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231243.7

文献号 : CN11541079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美岐

申请人 : 保定中亚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包括:悬梁安装架总成,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用于将整体变压器安装在电缆杆体上,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包裹在所述变压器上,且所述变压器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内壁的承托面上。整体变压器在使用时,防护盖的设置用于将环围引流器,使得位于上方的环围引流器在外部热量交换时保持稳定状态,保证了环围引流器的安全,环围引流器用于将下方的冷却油液进行向上输送,使得内部受热的带温度的冷却油流动至外部后实现热量分散,以实现降温的目的,另外冷却油输送至变压器上方后,利用油液重力流动使其覆盖在变压器的表面,使其稳定接触成油液膜的状态,这样能够迅速的实现降温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梁安装架总成,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用于将整体变压器安装在电缆杆体上,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包裹在所述变压器上,且所述变压器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内壁的承托面上;

所述整体变压器包括壳体部分和变压器总成,所述壳体部分套设在所述变压器总成上,所述壳体部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内壁的底部;

环围引流器,所述环围引流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所述环围引流器的中端裸露在所述壳体部分的正上方,所述环围引流器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部分的一侧,且所述环围引流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变压器总成的正上方;

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固定连接在所述整体变压器的顶部,且所述整体变压器具有多个防护贯穿口,所述防护盖用于对所述环围引流器进行加固;

所述壳体部分包括防爆罩,所述连接座包括防爆座,所述防爆座与所述防爆罩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防爆座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底座,所述防爆罩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围槽,所述环围槽内套设有框式外排冷却格栅,所述密封底座与所述变压器总成底部固定连通;

所述环围引流器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底座内,所述冷却池内壁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排管,所述排管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总接管,所述总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液套,所述进液套上设置有微型排液泵,所述排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竖向方形冷却套,所述竖向方形冷却套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弯管一,所述弯管一的顶端固定连通有U形管,所述U形管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散热叶片,所述U形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弯管二,所述弯管二底端固定连通有分导头;

所述散热叶片包括有密封条状部分,所述密封条状部分的底部等距离设置有竖向隔离导热条,所述竖向隔离导热条将所述U形管内腔通道均分为多个微通道;

所述变压器总成包括集合箱,所述集合箱中部设置有格挡,所述格挡将集合箱分为两个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内固定连接有收拢套,所述收拢套的顶部设置有聚集腔,所述收拢套顶部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固定腔,所述圆柱固定腔内固定连接有变压器件,所述圆柱固定腔与所述变压器件之间预留有环形间隙,所述变压器件上套设有密封套,所述环形间隙内腔的上方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等距离设置有渗透分流槽;

所述圆柱固定腔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聚液罩,所述聚液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变压器件之间设置有弧形通道,所述导向板底部位于所述弧形通道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流片;

所述圆柱固定腔内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分流板,位于两侧多个分流板之间设置有空余腔,相邻两个分流板之间形成一个竖向通道,多个竖向通道内侧设置有过流槽,所述过流槽内套设有浮漂板,所述浮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磁性囊,所述浮球内腔设置有真空腔;

所述浮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竖向通道的内腔,且所述导向杆的两侧与所述竖向通道内壁两侧设置的滤网层的表面接触,所述滤网层边缘设置有用于将导向杆限位的竖向限位条,所述聚液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弧形夹流片的底部与所述封闭板之间预留有间距,所述过流槽与所述冷却池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包括承重底座板,所述承重底座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承重卡槽,所述承重底座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加强条,两个所述加强条相对一侧通过连接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加强条的顶部横向连接有横向条,前后两个所述横向条顶部的一侧均开设有豁口槽,纵向两个所述豁口槽内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在电缆杆上的紧箍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一、所述U形管、所述弯管二和所述散热叶片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腐层,所述冷却池内灌装有冷却油液。

说明书 :

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

背景技术

[0002]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0003] 现有的变压器采用油冷方式对变压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主要利用冷却油比热容差异对迅速产生的高温物体进行限位作用,而现有变压器中的冷却油为静置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热量聚集时,其包裹于热源的冷却油将热量向外部疏导,这样由于冷却油物流动性,热量疏导效率极差,这种方式仅适合变压器空载或者轻载运行时,而当超载的变压器内部无冷却运行,易造成漏液,内部热量聚集使变压器出现爆炸的问题。
[0004] 发明人针对上述的现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包括:
[0006] 悬梁安装架总成,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用于将整体变压器安装在电缆杆体上,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包裹在所述变压器上,且所述变压器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内壁的承托面上;
[0007] 所述整体变压器包括壳体部分和变压器总成,所述壳体部分套设在所述变压器总成上,所述壳体部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内壁的底部;
[0008] 环围引流器,所述环围引流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所述环围引流器的中端裸露在所述壳体部分的正上方,所述环围引流器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部分的一侧,且所述环围引流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变压器总成的正上方;
[0009] 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固定连接在所述整体变压器的顶部,且所述整体变压器具有多个防护贯穿口,所述防护贯穿口用于对所述环围引流器进行加固。
[0010]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悬梁安装架总成包括承重底座板,所述承重底座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承重卡槽,所述承重底座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加强条,两个所述加强条相对一侧通过连接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加强条的顶部横向连接有横向条,前后两个所述横向条顶部的一侧均开设有豁口槽,纵向两个所述豁口槽内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在电缆杆上的紧箍套。
[0011]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壳体部分包括防爆罩,所述连接座包括防爆座,所述防爆座与所述防爆罩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防爆座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底座,所述防爆罩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围槽,所述环围槽内套设有框式外排冷却格栅,所述密封底座与所述变压器总成底部固定连通。
[0012]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环围引流器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底座内,所述冷却池内壁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排管,所述排管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总接管,所述总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液套,所述进液套上设置有微型排液泵,所述排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竖向方形冷却套,所述竖向方形冷却套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弯管一,所述弯管一的顶端固定连通有U形管,所述U形管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散热叶片,所述U形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弯管二,所述弯管二底端固定连通有分导头。
[0013]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散热叶片包括有密封条状部分,所述密封条状部分的底部等距离设置有竖向隔离导热条,所述竖向隔离导热条将所述U形管内腔通道均分为多个微通道。
[0014]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总成包括集合箱,所述集合箱中部设置有格挡,所述格挡将集合箱分为两个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内固定连接有收拢套,所述收拢套的顶部设置有聚集腔,所述收拢套顶部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固定腔,所述圆柱固定腔内固定连接有变压器件,所述圆柱固定腔与所述变压器件之间预留有环形间隙,所述变压器件上套设有密封套,所述环形间隙内腔的上方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等距离设置有渗透分流槽。
[0015]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圆柱固定腔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聚液罩,所述聚液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变压器件之间设置有弧形通道,所述导向板底部位于所述弧形通道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流片。
[0016]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圆柱固定腔内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分流板,位于两侧多个分流板之间设置有空余腔,相邻两个分流板之间形成一个竖向通道,多个竖向通道内侧设置有过流槽,所述过流槽内套设有浮漂板,所述浮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磁性囊,所述浮球内腔设置有真空腔。
[0017]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浮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竖向通道的内腔,且所述导向杆的两侧与所述竖向通道内壁两侧设置的滤网层的表面接触,所述滤网层边缘设置有用于将导向杆限位的竖向限位条,所述聚液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弧形夹流片的底部与所述封闭板之间预留有间距,所述过流槽与所述冷却池内腔连通。
[0018]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优选的,所述弯管一、U形管、所述U形管、所述弯管二和所述散热叶片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腐层,所述冷却池内灌装有冷却油液。
[0019]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通过四柱电缆杆均进行搭架处理,将悬梁安装架总成固定后,即可实现对整体的变压器安装操作,防护盖的设置用于将环围引流器,使得位于上方的环围引流器在外部热量交换时保持稳定状态,保证了环围引流器的安全,另外防护盖可将雨水形成水帘向外部分散,避免雨水在整体变压器表面聚集形成积水的情况,环围引流器用于将下方的冷却油液进行向上输送,使得内部受热的带温度的冷却油流动至外部后实现热量分散,以实现降温的目的,另外冷却油输送至变压器上方后,利用油液重力流动使其覆盖在变压器的表面,使其稳定接触成油液膜的状态,这样能够迅速的实现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中悬梁安装架总成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中集合箱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集合箱的正面剖视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图4中B处放大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中环围引流器的示意图。
[0029] 图中,1悬梁安装架总成、101承重底座板、102承重卡槽、103加强条、104连接条、105横向条、106豁口槽、107加强梁、2连接座、201密封底座、202防爆座、3变压器总成、301集合箱、301‑1安装室、302收拢套、303聚集腔、304格挡、305圆柱固定腔、306固定环、307密封套、308渗透分流槽、309变压器件、310空余腔、311竖向通道、312滤网层、313分流板、314弧形夹流片、315聚液罩、316导向板、317弧形通道、318封闭板、319竖向限位条、320磁性囊、
321真空腔、322浮球、323固定条、324浮漂板、325导向杆、326过流槽、4环围引流器、401U形管、402散热叶片、403防腐层、404、405弯管二、406弯管一、407竖向方形冷却套、408冷却池、
409总接管、410冷却油液、411微型排液泵、412进液套、413排管、5壳体部分、501防爆罩、502框式外排冷却格栅、6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31] 实施例1
[0032]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围式冷却变压器,包括:
[0033] 悬梁安装架总成1,悬梁安装架总成1用于将整体变压器安装在电缆杆体上,悬梁安装架总成1包裹在变压器上,且变压器的底部固定在悬梁安装架总成1内壁的承托面上;
[0034] 其中,整体变压器包括壳体部分5和变压器总成3,壳体部分5套设在变压器总成3上,壳体部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连接座2固定连接在悬梁安装架总成1内壁的底部;
[0035] 环围引流器4,环围引流器4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座2内,环围引流器4的中端裸露在壳体部分5的正上方,环围引流器4的另一端贯穿壳体部分5的一侧,且环围引流器4的另一端位于变压器总成3的正上方;
[0036] 防护盖6,防护盖6固定连接在整体变压器的顶部,且整体变压器具有多个防护贯穿口,防护贯穿口用于对环围引流器4进行加固。
[0037] 整体变压器在使用时,首先在四柱电缆杆均进行搭架处理,将悬梁安装架总成1固定后,即可实现对整体的变压器安装操作,防护盖6的设置用于将环围引流器4,使得位于上方的环围引流器4在外部热量交换时保持稳定状态,保证了环围引流器4的安全,另外防护盖6可将雨水形成水帘向外部分散,避免雨水在整体变压器表面聚集形成积水的情况,环围引流器4用于将下方的冷却油液进行向上输送,使得内部受热的带温度的冷却油流动至外部后实现热量分散,以实现降温的目的,另外冷却油输送至变压器上方后,利用油液重力流动使其覆盖在变压器的表面,使其稳定接触成油液膜的状态,这样能够迅速的实现降温的目的。
[0038] 在对变压器进行安装时,悬梁安装架总成1包括承重底座板101,承重底座板10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承重卡槽102,承重底座板10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加强条103,两个加强条103相对一侧通过连接条104固定连接,两个加强条103的顶部横向连接有横向条105,前后两个横向条105顶部的一侧均开设有豁口槽106,纵向两个豁口槽106内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强梁107,加强梁10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在电缆杆上的紧箍套。
[0039] 首先在四柱电缆杆均进行搭架处理,这样形成一个H形的平放支架,将承重卡槽102套在H形的平放支架上,并采用螺栓将其固定住,将紧箍套固定在横向条105的顶部后,使紧箍套固定在电杆上,均采用螺栓进行锁住,通过对悬梁安装架总成1的设置,承重底座板101可用于将整体进行承托,两个加强条103和连接条104形成竖向H形围挡,并经过在竖向H形围挡顶部设置横向条105,这样能够将整体变压器进行固定的基础上,能够起到对变压器进行保护,避免出现错位的问题出现,而且通过紧箍套将整体固定在电杆上,可有效的进行将整体的重力进行侧向分散,使得重力分散在电缆杆上,进而保证了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0040] 实施例2
[0041] 变压器还存在外壳部分,壳体部分5包括防爆罩501,连接座2包括防爆座202,防爆座202与防爆罩501之间固定连接,防爆座202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底座201,防爆罩50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围槽,环围槽内套设有框式外排冷却格栅502,密封底座201与变压器总成3底部固定连通。
[0042] 防爆座202与防爆罩501起到对整体进行一个安全性的保护,而防爆罩501使用时,由于环围槽的设计,使得框式外排冷却格栅502内框部分内置人环围槽内部,这样当内部变压器出现过载时,产生的高温一部分可以与防爆罩501的内壁接触实现散热的目的,而且框式外排冷却格栅502内壁与内部的热量接触,这样起到将内部的部分的热量进行疏导,做到自身散热的目的,进而能增加散热的效果。
[0043] 实施例3
[0044] 参照图7所示,环围引流器4包括冷却池408,冷却池408固定连接在密封底座201内,冷却池408内壁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排管413,排管413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总接管409,总接管409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液套412,进液套412上设置有微型排液泵411,排管413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竖向方形冷却套407,竖向方形冷却套407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弯管一406,弯管一406的顶端固定连通有U形管401,U形管40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散热叶片402,U形管40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弯管二404,弯管二404底端固定连通有分导头405,弯管一406、U形管401、U形管401、弯管二404和散热叶片40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腐层403,冷却池408内灌装有冷却油液410。
[0045] 当变压器内部出现过载高温时,微型排液泵411带有温度监测功能,其设置在变压器过载位置附近,温度检测器检测温度过高时,可开启控制电路对微型排液泵411进行启动,这样微型排液泵411将冷却油液410从进液套412内吸入并分散在多个排管413内,经过排管413的冷却油液410从竖向方形冷却套407进入到弯管一406内,在通过U形管401之后从弯管二404上设置的分导头405内流向集合箱301的上方,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冷却油液410在集合箱301上聚集后,冷却油液410可覆盖在变压器件309的表面,实现温度交换的目的,而冷却油液410在冷却池408内可将上方的变压器件309产生的温度进行冷却,这样在常态化使用时,也就说在空载与轻载的状态下,可直接利用下方的冷却油液410将变压器件
309温度进行降温,而过载时,在轻载受温后的冷却油液410经过向上排出,使其与外部温度接触后,形成降低温度的作用,这样是温度处于常态后,冷却油液410流动到变压器件309顶部时,可快速的实现降温的目的。
[0046] 为了提高受热冷却油液410降温速率,散热叶片402包括有密封条状部分,密封条状部分的底部等距离设置有竖向隔离导热条,竖向隔离导热条将U形管401内腔通道均分为多个微通道。
[0047] 通过对散热叶片402的设置,通过散热叶片402上的竖向隔离导热条将U形管401内腔通道均分为多个微通道,这样带有温度的冷却油液410经过时实现分散处理,提高了温度流失速度,而竖向隔离导热条接触带温度的冷却油液410后,可快速的将温度进行疏导,这样进一步提高降温的目的。
[0048] 实施例4
[0049] 该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4、图5和图6所示的,变压器总成3包括集合箱301,集合箱301中部设置有格挡304,格挡304将集合箱301分为两个安装室301‑1,安装室301‑1内固定连接有收拢套302,收拢套302的顶部设置有聚集腔303,收拢套302顶部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固定腔305,圆柱固定腔305内固定连接有变压器件309,圆柱固定腔305与变压器件309之间预留有环形间隙,变压器件309上套设有密封套307,环形间隙内腔的上方套设有固定环306,固定环306上等距离设置有渗透分流槽308。
[0050] 分导头405将冷却油液410匀分至收拢套302上方的聚集腔303内,由于圆柱固定腔305与聚集腔303以及环围引流器4输送部分和冷却池408行程闭环回路,这样当冷却池408内的冷却油液410液位降低时,下方压力会下降,这样聚集腔303部分的气压增加,进而能够帮助冷却油液410向下渗透,进而使得冷却油液410形成顺畅且稳流的状态,提高了降温的速率,当冷却油液410在聚集腔303上聚集后,在下方负压的作用下和冷却油液410自身的重力下,可从圆柱固定腔305上方的密封套307处向渗透分流槽308处流动,这样冷却油液410进入到渗透分流槽308内时,首先在聚集腔303内形成静置的状态,进而有效的进行沉淀作用,而聚集腔303内的渗透分流槽308内设置有隔离网用于隔离杂质,这样起到净化的油液的作用。
[0051] 在上述实施例中,圆柱固定腔305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聚液罩315,聚液罩3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316,导向板316与变压器件309之间设置有弧形通道317,导向板316底部位于弧形通道31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流片314,圆柱固定腔305内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分流板313,位于两侧多个分流板313之间设置有空余腔310,相邻两个分流板313之间形成一个竖向通道311,多个竖向通道311内侧设置有过流槽326,过流槽326内套设有浮漂板324,浮球3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323,固定条3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球322,浮球322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磁性囊320,浮球322内腔设置有真空腔321,浮球3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25,导向杆325贯穿竖向通道311的内腔,且导向杆325的两侧与竖向通道311内壁两侧设置的滤网层312的表面接触,滤网层312边缘设置有用于将导向杆325限位的竖向限位条319,聚液罩3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封闭板318,弧形夹流片314的底部与封闭板318之间预留有间距,过流槽326与冷却池408内腔连通。
[0052] 当冷却油液410进入到导向板316的位置时,导向板316将冷却油液410分散进入到导向板316与变压器件309之间设置有弧形通道317内,由于导向板316底部位于弧形通道317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夹流片314,这样冷却油液410在弧形夹流片314与变压器件309之间设置的弧形通道317经过时,可以形成油帘,充分的与变压器件309接触,进而可以形成环围的状态,这样实现充分接触的目的,接触过的冷却油液410在聚液罩315的作用下被聚集,而封闭板318与弧形夹流片314的底部形成间距,进而冷却油液410液面在弧形夹流片314向上上升,这样一方面使得接触后的油液形成沉淀的状态,而且使得油液在过流槽326内聚集,液面上升的过程中,能够使得浮球322和浮球322向上抬升,这样磁性囊320可将油液内的金属进行吸附,另外每当浮球322和浮球322向上抬升时,导向杆325能够与滤网层312的表面接触,可实现对滤网层312的表面进行刮除操作,这样可以实现聚集的油液能够使得高温处的温度快速的疏导传递,而且又能通过弧形通道317和弧形夹流片314将杂质聚集,进而可以在快速的降温过程中起到油液流动的目的,而且能够使得热量快速的传递,还能够对内部的杂质进行清除操作,使得环围式设计更加实用变压器在空载、轻载和过载的情况下散热,进而保证了变压器的安全。
[0053]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0054]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55]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