第一圈体(431)上设有第一棉片(433),所述第一圈体(431)与第一棉片(433)之间使用耐水粘合剂进行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圆盘(440)与竖板(420)表面均设小孔。

3.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所述方法如下:

1)搭建养殖池(100),在养殖池(100)前后端分别设置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

2)搭建产卵绳(500),在养殖池(100)上设于用于悬挂的横杆(200),所述横杆(200)靠近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的两根上设有产卵绳(500);

3)搭建栖息空间,在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之间的养殖池(100)侧壁方向设置躲避装置(400),所述躲避装置(400)下方设置下部支架(300)。

说明书 :

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 曼氏无针乌贼俗称墨鱼、目鱼,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Cephalopoda)、十腕目、乌贼科、无针乌贼属。曼氏无针乌贼曾是我国东海渔场传统的“四大海产”之一,浙江省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达6万多吨,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过度捕捞和产卵场破坏,浙江沿海渔场曼氏无针乌贼产量急剧下降,已形不成渔汛,濒临灭绝。
[0004] 增殖放流是增加渔业资源补充量的有效手段。随着浙江省东海渔业资源修复振兴计划的推进,曼氏无针乌贼作为良好的增殖放流种类,近年来已被省政府列为最主要的增殖放流品种之一。近年来,浙江省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已初见成效,消失多年的曼氏无针乌贼慢慢开始回归百姓餐桌,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也已成为目前东海渔场最成功的人工增殖放流案例。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主要以放流受精卵的形式为主。
[0005]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及方法,借鉴楼房原理减少乌贼间打架斗殴时间和频率,保存更多的能量储备用于繁殖后代;提供躲避空间,提升乌贼安全感,降低因育苗人员走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乌贼死亡率;一定程度上隔离了休息乌贼和产卵乌贼的生活空间,降低了雌性乌贼喷墨的概率,可减少受精卵的白卵比例。
[0007]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包括:
[0008] 养殖池,养殖池设有循环水资源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养殖池上设于用于悬挂的横杆,横杆靠近进水口与出水口的两根上设有产卵绳,养殖池中部的横杆上设有挂杆,所述挂杆与横杆垂直放置且挂杆与养殖池侧边平行,挂杆下方设有躲避装置,躲避装置下方设有下部支架,躲避装置设有铅坠,铅坠与下部支架之间通过柔性件进行连接。
[0009] 本发明通过在躲避装置底部设置下部支架与躲避装置底部柔性连接,来实现对躲避装置底部重心起到稳定以及相对限制躲避装置在水中位置,避免章鱼应激反应以及水流冲击躲避装置导致的章鱼位移出躲避空间的可能性。在养殖池内的水流作用下势必会导致躲避装置形成一定的晃动,通过柔性板限定有效限定躲避装置底部晃动以及避免躲避装置的大幅度位移,具体的躲避装置底部在水流冲击下水平方向的位移能够通过柔性连接板来控制其晃动范围降低圆盘上章鱼的应激反应范围,而中心柱形在水体作用下形成的上下位移,能够通过柔性板将上下移动力传递至第一架体,第一架体上的间隔板能够起到形变来消耗以及降低中心柱的上下浮动位移,且在中心柱出现较大的晃动情况能够通过第一架体底部的第二、第三架体进一步消耗晃动能量。
[0010] 优选的,下部支架设有框体,所述框体内部设有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与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在在框体底部,所述第二架体在第一架体的上方,所述第三架体在第二架体320的上方,所述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使用连接支杆相连,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间隔板。本案通过下部支架的结构不仅具有减小中心柱晃动的作用,其设置在中心柱底部通过对经过的水体导流,使水体沿第一、第二、第三架体的间隔板体方向流动,减小的养殖池底部水体上移对躲避装置的章鱼影响,同时第一、第二、第三架体也相对的控制了养殖池底部水体的流动范围,控制部分水体沿养殖池底内壁方向流动,进而有利于对养殖池底部起到较好的冲刷效果,减少养殖池内沉积物。
[0011] 躲避装置内部设有中心柱,所述躲避装置包括中心柱、圆盘与竖板构组成,所述圆盘与竖板上设有对应安装的缺口,所述中心柱的外径与圆盘相对应的中心孔直径匹配进行固定,所述中心柱设有第一圈体与第一刚体,所述第一圈体上设有第一棉片,所述第一圈体与第一棉片之间使用耐水粘合剂进行相连,圆盘与竖板表面均设小孔。本案通过在圆盘与竖板上设有小孔以及中心柱设开孔来实现躲避装置内外部的水体正常流通,防止出现溶氧死角,通过在中心柱内部设置第一圈体、第一刚杆等结构来提升躲避装置中部重心稳定效果,减小晃动;对于躲避装置上没有章鱼栖息的空间,其与躲避装置的换水面积大,水体能够通过没有章鱼栖息的圆盘、竖板和中心柱来提高换水,同时这些水体与中心柱换水的过程中水体进入到中心柱内部有助于通过中心柱来将水体输送到不同高度水层排出,通过此方式来从中心柱内部向外侧的竖板、圆盘输送向外水流,即使水体向外冲刷圆盘、竖板,而避免外部水体直接向圆盘、竖板冲刷导致污染物被堆积在圆盘、竖板、中心柱夹角空间范围内。中心柱内部设有的第一棉片能够对通过水体进行过滤处理,提高水质,且通过在中心柱中部设置棉片结构,有助于吸收噪音,以及降低章鱼对周围章鱼的噪音干扰。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借鉴楼房原理减少乌贼间打架斗殴时间和频率,保存更多的能量储备用于繁殖后代;提供躲避空间,提升乌贼安全感,降低因育苗人员走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乌贼死亡率;一定程度上隔离了休息乌贼和产卵乌贼的生活空间,降低了雌性乌贼喷墨的概率,可减少受精卵的白卵比例。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总体的俯视示意图;
[0014] 图2为下部缓震架体立体示意图;
[0015] 图3为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的示意图;
[0016] 图4为中心柱立体示意图;
[0017] 图5为柔性连接件示意图;
[0018] 图6为竖板示意图;
[0019] 图7为圆盘示意图。
[0020] 附图标号:养殖池100、横杆200、下部支架300、躲避装置400、产卵绳500、出水口600、进水口700、挂杆800、第一架体310、第二架体320、第三架体330、间隔板340、连接支杆
350、框体360、柔性件341、铅坠410、竖板420、中心柱430、圆盘440、第一圈体431、第一刚体
432、第一棉片4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 实施例1:
[0023] 参见说明书附图1,一种基于曼氏无针乌贼隐蔽习性的产卵躲避装置,步骤如下:
[0024] 1)搭建养殖100,在养殖池100前后端分别设置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
[0025] 2)搭建产卵绳500,在养殖池100上设于用于悬挂的横杆200,所述横杆200靠近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的两根上设有产卵绳500;
[0026] 3)搭建栖息空间,在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之间的养殖池100侧壁方向设置躲避装置400,所述躲避装置400下方设置下部支架300。
[0027] 实施例2:
[0028] 参见说明书附图2所示,下部支架300设有框体360,所述框体360内部设有第一架体310、第二架体320与第三架体330,所述第一架体在310在框体360底部,所述第二架体320在第一架体310的上方,所述第三架体330在第二架体320的上方,所述第一架体310与第二架体320之间使用连接支杆350相连,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间隔板340。
[0029] 参见说明书附图3、4、5所示,所述躲避装置400包括中心柱430、圆盘440与竖板420构组成,所述圆盘440与竖板420上设有对应安装的缺口,所述中心柱430的外径与圆盘440相对应的中心孔直径匹配进行固定,所述中心柱430设有第一圈体431与第一刚体432,所述第一圈体431上设有第一棉片433,所述第一圈体431与第一棉片433之间使用耐水粘合剂进行相连。
[0030] 本发明借鉴楼房原理减少乌贼间打架斗殴时间和频率,保存更多的能量储备用于繁殖后代;提供躲避空间,提升乌贼安全感,降低因育苗人员走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乌贼死亡率;一定程度上隔离了休息乌贼和产卵乌贼的生活空间,降低了雌性乌贼喷墨的概率,可减少受精卵的白卵比例。
[0031] 实施例3:
[0032] 养殖池100,所述养殖池100设有循环水资源的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所述养殖池100上设于用于悬挂的横杆200,所述横杆200靠近进水口700与出水口600的两根上设有产卵绳500,所述养殖池100中部的横杆200上设有挂杆800,所述挂杆800与横杆200垂直放置且挂杆800与养殖池100侧边平行,所述挂杆800下方设有躲避装置400,所述躲避装置400下方设有下部支架300,所述躲避装置400设有铅坠410,所述铅坠410与下部支架300之间通过柔性件341进行连接。
[0033] 本发明通过在躲避装置底部设置下部支架与躲避装置底部柔性连接,来实现对躲避装置底部重心起到稳定以及相对限制躲避装置在水中位置,避免章鱼应激反应以及水流冲击躲避装置导致的章鱼位移出躲避空间的可能性。在养殖池内的水流作用下势必会导致躲避装置形成一定的晃动,通过柔性板限定有效限定躲避装置底部晃动以及避免躲避装置的大幅度位移,具体的躲避装置底部在水流冲击下水平方向的位移能够通过柔性连接板来控制其晃动范围降低圆盘上章鱼的应激范围,而中心柱形在水体作用下形成的上下位移,能够通过柔性板将上下移动力传递至第一架体,第一架体上的间隔板能够起到形变来消耗以及降低中心柱的上下浮动位移,且在中心柱出现较大的晃动情况能够通过第一架体底部的第二、第三架体进一步消耗晃动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