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002962.1

文献号 : CN1150710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蔡和义彭芳刘巍

申请人 : 佛山市德亿盛业制辊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属于加热辊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辊筒和设置在辊筒内的内轴,所述辊筒的相对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油嘴和出油嘴,所述进油嘴和出油嘴均延伸至辊筒内,所述进油嘴和出油嘴延伸至辊筒内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十字管,所述内轴的周侧且位于两个十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油板,所述螺旋导油板远离内轴的一侧与辊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轴和辊筒之间存在可供热油流过的热油通道,所述十字管的四个端口均延伸至热油通道,每一所述十字管的四个端口均设置有通油器。本申请具有减少热量汇集在辊筒端面上的情况发生,以利于辊筒的覆膜的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包括辊筒(1)和设置在辊筒(1)内的内轴(11),所述辊筒(1)的相对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均延伸至辊筒(1)内,所述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延伸至辊筒(1)内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十字管(2),所述内轴(11)的周侧且位于两个十字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油板(21),所述螺旋导油板(21)远离内轴(11)的一侧与辊筒(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轴(11)和辊筒(1)之间存在可供热油流过的热油通道,所述十字管(2)的四个端口均延伸至热油通道,每一所述十字管(2)的四个端口均设置有通油器(3);

所述通油器(3)包括外壳(31)、设置在外壳(31)进油口上的单向注油件(32)、设置在外壳(31)出油口上的接头(33)以及设置在外壳(31)内且与接头(33)连接的芯轴(34),所述芯轴(34)和外壳(31)之间设置有通油件(35),所述通油件(35)将外壳(31)的内腔分隔为进油腔体和出油腔体(4),所述进油腔体与单向注油件(32)邻近,所述出油腔体(4)与接头(33)邻近,所述芯轴(34)的周侧上还开设有贯穿芯轴(34)周侧的通油孔(343),所述芯轴(34)内开设有贯穿芯轴(34)的流油通道(341),所述接头(33)内开设有贯穿接头(33)的出油通道(335),所述出油通道(335)和流油通道(341)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通油孔(343)与流油通道(341)连通,所述通油孔(343)通过流油通道(341)连通进油腔体和出油腔体(4);

所述接头(33)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连接部(331)和卡接部(332),所述连接部(331)的截面面积小于卡接部(332)的截面面积,所述连接部(331)固定嵌套在外壳(31)的出油口内,且所述连接部(331)的周侧与外壳(31)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卡接部(332)靠近连接部(331)的一端卡接在外壳(31)的出油口处;

所述连接部(331)远离卡接部(332)的一端开设有与出油通道(335)连通的嵌槽(336),所述芯轴(34)的一端固定嵌套在嵌槽(336)内;

所述进油腔体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油腔体一(41)、进油腔体二(42)和进油腔体三(43),所述进油腔体一(41)、进油腔体二(42)和进油腔体三(43)向远离单向注油件(32)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进油腔体一(41)与外壳(3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外壳(31)进油口与进油腔体一(41)的连通处形成抵接部(411),所述单向注油件(32)包括设置在外壳(31)进油口处的推轴(321)和设置在进油腔体内的推块(322),所述推块(32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推块(322)的短边侧朝向外壳(31)的进油口,所述推块(322)的短边侧与推轴(3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块(322)的短边侧与抵接部(411)抵接,所述进油腔体二(4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进油腔体二(42)的短边侧与进油腔体一(41)连通,所述推块(322)长边侧的截面面积与进油腔体二(42)的短边侧的截面面积相匹配;

所述进油腔体三(43)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油腔体二(42)的截面面积,且所述进油腔体二(42)和进油腔体三(43)的连通处形成用于支托通油件(35)的支托部一(421),所述通油件(35)包括依次活动套设在芯轴(34)周侧上的垫圈(351)、密封套(352)和轴套(353),所述垫圈(351)、密封套(352)和轴套(353)均位于进油腔体三(43)内,且所述垫圈(351)、密封套(352)和轴套(353)的外圈侧均与进油腔体三(43)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密封套(352)位于垫圈(351)和轴套(353)之间,且所述垫圈(351)与推块(322)邻近,所述支托部一(421)支托垫圈(351)远离密封套(352)的一侧,所述轴套(353)远离密封套(35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头(354),所述芯轴(34)的周侧上还套设有弹簧(355),所述弹簧(355)位于出油腔体(4)内,所述弹簧(355)的一端与限位头(354)远离轴套(35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55)远离限位头(354)的一端与连接部(331)远离卡接部(332)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腔体(4)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油腔体三(43)的截面面积,所述出油腔体(4)和进油腔体三(43)的连通处形成支托部二(431),所述芯轴(34)的周侧上开设有径向延伸的支托槽(342),所述支托槽(342)与限位头(354)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托部二(431)和支托槽(342)共同支托限位头(3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管(2)和内轴(11)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31)的周侧开设有环形槽(333),所述环形槽(333)内套设有密封圈(334),且所述密封圈(334)的外圈与外壳(31)的内侧壳壁抵接。

说明书 :

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加热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

背景技术

[0002] 加热辊主要指的是用于加热型覆膜机上的热覆膜机辊,热覆膜机辊主要用于加热型覆膜机中将片材(包括金属板,木板,塑料板,玻璃板等)与塑料膜(或其它薄膜)贴合。
[0003] 参照图1,现有的加热辊包括辊筒1和设置在辊筒1内的内轴11,辊筒1的相对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均延伸至辊筒1内,且内轴1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内轴11和辊筒1之间形成热油通道;进油嘴12的周侧且位于进油嘴12延伸至辊筒1内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油孔121,出油嘴13的周侧且位于出油嘴13延伸至辊筒1内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油孔131,热油从进油嘴12进入,然后通过进油嘴12上的出油孔121流入到热油通道内,从而通过热油对辊筒1进行热传递,使得辊筒1的周侧受热升温,利用辊筒1的周侧进行覆膜。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技术缺陷:辊筒的覆膜主要是利用辊筒的周侧进行覆膜,热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到热油通道内,这会使大量的热量汇聚在辊筒的端面上,不利于辊筒的覆膜。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减少热量汇集在辊筒端面上的情况发生,以利于辊筒的覆膜,本申请提供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包括辊筒和设置在辊筒内的内轴,所述辊筒的相对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油嘴和出油嘴,所述进油嘴和出油嘴均延伸至辊筒内,所述进油嘴和出油嘴延伸至辊筒内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十字管,所述内轴的周侧且位于两个十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油板,所述螺旋导油板远离内轴的一侧与辊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轴和辊筒之间存在可供热油流过的热油通道,所述十字管的四个端口均延伸至热油通道,每一所述十字管的四个端口均设置有通油器。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油通过进油嘴流向十字管内,然后通过十字管四个端口的通油器分流到热油通道内,接着位于热油通道内的热油在螺旋导油板的导向作用下,逐步充满整个热油通道,从而对辊筒进行热传递,使得辊筒的周侧受热升温,与热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到热油通道内的方式相比,减少热量汇集在辊筒端面上的情况发生,有利于辊筒的覆膜。
[0009] 可选的,所述通油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进油口上的单向注油件、设置在外壳出油口上的接头以及设置在外壳内且与接头连接的芯轴,所述芯轴和外壳之间设置有通油件,所述通油件将外壳的内腔分隔为进油腔体和出油腔体,所述进油腔体与单向注油件邻近,所述出油腔体与接头邻近,所述芯轴的周侧上还开设有贯穿芯轴周侧的通油孔,所述芯轴内开设有贯穿芯轴的流油通道,所述接头内开设有贯穿接头的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和流油通道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通油孔与流油通道连通,所述通油孔通过流油通道连通进油腔体和出油腔体。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油从单向注油件的注入到外壳内的进油腔体,在通油件的作用下,使得原本位于出油腔体内的热油通过流油通道流向出油通道,同时使得存储在进油腔体内的热油通过流油通道和通油孔流到出油腔体内,完成外壳内热油的输送。
[0011] 可选的,所述接头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截面面积小于卡接部的截面面积,所述连接部固定嵌套在外壳的出油口内,且所述连接部的周侧与外壳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卡接部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卡接在外壳的出油口处。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和卡接部的设置,实现了接头与外壳出油口之间的连接。
[0013]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远离卡接部的一端开设有与出油通道连通的嵌槽,所述芯轴的一端固定嵌套在嵌槽内。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槽的设置用于连接接头和芯轴。
[0015] 可选的,所述进油腔体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油腔体一、进油腔体二和进油腔体三,所述进油腔体一、进油腔体二和进油腔体三向远离单向注油件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进油腔体一与外壳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外壳进油口与进油腔体一的连通处形成抵接部,所述单向注油件包括设置在外壳进油口处的推轴和设置在进油腔体内的推块,所述推块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推块的短边侧朝向外壳的进油口,所述推块的短边侧与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短边侧与抵接部抵接,所述进油腔体二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进油腔体二的短边侧与进油腔体一连通,所述推块长边侧的截面面积与进油腔体二的短边侧的截面面积相匹配。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单向注油件分别与进油腔体一、进油腔体二和进油腔体三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外壳进油口的单向注油。
[0017] 可选的,所述进油腔体三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油腔体二的截面面积,且所述进油腔体二和进油腔体三的连通处形成用于支托通油件的支托部一,所述通油件包括依次活动套设在芯轴周侧上的垫圈、密封套和轴套,所述垫圈、密封套和轴套均位于进油腔体三内,且所述垫圈、密封套和轴套的外圈侧均与进油腔体三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密封套位于垫圈和轴套之间,且所述垫圈与推块邻近,所述支托部一支托垫圈远离密封套的一侧,所述轴套远离密封套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头,所述芯轴的周侧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出油腔体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头远离轴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限位头的一端与连接部远离卡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圈、密封套、轴套和弹簧的设置,使得储存在进油腔体内的热油能够流到出油腔体内。
[0019] 可选的,所述出油腔体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油腔体三的截面面积,所述出油腔体和进油腔体三的连通处形成支托部二,所述芯轴的周侧上开设有径向延伸的支托槽,所述支托槽与限位头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托部二和支托槽共同支托限位头。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托部二和支托槽共同支托限位头,当注油器不工作时,减少轴套对于密封套的挤压,从而延长密封套的使用寿命。
[0021] 可选的,所述十字管和内轴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板。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的设置减少了内轴端面与十字管之间的热传递。
[0023]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周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与外壳的内侧壳壁抵接。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增加了接头和外壳连接的密封性。
[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 1.热油通过进油嘴流向十字管内,然后通过十字管四个端口的通油器分流到热油通道内,接着位于热油通道内的热油在螺旋导油板的导向作用下,逐步充满整个热油通道,从而对辊筒进行热传递,使得辊筒的周侧受热升温,与热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到热油通道内的方式相比,减少热量汇集在辊筒端面上的情况发生,有利于辊筒的覆膜;
[0027] 2.热油从单向注油件注入到外壳内的进油腔体,在通油件的作用下,使得原本位于出油腔体内的热油通过流油通道流向出油通道,同时使得存储在进油腔体内的热油通过流油通道和通油孔流到出油腔体内,完成外壳内热油的输送。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申请中背景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申请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申请的通油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申请的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 图6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说明:1、辊筒;11、内轴;12、进油嘴;121、出油孔;13、出油嘴;131、进油孔;2、十字管;21、螺旋导油板;22、隔热板;3、通油器;31、外壳;32、单向注油件;321、推轴;322、推块;33、接头;331、连接部;332、卡接部;333、环形槽;334、密封圈;335、出油通道;
336、嵌槽;34、芯轴;341、流油通道;342、支托槽;343、通油孔;35、通油件;351、垫圈;352、密封套;353、轴套;354、限位头;355、弹簧;4、出油腔体;41、进油腔体一;411、抵接部;42、进油腔体二;421、支托部一;43、进油腔体三;431、支托部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参照图2,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包括辊筒1和设置在辊筒1内的内轴11,辊筒1的相对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均延伸至辊筒1内,且进油嘴12和出油嘴13延伸至辊筒1内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十字管2。
[0037] 参照图2,辊筒1为圆柱状的中空筒体,内轴11为圆柱状的实心轴体;且辊筒1和内轴11同轴线设置。辊筒1的半径大于内轴11的半径,从而使得内轴11和辊筒1之间存在可供热油流过的热油通道。内轴11的周侧且位于两个十字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油板21,螺旋导油板21远离内轴11的一侧与辊筒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其中,辊筒1、内轴11、进油嘴12、出油嘴13、十字管2和螺旋导油板21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38] 从而在螺旋导油板21的支撑作用下使得内轴11同轴线的固定在辊筒1的腔体内;同时螺旋导油板21的螺旋设置使得位于热油通道内的热油能够以螺旋前进的方式流动,增大了热油在热油通道内的流动时间,提高热油的热传递效率。
[0039] 十字管2的四个端口均延伸至热油通道,十字管2和内轴11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板22,隔热板22为玻纤棉板,隔热板22的设置减少了内轴11端面与十字管2之间的热传递。每一十字管2的四个端口均设置有通油器3,位于进油嘴12上的十字管2的通油器3的输送方向与位于出油嘴13上的十字管2的通油器3的输送方向一致。
[0040] 参照图2和图3,通油器3包括外壳31、设置在外壳31进油口上的单向注油件32、设置在外壳31出油口上的接头33以及设置在外壳31内且与接头33连接的芯轴34;其中,外壳31、单向注油件32、接头33和芯轴34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外壳3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且外壳31进油口的截面面积小于外壳31出油口的截面面积;接头33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连接部331和卡接部332,且连接部331的截面面积小于卡接部332的截面面积;连接部331固定嵌套在外壳31的出油口内,且连接部331的周侧与外壳31的内侧壁抵接;连接部331的周侧开设有环形槽333,环形槽333内套设有密封圈334,密封圈334的材质为石墨盘根,且密封圈
334的外圈与外壳31的内侧壳壁抵接。卡接部332靠近连接部331的一端卡接在外壳31的出油口处。
[0041] 参照图3和图4,接头33内开设有贯穿接头33的出油通道335,连接部331远离卡接部332的一端开设有与出油通道335连通的嵌槽336;芯轴34的一端固定嵌套在嵌槽336内,芯轴34内开设有贯穿芯轴34的流油通道341,且出油通道335和流油通道341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0042] 参照图3和图4,芯轴34和外壳31之间设置有通油件35;通油件35将外壳31的内腔分隔为进油腔体和出油腔体4;进油腔体与单向注油件32邻近,出油腔体4与接头33邻近。进油腔体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油腔体一41、进油腔体二42和进油腔体三43;进油腔体一41、进油腔体二42和进油腔体三43向远离单向注油件32的方向依次设置,且进油腔体一41与外壳31的进油口连通。
[0043] 参照图4和图5,进油腔体一41的截面面积大于外壳31进油口的截面面积,从而外壳31进油口与进油腔体一41的连通处形成抵接部411;单向注油件32包括设置在外壳31进油口处的推轴321和设置在进油腔体内的推块322;推块32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推块322的短边侧朝向外壳31的进油口;推块322的短边侧与推轴321的一端固定连接;推块322的短边侧与抵接部411抵接,从而使得推轴321悬空设置在外壳31的进油口内。同时,推轴321和外壳31的进油口之间以及推块322和进油腔体一41之间均存在间隙,从而便于热油通过推动推轴321向靠近推块32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热油从外壳31进油口处流入到进油腔体一41内。
[0044] 进油腔体二42的截面面积小于进油腔体一41的截面面积,进油腔体二4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进油腔体二42的短边侧与进油腔体一41连通;推块322长边侧的截面面积与进油腔体二42的短边侧的截面面积相匹配;从而随着热油推动推块322向芯轴34方向移动,当推块322的长边侧堵住芯轴34的流油通道341时,推块322和进油腔体二42之间存在可供位于进油腔体一41内的热油流动至进油腔体二42内的间隙。
[0045] 参照图4和图6,进油腔体三43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油腔体二42的截面面积,且进油腔体二42和进油腔体三43的连通处形成用于支托通油件35的支托部一421;通油件35包括依次活动套设在芯轴34周侧上的垫圈351、密封套352和轴套353;垫圈351为不锈钢垫圈351,轴套353为不锈钢轴套353,密封套352材质为石墨盘根;垫圈351、密封套352和轴套353均位于进油腔体三43内,且垫圈351、密封套352和轴套353的外圈侧均与进油腔体三43的内侧壁抵接;密封套352位于垫圈351和轴套353之间,且垫圈351与推块322邻近。支托部一421支托垫圈351远离密封套352的一侧。由此,进入到进油腔体二42内的热油会推动垫圈351向靠近密封套352的方向移动,从而位于进油腔体二42内的热油会存储到进油腔体三43内。
[0046] 参照图4和图6,出油腔体4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油腔体三43的截面面积,从而出油腔体4和进油腔体三43的连通处形成支托部二431;轴套353远离密封套35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头354,限位头354的截面面积大于轴套353的截面面积;芯轴34的周侧上开设有径向延伸的支托槽342,支托槽342与限位头354位置相对应;支托部二431和支托槽342共同支托限位头354,当支托部二431和支托槽342共同支托限位头354时,轴套353远离限位头354的一端与密封套352远离垫圈351的一侧存在间隙。
[0047] 参照图4和图6,芯轴34的周侧上还套设有弹簧355,弹簧355为耐高温的不锈钢弹簧355;弹簧355位于出油腔体4内,弹簧355的一端与限位头354远离轴套353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355远离限位头354的一端与连接部331远离卡接部332的一端固定连接。芯轴34的周侧上还开设有贯穿芯轴34周侧的通油孔343,通油孔343与流油通道341连通,且通油孔343和流油通道341相互垂直设置;通油孔343通过流油通道341连通进油腔体和出油腔体4,通油孔343间隔设置在限位头354远离轴套353的一侧。
[0048]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表面加热均匀的加热辊的实施原理为:当热油从外壳31的进油口注入时,热油通过推动推轴321向靠近推块32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热油从外壳31进油口处流入到进油腔体一41内;随着热油的继续注入,热油推动推块322向芯轴34方向移动,由于仅仅只是推块322的长边侧的截面面积与进油腔体二42的短边侧的截面面积相匹配,当推块322的长边侧移动至进油腔体二42的长边侧,直至推块322的长边侧堵住芯轴34的流油通道341时,推块322和进油腔体二42之间存在可供热油流过的间隙,从而位于进油腔体一41内的热油流动至进油腔体二42内;
[0049] 进入到进油腔体二42内的热油会推动垫圈351向靠近密封套352的方向移动,使得垫圈351脱离与支托部一421的抵接,限位头354会脱离与支托部二431和支托槽342的抵接;此时,弹簧355被压缩,位于进油腔体二42内的热油进入到进油腔体三43中;从而位于进油腔体二42内的热油会存储到进油腔体三43内;
[0050] 同时,在推块322的长边侧堵住芯轴34的流油通道341时,随着限位头354不断的压缩出油腔体4的空间,使得原本位于出油腔体4内的热油通过通油孔343流入到流油通道341内,然后通过出油通道335排出到热油通道内;
[0051] 当停止对外壳31的进油口进行注油时,弹簧355复位,使得支托部二431和支托槽342共同支托限位头354的同时,支托部一421支托垫圈351远离密封套352的一侧,使得进油腔体三43的空间被压缩,从而位于进油腔体三43内的热油向远离芯轴34的方向推动推块
322,使得推块322的长边侧脱离与芯轴34的抵接,由于推块322的长边侧的截面面积与进油腔体二42的短边侧的截面面积相匹配,当推块322的长边侧移动至进油腔体二42的短边侧时,位于进油腔体三43内的热油无法流向外壳31的进油口,进而使得位于进油腔体三43内的热油通过流油通道341和通油孔343,流入到出油腔体4内;依次循环。
[0052] 而流向热油通道内的热油,在导油板的导向作用下,会以螺旋移动的方式,逐渐充满整个热油通道,通过位于热油通道内的热油对辊筒1的周侧进行热传递,使得辊筒1的周侧能够均匀的受热升温,达到覆膜的目的。
[0053]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