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626191.7

文献号 : CN1150453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梁旭之郑世伦王云进刘斌李磊孟云伟

申请人 : 贵州省遵义公路管理局重庆交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包括排水井,排水井上设有塞子,排水井内设有第一过滤容器,第一过滤容器上设有若干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混凝土内设有若干第一滑槽,若干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杆,若干连接杆与若干塞子固定连接,排水井底部设有第一管,第一管连通有储水罐,储水罐内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泵组件,泵组件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若干转向滴灌器,泵组件与转向滴灌器之间设有阀门,储水罐上设有第二管,储水罐通过第二管连通有聚水罐。该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三次的过滤,使得雨水可被循环利用,且排水结构隐藏于地底,使地面更整洁。

权利要求 :

1.一种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井,排水井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有若干封闭口,封闭口上设有塞子,盖子上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井内设有第一过滤容器,第一过滤容器上设有若干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混凝土上设有若干第一滑槽,第一过滤容器和排水井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滑动配合,若干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杆,若干连接杆与若干塞子固定连接;

排水井底部设有第一管,第一管连通有储水罐,储水罐内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泵组件,泵组件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若干转向滴灌器,泵组件与转向滴灌器之间设有阀门,储水罐上设有第二管,储水罐通过第二管连通有聚水罐;

井盖下方设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上设有与若干排水孔对应的若干竖杆,竖杆靠近井盖一端呈锥形,竖杆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杆和限位板,限位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杆顶部,竖杆通过第一导向杆与第一套环竖向滑动连接,竖杆远离井盖的一端为斜面,第一套环下方设有扇叶组件;

扇叶组件包括扇叶,扇叶上设有转轴和第二套环,第二套环上设有第二滑槽,扇叶上设有第三滑块,扇叶通过第三滑块和第二滑槽与第二套环滑动配合,转轴一端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靠近竖杆一端为斜面,转动杆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和竖杆斜面配合,第二套环上设有若干第四滑块,第二套环和排水井通过第一滑槽和第四滑块滑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容器底部连接有第二过滤容器,第一过滤容器上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容器上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第一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呈倾斜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位于泥土层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内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位于第一管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错位设置,第二管的位置比第一管的位置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容器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容器。

说明书 :

一种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公路路面排水结构对于保证路基、路面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路面排水结构可及时将降水排出路面,防止路面积水,保证行车安全,同时防止积水渗入到路面内部,甚至路基,提高公路的结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0003] 现有的路面排水系统,只具备了简单的排水设施,在阴雨天只能进行简单的少数的雨水排放,如遇到强暴雨,进水口必然会因聚集大量的淤泥以及细小垃圾物而被堵塞,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走,如果排水不及时会导致路面积水,影响交通和行人,又给城市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然后公路两侧常常会种植很多绿植来装饰,由于绿植的位置比较的特殊,得不到及时的浇灌,导致经常干旱缺水,大量的雨水直接进行排放下渗,这样就导致雨水得不到很好的循环利用,水资源严重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以解决大量雨水会带动部分垃圾等杂物到排水井内,从而不便于清理,并且排出的雨水未能被循环利用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包括排水井,排水井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有若干封闭口,封闭口上设有塞子,盖子上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井内设有第一过滤容器,第一过滤容器上设有若干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混凝土上设有若干第一滑槽,第一过滤容器和排水井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滑动配合,若干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杆,若干连接杆与若干塞子固定连接。
[0006] 排水井底部设有第一管,排水井通过第一管连通有储水罐,储水罐内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泵组件,泵组件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若干转向滴灌器,泵组件与转向滴灌器之间设有阀门,储水罐上设有第二管,储水罐通过第二管连通有聚水罐。
[0007] 基础方案的原理:当排水井经长期的排水之后,会有大量的垃圾或杂物等随着排水口流入排水井内,通过第一过滤容器可将垃圾过滤,当被过滤后的水流到排水井底部后,通过第一管流入储水罐,当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水将会流入聚水罐排出,同时当开启转向滴灌器上的阀门的时候,在泵组件的驱动下,雨水将被驱动到转向滴灌器处,转向滴灌器将对路旁的植被进行浇灌,已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0008] 基础方案的优点:在排水井的长期排水下,大量的垃圾将会随着排水口流入排水井内,并且当垃圾流入排水井内部之后,不便于清理,因此第一过滤容器的设计,可使垃圾被过滤于第一过滤容器内,当需要清理时,只需提起塞子,便可拉动第一过滤容器竖向运动,将第一过滤容器取出,以进行清理。
[0009] 过滤后的雨水通过第一管流入到储水罐内,在泵组件的驱动下,可使转向滴灌器对周围的植被进行浇灌,使得雨水循环利用,促进生态发展,并且转向滴灌器还可清理因为雨水的流动而带动到井盖上的垃圾,一定程度可防止排水口被垃圾堵塞。
[0010] 进一步,第一过滤容器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过滤容器,第一过滤容器上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容器上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第一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孔。
[0011] 基础方案的原理:当雨水流入排水井之后,经过第一过滤容器时,较大的垃圾将被截住,被过滤后的雨水又将通过第二过滤容器进行二次过滤,使得较小的颗粒物等被截住,以实现对雨水的二次过滤。
[0012] 基础方案的优点:第二过滤容器的设计一方面可较大程度的将雨水内的垃圾过滤干净,为后续的循环利用做准备,另一方面,大量的垃圾被截流在第一过滤容器和第二过滤容器内,使得便于工人后续对垃圾的清理。
[0013] 进一步,第一管呈倾斜状。
[0014] 基础方案的原理:当过滤后的雨水将通过第一管流入储水罐,倾斜的第一管顺眼水流的惯性,使得更易流入储水罐内。
[0015] 基础方案的优点:倾斜的第一管使得过滤后的雨水顺应惯性,更易于流入储水罐中,并且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水流的流速,避免雨水下渗不及时,导致路面存留大量的积水的问题,并且倾斜的第一管,可避免雨水在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回流到排水井内。
[0016] 进一步,泵组件位于泥土层内。
[0017] 基础方案的原理:在泵组件的驱动下,可将储水罐的水注入到转向滴灌器处。
[0018] 基础方案的优点:泵组件位于泥土内,使得排水机构隐藏在泥土内,因此不影响行人的行动。
[0019] 进一步,储水罐内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位于第一管下方。
[0020] 基础方案的原理:当雨水通过第一管注入储水罐内后,经过过滤层,又将经过第三次的过滤,最大程度的去除杂质。
[0021] 基础方案的优点:当雨水被过滤层过滤后,在泵组件的驱动,被注入到转向滴罐器,从而对周围的植被进行浇灌,充分被过滤后的雨水,可避免一定的杂质将连接管堵塞,从而影响泵组件的正常运作。
[0022] 进一步,第一管和第二管错位设置,第二管的位置比第一管的位置高。
[0023] 基础方案的原理:当雨水流入到储水罐之后,当雨水达到一定量之后,会从第二管流入到聚水罐内,雨水通过聚水罐被排出。
[0024] 基础方案的优点:第二管的高度高于第一管,可避免雨水注入储水罐和注入聚水罐时冲突,以保证雨水被顺利的被排出。
[0025] 进一步,第一过滤容器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容器。
[0026] 基础方案的原理:可将第二过滤容器与第一过滤容器拆分开。
[0027] 基础方案的优点:通过拆卸第一过滤容器和第二过滤容器,一方面可便于对第一过滤容器和第二过滤容器的清理,另一方面,当只需一次过滤的时候,也可将第二过滤容器拆开,只将第一过滤容器放入排水井内部,以此可适用于多样化的过滤需求。
[0028] 进一步,井盖下方设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上设有若干第二滑块,第一套环和排水井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块滑动配合,第一套环上设有与若干排水孔对应的若干竖杆,竖杆靠近井盖一端呈锥形,竖杆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杆和限位板,限位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杆顶部,竖杆通过第一导向杆与第一套环竖向滑动连接,竖杆远离井盖的一端为斜面,第一套环下方设有扇叶组件,
[0029] 扇叶组件包括扇叶,扇叶上设有转轴和第二套环,第二套环上设有第二滑槽,扇叶上设有第三滑块,扇叶通过第三滑块和第二滑槽与第二套环滑动配合,转轴一端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靠近竖杆一端为斜面,转动杆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和竖杆斜面配合,第二套环上设有若干第四滑块,第二套环和排水井通过第一滑槽和第四滑块滑动配合,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均固定在连接杆上。
[0030] 基础方案的原理:当有暴雨等雨量较大的情况时,扇叶在大量雨水的冲击下会绕转轴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转动杆和第二导向杆进行旋转运动,当第二导向杆转动到竖杆的位置时将和竖杆斜面配合,从而将竖杆往上顶,竖杆在第二导向杆的导向下将进行竖向往上运动,从而竖杆将被顶到对应的排水孔,以此将排水孔内的细小垃圾顶出排水孔外,而当第二导向杆转动脱离对应的竖杆时,排水孔又进行正常的排水活动,当需要对其进行清理时,只需拉动塞子,从而就可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拉出,拉出后可将支撑杆拆开,从而对第二套环和扇叶组件进行分开清洗,因此该设计一方面通过排水孔可使雨水正常被排走,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井盖上的排水孔被淤泥或者垃圾物堵住,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走的问题。
[0031] 基础方案的优点:扇叶做旋转运动,可将若干竖杆都依次往上顶,从而保证井盖上的每一个排水孔都被清理到,以实现较大程度的清理排水孔里面的淤泥或垃圾等,同时扇叶随着雨量的大小旋转幅度不同,当雨量越大时,井盖被堵塞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同时雨量越大扇叶运动幅度越大,从而也带动转动杆做快速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竖杆不断的往上顶,从而清理井盖上的排水孔,当雨量较小时,排水孔被堵塞的可能性也较小,扇叶的运动幅度也较小,以此可使扇叶在雨量的不同大小下自动变化运动幅度,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扇叶的折损,并且通过定期的清理,一定程度上可延长其的使用时间,并且将附着在扇叶组件上面的垃圾清理干净,更利于后续的过滤操作。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的正视图。
[0033] 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图。
[0034] 图3为图1的C部分放大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的正视图。
[0036] 图5为图3的B部分放大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的扇叶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9]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井盖1、排水孔2、塞子3、连接杆4、第一过滤容器5、第二过滤容器6、转向滴灌器7、阀门8、泵组件9、过滤层10、第一管11、储水罐12、第二管13、聚水罐14、第一滑槽16、第一滑块17、连接块18、竖杆19、第二导向杆20、转动杆21、转轴22、第二套环23、扇叶24、第三滑块25、第四滑块26、第二滑块29、第二滑槽30。
[004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公路用隐蔽式生态排水结构,包括排水井,排水井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有若干封闭口,具体的:封闭口沿井盖1周向分布。封闭口上设有塞子3,具体的:塞子上固定连接有提手。盖子上设有若干排水孔2,排水井内设有第一过滤容器5,第一过滤容器5上设有若干连接块18,连接块18上设有第一滑块17,混凝土设有若干第一滑槽16,第一过滤容器5和排水井通过第一滑槽16和第一滑块17滑动配合,若干连接块18上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与塞子3固定连接。
[0041] 排水井底部设有第一管11,第一管11呈倾斜状,具体的:第一管11位于排水井一侧高于位于储水罐12一侧。排水井通过第一管11连通有储水罐12,储水罐12内设有过滤层10,过滤层10位于第一管11下方,储水罐12内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泵组件9,泵组件9位于泥土层内,泵组件9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若干转向滴灌器7,泵组件9与转向滴灌器7之间设有阀门8,储水罐12上设有第二管13,第二管13和第一管11错位设置,第二管13的位置比第一管11的位置高,储水罐12通过第二管13连通有聚水罐14。
[0042]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当排水井经长期的排水之后,会有大量的垃圾或杂物等随着排水口流入排水井内,通过第一过滤容器5可将垃圾过滤,当被过滤后的雨水流到排水井底部后,通过第一管11流入储水罐12,当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水将会流入聚水罐14排出,同时当开启转向滴灌器7上的阀门8的时候,在泵组件9的驱动下,转向滴灌器7将对路旁的植被进行浇灌,已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0043] (2)第一过滤容器5的设计,可使垃圾被过滤于第一过滤容器5内,当需要清理时,只需提起塞子3,便可拉动第一过滤容器5竖向运动,将第一过滤容器5取出,以进行清理,过滤后的雨水通过倾斜第一管11快速的流入到储水罐12内,进入储水罐12之后,又将受到过滤层10的过滤作用,同时在泵组件9的驱动下,被过滤的水将被带动到转向滴灌器7处,转向滴灌器7可对周围的植被进行浇灌,使得雨水循环利用,促进生态发展,并且转向滴灌器7还可清理因为雨水的流动而带动到井盖1上的垃圾,一定程度可防止排水口被垃圾堵塞,并且整个排水机构都位于地底内,仅只有为了浇灌植被的转向滴灌器7在路面,以便于雨水的循环使用,因此将不会影响路人的行走,避免一定的风险出现,并且通过提起塞子3,可将第一过滤容器5取出,对其进行定期的清洗,一方面便于工人对第一过滤容器5的清洁,另一方面及时清理第一过滤容器5内部的垃圾,可使雨水及时被过滤。
[004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容器5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容器6,第一过滤容器5上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容器6上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第一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孔。
[0045] 本实施例中,当雨水流入排水井之后,经过第一过滤容器5时,较大的垃圾将被截住,被过滤后的雨水又将通过第二过滤容器6进行二次过滤,使得较小的颗粒物等被截住,以实现对雨水的二次过滤,第二过滤容器6的设计一方面可较大程度的将雨水内的垃圾过滤干净,为后续的循环利用做准备,另一方面,大量的垃圾被截流在第一过滤容器5和第二过滤容器6内,使得便于工人后续对垃圾的清理,同时,通过拆卸第一过滤容器5和第二过滤容器6,一方面可便于对第一过滤容器5和第二过滤容器6的清理,另一方面,当只需一次过滤的时候,也可将第二过滤容器6拆开,只将第一过滤容器5放入排水井内部,以此可适用于多样化的过滤需求。
[0046]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基本如附图4、图5和图6所示,井盖1下方设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上设有若干第二滑块29,第一套环和排水井通过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块29滑动配合,第一套环上设有与若干排水孔2对应的若干竖杆19,竖杆19靠近井盖1一端呈锥形,竖杆19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杆和限位板,限位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杆顶部,具体的:竖杆19通过限位板悬挂在第一套环上。竖杆19通过第一导向杆与第一套环竖向滑动连接,竖杆19远离井盖1的一端为斜面,第一套环下方设有扇叶24组件。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上。
[0047] 扇叶24组件包括扇叶24,扇叶24上设有转轴22和第二套环23,第二套环23上设有第二滑槽30,扇叶24上设有第三滑块25,扇叶24通过第三滑块25和第二滑槽30与第二套环23滑动配合,转轴22一端设有转动杆21,转动杆21上设有第二导向杆20,第二导向杆20靠近竖杆19一端为斜面,转动杆21与转轴22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20和竖杆19斜面配合,第二套环23上设有若干第四滑块26,第二套环23和排水井通过第一滑槽16和第四滑块26滑动配合。
[0048] 本实施例中,(1)当有暴雨等雨量较大的情况时,扇叶24在大量雨水的冲击下会绕转轴22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1和第二导向杆20进行旋转运动,当第二导向杆20转动到竖杆19的位置时将和竖杆19斜面配合,从而将竖杆19往上顶,竖杆19在第二导向杆的导向下将进行竖向往上运动,从而竖杆19将被顶到对应的排水孔2,以此将排水孔2内的细小垃圾顶出排水孔2外,而当第二导向杆20转动脱离对应的竖杆19时,排水孔2又进行正常的排水活动,当需要对其进行清理时,只需拉动塞子3,从而就可通过连接杆4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23拉出,拉出后可将支撑杆拆开,从而对第二套环23和扇叶24组件进行分开清洗,因此该设计一方面通过排水孔2可使雨水正常被排走,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井盖1上的排水孔2被淤泥或者垃圾物堵住,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走的问题。
[0049] (2)扇叶24做旋转运动,可将若干竖杆19都依次往上顶,从而保证井盖1上的每一个排水孔2都被清理到,以实现较大程度的清理排水孔2里面的淤泥或垃圾等,同时扇叶24随着雨量的大小旋转幅度不同,当雨量越大时,井盖1被堵塞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同时雨量越大扇叶24运动幅度越大,从而也带动转动杆21做快速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竖杆19不断的往上顶,从而清理井盖1上的排水孔2,当雨量较小时,排水孔2被堵塞的可能性也较小,扇叶24的运动幅度也较小,以此可使扇叶24在雨量的不同大小下自动变化运动幅度,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扇叶24的折损,并且通过定期的清理,一定程度上可延长其的使用时间,并且将附着在扇叶24组件上面的垃圾清理干净,更利于后续的过滤操作。
[005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