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728607.6

文献号 : CN1151227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建平

申请人 : 汕头市铠嘉模具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凹印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包括设备安装架及其底部四角处的支撑腿,所述设备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印版滚筒,且设备安装架的底部开设有底槽。该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相比于现有直接在墨箱内自由沾墨,本装置利用碟槽实现两段独立式进墨、给墨,一方面恒定了单次进墨量,使得单位区域内的印刷墨量及对应的印刷效果具有一致性且稳定,避免了自由沾墨可能存在的墨量不均、存在差异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实现单向出墨,避免印刷区域与储墨区域造成连通、交互,有效降低了油墨长时间外置发生变质、污染等可能性,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包括设备安装架(1)及其底部四角处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印版滚筒(3),且设备安装架(1)的底部开设有底槽(4),所述底槽(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配合印版滚筒(3)的压印滚筒(5);

所述设备安装架(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印版滚筒(3)、压印滚筒(5)对应的输送架(6),且设备安装架(1)的上侧设置有抵刮印版滚筒(3)内凝结墨迹的辅助机构(7);

所述辅助机构(7)由滚筒组件(71)、给墨组件(72)和匀墨组件(73)组成,且给墨组件(72)、匀墨组件(73)设置在滚筒组件(71)上;

所述滚筒组件(71)包括转动连接在设备安装架(1)上侧的辅助滚筒(711),且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和压印滚筒(5)的筒轴上均固定套接有主齿轮(712),相邻两个所述主齿轮(712)之间设置有两个传动齿轮(713),两个所述传动齿轮(713)均转动连接在设备安装架(1)上并相互啮合,且两个传动齿轮(713)分别与同侧的主齿轮(712)相互啮合;

所述设备安装架(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控制箱(714),所述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和的压印滚筒(5)的筒轴择一贯穿设备安装架(1)与电机控制箱(714)内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所述辅助滚筒(711)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与印版滚筒(3)表面载墨凹纹相适配的凸面(715),且凸面(715)的外表面与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的运动轨迹适配以保证与载墨凹纹区域的全面接触;

所述给墨组件(72)包括开设于辅助滚筒(711)内部的中空墨腔(721),所述凸面(715)表面偏右处及与此处对应的辅助滚筒(711)内开设有通孔(722),且通孔(722)将中空墨腔(721)与外部连通;

所述通孔(7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柱芯(723),且第一柱芯(723)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下压锥盘(724),所述通孔(722)的内端开设有与下压锥盘(724)嵌合可实现密封的内堵口(725);

所述第一柱芯(723)的外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抵锥盘(726),所述通孔(722)的外端开设有与上抵锥盘(726)嵌合可实现密封的外堵口(727);

所述通孔(722)的中部开设有碟槽(728),所述第一柱芯(723)的中部且在碟槽(728)内固定套接有胶碗(729),所述胶碗(729)的外圈呈多点状而非整体与碟槽(728)内壁固定连接,且胶碗(729)常态活动嵌合在碟槽(728)的外端并推动第一柱芯(723)外滑;

所述碟槽(728)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抵曲胶碗(729)防止密封的凸块(7210);

所述匀墨组件(73)包括开设于凸面(715)表面中位及与此处对应辅助滚筒(711)上的滑孔(731),所述滑孔(7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柱芯(732),且滑孔(731)的内部开设有气密腔(733),所述第二柱芯(732)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与气密腔(733)贴合实现气密效果的活塞(734),且第二柱芯(73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735),所述弹簧(735)的两端分别与气密腔(733)和活塞(734)固定连接,且弹簧(735)常态拉动活塞(734)外滑;

所述辅助滚筒(711)的内部开设有与碟槽(728)、气密腔(733)对应的气孔(736),且气孔(736)的两端分别连通碟槽(728)的上侧和气密腔(733)的压气区域;

所述辅助滚筒(711)的筒轴设为中空并与中空墨腔(721)连通,且辅助滚筒(711)筒轴的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且旋转接头固定安装在设备安装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芯(732)和第一柱芯(723)的外端部均设为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的刻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该装置上墨、通电,启动电机控制箱(714)驱动输送架(6)和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压印滚筒(5)转动,印版滚筒(3)进行顺时针转动、压印滚筒(5)进行逆时针转动,以此将印刷基材从印版滚筒(3)与压印滚筒(5)之间自右向左进行传输压印;

S2、上述压印过程中,辅助滚筒(711)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其表层的凸面(715)可通过圆周运动逐渐与印版滚筒(3)表面的载墨凹纹嵌合并脱离,嵌合时凸面(715)沿载墨凹纹的边沿契合切入,以此将载墨凹纹内壁边沿上凝干、稠化的墨迹进行剪除,可在印刷过程中保持对印版滚筒(3)的实时清洁;

S3、在凸面(715)作逆时针圆周运动切入进行顺时针圆周运动的载墨凹纹内时,凸面(715)及载墨凹纹首先利用右侧部分进行嵌合接触,此时凸面(715)上的第一柱芯(723)受抵压拉伸胶碗(729)后内滑,跟随第一柱芯(723)上移的上抵锥盘(726)嵌合外堵口(727)封闭碟槽(728)与外部的连通,而跟随第一柱芯(723)上移的下压锥盘(724)开启内堵口(725)连通碟槽(728)与中空墨腔(721),使油墨流入碟槽(728)内,随着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持续转动,凸面(715)及载墨凹纹移动至中部接触,此时第一柱芯(723)失去抵压被胶碗(729)带动外滑回位,下压锥盘(724)下压封闭内堵口(725)断开碟槽(728)与中空墨腔(721)连通,上抵锥盘(726)下移开启外堵口(727)使碟槽(728)与外部连通,碟槽(728)内油墨沿通孔(722)流入载墨凹纹内进行上墨,相比于现有直接在墨箱内自由沾墨,本装置利用碟槽(728)实现两段独立式进墨、给墨,一方面恒定了单次进墨量,另一方面可实现单向出墨,避免印刷区域与储墨区域造成连通、交互;

S4、在第一柱芯(723)滑动进行进墨、给墨过程中,内滑的第一柱芯(723)会拉伸胶碗(729),胶碗(729)会被凸块(7210)抵曲变形,避免胶碗(729)贴合碟槽(728)内壁影响油墨流动至其下侧,而在第一柱芯(723)外滑回位时,胶碗(729)被带动同步回位至嵌入碟槽(728)下侧,且胶碗(729)下鼓时可与碟槽(728)内壁贴合形成一定的气密,并将下侧油墨压出辅助给墨,一方面加快了油墨流动速率,另一方面可尽量刮除碟槽(728)内的油墨;

S5、在凸面(715)及载墨凹纹移动至中部接触时,凸面(715)中部的第二柱芯(732)受压内滑,第二柱芯(732)拉伸弹簧(735)带动活塞(734)同步位移,以此在气密腔(733)内压缩空气,并通过气孔(736)向碟槽(728)内注气,气体可顺通孔(722)及外堵口(727)喷出,一方面可进一步鼓出碟槽(728)内的油墨,另一方面可利用从通孔(722)内喷出的气流推动载墨凹纹内的刚刚施加的油墨沿内部进行扩散。

说明书 :

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凹印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凹版印刷机是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
[0003] 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由于凹版印刷机是采用圆压圆直接印刷方式印刷,印版直接制在印版滚筒上,一般采用浸墨方式给墨,没有匀墨机构。发明人在研究常见的凹印印刷版辊运行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印版滚筒于墨箱内浸墨不够稳定,且油墨长时间外露容易变质。
[0004]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包括设备安装架及其底部四角处的支撑腿,所述设备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印版滚筒,且设备安装架的底部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配合印版滚筒的压印滚筒。
[0006] 所述设备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对应的输送架,且设备安装架的上侧设置有抵刮印版滚筒内凝结墨迹的辅助机构。
[0007]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由滚筒组件、给墨组件和匀墨组件组成,且给墨组件、匀墨组件设置在滚筒组件上。
[0008] 优选的,所述滚筒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设备安装架上侧的辅助滚筒,且辅助滚筒、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的筒轴上均固定套接有主齿轮,相邻两个所述主齿轮之间设置有两个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转动连接在设备安装架上并相互啮合,且两个传动齿轮分别与同侧的主齿轮相互啮合。
[0009] 所述设备安装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控制箱,所述辅助滚筒、印版滚筒和的压印滚筒的筒轴择一贯穿设备安装架与电机控制箱内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0010] 所述辅助滚筒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与印版滚筒表面载墨凹纹相适配的凸面,且凸面的外表面与辅助滚筒、印版滚筒的运动轨迹适配以保证与载墨凹纹区域的全面接触。
[0011] 优选的,所述给墨组件包括开设于辅助滚筒内部的中空墨腔,所述凸面表面偏右处及与此处对应的辅助滚筒内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将中空墨腔与外部连通。
[0012] 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柱芯,且第一柱芯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下压锥盘,所述通孔的内端开设有与下压锥盘嵌合可实现密封的内堵口。
[0013] 所述第一柱芯的外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抵锥盘,所述通孔的外端开设有与上抵锥盘嵌合可实现密封的外堵口。
[0014] 所述通孔的中部开设有碟槽,所述第一柱芯的中部且在碟槽内固定套接有胶碗,所述胶碗的外圈呈多点状而非整体与碟槽内壁固定连接,且胶碗常态活动嵌合在碟槽的外端并推动第一柱芯外滑。
[0015] 所述碟槽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抵曲胶碗防止密封的凸块。
[0016] 优选的,所述匀墨组件包括开设于凸面表面中位及与此处对应辅助滚筒上的滑孔,所述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柱芯,且滑孔的内部开设有气密腔,所述第二柱芯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与气密腔贴合实现气密效果的活塞,且第二柱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气密腔和活塞固定连接,且弹簧常态拉动活塞外滑。
[0017] 所述辅助滚筒的内部开设有与碟槽、气密腔对应的气孔,且气孔的两端分别连通碟槽的上侧和气密腔的压气区域。
[0018] 优选的,所述辅助滚筒的筒轴设为中空并与中空墨腔连通,且辅助滚筒筒轴的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且旋转接头固定安装在设备安装架上。
[0019] 优选的,所述第二柱芯和第一柱芯的外端部均设为球面。
[0020] 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的刻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1] S1、将该装置上墨、通电,启动电机控制箱驱动输送架和辅助滚筒、印版滚筒、压印滚筒转动,以图3为例,印版滚筒进行顺时针转动、压印滚筒进行逆时针转动,以此将印刷基材从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自右向左进行传输压印。
[0022] S2、上述压印过程中,辅助滚筒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其表层的凸面可通过圆周运动逐渐与印版滚筒表面的载墨凹纹嵌合并脱离,嵌合时凸面沿载墨凹纹的边沿契合切入,以此将载墨凹纹内壁边沿上凝干、稠化的墨迹进行剪除,可在印刷过程中保持对印版滚筒的实时清洁,避免凝干、稠化的墨迹影响载墨凹纹印刷效果。
[0023] S3、在凸面作逆时针圆周运动切入进行顺时针圆周运动的载墨凹纹内时,以图4及其放大图图5参考,凸面及载墨凹纹首先利用右侧部分进行嵌合接触,此时凸面上的第一柱芯受抵压拉伸胶碗后內滑,跟随第一柱芯上移的上抵锥盘嵌合外堵口封闭碟槽与外部的连通,而跟随第一柱芯上移的下压锥盘开启内堵口连通碟槽与中空墨腔,使油墨流入碟槽内,随着辅助滚筒、印版滚筒持续转动,凸面及载墨凹纹移动至中部接触,此时第一柱芯失去抵压被胶碗带动外滑回位,下压锥盘下压封闭内堵口断开碟槽与中空墨腔连通,上抵锥盘下移开启外堵口使碟槽与外部连通,碟槽内油墨沿通孔流入载墨凹纹内进行上墨,相比于现有直接在墨箱内自由沾墨,本装置利用碟槽实现两段独立式进墨、给墨,一方面恒定了单次进墨量,使得单位区域内的印刷墨量及对应的印刷效果具有一致性且稳定,避免了自由沾墨可能存在的墨量不均、存在差异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实现单向出墨,避免印刷区域与储墨区域造成连通、交互,有效降低了油墨长时间外置发生变质、污染等可能性。
[0024] S4、在第一柱芯滑动进行进墨、给墨过程中,內滑的第一柱芯会拉伸胶碗,以图10为例,胶碗会被凸块抵曲变形,避免胶碗贴合碟槽内壁影响油墨流动至其下侧,而在第一柱芯外滑回位时,胶碗被带动同步回位至嵌入碟槽下侧,且胶碗下鼓时可与碟槽内壁贴合形成一定的气密,并将下侧油墨压出辅助给墨,一方面加快了油墨流动速率,保证给墨稳定,另一方面可尽量刮除碟槽内的油墨,避免残留凝干影响后续使用,也避免油墨挂壁造成墨量变化。
[0025] S5、在凸面及载墨凹纹移动至中部接触时,凸面中部的第二柱芯受压內滑,第二柱芯拉伸弹簧带动活塞同步位移,以此在气密腔内压缩空气,并通过气孔向碟槽内注气,气体可顺通孔及外堵口喷出,一方面可进一步鼓出碟槽内的油墨,避免发生残留,另一方面可利用从通孔内喷出的气流推动载墨凹纹内的刚刚施加的油墨沿内部进行扩散,以此保证油墨于载墨凹纹内的均匀填覆,使得后续印刷效果更加稳定。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7] 本发明中,凸面作逆时针圆周运动切入进行顺时针圆周运动的载墨凹纹内时,凸面及载墨凹纹首先利用右侧部分进行嵌合接触,此时凸面上的第一柱芯受抵压拉伸胶碗后內滑,跟随第一柱芯上移的上抵锥盘嵌合外堵口封闭碟槽与外部的连通,而跟随第一柱芯上移的下压锥盘开启内堵口连通碟槽与中空墨腔,使油墨流入碟槽内,随着辅助滚筒、印版滚筒持续转动,凸面及载墨凹纹移动至中部接触,此时第一柱芯失去抵压被胶碗带动外滑回位,下压锥盘下压封闭内堵口断开碟槽与中空墨腔连通,上抵锥盘下移开启外堵口使碟槽与外部连通,碟槽内油墨沿通孔流入载墨凹纹内进行上墨,相比于现有直接在墨箱内自由沾墨,本装置利用碟槽实现两段独立式进墨、给墨,一方面恒定了单次进墨量,使得单位区域内的印刷墨量及对应的印刷效果具有一致性且稳定,避免了自由沾墨可能存在的墨量不均、存在差异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实现单向出墨,避免印刷区域与储墨区域造成连通、交互,有效降低了油墨长时间外置发生变质、污染等可能性。
[0028] 本发明中,通过辅助滚筒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其表层的凸面可通过圆周运动逐渐与印版滚筒表面的载墨凹纹嵌合并脱离,嵌合时凸面沿载墨凹纹的边沿契合切入,以此将载墨凹纹内壁边沿上凝干、稠化的墨迹进行剪除,可在印刷过程中保持对印版滚筒的实时清洁,避免凝干、稠化的墨迹影响载墨凹纹印刷效果。
[0029] 本发明中,通过在第一柱芯滑动进行进墨、给墨过程中,內滑的第一柱芯会拉伸胶碗,胶碗会被凸块抵曲变形,避免胶碗贴合碟槽内壁影响油墨流动至其下侧,而在第一柱芯外滑回位时,胶碗被带动同步回位至嵌入碟槽下侧,且胶碗下鼓时可与碟槽内壁贴合形成一定的气密,并将下侧油墨压出辅助给墨,一方面加快了油墨流动速率,保证给墨稳定,另一方面可尽量刮除碟槽内的油墨,避免残留凝干影响后续使用,也避免油墨挂壁造成墨量变化。
[0030] 本发明中,在凸面及载墨凹纹移动至中部接触时,凸面中部的第二柱芯受压內滑,第二柱芯拉伸弹簧带动活塞同步位移,以此在气密腔内压缩空气,并通过气孔向碟槽内注气,气体可顺通孔及外堵口喷出,一方面可进一步鼓出碟槽内的油墨,避免发生残留,另一方面可利用从通孔内喷出的气流推动载墨凹纹内的刚刚施加的油墨沿内部进行扩散,以此保证油墨于载墨凹纹内的均匀填覆,使得后续印刷效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图1中设备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图1中辅助滚筒、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中辅助滚筒和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中辅助滚筒和印版滚筒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37] 图7为本发明图6中B处的放大图;
[0038] 图8为本发明中给墨组件进墨状态的爆炸图;
[0039] 图9为本发明图8中C处的放大图;
[0040]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柱芯內滑状态的示意图;
[0041] 图11为本发明中仰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 图中:1、设备安装架;2、支撑腿;3、印版滚筒;4、底槽;5、压印滚筒;6、输送架;7、辅助机构;71、滚筒组件;711、辅助滚筒;712、主齿轮;713、传动齿轮;714、电机控制箱;715、凸面;72、给墨组件;721、中空墨腔;722、通孔;723、第一柱芯;724、下压锥盘;725、内堵口;726、上抵锥盘;727、外堵口;728、碟槽;729、胶碗;7210、凸块;73、匀墨组件;731、滑孔;732、第二柱芯;733、气密腔;734、活塞;735、弹簧;736、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4]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包括设备安装架1及其底部四角处的支撑腿2,设备安装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印版滚筒3,且设备安装架1的底部开设有底槽4,底槽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配合印版滚筒3的压印滚筒
5;
[0045] 设备安装架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印版滚筒3、压印滚筒5对应的输送架6,且设备安装架1的上侧设置有抵刮印版滚筒3内凝结墨迹的辅助机构7。
[0046]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辅助机构7由滚筒组件71、给墨组件72和匀墨组件73组成,且给墨组件72、匀墨组件73设置在滚筒组件71上。
[0047]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滚筒组件71包括转动连接在设备安装架1上侧的辅助滚筒711,且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和压印滚筒5的筒轴上均固定套接有主齿轮712,相邻两个主齿轮712之间设置有两个传动齿轮713,两个传动齿轮713均转动连接在设备安装架1上并相互啮合,且两个传动齿轮713分别与同侧的主齿轮712相互啮合,上下两组传动齿轮713使得辅助滚筒711、压印滚筒5分别与印版滚筒3联动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与印版滚筒3相反的转向;
[0048] 设备安装架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控制箱714,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和的压印滚筒5的筒轴择一贯穿设备安装架1与电机控制箱714内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0049] 辅助滚筒711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与印版滚筒3表面载墨凹纹相适配的凸面715,且凸面715的外表面与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的运动轨迹适配以保证与载墨凹纹区域的全面接触,凸面715可通过圆周运动逐渐与印版滚筒3表面的载墨凹纹嵌合并脱离,嵌合时凸面715沿载墨凹纹的边沿契合切入。
[0050]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给墨组件72包括开设于辅助滚筒711内部的中空墨腔721,凸面715表面偏右处及与此处对应的辅助滚筒711内开设有通孔722,且通孔722将中空墨腔721与外部连通,辅助滚筒711的侧边设置有单向气阀,用于进气保持恒压,避免负压反吸油墨导致无法流入通孔722;
[0051] 通孔7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柱芯723,且第一柱芯723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下压锥盘724,通孔722的内端开设有与下压锥盘724嵌合可实现密封的内堵口725;
[0052] 第一柱芯723的外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抵锥盘726,通孔722的外端开设有与上抵锥盘726嵌合可实现密封的外堵口727;
[0053] 通孔722的中部开设有碟槽728,第一柱芯723的中部且在碟槽728内固定套接有胶碗729,胶碗729的外圈呈多点状而非整体与碟槽728内壁固定连接,且胶碗729常态活动嵌合在碟槽728的外端并推动第一柱芯723外滑,凸面715上的第一柱芯723受抵压拉伸胶碗729后內滑,跟随第一柱芯723上移的上抵锥盘726嵌合外堵口727封闭碟槽728与外部的连通,而跟随第一柱芯723上移的下压锥盘724开启内堵口725连通碟槽728与中空墨腔721,使油墨流入碟槽728内;
[0054] 碟槽728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抵曲胶碗729防止密封的凸块7210,內滑的第一柱芯723会拉伸胶碗729,以图10为例,胶碗729会被凸块7210抵曲变形,避免胶碗729贴合碟槽728内壁影响油墨流动至其下侧。
[0055]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匀墨组件73包括开设于凸面715表面中位及与此处对应辅助滚筒711上的滑孔731,滑孔7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柱芯732,且滑孔731的内部开设有气密腔733,第二柱芯732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与气密腔733贴合实现气密效果的活塞734,且第二柱芯73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735,弹簧735的两端分别与气密腔733和活塞734固定连接,且弹簧735常态拉动活塞734外滑;
[0056] 辅助滚筒711的内部开设有与碟槽728、气密腔733对应的气孔736,且气孔736的两端分别连通碟槽728的上侧和气密腔733的压气区域,凸面715中部的第二柱芯732受压內滑,第二柱芯732拉伸弹簧735带动活塞734同步位移,以此在气密腔733内压缩空气,并通过气孔736向碟槽728内注气,气体可顺通孔722及外堵口727喷出。
[0057]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辅助滚筒711的筒轴设为中空并与中空墨腔721连通,且辅助滚筒711筒轴的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且旋转接头固定安装在设备安装架1上,旋转接头用于与外部输墨管连接,使得辅助滚筒711转动印刷过程中能够保持持续上墨。
[0058]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柱芯732和第一柱芯723的外端部均设为球面,使得辅助滚筒711旋转过程中第二柱芯732和第一柱芯723均能与载墨凹纹进行稳定接触,并具有更低的摩擦力。
[0059] 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的刻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60] S1、将该装置上墨、通电,启动电机控制箱714驱动输送架6和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压印滚筒5转动,以图3为例,印版滚筒3进行顺时针转动、压印滚筒5进行逆时针转动,以此将印刷基材从印版滚筒3与压印滚筒5之间自右向左进行传输压印;
[0061] S2、上述压印过程中,辅助滚筒711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其表层的凸面715可通过圆周运动逐渐与印版滚筒3表面的载墨凹纹嵌合并脱离,嵌合时凸面715沿载墨凹纹的边沿契合切入,以此将载墨凹纹内壁边沿上凝干、稠化的墨迹进行剪除,可在印刷过程中保持对印版滚筒3的实时清洁,避免凝干、稠化的墨迹影响载墨凹纹印刷效果;
[0062] S3、在凸面715作逆时针圆周运动切入进行顺时针圆周运动的载墨凹纹内时,以图4及其放大图图5参考,凸面715及载墨凹纹首先利用右侧部分进行嵌合接触,此时凸面715上的第一柱芯723受抵压拉伸胶碗729后內滑,跟随第一柱芯723上移的上抵锥盘726嵌合外堵口727封闭碟槽728与外部的连通,而跟随第一柱芯723上移的下压锥盘724开启内堵口
725连通碟槽728与中空墨腔721,使油墨流入碟槽728内,随着辅助滚筒711、印版滚筒3持续转动,凸面715及载墨凹纹移动至中部接触,此时第一柱芯723失去抵压被胶碗729带动外滑回位,下压锥盘724下压封闭内堵口725断开碟槽728与中空墨腔721连通,上抵锥盘726下移开启外堵口727使碟槽728与外部连通,碟槽728内油墨沿通孔722流入载墨凹纹内进行上墨,相比于现有直接在墨箱内自由沾墨,本装置利用碟槽728实现两段独立式进墨、给墨,一方面恒定了单次进墨量,使得单位区域内的印刷墨量及对应的印刷效果具有一致性且稳定,避免了自由沾墨可能存在的墨量不均、存在差异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实现单向出墨,避免印刷区域与储墨区域造成连通、交互,有效降低了油墨长时间外置发生变质、污染等可能性;
[0063] S4、在第一柱芯723滑动进行进墨、给墨过程中,內滑的第一柱芯723会拉伸胶碗729,以图10为例,胶碗729会被凸块7210抵曲变形,避免胶碗729贴合碟槽728内壁影响油墨流动至其下侧,而在第一柱芯723外滑回位时,胶碗729被带动同步回位至嵌入碟槽728下侧,且胶碗729下鼓时可与碟槽728内壁贴合形成一定的气密,并将下侧油墨压出辅助给墨,一方面加快了油墨流动速率,保证给墨稳定,另一方面可尽量刮除碟槽728内的油墨,避免残留凝干影响后续使用,也避免油墨挂壁造成墨量变化;
[0064] S5、在凸面715及载墨凹纹移动至中部接触时,凸面715中部的第二柱芯732受压內滑,第二柱芯732拉伸弹簧735带动活塞734同步位移,以此在气密腔733内压缩空气,并通过气孔736向碟槽728内注气,气体可顺通孔722及外堵口727喷出,一方面可进一步鼓出碟槽728内的油墨,避免发生残留,另一方面可利用从通孔722内喷出的气流推动载墨凹纹内的刚刚施加的油墨沿内部进行扩散,以此保证油墨于载墨凹纹内的均匀填覆,使得后续印刷效果更加稳定。
[006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