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净化装置及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877655.1

文献号 : CN1153216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申李泽典魏东霞郭贺吴义锋孟令鑫邱国勤陈文超

申请人 : 安徽久吾天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湖泊净化装置,包括水面生态浮岛净化单元和水下湖泊水体净化单元:生态浮岛净化单元包括浮床床体、浮床基质和浮床植物所构成;浮床床体上设置有浮床基质,在浮床基质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湖泊净化单元包括生物填料、除磷材料和生物曝气膜;除磷材料设置在浮床框架的侧壁上,生物填料设置在浮床框架的内腔,该湖泊净化装置不仅可以通过吸附材料、微生物、水生植物以及附着在微生物膜上的原生动物的共同作用,有效的固定吸附、降解吸收各种污染物和营养物质,而且不受季节、温度的影响,在冬季寒冷环境下,有效促进污染物的吸附、分解、释放,脱氮除磷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 :

1.一种湖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面生态浮岛净化单元(1)和水下湖泊水体净化单元(2):

生态浮岛净化单元(1)位于浮床框架(12)的顶部,生态浮岛净化单元(1)包括浮床床体(13)、浮床基质和浮床植物(11);浮床床体(13)上设置有浮床基质,在浮床基质上设置有浮床植物(11);

水下湖泊水体净化单元(2)位于浮床框架(12)的底部,水下湖泊水体净化单元(2)包括生物填料(22)、除磷材料(21)和生物曝气膜(23);除磷材料(21)设置在浮床框架(12)的侧壁上,生物填料(22)设置在浮床框架(12)的内腔,生物曝气膜(23)设置在浮床框架(12)的底部;

生物曝气膜(23)为MABR A/B膜;

除磷材料(21)为凹凸棒土、石灰、沸石、蛭石、活性炭、粉煤灰、混凝土等吸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浮床框架(12)上设置有抗风浪装置,抗风浪装置包括抗风机构,抗风机构包括气体导流板(121);气体导流板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安装在浮床框架的侧壁上,通过设置四个气体导流板对四个方向的风力进行导流;气体导流板的截面为弧形结构,气体导流板远离浮床框架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气体导流板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弧形的导流槽;设置气体导流板使得一部分风力从进风口流入并从出风口排出,使得水平方向的来风切换成沿着出风口竖直向上,该竖直向上的风力再来抵消水面上的来风;

其中,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为长方形的矩形结构,导流槽为弧形结构;使得风力从进风口进入,并沿着导流槽从出风口排出;

抗风浪装置还包括抗浪机构,抗浪机构包括壳体(124)、安装腔(125)、加固机构(126);

壳体固定在浮床框架的侧壁下方,壳体为三棱柱结构,该壳体的竖直面与浮床框架的侧壁连接,壳体的两个斜面沿着浮床框架中心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该壳体的三棱柱结构以及斜面,使得该壳体对浮床框架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且也对水面以下的浪潮进行分流的作用,从而减小水底内的浪潮冲击;

抗风机构位于浮床框架的外壁上方,抗浪机构位于浮床框架的外壁下方,抗风机构位于水面上,抗浪机构位于水面下,使得抗风机构和抗浪机构分开对应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A/B膜为死端式曝气,一端为开放式、另一端密封;A膜为处理单元,氧气进入后先通过A膜;B膜为出口,氧气通过A膜进入B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湖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A/B膜的膜丝外径为0.7mm,内径为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24)内设置有安装腔(125),安装腔(125)内设置有加固机构(126),加固机构(126)的固定管(128)上沿着竖直高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调节加固件;

可调节加固件的第一套筒(1210)固定套设在固定管(128)的外壁上,固定管(128)上还滑动套设有第二套筒(1213),第二套筒(1213)的内圈上设置有移动块(1214),移动块(1214)与丝杆(129)螺纹连接,第一套筒(1210)的两侧分别对称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杆(1211),第一活动杆(1211)的延伸方向位于壳体(124)的斜面上,第一活动杆(1211)的中部通过第二活动杆(1212)与第二套筒(1213)活动连接;第一活动杆(1211)远离第一套筒(1210)的端部套设有抵接头(12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湖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抵接头(1215)的套管(1216)滑动套设在第一活动杆(1211)的端部上,且在套管(1216)的内腔中设置有弹簧(1217),并通过弹簧(1217)与第一活动杆(1211)连接,套管(1216)远离第一活动杆(1211)的端部上设置有球体(1218)。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湖泊净化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湖泊净化装置应用于河道、湖库及流域水体的净化修复以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说明书 :

一种湖泊净化装置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一种新型湖泊净化装置及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湖泊净化装置就是利用原位修复技术,以生物填料为介质,结合河道污染特点及土著微生物类型和生长特点,为原位微生物附着、生长和繁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载体,微生物借助于挂膜介质附着生长在固体填料的表面,通过水的流动和空气的搅动,生物膜表面不断和水接触,絮凝或吸附了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所吸收代谢,从而使污染物得到降解。
[0003] 但是此技术方法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微生物吸收降解污染物效果有限,且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微生物活性较低,挂膜量少,不能有效的附着生长,吸收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以及现有的浮岛通过绳索或木桩等方式将浮床框架固定在水域中,浮床框架自身缺乏地域风浪能力,使得浮床框架在面对常年风浪较大的水域中,会受到风浪的作用,导致整体容易散架,抗风浪能力较差,难以抵抗极端的大风、大雨以及大浪天气。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新型湖泊净化装置及应用方法;该湖泊净化装置不仅可以通过吸附材料、微生物、水生植物以及附着在微生物膜上的原生动物的共同作用,有效的固定吸附、降解吸收各种污染物和营养物质,而且不受季节、温度的影响,在冬季寒冷环境下,有效促进污染物的吸附、分解、释放,脱氮除磷效果显著。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新型湖泊净化装置,包括水面生态浮岛净化单元和水下湖泊水体净化单元:
[0007] 生态浮岛净化单元位于浮床框架的顶部,生态浮岛净化单元包括浮床床体、浮床基质和浮床植物所构成;浮床床体上设置有浮床基质,在浮床基质上设置有浮床植物;
[0008] 水下湖泊水体净化单元位于浮床框架的底部,湖泊净化单元包括生物填料、除磷材料和生物曝气膜;除磷材料设置在浮床框架的侧壁上,生物填料设置在浮床框架的内腔,生物曝气膜设置在浮床框架的底部。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生物曝气膜为MABR A/B膜。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A/B膜,为死端曝气,一端为开放式,另一端密封;A膜为处理单元,氧气进入后先通过A膜;B膜为出口,氧气通过A 膜进入B膜。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A/B膜的膜丝外径为0.7mm,内径为0.4mm。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浮床框架上设置有抗风浪装置,抗风浪装置包括抗风机构,抗风机构包括气体导流板;
[0013] 气体导流板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安装在浮床框架的侧壁上;气体导流板远离浮床框架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气体导流板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弧形的导流槽。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抗风浪装置还包括抗浪机构,抗浪机构包括壳体、安装腔、加固机构;壳体固定在浮床框架的侧壁下方。
[00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壳体为三棱柱结构,壳体的竖直面与浮床框架的侧壁连接,壳体的两个斜面沿着浮床框架中心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的固定管上沿着竖直高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调节加固件;
[0017] 可调节加固件的第一套筒固定套设在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管上还滑动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圈上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第一套筒的两侧分别对称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延伸方向位于壳体的斜面上,第一活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二活动杆与第二套筒活动连接;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一套筒的端部套设有抵接头。
[001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抵接头的套管滑动套设在第一活动杆的端部上,且在套管的内腔中设置有弹簧,并通过弹簧与第一活动杆连接,套管远离第一活动杆的端部上设置有球体。
[001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新型湖泊净化装置应用于河道、湖库及流域水体的净化修复以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 (1)本发明利用吸附材料、微生物、植物和附着在微生物膜上的原生动物共同作用,实现水体污染物的有效吸附和高效降解,无二次污染,从根源上净化水质,改善水域及周围的生态系统,处理成本低,观赏性好;除磷材料设置于湖泊净化装置两侧,操作方便,有利于安装拆卸与更换;生物曝气膜氧气利用率高,微气泡降低了气流和水流对微生物菌膜的冲击作用,有利于生物挂膜;生物膜本身巨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附着面积;利用生物膜表面从内到外氧气浓度逐渐减少,创造好氧过程和厌氧过程同时出现的生物膜分层结构,利用硝化和反硝化的共同作用,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在冬季或其他寒冷条件下,生物曝气膜周边微环境温度较高,曝气膜上的微生物生长速率和代谢速度都较高,与除磷材料相结合,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生物曝气膜可根据具体需要及季节变化进行开关;
[0022] (2)本发明通过设置气体导流板可以使得一部分风力从进风口流入并从出风口排出,使得水平方向的来风切换成沿着出风口竖直向上,该竖直向上的风力可以再来抵消水面上的来风,于是该抗风机构可以有效抵御来着水面上的风力,避免浮床框架上的植物受大风的摧残而损伤,可以有效提高浮床框架上的植物生长周期;抗浪机构可以根据浪涌的大小进行调节,并给壳体提高不同大小的抵抗力,从而有效防护水底内浪涌的冲击,在防风吹打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浮床框架。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净化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生物曝气膜结构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抗风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抗风浪装置的剖视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是本发明河道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表。
[0031] 图中:1、生态浮岛净化单元;2、湖泊水体净化单元;
[0032] 11、浮床植物;12、浮床框架;13、浮床床体;21、除磷材料;22、生物填料;23、生物曝气膜;121、气体导流板;122、进风口;123、出风口; 124、壳体;125、安装腔;126、加固机构;127、驱动电机;128、固定管; 129、丝杆;1210、第一套筒;1211、第一活动杆;1212、第二活动杆;1213、第二套筒;1214、移动块;1215、抵接头;1216、套管;1217、弹簧;1218、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4] 实施例1
[0035]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新型湖泊净化装置,括水面生态浮岛净化单元1和水下湖泊水体净化单元2,湖泊净化单元和生态浮岛净化单元1 通过浮床框架12连接在一起;
[0036] 生态浮岛净化单元1位于浮床框架12的顶部,生态浮岛净化单元1包括浮床床体13、浮床基质和浮床植物11所构成;浮床床体13上设置有浮床基质,在浮床基质上设置有浮床植物11;浮床框架12优选PVC管、不锈钢管、木材、毛竹等材料,该浮床框架12具有坚固、耐用、抗风浪的优点;浮床床体13优选聚苯乙烯泡沫板或陶粒、蛭石、珍珠岩等无机材料;浮床基质优选海绵、椰子纤维等;浮床植物11包含但不仅限于香蒲、美人蕉、芦苇、水芹菜、水浮莲、菖蒲、荻、水稻、香根草、石菖蒲、凤眼莲、水雍菜等;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现场气候、水质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植物筛选;浮床植物 11优选本地种类,根系发达、根茎繁殖能力强;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植株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0037] 水下湖泊水体净化单元2位于浮床框架12的底部,湖泊净化单元2包括生物填料22、除磷材料21和生物曝气膜23;除磷材料21设置在浮床框架 12的侧壁上,生物填料22设置在浮床框架12的内腔,生物曝气膜23设置在浮床框架12的底部;
[0038] 生物填料22为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聚烯烃类、醛化纤维丝或涤纶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生物填料22固定于湖泊净化系统框架的中央,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快速挂膜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载体;
[0039] 除磷材料21为凹凸棒土、石灰、沸石、蛭石、活性炭、粉煤灰、混凝土等吸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除磷材料21大小、形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固定于湖泊净化系统框架的两侧,可以是左右两侧,也可以是前后两侧;除磷材料21方便安装拆卸与更换,用于吸附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有效降解水体中的磷含量;
[0040] 生物曝气膜23为MABR A/B膜,安装固定于湖泊净化系统框架的底端,距离框架底部不小于0.2cm,以免框架移动造成破坏;A/B膜,优选疏水材质,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碳膜、陶瓷膜、硅橡胶致密膜等;A/B膜,采用分子交换实现氧气分离,根据水深和处理目标的水质特点,采取不同的A/B 膜方式,可以是1A,1B形式,也可以是1A,2B形式;A/B膜,为死端曝气,一端为开放式,另一端密封;A膜为处理单元,氧气进入后先通过A膜,A 膜的氧气利用率为60%左右;B膜为出口,氧气通过A膜进入B膜,B膜不仅可以利用20%左右的氧气,还将剩余10%的氧气及氮气等其他气体释放到水中;从B膜释放到水中的氧气为微生物进一步所利用;A/B膜,在曝气的过程中,空气以溶解扩散的形式或者极其微小的气泡形式进入水体,不仅可以获得很高的氧利用率,而且可以避免对A/B膜及生物填料22上的微生物菌膜造成很强的冲击,有利于微生物挂膜。A/B曝气膜,不仅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而且膜本身巨大的比表面积,以膜为载体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附着面积,大大提高了单位空间内的微生物浓度,提高单位体积处理能力,增强耐冲击负荷能力。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冬季或其他寒冷条件下,当外界温度较低,微生物活性下降,A/B曝气膜周边的微环境温度要比周边水体环境要高,此时曝气膜上的微生物生长速率和代谢速度都较高,与除磷材料21相结合,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0041] A/B曝气膜,从膜内侧到外侧氧气浓度逐渐降低,膜表面不同的氧气浓度附着不同的生物膜,局部形成厌氧‑兼性厌氧‑好氧的微环境,能够创造好氧过程和厌氧过程同时出现的生物膜分层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微生物附着生长,硝化菌处在生物膜内层,该区域DO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低,硝化速率达到最大,同时硝化菌受到生物膜的保护,不会随水流流失,较长的污泥停留时间保证了增值速度较慢的微生物得到了充分繁殖和富2‑ 3‑
集。NO 和NO 通过好氧层进入反硝化层,临近水流主体,有机物浓度较高,同时,最外层厌氧菌的代谢也会产生低分子有机物,形成较高的C/N比,有利于反硝化,也节省外加碳源的投加;最外层为厌氧硝化层,有利于控制生物膜厚度,反冲洗周期相对较长;
[0042] 优选地,所述A/B膜的膜丝外径为0.7mm,内径为0.4mm。
[0043] 实施例2
[0044] 基于上述实施例1,将新型湖泊净化装置安装于某河道中,河道长1km,宽5‑7m,深3‑4m,设置200组新型湖泊净化装置,对河道水质连续进行27天的检测,监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监测效果见图7:
[0045] 实施例3
[0046] 请参阅图3‑6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由于通过绳索或木桩等方式将浮床框架12固定在水域中,浮床框架12自身缺乏地域风浪能力,使得浮床框架12在面对常年风浪较大的水域中,会受到风浪的作用,导致整体容易散架,抗风浪能力较差,难以抵抗极端的大风、大雨以及大浪天气;
[0047] 所以,在浮床框架12上设置有抗风浪装置,该抗风浪装置包括抗风机构和抗浪机构,抗风机构包括气体导流板121、进风口122、出风口123;
[0048] 气体导流板121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安装在浮床框架12的侧壁上,通过设置四个气体导流板121可以对四个方向的风力进行导流;气体导流板121的截面为弧形结构,气体导流板121远离浮床框架12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122,气体导流板12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123,进风口122与出风口123之间设置弧形的导流槽;通过设置气体导流板121可以使得一部分风力从进风口122 流入并从出风口123排出,使得水平方向的来风切换成沿着出风口
123竖直向上,该竖直向上的风力可以再来抵消水面上的来风,于是该抗风机构可以有效抵御来着水面上的风力,避免浮床框架12上的植物受大风的摧残而损伤,可以有效提高浮床框架12上的植物生长周期;
[0049] 抗浪机构包括壳体124、安装腔125、加固机构126;壳体124固定在浮床框架12的侧壁下方,壳体124为三棱柱结构,该壳体124的竖直面与浮床框架12的侧壁连接,壳体124的两个斜面沿着浮床框架12中心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该壳体124的三棱柱结构的设计以及斜面的设计,使得该壳体124 可以对浮床框架12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且也可以对水面以下的浪潮进行分流的作用,从而减小水底内的浪潮冲击,进一步保护浮床框架12,提高浮床框架12的使用寿命;
[0050] 壳体124内设置有安装腔125,安装腔125内设置有加固机构126,该加固机构126包括驱动电机127、固定管128、丝杆129、可调节加固件;固定管128安装在壳体124的竖直平面的内壁上,且固定管128内设置有丝杆129,丝杆129与驱动电机127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127安装在固定管128的顶面上,在固定管128上沿着竖直高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调节加固件;
[0051] 可调节加固件包括第一套筒1210、第一活动杆1211、第二活动杆1212、第二套筒1213、移动块1214、抵接头1215;第一套筒1210固定套设在固定管128的外壁上,固定管128上还滑动套设有第二套筒1213,第二套筒1213 的内圈上设置有移动块1214,移动块1214与丝杆129螺纹连接,使得第二套筒1213可以沿着固定管128进行上下移动,第一套筒1210的两侧分别对称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杆1211,第一活动杆1211的延伸方向位于壳体124 的斜面上,第一活动杆1211的中部与第二活动杆1212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活动杆1212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1213活动连接;
[0052] 第一活动杆1211远离第一套筒1210的端部套设有抵接头1215;该抵接头1215包括套管1216、弹簧1217、球体1218,套管1216滑动套设在第一活动杆1211的端部上,且在套管1216的内腔中设置有弹簧1217,并通过弹簧1217与第一活动杆1211连接,套管1216远离第一活动杆1211的端部上设置有球体1218;通过设置该弹性伸缩的抵接头1215,可以有壳体
124的内壁抵接进行支撑,用来抵抗水底中的浪潮;而球体1218使得该可调节加固件与壳体
124之间滚动连接,使得不会刮伤壳体124的内壁;
[0053] 优选地,在壳体124的侧壁上设置有浪潮仪,该浪潮仪可以用来检测水底内浪涌的波动大小,该浪潮仪通过PLC控制器与驱动电机127通信连接;
[0054] 工作时,浪潮仪检测到水底内浪涌波动较大时;将此信号发送给驱动电机127,控制驱动电机127转动,将带动丝杆129转动,使得移动块1214分别向靠近第一套筒1210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二活动杆1212使得上下两侧的第一活动杆1211张开,并作用在壳体124的内壁上,并给予壳体124冲击的相反的推力;从而减轻水面下浪涌对浮床框架12的冲击力,有效保护浮床框架12;当浪涌越来越大时,由于弹性伸缩的抵接头1215的设置,可以继续控制驱动电机127工作,加快对浮床框架12的推力;所以,该抗浪机构可以根据浪涌的大小进行调节,并给壳体124提高不同大小的抵抗力,从而有效防护水底内浪涌的冲击,在防风吹打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浮床框架12;
[0055] 其中,进风口122和出风口123均为长方形的矩形结构,导流槽为弧形结构;使得风力可以从进风口122进入,并沿着导流槽从出风口123排出;
[0056] 抗风机构位于浮床框架12的外壁上方,抗浪机构位于浮床框架12的外壁下方,抗风机构位于水面上,抗浪位于水面下,使得抗风机构和抗浪机构分开对应工作,不仅有效缓解水面上的大风吹动,还能有效缓解水底内的暗流浪击;
[0057] 抗风浪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8] 步骤1:当水面上的风吹向浮床框架12时,设置气体导流板121可以使得一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2流入并从出风口123排出,使得水平方向的来风切换成沿着出风口123竖直向上,该竖直向上的风力可以再来抵消水面上的来风,于是该抗风机构可以有效抵御来着水面上的风力;
[0059] 步骤2:浪潮仪检测到水底内浪涌波动较大时;将此信号发送给驱动电机127,控制驱动电机127转动,将带动丝杆129转动,使得移动块1214分别向靠近第一套筒1210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二活动杆1212使得上下两侧的第一活动杆1211张开,并作用在壳体124的内壁上,并给予壳体124冲击的相反的推力;从而减轻水面下浪涌对浮床框架12的冲击力。
[006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利用吸附材料、微生物、植物和附着在微生物膜上的原生动物共同作用,实现水体污染物的有效吸附和高效降解,无二次污染,从根源上净化水质,改善水域及周围的生态系统,处理成本低,观赏性好;除磷材料设置于湖泊净化装置两侧,操作方便,有利于安装拆卸与更换;生物曝气膜23氧气利用率高,微气泡降低了气流和水流对微生物菌膜的冲击作用,有利于生物挂膜;生物膜本身巨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附着面积;利用生物膜表面从内到外氧气浓度逐渐减少,创造好氧过程和厌氧过程同时出现的生物膜分层结构,利用硝化和反硝化的共同作用,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在冬季或其他寒冷条件下,生物曝气膜23周边微环境温度较高,曝气膜上的微生物生长速率和代谢速度都较高,与除磷材料 21相结合,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生物曝气膜23可根据具体需要及季节变化进行开关;
[0061] 以及通过设置气体导流板121可以使得一部分风力从进风口122流入并从出风口123排出,使得水平方向的来风切换成沿着出风口123竖直向上,该竖直向上的风力可以再来抵消水面上的来风,于是该抗风机构可以有效抵御来着水面上的风力,避免浮床框架12上的植物受大风的摧残而损伤,可以有效提高浮床框架12上的植物生长周期;抗浪机构可以根据浪涌的大小进行调节,并给壳体124提高不同大小的抵抗力,从而有效防护水底内浪涌的冲击,在防风吹打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浮床框架12。
[0062]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