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965348.9

文献号 : CN11504634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寸宇孙明星刘佗谢云云钱超陈占晖

申请人 :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制冰机包括:储冰盒、制冰盒、第一安装件和制冰蒸发器,所述制冰盒位于所述储冰盒的一侧;所述制冰盒包括制冰件和位于所述制冰件外侧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制冰件之间设置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制冰风道;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制冰件之间设置有制冷剂管,或,所述连接件与所在制冰件之间形成制冷剂通道;制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制冰蒸发器、所述储冰盒与所述制冰风道之间形成换热循环风路。本发明提出的制冰机,制冰蒸发器直接提供冷量,减少冷量损耗,提升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制冰风道的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 :

1.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冰盒,所述储冰盒包括盒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盒本体一侧的风道部,所述风道部与所述盒本体之间形成有储冰风道,所述盒本体围设出储冰腔;

制冰盒,所述制冰盒位于所述储冰盒的一侧;所述制冰盒包括制冰件和位于所述制冰件外侧的连接件;

制冰蒸发器;

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安装所述制冰蒸发器的安装部以及与所述制冰盒围设出制冰风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制冰件之间设置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所述制冰风道;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制冰件之间设置有制冷剂管,或,所述连接件与所在制冰件之间形成制冷剂通道;

所述制冰蒸发器位于制冷风道内,所述制冷风道、所述储冰盒与所述制冰风道之间形成换热循环风路,所述制冷风道通过所述储冰腔和所述储冰风道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制冰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盒背向所述制冰蒸发器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制冰风道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储冰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一通断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风道、所述储冰腔和所述储冰风道连通形成储冰循环风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储冰腔与所述储冰风道,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通断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冰风道通过连通口与所述储冰腔连通,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一通断件的情况下,所述盒本体或所述风道部开设有所述连通口,所述第一通断件适于在连通所述储冰腔与所述储冰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储冰腔与所述制冰风道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储冰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储冰风道、所述制冰风道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处连接有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设置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储冰腔的进冰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盒的一端设置出冰口,所述储冰盒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制冰蒸发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盒的另一端设置用于安装推冰电机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朝向所述储冰盒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所述储冰盒、所述制冰盒和所述制冰蒸发器,所述壳体围设出制冰间室,所述制冰间室内设置所述储冰盒与所述制冰盒。

1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位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制冷间室内。

说明书 :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用户对于冰块的需求日益增加,制冰机为用于制冰的设备,制冰机可以独立使用,还可以在冰箱等制冷设备上搭载制冰机,具有制冰功能的制冰机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
[0003] 以冰箱内设置制冰机为例,从制冰原理的角度,可以分成风冷和直冷两种方式,风冷的制冰机主要采用风机从蒸发器处抽取冷风进行制冰和储冰;直冷的制冰机,制冷剂管与制冰格直接接触导冷制冰,并在制冰格底部设置翅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风机进行空气循环,对制冰间室降温,存在制冰间室内部结霜较多,制冰间室温度不能有效控制的现象。风冷和直冷制冰中,一般采用从冷藏蒸发器或冷冻蒸发器获取冷量,冷藏蒸发器与冷冻蒸发器距离制冰机较远,且中间间隔一个较长的风道,冷量在传递过程中损失较多,降温效果不好,且风机会长时间开启,增加了能耗。制冰格底部的翅片处温度低,结霜严重,通过加热丝进行化霜,经常不能完全化霜或导致加热时间延长,还需在脱冰后注水前对制冰机做
拉低温处理,以相对降低储冰温度,降低制冰效率、增加间室温度,延长制冰周期,且需配套增设排水盘等结构,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冰机,制冰蒸发器直接提供冷量,减少冷量损耗,提升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储冰盒、制冰风道与制冷风道连通,制冰风道的结构简单。
[000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0006]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冰机,包括:
[0007] 储冰盒;
[0008] 制冰盒,所述制冰盒位于所述储冰盒的一侧;所述制冰盒包括制冰件和位于所述制冰件外侧的连接件;
[0009] 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制冰件之间设置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制冰风道;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制冰件之间设置有制冷剂管,或,所述连接件与所在制冰件之间形成制冷剂通道;
[0010] 制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制冰蒸发器、所述储冰盒与所述制冰风道之间形成换热循环风路。
[001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包括储冰盒、制冰盒、制冰蒸发器和第一安装件,制冰蒸发器以及其所在的制冷风道,为制冰机内温度较低的区域,各循环通路的霜凝结在制冰蒸发器上以及制冷风道内,制冰风道的结霜量减少或不结霜,可不单独为制冰盒化霜,也不需要在制冰盒内设置化霜及排水的结构,可简化制冰盒的结构,制冰机化霜过程中,也能减小制冰盒以及制冰间室内温度的浮动,有效利用冷量,提升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制冰盒外侧的制冰风道的结构简单,制冰风道与制冷剂管通过连接件分隔,或者,连接件分隔制冷剂通道与制冰风道,结构简单,制冰风道不易结冰且通畅,有助于冷风流动,提升换热效率。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冰盒围设出储冰腔,所述制冰蒸发器位于制冷风道内,所述制冷风道、所述储冰腔和所述制冰风道连通形成所述换热循环风路。换热循环风路可同时为制冰和储冰提供冷量。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冰盒背向所述制冰蒸发器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制冰风道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储冰腔连通。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一通断件。换热循环风路可进行通断调节。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冰盒包括盒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盒本体一侧的风道部,所述风道部与所述盒本体之间形成有储冰风道,所述盒本体围设出所述储冰腔,所述制冷风道、所述储冰腔和所述储冰风道连通形成储冰循环风路。制冰机可同时具有换热循
环风路和储冰循环风路,实现独立控制制冰与储冰的冷量供给。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盒本体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储冰腔与所述储冰风道,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通断件。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制冰风道通过连通口与所述储冰腔连通,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一通断件的情况下,所述盒本体或所述风道部开设有连通口,所述第一
通断件适于在连通所述储冰腔与所述储冰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储冰腔与所述制冰风道之间
切换。通过第一通断件控制换热循环风路和储冰循环风路的通断,结构简单。
[001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件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储冰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储冰风道、所述制冰风道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处连接有风机。
[001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风口设置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储冰腔的进冰口上方。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冰盒的一端设置出冰口,所述储冰盒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制冰蒸发器。
[002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冰盒的另一端设置用于安装推冰电机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朝向所述储冰盒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制
冰间室的温度,以便调控储冰的温度。
[002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所述储冰盒、所述制冰盒和所述制冰蒸发器,所述壳体围设出制冰间室,所述制冰间室内设置所述储冰盒与所述制冰盒。
[0023]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如上所述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位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制冷间室内。
[002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制冰机,制冰机的结构简化,制冰效果更好,有效利用冷量,提升制冷效率,降低能耗。
[0025]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的制冰盒与储冰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的制冰盒与储冰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的制冰盒与储冰盒后侧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是图5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其中,图中虚线表示风流动路径,引线带有箭头的标号表示腔、风道、槽等空间结构。
[0035] 附图标记:
[0036] 1、制冰机;2、箱体;3、门体;
[0037] 100、储冰盒;110、盒本体;111、第一通风口;112、第二通风口;120、风道部;130、储冰腔;140、储冰风道;150、进冰口;
[0038] 200、制冰盒;210、制冰件;220、连接件;230、制冰风道;
[0039] 300、制冰蒸发器;310、制冷剂管;400、制冷风道;
[0040] 500、第一安装件;510、第一风口;520、第二风口;530、风机;600、第二安装件;610、推冰杆;
[0041] 700、碎冰机构;710、出冰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43]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4]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4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
征。
[004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
进行结合和组合。
[0047]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6所示,提供一种制冰机,包括:制冰盒200和储冰盒100,制冰盒200内制得冰块,并可以将制冰盒200内的冰块送入储冰盒100内进行存储,再通过储冰盒100的出冰口710送出,以便用户取到冰块。
[0048] 其中,制冰盒200内设置有制冰件210,制冰件210为用于承装水,并通过冷量将水冷冻形成冰块的容器,制冰件210内可以形成制冰格,以制得冰块。制冰机1可配设进水管,进水管向制冰格内供水,进水管可与水箱连通。
[0049]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6所示,制冰机1包括制冰蒸发器300,制冰蒸发器300安装于制冰机1内的制冷风道400内,制冰机1配设专用的制冰蒸发器300,专用的制冰蒸发器
300为储冰盒100与制冰盒200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冷量,可缩短冷量传输路径。
[0050] 制冰机1包括安装部件,安装部件安装制冰蒸发器300(当安装部件包括下述的第一安装件500,第一安装件500安装制冰蒸发器300),安装部件围设出制冷风道400(结合下文,第一安装件500与壳体配合围设出制冷风道400,或者,安装部件自行围设出制冷风道
400),制冰盒200与储冰盒10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与制冷风道400连通的风道或空间,以使制冷风道400内的冷量供给到制冰盒200与储冰盒100中的至少一个,将制冰蒸发器300的冷
量用于制冰与储冰中的至少一种。
[0051] 其中,制冰蒸发器300以及其所在的制冷风道400,为制冰机1内温度较低的区域,各循环通路的霜凝结在制冰蒸发器300上以及制冷风道400内,制冰盒200的结霜量减少或
不结霜,可不单独为制冰盒200化霜,也不需要在制冰盒200内设置化霜及排水的结构,可简化制冰盒200的结构,制冰机1化霜过程中,也能减小制冰盒200以及制冰间室内温度的浮
动,有效利用冷量,提升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在制冰机1安装到冰箱内的情况下,制冰蒸发器300会跟随冰箱大化霜进行化霜,化霜水排出技术比较成熟稳定,可简化制冰机1内的化
霜和排水和结构。
[0052] 可以理解的是,制冰机1还包括壳体(图中未示意),壳体内设置储冰盒100、制冰盒200和制冰蒸发器300,壳体围设出制冰间室,储冰盒100与制冰盒200位于制冰间室内,储冰盒100的储冰腔130与制冰间室连通,制冷风道400的冷量可通过储冰腔130供给到制冰间
室,以使得制冰间室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基于壳体内部的制冷风道400内的温度更低,水汽在制冷风道400内结霜,减少在制冰间室以及制冰盒200内的结霜量,同时,储冰腔130与制冰间室连通,制冷风道400内的冷量供给到制冰间室内,制冰间室的温度尽量
控制在设定温度范围,使得制冰间室保持在温度的温度范围,减少制冰间室内结霜,可以理解为,减少制冰盒200的外壁、储冰盒100的外壁以及壳体的内壁结霜量。
[0053] 其中,壳体为保温隔热结构,壳体为制冰间室保温,以使制冰间室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解决冰块融化而发生粘连的问题。
[0054]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所示,对制冰蒸发器300的冷量应用于储冰盒100进行说明。
[0055] 可以理解的是,储冰盒100包括盒本体110和连接于盒本体110的风道部120,风道部120与盒本体110之间形成有储冰风道140,盒本体110围设出用于储存冰块的储冰腔130,制冷风道400、储冰腔130与储冰风道140连通形成储冰循环风路,以将制冰蒸发器300的冷
量应用于储冰。
[0056] 制冷风道400内的冷量供给到储冰腔130,以解决制冰过程储冰温度高的问题。当储冰腔130与制冰间室连通,则制冰间室内的温度降低,也可降低储冰温度,同时,制冰间室内的温度降低,围设出制冰间室的壁面结霜量减少,以解决围设出制冰间室的壁面结霜的
问题以及不容易化霜的问题,如解决制冰盒200的结构部件的外壁结霜问题。
[0057] 储冰风道140可为储冰腔130保温,降低储冰腔130外侧的温度,使得储冰腔130内的冰块保持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解决储冰腔130外侧的制冰间室空气温度高、冰块容易化冰而发生粘连的问题。其中,储冰循环风路的风流动路径,可以为:制冷风道400流入储冰腔
130,储冰腔130流入储冰风道140,储冰风道140流入制冷风道400;还可以为:制冷风道400流入储冰风道140,储冰风道140流入储冰腔130,储冰腔130流入制冷风道400;冷风的循环路径可根据需要设置。
[0058]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风道部120位于盒本体110的外侧,储冰风道140设置在储冰腔130的外侧,可在现有的盒本体110的外侧增设风道部120,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0059] 风道部120可以与盒本体110可拆卸连接,以根据需要拆装风道部120,储冰盒100的适用范围广;或者,风道部120与盒本体110一体成型,可减少储冰盒100的零件数量,减少装配工序,提升加工效率。
[0060] 当然,风道部120还可以设置在盒本体110的内侧,风道部120的位置灵活。
[0061]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部120包围盒本体110的局部或全部。当风道部120包围盒本体110的局部,风道部120可设置在盒本体110的下方,在盒本体110的底部形成储冰风道140,为储冰腔130内冰块提供低温的储存环境,或者,风道部120包围盒本体110的部分壁面,如侧壁和底壁,或者,风道部120设置在容易导致冰块化冰的位置,通过储冰风道140为储冰腔
130内的冰块保冷,降低冰块的储存温度,解决冰块化冰而导致的冰块粘连的问题。当风道部120包围储冰盒100的全部壁面,则可对储冰腔130进行全面的保冷,保证冰块在储冰盒
100内储存的品质,提升制冰机1供应冰块的品质,以提升用户体验。
[0062]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件构造有第一风口510和第二风口520(如第一安装件500构造有第一风口510和第二风口520),制冷风道400通过第一风口510与储冰腔130连通,通过第二风口520与储冰风道140连通,结构简单且方便加工。
[0063] 可以理解的是,盒本体110设置有进冰口150,进冰口150为储冰腔130上端的敞口,制冰盒200制得的冰块通过进冰口150进入储冰腔130。第一风口510通过进冰口150与储冰腔130连通,盒本体110开设有与储冰风道140连通的通风口,储冰风道140与第二风口520连通。盒本体110通过进冰口150与第一风口510连通,无需在储冰盒100上额外开设风口,储冰盒100的结构变化小,盒本体110可不重新开模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当进冰口150处于常开状态,进冰口150与制冰间室连通,可通过进冰口150与第一风口510将冷量传递到制冰间室内,为制冰间室提供冷量,使得制冰间室保持在降低的温度范围内。
[0064] 盒本体110的通风口可设置在背向制冰蒸发器300的一端,以使制冷风道400的冷风全部流过储冰腔130再进入储冰风道140,或者,储冰风道140的冷风全部流过储冰腔130
再回流到制冷风道400,充分利用冷量。或者,沿盒本体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通风口,以使储冰腔130与储冰风道140在多个位置连通。盒本体110与风道部120的连通方式多
样,可根据需要选择。
[0065]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口510与第二风口520中的至少一个处连接有风机530,通过风机530提供冷风循环流动的动力,风机530促进制冷风道400内的冷风流向储冰盒100,或
者,风机530驱动储冰盒100内的冷风回流到制冷风道400。第一风口510与第二风口520中的一个处设置风机530,结构简单、成本不高。第一风口510与第二风口520处均设置风机530,则两个风机530可同时运行,或者,其中要给风机530作为备用,控制方式更加灵活。
[0066]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口510位于制冰蒸发器300的上端,第二风口520位于制冰蒸发器300的下端。第一风口510对应于储冰盒100上端的进冰口150,第二风口520在储冰盒
100的下端与储冰风道140连通,有助于冷风充分为储冰盒100内的冰块供给冷量。
[0067] 第一风口510处设置风机530,以使冷风吹入储冰腔130,还有助于冷风散逸到制冰间室内,为储冰盒100保温,结构简单且风循环流动效果好,第一风口510处的空间大,方便安装风机530。风机530可通过紧固件连接、焊接、卡接等方式安装于第一风口510处,风机
530的安装方式简单。
[0068]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储冰盒100的一端设置出冰口710,通风口位于出冰口710所在的一端,储冰盒100的另一端设置制冰蒸发器300,制冰蒸发器300与通风口设置在
储冰盒100相对的两端,以使冷风充分为冰块提供冷量。结合图1和图7所示,当制冰机1位于冰箱内,制冰蒸发器300位于制冰机1的后端,出冰口710位于制冰机1的前端,以方便用户取冰。
[0069] 可以理解的是,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111与第二通风口112中的至少一个,盒本体110朝向制冰盒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11,盒本体110背离制冰盒200的一侧设置
有第二通风口112,以使盒本体110的两侧均可以与储冰风道140连通,有助于促进风循环流动,且结构简单。结合图1和图2所示,盒本体110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二通风口112,以促进风循环流动。
[0070] 其中,制冰盒200位于储冰盒100的一侧,可以理解为,制冰盒200与储冰盒100左右并列设或前后并列,储冰盒100与制冰盒200并非上下分布,此处并不严格限定储冰盒100与制冰盒200的顶面与底面完全对应。
[0071] 第一通风口111与第二通风口112可保持在常开状态,或者可开闭调节。
[0072] 可以理解的是,盒本体110连接有用于开闭调节通风口的第二通断件,通过第二通断件开闭调节通风口,结构简单且方便调控通风口的开闭,还可以调控通风口的开度。
[0073] 当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二通风口112,第一通风口111与第二通风口112中的至少一个处设置有第二通断件,第二通断件可用于调节通风口的开度,以调节冷风的
流量、流速等。当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二通风口112均设置有第二通断件,则第一通风口111处设置一个第二通断件,第二通风口112处设置一个第二通断件。其中,第二通断件可以为风门、阀等。
[0074] 当通风口处设置有风门,则通风口可以设置为方形、圆形等截面积较大的一个开口,通风口还可以为格栅状的多个开口,通风口的结构形式多样。
[0075] 当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二通风口112保持在常开状态,第一通风口111与第二通风口112可以为格栅状的开口,避免冰块卡入通风口处,保证通风,还能保证制冰机1正常运
行。
[0076] 结合上述内容,以及图1至图3所示,冷媒在制冰蒸发器300分为两路,一路供给制冰件210进行制冰,一路供给储冰盒100进行降温。储冰盒100内的空气在风机530驱动下循
环:风机530从制冰蒸发器300所在的制冷风道400吸取经制冰蒸发器300降温的冷空气,排
入储冰腔130上部,冷气往前运动到储冰盒100的端部进入储冰腔130下部的储冰风道140,
经储冰风道140回流到制冷风道400,完成一完整循环。当然,风循环路径也可以反向,风机
530从储冰盒100上部抽取空气,排入制冰蒸发器300所在的制冷风道400,制冷风道400吹出的冷空气经由储冰盒100下部的储冰风道140回到储冰腔130,完成循环。
[0077] 制冰机1内设置独立的制冰蒸发器300,在注水、加热脱冰时,可以保证制冰机1的温度变化不影响储冰腔130内的冰块,使储冰温度维持在较低水平,避免冰块融化粘连;储冰盒100的温度控制和制冰盒200的温度控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无需考虑二者耦合带来
的影响,控制简单高效;常规储冰室风循环,储冰风道140包裹储冰盒100,制冷效果更好,冷量利用更充分。
[0078] 需要说明的是,制冰蒸发器300的冷量供给到储冰盒100的情况下,制冰蒸发器300也会有一部分冷量供给到制冰盒200,以通过制冰蒸发器300实现制冰机1内冷量供给。制冰蒸发器300供给到制冰盒200的冷量,可通过直冷或风冷的方式。
[0079] 上述实施例,对制冰蒸发器300向储冰盒100供给冷量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下面对制冰蒸发器300向制冰盒200供给冷量的方式进行说明。
[0080] 当制冰机1包括制冰蒸发器300,制冰蒸发器300连接有制冷剂管310,制冷剂管310延伸至制冰盒200内制冰件210外侧,以通过制冷剂管310为制冰件210提供冷量,结构简单
且方便安装;或,制冰件210的外侧设置有制冷剂流道,制冰蒸发器300与制冷剂流道连通,以使制冷剂在制冰蒸发器300与制冷剂流道之间流动,通过制冷剂流道为制冰件210供给冷
量。
[0081] 其中,制冰件210的外侧设置制冷剂管310或制冷剂通道,制冷剂管310或制冷剂通道内循环流动的制冷剂为制冷件提供冷量,以使制冰件210内的水凝结为冰块,制冰盒200
通过直冷、风冷、直冷与风冷结合进行制冰。
[0082] 下面,结合图4至图6所示,以制冰盒200通过直冷与风冷结合制冰为例,通过制冷剂管310提供直冷的冷量,进行说明。
[0083] 可以理解的是,储冰盒100的一侧设置有制冰盒200,制冰盒200设置有制冰风道230,制冰风道230向制冰件210提供风冷的冷量,制冰机1内制冰蒸发器300以及制冷风道内的温度较低,制冰机1内的结霜位置主要集中在制冷风道内,蒸发器以及蒸发器所在的风道的化霜技术较为成熟,蒸发器及蒸发器所在风道的化霜对制冰风道的温度影响更小,有益
于制冰和储冰,同时,制冰风道230内不结霜或少结霜,简化或省去制冰盒200的化霜和排水结构。
[0084] 可以理解的是,制冰盒200还包括位于制冰件210外侧的连接件220,制冷剂管310与制冰风道230之间通过连接件220进行分隔,使得制冷剂管310并不直接与制冰风道230内
流动的风接触,避免制冷剂管310的表面结霜。
[0085] 当制冰件210的外侧设置制冷剂通道,则制冰件210可一体成型出制冷剂通道,或者,制冰件210与连接件220配合形成制冷剂通道,也能在制冰件210的外侧形成制冰风道
230。
[0086] 上述的制冷剂管310或制冷剂通道向制冰件210提供直冷的冷量。
[0087] 可以理解的是,制冰机1内设置有第一安装件500,第一安装件500与制冰件21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20,第一安装件500与连接件220之间形成制冰风道230,并使得制冰风道
230与制冷风道400连通,第一安装件500可连接于制冰盒200、储冰盒100与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实现第一安装件500在壳体内的固定,形成制冰风道230的结构简单。
[0088] 一些情况下,制冰蒸发器300连接于第一安装件500,制冰蒸发器300通过第一安装件500固定在壳体内。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件500的形状为近似L形,第一安装件500包括用于安装制冰蒸发器300的安装部以及用于与制冰盒200围设出制冰风道230的连接部,第一
安装件500的结构简单,且具有多重功能。安装部可以与壳体共同围设出制冷风道400,连接部与制冰盒200以及壳体共同围设出制冰风道230,制冰机1的零部件数量少且结构简单。
[008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连接件220需要为导热结构,以将制冰风道230内的冷量供给到制冰件210,第一安装件500为保温隔热结构,以阻止制冷风道400和制冰风道230的冷
量、热量外溢,使得制冰间室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0090] 一些情况下,储冰盒100的风道部120也可以与第一安装件500连接为一体式的结构,第一安装件500设置在制冰盒200和储冰盒100的下方,第一安装件500的功能多样,结构简单,还可减少制冰机1的零件数量,提升装配效率。
[0091] 可以理解的是,制冰蒸发器300所在的制冷风道400、储冰盒100与制冰风道230之间形成换热循环风路,以使制冰蒸发器300提供的冷量用于制冷和储冰,冷量利用率更高,有助于降低能耗。
[0092] 其中,制冷风道400流出的冷风,可先流经制冰风道230用于制冰,再通过制冰风道230流向储冰盒100,再通过储冰盒100回流到制冷风道400内;或者,制冷风道400流出的冷风,先流经储冰盒100,再通过储冰盒100流向制冰风道230,再通过制冰风道230回流到制冷风道400内。当然,两种换热循环风路的流动路径可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如根据储冰盒100与制冰盒200的冷量需求不同进行切换。
[0093] 在储冰盒100内设置有储冰腔130与储冰风道140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储冰循环风路与换热循环风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以将制冰蒸发器300的冷量供给到储冰盒100与制冰
盒200中的至少一个。
[0094] 其中,当储冰盒100包括盒本体110和风道部120,盒本体110围设出储冰腔130,盒本体110与风道部120之间形成储冰风道140,换热循环风路中的制冷风道400可以通过储冰
腔130与储冰风道140中的至少一个与制冰风道230连通,换热循环风路的循环路径更加多
样。
[0095] 例如,制冷风道400、制冰风道230与储冰风道140依次连通形成换热循环风路,以使制冷风道400的冷量用于制冰后,再用于储冰;或者,如图4所示,制冷风道400、储冰腔130与制冰风道230依次连通形成换热循环风路,以使制冷风道400的冷量用于储冰后,再用于
制冰。
[0096] 可以理解的是,储冰盒100背向制冰蒸发器300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口,制冰风道230通过连通口与储冰腔130或储冰风道140连通,以使冷风可流过从储冰腔130或储冰风道140
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充分为储冰盒100内的冰块提供冷量。
[0097] 可以理解的是,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一通断件,以调节连通口的开闭,也就是调节储冰腔130与储冰风道140中的至少一个与制冰风道230的通断,第一通断件还可以调节连通口的开度。打开第一通断件,则连通口打开,储冰腔130与储冰风道140中的至少一个与制冰风道230连通,实现冷风在制冰蒸发器300、制冰盒200与储冰盒100之间的循环流动,也就是换热循环风路连通;关闭第一通断件,则连通口断开,换热循环风路断开,此时储冰循环风路可打开,实现制冰蒸发器300与储冰盒100之间的换热,此时,制冰风道230也可以与制冰蒸发器300所在的制冷风道400形成循环风路,制冰蒸发器300可独立向储冰盒100或制冰盒
200供给冷量。
[0098] 其中,第一通断件可以风门或阀。
[0099] 当连通口处不设置第一风门,则连通口处于常开状态,也就是,换热循环风路保持连通。
[0100] 可以理解的是,在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一通断件的情况下,盒本体110或风道部120开设有连通口,第一通断件适于在连通储冰腔130与储冰风道140以及连通储冰腔130与制
冰风道230之间切换。第一通断件可用于调节储冰循环风路与换热循环风路的通断,以控制制冰蒸发器300向储冰盒100或制冰盒200供冷。也就是,连通口还能起到通风口的作用。第二通断件可以为三通阀,结构简单且调控准确。
[0101] 当然,第一通断件还可以同时连通储冰循环风路与换热循环风路。
[0102] 当盒本体110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二通风口112,第一通风口111位于朝向制冰盒200的一侧,则连通口与第一通风口111可以为盒本体110开设的同一个开口,可简化盒本体110的结构。
[0103] 结合上述内容以及图1至图6所示,储冰室内空气在风机530驱动下循环:风机530从制冰蒸发器300所在的制冷风道400吸取经制冰蒸发器300降温的冷空气,排入储冰腔
130,冷气往前运动到储冰盒100的端部附近进入制冰件210底部制冰风道230,经制冰风道
230回流到制冰蒸发器300,完成一完整循环。与制冰蒸发器300连接的制冷剂管310的冷量
供给制冰件210,实现直冷制冰,风冷降温。风循环路径也可以反向,风机530从储冰腔130抽取空气,排入制冰蒸发器300所在空间,经由制冰盒200底部的制冰风道230回到储冰腔130
的最前端,完成循环。制冰风道230位于制冰盒200的下方,可更好的利用制冰盒200下部空间,此处空间大,流动阻力小,风循环更顺畅。
[0104] 循环通路的霜凝结在制冰蒸发器300上,跟随冰箱大化霜进行化霜,化霜水排出等技术成熟稳定,不需在制冰盒200内设置接水盘等部件。制冰盒200无需设置化霜和排水结
构,则加热脱冰无需延长时间给制冷剂管310化霜,且无需在两次制冰间隙对制冰机1拉低
温去降低储冰盒100的温度,可缩短制冰周期,解决制冰时间被延长的问题。
[0105] 制冰机1内设置独立的制冰蒸发器300,在注水、加热脱冰时,可以保证制冰件210的温度变化不影响储冰,使储冰温度维持在较低水平,避免冰块融化粘连;储冰温度控制和制冰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无需考虑二者耦合带来的影响,控制简单高效。
[0106] 上述实施例,对于储冰盒100与制冰盒200的风循环路径进行了说明,下面,对制冰机1内的其他结构进行说明。
[0107] 可以理解的是,制冰机1的制冰间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避开风流动路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冰间室内的温度,避免冷风的温度影响温度传感器对制冰间
室内温度的检测结果。
[0108] 储冰盒100形成有风流动路径(如储冰腔130、储冰风道140),或,制冰盒200形成有风流动路径(如制冰风道230),或,储冰盒100与制冰盒200之间形成有风流动路径,或,储冰盒100、制冰盒200、储冰盒100与制冰盒200之间形成循环的风流动路径,风流动路径多样。如,温度传感器避开储冰腔130、储冰风道140、制冰风道230以及制冷风道400。温度传感器位于没有风流动(或风流动不明显)的位置,温度传感器避让冷风,以准确检测制冰间室内的温度,进而根据制冰间室内的温度调控冷量分配以及冷风流动等,使得制冰间室内的温
度保持在设定温度,有助于提升制冰效率以及储冰效果。
[0109] 储冰盒100的另一端设置制冰蒸发器300,储冰盒100的另一端设置用于安装推冰电机的第二安装件600,第二安装件600朝向储冰盒100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推冰电机位于储冰盒100的外侧,且推冰电机的安装位置不在风流动路径上,避免风的温度影响对制冰间室内的温度检测的影响。
[0110] 第二安装件600可以与第一安装件500固定连接,或第二安装件600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二安装件600的安装方式不限。
[0111] 制冰机1还包括推冰机构,推冰机构包括与推冰电机连接的推冰杆610,推冰杆610设置在储冰盒100的储冰腔130内,推冰电机的相对侧设置有碎冰机构700,碎冰机构700的
位置形成出冰口710,碎冰机构700与推冰机构配合,将冰块送到出冰口710。冰块在经过碎冰机构700的过程中,可根据用户需要,送出整冰或碎冰。
[0112] 上述的制冰机1可为独立使用的制冰设备,或者,制冰机1为装载在制冷设备内的部件,如制冰机1装载在冰箱、饮水机等部件的内部,提供制冰功能。
[0113]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7所示,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冰机1,制冰机1位于设备本体的制冷间室内,制冰机1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则制冷设备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具体可参考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0114] 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冰柜、展示柜、售卖柜等。以制冷设备为冰箱为例,制冰设备内形成有制冷间室,制冰机1位于制冷间室内,制冷间室可以为冷藏间室、冷冻间室或变温间室,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0115] 其中,制冰机1可以安装于制冷设备的箱体2或门体3,制冰机1的位置灵活。制冰机1的进水管可与制冷设备内的水箱连通,通过水箱向制冰机1供水,或者,进水管与制冷设备外侧的水源连通,通过制冷设备外部的水源向制冰机1供水,制冰机1的供水方式不限,制冰机1将水冷冻形成冰块,实现制冰。
[0116] 如图7所示,制冰机1设置在箱体2的顶部,从制冰蒸发器300伸出的制冷剂管从箱体2的顶部向下延伸,并延伸至箱体2后侧的压缩机仓,使得制冰蒸发器300直接与制冷回路连接,方便直接调控提供给制冰机1的冷量。
[0117]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
求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