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杯、样品转移装置及样品转移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223874.4

文献号 : CN11530842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纪伟廖明易徐晓君徐涛

申请人 : 广州国家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杯、样品转移装置及样品转移方法,反应杯包括杯本体和吸附部,杯本体用于容纳样品;吸附部连接于杯本体,并能够被吸附。样品转移装置包括如上的反应杯和吸附机构,吸附机构用于吸附反应杯的吸附部。通过吸附的方式转移反应杯,吸附力的大小可控,并且可实现高效吸附和高效落杯,从而避免因为采用夹取方式因夹紧力过大而使反应杯变形损坏,或因夹紧力过小而使反应杯脱落,同时,无需配套复杂的控制系统和运动机构;另外,在吸附反应杯时,可以使得吸附机构快速移动至与反应杯接触后再直接进行吸附,从而提高反应杯的转移效率,即使反应杯处于狭窄的空间下,仍然能够高效吸附反应杯。

权利要求 :

1.一种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杯(1)和吸附机构(2),所述反应杯包括:杯本体(11),所述杯本体(11)用于容纳样品;

吸附部(12),所述吸附部(12)连接于所述杯本体(11),所述吸附部(12)能够被吸附,以使所述反应杯在吸附力的作用下被转移;所述杯本体(11)开设有用于容纳样品的容纳腔(111),所述吸附部(12)位于所述容纳腔(111)的侧部,所述吸附部(12)设置为通过真空被吸附;

所述吸附机构(2)用于吸附所述反应杯(1)的吸附部(12);

所述样品转移装置还包括回收机构(3),所述回收机构(3)包括:回收部(31),所述吸附机构(2)带动所述反应杯(1)移动,使所述反应杯(1)在移动中与所述回收部(31)接触,以使所述反应杯(1)在所述回收部(31)的施力下脱离所述吸附机构(2);

所述样品转移装置还包括暂放机构(4);

所述暂放机构(4)能够在承接状态和取样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暂放机构(4)处于所述承接状态时,能够承接所述吸附机构(2)吸附的反应杯(1);当所述暂放机构(4)处于所述取样状态时,所述反应杯(1)内的样品能够被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12)包括吸附腔(121),所述吸附腔(121)具有与外界连接的吸附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1)具有设置在端部(112)的开口,且还具有与大气连通的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口的端面(122)与所述端部(112)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台阶和所述开口形成所述气体通道;

和/或

所述气体通道为在所述容纳腔(111)的侧壁开设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吸附部(12)沿所述杯本体(1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部(31)具有导向结构,所述反应杯(1)能够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倾斜面(31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部(31)开设有回收通道(311),所述回收通道(311)的内壁具有所述导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1)的底部为弧形结构(13),在所述反应杯(1)与所述回收部(31)接触时,所述弧形结构(13)与所述回收部(31)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2)包括:真空泵(21);

转接组件(22),所述转接组件(22)内开设有气道(221),所述气道(221)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21)连通;所述转接组件(22)包括弹性垫(222),所述弹性垫(222)能够与所述吸附部(12)抵接,所述气道(221)穿过所述弹性垫(222)并能与所述吸附部(12)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221)包括:总气道(2211),所述总气道(2211)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21)连通;

分支气道(2212),所述分支气道(2212)的一端与所述总气道(22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支气道(2212)与所述吸附部(12)一一对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3)还包括:废料存储组件(32),所述废料存储组件(32)设置于所述回收部(31)的下侧,并能够承接由所述回收部(31)掉落的所述反应杯(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存储组件(32)包括:回收座(321);

滑动座(322),所述滑动座(322)滑动设置于所述回收座(321)上,以在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回收仓(323),所述回收仓(323)设置于所述滑动座(322)上,当所述滑动座(322)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回收仓(323)位于所述回收部(31)的正下方,并能够承接由所述回收部(31)掉落的所述反应杯(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3)还包括定位组件(33),所述定位组件(33)用于为所述滑动座(322)定位,以使所述滑动座(322)位于所述工作位置。

15.一种样品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样品转移装置执行所述样品转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吸附机构(2)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反应杯(1);

所述吸附机构(2)带动反应杯(1)移动,并使所述反应杯(1)的一侧接触回收机构(3)的回收部(31),以使所述反应杯(1)在所述回收部(31)的施力下脱离所述吸附机构(2)。

说明书 :

一种反应杯、样品转移装置及样品转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杯、样品转移装置及样品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采用的是单分子检测技术,通过对单个抗原或抗体分子的计数来实现定量检测分析,突破了常规免疫检测技术检测灵敏度的瓶颈,较常规分析仪的灵敏度高3‑4个数量级,可实现微量、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检测,其将作为现有免疫诊断技术的重要补充。因此,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早期患者,标志物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进行检测和诊断。
[0003]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反应杯盛放待检测液,在转移反应杯时,采用夹手夹取反应杯。但是,采用夹手夹取反应杯,会出现因夹取力太大而造成反应杯变形,或夹取力太小而导致反应杯脱落的问题;且夹爪执行夹起或释放动作时需要两个夹手反复开合,夹起或释放过程慢,从而效率较低。而若加快两个夹手的运动速度,在快速夹起或快速释放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反应杯晃动,产生待检测液溅出的问题,最终会带来交叉污染;另外,两个夹手开合过程,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才能夹起或释放反应杯,当反应杯处于狭窄的环境时,导致夹手无法顺利夹起或释放反应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反应杯,以使得反应杯能够被转移,避免反应杯变形、脱落。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应杯,包括:
[0006] 杯本体,所述杯本体用于容纳样品;
[0007] 吸附部,所述吸附部连接于所述杯本体,并能够被吸附。
[0008] 可选的,所述吸附部通过真空被吸附或/和通过电磁铁被吸附。
[0009] 可选的,所述杯本体开设有用于容纳样品的容纳腔,所述吸附部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侧部。
[0010] 可选的,所述吸附部包括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具有与外界连接的吸附口。
[0011] 可选的,所述容纳腔具有设置在端部的开口,且还具有与大气连通的气体通道。
[0012] 可选的,所述吸附口的端面与所述端部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台阶和所述开口形成所述气体通道;
[0013] 或所述气体通道为在容纳腔的侧壁开设的通孔。
[0014] 可选的,所述吸附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吸附部沿所述杯本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001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品转移装置,以避免反应杯变形、脱落,提高转移效率,即使反应杯处于狭窄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吸附反应杯。
[0016]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7] 一种样品转移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反应杯和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吸附所述反应杯的吸附部。
[0018] 可选的,所述样品转移装置还包括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
[0019] 回收部,所述吸附机构带动所述反应杯移动,使所述反应杯在移动中与所述回收部接触,以使所述反应杯在所述回收部的施力下脱离所述吸附机构。
[0020] 可选的,所述回收部具有导向结构,所述反应杯能够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
[0021] 可选的,所述导向结构为倾斜面。
[0022] 可选的,所述回收部开设有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的内壁具有所述导向结构。
[0023] 可选的,所述反应杯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在所述反应杯与所述回收部接触时,所述弧形结构与所述回收部接触。
[0024] 可选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
[0025] 真空泵;
[0026] 转接组件,所述转接组件内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弹性垫,所述弹性垫能够与所述吸附部抵接,所述气道穿过所述弹性垫并能与所述吸附部连通;
[0027] 和/或所述吸附机构包括:
[0028] 电磁铁。
[0029] 可选的,所述气道包括:
[0030] 总气道,所述总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连通;
[0031] 分支气道,所述分支气道的一端与所述总气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支气道与所述吸附部一一对应设置。
[0032] 可选的,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
[0033] 废料存储组件,所述废料存储组件设置于所述回收部的下侧,并能够承接由所述回收部掉落的所述反应杯。
[0034] 可选的,所述废料存储组件包括:
[0035] 回收座;
[0036]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回收座上,以在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0037] 回收仓,所述回收仓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上,当所述滑动座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回收仓位于所述回收部的正下方,并能够承接由所述回收部掉落的所述反应杯。
[0038] 可选的,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为所述滑动座定位,以使所述滑动座位于所述工作位置。
[0039] 可选的,所述样品转移装置还包括暂放机构;
[0040] 所述暂放机构能够在承接状态和取样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暂放机构处于所述承接状态时,能够承接所述吸附机构吸附的反应杯;当所述暂放机构处于所述取样状态时,所述反应杯内的样品能够被取出。
[0041]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品转移方法,以提高样品转移效率。
[0042]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43] 一种样品转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4] 吸附机构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反应杯;
[0045] 所述吸附机构带动反应杯移动,并使所述反应杯的一侧接触障碍物,以使所述反应杯在所述障碍物的施力下脱离所述吸附机构。
[0046] 由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反应杯通过设置吸附部,使得吸附机构能够稳定的吸附反应杯,通过吸附的方式转移反应杯,吸附力的大小可控,并且可实现高效吸附和高效落杯,从而避免因为采用夹取方式因夹紧力过大而使反应杯变形损坏,或因夹紧力过小而使反应杯脱落,同时,无需配套复杂的控制系统和运动机构;另外,在吸附反应杯时,可以使得吸附机构快速移动至与反应杯接触后再直接进行吸附,从而提高反应杯的转移效率,即使反应杯处于狭窄的空间下,仍然能够高效吸附反应杯。样品转移装置工作效率高,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4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品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的剖视图;
[005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反应杯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附机构的剖视图;
[0052]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机构和暂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中:
[0057] 1、反应杯;11、杯本体;111、容纳腔;112、端部;12、吸附部;121、吸附腔;122、吸附口的端面;13、弧形结构;
[0058] 2、吸附机构;21、真空泵;22、转接组件;221、气道;2211、总气道;2212、分支气道;222、弹性垫;23、气路快速接头;
[0059] 3、回收机构;31、回收部;311、回收通道;312、倾斜面;32、废料存储组件;321、回收座;322、滑动座;323、回收仓;33、定位组件;331、定位座;332、限位部;3321、限位槽;3322、滚珠;333、定位插件;34、连接板;
[0060] 4、暂放机构;41、暂放架;42、暂放驱动件;43、转盘;431、暂放位;4311、插孔;4312、台阶面;44、第一传感器;45、第二传感器;
[0061] 5、驱动机构;51、第一驱动组件;52、第二驱动组件;53、第三驱动组件;
[0062] 6、保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64] 本发明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65]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6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样品转移装置,其用于转移样品。被转移的样品放置于反应杯1中进行转移,本实施例提供的样品转移装置所转移的样品以液态样品为主,但样品的形态不限于液态,也可以为固态。
[0068] 本实施例提供的样品转移装置通过吸附反应杯1的方式转移反应杯1,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夹爪夹取反应杯1的方式转移反应杯1,从而避免反应杯1变形、脱落,同时,无需配套复杂的控制系统和运动机构;另外,在吸附反应杯1时,可以使得吸附机构2快速移动至与反应杯1接触后再直接进行吸附,从而提高反应杯1的转移效率,即使反应杯1处于狭窄的空间下,仍然能够高效吸附反应杯1。
[0069] 如图1所示,可选地,样品转移装置可以包括吸附机构2,以通过吸附机构2吸附反应杯1。样品转移装置还可以包括回收机构3、保温机构6、驱动机构5和暂放机构4中的一个或多个。
[0070] 保温机构6用于临时存放反应杯1,并使保温杯保持在预设温度,如37℃±0.5℃,以防样品解离或变质。驱动机构5与吸附机构2连接,以驱动吸附机构2移动,进而带动反应杯1移动。暂放机构4用于暂时存放反应杯1,以使移样装置(图中未示出)移走反应杯1内的至少部分样品,回收机构3用于回收样品被全部取出或部分取出后的反应杯1。
[0071] 具体而言,当样品转移装置包括吸附机构2、回收机构3、保温机构6、驱动机构5和暂放机构4时,样品转移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驱动机构5驱动吸附机构2移动至保温机构6处,吸附机构2吸附保温机构6内的反应杯1,然后驱动机构5驱动吸附机构2将反应杯1移动至暂放机构4处后,将反应杯1放置于暂放机构4内,待移样装置移走反应杯1内的至少部分样品后,驱动机构5驱动吸附机构2下移,并吸附被取样后的反应杯1,最后将反应杯1放置于回收机构3内,从而完成样品转移。
[0072] 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1、第二驱动组件52和第三驱动组件53,第二驱动组件52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51的输出端,第一驱动组件51用于驱动第二驱动组件5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驱动组件53连接于第二驱动组件52的输出端,第二驱动组件52用于驱动第三驱动组件53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三驱动组件53与吸附机构2连接,用于驱动吸附机构2沿第三方向移动。可选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第一驱动组件51和第二驱动组件52可以为同步带驱动结构或丝杆螺母驱动结构。优选地,第三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三驱动机构5为丝杆螺母驱动结构,更进一步地,第三驱动机构5为精密度和可靠性较高的滚珠丝杆传动结构,且丝杆为自锁丝杆,确保吸附机构2的吸取过程中发生竖直方向的移动而导致吸附不稳。
[0073] 如图2所示,反应杯1包括杯本体11和吸附部12,杯本体11用于容纳样品,吸附部12连接于杯本体11,吸附部12能够被吸附,以使所述反应杯在吸附力的作用下被转移。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吸附部12,使得吸附机构2能够稳定的吸附反应杯1,通过吸附的方式转移反应杯1,吸附力的大小便于控制,从而避免因为吸附力过大而使反应杯1变形,或吸附力过小而使反应杯1脱落,同时,在吸附反应杯1时,可以使得吸附机构2快速移动至与反应杯1接触后再进行吸附,从而提高反应杯1的转移效率,吸附机构2占用空间小,可以提高样品转移装置结构的紧凑性。
[0074] 可选地,吸附部12设置为通过真空被吸附或通过电磁铁被吸附。如通过将吸附部12抽真空的方式吸附反应杯1,还可以在吸附部12中设置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的金属块、金属片,或在制备吸附部12的主材质中掺杂金属屑、金属丝等方式,使得吸附部12能够被电磁铁吸附。如吸附部12的主要材质为塑料,可以在反应杯1注塑成型时,在模具中放入金属块或金属片,或者在粉末状的塑料中掺杂金属屑、金属丝等,使得吸附部12能够被电磁铁吸附。
[0075] 在其他可选地实施例中,吸附部12还可以是通过真空被吸附和通过电磁铁被吸附,通过两种方式吸附吸附部12,在其中一种吸附方式出现故障时,另一种吸附方式仍然可以保证反应杯1能够被吸附,从而提高样品转移装置的稳定性。
[0076]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实现真空吸附,可选地,吸附部12包括吸附腔121,吸附腔121具有与外界连接的吸附口,从而可以使得吸附机构2将吸附腔121内的空气由吸附口吸出,使吸附腔121内出现负压环境,实现反应杯1的真空吸附。可以理解的是,吸附口可以为一个敞开的口,还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孔,只要能够通过吸附口抽取吸附腔121内的空气,以及外界空气能够通过吸附口进入吸附腔121即可。
[0077] 如图3所示,杯本体11开设有用于容纳样品的容纳腔111,吸附部12位于容纳腔111的侧部,吸附腔121和吸附部12互不干扰,既保证了反应杯1的容纳功能,又使得反应杯1能够被稳定吸附。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111与吸附腔121为两个独立的腔体,两者之间互不连通,从而避免对容纳腔111内的液态样品产生负压吸附。
[0078] 可选地,容纳腔111具有设置在端部的开口,开口可以用于使样品进入容纳腔111.容纳腔111还具有与大气连通的气体通道,当吸附机构2吸附吸附部12时,气体通道使得大气与容纳腔111连通,保证容纳腔111内不会出现负压环境,从而当反应杯1内的液态较多时,不会对杯内液态进行了不可控的负压吸附。可选地,继续如图2所示,吸附口的端面122与端部112之间形成台阶,台阶和开口形成气体通道,空气通过台阶和开口进入到容纳腔内。例如吸附口的端面122高于端部112,或如图4所示,吸附口的端面122低于端部112。这样可以使得吸附机构2仅与吸附口的端面122接触,而不与端部112接触,保证开口与大气连通,容纳腔111内不会出现负压环境,当反应杯1内的液态较多时,不会对杯内液态进行了不可控的负压吸附。同时,吸附机构2不与端部112接触,也就不会与容纳腔111内的样品接触,从而保证当吸附机构2吸附下一个反应杯1时,不会产生样本交叉污染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在吸附口的端面122高于端部112的情况下,当容纳腔111内的样品溅出时,样品更不易溅到吸附口的端面122。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吸附口的端面122与端部112之间形成台阶,可以减小吸附机构2与反应杯1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吸附机构2与反应杯1之间的密封性,提高吸附的稳定性。
[0079] 如图2‑图4所示,吸附部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附部12关于容纳腔111对称设置。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吸附部12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三个、四个或五个等,当吸附部12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时,为了保证吸附稳定性,可选地,两个或多个吸附部
12沿杯本体1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当吸附部12的数量为一个时,吸附部12可以位于容纳腔111的一侧,也可以环绕容纳腔111设置,此时,吸附机构2也位于容纳腔111的一侧,吸附口的端面122与端部112可以位于同一平面或形成台阶,吸附机构2不会导致容纳腔111内出现负压。需要说明的是,吸附部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各个吸附部12的端面122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80] 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气体通道可以为在容纳腔111的侧壁开设的通孔,空气可以从通孔进入容纳腔111内,从而保证容纳腔111内不会出现负压环境。
[0081] 如图1和图5所示,吸附机构2用于吸附反应杯1的吸附部12。具体而言,吸附机构2包括真空泵21和转接组件22,真空泵21用于抽取真空,转接组件22用于连通真空泵21和吸附部12。转接组件22内开设有气道221,气道221的一端与真空泵21连通。转接组件22包括弹性垫222,弹性垫222能够与吸附部12抵接,气道221穿过弹性垫222并能与吸附部12连通。弹性垫222可以保证吸附机构2与吸附部12之间密封接触,从而避免吸附腔121与吸附机构2之间漏气,避免外部空气的流入吸附腔121内,从而达到理想的负压效果,有效避免反应杯1脱落。弹性垫222可以为橡胶垫等。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气道221与真空泵21之间连通,气道221的一端连接气路快速接头23,气路快速接头23与真空泵21之间通过软管等管件连通。
[0082] 气道221包括总气道2211和分支气道2212,总气道2211的一端与真空泵21连通,分支气道2212的一端与总气道2211的另一端连接,分支气道2212与吸附部12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为每一个吸附部12的吸附腔121抽真空。
[0083] 可选地,当吸附口的端面122高于端部112时,弹性垫222的端部可以为一平面,此时,端部112不会与弹性垫222接触,开口可以与大气连通。当吸附口的端面122低于端部112时,弹性垫222的端部可以开设避让凹槽,开口设置于避让凹槽内,此时,端部112也不会与弹性垫222接触,开口仍可以与大气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弹性垫222开设避让凹槽时,还可以适用于吸附口的端面122与端部112平齐的情况,此时,容纳腔111的开口也可以通过避让凹槽与大气连通。也即,吸附机构2与容纳腔111的开口之间只要具有间隙,在吸附机构2吸附反应杯1时,便可使开口与大气连通。
[0084]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若通过电磁铁吸附反应杯1,则吸附机构2包括电磁铁,电磁铁与吸附部12接触后通电便可以吸附反应杯1,这样在吸附过程中,反应杯1不会发生位移,反应杯1内的液态样品不会发生晃动,进而不会发生样品外溅的现象。若通过电磁铁和真空吸附两种方式吸附反应杯1时,可以在转接组件22靠近反应杯1的一端嵌入电磁铁,同时,在吸附口的端面122嵌入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的金属物,从而使得反应杯1能够同时被真空和电磁铁吸附。
[0085] 如图1和图6所示,吸附机构2将保温机构6内取出的反应杯1放置于暂放机构4内,以使得移样装置移走反应杯1内的至少部分样品。
[0086] 可选地,暂放机构4能够在承接状态和取样状态之间切换,当暂放机构4处于承接状态时(如图1中暂放机构4所处的状态),能够承接吸附机构2吸附的反应杯1;当暂放机构4处于取样状态时,反应杯1内的样品能够被取出。
[0087] 暂放机构4能够在承接状态和取样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将承接的反应杯1移动到其他位置,移样装置在移样时,不会与样品转移装置的部件之间发生干涉,移样装置的各个动作与样品转移装置的各个动作可以同时进行,整个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更多的样品,增加整个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处理通量,使得检测结果的报告出具时间更短。
[0088] 如图6所示,暂放机构4包括暂放架41、暂放驱动件42和转盘43,暂放驱动件42连接于暂放架41上,转盘43转动连接于暂放架41且与暂放驱动件42的输出端连接。暂放驱动件42用于驱动转盘43转动,以使暂放机构4在承接状态和取样状态之间切换。
[0089] 如图7所示,可选地,转盘43上可以开设有暂放位431,暂放位431用于容纳反应杯1。进一步地,暂放位4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暂放位431间隔均匀地位于一圆周上,以便于设计暂放驱动件42的旋转角度。暂放驱动件42可以为步进电机。
[0090] 可选地,暂放位431包括开设于与转盘43上的插孔4311,插孔4311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面4312,杯本体11插设于插孔4311,吸附部12的下端面设置于台阶面4312上,从而将反应杯1稳定放置于暂放位431上。优选地,反应杯1的上端面突出于转盘43,以避免转盘43与吸附机构2发生干涉。
[0091] 继续如图6所示,暂放机构4还包括均连接于暂放架41上的第一传感器44和第二传感器45,第一传感器44用于检测暂放装置是否处于承接状态,第二传感器45用于检测暂放装置是否处初始状态,以方便控制器根据该初始状态计算转盘43的转动角度。可以选地,第一传感器44为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45为光电传感器。
[0092] 如图6和图8所示,样品转移装置还包括回收机构3,回收机构3用于回收由暂放机构4取下的反应杯1。
[0093] 回收机构3包括回收部31,可选地,回收部31通过连接板34连接于暂放机构4,如连接于暂放机构4的暂放架41上。回收部31设置在暂放机构4的一侧,减短了反应杯1在暂放机构4与回收部31之间的移动距离,提高了样品转移装置的工作效率。
[0094] 如图6和图8所示,吸附机构2带动反应杯1移动,并能使反应杯1在移动中与回收部31接触,以使反应杯1在回收部31的施力下脱离吸附机构2。即接触是指:吸附机构2带动反应杯1移动,至轻微的磕碰后回收部31后,反应杯1相对于吸附机构2出现轻微的倾斜;或反应杯1移动到与回收部31接触后,吸附机构2带动反应杯1继续移动,此时在回收部31的阻碍作用下,反应杯1无法继续随吸附机构2移动。因此反应杯1在移动中与回收部31接触后,反应杯1与吸附机构2之间出现缝隙,吸附机构2对反应杯1的吸附力减小,反应杯1脱离吸附机构2。当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反应杯1时,反应杯1与吸附机构2之间出现缝隙后,空气进入反应杯1的吸附腔121中,负压释放,反应杯1从吸附机构2上脱落。当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反应杯1时,采用上述方式由吸附机构2上释放反应杯1,使得在释放反应杯1时,吸附机构2无需向反应杯1的吸附腔121内充入空气,从而简化吸附机构2的结构,节省出向吸附腔
121内充气的时间,提高反应杯1的释放效率,从而提高设备的检测效率。当采用电磁吸附的方式吸附反应杯1时,采用上述方式由吸附机构2上释放反应杯1,无需为电磁铁断电,从而可以免去位置检测机构,降低样品转移装置的成本以及降低控制程序的复杂程度。也即,若采用为电磁铁断电的方式释放反应杯1,则需要通过位置检测机构检测反应杯1是否达到预设位置,当位置检测机构检测到反应杯1达到预设位置,则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这会明显增加样品转移装置的成本以及增加控制程序的复杂程度。可以理解的是,回收部31处于静止,反应杯1在随吸附机构2移动时接触回收部31,如此反应杯1受到回收部31的施力,导致反应杯1相对于吸附机构2发生倾斜,吸附机构2对反应杯1的吸附力减小,反应杯1脱离吸附机构2。
[0095] 在本实施例采用吸附机构2带动反应杯1移动,使反应杯1在移动中与回收部31接触,进而释放反应杯1的情况下,真空吸附反应杯1优于电磁吸附反应杯1,这是由于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在释放反应杯1时,反应杯1与吸附机构2之间一旦出现缝隙,反应杯1内必然会进入空气,反应杯1势必会脱离吸附机构2,样品转移装置的工作更加稳定。而采用电磁吸附的方式在释放反应杯1时,反应杯1与吸附机构2之间出现缝隙后,反应杯1与吸附机构2之间没有出现缝隙的地方仍然处于吸附状态,有可能出现反应杯1无法及时脱落的情况。
[0096] 由于反应杯1内可能残留有液态的样品,为避免反应杯1在下落的过程中发生翻滚而导致样品溅出,污染吸附机构2或其他部件,回收部31具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能够使反应杯1的容纳腔开口朝上地沿导向结构滑动。优选地,反应杯1接触导向结构,以使导向结构始终为反应杯1的下滑导向。可以理解的是,吸附机构2带动反应杯1向导向结构所在侧平移,直至反应杯1接触回收部31,并与回收部31产生相互作用力即可释放反应杯1内的负压。
[0097] 如图8所示,可选地,导向结构为倾斜面312,吸附机构2带动反应杯1向倾斜面312所在侧平移,反应杯1接触倾斜面312后,沿倾斜面312平稳下滑。导向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0098] 可选地,回收部31开设有回收通道311,回收通道311的内壁具有导向结构,即回收通道311的内壁具有倾斜面312,如回收通道311的内壁均为倾斜面312,回收通道311为喇叭形结构,回收通道311的横截面由上向下逐渐减小。也可以是回收通道311的内壁的一侧为倾斜面312。反应杯1在回收通道311下滑可以进一步避免样品由回收通道311溅出。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面312的倾斜方向为使回收通道311的横截面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当然,在其他可选地实施例中,回收部31可以为一块倾斜设置的板,倾斜设置的板即形成上述的倾斜面312。回收部31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为反应杯1导向即可。
[0099] 优选地,反应杯1的底部为弧形结构13,在反应杯1与回收通道311的内壁接触时,弧形结构13与导向结构接触,以使反应杯1缓慢向倾斜面312所在侧发生倾倒,直至抵靠到倾斜面312上,从而进一步避免反应杯1发生翻滚。
[0100] 继续如图6所示,可选地,回收机构3还包括废料存储组件32,废料存储组件32设置于回收部31的下侧,并能够承接由回收部31掉落的反应杯1。
[0101] 可选地,废料存储组件32包括回收座321、滑动座322和回收仓323。滑动座322滑动设置于回收座321上,以在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回收仓323设置于滑动座322上,当滑动座322位于工作位置时,回收仓323位于回收部31的正下方,并能够承接由回收部31掉落的反应杯1。当滑动座322位于避让位置时,回收仓323内的反应杯1能够被取出。
[0102] 进一步地,回收仓323可拆卸的设置于回收座321上,当滑动座322位于避让位置时,回收仓323能够由滑动座322上取下,并在滑动座322上放置一个空的回收仓323即可。
[0103] 如图9所示,为了使得回收仓323能够准确的位于工作位置以及能够稳定地位于工作位置,可选地,回收机构3还包括定位组件33,定位组件33用于为滑动座322定位,以使滑动座322位于工作位置。
[0104] 定位组件33包括定位座331、限位部332和定位插件333,限位部332包括限位件,限位部332还开设有限位槽3321,限位件部分位于限位槽3321中。定位插件333连接于滑动座322,并能够插入限位槽3321或由限位槽3321拔出,限位件能够为插入限位槽3321中的定位插件333限位。
[0105] 更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弹簧(图中未示出)和滚珠3322,限位槽3321的上壁和下壁分别开设有上容纳槽和下容纳槽。上容纳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下侧设置有滚珠3322,下容纳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侧设置有滚珠3322。当定位插件333插入到限位槽3321时,定位插件333夹设在两个滚珠3322之间,弹簧压缩,通过弹簧的弹性将定位插件333固定在两个滚珠3322之间,定位插件333的端面抵接到限位槽3321的槽底时,滑动座322滑动至工作位置。当需要将滑动座322切换至避让位置时,只要向远离限位槽3321的槽底的方向拉动滑动座322,即可使定位插件333脱离限位槽3321。可选地,定位插件333的上下两端面为倾斜面或弧面,以使定位插件333由根部向其自由端所在侧逐渐增厚,从而增加定位插件333脱离限位槽3321的难度。
[0106]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样品转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107] 吸附机构2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反应杯1;
[0108] 吸附机构2带动反应杯1移动,并使反应杯1的一侧接触障碍物,以在所述障碍物的施力下反应杯1脱离吸附机构2。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障碍物为回收通道311的内壁,当然,在其他可选地实施例中,障碍物还可以为其他物体,只要反应杯1的一侧能够被接触,使反应杯1与吸附机构2之间出现缝隙即可。
[0109] 可理解的是的,吸附机构2可以同时采用真空吸附和电磁吸附的方式吸附反应杯1。采用接触反应杯1的方式释放反应杯1,使得在释放反应杯1时,吸附机构2无需向反应杯1内充入空气,从而简化吸附机构2的结构,节省出向反应杯1内充气的时间,提高反应杯1的释放效率,从而提高设备的检测效率。
[0110]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