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970560.4

文献号 : CN11519138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鹏杨海杰王小康梁志远

申请人 : 海南大学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海南自然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预设的粗骨料和水泥进行混合并放入预设的模具中,生成内部中空的第一礁体;将所述第一礁体依次置于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以及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生成第二礁体;将冷藏后的所述第二礁体以梅花形分布并叠放于预设的养殖场地的涉水区域,以及以连续无间隔的分布叠放于所述养殖场地的边坡区域;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之后,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本发明使所述养殖场地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使养殖场地的使用寿命延长,绿色环保。

权利要求 :

1.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预设的粗骨料和水泥进行混合并放入预设的模具中,生成内部中空的第一礁体;

将所述第一礁体依次置于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以及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生成第二礁体;

将冷藏后的所述第二礁体以梅花形分布并叠放于预设的养殖场地的涉水区域,以及以连续无间隔的分布叠放于所述养殖场地的边坡区域;

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之后,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礁体的实体结构的空隙率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为含有浓度为40‑50mmol/L的磷酸二氢铵的海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礁体依次置于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以及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生成第二礁体的步骤中;

将所述第一礁体置于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中浸泡12天,以及置于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15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冷藏后的所述第二礁体以梅花形分布并叠放于预设的养殖场地的涉水区域的步骤包括:将冷藏后的所述第二礁体每隔0.5×0.5m以梅花形分布于预设的养殖场地涉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礁体在所述养殖场地的涉水区域的开口方向与水流方向呈30°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礁体在所述养殖场地的边坡区域与水面呈90°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包括贝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之后,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养殖场地内的潮汐循环,每三个月对所述养殖场地内的青蟹进行一次捕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之后,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六个月后,逐季度分批次收取所述养殖场地的所述第二礁体,以及投放新的所述第二礁体。

说明书 :

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青蟹养殖方式有坛养、笼养、围栏养殖和池塘养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主流养殖方式为围栏等高密度养殖方式。
[0003] 但是,高密度养殖方式会导致养殖塘病害频发,造成养殖成功率大幅度下降,同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青蟹的粪便积累,会导致水质的恶化,不仅进一步加重病害,还缩短了养殖场地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预设的粗骨料和水泥进行混合并放入预设的模具中,生成内部中空的第一礁体;将所述第一礁体依次置于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以及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生成第二礁体;将冷藏后的所述第二礁体以梅花形分布并叠放于预设的养殖场地的涉水区域,以及以连续无间隔的分布叠放于所述养殖场地的边坡区域;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之后,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
[0006] 可选的,所述第一礁体的实体结构的空隙率为20%‑30%。
[0007] 可选的,所述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为含有浓度为40‑50mmol/L的磷酸二氢铵的海水。
[0008]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礁体依次置于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以及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生成第二礁体的步骤中;将所述第一礁体置于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中浸泡12天,以及置于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15天。
[0009] 可选的,所述将冷藏后的所述第二礁体以梅花形分布并叠放于预设的养殖场地的涉水区域的步骤包括:将冷藏后的所述第二礁体每隔0.5×0.5m以梅花形分布于预设的养殖场地涉水区域。
[0010] 可选的,所述第二礁体在所述养殖场地的涉水区域的开口方向与水流方向呈30°夹角;
[0011] 可选的,所述第二礁体在所述养殖场地的边坡区域与水面呈90°夹角。
[0012] 可选的,所述粗骨料包括贝壳。
[0013]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之后,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养殖场地内的潮汐循环,每三个月对所述养殖场地内的青蟹进行一次捕取。
[0014]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之后,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六个月后,逐季度分批次收取所述养殖场地的所述第二礁体,以及投放新的所述第二礁体。
[001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0016] 本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0017] 1、本发明通过所述礁体的中空结构以及所述礁体的粗骨料之间产生的间隙为养殖场地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或庇护所,增加了所述养殖场地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所述养殖场地内的青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合理的利用生物多样性,使所述养殖场地达到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使养殖场地的使用寿命延长,绿色环保;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0018] 2、本发明通过所述礁体的梅花形的布置方式,增加了底栖生物的附着效率,减少了材料用量;以及在养殖场地的边坡设置礁体,所述礁体减弱了海水对所述边坡的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也给青蟹提供了栖息地,便于其抱卵和产卵,提高了青蟹的养殖成功率;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青蟹生态增殖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主视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7] 实施例1
[0028] 本实施例提出了第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的青蟹生态增殖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青蟹生态增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 步骤101,将预设的粗骨料和水泥进行混合并放入预设的模具中,生成内部中空的第一礁体。
[0030]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粗骨料可以采用贝壳,所述礁体的内部和外部的表面的贝壳凸出1‑2cm。可以理解的,贝壳的凸出可以增加附着面积。
[0031] 其中,所述第一礁体的实体结构的空隙率为20%‑30%。
[0032]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侧视图;所述礁体可以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礁体的上表面有凸起,下表面有凹槽。
[0033] 步骤102,将所述第一礁体依次置于PH值为弱酸性的海水、以及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生成第二礁体。
[0034] 具体实施中,所述弱酸性的海水可以为含有浓度为40‑50mmol/L的磷酸二氢铵的海水。可以理解的是,含有磷酸二氢铵的海水溶液可以降低所述礁体的释碱性,同时也可以浸入所述礁体的内部空隙,增加所述第二礁体肥力,为附着于所述第二礁体的微生物和藻类提供营养物质。
[0035] 需要说明的是,置于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是为了使所述礁体表面出现硝化细菌生物膜,同时所述礁体间隙里的溶液的氨氮含量达到稳定状态。
[0036] 步骤103,将冷藏后的所述第二礁体以梅花形分布并叠放于预设的养殖场地的涉水区域,以及以连续无间隔的分布叠放于所述养殖场地的边坡区域。
[0037] 具体的,所述第二礁体生成后立即放入4℃冷藏保存,并迅速转移至预设的养殖场地。所述第二礁体每隔0.5×0.5m以梅花形分布于预设的养殖场地涉水区域,可以理解的,梅花形的布置方式可以增加底栖生物的附着效率,也可以减少了材料用量。所述第二礁体可以作为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的附着点和庇护所,可以理解的,底栖生物的增多也可以为青蟹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0038] 其中,所述第二礁体梅布置的层数可以根据平均高潮的水深而定。
[0039] 如公式(1)所述,公式(1)为所述第二礁体梅布置的层数计算方法:
[0040]
[0041] 其中:n为所述第二礁体布置的层数;H为平均高潮水深;h0为所述第二礁体的高度;h1为所述第二礁体外部贝壳凸起的高度。
[004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礁体在所述养殖场地涉水区域的开口方向与水流方向呈30°夹角,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礁体的开口方向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击,为底栖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0043] 其中,所述第二礁体在所述养殖场地边坡区域以连续无间隔的分布方式叠放3层,所述第二礁体与水面呈90°夹角。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礁体减弱了海水对所述养殖场地边坡区域的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也给青蟹提供了栖息地,便于青蟹抱卵和产卵,也便于后续对青蟹的养殖管理与捕捞。
[0044] 步骤104,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之后,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
[0045] 具体的,可以投放大小为1‑2cm的青蟹幼苗,并根据所述养殖场地内的潮汐循环,每三个月对所述养殖场地内的青蟹进行一次捕取。
[0046] 其中,在布署所述第二礁体后,间隔六个月后,可以逐季度分批次收取所述养殖场地的所述第二礁体,并投放新的所述第二礁体。可以理解的,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可以保持捕获生物的可持续性。
[0047]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通过所述礁体的中空结构以及所述礁体的粗骨料之间产生的间隙为养殖场地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或庇护所,增加了所述养殖场地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所述养殖场地内的青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合理的利用生物多样性,使所述养殖场地达到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使养殖场地的使用寿命延长,绿色环保。
[0048] 实施例2
[0049] 本实施例提出了第二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0] 步骤201,将预设的贝壳用清水洗净,并将所述贝壳进行高温处理。
[0051] 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牡蛎壳,清洗的过程中也要把连接牡蛎壳的尼龙绳和石子一并清除;确保牡蛎壳表面无杂质。同时也消灭了附着于其上的敌害微生物。清洗完成后把所述牡蛎壳放在太阳下暴晒12小时,使其彻底干燥,同时也消灭了附着于所述牡蛎壳上的敌害微生物。
[0052] 步骤202,将所述贝壳和水泥进行混合后,放入预设的模具,生成内部中空的第一礁体。
[0053]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礁体的内部和外部的表面的贝壳凸出1‑2cm。可以理解的,贝壳的凸出可以增加附着面积。
[0054] 其中,所述礁体的实体结构的空隙率为20%‑30%。
[0055]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礁体的部分结构侧视图;所述礁体可以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礁体的上表面有凸起,下表面有凹槽。
[0056] 步骤203,将所述礁体含有浓度为45mmol/L的磷酸二氢铵的海水中浸泡12天后,置于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15天,生成第二礁体。
[0057] 可以理解的是,含有磷酸二氢铵的海水溶液可以降低所述礁体的释碱性,同时也可以浸入所述礁体的内部空隙,增加所述第二礁体肥力,为附着于所述第二礁体的微生物和藻类提供营养物质。
[0058] 需要说明的是,置于含有动物蛋白、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海水中浸泡是为了使所述礁体表面出现硝化细菌生物膜,同时所述礁体间隙里的溶液的氨氮含量达到稳定状态。
[0059] 步骤204,获取预设的养殖场地的最高潮水位和最低潮水位,以及所述养殖场地内海水的流速及方向。
[0060] 具体的,可以使用潮位仪监测所述养殖场地内的海水高度变化,确定所述养殖场地的最高潮水位和最低潮水位。可以使用激光雷达无人机对所述养殖场地进行调查,获取所述养殖场地的地形地貌结构以及边坡结构。可以使用流速仪监测所述养殖场地的内海水的流速及方向。
[0061] 步骤205,根据所述最高潮水位、所述最低潮水位以及所述海水的流速及方向投放所述第二礁体。
[0062] 具体的,所述第二礁体生成后立即放入4℃冷藏保存,并迅速转移至预设的养殖场地。所述第二礁体每隔0.5×0.5m以梅花形分布于预设的养殖场地涉水区域,可以理解的,梅花形的布置方式可以增加底栖生物的附着效率,也可以减少了材料用量。所述第二礁体可以作为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的附着点和庇护所,可以理解的,底栖生物的增多也可以为青蟹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0063] 其中,所述第二礁体梅布置的层数可以根据所述最高潮水位、所述最低潮水位而定。
[006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礁体在所述养殖场地区域的开口方向与水流方向呈30°夹角,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礁体的开口方向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击,为底栖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0065] 其中,所述第二礁体在所述养殖场地边坡区域以连续无间隔的分布方式叠放3层,所述第二礁体与水面呈90°夹角。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礁体减弱了海水对所述养殖场地边坡区域的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也给青蟹提供了栖息地,便于青蟹抱卵和产卵,也便于后续对青蟹的养殖管理与捕捞。
[0066] 还需要说明的是,投放所述第二礁体前,可以所述养殖场地设置孔洞,后续将所述第二礁体放入孔洞即可,确保所述第二礁体和所述养殖场地边坡区域的稳定性。
[0067] 步骤206,在所述养殖场地投放青蟹幼苗,定期进行青蟹捕取,以及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
[0068] 具体的,可以投放大小为1‑2cm的青蟹幼苗,并根据潮汐循环,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青蟹捕取。
[0069] 其中,在布署所述第二礁体后,间隔六个月后,可以逐季度分批次收取所述养殖场地的所述第二礁体,并投放新的所述第二礁体。可以理解的,定期更新所述第二礁体可以保持捕获生物的可持续性。
[0070]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青蟹生态增殖方法,通过所述礁体的中空结构以及所述礁体的粗骨料之间产生的间隙为养殖场地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或庇护所,增加了所述养殖场地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所述养殖场地内的青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合理的利用生物多样性,使所述养殖场地达到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使养殖场地的使用寿命延长,绿色环保。通过所述礁体的梅花形的布置方式,增加了底栖生物的附着效率,减少了材料用量;以及在养殖场地的边坡设置礁体,所述礁体减弱了海水对所述边坡的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也给青蟹提供了栖息地,便于其抱卵和产卵,提高了青蟹的养殖成功率。
[007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0072]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007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