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676480.8

文献号 : CN1149310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磊陈旭红耿菲菲刘胜茂杨金凤唐天鹏肖钰澄

申请人 : 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食用金耳菌中有效活性成分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金耳菌包生长20天出现菌丝后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数量在105cfu/mL‑109cfu/mL范围,乙酸钠溶液浓度为0.1‑1g/L,每2‑3天喷施1次,连续4周。喷施周期内每间隔4平方米宽的菇棚内使用1个100瓦的白炽灯白天照射4小时以增强棚内光线的不足。通过向菌包喷施紫色硫细菌一段时间,可提高金耳菌中的麦角硫因成分的含量。通过实验证明,金耳菌包喷施紫色硫细菌发酵液后,金耳子实体中的麦角硫因含量是不施用处理的1.2‑3.3倍;与此同时,金耳菌中烟酰胺的含量也随之提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对生长20‑25天出现金耳菌丝的菌包进行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每2天喷施1次,连续4周,喷施周期内每间隔4平方米宽的菇棚内使用1个100瓦的白炽灯白天照射4小时以增强棚内光线5

的不足;其中发酵液中乙酸钠溶液喷施浓度为0.1‑1g/L,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cfu/mL‑9

10cfu/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色硫9

细菌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cfu/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钠的浓度为0.5g/L。

说明书 :

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食用金耳菌中有效活性成分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金耳别名黄金银耳、黄木耳、金木耳、黄耳、脑状银耳、脑耳、胶耳等,属银耳科银耳属,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真菌。麦角硫因是一种稀有的天然手性氨基酸,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起着抗氧化,防止紫外辐射损伤,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螯合二价金属离子,参与细胞内的能量调节等诸多生物学功能,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生理保护剂。麦角硫因是通常认为安全的产品,性能稳定,在医药、生物医学、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麦角硫因是一种独特的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含硫氨基酸,只能从某些食物中获得,特别是真菌、动物的肾脏和肝脏、黑色和红色的豆类和一些细菌等。
[0003] 食用菌是麦角硫因的主要来源,且安全性可达到食品级,但其天然产量较低,如何提高麦角硫因产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虽然食药用菌子实体中麦角硫因含量可观,但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使用子实体提取的方法往往是不合适的,因为子实体栽培时间长,成本较高;因此在食用菌栽培领域方面如何提高麦角硫因含量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通过农艺措施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相关技术尚未见报道。
[0004] 紫色硫细菌从属于光合细菌,是一种多功能的益生菌,应用于能源、食品医疗、农业、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光合细菌菌液能够被很多动植物所利用,加快它们的生长生育,提高它们的附加值。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采用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可以显著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增加金耳菌中烟酰胺的含量。所述金耳为 (Tremella aurantialba) CCTCC HF 20081008。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金耳菌包生长过程中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
[0008] 优选的,所述紫色硫细菌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5cfu/mL‑109cfu/mL。
[0009] 优选的,所述紫色硫细菌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9cfu/mL。
[0010] 优选的,所述乙酸钠的浓度为0.1‑1g/L。
[0011] 优选的,所述乙酸钠的浓度为0.5g/L。
[0012] 优选的,所述喷施为 金耳菌包生长20‑25天菌丝出现后喷施。
[0013] 优选的,所述喷施为每2‑3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4周。
[0014] 优选的,喷施周期内每间隔4平方米宽的菇棚内使用1个100瓦的白炽灯白天照射4小时以增强棚内光线的不足。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本发明将紫色硫细菌作为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促进剂,乙酸钠作为紫色硫细菌的营养支持剂,通过向菌包喷施紫色硫细菌一段时间,可提高金耳菌中的麦角硫因成分的含量。通过实验证明,金耳菌包喷施紫色硫细菌发酵液后,金耳子实体中的麦角硫因含量是不施用处理的1.2‑3.3倍;与此同时,金耳菌中烟酰胺的含量也随之提高。
[0017] 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实施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麦角硫因标准品液相图谱;
[0019] 图2为对照棚1金耳样品提取液液相图谱;
[0020] 图3为实验棚1金耳样品提取液液相色谱图;
[0021] 图4为实验棚2金耳样品提取液液相色谱图;
[0022] 图5为实验棚4金耳样品提取液液相色谱图;
[0023] 图6为烟酰胺标准品液相色谱图;
[0024] 图7为对照棚1金耳样品烟酰胺提取液液相色谱图;
[0025] 图8为实验棚1金耳样品烟酰胺提取液液相色谱图;
[0026] 图9为实验棚2金耳样品烟酰胺提取液液相色谱图;
[0027] 图10为实验棚4金耳样品烟酰胺提取液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9] 实施例1
[0030] 1、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生长20‑25天出现金耳菌丝的菌包进行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每2天喷施1次,连续4周,喷施周期内每间隔4平方米宽的菇棚内使用1个100瓦的白炽灯白天照射4小时以增强棚内光线的不足;
[0031] 其中发酵夜中乙酸钠溶液喷施浓度为0.5g/L,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5cfu/mL。
[0032] 实施例2
[0033] 2、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生长20‑25天出现金耳菌丝的菌包进行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每2天喷施1次,连续4周,喷施周期内每间隔4平方米宽的菇棚内使用1个100瓦的白炽灯白天照射4小时以增强棚内光线的不9
足;其中发酵夜中乙酸钠溶液喷施浓度为0.5g/L,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cfu/mL。
[0034] 实施例3
[0035] 3、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生长20‑25天出现金耳菌丝的菌包进行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每2天喷施1次,连续4周,喷施周期内每间隔4平方米宽的菇棚内使用1个100瓦的白炽灯白天照射4小时以增强棚内光线的不9
足;其中发酵夜中乙酸钠溶液喷施浓度为1g/L,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cfu/mL。
[0036] 对比例1
[0037] 与实施例2相比,不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不光照,其余培养方法均相同。
[0038] 实验分析
[0039] 1.测试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
[0040] 1.1测试方法
[0041] a.选取4个菇棚,分别标记为实验菇棚1‑3、对照菇棚1,每个实验菇棚的金耳菌长势相同;分别在生长20‑25天出现金耳菌丝的菌包分别进行对实验棚1‑3实施实施例1‑3的培育方法,对对照棚1实施对比例1的培育方法。
[0042] b.在实施上述方法40d后采收金耳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及烟酰胺含量,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0043] (1)麦角硫因含量的测定:
[0044] A.1 试剂:乙腈(分析纯)、纯净水;
[0045] A.2 设备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 LC‑2030 PLUS;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3 5u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 ‑ 水(3∶97);流速:1.0 mL /min;柱温:
30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μL。
[0046] A.3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0047] 分别精密称取麦角硫因标准品适量,加纯净水制成浓度为 1000 μg/mL 的标准品储备液。
[0048] A.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0049] 取金耳样品适量,洗净, 冷冻干燥,粉碎。精密称取本品粉末 5.06 g,加入63%乙醇 300 mL,搅拌均匀,53℃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合并两次提取液,于5000 r/min 离心 20 min,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为供试品溶液。
[0050] A.5 标准曲线绘制:
[0051] 分别移取适量体积标准品储备液,加纯净水稀释定容成1ug/ml、5ug/ml、10ug/ml、50ug/ml、100ug/ml 5个浓度,进样,根据麦角硫因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
[0052] A.6 供试品测定:
[0053] 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经0.22um滤膜过滤后,进样,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供试品中麦角硫因浓度。
[0054] (2)烟酰胺含量的测定:
[0055] B.1 试剂:甲醇(色谱纯)、异丙醇(色谱纯)、庚烷磺酸钠(分析纯)、高氯酸(分析纯)、纯净水
[0056] B.2 设备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 LC‑2030 PLUS;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il ODS‑3 5um*4.6mm*250mm;流动相:甲醇70ml、异丙醇20ml、庚烷磺酸钠1g,用
910ml 水溶解并混匀后,用高氯酸调节PH至2.1±0.1,经0.45um膜过滤;流速:1.0 mL /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61nm;
[0057] 进样:μL。
[0058] B.3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0059] 分别精密称取烟酰胺标准品适量,加纯净水制成浓度为 1000 μg/mL 的标准品储备液。
[0060] B.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0061] 取金耳样品适量,洗净, 冷冻干燥,粉碎。精密称取本品粉末 5.06 g,加入63%乙醇 300 mL,搅拌均匀,53℃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合并两次提取液,于5000 r/min 离心 20 min,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为供试品溶液。
[0062] B.5 标准曲线绘制:
[0063] 分别移取适量体积标准品储备液,加纯净水稀释定容成1ug/ml、5ug/ml、10ug/ml、50ug/ml、100ug/ml
[0064] 5个浓度,进样,根据烟酰胺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
[0065] B.6 供试品测定:
[0066] 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经0.22um滤膜过滤后,进样,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供试品中烟酰胺浓度。
[0067] 1.2测试结果
[0068]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从表1数据可知,实验棚2种植的金耳菌中的麦角硫因含量最高,是对照棚1(不施用发酵液)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3.3倍;实验棚1、实验棚3种植的金耳菌中的麦角硫因含量分别是对照棚1的1.2和2.5倍,从上述数据可知,喷施本发明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可以显著提高金耳菌中的麦角硫因含量,从实验棚3的实验数据可知,发酵液中乙酸钠的最佳含量为0.5g/L,超过最佳浓度,随着发酵液中乙酸钠含量的增加,反而会降低麦角硫因含量;从实验棚1和实验棚2的数据可知,随着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数量增加,金耳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也随着增加,说明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含量对于提高金耳菌中的麦角硫因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从上述实验数据可知,喷施本发明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不仅可以提高金耳菌中的麦角硫因含量,同时烟酰胺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0069] 表1不同实验田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及烟酰胺含量
[0070]
[0071]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