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599728.5

文献号 : CN11494982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亚伟

申请人 :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冰雪训练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包括支撑组件和训练器,训练器滑动连接在支撑组件上,训练器包括承重块,承重块的两侧分别连接设有两个脚踏组件,承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位部,每个限位部内分别滑动设有移动部,移动部靠近脚踏组件的一端上固定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彼此远离的一端上固定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脚踏组件的底部;通过设置限位部的设置,使得脚踏组件能够在承重块上的位置能够发生变化,从而在实现单板模式和双板模式的转换,并且通过两种模式上的伸出槽的深度不同,从而适应不同模式下训练人的发力范围,维持训练设备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包括支撑组件和训练器,所述训练器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包括承重块,所述承重块的两侧分别连接设有两个脚踏组件,所述承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位部,每个所述限位部内分别滑动设有移动部,所述移动部靠近所述脚踏组件的一端上固定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彼此远离的一端上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组件的底部;

所述脚踏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人体平衡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远离所述承重块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限制脚步位置的凹槽,所述脚踏板内设有若干用于检测受力点受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承重块的一侧,所述脚踏板上设有对连接杆的位移偏转量进行检测的位移传感器;

所述限位部包括滑道,所述滑道分布在所述承重块的侧面上,且两个所述滑道以所述承重块的中心为镜像点镜像的分布在所述承重块的侧壁上,每个所述滑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有用于所述脚踏组件位置约束的伸出槽,四个所述伸出槽在所述承重块上两两对称,所述伸出槽靠近所述脚踏组件的一端贯穿所述承重块;

所述连接杆为具备磁性的柔性支撑材料,所述连接组件内设有影响所述连接杆弹性系数的电磁模块;

通过调节所述脚踏组件的位置,切换不同的训练方式,将所述脚踏组件移动至所述承重块的不同的两侧,当需要双板训练时,使得两个所述脚踏组件位于所述承重块沿宽度方向分布的两侧,此时所述连接杆的伸展系数根据训练模式进行变动,当需要单板训练时,将两个所述脚踏组件通过所述限位部移动至沿所述承重块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侧,此时所述连接杆对所述脚踏组件进行固定支撑,训练人员通过所述脚踏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相互之间的检测数据对所述连接杆的弹性系数做出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对器械本体进行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连接设有扶手,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设有若干用于协助所述训练器移动的滑轨,所述扶手上靠近所述训练器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检测训练人员身形变化幅度的红外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远离所述脚踏组件的一端连接设有两个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上贯穿设有若干数量的孔,所述滑轨穿过所述滑动块上若干数量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脚踏组件的一端转动设有竖杆,所述竖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部内,所述移动块靠近所述脚踏组件的一端上固定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承重块,且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移动块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供所述连接组件滑动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伸缩式板材,使得两个所述脚踏组件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与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转动轴承连接,使得所述扶手的角度能够自由调整。

说明书 :

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冰雪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0002] 滑雪运动越来越普及,但由于雪场大多远离市区,同时大部分地区雪期较短,且雪量不足以进行滑雪训练,致使上雪练习的时间较少,利用滑雪训练器模拟雪上滑行动作成为快速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途径。
[0003] 专利号为201410032532.3的一种双板滑雪训练器,虽然解决了在室内进行滑雪训练同时对训练人员的平衡能力提升的问题,但同时在训练方式单一,仅仅只能实现双板的训练,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无法对训练人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训练受力进行检测,使得在训练过程中无法对细节问题进行调整。
[0004] 同时在通过训练器材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对真实的训练场景进行模拟,致使训练人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无法真实的体验到训练目的,影响训练的效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具有单板和双板双训练的优点。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包括支撑组件和训练器,训练器滑动连接在支撑组件上,训练器包括承重块,承重块的两侧分别连接设有两个脚踏组件,承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位部,每个限位部内分别滑动设有移动部,移动部靠近脚踏组件的一端上固定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彼此远离的一端上固定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脚踏组件的底部;
[0007] 脚踏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人体平衡的脚踏板,脚踏板远离承重块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限制脚步位置的凹槽,脚踏板内设有若干用于检测受力点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凹槽靠近承重块的一侧,脚踏板上设有对连接杆3的位移偏转量进行检测的位移传感器;
[0008] 限位部包括滑道,滑道分布在承重块的侧面上,且两个滑道以承重块的中心为镜像点镜像的分布在承重块的侧壁上,每个滑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有用于脚踏组件位置约束的伸出槽,四个伸出槽在承重块上两两对称,伸出槽靠近脚踏组件的一端贯穿承重块;
[0009] 连接杆为具备磁性的柔性支撑材料,连接组件内设有影响连接杆伸展系数的电磁模块;
[0010] 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将脚踏组件移动至承重块的不同的两侧,当需要双板训练时,使得两个脚踏组件位于承重块沿宽度方向分布的两侧,此时连接杆的伸展系数根据训练模式进行变动,当需要单板训练时,将两个脚踏组件通过限位部移动至沿承重块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侧,此时连接杆对脚踏组件进行固定支撑,训练人员通过脚踏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相互之间的检测数据对连接杆的弹性系数做出调整。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 1、通过设置限位部的设置,使得脚踏组件能够在承重块上的位置能够发生变化,从而在实现单板模式和双板模式的转换,并且通过两种模式上的伸出槽的深度不同,从而适应不同模式下训练人的发力范围,维持训练设备的稳定性。
[0013] 2、通过设置的各类传感器,使得训练人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发力位置以及身体的摆幅进行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外部的电脑终端,方便对训练人员在训练过程中发力的细节问题进行纠正,使得训练效果大幅度提升,对训练人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0014] 3、通过连接杆的弹性力的变化,使得训练人员在使用单板训练以及双板训练时,更好的体验真实滑雪过程中的波动,从而在心理上舍弃训练的心态,更加贴近真实的滑雪心态,以此提高训练后实操的熟练度,使得训练效果提升。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工作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2中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中滑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1、支撑组件;11、滑轨;12、支撑架;13、扶手;2、训练器; 21、脚踏组件;2101、脚踏板;2102、凹槽;22、连接组件;2201、支撑板; 2202、竖杆;23、承重块;24、限位部;
2401、伸出槽;2402、滑道;25、滑动块;3、连接杆;4、升降组件;41、升降杆;42、抵触板;5、移动部;51、移动块;52、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具有位移感知的训练器材,包括用于对主体结构进行固定的支撑组件1和用于冰雪运动员训练的训练器2,训练器2滑动连接在支撑组件1上,从而模拟真实运动环境,更好的达到训练的目的,同时训练器2 包括用于承载训练装置的承重块23,在此实施例中,承重块23为长方体形状,且承重块23的拐角位置处为圆弧形,方便脚踏组件21移动换位,承重块23的两侧分别连接设有两个脚踏组件21,使得使用人踩踏在脚踏组件21上,从而对训练器材进行使用,维持人体的平衡和稳定,承重块23的外侧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位部24,通过限位部24对脚踏组件21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和支撑,每个限位部24内分别滑动设有移动部5,移动部5靠近脚踏组件21的一端上固定设有连接组件22,连接组件22彼此远离的一端上固定设有连接杆3,在此实施例中,连接杆3的数量为三个,连接杆3远离连接组件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脚踏组件21的底部,且三个连接杆3均匀的分布在脚踏组件21的底部,即在脚踏组件21上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相同,实现对脚踏组件21的支撑,从而通过上述的技术特征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器械,从而使得训练人员脚踩在脚踏组件21 的端面上,构建成一个滑雪训练器材,同时根据不同的训练需求,通过移动部5 在限位部24内移动,从而带动连接组件22和连接杆3进行移动,实现对脚踏组件21的位置移动,从而实现对冰雪训练中的单板训练和双板训练的转换,通过一个训练器材实现不同种类的训练目的。
[0022] 连接杆3与脚踏组件21连接的部位,设有对连接杆3的位移偏转量进行检测的位移传感器,从而对训练人员的腿部发力程度进行检测分析。
[0023] 在单板模式中向不同的方向扭动时,通过设置脚踏板2101上的压力传感器对人体的踩踏力的大小进行检测,从而与连接杆3扭动偏转值检测的位移传感器之间进行数据匹配,实现对连接杆3单侧偏转的位移量检测的同时,也能针对连接杆3偏转幅度与训练人员体重不符合时对弹性系数作出及时调整的目的,即当压力传感器的数值较大时,此时位移传感器检测偏转侧的连接杆3的扭动位移量偏转幅度较小,此时意味着连接杆3的弹性系数与训练人员的体重未进行适配,此时连接杆3的弹性系数无法满足训练人员的训练目的,此时位移传感器的数据和压力传感器数据之间匹配存在异常,此时数据上传至外部的电脑终端上,通过外部电脑终端对电磁模块的电磁力进行调整,从而对连接杆3的弹性系数进行减小,使得连接杆3的在受力的过程中,受力大小与偏转角度相互之间适配,实现数据支撑,同理得,当压力传感器检测数值较大,但位移传感器检测到连接杆3的位移偏转量较小时,此时通过电脑终端和电磁模块的控制,使得连接杆3的弹性系数增加,维持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数值之间的数值变化稳定。
[0024] 为了方便使用人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舒适性,同时对训练人员在训练过程中脚发力位置进行检测,对错误发力进行纠正,脚踏组件21包括用于支撑人体平衡的脚踏板2101,脚踏板2101远离承重块23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限制脚步位置的凹槽2102,其中为了保持使用人在装置上训练贴合外界的训练环境,凹槽2102的深度为1毫米至5毫米之间,且凹槽2102表面的材料与滑雪板的材料相同,脚踏板2101内设有若干用于检测受力点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凹槽2102靠近承重块23的一侧,其中压力传感器均匀的分布在凹槽 2102内,从而对踩踏位置上的受力变化点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上传至外部的电脑终端上进行存放,方便后续的分析与判断。
[0025] 为了提高对脚踏组件21的不同状态进行快速转换,减少更换时间,限位部 24包括滑道2402,其中两个滑道2402的开口方向相互之间彼此远离,且滑道 2402为电磁滑道,滑道2402分布在承重块23的侧面上,且两个滑道2402以承重块23的中心为镜像点镜像的分布在承重块23的侧壁上,每个滑道2402在承重块23上的形状为“L”形状,方便单板模式和双板模式的转化,每个滑道2402 的两端分别连通设有用于脚踏组件21位置约束的伸出槽2401,通过伸出槽 2401使得脚踏组件21能够位于承重块23的上部,同时在踩踏的过程中,脚踏组件21的地面不会与承重块23的端面发生碰撞,四个伸出槽2401在承重块23 上以承重块23的重心为对称中心两两对称,伸出槽2401靠近脚踏组件21的一端贯穿承重块23,且伸出槽2401的宽度与竖杆2202的宽度相同或略宽,从而确保脚踏组件21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与伸出槽2401进行卡合,完成单板模式和双板模式的转换,减少在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确保训练人员的训练数据的准确性。
[0026] 为了使得脚踏组件21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模拟户外的滑雪给人带来的颠簸感,使得训练器械更加贴近实际,进而将连接杆3的材料设置为具备磁性的柔性支撑材料,如弹性系数大的弹簧,在对脚踏组件21进行支撑的同时,应该被电磁的磁性影响弹性系数,从而在同等受力的情况下,使得连接杆3的弯曲度发生改变,连接组件22内设有影响连接杆3伸展系数的电磁模块,通过模拟的训练场地不同,从而调整电磁模块的电磁力大小以及变化情况,从而使得电磁模块对连接杆3的弹性系数造成影响波动,使得人体在脚踏组件21上发生波动,从而使得训练人员有真实的感官,确保训练过程中采集的训练数据的准确性。
[0027] 通过不同的训练需求,将脚踏组件21移动至承重块23的不同的两侧,当需要双板训练时,使得两个脚踏组件21位于承重块23沿宽度方向分布的两侧,此时连接杆3的伸展系数根据训练模式进行变动,当需要单板训练时,将两个脚踏组件21通过限位部24移动至沿承重块23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侧,此时连接杆3对脚踏组件21进行固定支撑,同时通过设置在脚踏板2101内的压力传感器对训练人员脚步的用力部进行分析记录,为了方便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该训练器械的检测数据上传至外部的电脑终端上进行记录。
[0028] 为了维持训练器械的稳定,同时方便不同熟练程度的训练人员对训练装置进行使用,同时为了对滑雪训练过程中的身体弯曲以及摆动幅度进行检测,进而使得支撑组件1包括用于对器械本体进行支撑的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一侧连接设有扶手13,扶手13与支撑架12之间通过转动轴承连接,在单板训练的时候,使得扶手13的角度能够自由调整,即训练人员的熟练度较低时,扶手13 与支撑架12之间的角度为直角,能够使熟练度不高的人手持扶手13进行训练,维持训练人员的身体的稳定性,当训练人员的熟练度较为熟练时,扶手13与支撑架12之间的角度为钝角,从而使得训练人员单独的使用训练器2,从而增加训练人员的在训练器2上的摆动范围,同时将扶手13设置成弯曲形状的,弯曲形状的扶手13上设有存放腔,从而便于对双板训练时使用的滑雪杖进行放置,便于在训练时取出。
[0029] 并且为了训练器2在支撑组件1之间的滑动平稳,且保证在支撑组件1上的滑动速率能够适合不同的训练场景,进而在支撑架12之间固定设有若干用于协助训练器2移动的滑轨11,在此实施例中,滑轨11的数量为两个,且滑轨11 的形状能够为弧形或直线型,从而通过两个滑轨11将训练器2进行水平高度的约束,扶手13上靠近训练器2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检测训练人员身形变化幅度的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对训练人员在弯曲时身体角度的测量以及在训练过程中身体的摆动幅度检测,将红外传感器所检测的数据上传至外部的电脑终端进行存储和分析,方便对后续数据的对比判断。
[0030] 为了使得训练器2的滑动速率与滑轨11相适配,进而在承重块23远离脚踏组件21的一端连接设有两个滑动块25,每个滑动块25上贯穿设有若干数量的孔,其中孔的数量与滑轨11的数量相同,每个滑动块25上均为两个,滑轨11 穿过滑动块25上若干数量的孔,并且在滑轨11穿过滑动块25后,滑动块25 不与地面接触,且滑动块25与滑轨11相互之间的连接运动方式优选为电导轨形式,从而满足训练器2在支撑组件1上快速移动的目的。
[0031] 为了使得连接组件22能够稳定的对脚踏组件21进行高度上的提升,进而设置连接组件22包括支撑板2201,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201上,电磁模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201内,支撑板2201远离脚踏组件21的一端转动设有竖杆2202,在此实施例中,竖杆2202的高度可调,即竖杆2201为伸缩杆,通过调整竖杆2202的高度,从而使得支撑板2201的高度变化,实现对脚踏组件21的高度调整,竖杆2202远离支撑板220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移动部5上,从而通过竖杆2202的高度确定脚踏组件21在装置上的高度,并且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竖杆2202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训练人员选择合适高度的脚踏位置,确保训练过程中的舒适性。
[0032] 为了方便脚踏组件21在限位部24上进行快速移动,实现单板模式和双板模式的转变,从而设置移动部5包括移动块51,移动块51滑动连接在限位部24 内,移动块51靠近脚踏组件21的一端上固定设有延伸板52,延伸板52的延伸方向远离承重块23,且延伸板52远离移动块5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供连接组件 22滑道的滑槽,进而当脚踏组件21在模式发生变化前,使得连接组件22先在延伸板52上沿滑槽向远离承重块23的一侧移动,使得连接组件22脱离伸出槽 2401的限制范围,从而通过移动块51进行位置上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接组件
22 和脚踏组件21进行移动,实现单板模式和双板模式的转换,同时当移动块51 移动至目标位置后,使得连接组件22在延伸板52上滑动,使得连接组件22重新为伸出槽2401限制,增加连接组件22在支撑中的稳定性。
[0033] 为了适应单板模式在使用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晃动的情况,提高训练的稳定性,进而使得两个沿承重块23长度方向分布的伸出槽2401的底部固定设有用于脚踏组件21高度调整的升降组件4,升降组件4包括升降杆41,升降杆41靠近脚踏组件21的一端固定设有抵触板42,其中抵触板42能对移动部5进行电磁吸附固定,使得移动部5上的移动块51移动至抵触板42上后,通过电脑终端识别抵触板42和移动块51之间完成吸附固定后,使得升降杆41收缩,从而带动抵触板42进行移动,从而控制移动块51进行移动,使得竖杆2202在伸出槽2401内放置的长度相比双板模式较长,从而增加竖杆2202支撑的稳定性,确保单板训练时的舒适性,维持训练数值的稳定性,同时当训练器2处于单板模式时,此时连接杆3在电磁模块的控制下,使得中间连接杆3的弹性强度大于两侧的连接杆3,即中间的连接杆3不易发生变形,两侧的连接杆3能够发生变形转换,从而使得脚踏组件21能够随着脚步发力位置的变化,实现脚踏板2101的扭动,提高单板模式的使用舒适性。
[0034] 两个沿承重块23长度方向分布的伸出槽2401的深度大于两个沿承重块23 宽度方向分布的伸出槽2401的深度,使得脚踏板2101位于沿长度方向分布的伸出槽2401内时,脚踏板2101的端面与承重块23的端面平齐。
[0035] 为了适应不同年龄已经身高的训练人使用,进而设置支撑板2201为伸缩式板材,使得两个脚踏组件21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调整支撑板2201的伸长长度,进而使得两个脚踏组件21之间的间距实现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撑板 2201的长度发生变化后,支撑板2201依旧能对脚踏组件21进行有效支撑,且在支撑的同时,支撑板2201本身不会发生弯曲变形。
[0036] 初始时,扶手13与支撑架1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两个脚踏组件21位于承重块2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支撑板2201未伸长,升降杆41为伸长状态,抵触板42的上端面与滑道2402的底面平齐。
[0037] 当需要进行双板训练时,通过训练人员的熟练程度调整扶手13与支撑架12 之间的夹角,并且根据训练人员的体重调整电磁模块的电磁输出量的大小,从而确保不同体重的人员在使用该训练装置时都有良好的训练体验,以及准确的训练数据,即当体重低于或等于60kg的人在使用时,电磁模块的输出量为正常的输出水平,当体重高60kg的人在使用时,电磁模块的电磁输出量增加,确保人员在于脚踏组件21接触时,连接杆3的变形程度可控,同时根据训练人员的身高对脚踏板2101的长度进行调整,进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人员模拟的不同的训练场景,使得滑动块25在滑轨11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训练器2 在滑轨11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训练器2在滑轨11上的不同位置,指导训练人员在训练器2上进行不同的训练动作,从而在对动作进行变化时,腿部位置的发力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连接杆3做出相应的弯曲,从而造成连接杆3 的位移偏转量发生相应的位移变化,通过设置在连接杆3与脚踏板2101之间的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记录,同时在完成动作的同时,通过位于脚踏板2101上的压力传感器对训练人员脚部的接触面进行检测记录,同时配合扶手13上的红外传感器对训练人员在完成动作时的身体动作进行记录,从而完整的对训练人员在不同的训练场景下滑雪动作的记录,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更正,达到训练的目的。
[0038] 当需要进行单板训练时,使得扶手13与支撑架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从而确保训练人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训练,同时控制两个竖杆2202在延伸板52 上得滑槽内进行移动,使得竖杆2202脱离伸出槽2401的限制范围,进而通过移动块51沿滑道2402进行移动,使得移动块51从承重块23沿宽度分布的两端移动至沿长度分布的两端,并且承重块23的拐角处设置为弧形,在移动块51 移动过拐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进而通过移动块51的移动,带动延伸板52移动,进而带动连接组件22移动,从而实现对脚踏组件21的移动,使得脚踏组件21位于承重块23沿宽度方向分布的两端,同时当移动块51与抵触板42完全接触后,抵触板42对移动块51的位置进行固定约束,从而终端识别到约束完成后,使得升降杆41下降,进而带动抵触板42下降,从而带动移动部5和连接组件22以及脚踏组件21下滑,使得竖杆2202大部分处于伸出槽 2401内,同时脚踏组件21与承重块23的顶部基本平齐,确保单板训练时的稳定性,同时为了单板训练的准确性,连接杆3在电磁模块的控制下,使得中间连接杆3的弹性强度大于两侧的连接杆3,即中间的连接杆3不易发生变形,两侧的连接杆3能够发生变形转换,从而使得脚踏组件21能够随着脚步发力位置的变化,实现脚踏板2101的扭动,提高单板模式的使用舒适性,根据训练人的体型调整支撑板2201的长度,使得训练器2从而双板训练模式转换位单板训练模式,此时的位移传感器对连接杆3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红外传感器对训练人员的身形进行检测,压力传感器对训练人员在单板训练过程中的脚部受力位置进行检测,从而完成训练的目的。
[0039] 通过单板模式和双板模式的转换,使得此训练器械能够完全的对不同的训练环境以及训练器械进行训练和使用,并且通过各种传感器实现对训练过程中的训练人员进行数据检测,方便后续的更改,达到训练的目的。
[004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