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652138.4

文献号 : CN1149862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彭焘罗吾希袁亚兰郑辉包黎春

申请人 :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对热交换器进行回转;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及分别与所述筒体两端连接的法兰部和立杆,且所述法兰部和所述立杆相对设置;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包括:上部支架;旋转支架,其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法兰部进行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热交换器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上,以对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回转;下部支架,其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进行连接,另一端设置于一承载面上,用于支撑所述上部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和所述热交换器。本发明可以使热交换器能够在装配制造过程中长时间保持竖直立式可回转状态,从而解决核级热交换器的工艺制造中的难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用于对热交换器(10)进行回转;所述热交换器(10)包括筒体(110)及分别与所述筒体(110)两端连接的法兰部(120)和立杆(130),且所述法兰部(120)和所述立杆(130)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包括:上部支架(210);

旋转支架(220),其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210)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10)的法兰部(120)进行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热交换器(10)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210)上,以对所述热交换器(10)进行回转;

下部支架(230),其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210)进行连接,另一端设置于一承载面上,用于支撑所述上部支架(210)、所述旋转支架(220)和所述热交换器(10);

所述热交换器(10)的法兰部(120)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组(1210);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组(1210)包括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且所述法兰部(1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支架(220)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支架(220)包括:

旋转支架本体(2210);

若干个第二连接孔组,沿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组包括若干个第二连接孔,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齐,使得紧固件(2230)对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热交换器(10)的法兰部(120)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进行固定连接;以及主轴(2220),其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上部支架(210)转动连接,用于将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及所述热交换器(10)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210)上并带动所述热交换器(10)进行回转运动;且所述主轴(22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所述上部支架(210)包括:

上部支架主体(2110),与所述下部支架(230)远离所述承载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上设有第一通孔;

第一轴承(2120),其为推力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一轴承(2120)并伸至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的上方;以及固定件(2130),位于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上方,与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件(2130)与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抵接,以使所述主轴(2220)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上并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转动连接;

所述下部支架(230)包括:

若干个立柱(2310),每一所述立柱(231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上部支架(210)、所述旋转支架(220)和所述热交换器(10);以及底板(2320),与所述立柱(2310)靠近所述承载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32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330),且所述热交换器(10)的立杆(13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30),以对所述热交换器(10)进行径向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架(210)还包括:第二轴承(2140),其为向心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轴承(2140)位于所述第一轴承(2120)和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之间,用于对所述主轴(2220)进行径向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一体化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30)和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且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件(2130)脱落的限位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第一轴承(2120)之间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第二轴承(2140)之间、以及所述立杆(130)与所述第二通孔(2330)之间为间隙配合。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悬吊式回转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旋转支架的主轴与上部支架的第一轴承通过固定件进行转动连接;

将热交换器的法兰部与所述旋转支架的旋转支架本体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热交换器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上并进行回转;以及将所述上部支架的上部支架主体与下部支架的立柱进行固定连接,以使所述下部支架支撑所述上部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和所述热交换器。

说明书 :

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核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交换器制备的悬吊式回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核级热交换器是核电厂的重要设备,整体重约8~10T,高度约10m;同时在热交换器的工艺制造过程中,通常需保持热交换器处于竖直立式回转状态。然而,基于热交换器的大体积、大吨位以及又无中间回转轴的情况,如何保证热交换器整体持续处于立式回转状态,已成为该工艺制造过程中的难题,也对整个容器设备的装夹固定结构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旋转支架可以将热交换器悬挂于上部支架上并带动热交换器进行回转,通过下部支架则可以将上部支架、旋转支架和热交换器稳固地支撑于承载面上,从而能够在装配制造过程中使热交换器长时间保持竖直立式可回转状态。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用于对热交换器进行回转;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及分别与所述筒体两端连接的法兰部和立杆,且所述法兰部和所述立杆相对设置;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包括:
[0006] 上部支架;
[0007] 旋转支架,其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法兰部进行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热交换器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上,以对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回转;
[0008] 下部支架,其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进行连接,另一端设置于一承载面上,用于支撑所述上部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和所述热交换器。
[0009]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的法兰部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组;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组包括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且所述法兰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支架进行固定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架包括:
[0011] 旋转支架本体;
[0012] 若干个第二连接孔组,沿所述旋转支架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组包括若干个第二连接孔,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齐,使得紧固件对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热交换器的法兰部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进行固定连接;以及
[0013] 主轴,其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上部支架转动连接,用于将所述旋转支架本体及所述热交换器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上并带动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回转运动;且所述主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0014] 优选地,所述上部支架包括:
[0015] 上部支架主体,与所述下部支架远离所述承载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上部支架主体上设有第一通孔;
[0016] 第一轴承,其为推力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主轴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并伸至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的上方;以及
[0017] 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上方,与所述主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抵接,以使所述主轴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上并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转动连接。
[0018] 优选地,所述上部支架还包括:第二轴承,其为向心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旋转支架本体之间,用于对所述主轴进行径向限位。
[0019] 优选地,所述下部支架包括:
[0020] 若干个立柱,每一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上部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和所述热交换器;以及[0021] 底板,与所述立柱靠近所述承载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热交换器的立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对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径向限位。
[0022] 优选地,所述主轴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一体化设置。
[0023]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和所述主轴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且所述主轴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件脱落的限位件。
[0024] 优选地,所述主轴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0025] 所述主轴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以及所述立杆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0026]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悬吊式回转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
[0027] 将旋转支架的主轴与上部支架的第一轴承通过固定件进行转动连接;
[0028] 将热交换器的法兰部与所述旋转支架的旋转支架本体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热交换器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上并进行回转;以及[0029] 将所述上部支架的上部支架主体与下部支架的立柱进行固定连接,以使所述下部支架支撑所述上部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和所述热交换器。
[003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003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旋转支架可以将重达10T的核级热交换器悬挂于上部支架上并带动热交换器进行回转,通过下部支架则可以将上部支架、旋转支架和热交换器稳固地支撑于承载面上,从而使得悬吊式回转机构既具有较好的悬挂能力,又具有较好的回转精度,进而能够满足核级热交换器的制造工艺要求。
[0032] 本发明中旋转支架的主轴可以自下而上地贯穿上部支架的第一轴承,固定件则可以与伸至第一轴承的轴圈上方的主轴进行固定连接;由于受重力作用影响,固定件靠近旋转支架的端面会与第一轴承的轴圈抵接,从而使得主轴通过固定件可以悬挂于第一轴承上,进而使得与主轴连接的旋转支架本体以及与旋转支架本体连接的热交换器可以悬挂于上部支架上。
[0033] 本发明中第一轴承采用推力轴承,使得第一轴承不仅具有回转功能,还能够承受轴向载荷,从而保证上部支架具有较好的轴向悬挂力和回转精度,进而使得主轴、旋转支架本体和热交换器可以稳固地悬挂于上部支架上并能够进行回转。
[0034] 本发明中上部支架主体可以固定于下部支架上,使得热交换器重达十吨的载荷可以依次通过旋转支架本体、主轴及固定件传递到第一轴承,然后经第一轴承传递到上部支架主体,再由上部支架主体传递至下部支架及承载面,从而使得下部支架可以稳固地支撑上部支架、旋转支架和热交换器,进而使得悬吊式回转机构既可以稳定地承载热交换器,又能够对热交换器进行顺畅地回转。
[0035] 本发明中第二轴承可以对主轴进行径向限位,第二通孔则可以对热交换器的立杆进行径向限位,从而防止保证热交换器转动的同时发生大幅度晃动,进而保证悬吊式回转机构的回转稳定性。
[0036] 本发明中第一轴承与主轴之间为精配合、第二轴承与主轴之间为中配合、第二通孔与立杆之间为粗配合的结构形式,可以保证悬吊式回转机构在承载较大轴向载荷的情况下,能够较好的保持其在10m长的轴线上顺畅且稳定转动的能力。
[0037] 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及制备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38]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的法兰部的俯视示意图;
[0040]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悬挂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的上部支架的剖面示意图;
[0043] 图6是图5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004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6] 结合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用于对热交换器10进行回转;所述热交换器10包括筒体110及分别与所述筒体110两端连接的法兰部120和立杆130,且所述法兰部120和所述立杆130相对设置;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包括:上部支架210;
旋转支架220,其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210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10的法兰部120进行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热交换器10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210上,以对所述热交换器10进行回转;以及下部支架230,其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210进行连接,另一端设置于一承载面上,用于支撑所述上部支架210、所述旋转支架220和所述热交换器10。
[0047]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4,所述热交换器10的法兰部120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组1210;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组1210包括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且所述法兰部1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支架220进行固定连接。
[0048]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架220包括:旋转支架本体2210;若干个第二连接孔组,沿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组包括若干个第二连接孔,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齐,使得紧固件2230对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热交换器10的法兰部120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进行固定连接;以及主轴2220,其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
2210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上部支架210转动连接,用于将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及所述热交换器10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210上并带动所述热交换器10进行回转运动;且所述主轴22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0049]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10的所述法兰部120上可以设置8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组1210,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组1210则可以包括6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地,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上同样设置8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组,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组则同样包括6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后,通过所述紧固件2230(例如拉杆)则可以实现所述法兰部120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的连接固定,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紧固件2230作为悬吊整个所述热交换器10的连接点。优选地,所有所述第一连接孔组1210可以沿所述法兰部120的周向等间隔分布,所有所述第二连接孔组则可以沿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的周向等间隔分布,使得所述热交换器10和所述旋转支架220的连接处受力均匀,从而保证所述热交换器10与所述旋转支架220的连接稳固性;此外,6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6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则皆可以呈3行2列的矩阵排列,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轴2220的数量可以为1个,且所述主轴2220的第一端即靠近所述承载面的一端可以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的中央,使得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的连接处受力均匀,从而保证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的连接稳固性,进而保证所述旋转支架220与所述热交换器10的连接稳固性;所述主轴
2220的第二端即远离所述承载面的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210进行转动连接,则所述主轴
2220相对于所述上部支架210进行旋转运动时,可以带动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进行旋转运动,进而带动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连接的所述热交换器10进行回转运动。优选地,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一体化设置,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1]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轴2220的数量还可以多于一个,此时所述主轴2220则可以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上,以增加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的连接稳固性,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2] 请同时参考图3至图6,所述上部支架210包括:上部支架主体2110,与所述下部支架230远离所述承载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轴承2120,其为推力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一轴承2120并伸至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的上方;以及固定件2130,位于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上方,与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件2130与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抵接,以使所述主轴2220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上并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转动连接。
[0053]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支架210还包括:第二轴承2140,其为向心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轴承2140位于所述第一轴承2120和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之间,用于对所述主轴2220进行径向限位。
[0054] 具体的,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上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旋转支架220中所述主轴2220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与所述主轴2220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可以自下而上依次贯穿固定于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所述第二轴承2140和所述第一轴承2120并伸至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上方。更具体的,将所述固定件
2130与伸至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上方的所述主轴2220进行固定连接后,受重力作用影响,所述固定件2130靠近所述旋转支架220的端面会与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抵接,从而使得所述主轴2220通过所述固定件2130悬挂于所述第一轴承2120上,进而使得与所述主轴
2220连接的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以及与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连接的所述热交换器10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210上,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130和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且所述主轴2220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件2130脱落的限位件,从而保证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的安全性。所述固定件2130和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之间可以设有一垫片,以防止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轴圈被磨损,从而增加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使用寿命。
[0056]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2120采用推力轴承,使得所述第一轴承2120不仅具有回转功能,还能够承受轴向载荷,从而保证所述上部支架210具有较好的轴向悬挂力和回转精度,进而使得所述主轴2220、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和所述热交换器10可以稳固地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210上,并能够进行回转。更具体的,推力轴承通常包括座圈、位于所述座圈上方的轴圈和位于座圈和轴圈之间的滚动件,则所述第一轴承2120的座圈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轴承2120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的连接固定,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7]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承2140采用向心轴承,使得所述第二轴承2140可以承受径向载荷,从而防止所述主轴2220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大幅度晃动,进而保持整个悬吊式回转机构的稳定性。更具体的,向心轴承通常包括外圈、内圈和位于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滚动件,则所述第二轴承2140的外圈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从而实现所述第二轴承2140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的连接固定,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8]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2120还可以采用向心推力轴承,使得所述第一轴承2120可以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具体可以采用国标GB/T5859中29424型号的调心滚子轴承,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9] 请同时参考图3和图4,所述下部支架230包括:若干个立柱2310,每一所述立柱231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上部支架210、所述旋转支架220和所述热交换器10;以及底板2320,与所述立柱2310靠近所述承载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32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330,且所述热交换器的立杆13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30,以对所述热交换器10进行径向限位。
[0060] 具体的,所述下部支架230作为整个受力支座静置于所述承载面上;在所述上部支架210与所述旋转支架220及所述热交换器10连接成一体后,可以整体吊装搁置于所述下部支架230的所述立柱2310上,并使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与每一所述立柱2310保持简单的机械固定连接;此时整个结构形成吊挂可旋转形式,且所述热交换器10重达十吨的载荷可以依次通过所述旋转支架本体2210、所述主轴2220及所述固定件2130传递到所述第一轴承2120,然后经所述第一轴承2120传递到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再由所述上部支架主体
2110传递至所述立柱2310及所述承载面,从而使得所述下部支架230可以稳固地支撑所述上部支架210、所述旋转支架220和所述热交换器10,进而使得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既可以稳定地承载所述热交换器10,又能够对所述热交换器10进行顺畅地回转。更具体的,所述热交换器10悬挂于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上时,所述热交换器10的立杆130可以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30并保持悬空状态(即所述立杆130与所述承载面不接触),以在保证所述热交换器
10转动的同时防止所述立杆130发生大幅度晃动,从而防止所述热交换器10发生大幅度晃动,进而保持整个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的稳定性,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6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面为地面;所述立柱的数量可以为4个。所述下部支架230还包括若干个横杆2340,每一所述横杆2340用于连接任意两个所述立柱2310,以增加所述下部支架230的稳固性。
[0062] 请同时参考图4至图6,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第一轴承2120之间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所述主轴2220与所述第二轴承2140之间、及所述立杆130与所述第二通孔2330之间皆为间隙配合。
[0063]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轴承2120、所述第二轴承2140和所述第二通孔2330所在位置及作用的不同,则各自的配合精度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所述第一轴承2120与所述主轴2220之间为精配合(即按国标选取对应的配合精度),所述第二轴承2140与所述主轴2220之间为中配合(即所述第二轴承2140的内圈与所述主轴2220之间留有±
0.2mm左右的间隙),所述第二通孔2330与所述立杆130之间为粗配合(即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立杆之间留有±3mm左右的间隙)。通过上述精配合、中配合和粗配合的结构形式,可以保证所述悬吊式回转机构在承载较大轴向载荷的情况下,能够较好的保持其在10m长的轴线上顺畅且稳定转动的能力,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64]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悬吊式回转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S1、将旋转支架220的主轴2220与上部支架210的第一轴承2120通过固定件2130进行转动连接;步骤S2、将热交换器10的法兰部120与所述旋转支架220的旋转支架本体2210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热交换器10悬挂于所述上部支架210上并进行回转;以及步骤S3、将所述上部支架210的上部支架主体2110与下部支架230的立柱2310进行固定连接,以使所述下部支架230支撑所述上部支架210、所述旋转支架220和所述热交换器10。
[0065]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可以将所述旋转支架220与所述上部支架210连接为一体;步骤S2中则可以将所述热交换器10与所述旋转支架220连接为一体。在步骤S3中,可以将连接为一体的所述上部支架210、所述旋转支架220和所述热交换器10整体起吊并搁置于所述下部支架230的所述立柱2310上,并使所述上部支架主体2110与每一所述立柱2310保持简单的机械固定连接;同时还可以将所述热交换器10下端的所述立杆130可以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30并保持悬空状态,以防止保证所述热交换器10转动的同时发生大幅度晃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66]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吊式回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旋转支架的一端与上部支架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热交换器的法兰部进行固定连接,则通过旋转支架可以将重达10T的核级热交换器悬挂于上部支架上并带动热交换器进行回转;下部支架则可以将上部支架、旋转支架和热交换器稳固地支撑于承载面上,从而使得悬吊式回转机构既具有较好的悬挂能力,又具有较好的回转精度,进而能够满足核级热交换器的制造工艺要求。本实施例中旋转支架的主轴可以自下而上地贯穿上部支架的第一轴承,固定件则可以与伸至第一轴承的轴圈上方的主轴进行固定连接;由于受重力作用影响,固定件靠近旋转支架的端面会与第一轴承的轴圈抵接,从而使得主轴通过固定件可以悬挂于第一轴承上,进而使得与主轴连接的旋转支架本体以及与旋转支架本体连接的热交换器可以悬挂于上部支架上。此外,第一轴承采用推力轴承,使得第一轴承不仅具有回转功能,还能够承受轴向载荷,从而保证上部支架具有较好的轴向悬挂力和回转精度,进而使得主轴、旋转支架本体和热交换器可以稳固地悬挂于上部支架上,并能够进行回转。
[0067]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