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469397.3

文献号 : CN11509200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童辉田学林郭旭

申请人 :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本能够考虑到温度以及充电组件拔插次数导致的老化对充电组件升温速率的影响,从而对充电组件达到预设的工作温度阈值的时间进行预估,进而得到车辆充电至预设的电量需要的时间,相较于传统的技术中直接根据剩余电量与充电效率对充电时间进行预估的方式,考虑到了充电组件温度过高后断开充电组件电连接的情况,一方面能够对充电时间进行准确的预估,另一方面,能够对充电组件实现良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充电组件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权利要求 :

1.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环境温度以及充电组件工作温度;

储电监控模块,监控电动车剩余电量信息以及储电单元充电效率信息;

充电计数模块,用于监控记录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

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为:

第一步,设置多个充电组件,将多个充电组件均分为k组,然后设置k个恒温环境,k个恒温环境中的温度为等差设置,每一个恒温环境中设置一组充电组件;

计算得到各个恒温环境中一组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存储在控制器模块中;

第二步,设置充电组件的工作温度阈值X2;

第三步,在充电枪与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插座电连接时,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获取充电组件的工作温度X,当X≥X2时,控制器模块断开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电连接,当充电组件的实时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控制器模块控制充电模块通电;

第四步,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电连接后,储电监控模块读取电动车剩余电量信息以及储电单元的充电效率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计算得到预计充电时间t2;

第五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的环境温度,同时通过充电计数模块记录读取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根据第一步中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若T1大于t2,则充电组件正常进行充电工作,直至储电单元满电或者达到预设的电量;

若T1小于t2,则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获取T1+T2时间后的环境温度,并根据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再次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3,若T1+T3大于等于t2,则预计充电时间为T1+T2+T4;

其中T2为充电组件由工作温度阈值X2降低至天气预报模块获取T1+T2时间后的环境温度所需的时间;

T4满足t2‑T1=T4;

若T1+T3小于t2,则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直至实际充电时间大于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设置充电组件的升温速率阈值S1,当在预设的t3时间内获取到充电组件的升温速率S≥S1时,控制器模块主动断开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电连接,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用户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能够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的环境温度,同时通过充电计数模块记录读取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根据第一步中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以当前环境温度为计算值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然后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获取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再根据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获取平均温度值,然后以该平均温度值计算得到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获取平均温度值的方法为:根据未来T1时间内的温度随时间走势,每隔预设时间采集一个温度数据,然后以采集的若干个温度数据计算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设置一个大于工作温度阈值X2的工作温度阈值X1,当T1小于t2时,若t2‑T1的值小于等于t4,则正常继续充电,直至储电单元的电量达到目标值,其中t4小于等于t5;

其中t5为充电组件根据当前的升温速率由工作温度阈值X2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1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拔插次数与充电组件充电时的升温速率之间关系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在恒定温度环境下进行数据的采集,将充电插座与充电枪一一对应形成一个充电组件后通电t时间后断开连接,期间记录充电插座与充电枪连接处的升温速率;

S2、待充电插座与充电枪温度降至与环境温度相等时,再次对两者进行电连接,通电t1时间后断开连接,同样在期间记录充电插座与充电枪连接处的升温速率;

S3、重复步骤S2操作并记录数据,得到一个充电组件对应的一组升温速率Xi1、Xi2、...、Xin,其中1≤i≤m,m为充电组件样本数量,n为拔插次数;

S4、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j次拔插对应的升温速率平均值Xpj,从而

得到拔插次数对应的一组升温速率品均值数据Xp1、Xp2、...、Xpn,其中1≤j≤n;

从而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

说明书 :

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纯电动汽车与混动汽车均能够通过蓄电池供能,进而通过电机带动汽车运动,因此,纯电动汽车与混动汽车都要通过充电桩充电来实现电能的补充,但是在充电桩的长期使用过程中,随着充电枪与汽车上充电插座之间循环拔插的次数增多,会导致接触面的接触电阻增大,从而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组件的发热量提升,严重可能会导致充电组件变形甚至火灾事件,对公民的财产造成破坏;
[0003] 现有技术中,在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在接通充电枪与蓄电池时,会根据蓄电池剩余电量以及充电功率对充电时间进行预估,但是由于充电枪与充电插座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切断电源进行散热,会对充电插座以及充电枪造成破坏,而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散热会占据不短的时间,这就导致预估的充电时间并不准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由于温度过高会导致充电暂停,从而导致对充电时间的预估并不准确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包括:
[0007] 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环境温度以及充电组件工作温度;
[0008] 储电监控模块,监控电动车剩余电量信息以及储电单元充电效率信息;
[0009] 充电计数模块,用于监控记录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
[0010] 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为:
[0011] 第一步,设置多个充电组件,将多个充电组件均分为k组,然后设置 k个恒温环境,k个恒温环境中的温度为等差设置,每一个恒温环境中设置一组充电组件;
[0012] 计算得到各个恒温环境中一组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存储在控制器模块中。
[0013] 第二步,设置充电组件的工作温度阈值X2;
[0014] 第三步,在充电枪与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插座电连接时,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获取充电组件的工作温度X,当X≥X2时,控制器模块断开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电连接,当充电组件的实时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控制器模块控制充电模块通电;
[0015] 第四步,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电连接后,储电监控模块读取电动车剩余电量信息以及储电单元的充电效率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计算得到预计充电时间t2;
[0016] 第五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的环境温度,同时通过充电计数模块记录读取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根据第一步中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若T1大于t2,则充电组件正常进行充电工作,直至储电单元满电或者达到预设的电量;
[0017] 若T1小于t2,则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获取T1+T2时间后的环境温度,并根据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再次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3,若T1+T3大于等于t2,则预计充电时间为T1+T2+T4;
[0018] 其中T2为充电组件由工作温度阈值X2降低至天气预报模块获取 T1+T2时间后的环境温度所需的时间;
[0019] T4满足t2‑T1=T4;
[0020] 若T1+T3小于t2,则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直至实际充电时间大于t2。
[00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在第二步设置充电组件的升温速率阈值 S1,当在预设的t3时间内获取到充电组件的升温速率S≥S1时,控制器模块主动断开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电连接,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用户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00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五步中能够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的环境温度,同时通过充电计数模块记录读取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根据第一步中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以当前环境温度为计算值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然后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获取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再根据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获取平均温度值,然后以该平均温度值计算得到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
[002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根据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获取平均温度值的方法为:根据未来T1时间内的温度随时间走势,每隔预设时间采集一个温度数据,然后以采集的若干个温度数据计算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002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五步中,设置一个大于工作温度阈值 X2的工作温度阈值X1,当T1小于t2时,若t2‑T1的值小于等于t4,则正常继续充电,直至储电单元的电量达到目标值,其中t4小于等于t5;
[0025] 其中t5为充电组件根据当前的升温速率由工作温度阈值X2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1的时间。
[002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步中拔插次数与充电组件充电时的升温速率之间关系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7] S1、在恒定温度环境下进行数据的采集,将充电插座与充电枪一一对应形成一个充电组件后通电t时间后断开连接,期间记录充电插座与充电枪连接处的升温速率;
[0028] S2、待充电插座与充电枪温度降至与环境温度相等时,再次对两者进行电连接,通电t1时间后断开连接,同样在期间记录充电插座与充电枪连接处的升温速率;
[0029] S3、重复步骤S2操作并记录数据,得到一个充电组件对应的一组升温速率Xi1、Xi2、...、Xin,其中1≤i≤m,m为充电组件样本数量,n 为拔插次数;
[0030] S4、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j次拔插对应的升温速率平均值 Xpj,从而得到拔插次数对应的一组升温速率品均值数据Xp1、Xp2、...、 Xpn,其中1≤j≤n;
[0031] 从而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
[00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3] (1)本发明能够考虑到温度以及充电组件拔插次数导致的老化对充电组件升温速率的影响,从而对充电组件达到预设的工作温度阈值的时间进行预估,进而得到车辆充电至预设的电量需要的时间,相较于传统的技术中直接根据剩余电量与充电效率对充电时间进行预估的方式,考虑到了充电组件温度过高后断开充电组件电连接的情况,一方面能够对充电时间进行准确的预估,另一方面,能够对充电组件实现良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充电组件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0034] (2)本发明设置有升温速率阈值,能够避免由于线路损坏,未插接完全等原因导致充电枪与充电插座之间的接触位置发热过于严重的问题,从而及时断开电连接,减少损失;
[0035] 本发明能够设置一个大于工作温度阈值X2的工作温度阈值X1,其中X1大于X2,当T1小于t2时,若t2‑T1的值小于等于t4,则正常继续充电,直至储电单元的电量达到目标值,其中t4应当小于等于t5;t5为充电组件根据当前的升温速率由工作温度阈值X2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 X1的时间;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无意义拉长充电时间,在剩余充电量较少时,能够一次性完成充电,避免蓄电池与电网多次断开与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7] 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包括:
[0038]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的环境温度以及充电组件的工作温度;
[0039] 储电监控模块,用于监控电动车剩余电量信息以及储电单元的充电效率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器模块;
[0040] 充电计数模块,用于监控记录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
[0041] 天气预报模块,用于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环境温度信息;
[0042] 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组件温度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为:
[0043] 第一步,设置多个充电组件,将多个充电组件均分为k组,然后设置 k个恒温环境,k个恒温环境中的温度为等差设置,每一个恒温环境中设置一组充电组件;
[0044] 计算得到各个恒温环境中一组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之间的关系;
[0045] 其中充电组件为一个充电枪与一个对应的用于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插座,充电插座连接有蓄电池、电网或者其它用电结构,充电枪的输出电压电流对应车辆的充电电压与充电电流;
[0046] 获取拔插次数与充电组件充电时的升温速率之间关系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7] S1、在恒定温度环境下进行数据的采集,将充电插座与充电枪一一对应形成一个充电组件后通电t时间后断开连接,期间记录充电插座与充电枪连接处的升温速率;
[0048] S2、待充电插座与充电枪温度降至与环境温度相等时,再次对两者进行电连接,通电t1时间后断开连接,同样在期间记录充电插座与充电枪连接处的升温速率;
[0049] S3、重复步骤S2操作并记录数据,得到一个充电组件对应的一组升温速率Xi1、Xi2、...、Xin,其中1≤i≤m,m为充电组件样本数量,n 为拔插次数;
[0050] S4、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j次拔插对应的升温速率平均值 Xpj,从而得到拔插次数对应的一组升温速率品均值数据Xp1、Xp2、...、 Xpn,其中1≤j≤n;
[0051] 从而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并将其存储在控制器模块中。
[0052] 该步骤用于采集温度以及充电组件反复拔插对充电组件升温速率的影响关系,由于该步骤对于环境的稳定性质由一定的要求,可以由生产方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
[0053] 第二步,设置充电组件的升温速率阈值S1以及充电组件的工作温度阈值X2,其中X1与X2根据充电组件所用材料以及充电组件的工作方式进行设定,避免充电组件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并在出现异常升温时,及时反应,减少损失;
[0054] 第三步,在充电枪与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插座电连接时,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获取充电组件的工作温度X,当X≥X2时,控制器模块主动断开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电连接,然后通过温度检测模块获取充电组件的实时温度,当充电组件的实时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控制器模块控制充电模块通电,再次实现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电连接;
[0055] 当在预设的t3时间内获取到充电组件的升温速率S≥S1时,控制器模块主动断开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电连接,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用户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0056] 设置升温速率阈值S1能够避免由于线路损坏,未插接完全等原因导致充电枪与充电插座之间的接触位置发热过于严重的问题,从而及时断开电连接,减少损失;
[0057] 第四步,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当充电枪与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插座电连接后,储电监控模块读取电动车剩余电量信息以及储电单元的充电效率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根据剩余电量信息、充电效率信息以及目标充电量信息计算得到预计充电时间t2;
[0058] 第五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的环境温度,同时通过充电计数模块记录读取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根据第一步中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若T1大于t2,则充电组件正常进行充电工作,直至储电单元满电或者达到预设的电量;
[0059] 若T1小于t2,则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获取T1+T2时间后的环境温度,并根据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再次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3,若T1+T3大于等于t2,则预计充电时间为T1+T2+T4;
[0060] 其中T2为充电组件由工作温度阈值X2降低至天气预报模块获取 T1+T2时间后的环境温度所需的时间;T2可根据环境温度对充电组件降温速率的影响得到;
[0061] T4满足t2‑T1=T4;
[0062] 若T1+T3小于t2,则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直至实际充电时间大于t2。
[006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计算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动汽车充电的环境温度,同时通过充电计数模块记录读取充电组件的拔插次数,根据第一步中得到每个恒温环境中充电组件拔插次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以当前环境温度为计算值获取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然后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获取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再根据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获取平均温度值,然后以该平均温度值计算得到充电组件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T1。
[0064] 根据未来T1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获取平均温度值的方法为:根据未来 T1时间内的温度随时间走势,每隔预设时间采集一个温度数据,然后以采集的若干个温度数据计算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0065] 这种方法能够对一段时间的温度进行整理计算其平均值,然后以该平均值来进行计算,这样能够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在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造成的误差;
[0066] 本发明能够考虑到温度以及充电组件拔插次数导致的老化对充电组件升温速率的影响,从而对充电组件达到预设的工作温度阈值X2的时间进行预估,进而得到车辆充电至预设的电量需要的时间,相较于传统的技术中直接根据剩余电量与充电效率对充电时间进行预估的方式,考虑到了充电组件温度过高后断开充电组件电连接的情况,一方面能够对充电时间进行准确的预估,另一方面,能够对充电组件实现良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充电组件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006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五步中,可以设置一个大于工作温度阈值X2的工作温度阈值X1,其中X1大于X2,当T1小于t2时,若t2‑T1 的值小于等于t4,则正常继续充电,直至储电单元的电量达到目标值,其中t4应当小于等于t5;
[0068] 其中t5为充电组件根据当前的升温速率由工作温度阈值X2升温至工作温度阈值X1的时间;
[0069] 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无意义拉长充电时间,在剩余充电量较少时,能够一次性完成充电,避免蓄电池与电网多次断开与连接。
[0070]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