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958710.X

文献号 : CN11505513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玉龙岳志伟翟庆科胡国辉顾胜凯

申请人 : 山东神驰石化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丙烷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包括卧式罐体和六个支管口,还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限位件,每个限位件均包括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每个连接管内均由内而外依次设有:若干个径向转筒、活动圆盘、固定圆盘、若干个扇形滑块和第一内管,固定圆盘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若干个径向转筒和活动圆盘内还设有第二内管,每个扇形滑块和第一内管之间均铰接有连杆,所述活动圆盘和若干个扇形滑块之间设置有换向机构,其中一个径向转筒的外端开设有沉头孔。本发明的连接管中设置有多个密封圈和密封条,能够保证卧式罐体内外的密封性;本发明中螺旋凸条和螺旋沉槽的传动方式具有一定的自锁性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包括卧式罐体(1)和六个设置于卧式罐体(1)上的支管口(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管口(2)上还设有连接管(3),卧式罐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限位件(4),每个所述限位件(4)均包括固连于卧式罐体(1)底部的第一橡胶垫(5)和能够活动卡紧吊装带的第二橡胶垫(6),每个所述连接管(3)内均由内而外依次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轴接设置于连接管(3)上的径向转筒、紧贴径向转筒且能够转动的活动圆盘(7)、同轴固连于连接管(3)内的固定圆盘(8)、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沿径向滑动设置的扇形滑块(9)和沿连接管(3)轴向滑动设置的第一内管(10),固定圆盘(8)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若干个扇形滑块(9)闭合后能够封住圆形通孔,若干个径向转筒和活动圆盘(7)内还同轴设有连通对应支管口(2)和圆形通孔的第二内管(11),每个扇形滑块(9)和第一内管(10)之间均铰接有连杆(12),所述活动圆盘(7)和若干个扇形滑块(9)之间设置有换向机构且换向机构用于将活动圆盘(7)的旋转转化为若干个扇形滑块(9)的径向平移,其中一个径向转筒的外端开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沉头孔(13),若干个扇形滑块(9)完全打开时第一内管(10)的内端滑动设置于第二内管(11)内,第一内管(1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3)和第二内管(11)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3)包括与对应支管口(2)相连且呈空心圆柱(23)状结构的内腔(14)和密封固连于内腔(14)外端的外管(15),所述内腔(14)靠近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成型有用于与该支管口(2)密封固连的圆环部(16),所述外管(15)远离内腔(14)的一端呈圆管状结构且与内腔(14)呈同轴状态,所述第一内管(10)同轴设置于外管(15)该端内,且第一内管(10)沿外管(15)轴向与外管(15)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内管(11)靠近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成型有用于与圆环部(16)固连的连接圆环(17),所述内腔(14)的侧壁上成型有对应于沉头孔(13)的第一通孔(18);

所述活动圆盘(7)能够旋转的套设于第二圆管上,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成型于活动圆盘(7)顶部且呈平面螺纹状的螺旋凸条(25)以及成型于每个扇形滑块(9)底部且适应螺旋凸条(25)结构的螺旋沉槽;

所述第一内管(10)靠近对应第二内管(11)的一端成型有台阶部且台阶部上固连有若干组一一对应于若干根连杆(12)的铰接部,每个所述铰接部均包括两个呈对称状态的铰接板(28),对应连杆(12)的对应端铰接设置于两个铰接板(28)之间,所述第一内管(10)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二内管(11)远离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设有第三密封圈,固定圆盘(8)靠近支管口(2)的一端压紧第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径向转筒均包括圆筒(19)和同轴插设于圆筒(19)内的中心轴(20),圆筒(19)轴线方向平行于固定圆盘(8)直径方向,中心轴(20)的外壁上成型有用于带动圆筒(19)转动的内花键结构,每个圆筒(19)的外圆柱壁上均成型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用于带动活动圆盘(7)旋转的轴向凸条(21),活动圆盘(7)的底部成型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用于配合若干个轴向凸条(21)的径向凸条(22),固定圆盘(8)的外端成型有向对应支管口(2)方向延伸且与连接圆环(17)固定连接的空心圆柱(23),所述中心轴(20)的内端轴接设置于第二内管(11)的外圆柱壁中,中心轴(20)的外端轴接设置于空心圆柱(23)的内壁中,空心圆柱(23)的侧壁上开设有轴接中心轴(20)的第二通孔(24),所述沉头孔(13)成型于对应中心轴(20)的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盘(8)上成型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若干个扇形滑块(9)的径向滑槽,每个所述扇形滑块(9)底部均成型有适应对应径向滑槽结构的滑动凸条(26),每个所述螺旋沉槽均成型于对应滑动凸条(26)靠近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扇形滑块(9)靠近相邻两个扇形滑块(9)的一端均开设有呈V型结构的第一通槽,每个所述第一通槽内均嵌设有密封条(27),每个所述扇形滑块(9)的顶部外端还开设有用于避让对应连杆(12)的避让通槽,每个所述避让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杆(12)铰接相连的铰接圆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垫(5)固定贴合于卧式罐体(1)的底部,第一橡胶垫(5)外侧还固连有固定座(29),固定座(29)上开设有用于供吊装带穿过的避让槽(30),固定座(29)远离第一橡胶垫(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31),所述第二橡胶垫(6)固定设置于调节螺杆(31)靠近第一橡胶垫(5)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31)远离第一橡胶垫(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拧轮(32)。

说明书 :

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丙烷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 丙烷脱氢,指的是由丙烷进行丙烷脱氢制成丙烯单体,是制丙烯的一种重要方式。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以丙烷为原料,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经催化脱氢反应制取丙烯的工艺。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通常呈卧式反应罐结构且具有多个用于取放物料的管口,反应器在不使用或运输时,其管口中容易进入异物,且由于其常常需要在各地之间运输,也经常需要使用大型吊机配合吊装带将反应罐吊装搬运,我国公开号为CN109482115A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机构、限位机构和保护盖A,所述保护盖A的内壁设置有保护盖B,且保护盖B与反应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盖B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遮片连杆,所述保护盖A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保护遮片,且遮片连杆与保护遮片转动连接,所述反应器机构包括反应器外筒,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限位螺栓和限位顶块。其通过在反应器机构上设置可开合的保护盖A,实现在不使用或不运输反应器机构时,关闭保护盖A以防止外界异物进入反应器机构,通过可贴合反应器外筒的限位顶块固定吊装带,从而保持吊装带的稳定。
[0003] 该专利具有以下不足:首先,该专利中脱氢反应器的保护盖A不具备很好的密封性,一些小型杂质仍可能进出反应器机构,且该保护盖A传动方式不具备锁止性,可能会在反应器外筒运输的过程中松动,其次,其限位顶块将吊装带固定在反应器外筒上时,限位顶块将吊装带直接压紧于反应器外筒,容易造成反应器外筒的局部位置应力过于集中,后期吊装反应器外筒时也很容易对反应器外筒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
[0005]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包括卧式罐体和六个设置于卧式罐体上的支管口,每个所述支管口上还设有连接管,卧式罐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限位件,每个所述限位件均包括固连于卧式罐体底部的第一橡胶垫和能够活动卡紧吊装带的第二橡胶垫,每个所述连接管内均由内而外依次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轴接设置于连接管上的径向转筒、紧贴径向转筒且能够转动的活动圆盘、同轴固连于连接管内的固定圆盘、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沿径向滑动设置的扇形滑块和沿连接管轴向滑动设置的第一内管,固定圆盘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若干个扇形滑块闭合后能够封住圆形通孔,若干个径向转筒和活动圆盘内还同轴设有连通对应支管口和圆形通孔的第二内管,每个扇形滑块和第一内管之间均铰接有连杆,所述活动圆盘和若干个扇形滑块之间设置有换向机构且换向机构用于将活动圆盘的旋转转化为若干个扇形滑块的径向平移,其中一个径向转筒的外端开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沉头孔,若干个扇形滑块完全打开时第一内管的内端滑动设置于第二内管内,第一内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和第二内管动密封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与对应支管口相连且呈空心圆柱状结构的内腔和密封固连于内腔外端的外管,所述内腔靠近对应支管口的一端成型有用于与该支管口密封固连的圆环部,所述外管远离内腔的一端呈圆管状结构且与内腔呈同轴状态,所述第一内管同轴设置于外管该端内,且第一内管沿外管轴向与外管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内管靠近对应支管口的一端成型有用于与圆环部固连的连接圆环,所述内腔的侧壁上成型有对应于沉头孔的第一通孔。
[0008] 优选的,每个所述径向转筒均包括沿圆筒和同轴插设于圆筒内的中心轴,圆筒轴线方向平行于固定圆盘直径方向,中心轴的外壁上成型有用于带动圆筒转动的内花键结构,每个圆筒的外圆柱壁上均成型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用于带动活动圆盘旋转的轴向凸条,活动圆盘的底部成型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用于配合若干个轴向凸条的径向凸条,固定圆盘的外端成型有向对应支管口方向延伸且与连接圆环固定连接的空心圆柱,所述中心轴的内端轴接设置于第二内管的外圆柱壁中,中心轴的外端轴接设置于空心圆柱的内壁中,空心圆柱的侧壁上开设有轴接中心轴的第二通孔,所述沉头孔成型于对应中心轴的外端。
[0009] 优选的,所述活动圆盘能够旋转的套设于第二圆管上,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成型于活动圆盘顶部且呈平面螺纹状的螺旋凸条以及成型于每个扇形滑块底部且适应螺旋凸条结构的螺旋沉槽。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盘上成型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若干个扇形滑块的径向滑槽,每个所述扇形滑块底部均成型有适应对应径向滑槽结构的滑动凸条,每个所述螺旋沉槽均成型于对应滑动凸条靠近对应支管口的一端。
[0011] 优选的,每个所述扇形滑块靠近相邻两个扇形滑块的一端均开设有呈V型结构的第一通槽,每个所述第一通槽内均嵌设有密封条,每个所述扇形滑块的顶部外端还开设有用于避让对应连杆的避让通槽,每个所述避让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杆铰接相连的铰接圆槽。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管靠近对应第二内管的一端成型有台阶部且台阶部上固连有若干组一一对应于若干根连杆的铰接部,每个所述铰接部均包括两个呈对称状态的铰接板,对应连杆的对应端铰接设置于两个铰接板之间,所述第一内管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管远离对应支管口的一端设有第三密封圈,固定圆盘靠近支管口的一端压紧第三密封圈。
[0014]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垫固定贴合于卧式罐体的底部,第一橡胶垫外侧还固连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用于供吊装带穿过的避让槽,固定座远离第一橡胶垫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第二橡胶垫固定设置于调节螺杆靠近第一橡胶垫的一端。
[0015]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远离第一橡胶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拧轮。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7] 其一,本发明的第一内管、外管、第二内管和固定圆盘等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还在扇形滑块设有密封条,能够保证若干个扇形滑块打开和闭合状态下的密封性;
[0018] 其二,本发明中螺旋凸条和螺旋沉槽的传动方式具有一定的自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意外情况下,若干个扇形滑块自主移动,进而影响卧式罐体的密封性;
[0019] 其三,本发明通过在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多个第一橡胶垫和活动式的第二橡胶垫,既能够卡紧吊装带,也能对卧式罐体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2]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3] 图4是实施例中位于卧式罐体顶部的支管口和连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实施例中位于卧式罐体顶部的支管口和连接管的俯视图。
[0025] 图6是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0026] 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7] 图8是实施例的若干个扇形滑块呈完全打开状态时与外管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28] 图9是图8中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9] 图10是实施例的若干个扇形滑块呈闭合状态时与外管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30] 图11是图10中E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1] 图12是实施例的若干个扇形滑块和活动圆盘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32] 图13是图12中F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3] 图中标号为:
[0034] 1、卧式罐体;2、支管口;3、连接管;4、限位件;5、第一橡胶垫;6、第二橡胶垫;7、活动圆盘;8、固定圆盘;9、扇形滑块;10、第一内管;11、第二内管;12、连杆;13、沉头孔;14、内腔;15、外管;16、圆环部;17、连接圆环;18、第一通孔;19、圆筒;20、中心轴;21、轴向凸条;22、径向凸条;23、空心圆柱;24、第二通孔;25、螺旋凸条;26、滑动凸条;27、密封条;28、铰接板;29、固定座;30、避让槽;31、调节螺杆;32、手拧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 参考图1至图13所示的一种改进型丙烷脱氢制丙烯用脱氢反应器,包括卧式罐体1和六个设置于卧式罐体1上的支管口2,每个所述支管口2上还设有连接管3,卧式罐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限位件4,每个所述限位件4均包括固连于卧式罐体1底部的第一橡胶垫5和能够活动卡紧吊装带的第二橡胶垫6,每个所述连接管3内均由内而外依次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轴接设置于连接管3上的径向转筒、紧贴径向转筒且能够转动的活动圆盘7、同轴固连于连接管3内的固定圆盘8、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沿径向滑动设置的扇形滑块9和沿连接管3轴向滑动设置的第一内管10,固定圆盘8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若干个扇形滑块9闭合后能够封住圆形通孔,若干个径向转筒和活动圆盘7内还同轴设有连通对应支管口2和圆形通孔的第二内管11,每个扇形滑块9和第一内管10之间均铰接有连杆12,所述活动圆盘7和若干个扇形滑块9之间设置有换向机构且换向机构用于将活动圆盘7的旋转转化为若干个扇形滑块9的径向平移,其中一个径向转筒的外端开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沉头孔13,若干个扇形滑块9完全打开时第一内管10的内端滑动设置于第二内管11内,第一内管1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3和第二内管11动密封连接。
[0037] 所述六个支管口2分别为烃类入口、空气入口、还原气入口、烃类出口、空气出口和抽真空口,所述沉头孔13为用于插设内六角扳手(图中未示出)的六角沉头孔13,通过内六角扳手和沉头孔13的配合,进而转动对应径向转筒,若干个扇形滑块9同步靠近至图10中所示状态的极限位置即为若干个扇形滑块9闭合的状态,若干个扇形滑块9同步远离至图8中所示的极限位置即为若干个扇形滑块9完全打开的状态。
[0038] 所述连接管3包括与对应支管口2相连且呈空心圆柱23状结构的内腔14和密封固连于内腔14外端的外管15,所述内腔14靠近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成型有用于与该支管口2密封固连的圆环部16,所述外管15远离内腔14的一端呈圆管状结构且与内腔14呈同轴状态,所述第一内管10同轴设置于外管15该端内,且第一内管10沿外管15轴向与外管15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内管11靠近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成型有用于与圆环部16固连的连接圆环17,所述内腔14的侧壁上成型有对应于沉头孔13的第一通孔18。
[0039] 圆环部16靠近支管口2的一端与支管口2之间以及内腔14与外管15之间均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通孔18用于漏出沉头孔13,从而使内六角扳手的对应端能够穿过第一通孔18后伸入沉头孔13内。
[0040] 每个所述径向转筒均包括圆筒19和同轴插设于圆筒19内的中心轴20,圆筒19轴线方向平行于固定圆盘8直径方向,中心轴20的外壁上成型有用于带动圆筒19转动的内花键结构,每个圆筒19的外圆柱壁上均成型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用于带动活动圆盘7旋转的轴向凸条21,活动圆盘7的底部成型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用于配合若干个轴向凸条21的径向凸条22,固定圆盘8的外端成型有向对应支管口2方向延伸且与连接圆环17固定连接的空心圆柱23,所述中心轴20的内端轴接设置于第二内管11的外圆柱壁中,中心轴20的外端轴接设置于空心圆柱23的内壁中,空心圆柱23的侧壁上开设有轴接中心轴
20的第二通孔24,所述沉头孔13成型于对应中心轴20的外端。
[0041] 所述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24均用于漏出沉头孔13,以便内六角扳手的对应端插入,每个所述圆筒19顶部的轴向凸条21均卡在活动圆盘7底部的对应两个径向凸条22之间(相邻两个径向凸条22之间的夹角很小,轴向凸条21靠近活动圆盘7轴线的一端紧贴对应两个径向凸条22),通过旋转中心轴20带动圆筒19旋转,进而通过该圆筒19上的若干个轴向凸条21与若干个径向凸条22相作用,带动活动圆盘7旋转,活动圆盘7旋转后再带动剩余若干个圆筒19旋转,此处剩余的若干个圆筒19主要起到辅助承重活动圆盘7的作用,用于保持活动圆盘7平稳旋转,而不起带动活动圆盘7旋转的作用。
[0042] 所述活动圆盘7能够旋转的套设于第二圆管上,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成型于活动圆盘7顶部且呈平面螺纹状的螺旋凸条25以及成型于每个扇形滑块9底部且适应螺旋凸条25结构的螺旋沉槽。
[0043] 螺旋凸条25呈图9中所示结构,其通过螺旋沉槽带动若干个扇形滑块9运动的原理和三爪卡盘中活动卡爪的传动原理一致。
[0044] 所述固定圆盘8上成型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若干个扇形滑块9的径向滑槽,每个所述扇形滑块9底部均成型有适应对应径向滑槽结构的滑动凸条26,每个所述螺旋沉槽均成型于对应滑动凸条26靠近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
[0045] 若干个径向滑槽配合若干个滑动凸条26用于对若干个扇形滑块9限位,螺旋凸条25与若干个螺旋沉槽相作用后,便能如三爪卡盘中三个活动卡爪的活动方式一般,当活动圆盘7旋转后,能够带动若干个扇形滑块9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
[0046] 每个所述扇形滑块9靠近相邻两个扇形滑块9的一端均开设有呈V型结构的第一通槽,每个所述第一通槽内均嵌设有密封条27,每个所述扇形滑块9的顶部外端还开设有用于避让对应连杆12的避让通槽,每个所述避让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杆12铰接相连的铰接圆槽。
[0047] 图中未示出避让通槽和铰接圆槽,密封条27呈图13中所示V型结构,当若干个扇形滑块9相互靠近并封闭圆形通孔后,若干个扇形滑块9开设有第一通槽的一端贴紧在一起,且若干个密封条27互相贴紧,如此物料进入第二内管11后便无法通过若干个扇形滑块9贴合端之间的缝隙处流出。
[0048] 所述第一内管10靠近对应第二内管11的一端成型有台阶部且台阶部上固连有若干组一一对应于若干根连杆12的铰接部,每个所述铰接部均包括两个呈对称状态的铰接板28,对应连杆12的对应端铰接设置于两个铰接板28之间,所述第一内管10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0049] 所述第二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位于第一密封圈(图中未示出)靠近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图8和图10分别为若干个扇形滑块9完全打开时和完全闭合时的示意图,由于若干根连杆12两端分别铰接第一内管10和对应扇形滑块9,故若干个扇形滑块9相互靠近或相互分离后,便能够带动若干根连杆12的对应端相互靠近或分离,继而带动若干根连杆12的另一端远离或靠近第二内管11,从而带动第一内管10远离或靠近第二内管11,当若干个扇形滑块9完全打开时,第一内管10对应端滑入第二内管11内且第二密封圈跟随第一内管10滑入第二内管11内,此时第二密封圈的内外圈分别贴紧第一内管10和第二内管11,从而保证第二内管11内的物料完全进入第一内管10,而不会从第一内管10和第二内管11之间的缝隙处流出,同时第一内管10远离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仍位于外管15中,且第一密封圈也位于外管15内,同理保证第一内管10的物料不会由第一内管10和外管15之间的缝隙处流入内腔14内。
[0050] 所述第二内管11远离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设有第三密封圈,固定圆盘8靠近支管口2的一端压紧第三密封圈。
[0051] 由于固定圆盘8上开设有若干个径向滑槽,且径向滑槽穿透固定圆盘8,故固定圆盘8对应端除去若干个径向滑槽的位置均压紧第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每个滑动凸条26靠近对应支管口2的一端均压紧第三密封圈,如此当若干个扇形滑块9完全封闭后,若干个滑动凸条26配合固定圆盘8压紧第三密封圈,从而防止第二内管11内的物料从若干个扇形滑块9与第二内管11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固定圆盘8与第二内管11之间的缝隙处流出。
[0052] 所述第一橡胶垫5固定贴合于卧式罐体1的底部,第一橡胶垫5外侧还固连有固定座29,固定座29上开设有用于供吊装带穿过的避让槽30,固定座29远离第一橡胶垫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31,所述第二橡胶垫6固定设置于调节螺杆31靠近第一橡胶垫5的一端。
[0053] 通过旋转调节螺杆31可以带动第二橡胶垫6靠近或远离第一橡胶垫5,需要吊装卧式罐体1并放置吊装带(图中未示出)时,通过调节螺杆31将第二橡胶垫6远离第一橡胶垫5,并将吊装带穿过避让槽30并设置于第二橡胶垫6靠近第一橡胶垫5的一端,确定好吊装带的位置后通过旋转调节螺杆31,使得第二橡胶垫6将吊装带压紧在避让槽30内,如此能够有效防止吊装时吊装带的滑动,且由于吊装带通过固定座29压紧在第一橡胶垫5上,相较于吊装带直接吊在卧式罐体1上,其对卧式罐体1对应部位的局部应力分散在第一橡胶垫5上后再作用在卧式罐体1上,卧式罐体1的受力处应力也能较为分散,从而起到保护卧式罐体1的作用。
[0054] 所述调节螺杆31远离第一橡胶垫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拧轮32。
[0055] 使用手拧轮32能够更加方便的旋转调节螺杆31。
[0056] 工作原理:卧式罐体1需要通过大型吊机(图中未示出)配合吊装带搬运时,通过调节螺杆31将第二橡胶垫6向着远离第一橡胶垫5方向调节,并将吊装带穿过避让槽30并设置于第二橡胶垫6靠近第一橡胶垫5的一端,确定好吊装带的位置后通过旋转调节螺杆31,使得第二橡胶垫6将吊装带压紧在避让槽30内,随后即可通过大型吊机配合若干个吊装带搬运卧式罐体1,在不使用或运输卧式罐体1时,每个所述连接管3内的若干个扇形滑块9均处于闭合状态,防止卧式罐体1内物料从若干个支管口2流出,或外界异物由若干个支管口2进入卧式罐体1内,仅当需要使用某个支管口2时,通过内六角螺栓打开对应连接管3内的若干个扇形滑块9即可,打开对应若干个扇形滑块9时,将内六角扳手穿过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24并插入对应中心轴20的沉头孔13内,随后通过内六角扳手向特定方向旋转该中心轴20,中心轴20随即带动对应圆筒19旋转,该圆筒19上的若干个轴向凸条21与对应活动圆盘7上的若干个径向凸条22相配合后带动活动圆盘7旋转,活动圆盘7旋转后,通过若干个径向滑槽与若干个滑动凸条26之间的配合以及螺旋凸条25与若干个螺旋沉槽之间的作用,带动其上的若干个扇形滑块9同步远离,进而打开圆形通孔,同时由于若干根连杆12的作用,若干个扇形滑块9同步远离后能够带动对应第一内管10向着第二内管11运动,第一内管10移动一段距离后,若干个扇形滑块9完全打开且第一内管10对应端滑入第二内管11中,如此卧式罐体1内外物料可通过第二内管11、第一内管10和外管15排出或通入卧式罐体1,其中,螺旋凸条25和螺旋沉槽的作用方式具有单向传动性,即可以通过螺旋凸条25的旋转配合螺旋沉槽带动若干个扇形滑块9平移,但无法通过若干个扇形滑块9的平移带动螺旋凸条25旋转,因此能够很好的防止若干个扇形滑块9因意外移动,进而影响卧式罐体1的密封性。
[0057]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