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038297.1

文献号 : CN11510644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燕

申请人 : 苏州春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金属冲压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公模包括具有上平台的托板,母模包括压板和折弯板,折弯板具有C角台和折弯面,托板的具有相对C角台的成型边,成型边的前部截面为在直角的基础上多一个靠近边缘的侧墙的结构,成型边的后部截面结构为在C角面的基础上多一个靠近边缘的外平台和多一个靠近上平台的凸峰的结构,侧墙与凸峰连接形成逐渐内移的上压线,外平台形成往C角面外逐渐拱起的侧压线。本发明通过在托板上增加上压线和侧压线,使渐变C角壳体在转角内侧被减薄,减少了结构往外的回弹量,既保证了壳体上表面与侧壁主体厚度的均匀,又避免渐变C角外观不饱满,成本节约,良率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包括公模(1)和母模(2),所述公模(1)包括具有上平台(111)的托板(11),所述母模(2)包括面向所述托板(11)的压板(21)和环绕所述压板(21)的折弯板(22),所述折弯板(22)具有用来成型壳体(3)上渐变C角的外轮廓的C角台(221)和位于所述C角台(221)外的折弯面(222),所述托板(11)具有相对所述C角台(221)的成型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边的前部截面为在直角的基础上多一个靠近边缘的侧墙(1131)的结构,所述成型边的后部截面结构为在C角面(112)的基础上多一个靠近边缘的外平台(1141)和多一个靠近所述上平台(111)的凸峰(1132)的结构,所述侧墙(1131)与所述凸峰(1132)连接形成逐渐内移的上压线(113),所述外平台(1141)形成往C角面(112)外逐渐拱起的侧压线(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线(113)高出所述上平台(111)15‑40%的壳体(3)厚度,所述侧压线(114)的端面相对所述C角面(112)的最远距离为5‑30%的壳体(3)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1)包括围绕所述托板(11)且浮动设置的脱料板(12),所述脱料板(12)上设有若干用来限制壳体(3)原板初始位置的限位块(121),所述限位块(121)的边缘为R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1)内活动设置有四个斜脱块(13),所述斜脱块(13)嵌设于所述托板(11)的四个转角处,在所述斜脱块(13)相对所述托板(11)向上移动的同时往所述托板(11)的中心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11)上设有若干用来供顶针(14)穿过的顶针孔(1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面(222)的下部具有R角结构。

说明书 :

一种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冲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模具行业竞争性发展,我国一般技术水平的模具消费已经相对饱和,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模具产品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这决定了我国模具行业在高精端方面仍需做很大的提升以突破当前的技术瓶颈。最近几年以笔记本电脑为主的3C产品模具为代表,为配合现有的5G技术及人们的审美,产品不仅要在性能上提升,同时也要在外观上突破。企业面临转型期,有必要导入新的技术不断突破模具难点,以满足新产品的新工艺,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0003] 某些笔记本电脑壳体是金属结构件,在一些设计中会在壳体的侧边存在渐变的C角。正因为C角的宽度是逐渐增大的,所以直接按照通常的C角加工方式来加工,材料前后回弹不均,很容易造成不良翘曲。旧结构产品母模面C角结构需模具成型后再CNC加工,但CNC直接加工后无法保证产品侧壁C角的料厚,C角易出现开裂,需CNC将产品整个大面减薄0.4mm,侧墙减薄0.2mm。但是这样仍然存在产品良率低的问题,且制造成本高,无法适应生产需求。
[0004]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模具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能够降低结构的回弹,既保证了壳体上表面与侧壁主体厚度的均匀,又避免渐变C角外观不饱满,成本节约,良率高。
[0006]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包括具有上平台的托板,所述母模包括面向所述托板的压板和环绕所述压板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具有用来成型渐变C角的外轮廓的C角台和位于所述C角台外的折弯面,所述托板的具有相对所述C角台的成型边,所述成型边的前部截面为在直角的基础上多一个靠近边缘的侧墙的结构,所述成型边的后部截面结构为在C角面的基础上多一个靠近边缘的外平台和多一个靠近上平台的凸峰的结构,所述侧墙与所述凸峰连接形成逐渐内移的上压线,所述外平台形成往所述成型边外逐渐拱起的侧压线。
[0007] 具体的,所述上压线高出所述上平台15‑40%的壳体厚度,所述侧压线的端面相对所述C角面的最远距离为5‑30%的壳体厚度。
[0008] 具体的,所述公模包括围绕所述托板且浮动设置的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上设有若干用来限制壳体原板初始位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边缘为R角结构。
[0009] 具体的,所述公模内活动设置有四个斜脱块,所述斜脱块嵌设于所述托板的四个转角处,在所述斜脱块相对所述托板向上移动的同时往所述托板的中心移动。
[0010] 具体的,所述上平台上设有若干用来供顶针穿过的顶针孔。
[0011] 具体的,所述折弯面的下部具有R角结构。
[0012]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发明通过在托板上增加上压线和侧压线,使渐变C角壳体在转角内侧被减薄,降低了结构往外的回弹量,既保证了壳体上表面与侧壁主体厚度的均匀,又避免渐变C角外观不饱满,成本节约(成本降低约40%),良率高(良率提升约30%),免去了CNC加工造成的费时多、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开模状态下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合模状态下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4为图3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18] 图5为公模的俯视图;
[0019] 图6为托板的立体图;
[0020] 图7为成型边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1] 图中数字表示:
[0022] 1‑公模,11‑托板,111‑上平台,1111‑顶针孔,112‑C角面,113‑上压线,1131‑侧墙,1132‑凸峰,114‑侧压线,1141‑外平台,12‑脱料板,121‑限位块,13‑斜脱块,14‑顶针;
[0023] 2‑母模,21‑压板,22‑折弯板,221‑C角台,222‑折弯面;
[0024] 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实施例:
[0027]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渐变C角壳体冷冲压成型模具,包括公模1和母模2,公模1包括具有上平台111的托板11,母模2包括面向托板11的压板21和环绕压板21的折弯板22,折弯板22具有用来成型壳体3上渐变C角的外轮廓的C角台221和位于C角台221外的折弯面222,托板11的具有相对C角台221的成型边,成型边的前部截面为在直角的基础上多一个靠近边缘的侧墙1131的结构,成型边的后部截面结构为在C角面112的基础上多一个靠近边缘的外平台1141和多一个靠近上平台111的凸峰1132的结构,侧墙1131与凸峰1132连接形成逐渐内移的上压线113,外平台1141形成往成型边外逐渐拱起的侧压线114。壳体3的原板边缘一般已经经过预折弯,其平面可以定位于上平台111的上方。合模时压板21将原板的主体平面压在托板11上,随后折弯板22将已经存在折角的原板进行进一步折弯,C角台
221让原板的边缘形成斜向的C角结构,折弯面222让原板的边缘变成相对主体平面呈90°的竖直面。完成冲压后,壳体3的外观面呈现的是正常的渐变C角结构,但是在渐变C角的内侧,利用上压线113和侧压线114能够让两个转角内侧的材料均被适当减薄,所以壳体3材料的内侧应力就不会引起结构往外回弹,既保证了壳体3上表面与侧壁主体厚度的均匀,又避免渐变C角外观不饱满,成本节约(成本降低约40%),良率高(良率提升约30%),免去了CNC加工造成的费时多、成本高的问题。
[0028] 如图4所示,上压线113高出上平台111 15‑40%的壳体3厚度,侧压线114的端面相对C角面112的最远距离为5‑30%的壳体3厚度。上压线113和侧压线114在以上这个高度区间内能够达到合适的调节变形的目的,而又能防止转角处过于脆弱,导致断裂。
[0029] 如图3和图5所示,公模1包括围绕托板11且浮动设置的脱料板12,脱料板12上设有四个用来限制壳体原板初始位置的限位块121,限位块121的边缘为R角结构。限位块121围成了一个收容壳体原板的长方形区域,实施例中的限位块121为L形结构,这样能够限制壳体原板上的相邻两边,限位块121的R角结构能够让壳体原板在放到脱料板12上时自动就位,在脱模时,脱料板12对壳体3的侧边有向上的作用力,使壳体3能够脱离托板11。
[0030] 如图5所示,公模1内活动设置有四个斜脱块13,斜脱块13嵌设于托板11的四个转角处,在斜脱块13相对托板11向上移动的同时往托板11内收缩。因为壳体3成型后会包在上平台111上,脱模时在四角位置比较容易拉裂材料,所以采用斜脱块13在脱模时主动向里收缩顶起,这样就能够保护客体3的完整。
[0031]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上平台111上设有两个用来供顶针14穿过的顶针孔1111。顶针14能够从壳体3的主体平面下方施力,将壳体3从托板11上顶开。顶针孔1111的数量部局限于两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
[0032] 如图3所示,折弯面222的下部具有R角结构。折弯面222在进行冲压时会先由这里的R角结构来接触原材的边缘,这样能够避免刮擦引起外观缺陷。
[003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