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管网铺设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540562.X

文献号 : CN11534223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章惠娟杨小舟马涛

申请人 : 昆山嘉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空调管网铺设系统,包括第一承载机构,受控利用自身高度撑架起铜管并进行管网铺设的辅助运行;转载机构,利用自身的可移动机制运输和加工铜管;第二承载机构,受控固定铜管,与所述第一承载机构、转载机构处于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承载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运行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承接铜管,便于铜管升至设定高度;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基座、踏板、支撑板、松紧栓、第一升降柱、侧撑杆;所述第一升降柱固定于基座的顶部中间,所述侧撑杆铰链安装于第一升降柱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部侧边,所述支撑板上贯通设有穿孔,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保证管网铺设精度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 :

1.空调管网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承载机构,受控利用自身高度撑架起铜管并进行管网铺设的辅助运行;

转载机构,利用自身的可移动机制运输和加工铜管;

第二承载机构,受控固定铜管,与所述第一承载机构、转载机构处于一条水平线上;

所述第一承载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运行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承接铜管,便于铜管升至设定高度;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基座、踏板、支撑板、松紧栓、第一升降柱、侧撑杆;

所述第一升降柱固定于基座的顶部中间,所述侧撑杆铰链安装于第一升降柱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部侧边,所述支撑板上贯通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相应垂直贯通基座,所述松紧栓螺纹连接在穿孔内部,所述踏板贯通基座与支撑板固定;

所述踏板和侧撑杆的底部平整且均固定贴合有防滑层;

所述松紧栓的底部设置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侧撑杆电连接;

所述第一运行组件包括有侧托、套圈、检测头、铜管、第一驱动壳、弹簧、中空腔、活塞板、连接杆、第二升降柱;

所述侧托铰链连接于第一升降柱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升降柱固定安装于第一升降柱的顶部,所述套圈固定安装于第二升降柱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壳固定安装于套圈的内壁上,所述中空腔贯通第一驱动壳的内部,所述活塞板与中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塞板的一侧壁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检测头连接,所述检测头电连接有辅助电机,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检测头连接,所述铜管设于套圈之中;

所述中空腔的设定位置处安装有记录器;

所述侧托与第一升降柱之间设置有弹性柱;

所述套圈内设置有检测装置;

所述转载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运行组件;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底盘和滑轮,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两条横向滑槽,所述滑轮与滑槽为滑动连接,所述滑轮连接有第一供能部件;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有主座和第三升降柱,所述主座固定安装于底盘的顶部,所述第三升降柱固定安装于主座的顶部;

所述底盘的顶部安装有距离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管网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有转板、限位块;

所述第一驱动壳的一侧设有风孔,所述转板轴承连接在风孔的一端,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风孔的另一端;

所述中空腔与风孔之间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管网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行组件包括有加工仓、半扇板、伸缩杆、辅助夹具、斜轨;

所述加工仓固定安装于第三升降柱的顶部,所述半扇板铰链连接于加工仓的顶部,所述斜轨固定安装于半扇板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与斜轨为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电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杆与辅助夹具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电连接有第二供能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管网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仓的内部安装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有搅拌扇叶、第一清洁孔、第二清洁孔、喷口、回流孔;

所述加工仓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三供能部件,所述第三供能部件的输出端与搅拌扇叶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扇叶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一清洁孔设置于多组所述搅拌扇叶的中间,所述第二清洁孔设置于搅拌扇叶的端部侧面,所述喷口设置于辅助夹具的内壁上,所述回流孔设于辅助夹具的外侧,所述回流孔与第二清洁孔连通;

所述辅助夹具的内壁上设置有摩擦层;

所述第一清洁孔处设置有第一泵机,所述第二清洁孔处设置有第二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管网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机构与第一承载机构、转载机构辅助协同运行。

说明书 :

空调管网铺设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管网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空调管网铺设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工厂配置中央空调时,不同于常规家庭用中央空调的管路铺设,铜管长度需要多人配合抬起,再通过脚手架安装在房顶,此过程人员极易受伤且铜管安装不能保持高度统一,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保证管网铺设精度高的空调管网铺设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空调管网铺设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空调管网铺设系统,包括:
[0005] 第一承载机构,受控利用自身高度撑架起铜管并进行管网铺设的辅助运行;
[0006] 转载机构,利用自身的可移动机制运输和加工铜管;
[0007] 第二承载机构,受控固定铜管,与所述第一承载机构、转载机构处于一条水平线上。
[000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承载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运行组件;
[0009]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承接铜管,便于铜管升至设定高度;
[0010]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基座、踏板、支撑板、松紧栓、第一升降柱、侧撑杆;
[0011] 所述第一升降柱固定于基座的顶部中间,所述侧撑杆铰链安装于第一升降柱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部侧边,所述支撑板上贯通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相应垂直贯通基座,所述松紧栓螺纹连接在穿孔内部,所述踏板贯通基座与支撑板固定;
[0012] 所述踏板和侧撑杆的底部平整且均固定贴合有防滑层;
[0013] 所述松紧栓的底部设置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侧撑杆电连接。
[001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运行组件包括有侧托、套圈、检测头、铜管、第一驱动壳、弹簧、中空腔、活塞板、连接杆、第二升降柱;
[0015] 所述侧托铰链连接于第一升降柱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升降柱固定安装于第一升降柱的顶部,所述套圈固定安装于第二升降柱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壳固定安装于套圈的内壁上,所述中空腔贯通第一驱动壳的内部,所述活塞板与中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塞板的一侧壁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检测头连接,所述检测头电连接有辅助电机,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检测头连接,所述铜管设于套圈之中;
[0016] 所述中空腔的设定位置处安装有记录器;
[0017] 所述侧托与第一升降柱之间设置有弹性柱;
[0018] 所述套圈内设置有检测装置。
[001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有转板、限位块;
[0020] 所述第一驱动壳的一侧设有风孔,所述转板轴承连接在风孔的一端,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风孔的另一端;
[0021] 所述中空腔与风孔之间贯通。
[002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载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运行组件;
[0023]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底盘和滑轮,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两条横向滑槽,所述滑轮与滑槽为滑动连接,所述滑轮连接有第一供能部件;
[0024]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有主座和第三升降柱,所述主座固定安装于底盘的顶部,所述第三升降柱固定安装于主座的顶部;
[0025] 所述底盘的顶部安装有距离感应器。
[0026]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运行组件包括有加工仓、半扇板、伸缩杆、辅助夹具、斜轨;
[0027] 所述加工仓固定安装于第三升降柱的顶部,所述半扇板铰链连接与加工仓的顶部,所述斜轨固定安装于半扇板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电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杆与斜轨为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与辅助夹具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电连接有第二供能部件。
[002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工仓的内部安装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有搅拌扇叶、第一清洁孔、第二清洁孔、喷口、回流孔;
[0029] 所述加工仓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三供能部件,所述第三供能部件的输出端与搅拌扇叶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扇叶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一清洁孔设置于多组所述搅拌扇叶的中间,所述第二清洁孔设置于搅拌扇叶的端部侧面,所述喷口设置于辅助夹具的内壁上,所述回流孔设于辅助夹具的外侧,所述回流孔与第二清洁孔连通;
[0030] 所述辅助夹具的内壁上设置有摩擦层;
[0031] 所述第一清洁孔处设置有第一泵机,所述第二清洁孔处设置有第二泵机。
[003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承载机构与第一承载机构、转载机构辅助协同运行。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检测头,检测头24来回移动带动活塞板32来回移动,活塞板32在中空腔29中滑动将中空腔29内部气体挤压排出,气流通过风孔吹出,气流吹出时顶开转板31,并将之前检测头24敲击脱落的附着物吹走,当活塞板32回收时,转板31复位,由于限位块30的存在,转板31复位时不会继续内缩,弹簧33可以增加活塞板32和检测头24的复位速度。

附图说明

[003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5]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是本发明的转载机构示意图;
[0037]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承载机构示意图;
[0038] 图4是本发明的辅助夹具示意图;
[0039] 图5是本发明的套圈示意图;
[0040] 图6是本发明的加工仓示意图;
[0041] 图7是本发明的检测头示意图;
[0042] 图中:1、第一承载机构;2、第二承载机构;3、转载机构;4、基座;5、踏板;6、松紧栓;7、支撑板;8、第一升降柱;9、侧撑杆;10、侧托;11、套圈;12、第二升降柱;13、滑轮;14、底盘;
15、主座;16、第三升降柱;17、半扇板;18、辅助夹具;19、喷口;21、斜轨;23、伸缩杆;24、检测头;25、铜管;26、加工仓;27、第一驱动壳;28、连接杆;29、中空腔;30、限位块;31、转板;32、活塞板;33、弹簧;34、搅拌扇叶;35、第一清洁孔;36、第二清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4]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空调管网铺设系统,第一承载机构1,受控利用自身高度撑架起铜管25并进行管网铺设的辅助运行;
[0045] 转载机构3,利用自身的可移动机制运输和加工铜管25;
[0046] 第二承载机构2,受控固定铜管25,与第一承载机构1、转载机构3处于一条水平线上;
[0047] 人员将铜管25的一端扶上第一承载机构1的一侧,此时第一承载机构1处于最低位,减轻人员的铜管25抬起负担,降低人员受伤率;
[0048] 此时转载机构3位于第一承载机构1的一旁,人员再将铜管25扶持上转载机构3并固定好,利用转载机构3带动铜管25运输至第二承载机构2,第二承载机构2通常位于直线路径的末端,运行完成后再调整第一承载机构1、转载机构3和第二承载机构2三者之间的高度,保证铜管25处于水平状态,铜管25位置不正,导致空调的运行效果不佳。
[0049] 第一承载机构1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运行组件;
[0050] 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承接铜管25,便于铜管25升至设定高度;
[0051]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基座4、踏板5、支撑板7、松紧栓6、第一升降柱8、侧撑杆9;
[0052] 第一升降柱8固定于基座4的顶部中间,侧撑杆9铰链安装于第一升降柱8的侧壁上,支撑板7固定安装于基座4的顶部侧边,支撑板7上贯通设有穿孔,穿孔相应垂直贯通基座4,松紧栓6螺纹连接在穿孔内部,踏板5贯通基座4与支撑板7固定;
[0053] 踏板5和侧撑杆9的底部平整且均固定贴合有防滑层;
[0054] 松紧栓6的底部设置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与侧撑杆9电连接;
[0055] 利用第一升降柱8控制整个第一承载机的高度;
[0056] 将基座4垂直于地面放置,通过旋钮松紧栓6控制基座4与地面之间的稳定程度,当松紧栓6扭紧后,踏板5与地面紧贴,且松紧栓6与支撑板7逐渐紧贴时触发压力开关,压力开关启动,侧撑杆9由紧贴第一升降柱8的状态逐渐外扩,最终与地面接触,通过侧撑杆9与踏板5的支撑,使得第一承载机构1和第二承载机构2的稳定性高,避免转载机构3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
[0057] 侧撑杆9的启停运行均由侧撑杆专用电机提供动力。
[0058] 第一运行组件包括有侧托10、套圈11、检测头24、铜管25、第一驱动壳27、弹簧33、中空腔29、活塞板32、连接杆28、第二升降柱12;
[0059] 侧托10铰链连接于第一升降柱8的侧壁上,第二升降柱12固定安装于第一升降柱8的顶部,套圈11固定安装于第二升降柱12的顶部,第一驱动壳27固定安装于套圈11的内壁上,中空腔29贯通第一驱动壳27的内部,活塞板32与中空腔29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杆2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塞板32的一侧壁上,连接杆28的另一端与检测头24连接,检测头24电连接有辅助电机,弹簧33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壳27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检测头24连接,铜管25设于套圈11之中;
[0060] 中空腔29的设定位置处安装有记录器;
[0061] 所述侧托10与第一升降柱8之间设置有弹性柱;
[0062] 侧托10用于支撑铜管25,侧托10与第一升降柱8之间为铰链弹性结构,当铜管25在侧托10上滑动式,侧托10可以根据铜管25的位置进行实时调整,使得铜管25不会上翘;
[0063] 铜管25通过侧托10进入套圈11中,套圈11立即通过检测头24将铜管25固定住,由于检测头24可借由弹簧33在一定空间内进行移动,铜管25可以在套圈11中流畅滑动,检测头24以固定频率对铜管25进行撞击,通过撞击一方面确认此铜管25的表面是否有凹陷和凸起,另一方面以高频撞击将铜管25表面的附着物除去;
[0064] 记录器用于记录活塞板32通过的状态,若是活塞板32处于设定区域内,则表示铜管25合格,若是活塞板32复位时位置脱离设定区域,在表示铜管25表面有瑕疵,记录器的数据实时连接人员移动端,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端清晰观察出铜管25是否合格。
[0065] 检测装置包括有转板31、限位块30;
[0066] 第一驱动壳27的一侧设有风孔,转板31轴承连接在风孔的一端,限位块30固定安装在风孔的另一端;
[0067] 中空腔29与风孔之间贯通;
[0068] 检测头24来回移动带动活塞板32来回移动,活塞板32在中空腔29中滑动将中空腔29内部气体挤压排出,气流通过风孔吹出,气流吹出时顶开转板31,并将之前检测头24敲击脱落的附着物吹走,当活塞板32回收时,转板31复位,由于限位块30的存在,转板31复位时不会继续内缩,弹簧33可以增加活塞板32和检测头24的复位速度。
[0069] 转载机构3包括有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运行组件;
[0070]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底盘14和滑轮13,底盘14的底部设置有两条横向滑槽,滑轮13与滑槽为滑动连接,滑轮13连接有第一供能部件;
[0071] 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有主座15和第三升降柱16,主座15固定安装于底盘14的顶部,第三升降柱16固定安装于主座15的顶部;
[0072] 底盘14的顶部安装有距离感应器;
[0073] 第二升降柱12的初始位置为铜管25安装高度,将铜管25的一端通过套圈11固定住,期间人力辅助,再调整第一升降柱8的高度,使得铜管25处于水平状态,第一承载机构1、转载机构3、第二承载机构2均安装有校准仪,校准仪之间互相对应,将铜管25立于水平位置;
[0074] 转载机构3通过底盘14和滑轮13带动铜管25进行移动,滑槽可以调节滑轮13的位置,使得滑轮13的适应地面的类型更多。
[0075] 第二运行组件包括有加工仓26、半扇板17、伸缩杆23、辅助夹具18、斜轨21;
[0076] 加工仓26固定安装于第三升降柱16的顶部,半扇板17铰链连接与加工仓26的顶部,斜轨21固定安装于半扇板17的内壁上,伸缩杆23与斜轨21为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3电连接有驱动电机,伸缩杆23与辅助夹具18为固定连接,伸缩杆23电连接有第二供能部件;
[0077] 铜管25进入半扇板17中时,半扇板17的初始位置为外扩状,即两个半扇板17之间的角度呈180度,铜管25进入后两个半扇板17逐渐相向移动,直到聚合,接着伸缩柱继续移动带动辅助夹具18朝向铜管25的位置,直到辅助夹具18与铜管25紧贴,达到固定铜管25的效果,在铜管25运输过程中不会脱落。
[0078] 加工仓26的内部安装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有搅拌扇叶34、第一清洁孔35、第二清洁孔36、喷口19、回流孔;
[0079] 加工仓26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三供能部件,第三供能部件的输出端与搅拌扇叶34固定连接,搅拌扇叶34设置有多组,第一清洁孔35设置于多组搅拌扇叶34的中间,第二清洁孔36设置于搅拌扇叶34的端部侧面,喷口19设置于辅助夹具18的内壁上,回流孔设于辅助夹具18的外侧,回流孔与第二清洁孔36连通;
[0080] 辅助夹具18的内壁上设置有摩擦层;
[0081] 第一清洁孔35处设置有第一泵机,第二清洁孔36处设置有第二泵机;
[0082] 当一根铜管25被运输至第二承载机构2,则人员将铜管25的一端放置在另一组转载机构3上,运输至下一个承载机构,当铜管25铺设并焊接完毕,则转载机构3再次校准铜管25高度,并移动至铜管25与铜管25之间的交界处,准备去毛刺流程;
[0083] 第一泵机抽取加工仓26内清洁液通过喷口19附着在铜管25的焊接口处,喷射量固定,清洁液抽取完成,辅助夹具18通过斜轨21进行滑动,将清洁液均匀涂抹在铜管25上,在通过第二泵机将表层多余的清洁液通过回流孔输送至第二清洁孔36处,最后流入加工仓26,实现清洁液的循环,减少清洁液不必要浪费,清洁液若是脱离焊接区域,在铜管25表面随意外流,清洁液长期附着对铜管25表面造成腐蚀;
[0084] 辅助夹具在清洁液覆盖铜管后,围绕斜轨21进行重复摩擦,将焊接口处的毛刺去除;
[0085] 通过上述清洁液的运作,重复多次,利用少量多次清洁的方式在设定焊接区域将两根铜管25的焊接口清洁完成。
[0086] 第二承载机构2与第一承载机构1、转载机构3辅助协同运行。
[008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8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