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907818.6

文献号 : CN1152268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吕朝燕彭榜容王宇星陈小琴袁兵杰

申请人 : 遵义师范学院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的盐笋干重盐的问题。它包括竹笋切丝单元和刀片,竹笋切丝单元的转动端上固定有竹笋,竹笋与刀片相对应;竹笋称重单元的入口与竹笋切丝单元的出口相对应,竹笋称重单元用于对待加热的笋丝进行称重;加热罐的物料入口与竹笋称重单元的出口相对应;食盐储存罐通过连通管与加热罐相连通,风干冷却单元对加热之后的笋丝进行冷却。本申请通过刀片对竹笋切丝单元转动端上固定的竹笋进行切丝,并通过竹笋称重单元对笋丝进行称重,通过笋丝的重量对加热罐内加盐,从而控制笋丝的含盐量,笋丝加热完之后,通过风干冷却单元对笋丝进行冷却。

权利要求 :

1.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竹笋切丝单元和刀片,所述竹笋切丝单元包括有转动端,所述竹笋切丝单元的转动端上固定有竹笋,所述竹笋与所述刀片相对应,所述竹笋的中心线方向与刀片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竹笋称重单元,所述竹笋称重单元的入口与竹笋切丝单元的出口相对应,所述竹笋称重单元用于对待加热的笋丝进行称重;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上开设有物料入口与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入口与竹笋称重单元的出口相对应;

食盐添加单元,所述食盐添加单元包括食盐储存罐、连通管和阀门;所述食盐储存罐通过连通管与加热罐相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连通管上;

风干冷却单元,所述风干冷却单元的入口与加热罐的物料出口相对应,所述风干冷却单元的冷却端与加热之后的笋丝相对应;

所述竹笋切丝单元包括切丝箱体、竹笋入口、笋丝出口、第一门板、往复移动组件和竹笋固定组件;

所述刀片设置在切丝箱体内,所述切丝箱体上开设有竹笋入口和笋丝出口,所述切丝箱体上笋丝出口处设置有开闭的第一门板,所述笋丝出口与竹笋称重单元的入口相对应;

所述竹笋固定组件的固定端插入竹笋的节间内,所述竹笋固定组件转动设置在往复移动组件上,所述竹笋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竹笋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带动竹笋穿过竹笋入口进入切丝箱体内;

所述竹笋固定组件包括中心插杆、安装块、至少两个的限位插杆、插块、插槽和第一电机;

所述竹笋的笋尖一端位于靠近刀片的一侧,所述中心插杆沿竹笋的长度方向穿透所述竹笋,所述中心插杆的轴线与竹笋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中心插杆上,所述限位插杆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块上,所述限位插杆的轴线与中心插杆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限位插杆穿透所述节间;

所述中心插杆转动设置在往复移动组件上;

所述中心插杆靠近所述笋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相对应,所述插槽开设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切丝箱体上;

所述竹笋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器、第二电机、升降板、转动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限位板和限位孔;

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位于中心插杆的移动路径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固接在转动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呈间隙,所述竹笋放置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且所述竹笋的轴线与中心插杆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的第一平面上;

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转动板上,所述限位板位于竹笋入口与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轴线与中心插杆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限位孔的轴线也位于第一平面上,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笋尖的外径,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竹笋的笋底的外径;

所述转动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线与竹笋的轴线相垂直,且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线方向与第一升降驱动器的升降端的升降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驱动器的升降端上;

所述竹笋切丝单元还包括用于带动刀片移动的刀片移动组件;

所述刀片移动组件包括滑动块、第二丝杠、第四电机、第二升降驱动器、第三升降驱动器、限位滑杆、第一扭力测试仪、第二扭力测试仪和图像识别摄像头;

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在切丝箱体内,所述滑动块的滑动方向与竹笋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丝杠转动安装在切丝箱体内,所述第二丝杠与滑动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二丝杠固定连接第四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安装在切丝箱体上;

所述滑动块上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二升降驱动器和第三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竹笋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驱动器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的扭力测试端转动连接刀片的一侧壁,所述刀片的转动轴线方向与竹笋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且所述刀片的转动轴线方向还与第二升降驱动器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相垂直;

所述限位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刀片,所述限位滑杆的滑动方向与刀片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限位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扭力测试仪的扭力测试端,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转动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器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的转动轴线方向与刀片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平行;

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设置在切丝箱体内,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用于采集笋尖的位置数据和竹笋外壁的锥度数据,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四电机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升降驱动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升降驱动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的扭力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的扭力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升降驱动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升降驱动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一丝杠、推杆、滑块和支撑板;

所述中心插杆转动安装在推杆上,所述推杆固接在滑块上,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与中心插杆的轴线方向相平行;

所述第一丝杠转动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丝杠与滑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第一丝杠,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笋切丝单元还包括用于收集节间的节间收集框,所述节间收集框位于限位板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笋称重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称重框、第五电机、导向滑道槽板、第二门板和第三控制器;

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称重框与切丝箱体之间,所述笋丝出口与第一传送带上相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口与称重框相对应;

所述称重框固定在第五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五电机的电机轴与称重框的底壁相平行,所述第五电机固定安装在加热罐上;

所述导向滑道槽板位于称重框下方,所述导向滑道槽板连通加热罐的物料入口,所述第二门板转动安装在加热上并与开闭加热罐的物料入口,所述物料入口开设在加热罐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电控阀门,所述称重框的重量数据输出端与电控阀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搅拌架和第六电机;

所述搅拌架转动安装在加热罐内,所述搅拌架的转动轴线与加热罐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六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搅拌架,所述第六电机固定安装在加热罐上;

所述风干冷却单元包括第二传送带、低温风机和支撑座;

所述物料出口开设在加热罐的底部,所述物料出口与第二传送带相对应,若干所述低温风机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所述低温风机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

说明书 :

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竹笋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方竹笋加工仍多采用传统盐煮干制方式,产品以盐笋干为主。盐煮干制加工是先将去壳的新鲜方竹笋整齐地码放在大锅中,每码1层撒1层食盐,码放到接近锅口,最上层撒放较多食盐,盖上锅盖或覆盖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蒸煮至方竹笋明显皱缩,锅内有大量盐水渗出,所含水分难以再被煮出为止,捞出晒干或烘干。传统的盐煮干制方法虽然加工简易且成本低廉,但是基于延长保藏时间的目的,大多采用重盐蒸煮,且添加量多凭经验,盐笋干食用前通常需要反复复水脱盐,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趋向低盐和方便即食消费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的盐笋干重盐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
[0005] 竹笋切丝单元和刀片,所述竹笋切丝单元包括有转动端,所述竹笋切丝单元的转动端上固定有竹笋,所述竹笋与所述刀片相对应,所述竹笋的中心线方向与刀片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0006] 竹笋称重单元,所述竹笋称重单元的入口与竹笋切丝单元的出口相对应,所述竹笋称重单元用于对待加热的笋丝进行称重;
[0007]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上开设有物料入口与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入口与竹笋称重单元的出口相对应;
[0008] 食盐添加单元,所述食盐添加单元包括食盐储存罐、连通管和阀门;所述食盐储存罐通过连通管与加热罐相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连通管上;
[0009] 风干冷却单元,所述风干冷却单元的入口与加热罐的物料出口相对应,所述风干冷却单元的冷却端与加热之后的笋丝相对应。
[0010]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竹笋切丝单元包括切丝箱体、竹笋入口、笋丝出口、第一门板、往复移动组件和竹笋固定组件;
[0011] 所述刀片设置在切丝箱体内,所述切丝箱体上开设有竹笋入口和笋丝出口,所述切丝箱体上笋丝出口处设置有开闭的第一门板,所述笋丝出口与竹笋称重单元的入口相对应;
[0012] 所述竹笋固定组件的固定端插入竹笋的节间内,所述竹笋固定组件转动设置在往复移动组件上,所述竹笋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竹笋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带动竹笋穿过竹笋入口进入切丝箱体内。
[0013]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竹笋固定组件包括中心插杆、安装块、至少两个的限位插杆、插块、插槽和第一电机;
[0014] 所述竹笋的笋尖一端位于靠近刀片的一侧,所述中心插杆沿竹笋的长度方向穿透所述竹笋,所述中心插杆的轴线与竹笋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中心插杆上,所述限位插杆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块上,所述限位插杆的轴线与中心插杆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限位插杆穿透所述节间;
[0015] 所述中心插杆转动设置在往复移动组件上;
[0016] 所述中心插杆靠近所述笋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相对应,所述插槽开设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切丝箱体上。
[0017]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竹笋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器、第二电机、升降板、转动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限位板和限位孔;
[0018] 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位于中心插杆的移动路径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固接在转动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呈间隙,所述竹笋放置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且所述竹笋的轴线与中心插杆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的第一平面上;
[0019] 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转动板上,所述限位板位于竹笋入口与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轴线与中心插杆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限位孔的轴线也位于第一平面上,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笋尖的外径,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竹笋的笋底的外径;
[0020] 所述转动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线与竹笋的轴线相垂直,且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线方向与第一升降驱动器的升降端的升降方向相垂直;
[0021]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驱动器的升降端上。
[0022]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一丝杠、推杆、滑块和支撑板;
[0023] 所述中心插杆转动安装在推杆上,所述推杆固接在滑块上,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与中心插杆的轴线方向相平行;
[0024] 所述第一丝杠转动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丝杠与滑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第一丝杠,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
[0025]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竹笋切丝单元还包括用于收集节间的节间收集框,所述节间收集框位于限位板的下方。
[0026]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竹笋切丝单元还包括用于带动刀片移动的刀片移动组件;
[0027] 所述刀片移动组件包括滑动块、第二丝杠、第四电机、第二升降驱动器、第三升降驱动器、限位滑杆、第一扭力测试仪、第二扭力测试仪和图像识别摄像头;
[0028] 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在切丝箱体内,所述滑动块的滑动方向与竹笋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丝杠转动安装在切丝箱体内,所述第二丝杠与滑动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二丝杠固定连接第四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安装在切丝箱体上;
[0029] 所述滑动块上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二升降驱动器和第三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竹笋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
[0030] 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驱动器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的扭力测试端转动连接刀片的一侧壁,所述刀片的转动轴线方向与竹笋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且所述刀片的转动轴线方向还与第二升降驱动器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相垂直;
[0031] 所述限位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刀片,所述限位滑杆的滑动方向与刀片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限位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扭力测试仪的扭力测试端,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转动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器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的转动轴线方向与刀片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平行;
[0032] 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设置在切丝箱体内,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用于采集笋尖的位置数据和竹笋外壁的锥度数据,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四电机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升降驱动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升降驱动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033] 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的扭力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的扭力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升降驱动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升降驱动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034]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竹笋称重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称重框、第五电机、导向滑道槽板、第二门板和第三控制器;
[0035] 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称重框与切丝箱体之间,所述笋丝出口与第一传送带上相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口与称重框相对应;
[0036] 所述称重框固定在第五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五电机的电机轴与称重框的底壁相平行,所述第五电机固定安装在加热罐上;
[0037] 所述导向滑道槽板位于称重框下方,所述导向滑道槽板连通加热罐的物料入口,所述第二门板转动安装在加热上并与开闭加热罐的物料入口,所述物料入口开设在加热罐的上部。
[0038]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阀门为电控阀门,所述称重框的重量数据输出端与电控阀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039]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搅拌架和第六电机;
[0040] 所述搅拌架转动安装在加热罐内,所述搅拌架的转动轴线与加热罐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六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搅拌架,所述第六电机固定安装在加热罐上;
[0041] 所述风干冷却单元包括第二传送带、低温风机和支撑座;
[0042] 所述物料出口开设在加热罐的底部,所述物料出口与第二传送带相对应,若干所述低温风机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所述低温风机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
[0043]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方竹笋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4] 1、本申请通过设置两端可以升降的刀片,可以控制刀片倾斜,从而使刀片的角度与竹笋的外壁的倾斜角度相对应,从而可以保证且笋丝厚薄均匀;
[0045] 2、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扭力测试仪和第二扭力测试仪,在对竹笋进行切丝时,可以通过第一扭力测试仪和第二扭力测试仪反馈的刀片的扭力值,可以判断出竹笋的肉质老嫩程度,从而可以通过第二升降驱动器和第三升降驱动器控制刀片对竹笋的切丝的厚薄程度;
[0046] 3、本申请通过设置限位插杆,可以插入节间内,从而可以将竹笋固定在中心插杆上,保证了刀片能对所有的竹笋肉进行切丝,而不对竹笋的节间进行切丝,避免了浪费,同时保证了笋丝的质量;
[0047] 4、本申请通过将竹笋插在中心插杆上,从而可以保证竹笋的节间可以串在中心插杆上,当竹笋肉切丝完成后,留下节间在中心插杆上,在中心插杆复位移动时,通过节间与限位板相配合,可以将节间卸下,保证了多个竹笋的连续切丝。

附图说明

[0048]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竹笋及节间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竹笋切丝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2]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竹笋切丝单元的俯视图;
[0053] 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图5中B‑B处的剖视图;
[0054] 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5] 图8显示为本发明的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6] 图9显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电机和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10显示为本发明的中心插杆、安装块、限位插杆和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1显示为本发明的刀片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9] 图12显示为本发明的刀片和限位滑杆的结构剖视图;
[0060] 图13显示为本发明的竹笋称重单元、加热单元和食盐添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61] 图14显示为本发明的刀片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0062] 图中:1.刀片;
[0063] 2.竹笋;201.节间;
[0064] 301.加热罐;302.物料入口;303.物料出口;304.搅拌架;305.第六电机;
[0065] 401.食盐储存罐;402.连通管;403.阀门;
[0066] 5101.切丝箱体;5102.竹笋入口;5103.笋丝出口;5104.第一门板;
[0067] 5201.中心插杆;5202.安装块;5203.限位插杆;5204.插块;5205.插槽;5206.第一电机; 5207.第一升降驱动器;5208.第二电机;5209.升降板;5210.转动板;5211.第一支撑杆;5212.第二支撑杆;5213.限位板;5214.限位孔;
[0068] 5301.第三电机;5302.第一丝杠;5303.推杆;5304.滑块;5305.支撑板;
[0069] 5401.节间收集框;
[0070] 5501.滑动块;5502.第二丝杠;5503.第四电机;5504.第二升降驱动器;5505.第三升降驱动器;5506.限位滑杆;5507.第一扭力测试仪;5508.第二扭力测试仪;5509.图像识别摄像头;
[0071] 601.第一传送带;602.称重框;603.第五电机;604.导向滑道槽板;605.第二门板;
[0072] 701.第二传送带;702.低温风机;703.支撑座。实施方式
[0073]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74] 请参阅图1至图14。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75]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0076] 请参阅图1和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方竹笋2智能控温盐煮干制一体化加工设备,它包括:
[0077] 竹笋2切丝单元和刀片1,所述竹笋2切丝单元包括有转动端,所述竹笋2切丝单元的转动端上固定有竹笋2,所述竹笋2与所述刀片1相对应,所述竹笋2的中心线方向与刀片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0078] 竹笋2称重单元,所述竹笋2称重单元的入口与竹笋2切丝单元的出口相对应,所述竹笋2称重单元用于对待加热的笋丝进行称重;
[0079]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罐301,所述加热罐301上开设有物料入口302与物料出口303,所述物料入口302与竹笋2称重单元的出口相对应;
[0080] 食盐添加单元,所述食盐添加单元包括食盐储存罐401、连通管402和阀门403;所述食盐储存罐401通过连通管402与加热罐301相连通,所述阀门403设置在连通管402上;
[0081] 风干冷却单元,所述风干冷却单元的入口与加热罐301的物料出口303相对应,所述风干冷却单元的冷却端与加热之后的笋丝相对应。
[0082] 将竹笋2固定在竹笋2切丝单元的转动端上,通过刀片1制成竹笋2丝,再通过竹笋2切丝单元的出口、竹笋2称重单元的入口进入竹笋2称重单元内,实现对笋丝进行称重,开启阀门403,通过连通管402将食盐储存罐401内的食盐导入加热罐301内,从而将笋丝与食盐进行混合,通过加热罐301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开启物料出口303,从而将加热完成的笋丝导入到风干冷却单元,从而对笋丝进行冷却,通过控制食盐与笋丝的配比,从而可以制得合适盐度的笋丝,笋丝的重量与食盐的重量的配比可以是10:1。
[0083]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所述竹笋2切丝单元包括切丝箱体5101、竹笋入口5102、笋丝出口5103、第一门板5104、往复移动组件和竹笋2固定组件;
[0084] 所述刀片1设置在切丝箱体5101内,所述切丝箱体5101上开设有竹笋入口5102和笋丝出口5103,所述切丝箱体5101上笋丝出口5103处设置有开闭的第一门板5104,所述笋丝出口5103与竹笋2称重单元的入口相对应;
[0085] 此处不对笋丝出口5103的位置进行限定,可以是开设在切丝箱体5101的侧壁的下部,也可以是开始在切丝箱体5101的底壁;
[0086] 所述竹笋2固定组件的固定端插入竹笋2的节间201内,所述竹笋2固定组件转动设置在往复移动组件上,所述竹笋2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竹笋2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带动竹笋2穿过竹笋入口5102进入切丝箱体5101内。
[0087] 将竹笋2插在竹笋2固定组件上,并通过节间201对竹笋2进行固定,启动往复移动组件,在其带动下,使竹笋2通过竹笋入口5102进入切丝箱体5101内,转动竹笋2固定组,从而实现通过刀片1进行切丝,笋丝落入切丝箱体5101内,转动第一门板5104,开启笋丝出,可以将笋丝导出切丝箱体5101,将其导至竹笋2称重单元内。
[0088]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6至图10,所述竹笋2固定组件包括中心插杆5201、安装块5202、至少两个的限位插杆5203、插块5204、插槽5205和第一电机5206;
[0089] 所述竹笋2的笋尖一端位于靠近刀片1的一侧,所述中心插杆5201沿竹笋2的长度方向穿透所述竹笋2,所述中心插杆5201的轴线与竹笋2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安装块5202固定安装在中心插杆5201上,所述限位插杆5203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块5202上,所述限位插杆5203的轴线与中心插杆5201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限位插杆5203穿透所述节间201;
[0090] 所述中心插杆5201转动设置在往复移动组件上;
[0091] 所述中心插杆5201靠近所述笋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5204,所述插块5204与插槽5205相对应,所述插槽5205开设在第一电机5206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电机5206固定安装在切丝箱体5101上。
[0092] 将竹笋2插在中心插杆5201上,同时使限位插杆5203插入节间201内,实现竹笋2的转动限位,中心插杆5201前伸使插块5204插入插槽5205内,启动第一电机5206转动,从而可以通过中心插杆5201带动竹笋2转动,通过刀片1可以对竹笋2进行切丝。
[0093]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竹笋2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第二电机5208、升降板5209、转动板5210、第一支撑杆5211、第二支撑杆5212、限位板5213和限位孔5214;
[0094] 此处不对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的类型做限制,可以是电动伸缩杆,也可以是气缸,还可以是液压缸;
[0095] 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均位于中心插杆5201的移动路径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均固接在转动板5210上,所述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之间呈间隙,所述竹笋2放置在第一支撑杆5211与第二支撑杆5212之间,且所述竹笋2的轴线与中心插杆5201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的第一平面上;
[0096] 所述限位板5213固定安装在转动板5210上,所述限位板5213位于竹笋入口5102与第一支撑杆5211之间,所述限位板5213上开设有限位孔5214,所述限位孔5214的轴线与中心插杆5201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限位孔5214的轴线也位于第一平面上,所述限位孔5214的孔径大于笋尖的外径,且所述限位孔5214的孔径小于竹笋2的笋底的外径,所述限位孔5214位于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上方,保证竹笋2能顺利的插入限位孔5214内,保证中心插杆5201能穿透竹笋2;
[0097] 所述转动板5210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5208的电机轴上,所述转动板5210的转动轴线与竹笋2的轴线相垂直,且所述转动板5210的转动轴线方向与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的升降端的升降方向相垂直;
[0098] 所述第二电机5208固定安装在升降板5209上,所述升降板5209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的升降端上。
[0099] 启动往复移动组件,带动中心插杆5201回推至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的后方,将竹笋2放在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之间,启动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带动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上的竹笋2上升,同时启动第二电机5208,带动转动板5210转动,从而使竹笋2的轴线与中心插杆5201的轴线相重合,启动往复移动组件,带动中心插杆5201前移,从而使中心插杆5201插入竹笋2内,当竹笋2部分插入中心插杆5201上时,启动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带动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下降,使竹笋2位于限位孔5214的后方,启动往复移动组件,带动中心插杆5201继续前移,使竹笋2插入限位孔5214内,当限位孔5214箍住竹笋2外壁时,中心插杆5201继续前移可以将中心插杆5201贯穿竹笋2,同时可以使限位插杆5203插入节间201,从而实现竹笋2的限位固定;
[0100] 当竹笋2切丝完成后,会有节间201残留在中心插杆5201上,启动往复移动组件带动中心插杆5201后移,启动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带动限位板5213上升,使限位板5213位于节间201的后方,启动往复移动组件带动中心插杆5201继续后移,可以通过限位块对节间201进行清理。
[0101]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5301、第一丝杠5302、推杆5303、滑块5304和支撑板5305;
[0102] 所述中心插杆5201转动安装在推杆5303上,所述推杆5303固接在滑块5304上,所述滑块5304滑动安装在支撑板5305上,所述滑块5304的滑动方向与中心插杆520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
[0103] 所述第一丝杠5302转动安装在支撑板5305上,所述第一丝杠5302与滑块5304螺纹配合,所述第三电机5301固定连接第一丝杠5302,所述第三电机530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5305上。
[0104] 启动第三电机5301,带动第一丝杠5302转动,通过第一丝杠5302与滑块5304的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滑块5304滑动,从而带动推杆5303前移,实现带动中心插杆5201移动。
[0105]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竹笋2切丝单元还包括用于收集节间201的节间收集框5401,所述节间收集框5401位于限位板5213的下方。
[0106] 通过设置的节间收集框5401,可以对清理下来的节间201进行收集。
[0107]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8、图11至图14,所述竹笋2切丝单元还包括用于带动刀片1移动的刀片1移动组件;
[0108] 所述刀片1移动组件包括滑动块5501、第二丝杠5502、第四电机5503、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限位滑杆5506、第一扭力测试仪5507、第二扭力测试仪5508和图像识别摄像头5509;
[0109] 所述滑动块5501滑动安装在切丝箱体5101内,所述滑动块5501的滑动方向与竹笋2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丝杠5502转动安装在切丝箱体5101内,所述第二丝杠5502与滑动块5501螺纹配合,所述第二丝杠5502固定连接第四电机5503的电机轴,所述第四电机5503固定安装在切丝箱体5101上;
[0110] 所述滑动块5501上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竹笋2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
[0111] 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5507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5507的扭力测试端转动连接刀片1的一侧壁,所述刀片1的转动轴线方向与竹笋2固定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且所述刀片1的转动轴线方向还与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相垂直;
[0112] 所述限位滑杆5506的一端滑动连接刀片1,所述限位滑杆5506的滑动方向与刀片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限位滑杆55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扭力测试仪5508的扭力测试端,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5508转动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5508的转动轴线方向与刀片1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平行;
[0113] 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5509设置在切丝箱体5101内,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5509用于采集笋尖的位置数据和竹笋2外壁的锥度数据,为了更精确的得到采集笋尖的位置数据和竹笋2外壁的锥度数据,可以将图像识别摄像头5509垂直的安装在竹笋2左侧或右侧的切丝箱体5101内,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5509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四电机5503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114] 所述第一扭力测试仪5507的扭力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扭力测试仪5508的扭力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115] 当中心插杆5201穿透竹笋2并通过插块5204与插槽5205配合时,通过图像识别摄像头5509可以得到竹笋2的笋尖的位置数据和竹笋2外壁的锥度数据,从而将竹笋2的笋尖的位置数据和竹笋2外壁的锥度数据传输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第四电机5503启动转动和转动的时间,从而通过第二丝杠5502与滑动块5501的螺纹配合,带动滑动块5501移动,从而带动刀片1移动到笋尖的位置,作为竹笋2的切丝的起点
[0116] 同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进行启动,通过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的伸缩长度的不同,可以调节刀片1的在其长度方向的角度,使其与竹笋2外壁的锥度相对应,便于切出厚薄均匀的笋丝;
[0117] 当刀片1的角度调整好之后,通过控制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同步升降,可以使刀片1朝向竹笋2移动;
[0118] 启动第一电机5206带动中心插杆5201转动,从而通过刀片1对竹笋2进行切丝,通过启动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带动刀片1上升,可以控制切丝的长度;
[0119] 当刀片1对竹笋2进行切丝时,可以通过第一扭力测试仪5507和第二扭力测试仪5508,测量切丝时刀片1的扭力值,由于竹笋2的笋尖和竹笋2的笋底的肉质老嫩程度不一致,可以通过刀片1在切丝时的扭力值进行反馈,从而可以通过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在切丝时对笋丝的厚薄程度进行调节,可以使笋尖的丝更厚,保证笋丝的脆度,笋底的丝更薄,保证笋丝的口感。
[0120]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13,所述竹笋2称重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601、称重框602、第五电机603、导向滑道槽板604、第二门板605和第三控制器;
[0121] 所述第一传送带601设置在称重框602与切丝箱体5101之间,所述笋丝出口5103与第一传送带601上相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601的出口与称重框602相对应;
[0122] 所述称重框602固定在第五电机603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五电机603的电机轴与称重框602的底壁相平行,所述第五电机603固定安装在加热罐301上;
[0123] 所述导向滑道槽板604位于称重框602下方,所述导向滑道槽板604连通加热罐301的物料入口302,所述第二门板605转动安装在加热上并与开闭加热罐301的物料入口302,所述物料入口302开设在加热罐301的上部;
[0124] 称重框602可以是安装有框体的电子秤,然后将电子秤固定在第五电机603的电机轴上;也可以是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框体外底壁,然后将框体固定在第五电机603的电机轴上,实现框体压力变化的检测。
[0125] 笋丝通过笋丝出口5103落在第一传送带601上,再通过第一传送带601传送到称重框602内,通过称重框602进行称重,称重完成后,启动第五电机603,带动称重框602转动,将笋丝导入导向滑道槽板604,转动第二门板605,开启物料入口302,从而使笋丝落入加热罐301内,
[0126]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阀门403为电控阀门,所述称重框602的重量数据输出端与电控阀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127] 称重框602称重完成后,通过笋丝的重量数据控制阀门403的开启时间,从而控制对加热罐301内的加入的食盐的数量,从而可以控制笋丝的咸度。
[0128]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13,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搅拌架304和第六电机305;
[0129] 所述搅拌架304转动安装在加热罐301内,所述搅拌架304的转动轴线与加热罐301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六电机30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搅拌架304,所述第六电机305固定安装在加热罐301上;
[0130] 加热罐301采用双层的加热罐,中间充加热油,实现高温加热;
[0131] 所述风干冷却单元包括第二传送带701、低温风机702和支撑座703;
[0132] 所述物料出口303开设在加热罐301的底部,所述物料出口303与第二传送带701相对应,若干所述低温风机702位于第二传送带701上方,所述低温风机702固定安装在支撑座703上。
[0133] 当笋丝和食盐均落入加热罐301内时,启动第六电机305,带动搅拌架304转动,从而将食盐与笋丝搅拌均匀,通过加热罐301对其进行蒸煮;
[0134] 加热完成后,开启物料出口303,笋丝下落至第二传送带701上,第二传送带701将笋丝传送通过低温风机702进行低温(65℃)烘干。
[0135]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竹笋2放在第一支撑杆5211和第二支撑杆5212上,启动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和第一电机5206,从而调整竹笋2的高度和竹笋2的轴线,从而使中心插杆5201的轴线与竹笋2的轴线相重合,启动第三电机5301,使滑块5304前移,通过推杆5303带动中心插杆5201前移,使中心插杆5201插入竹笋2内,当中心插杆5201部分插入竹笋2中时,启动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带动限位孔5214移动,且使限位孔5214的轴线与中心插杆5201的轴线相重合,中心插杆5201继续前移带动竹笋2插入限位孔5214内,使限位孔5214限制住竹笋2的前移位置,使中心插杆5201穿透过竹笋2,中心插杆5201穿透过竹笋2后,启动第三电机5301使中心插杆5201后移,从而使竹笋2脱离限位孔5214,竹笋2脱离后,启动第一升降驱动器5207带动限位板5213下移,启动第三电机5301使中心插杆5201前移,带动竹笋2通过竹笋入口5102进入切丝箱体5101内;
[0136] 图像识别摄像头5509采集笋尖的位置数据和竹笋2外壁的锥度数据,控制第四电机5503、第二升降驱动器5504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505,从而使刀片1对竹笋2进行切丝,笋丝通过笋丝出口5103、第一门板5104、第一传送带601进入称重框602,称重框602对笋丝进行称重,称重完成后,启动第五电机603,带动称重框602翻转,从而将笋丝倒入导向滑道槽板604内,开启第二门板605,从而进入加热罐301内,加入食盐,启动第六电机305,对将笋丝和食盐混匀,加热完成后,通过物料出口303导出笋丝至第二传送带701上,开启低温风机702,对笋丝进行低温烘干,从而制成笋丝干。
[0137]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