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732981.3

文献号 : CN1150672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左涛王俊李秋芬陈瑞盛孙坚强张贝叶

申请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标识浮板、水层生物附着器、底层网格礁板、固定水泥块;框架上端连接标识浮板,框架内部上下连接水层生物附着器,框架底部放置有底层网格礁板;固定水泥块连接在框架下部;本发明装置适合黄河口浅滩生境特点,结构稳定、可回收,重量轻,有效面积大、不易下陷,适于软泥底质使用,提供多层次的鱼类觅食地和隐蔽栖息生境,提高水域利用效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渔业生物量,修复海域渔业资源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标识浮板、水层生物附着器、底层网格礁板、固定水泥块;框架上端连接标识浮板,框架内部上下连接水层生物附着器,框架底部放置有底层网格礁板;固定水泥块连接在框架下部;

所述标识浮板连接在装置上部,用于标识,减缓装置淤埋;水位低时,标识浮板盖于框架上,防止框架内生境被阳光直射;

所述水层生物附着器用于附着生物幼苗和卵;水层生物附着器为贝壳对,贝壳的内面能够暂时贮水、保湿,防止阳光直射,提高内部空间的有效附着面积,为鱼、虾、贝类提供遮蔽、固着和栖息的场所;

单个水层生物附着器由连接绳和贝壳对组成,连接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的上下两端,贝壳对固定在连接绳上;贝壳对的两个贝壳之间留有空隙,且两贝壳的内面相对;一条连接绳上固定有一对以上的贝壳对;所述底层网格礁板设置在框架底部,两两底层网格礁板相对成人字形,为底层渔业生物提供藏匿、固着和栖息的场所,间插带牡蛎幼苗的采苗器,培育牡蛎,扩增牡蛎礁体;

所述固定水泥块用于稳定框架,防滑移作用;

利用所述装置进行修复的步骤如下:

(1)牡蛎苗采集;将所述装置连接固定,于6月下旬8月中旬,水温>20℃、盐度<20psu时,在框架上悬挂预先用海水充分浸泡的水层生物附着器,监测牡蛎幼体在水层生物附着器上自然附着数量和生长情况,待水层生物附着器的贝壳上附有牡蛎稚贝固着后20‑22天,取下带稚贝的贝壳,框架上补充和置换新的采苗贝壳;

(2)底层网格礁板培育;将附着稚贝的贝壳以45‑60°角斜插固定于底层网格礁板上,经过1‑2年,秋冬季,移植出长满牡蛎的底层网格礁板,置换入新的底层网格礁板;

(3)礁体移植和扩增;在待修复的牡蛎礁区,将多个移植出带牡蛎的底层网格礁板在垂向上的簇置,两两相对形成人字形渔礁,渔礁组间距2~3m,根据修复区域大小和形状,确定渔礁组数;

(4)跟踪监测;利用潜水水下摄像,每季度对装置周围渔业生物进行监测;在牡蛎繁殖盛期8月,加密监测,每隔10~20天,选择低潮期,监测牡蛎幼体的自然附着数量和生长情况,及时转移和置换水层生物附着器;每隔1‑2年,移植和置换底层网格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浮板的面积大于框架的最大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两贝壳对之间间距5~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贝壳平挂于连接绳上,也即一个贝壳对中一个贝壳朝上,另一个贝壳朝下。

说明书 :

一种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黄河口潮间带和浅滩生物资源丰富,规划了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贝类、鱼类、沙蚕类等多个渔业物种优质苗源保护地,出现的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近年受高强度捕捞和环境破坏等影响,河口生境退化,渔业资源随之严重衰退。研制一种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渔业生境技术十分必要。
[0003] 黄河口潮间带和浅滩渔业生境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黄河口潮间带和浅滩超过75%的渔获量由小型鱼类、贝类、虾蟹类贡献,这些生物个体的游泳能力较弱,多数物种需要经历从浮游到固着的变态发育过程。而黄河口是北方最大的河口,入海泥沙量大,海底浮泥层厚,结构物易被淤埋,固着生长的生物易被淤泥沙掩埋窒息而死。冬季冰期,沿岸海冰及开河时的浮冰对水上结构物还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因而,研制的渔业生境修复技术需要适合于生物幼虫附着且具有抗淤、抗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的性能。第二、黄河口潮间带和浅滩区曾经分布大面积的牡蛎礁山,其垂向结构可为渔业生物提供了栖息、产卵及索饵生长所需的固着基和空间,具有较高渔业生物多样性的海洋生境。借助和依托河口自然牡蛎礁资源,研制渔业生境修复技术,是恢复渔业资源一类重要的途径。但由于人为开采和环境污染、以及海底软泥化严重,黄河口天然牡蛎礁资源和生境退化。因此,在研制黄河口潮间带和浅滩区渔业生境修复技术时,应兼具牡蛎礁修复功能。迄今已经公开了多种河口和近海牡蛎礁修复技术,如200810201194.6(长江口牡蛎礁构建方法)、201510066998.X(一种用于恢复蛎岈山牡蛎礁生物资源的人工礁体构建方法)、
201910731423.3(一种生态型牡蛎礁快速构建的方法)、202110484886.1(一种用于修复牡蛎礁的系统及牡蛎礁的生态修复方法)等。现有技术多为将礁体投放到底质较硬、泥沙淤积少的海底,对底栖生物聚集效果较为明显,但对中上层水域则不能充分利用。第三,黄河口潮间带为不规则半日潮,水浅且日变化大,平均潮差1.5~1.7m,最大潮差3.0m,潮滩底质会暂时暴露出来。浮游生物以及底质生物会经受阳光照射以及数小时缺水的生存威胁,因此,修复渔业生境时,还应考虑生物种类分布存在的垂直差异和对垂直生境的多样化需求。第四、黄河口沿岸潮滩区域被规划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沿岸还有许多港口和码头,在潮滩区内外置结构物材料,要求环保、轻便易移动和可塑性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黄河口的生物特点,提出了一种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方法,构建渔业生物栖息和固着所需的异质性空间,增加渔业生物多样性和修复渔业资源量,借助和依托河口自然牡蛎资源,增殖牡蛎种群、扩增活体牡蛎礁面积。
[0005] 一种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标识浮板、水层生物附着器、底层网格礁板、固定水泥块;框架上端连接标识浮板,框架内部上下连接水层生物附着器,框架底部放置有底层网格礁板;固定水泥块连接在框架下部;
[0006] 所述标识浮板连接在装置上部,用于标识,减缓装置淤埋;水位低时,标识浮板盖于框架上,防止框架内生境被阳光直射;
[0007] 所述水层生物附着器用于附着生物幼苗和卵;水层生物附着器为贝壳对,贝壳的内面能够暂时贮水、保湿,防止阳光直射,提高内部空间的有效附着面积,为鱼、虾、贝类提供遮蔽、固着和栖息的场所;
[0008] 单个水层生物附着器由连接绳和贝壳对组成,连接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的上下两端,贝壳对固定在连接绳上;贝壳对的两个贝壳之间留有空隙,且两贝壳的内面相对;一条连接绳上固定有一对以上的贝壳对;
[0009] 所述底层网格礁板设置在框架底部,两两底层网格礁板相对成人字形,为底层渔业生物提供藏匿、固着和栖息的场所,间插带牡蛎幼苗的采苗器,培育牡蛎,扩增牡蛎礁体。
[0010] 所述固定水泥块用于稳定框架,防滑移作用。
[0011] 进一步,所述标识浮板的面积大于框架的最大横截面积。
[0012] 进一步,两两贝壳对之间间距5~10cm。
[0013] 进一步,贝壳平挂于连接绳上,也即一个贝壳对中一个贝壳朝上,另一个贝壳朝下。
[0014] 一种利用所述装置用于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牡蛎苗采集;将所述装置连接固定,于6月下旬8月中旬,水温>20℃、盐度<20psu时,在框架上悬挂预先用海水充分浸泡的水层生物附着器,监测牡蛎幼体在水层生物附着器上自然附着数量和生长情况,待水层生物附着器的贝壳上附有牡蛎稚贝固着后20‑
22天,取下带稚贝的贝壳,框架上补充和置换新的采苗贝壳;
[0016] (2)底层网格礁板培育;将附着稚贝的贝壳以45‑60°角斜插固定于底层网格礁板上,经过1‑2年,秋冬季,移植出长满牡蛎的底层网格礁板,置换入新的底层网格礁板;
[0017] (3)礁体移植和扩增;在待修复的牡蛎礁区,将多个移植出带牡蛎的底层网格礁板在垂向上的簇置,两两相对形成人字形渔礁,渔礁组间距2~3m,根据修复区域大小和形状,确定渔礁组数;
[0018] (4)跟踪监测;利用潜水水下摄像,每季度对装置周围渔业生物进行监测;在牡蛎繁殖盛期8月,加密监测,每隔10~20天,选择低潮期,监测牡蛎幼体的自然附着数量和生长情况,及时转移和置换水层生物附着器;每隔1‑2年,移植和置换底层网格礁板。
[00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20] (1)所述装置根据黄河口浅滩生境特点,构建多层次空间,充分利用上、中、下层水域空间,营造鱼类觅食地和隐蔽栖息场所,提高水域利用效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渔业生物量,修复海域渔业资源量。
[0021] (2)所述装置的水层生物附着器和底层网格礁板为渔业生物幼虫提供附着基,减缓水流,为底栖生物提供遮荫、藏匿和栖息的场所,提高内部空间的有效附着和利用面积。
[0022] (3)所述装置整体框架构造轻便,底层网格礁板堆成竖向簇置,形成上凸隆畦状,可抗泥沙淤积,克服因泥沙沉积掩埋使得牡蛎生长困难和牡蛎礁构建的困难。
[0023] (4)所述方法依托自然界中的牡蛎礁资源,基于牡蛎生物学特征和周年监测黄河口牡蛎幼虫数量生态特征,确定采苗盛季为夏季6月末至8月水温>20℃、盐度<20psu时。所述方法可全水层采苗,让自然海区中的牡蛎苗直接附着,增加幼苗附着基,提高牡蛎幼苗附着效率,增殖牡蛎种群。
[0024] (5)所述方法采用固着体整体移植成年牡蛎至退化的天然牡蛎礁海域,扩增活体牡蛎礁面积,修复天然牡蛎礁的生境。
[0025] (6)本发明所述装置材料环保、易组合、结构稳定、可回收,重量轻,有效面积大、不易下陷,适于软泥底质使用,成本低。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俯视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侧视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水层生物附着器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底层网格礁板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装置的底层网格礁板放置方式示意图。
[0031] 图中:1、框架,2、标识浮板,31、连接绳,32、贝壳对,4、底层网格礁板,5、固定水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用于修复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框架1、标识浮板2、水层生物附着器、底层网格礁板4、固定水泥块5;框架上端连接标识浮板,框架内部上下连接水层生物附着器,框架底部固定有底层网格礁板;固定水泥块5连接在框架下部;装置如图1‑图5所示。
[0035] 水层生物附着器由连接绳31和贝壳对32组成,连接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的上下两端,贝壳对固定在连接绳上,两个贝壳的内面相对,且两贝壳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贝壳的内面是指贝壳珍珠层面,一条连接绳上固定有一对以上的贝壳对。
[0036] 装置的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0037] (1)制作框架。采用榆木材质,框架高度>0.5m,框架为长方体,也可以是正方体,框架上设有穿绳孔,用于悬挂水层生物附着器的连接绳。
[0038] (2)框架上面连接标识浮板。用生物绳将标识浮板与框架相连,标识浮板为泡沫板,标识浮板面积大于框架的横截面积;
[0039] (3)水层生物附着器制作方法为,使用配对的扇贝壳或牡蛎壳,珍珠层向内,配对的贝壳间留开口间隙。贝壳对串成簇后,再将多个贝壳簇串联,贝壳簇间距5~10cm,呈横风浪潮直向平挂于框架上。也即一个贝壳对中一个贝壳朝上,另一个贝壳朝下。贝壳上可附着生物幼苗和卵。在水位低时,贝壳对内面和贝壳簇夹层可贮水、保湿、遮光。
[0040] (4)框架的底层放置底层网格礁板。底层网格礁板的制作方法为将贝壳碎屑、铝酸型水泥石子混匀,放至方形网格木架模型,模型中间位置添加钢筋,凝固成型,去掉方形模型。
[0041] (5)在框架的底部系水泥块,用于稳定框架,防滑移作用。
[0042] 实施例2利用实施例1所述装置在黄河口进行生态修复
[0043] (1)自然牡蛎苗采集。6月下旬7月中旬淡水期,水温>20℃、盐度<20psu时,在框架上悬挂已预先用海水浸泡充分的水层生物附着器。监测牡蛎幼体的自然附着数量和生长情况,待水层生物附着器的贝壳上附有牡蛎稚贝(25‑30个/壳)固着后20天左右,取下附着有稚贝的贝壳,装置上补充和置换新的水层生物附着器。如有其他生物附着过多,可暂时取下水层生物附着器,待监测水体中有较多牡蛎幼虫时,再重新挂上。
[0044] (2)底层网格礁板培育。附着稚贝的贝壳以45‑60°角斜插固定于底层的底层网格礁板上,贝壳彼此的左右之间、簇置的上下之间留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经过1‑2年,秋冬季,移植出底部长满牡蛎的底层网格礁板,置换入新的底层网格礁板。
[0045] (3)礁体移植和扩增。在待修复的牡蛎礁区,将多个移植出带牡蛎的底层网格礁板在垂向上的簇置,形成人字形渔礁,渔礁组间距2~3m,根据修复区域大小和形状,确定渔礁体和组数。
[0046] (4)跟踪监测。利用潜水水下摄像,每季度对礁体周围渔业生物进行监测。在牡蛎繁殖盛期8月,加密监测,每隔10~20天,选择低潮期,监测牡蛎幼体的自然附着数量和生长情况,及时转移和置换水层生物附着器。每隔1‑2年,移植和置换底层网格礁板。1‑2年,随着投放的底层网格礁板上的自然生长和繁殖,对先期的底质起到固化作用;牡蛎与天然的牡蛎礁体连接为一体。在海底形成厚度10‑20cm的扇贝贝壳床,经过2年以上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形成活体牡蛎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