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120074.X

文献号 : CN11522229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晓玲丘建栋郑之帼刘诗昆唐铠

申请人 :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公交线网基础方案,输入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S2.基于公交线网基础方案或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构建公交分析模型;S3.基于公交分析模型,输出多维评估指标;S4.基于多维评估指标计算公交成本、公交效益和服务质量评估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本发明支持公交线路新开、撤销、延迟或缩短等一种或多种举措融合的公交优化调整方案的测试评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评估标准不统一、评估独立和评估指标体系专业性过强,不利于非专业人士快速理解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

1.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公交线网基础方案,输入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公交线网基础方案和公交线网优化信息包含基础和调整方案的公交线路和站点GIS、车辆配备和司机配置;

S2.基于公交线网基础方案或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构建公交分析模型,公交分析模型包括公交网络拓扑构建、参数设置和公交客流分配;

公交网络拓扑构建:对公交线路、站点以及所依赖的城市道路进行拓扑,将现实基于起到终点的公交出行路径抽象成网络中相关的点和线关联集合;

参数设置:参数设置包含用户出行行为参数设置和公交运营参数设置;用户出行行为参数设置包含出行者采用公交方式实现从出行起点到终点出行过程中的最大忍耐步行时间、最大忍耐换乘次数以及步行时间、候车时间权重参数;公交运营参数设置包含公交线路票价和发车间隔参数;

S3.基于公交分析模型,输出多维评估指标,包括网络结构指标、运营指标和出行指标,所述网络结构指标包括公交网长度和道路网长度;所述运营指标包括线路客流、线路运营里程和线路票价收入;所述出行指标包括出行时长、出行费用、客运出行量、诱增交通量、诱增m方式的交通量、减少交通量、减少交通量转移到m方式上的数量、步行时长、等车时长和换乘次数;

S4.基于多维评估指标计算公交成本、公交效益和服务质量评估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所述公交成本包括公交车辆使用费、能源消耗费和人力成本费;所述公交效益包括直接票价收益、公交诱增出行量出行成本、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和路径变化出行量出行成本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所述服务质量包括客流总量、平均步行时耗占比、平均候车时耗占比、换乘系数、站点覆盖率和公交线路路网覆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公交车辆使用费计算如下:设基础方案的车辆使用费C1base为固定值,优化调整方案公交车辆使用费计算包括新增车辆和减少车辆两种情况:新增车辆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公交车辆使用费表达式如下:

其中,C1base为基础车辆,K为所有公交车车型集合,Pricek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购置费用,Numk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购置数量,Yeark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的使用年限;

减少车辆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公交车辆使用费表达式如下:

其中,C1base为基础车辆,Numj为车型为j的公交车减少数量,η为折旧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能源消耗费计算如下:其中,K为所有公交车车型集合,sum_milesk为车型为k的月度累积营运里程,p_fuelk为车型为k的平均每公里油耗价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力成本费计算如下:设基础方案的人力成本费C3base为固定值,优化调整方案人力成本费计算包括新增人工数量和减少人工数量两种情况:新增人工数量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人力成本费计算表达式如下:其中,C3base为基础人工数量,L为所有司机等级集合,salaryl为的司机等级为l的人工成本,Numl为司机等级为l的司机数量;

减少人工数量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人力成本费计算表达式如下:其中,C3base为基础人工数量,S为所有人工等级集合,salarys为人工等级为s的人工成本,Nums为人工等级为m的司机数量;

直接票价收益计算如下:

B1=∑i∈O∑j∈Dtripsij*total_fareij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tripsij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次数,total_fareij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费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公交诱增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采用非公交交通方式出行,优化调整方案中采用公交方式出行,公交诱增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基础方案中的表达式为: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M为除公交方式之外的出行方式集合,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采用交通方式m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为预设的时间价值参数;

公交诱增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其中,qij、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为预设的时间价值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少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采用公交出行方式,优化调整方案中采用非公交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基础方案中的表达式为:其中,dij、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M为除公交方式之外的出行方式集合, 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时间,为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费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路径变化出行量出行成本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计算如下:计算在基础方案和优化调整方案都使用公交方式出行但由于线路变化从而使出行路径发生改变产生的出行成本差异,仍使用公交方式的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总出行成本 表达式为:其中, 分别为在基础方案中起点为i终点为j

的公交出行总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总出行成本 表达式为:

其中, 分别为在优化调整方案中起点为i终点

为j的公交出行总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质量计算如下:客流总量:X1=∑i∈O∑j∈Dtripsij,其中,tripsij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次数;

平均步行时耗占比:X2=(∑i∈O∑j∈Dtripsij*walk_timeij)/X1,其中,walk_timeij为起点为i终点为j公交出行中步行所耗费的时间;

平均候车时耗占比:X3=(∑i∈O∑j∈Dtripsij*wait_timeij)/X1,其中,wait_timeij为起点为i终点为j公交出行中等车所耗费的时间;

换乘系数: 其中,passengern为公交线路n统

计的线路总客流;

站点覆盖率:公交站点500m半径覆盖面积和中心城区的建成面积比;

公交线路路网覆盖率:公交线路网长度和城市道路长度比。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

说明书 :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评估方法,尤其涉及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评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交通需求和交通条件处于动态变化中,公交线网也需要不断的优化适应新的需求,受制于公交设施资源以及考虑居民固有出行习惯等原因,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逐步优化。
[0003] 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将给公交运营方带来一系列成本的变化,如车辆使用费、人力成本费和能源消耗费等成本变化,由于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属性定位,公交票价一般不会制定太高,公交运营方仅靠公交票价收益难以平衡公交成本投入,因此还需依赖政府财政扶持。
[0004] 现阶段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框架以及不同的评估机构在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以及技术水平方面的差异,所出具的评估结论,给政府做公平、公正的审批决策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综合考虑公交投入产出以及社会效益的线网优化调整方案的评估框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公正、透明、高效的评估工具。
[0005] 通过专利检索,与本发明最为接近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CN113345259A,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地面公交线路调整的方法,该方法还存在以下不足:
[0007] 1、不同类公交线路调整举措(新开、撤销、延迟或缩短)需要单独建模评估,无法对对融合各类调整举措调整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0008] 2、不同的评估方法在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以及评估结论各不相同,缺乏一套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利于客观、公平的评估决策;
[0009] 3、评估指标体系专业性过强,不利于非专业人士快速理解。

发明内容

[0010]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11]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评估标准不统一、评估独立和评估指标体系专业性过强,不利于非专业人士快速理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12] 方案一、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S1.基于公交线网基础方案,输入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
[0014] S2.基于公交线网基础方案或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构建公交分析模型;
[0015] S3.基于公交分析模型,输出多维评估指标;
[0016] S4.基于多维评估指标计算公交成本、公交效益和服务质量评估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所述公交成本包括公交车辆使用费、能源消耗费和人力成本费;所述公交效益包括直接票价收益、公交诱增出行量出行成本、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和路径变化出行量出行成本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所述服务质量包括客流总量、平均步行时耗占比、平均候车时耗占比、换乘系数、站点覆盖率和公交线路路网覆盖率。
[0017] 优选的,公交车辆使用费计算如下:设基础方案的车辆使用费C1base为固定值,优化调整方案公交车辆使用费计算包括新增车辆和减少车辆两种情况:
[0018] 新增车辆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公交车辆使用费表达式如下:
[0019]
[0020] 其中, 为基础车辆,K为所有公交车车型集合, 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购置费用, 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购置数量, 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的使用年限;
[0021] 减少车辆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公交车辆使用费表达式如下:
[0022]
[0023] 其中, 为车型为j的公交车减少数量,为折旧系数。
[0024] 优选的,能源消耗费计算如下:
[0025]
[0026] 其中,K为所有公交车车型集合, 为车型为k的月度累积营运里程,为车型为k的平均每公里油耗价格。
[0027] 优选的,人力成本费计算如下:设基础方案的人力成本费C3base为固定值,优化调整方案人力成本费计算包括车辆新增人工数量和减少人工数量两种情况:
[0028] 新增人工数量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人力成本费计算表达式如下:
[0029]
[0030] 其中, 为基础人工数量,L为所有司机等级集合, 为的司机等级为l的人工成本, 为司机等级为l的司机数量;
[0031] 减少人工数量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人力成本费计算如下:
[0032]
[0033] 其中, 为基础人工数量,S为所有人工等级集合, 为人工等级为s的人工成本, 为人工等级为m的司机数量;
[0034] 直接票价收益计算如下:
[0035] B1=
[0036] 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 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次数, 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费用;
[0037] 优选的,公交诱增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采用非公交交通方式出行,优化调整方案中采用公交方式出行,公交诱增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基础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038]
[0039] 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M为除公交方式之外的出行方式集合, 、 、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采用交通方式m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为预设的时间价值参数;
[0040] 公交诱增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041]
[0042] 其中,  、 、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为预设的时间价值参数。
[0043] 优选的,减少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采用公交出行方式,优化调整方案中采用非公交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基础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044]
[0045] 其中, 、 、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0046] 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047]
[0048] 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M为除公交方式之外的出行方式集合, 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时间, 为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费用。
[0049] 优选的,路径变化出行量出行成本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计算如下:计算在基础方案和优化调整方案都使用公交方式出行但由于线路变化从而使出行路径发生改变产生的出行成本差异,仍使用公交方式的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总出行成本 表达式为:
[0050] ‑ *
[0051] 其中, 、 、 分别为在基础方案中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总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0052]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总出行成本 表达式为:
[0053] ‑ )*
[0054] 其中, 、 、 分别为在优化调整方案中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总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0055] 优选的,服务质量计算如下:
[0056] 客流总量: ,其中, 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次数;
[0057] 平均步行时耗占比: )/X1,其中,为起点为i终点为j公交出行中步行所耗费的时间;
[0058] 平均候车时耗占比: )/X1,其中,为起点为i终点为j公交出行中等车所耗费的时间;
[0059] 换乘系数: ),其中,为公交线路n统计的线路总客流;
[0060] 站点覆盖率:公交站点500m半径覆盖面积和中心城区的建成面积比;
[0061] 公交线路路网覆盖率:公交线路网长度和城市道路长度比。
[0062] 方案二、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方案一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方法的步骤。
[0063] 方案三、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方案一所述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方法。
[006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65] 1、支持公交线路新开、撤销、延迟或缩短等一种或多种举措融合的交通调整方案的测试评估;
[0066] 2、评估输出结果清晰明了,有助于非专业人士快速理解,以辅助政府的科学决策;
[0067] 3、可标准化为一个软件工具。

附图说明

[006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69] 图1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方法流程示意图;
[0070] 图2为公交出行量、诱增出行量和减少出行量关系示意图;
[0071] 图3为诱增出行量在基础方案和优化调整方案使用交通方式示意图;
[0072] 图4为减少出行量在基础方案和优化调整方案使用交通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74] 实施例1、参照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5] S1.基于公交线网基础方案,输入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
[0076] 公交线网基础方案和公交线网优化信息包含基础和调整方案的公交线路和站点GIS、车辆配备和司机配置;
[0077] S2.基于公交线网基础方案或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构建公交分析模型;
[0078] 公交分析模型包括公交网络拓扑构建、参数设置和公交客流分配;
[0079] 公交网络拓扑构建:公交线路和站点GIS文件并不能直接用于公交客流分配,需要对公交线路、站点以及所依赖的城市道路进行拓扑,以实现将现实基于起到终点的公交出行路径抽象成网络中相关的点和线关联集合。网络拓扑生成后还需要从连通性、真实性方面进行校核修改。
[0080] 参数设置:参数设置包含用户出行行为参数设置和公交运营参数设置;用户出行行为参数设置包含出行者采用公交方式实现从出行起点到终点出行过程中的最大忍耐步行时间、最大忍耐换乘次数以及步行时间、候车时间权重参数。公交运营设置公交线路票价、发车间隔参数。详见表1参数设置表。
[0081] 表1参数设置表
[0082]
[0083] 公交客流分配:将公交出行需求采用符合实际出行规律的方法加载至公交拓扑网络中,计算公交线路、站点客流,基础模型的公交客流分配结果与实际公交运行统计结果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基础模型才能作为评估的基础方案,否则需要对公交网络拓扑模型以及参数设置进行调整。
[0084] S3.基于公交分析模型,输出多维评估指标,包括网络结构指标、运营指标和出行指标,详见表2多维指标输出表。
[0085] 所述网络结构指标包括公交网长度和道路网长度;
[0086] 所述运营指标包括线路客流、线路运营里程和线路票价收入;
[0087] 所述出行指标包括出行时长、出行费用、客运出行量、诱增交通量、诱增m方式的交通量、减少交通量、减少交通量转移到m方式上的数量、步行时长、等车时长和换乘次数;
[0088] 表2多维指标输出表
[0089] 指标名称 符号 含义 单位公交网长度 transitnet_ 公交线网所覆盖的道路中线的长度 公里(km)
len
道路网长度 roadnet_len 城市道路网中线的长度 公里(km)
线路客流 passengerx 线路x的客流 人次/日
线路运营里 operation_ 线路x的运行里程 车公里/
程 milesx 日
线路票价收 total_farex 线路的票价收入 元/日

出行时长 total_timeij 表征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采用公交方式出行时 分钟所耗费的总时间 (min)
出行费用 total_fareij 表征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采用公交方式出行时 元所耗费的中费用
客运出行量 tripsij 表征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采用公交方式出行量 人次诱增交通量 qij 优化调整方案中,新增的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的 人次新增加的公交出行量(人次)
诱增m方式的 表征方案实施后,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诱增的交 人次
交通量 通量在基础方案中使用m(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等)方式
的出行量(人次)
减少交通量 dij 表征方案实施后,基础方案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 人次将停止使用公交方式的出行量(人次)
减少交通量 表征方案实施后,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停止使用 人次
转移到m方式 公交后将采用m(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等)方式完成出行
上的数量 的出行量(人次)
步行时长 walk_timeij 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采用公交方式出行中步行 分钟所耗费的时间,如步行到达、离开公交站点、换乘步行的 (min)
时间
等车时长 wait_timeij 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采用公交方式出行中等车 分钟所耗费的时间,如到站等车和换乘等车的时间 (min)
换乘次数 Transferij 以i为出行起点,j为出行终点采用公交方式出行中所需 次要的换乘次数
[0090] 本发明不仅考虑了项目对建设方和使用方的直接的支出和收益的经济影响,还考虑了项目实施后对社会、政府甚至更为广泛的影响,并尽量将这些影响因素用货币价值表现,并形成评估汇总表(详见表3评估汇总表),以便可以直接比较不同项目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实在无法用货币价值表现的重要指标,需在评估汇总表中体现。在影响指标直接经济效益计算时,需要设定一个评估时段,以便在预设时段内对各评估指标的累积值进行计算,本实施例以“月”作为评估时段汇总各评估指标。且所有的成本、效益计算指标都是相对现有基础方案的增加(减少)值。
[0091] S4.基于多维评估指标计算公交成本、公交效益和服务质量评估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所述公交成本包括公交车辆使用费、能源消耗费和人力成本费;所述公交效益包括直接票价收益、公交诱增出行量、减少出行量和路径变化出行量(参照图2)的出行成本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所述服务质量包括客流总量、平均步行时耗占比、平均候车时耗占比、换乘系数、站点覆盖率和公交线路路网覆盖率。
[0092] 公交车辆使用费计算如下:
[0093] 设基础方案的车辆使用费C1base为固定值,优化调整方案公交车辆使用费计算包括新增车辆和减少车辆两种情况:
[0094] 新增车辆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公交车辆使用费表达式如下:
[0095]
[0096] 其中, 为基础车辆,K为所有公交车车型集合, 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购置费用, 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购置数量, 为车型为k的公交车的使用年限;
[0097] 减少车辆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公交车辆使用费表达式如下:
[0098]
[0099] 其中, 为基础车辆, 为车型为j的公交车减少数量, 为折旧系数。
[0100] 能源消耗费计算如下:
[0101]
[0102] 其中,K为所有公交车车型集合, 为车型为k的月度累积营运里程,为车型为k的平均每公里油耗价格。
[0103] 人力成本费计算如下:
[0104] 设基础方案的人力成本费C3base为固定值,优化调整方案人力成本费计算包括车辆新增人工数量和减少人工数量两种情况:
[0105] 新增人工数量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人力成本费计算表达式如下:
[0106]
[0107] 其中, 为基础人工数量,L指所有司机等级集合, 为的司机等级为l的人工成本, 为司机等级为l的司机数量;
[0108] 减少人工数量情况下优化调整方案的人力成本费计算表达式如下:
[0109]
[0110] 其中, 为基础人工数量,S为所有人工等级集合, 为人工等级为s的人工成本, 为人工等级为m的司机数量。
[0111] 直接票价收益计算如下:
[0112] B1=
[0113] 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 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次数, 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费用;
[0114] 公交诱增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采用非公交交通方式出行,优化调整方案中采用公交方式出行(参照图4),公交诱增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基础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115]
[0116] 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M为除公交方式之外的出行方式集合, 、 、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采用交通方式m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为预设的时间价值参数;
[0117] 公交诱增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118]
[0119] 其中, 、 、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为预设的时间价值参数。
[0120] 减少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采用公交出行方式,优化调整方案中采用非公交交通方式出行(参见附图4),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基础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121] 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基础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122]
[0123] 其中, 、 、 分别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0124] 减少出行量出行成本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的表达式为:
[0125]
[0126] 其中,O为所有公交出行起点的集合;D为所有公交出行终点的集合;M为除公交方式之外的出行方式集合, 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时间, 为为出行起点i到出行终点j公交出行方式的出行费用。
[0127]  路径变化出行量出行成本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计算如下:计算在基础方案和优化调整方案都使用公交方式出行但由于线路变化从而使出行路径发生改变产生的出行成本差异,仍使用公交方式的出行量在基础方案中总出行成本 表达式为:
[0128] ‑ )*
[0129] 其中, 、 、 分别为在基础方案中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总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0130] 在优化调整方案中总出行成本 表达式为:
[0131] ‑ )*
[0132] 其中, 、 、 分别为在优化调整方案中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总量、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
[0133] 服务质量计算如下:
[0134] 客流总量: ,其中, 为起点为i终点为j的公交出行次数;
[0135] 平均步行时耗占比: )/X1,其中,为起点为i终点为j公交出行中步行所耗费的时间;
[0136] 平均候车时耗占比: )/X1,其中,为起点为i终点为j公交出行中等车所耗费的时间;
[0137] 换乘系数: ),其中,其中,为公交线路n统计的线路总客流;
[0138] 站点覆盖率:公交站点500m半径覆盖面积和中心城区的建成面积比;
[0139] 公交线路路网覆盖率:公交线路网长度和城市道路长度比。
[0140] 表3评估汇总表
[0141]  变化值计算表达
1)支出  
∆C1:车辆使用费 C1case‑C1base
∆C2:能源消耗费 C2case‑C2base
∆C3:人均成本费 C3case‑C3base
∆C4:其他成本 C4case‑C4base
2)收入  
∆B1:票价收入 B1case‑B1base
3)社会效益  
∆S1:社会成本节约 S1case‑S1base
4)成本变化 ∆C1+∆C2+∆C3+∆C4
5)收益变化 ∆B1+∆S1
6)成本效益比 5)/4)
等级 含义
‑2 明显负效益
‑1 轻微负效益
0 影响甚微
1 轻微正效益
2 明显正效益
[0142] 表3为计算调整方案相对与基础方案的各项成本效益增加(减少)值汇总,不能用货币价值衡量,输出其基础方案与调整方案的计算结果,可以做定性评估。评估等级分为5级。
[0143] 以下通过本实施例所述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方法对某市区拟对现状公交线网调整方案进行评估,调整方案包括新增一条公交线路和取消一条线路,其中,
[0144] 新增线路单程运行长度为12公里,站点设置20个;拟配备车10辆,新增司机10人;计划日均营运里程为1680公里;线路票价2元一次。拟取消线路单程运行长度为15公里,站点设置25个;配备车8辆,司机8人,日均营运里程为1620公里,线路票价2元一次,该线路日均客流约1200人次/日。
[0145] 基于调整方案的交通建模,预测以下结果:基础方案公交客流日均客流30.21万人次/日,调整方案日均客流30.28万人次,诱增客流1800人次(由其他交通方式转移到公交出行方式),减少客流1000(由公交出行方式转移到其他交通方式)人次,出行影响客流(指依然采用公交,单出出行路径发生变化)出行影响客流1700人次。
[0146] 相关参数设置如下:
[0147] 参数 设置值 单位车辆购置费 60 万元
车辆使用年限 15 年
平均单位运营公里能耗价格 0.5 元/公里
司机人力成本 8000 元/月
新增其他成本 8000 元/月
时间价值 0.75 元/分钟
[0148] 基于上述参数,代入对应公式计算调整方案相对与基础方案的各项成本效益变化值总结如下:
[0149]   变化值计算表达1)支出  
∆C1:车辆使用费 6666.6
∆C2:能源消耗费 750
∆C3:人工成本费 16000
∆C4:其他成本 2000
2)收入  
∆B1:票价收入 4000
3)社会效益  
∆S1:社会成本节约 107954
4)成本变化 25416
5)收益变化 147954
6)成本效益比 5.82
[0150] 将多维评估指标进行比较
[0151]   基础方案 调整方案 影响评估X1:客流总量 30.21万人次 30.28万 0影响甚微
X2:步行时耗占比 18.2% 18.3% 0影响甚微
X3:候车时耗占比 8.9% 8.8% 0影响甚微
X4:换乘系数 1.15 1.15 0影响甚微
X5:站点覆盖率 70% 72% 1轻微提升
X6:公交线路路网覆盖率 67% 69% 1轻微提升
[0152] 综上,推荐实施该调整方案。
[0153] 实施例2、本发明的计算机装置可以是包括有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装置,例如包含中央处理器的单片机等。并且,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CREO软件的可修改由关系驱动的推荐数据的推荐方法的步骤。
[0154]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0155] 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0156] 实施例3、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
[0157] 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被计算机装置的处理器所读取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铁电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装置的处理器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的基于CREO软件的可修改由关系驱动的建模数据的建模方法的步骤。
[0158] 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0159] 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它实施例。此外,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发明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