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涂料及其喷涂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879134.X

文献号 : CN1150112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晓斌刘跃高峰王飞徐泉心郑庆芳代超马宏伟张子安张嘉伟

申请人 : 喜跃发国际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发光涂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光涂料及其喷涂方法。本申请的发光涂料底涂料和面涂料,底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50‑60份水性环氧乳液、10‑15份水性胺类交联剂、30‑40份填料与0.6‑1.4份添加剂A;面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50‑60份发光材料、10‑15份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与4.6‑10.7份添加剂B;上述重量份,以发光涂料的重量为基准;发光材料由包括CDs、多臂PEG氨基与羟基丙烯酸的原料反应得到。本申请的发光涂料具有发光亮度高,发光余辉时间长,附着力强的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发光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涂料和面涂料,底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50‑60份水性环氧乳液、10‑15份水性胺类交联剂、30‑40份填料与0.6‑1.4份添加剂A;面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50‑60份发光材料、10‑15份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与4.6‑

10.7份添加剂B;上述重量份,均以发光涂料的重量为基准;

所述添加剂A包括0.2‑0.5份分散剂、0.1‑0.2份消泡剂、0.2‑0.5份增稠剂与0.1‑0.2份流平剂,上述均为重量份,以添加剂A为基准;所述添加剂B包括0.2‑0.5份分散剂、0.1‑0.2份消泡剂、4‑10份防沉剂、0.2‑0.5份增稠剂与0.1‑0.2份流平剂,上述均为重量份,以添加剂B为基准;

所述发光材料由包括CDs、多臂PEG氨基与羟基丙烯酸的原料反应得到;

所述多臂PEG氨基是四臂PEG氨基或六臂PEG氨基;

所述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Ds粉末与酸性水溶液混合,并在700‑900℃的条件下回流10‑24h后,加入多臂PEG氨基,持续反应2‑5h,再加入羟基丙烯酸,超声震荡

30‑60min后,得到CDs@PEG@HAA溶液,将CDs@PEG@HAA溶液干燥后,得到CDs@PEG@HAA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包括以下原料:23‑

29份CDs、9‑11份多臂PEG氨基与18‑20份羟基丙烯酸,上述均为重量份,以发光材料的重量为基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水溶液是pH为2‑4的硝酸水溶液或pH为2‑4的磷酸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Ds的制备方法为电弧放电法、激光消融法、化学氧化法、溶剂热法、微波法或高温热解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Ds的制备方法为微波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柠檬酸、无机强碱与过氧化氢微波加热40min‑60min后,取出所得物,离心弃沉淀后,干燥上清液,得到CDs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法中离心弃沉淀后,还包括用透析袋透析24‑48h的步骤,透析袋内的截留物为上清液。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涂料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水性环氧乳液、水性胺类交联剂、填料与添加剂A混合均匀,制得底涂料层;

步骤S2:将发光材料、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与添加剂B混合均匀,制得面涂料层;

步骤S3:打磨喷涂面;

步骤S4:喷涂底涂料层,喷涂2‑4层,喷涂总厚度90‑120µm;

步骤S5:喷涂面涂料层,喷涂2‑4层,喷涂总厚度60‑90µm。

说明书 :

一种发光涂料及其喷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发光涂料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光涂料及其喷涂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性蓄能发光涂料是采用由合成树脂乳液、颜填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各种助剂精制而成,施涂后能在基面形成一层发光涂层,吸收外界光能后,长余辉发光材料中的位于基态的原子受激发后发生能级跃迁,跃迁至激发态,将能量储存,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当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能级跃迁过程中释放能量并发光;基于这种原理将长余辉发光材料制成的涂料刷涂在需要发光的基材上,通过光线的照射作用,长余辉发光涂料一直处于吸光‑发光的状态,可显著提高需发光基材的可视亮度。
[0003]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11573703.5的中国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夜光气雾漆,包括:混合改性丙烯酸树脂、硅丙树脂、环保溶剂、膨润土、夜光粉、纳米石墨粉、硅烷偶联剂、流平剂、消泡剂、150‑500目全反射玻璃珠、环保抛射剂,主要发光材料为混合改性丙烯酸树脂与夜光粉,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潢、广告、交通路标、人造景观等多方面。申请号为202011262367.2的中国申请文件公开了建筑外墙用抗老化发光无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陶瓷粉、改性环氧树脂、羟基硅油、发光粉、玻璃粉、混合助剂和水;主要发光材料为陶瓷粉与发光粉。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传统的发光材料发光亮度低,发光余辉时间短,难以在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发光亮度。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供一种发光亮度高,发光余辉时间长的发光材料,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涂料及其喷涂方法。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光涂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发光涂料,包括底涂料和面涂料,底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50‑60份水性环氧乳液、10‑15份水性胺类交联剂、30‑40份填料与0.6‑1.4份添加剂A;面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50‑60份发光材料、10‑15份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与4.6‑10.7份添加剂B;上述重量份,以发光涂料的重量为基准;
[0008] 所述发光材料由包括CDs、多臂PEG氨基与羟基丙烯酸的原料反应得到。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发光涂料分成底涂料与面涂料的目的在于,涂料中成膜物质对涂料在基材上的附着起着关键作用,本发明中底涂料选用了双组份水性环氧体系,环氧树脂的主链中醚氧键带有侧羟基和环氧端基,这些基团的极性远高于面涂料中基团的极性,所以环氧体系涂层成膜后的附着力是面涂料的2‑3倍;在微观结构方面,水性环氧乳液与胺类固化剂进行反应后,形成三维网状交联型聚合物,成膜后更加致密,具有抗水、抗渗漏好、耐化学品性好、强度高等特点。
[0010] 本发明中面涂料采用双组份水性聚氨酯体系,利用发光材料中的羟基丙烯酸的端羟基与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具有强度高、附着力好的特点;同时在耐老化、耐化学品、耐磨性能方面是单一发光材料羟基丙烯酸的4‑5倍。
[0011] 发光材料中,CDs作为零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与环境友好性;以CDs为核芯,在CDs表面接枝多臂PEG氨基,进一步增强了CDs的发光性能,且使得CDs变成带有一个或多个端氨基的物质,因此CDs能够继续接枝带有羧基与羟基的常用发光涂料羟基丙烯酸,使得在紫外线照射下,局部发光材料的每一发光点聚集了相比传统羟基丙烯酸发光材料几十倍的发光物质,因此制备得到的发光材料发光亮度高,发光余辉时间长,使用此发光材料制得的发光涂料具有发光亮度高的优点,停止激发10min2
后,发光亮度仍然有533mcd/m ;还具有发光余辉时间长的优点,停止激发24h后发光亮度仍
2
然能达到5.6mcd/m 。由于羟基丙烯酸也具有耐热性好、耐水性好、耐候性好、硬度大、附着力强等特点,从而使用发光材料制得的发光涂料附着力好,附着力能够达到0级。
[0012] 可选的,所述发光材料包括以下原料:23‑29份CDs、9‑11份多臂PEG氨基与18‑20份羟基丙烯酸,上述均为重量份,以发光材料的重量为基准。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适当比例的上述三种物质制备得到的发光材料中,多臂PEG氨基能够均匀分布于CDs外表面,羟基丙烯酸能够均匀分布于多臂PEG氨基表面,从而形成形状规则,光学性能好的发光材料。
[0014] 可选的,所述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Ds粉末与酸性水溶液混合,并在700‑900℃的条件下回流10‑24h后,加入多臂PEG氨基,持续反应2‑5h,再加入羟基丙烯酸,超声震荡30‑60min后,得到CDs@PEG@HAA溶液,将CDs@PEG@HAA溶液干燥后,得到CDs@PEG@HAA粉末。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酸性水溶液与CDs粉末在高温下长时间回流反应,使得CDs表面被钝化,形成凹凸不平的CDs,粒子表面发射能垒缺陷的量子限域效应,使得该量子点具有强烈的荧光性能;然后在量子点表面接枝多臂PEG氨基,使得CDs被进一步钝化,增强荧光性能的同时,表面还携带了易于连接羟基丙烯酸的氨基,最终制得表面包覆有羟基丙烯酸的CDs@PEG@HAA粉末,得到发光亮度高,发光余辉时间长的发光材料。
[0016] 可选的,所述酸性水溶液是pH为2‑4的硝酸水溶液或pH为2‑4的磷酸水溶液。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常用的酸性水溶液,易于获取,成本较低。
[0018] 可选的,所述多臂PEG氨基是氨基PEG氨基、四臂PEG氨基、六臂PEG氨基或八臂PEG氨基。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氨基PEG氨基、四臂PEG氨基、六臂PEG氨基或八臂PEG氨基的目的在于,氨基PEG氨基、四臂PEG氨基、六臂PEG氨基或八臂PEG氨基中均含有两个以上氨基,能够保证多臂PEG氨基不仅与CDs连接的稳定性高,且能够稳定的连接多个羟基丙烯酸,形成稳定度高,且发光性能好的发光材料。
[0020] 可选的,所述CDs的制备方法为电弧放电法、激光消融法、化学氧化法、溶剂热法、微波法或高温热解法。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制备得到的CDs,均能够用于制备发光材料,制备方法选择多样。
[0022] 可选的,所述CDs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微波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柠檬酸、无机强碱与过氧化氢微波加热40min‑60min后,取出所得物,离心弃沉淀后,干燥上清液,得到CDs粉末。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柠檬酸作为碳源,环境安全性较高,且成本低,获取渠道广泛;采用微波法进行CDs的制备时,仅需要在制备前设置好微波参数即可,制备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制备效率高。
[0024] 可选的,所述无机强碱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常用的无机强碱,易于获取,成本较低。
[0026] 可选的,所述微波法中离心弃沉淀后,还包括用透析袋透析24‑48h的步骤,透析袋内的截留物为上清液。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析袋透析的目的在于,除去未反应的柠檬酸颗粒,使得制备得到的上清液中CDs的纯度较高,则最终得到CDs粉末的有效发光成分占比更大。
[0028] 可选的,所述添加剂A包括0.2‑0.5份分散剂、0.1‑0.2份消泡剂、0.2‑0.5份增稠剂与0.1‑0.2份流平剂,上述均为重量份,以添加剂A为基准;所述添加剂B包括0.2‑0.5份分散剂、0.1‑0.2份消泡剂、4‑10份防沉剂、0.2‑0.5份增稠剂与0.1‑0.2份流平剂,上述均为重量份,以添加剂B为基准。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剂A的加入,使得底涂料分散性好,强度高,粘结性好;添加剂B的加入,使得面涂料分散性好,附着力强,铺展能力强,形成的面涂料层平滑度高。
[0030]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发光材料的喷涂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31] 一种发光涂料的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步骤S1:将水性环氧乳液、水性胺类交联剂、填料与添加剂A混合均匀,制得底涂料层;
[0033] 步骤S2:将发光材料、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与添加剂B混合均匀,制得面涂料层;
[0034] 步骤S3:打磨喷涂面;
[0035] 步骤S4:喷涂底涂料层,喷涂2‑4层,喷涂总厚度90‑120μm;
[0036] 步骤S5:喷涂面涂料层,喷涂2‑4层,喷涂总厚度60‑90μm。
[0037] 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喷涂底涂料层,喷涂2‑4层,每层喷涂完待干燥后,再喷涂下一层,喷涂总厚度90‑120μm;
[0038] 所述步骤S4中,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喷涂面涂料层,喷涂2‑4层,每层喷涂完待干燥后,再喷涂下一层,喷涂总厚度60‑90μm。
[003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磨喷涂面的目的在于,增强底涂料层在基材上的附着强度。多层喷涂的目的在于,使得整体涂料的涂层难以被外界环境直接影响,外界杂质侵蚀整体涂层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使得发光涂料的涂层具有抵抗恶劣自然环境,延长发光余辉时间的优点。底涂料层与面涂料层均为微米级厚度,在基材上的粘覆作用力较强,难以脱落;且底涂料层的厚度大于面涂料层厚度的目的在于,使得面涂料层在底涂料层上粘覆的更加牢固,从而增加整体涂料层在基材上的附着力。
[0040]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 1、本申请中,以CDs为核芯,在CDs表面接枝多臂PEG氨基,使得CDs变成具有一个或多个带有端氨基的物质,因此CDs能够继续接枝带有羧基与羟基的常用发光涂料羟基丙烯酸,在紫外线照射下,局部发光材料的每一发光点聚集了相比传统羟基丙烯酸发光材料几十倍的发光物质,因此制备得到的发光材料发光亮度更高,发光余辉时间更长;
[0042] 2、本申请制备发光材料的过程中,酸性水溶液钝化CDs表面,粒子表面发射能垒缺陷的量子限域效应,使得该量子点具有强烈的荧光性能;然后在量子点表面接枝多臂PEG氨基,CDs被进一步钝化,增强荧光性能的同时,表面还携带了易于连接羟基丙烯酸的氨基,最终制得表面包覆有羟基丙烯酸的CDs@PEG@HAA粉末,得到发光亮度高,发光余辉时间长的发光材料;
[0043] 3、本申请的喷涂方法中,多层喷涂,使得外界杂质侵蚀整体涂层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保证了发光涂料的涂层具有抵抗恶劣自然环境,延长发光余辉时间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实施例与对比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5] 提供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原料来源: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原料均可市售购得,水性环氧乳液为GS‑水性环氧树脂,厂家:山东广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水性胺类交联剂可选用脂肪族多胺、脂环族多胺、低分子聚酰胺、改性芳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下实施例与对比例选用水性聚氨酯交联剂;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可选用MDI、HDI、NDI中的一种,以下实施例与对比例选用UN‑7038,封闭型D的异氰酸酯交联剂;分散剂可选用聚羧酸盐类、聚丙烯酸衍生物、聚醚衍生物等中的一种,以下实施例与对比例选用埃夫卡分散剂4310‑分散剂;消泡剂可选用矿物油类、有机硅类、有机炔类等中的一种,以下实施例与对比例选用BYK028德国毕克028消泡剂;填料可选用钛白粉、重钙、硅微粉、硫酸钡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下实施例与对比例选用钛白粉;增稠剂可选用纤维素醚、碱溶胀型、聚氨酯型等中的一种,以下实施例与对比例选用CO‑626南辉增稠剂;流平剂可选用氟碳类、有机硅、有机炔类等中的一种,以下实施例与对比例选用有机硅流平剂WA‑7450;防沉剂可选用气相二氧化硅、膨润土、聚酰胺、聚脲类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下实施例与对比例选用吉田聚酰胺蜡6900‑20X;羟基丙烯酸,牌号,FX‑8170,厂家:南通方鑫化工有限公司。
[0046] 发光材料的制备例
[0047] 制备例1
[0048] 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 步骤Ⅰ、将40g柠檬酸、4g氢氧化钠与3.2g过氧化氢微波加热50min后,取出所得物,以1000rpm的速度离心10min后弃沉淀,再用1000D透析袋透析36h,透析袋内的截留物为上清液,干燥上清液,得到CDs粉末;
[0050] 步骤Ⅱ、将23g CDs粉末与64g pH为3的磷酸水溶液混合,并在800℃的条件下回流20h后,加入11g四臂PEG氨基,持续反应3h,再加入18g羟基丙烯酸,超声震荡50min后,得到CDs@PEG@HAA溶液,将CDs@PEG@HAA溶液干燥后,得到CDs@PEG@HAA粉末。
[0051] 制备例2
[0052] 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53] 步骤Ⅱ:将29g CDs粉末与64g pH为3的磷酸水溶液混合,并在800℃的条件下回流20h后,加入9g四臂PEG氨基,持续反应3h,再加入20g羟基丙烯酸,超声震荡50min后,得到CDs@PEG@HAA溶液,将CDs@PEG@HAA溶液干燥后,得到CDs@PEG@HAA粉末。
[0054] 制备例3
[0055] 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56] 步骤Ⅱ:将25g CDs粉末与64g pH为3的磷酸水溶液混合,并在800℃的条件下回流20h后,加入10g四臂PEG氨基,持续反应3h,再加入19g羟基丙烯酸,超声震荡50min后,得到CDs@PEG@HAA溶液,将CDs@PEG@HAA溶液干燥后,得到CDs@PEG@HAA粉末。
[0057] 制备例4
[0058] 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59] 将四臂PEG氨基替换成等重量的六臂PEG氨基。
[0060] 制备例5
[0061] 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62] 将四臂PEG氨基替换成等重量的二臂PEG氨基。
[0063] 制备例6
[0064] 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65] 将四臂PEG氨基替换成等重量的八臂PEG氨基。
[0066] 制备例7
[0067] 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68] 将pH为3的磷酸水溶液替换成等重量的pH为7的磷酸水溶液。
[0069] 对比制备例1
[0070] 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71] 步骤Ⅱ不添加六臂PEG氨基。
[0072] 对比制备例2
[0073] 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74] 将羟基丙烯酸替换成等重量的聚丙烯酸钠。
[0075] 对比制备例3
[0076] 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Ⅱ不同;
[0077] 步骤Ⅱ不添加六臂PEG氨基与CDs。
[0078] 发光涂料的实施例
[0079] 添加剂A的制备:将4g分散剂、1.5g消泡剂、4g增稠剂与1.5g流平剂混合搅拌,以5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得到添加剂A。
[0080] 添加剂B的制备:将4g分散剂、1.5g份消泡剂、60g防沉剂、4g增稠剂与1.5g流平剂,以5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得到添加剂B。
[0081] 实施例1
[0082] 一种发光涂料的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3] 步骤S1:将50g水性环氧乳液、15g水性胺类交联剂、30g填料与1.4g添加剂A以5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得底涂料层;
[0084] 步骤S2:将50g制备例1制得的发光材料、15g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与4.6g添加剂B以5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得面涂料层;
[0085] 步骤S3:采用机械喷涂的方法,喷砂打磨喷涂面;喷砂工艺条件:砂子流量,8吨/小时;砂子粒度,2‑5mm;风压,0.007MPa;
[0086] 步骤S4:喷涂底涂料层,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喷涂底涂料层,喷涂3层,每层喷涂完待干燥后,再喷涂下一层,喷涂总厚度110μm;
[0087] 步骤S5:喷涂面涂料层,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喷涂面涂料层,喷涂3层,每层喷涂完待干燥后,再喷涂下一层,喷涂总厚度75μm,制得发光涂料试样。
[0088] 实施例2
[0089]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与步骤S2不同;
[0090] 步骤S1:将60g水性环氧乳液、10g水性胺类交联剂、40g填料与0.6g添加剂A以5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得底涂料层;
[0091] 步骤S2:将60g制备例2制得的发光材料、10g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与10.7g添加剂B以5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得面涂料层。
[0092] 实施例3
[0093]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与步骤S2不同;
[0094] 步骤S1:将55g水性环氧乳液、13g水性胺类交联剂、35g填料与1g添加剂A以5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得底涂料层;
[0095] 步骤S2:将55g制备例3制得的发光材料、13g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与7g添加剂B以5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混合均匀,制得面涂料层。
[0096] 实施例4
[0097]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不同;
[0098] 将制备例3制得的发光材料替换成等重量的制备例4制得的发光材料。
[0099] 实施例5
[0100]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不同;
[0101] 将制备例4制得的发光材料替换成等重量的制备例5制得的发光材料。
[0102] 实施例6
[0103]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不同;
[0104] 将制备例4制得的发光材料替换成等重量的制备例6制得的发光材料。
[0105] 实施例7
[0106]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不同;
[0107] 将制备例4制得的发光材料替换成等重量的制备例7制得的发光材料。
[0108] 对比例1
[0109]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不同;
[0110] 将制备例4制得的发光材料替换成等重量的对比制备例1制得的发光材料。
[0111] 对比例2
[0112]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不同;
[0113] 将制备例4制得的发光材料替换成等重量的对比制备例2制得的发光材料。
[0114] 对比例3
[0115]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不同;
[0116] 将制备例4制得的发光材料替换成等重量的对比制备例3制得的发光材料。
[0117] 对比例4
[0118]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与步骤S5不同;
[0119] 步骤S4:喷涂底涂料层,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喷涂底涂料层,喷涂1层,喷涂厚度110μm;步骤S5:喷涂面涂料层,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喷涂面涂料层,喷涂1层,喷涂厚度75μm,制得发光涂料试样。
[0120] 对比例5
[0121]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与步骤S5不同;
[0122] 步骤S4:喷涂底涂料层,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喷涂底涂料层,喷涂3层,每层喷涂完待干燥后,再喷涂下一层,喷涂总厚度70μm;
[0123] 步骤S5:喷涂面涂料层,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喷涂面涂料层,喷涂3层,每层喷涂完待干燥后,再喷涂下一层,喷涂总厚度90μm,制得发光涂料试样。
[0124] 性能检测试验
[0125] 采用实施例1至7和对比例1至5中制得的发光涂料试样进行性能测试,检测发光亮度、发光余辉时间与发光涂料的附着力,检测依据为JG/T 446‑2014(Ⅱ型)《建筑用蓄光型发光涂料》;发光亮度检测激发停止10min的发光亮度,发光余辉时间检测激发停止5h后、24h后与30h后的发光亮度,以此来判断发光余辉时间的长短;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126] 表1
[0127]
[0128] 结合实施例1、2和实施例3,可以看出,实施例1、2和实施例3均使用不同用量的发光涂料原料,且分别使用制备例1、2、3制得的发光材料,三个发光涂料试样的发光亮度与余辉亮度结果显示,实施例3制得的发光涂料试样发光亮度与余辉亮度最高,因此,实施例3的原料用量比例最佳。
[0129] 结合实施例3和4、5、6,可以看出,实施例3和4、5、6制备发光涂料的原料中分别使用四臂PEG氨基、六臂PEG氨基、二臂PEG氨基、八臂PEG氨基,其中,实施例4制得的发光涂料试样发光亮度最大,余辉亮度最大,证明,六臂PEG氨基连接CDs与羟基丙烯酸最合适。
[0130] 结合实施例4和实施例7,可以看出,实施例4在制得发光涂料试样的过程中,使用pH为3的磷酸缓冲溶液,实施例7在制得发光涂料试样的过程中,使用pH为7的磷酸缓冲溶液,实施例4制得的发光涂料试样发光亮度最大,余辉亮度最大,且实施例7的发光涂料试样在激发停止30h后余辉亮度为0,证明,制备发光涂料试样的过程中使用pH为3的磷酸缓冲溶液效果较好。
[0131] 结合实施例4和对比例1,可以看出,对比例1相比于实施例4,对比例1中不添加六臂PEG氨基,最终制备得到的发光涂料试样发光亮度与余辉亮度均小于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发光涂料试样的发光亮度与余辉亮度,且对比例1的发光涂料试样在激发停止30h后余辉亮度为0,证明,六臂PEG氨基的添加必不可少。
[0132] 结合实施例4和对比例2,可以看出,对比例2相比于实施例4,对比例2中将羟基丙烯酸替换为聚丙烯酸钠,最终制备得到的发光涂料试样发光亮度与余辉亮度均小于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发光涂料试样的发光亮度与余辉亮度,且对比例2的发光涂料试样在激发停止
30h后余辉亮度为0,证明,羟基丙烯酸不可随意替换成其他丙烯酸类物质。
[0133] 结合实施例4和对比例3,可以看出,对比例3相比于实施例4,对比例3中不添加CDs与六臂PEG氨基,最终制备得到的发光涂料试样发光亮度与余辉亮度远远小于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发光涂料试样的发光亮度与余辉亮度,且对比例3的发光涂料试样在激发停止30h后余辉亮度为0,证明,CDs与六臂PEG氨基的添加必不可少。
[0134] 结合实施例4和对比例4、5,可以看出,对比例4、对比例5与实施例4的喷涂方式不同,对比例4中的底涂料层与面涂料层各喷涂一层,对比例5的底涂料层薄于面涂料层,则对比例4与对比例5制得的发光涂料试样附着力均小于实施例4制得的发光涂料试样的附着力,证明本申请底涂料层与面涂料层分多层喷涂,且底涂料层的厚度大于面涂料层的厚度有助于提高发光涂料在基材上的附着力。
[013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