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及其所用的控释复合肥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635998.9

文献号 : CN11533645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照明王强马军伟叶静俞巧钢孙万春邹平林辉马进川王峰

申请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及其所用的控释复合肥。所述方法包括:于插秧前依次进行翻耕、润田和平地,平地完成后进行插秧和控释复合肥的施用;所述控释复合肥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物质:磷酸铵6~9份;氯化钾6.5~7.5份;S20包衣尿素7.5~8.5份;C40包衣复合肥22~26份;C80包衣复合肥14~22份;S25C105包衣复合肥11~13份;EDTA螯合锌2~3份;钙镁磷肥4~6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直线释放和非直线释放的释放方式以及侧深施的配合,实现有效的缓释控释,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较为精确地实现养分的释放。

权利要求 :

1.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于插秧前依次进行翻耕、润田和平地,平地完成后进行插秧和控释复合肥的施用;

所述控释复合肥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物质:

磷酸铵6~9份;氯化钾6.5~7.5 份;S20包衣尿素7.5~8.5份;C40包衣复合肥22~26 份;C80包衣复合肥14~22 份;S25C105包衣复合肥11~13 份;EDTA螯合锌2~3 份;钙镁磷肥4~6 份;

所述S20包衣尿素的释放为直线型释放,施用后20 d氮释放率≥72 wt%;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和C80包衣复合肥中均含有氮磷钾养分,且释放为非直线释放;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施用后前35 d养分释放率≤15 wt%,施用后45 d养分释放率≥75 wt%;

所述C80包衣复合肥施用后前72 d养分释放率≤15 wt%,施用后85 d养分释放率≥80 wt%;

所述S25C105包衣复合肥中含有氮肥和硅肥,其中65~75 wt%硅肥于施用后前25 d呈直线释放,余量硅肥和氮肥于使用前97 d释放率≤15 wt%,施用后110 d养分释放率≥80 wt%;

所述S20包衣尿素的制备方法为:

选取粒径为4~5 mm的颗粒尿素,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80 ℃,随后按照比例称取S20包衣材料,S20包衣材料占S20包衣尿素的9~12 wt%,将S20包衣材料制备为S2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115 ℃,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尿素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 mm的S20包衣尿素;

所述S20包衣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

PBS树脂16~27 wt%、烷基磺酸钠1~2 wt%,余量为黏土颗粒;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和C80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选取粒径为4~5 mm的颗粒复合肥,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80 ℃,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40包衣材料或C80包衣材料,C40包衣材料或C80包衣材料分别占C40包衣复合肥或C80包衣复合肥的11~14 wt%,将C40包衣材料或C80包衣材料制备为C40包衣粘液或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115 ℃,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复合肥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 mm的C40包衣复合肥或C80包衣复合肥;

所述S25C105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220:(25~35):(65~75)的比例称取尿素颗粒、水溶性硅肥颗粒和枸溶性硅肥颗粒,将尿素颗粒和水溶性硅肥颗粒进行混合制为混合颗粒后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80 ℃,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80包衣材料,C80包衣材料占其与混合颗粒总质量的11~14 wt%,将C80包衣材料制备为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115 ℃,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混合颗粒,干燥过筛选取粒径为3~4 mm的颗粒为硅氮肥颗粒,将枸溶性硅肥颗粒与壳聚糖、木薯淀粉以质量比100:(6~8):(11~14)的比例混合,制备S25包衣粘液,加热至105~115 ℃,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硅氮肥颗粒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3~4 mm的S25C105包衣复合肥;

所述C40包衣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

壳聚糖2~3 wt%,PBS树脂26~31 wt%,木薯淀粉7~12 wt%,烷基磺酸钠1~2 wt%,余量为黏土颗粒;

所述C80包衣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

壳聚糖3~4 wt%,PBS树脂16~27 wt%,木薯淀粉14~18 wt%,烷基磺酸钠1~2 wt%,余量为黏土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耕于插秧前7~10 d进行且控制翻耕深度为10~15 cm,润田天数为3~5 d,润田过程保持润田所用的水液面高于犁沟土壤2~3 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和控释复合肥的施用同步进行;

所述控释复合肥采用侧深挖施入,侧深挖控制挖入角为30~6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包衣尿素中尿素含量≥88 wt%;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和C80包衣复合肥中包衣质量分数≤14 wt%。

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的控释复合肥。

说明书 :

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及其所用的控释复合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及其所用的控释复合肥。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是我国的传统作物,也是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其根据早、中、晚稻的发育特点,在营养的需求上各异,并且根据单季和双季的稻作制度区别,其在营养的需求上也存在差异。
[0003] 通常而言,单季稻相较于双季稻,具有单次收获量更大的特点,但是其稻作周期会显著长于双季稻,其需要在各个阶段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其存在劳动繁重并且养分流失率高等问题,因此逐渐市面上开发出了用于一次性施肥的控释肥。
[0004] 但是控释肥大多仅针对双季稻,因为双季稻的稻作周期短,控释难度较低,而单季晚稻的稻作周期长,养分释放难以控制并且。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单季晚稻的控释复合肥,并配合适当的方式进行施用,是有效实现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目前对于单季晚稻并没有合适的单次施肥方法,采用双季稻的控释肥会导致后期肥力不足,并且简单的施用控释肥,实际肥料利用率并不高,容易造成土壤酸化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及其所用的控释复合肥。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0007] 一、能够有效用于单季晚稻的一次性施用;
[0008] 二、通过施肥方式与控释肥的配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0009] 三、实现有效的养分释放控制。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 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
[0012] 所述方法包括:
[0013] 于插秧前依次进行翻耕、润田和平地,平地完成后进行插秧和控释复合肥的施用;
[0014] 所述控释复合肥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物质:
[0015] 磷酸铵6~9份;氯化钾6.5~7.5份;S20包衣尿素7.5~8.5份;C40包衣复合肥22~26份;C80包衣复合肥14~22份;S25C105包衣复合肥11~13份;EDTA螯合锌2~3份;钙镁磷肥4~6份;
[0016] 所述S20包衣尿素的释放为直线型释放,施用后20d氮释放率≥72wt%;
[0017]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和C80包衣复合肥中均含有氮磷钾养分,且释放为非直线释放;
[0018]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施用后前35d养分释放率≤15wt%,施用后45d养分释放率≥75wt%;
[0019] 所述C80包衣复合肥施用后前72d养分释放率≤15wt%,施用后85d养分释放率≥80wt%;
[0020] 所述S25C105包衣复合肥中含有氮肥和硅肥,其中65~75wt%硅肥于施用后前25d呈直线释放,余量硅肥和氮肥于使用前97d释放率≤15wt%,施用后110d养分释放率≥80wt%。
[0021] 作为优选,所述翻耕于插秧前7~10d进行且控制翻耕深度为10~15cm,润田天数为3~5d,润田过程保持润田所用的水液面高于犁沟土壤2~3cm。
[0022] 作为优选,
[0023] 所述插秧和控释复合肥的施用同步进行;
[0024] 所述控释复合肥采用侧深挖施入,侧深挖控制挖入角为30~60°。
[0025] 作为优选,
[0026] 所述S20包衣尿素中尿素含量≥88wt%;
[0027]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和C80包衣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25‑12‑8,且包衣质量分数≤14wt%。
[0028] 作为优选,
[0029] 所述S20包衣尿素的制备方法为:
[0030]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尿素,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8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S20包衣材料,S20包衣材料占S20包衣尿素的9~12wt%,将S20包衣材料制备为S2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尿素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S20包衣尿素。
[0031] 作为优选,
[0032] 所述S20包衣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
[0033] PBS树脂16~27wt%、烷基磺酸钠1~2wt%,余量为黏土颗粒。
[0034] 作为优选,
[0035]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和C80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036]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复合肥,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8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40包衣材料或C80包衣材料,C40包衣材料或C80包衣材料分别占C40包衣复合肥或C80包衣复合肥的11~14wt%,将C40包衣材料或C80包衣材料制备为C40包衣粘液或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复合肥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C40包衣复合肥或C80包衣复合肥。
[0037] 作为优选,
[0038] 所述S25C105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039] 按照220:(25~35):(65~75)的比例称取尿素颗粒、水溶性硅肥颗粒和枸溶性硅肥颗粒,将尿素颗粒和水溶性硅肥颗粒进行混合制为混合颗粒后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8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80包衣材料,C80包衣材料占其与混合颗粒总质量的11~14wt%,将C80包衣材料制备为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混合颗粒,干燥过筛选取粒径为3~4mm的颗粒为硅氮肥颗粒,将枸溶性硅肥颗粒与壳聚糖、木薯淀粉以质量比100:(6~8):(11~14)的比例混合,制备S25包衣粘液,加热至105~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硅氮肥颗粒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3~4mm的S25C105包衣复合肥。
[0040] 作为优选,
[0041] 所述C40包衣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
[0042] 壳聚糖2~3wt%,PBS树脂26~31wt%,木薯淀粉7~12wt%,烷基磺酸钠1~2wt%,余量为黏土颗粒;
[0043] 所述C80包衣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
[0044] 壳聚糖3~4wt%,PBS树脂16~27wt%,木薯淀粉14~18wt%,烷基磺酸钠1~2wt%,余量为黏土颗粒。
[0045] 一种用于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的控释复合肥。
[004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47] 1)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直线释放和非直线释放的释放方式以及侧深施的配合,实现有效的缓释控释,并且根据单季晚稻对于养分的需求,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养分需求量相对较大的时候,能够较为精确地实现养分的释放,此外,配合侧深耕的技术能够避免养分的流失,控制养分释放能够在预估的日期前5d左右开始释放,释放后由于侧深耕与传统耕作方式对比,能够更加有效地保留养分,因此能够有效保留所释放的养分,并积蓄肥力供给晚稻;
[0048] 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还添加了硅、锌等微量元素,对于改善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积极诱导植物产生光谱抗性,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作物的抗逆性,降低水稻作物的发病率,使得水稻作物生长更加健康,提高水稻作物的产量;
[0049] 3)养分配比合理,本发明所用复合肥颗粒均选用现有市售的颗粒复合肥,对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而言,所用的复合肥为史丹利复合肥料(25‑12‑8水稻专用肥),而对于不同品种的单季晚稻,可视情况合理调整,即方法适用性强;
[0050] 4)全年无需追肥,仅需在插秧同步施入肥料即可,非常省工省力,降低稻作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清楚详细的描述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2]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原料均为市售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得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用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方法。
[0053]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颗粒复合肥均为史丹利复合肥(25‑12‑8水稻专用肥)。
[0054] 实施例1
[0055] 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
[0056] 所述方法包括:
[0057] 1)整地:在水稻移栽前10d,翻耕土壤、控制翻耕深度为10cm,翻耕完成后以纯水进行润田5d,过程控制溶液液面高于犁沟土壤约2cm,再进行平地即完成整地;
[0058] 2)沉淀:整地结束后进行土壤沉淀;
[0059] 3)施肥:水稻插秧的同时施入控释复合肥,基肥采用45°侧深挖施入,侧深挖控制施肥位置在水稻根水平约距5cm内,施肥位置深度约为5cm。
[0060] 本实施例中,控释复合肥包括:
[0061] 磷酸铵8份;氯化钾7份;S20包衣尿素8份;C40包衣复合肥24份;C80包衣复合肥17份;S25C105包衣复合肥12份;EDTA螯合锌2.5份;钙镁磷肥5份;
[0062] 所述S20包衣尿素的制备方法为:
[0063]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尿素,于流化床中加热至75℃,随后按照比例称取S20包衣材料,S20包衣材料占S20包衣尿素的11wt%,将S2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S2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10℃,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尿素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S20包衣尿素;
[0064] 所述S20包衣材料由22wt%PBS树脂、1.5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硅藻土构成;
[0065] 经试验,施用后20d取样检测,S20包衣尿素的养分释放率>75wt%;
[0066]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067]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复合肥,于流化床中加热至75℃,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40包衣材料,C40包衣材料占C40包衣复合肥的12wt%,将C4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4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10℃,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复合肥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C40包衣复合肥;
[0068] 所述C40包衣材料由2.5wt%壳聚糖,28wt%PBS树脂,7.5wt%木薯淀粉,1.5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硅藻土构成;
[0069] 经试验,施用后35d取样检测,C4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12wt%,于45d时取样检测,C4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79wt%;
[0070] 所述C80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071]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复合肥,于流化床中加热至75℃,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80包衣材料,C80包衣材料占C80包衣复合肥的12wt%,将C8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10℃,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复合肥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C80包衣复合肥;
[0072] 所述C80包衣材料由3.5wt%壳聚糖,22wt%PBS树脂,16.5wt%木薯淀粉,1.5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黏土颗粒;
[0073] 经试验,施用后75d取样检测,C8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13wt%,于85d时取样检测,C8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81wt%;
[0074] 所述S25C105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075] 按照220:30:70的比例称取尿素颗粒、水溶性硅肥颗粒和枸溶性硅肥颗粒,将尿素颗粒和水溶性硅肥颗粒进行混合制为混合颗粒后于流化床中加热至75℃,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80包衣材料,C80包衣材料占其与混合颗粒总质量的12wt%,将C8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10℃,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混合颗粒,干燥过筛选取粒径为3~4mm的颗粒为硅氮肥颗粒,将枸溶性硅肥颗粒与壳聚糖、木薯淀粉以质量比100:7:1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S25包衣粘液,加热至110℃,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硅氮肥颗粒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3~4mm的S25C105包衣复合肥;
[0076] 经试验,施用后25d取样检测,枸溶性硅肥释放率≥95wt%,于97d取样检测水溶性硅肥和氮肥释放率<13wt%,施用后110d养分释放率≥82wt%;
[0077] 将上述磷酸铵、氯化钾、S20包衣尿素、C40包衣复合肥、C80包衣复合肥、S25C105包衣复合肥、EDTA螯合锌和钙镁磷肥混匀,以每亩20公斤的用量施入。
[0078] 实施例2
[0079] 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
[0080] 所述方法包括:
[0081] 1)整地:在水稻移栽前10d,翻耕土壤、控制翻耕深度为10cm,翻耕完成后以纯水进行润田5d,过程控制溶液液面高于犁沟土壤约2cm,再进行平地即完成整地;
[0082] 2)沉淀:整地结束后进行土壤沉淀;
[0083] 3)施肥:水稻插秧的同时施入控释复合肥,基肥采用45°侧深挖施入,侧深挖控制施肥位置在水稻根水平约距5cm内,施肥位置深度约为5cm。
[0084] 本实施例中,控释复合肥包括:
[0085] 磷酸铵6份;氯化钾6.5份;S20包衣尿素7.5份;C40包衣复合肥22份;C80包衣复合肥14份;S25C105包衣复合肥11份;EDTA螯合锌2份;钙镁磷肥4份;
[0086] 所述S20包衣尿素的制备方法为:
[0087]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尿素,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S20包衣材料,S20包衣材料占S20包衣尿素的9wt%,将S2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S2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尿素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S20包衣尿素;
[0088] 所述S20包衣材料由16wt%PBS树脂、1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硅藻土构成;
[0089] 经试验,施用后20d取样检测,S20包衣尿素的养分释放率>79wt%;
[0090]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091]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复合肥,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40包衣材料,C40包衣材料占C40包衣复合肥的11wt%,将C4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4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复合肥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40包衣复合肥;
[0092] 所述C40包衣材料由2wt%壳聚糖,26wt%PBS树脂,7wt%木薯淀粉,1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硅藻土构成;
[0093] 经试验,施用后35d取样检测,C4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14.5wt%,于45d时取样检测,C4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83wt%;
[0094] 所述C80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095]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复合肥,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80包衣材料,C80包衣材料占C80包衣复合肥的11wt%,将C8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复合肥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40包衣复合肥;
[0096] 所述C80包衣材料由3wt%壳聚糖,16wt%PBS树脂,14wt%木薯淀粉,1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黏土颗粒;
[0097] 经试验,施用后75d取样检测,C8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15wt%,于85d时取样检测,C8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85wt%;
[0098] 所述S25C105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099] 按照220:25:65的比例称取尿素颗粒、水溶性硅肥颗粒和枸溶性硅肥颗粒,将尿素颗粒和水溶性硅肥颗粒进行混合制为混合颗粒后于流化床中加热至6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80包衣材料,C80包衣材料占其与混合颗粒总质量的11wt%,将C8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0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混合颗粒,干燥过筛选取粒径为3~4mm的颗粒为硅氮肥颗粒,将枸溶性硅肥颗粒与壳聚糖、木薯淀粉以质量比100:6:1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S25包衣粘液,加热至10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硅氮肥颗粒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3~4mm的S25C105包衣复合肥;
[0100] 经试验,施用后25d取样检测,枸溶性硅肥释放率≥97wt%,于97d取样检测水溶性硅肥和氮肥释放率<15.5wt%,施用后110d养分释放率≥89wt%;
[0101] 将上述磷酸铵、氯化钾、S20包衣尿素、C40包衣复合肥、C80包衣复合肥、S25C105包衣复合肥、EDTA螯合锌和钙镁磷肥混匀,以每亩20公斤的用量施入。
[0102] 实施例3
[0103] 一种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方法,
[0104] 所述方法包括:
[0105] 1)整地:在水稻移栽前10d,翻耕土壤、控制翻耕深度为10cm,翻耕完成后以纯水进行润田5d,过程控制溶液液面高于犁沟土壤约2cm,再进行平地即完成整地;
[0106] 2)沉淀:整地结束后进行土壤沉淀;
[0107] 3)施肥:水稻插秧的同时施入控释复合肥,基肥采用45°侧深挖施入,侧深挖控制施肥位置在水稻根水平约距5cm内,施肥位置深度约为5cm。
[0108] 本实施例中,控释复合肥包括:
[0109] 磷酸铵9份;氯化钾7.5份;S20包衣尿素8.5份;C40包衣复合肥26份;C80包衣复合肥22份;S25C105包衣复合肥13份;EDTA螯合锌3份;钙镁磷肥6份;
[0110] 所述S20包衣尿素的制备方法为:
[0111]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尿素,于流化床中加热至8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S20包衣材料,S20包衣材料占S20包衣尿素的12wt%,将S2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S2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尿素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S20包衣尿素;
[0112] 所述S20包衣材料由27wt%PBS树脂、2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硅藻土构成;
[0113] 经试验,施用后20d取样检测,S20包衣尿素的养分释放率>72wt%[0114] 所述C40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115]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复合肥,于流化床中加热至8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40包衣材料,C40包衣材料占C40包衣复合肥的14wt%,将C4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4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复合肥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40包衣复合肥;
[0116] 所述C40包衣材料由3wt%壳聚糖,31wt%PBS树脂,12wt%木薯淀粉,2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硅藻土构成;
[0117] 经试验,施用后35d取样检测,C4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10wt%,于45d时取样检测,C4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76wt%;
[0118] 所述C80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119] 选取粒径为4~5mm的颗粒复合肥,于流化床中加热至8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80包衣材料,C80包衣材料占C80包衣复合肥的14wt%,将C8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颗粒复合肥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4~5mm的40包衣复合肥;
[0120] 所述C80包衣材料由4wt%壳聚糖,27wt%PBS树脂,18wt%木薯淀粉,2wt%烷基磺酸钠和余量的黏土颗粒;
[0121] 经试验,施用后75d取样检测,C8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11wt%,于85d时取样检测,C80包衣材料的养分释放率>80wt%
[0122] 所述S25C105包衣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
[0123] 按照220:35:75的比例称取尿素颗粒、水溶性硅肥颗粒和枸溶性硅肥颗粒,将尿素颗粒和水溶性硅肥颗粒进行混合制为混合颗粒后于流化床中加热至80℃,随后按照比例称取C80包衣材料,C80包衣材料占其与混合颗粒总质量的14wt%,将C80包衣材料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为C80包衣粘液并加热至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混合颗粒,干燥过筛选取粒径为3~4mm的颗粒为硅氮肥颗粒,将枸溶性硅肥颗粒与壳聚糖、木薯淀粉以质量比100:8:14的比例混合,加入其8倍质量的四氯甲烷/四氯乙烷(质量比1:1)混合液中混匀制备S25包衣粘液,加热至115℃,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到硅氮肥颗粒上,干燥并过筛选取粒径为3~4mm的S25C105包衣复合肥;
[0124] 经试验,施用后25d取样检测,枸溶性硅肥释放率≥93wt%,于97d取样检测水溶性硅肥和氮肥释放率<11wt%,施用后110d养分释放率≥80wt%;
[0125] 将上述磷酸铵、氯化钾、S20包衣尿素、C40包衣复合肥、C80包衣复合肥、S25C105包衣复合肥、EDTA螯合锌和钙镁磷肥混匀,以每亩20公斤的用量施入。
[0126] 对比例1
[0127]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0128] 步骤3)进行施肥时,采用常规的拌土施肥法进行施用。
[0129] 对比例2
[0130]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0131] 控释复合肥采用现有的双季晚稻控释复合肥(25‑12‑8,总养分含量≥45wt%),控释复合肥来源为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0132] 供试地点:浙江省嵊州市水稻栽培示范基地。
[013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表所示。
[0134]
[0135] 以当地农民同期种植收获的同品种单季晚稻作为空白对照(CK组)。
[0136] 对比实验产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0137]
[0138]
[0139] 经计算,实施例1~3相较于CK组,能够产生明显的增产效果。并且相比于对比例2,可以看出对比例2采用双季晚稻的控释肥,实际使用效果甚至不及日常农作的均产值,表明单季稻和双季稻的控释肥实际使用上存在较大的区别。而与对比例1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虽然采用同样的肥料,并且前期生长发育程度较为接近,到在于后其的产量以及稻米品质产生了区别,主要是由于本发明技术方案还采用了特定侧深施的方法配合使用控释肥,能够大大提高控释肥中养分的有效利用率,使得水稻作物能够获取更加充足的养分。
[0140] 可以看出,对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言,控释复合肥是良好的基础,但配合特定的施用方法后能够进一步显著提高控释复合肥所能够产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