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374956.9

文献号 : CN1154208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董春

申请人 : 四川瑞吉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适用于碳中和、碳排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流量测量装置保持清洁的状态下,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流量Q;通过以下方式使流量测量装置保持清洁状态:在预设时间t内,当测得管道内气体的瞬时流量值Q1与平均流量值Q0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Q0‑Q1>p的频次f1,达到或超过预设频次f0时,取出流量测量装置的枢转装置,并进行清洁,清洁后再安装至管道上;其中p为预设常量;S2:通过浓度测量装置测量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S3:根据气体的流量Q和含碳浓度C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碳含量。本发明从流量测量和浓度测量的角度提高管道内气体碳含量测量的精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流量测量装置保持清洁的状态下,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流量Q;

通过以下方式使流量测量装置保持清洁状态:在预设时间t内,当测得管道内气体的瞬时流量值Q1与平均流量值Q0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Q0‑Q1>p的频次f1,达到或超过预设频次f0时,取出流量测量装置的枢转装置,并进行清洁,清洁后再安装至管道上;其中p为预设常量;

S2:通过浓度测量装置测量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S3:根据所述气体的流量Q和含碳浓度C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碳含量;

步骤S1中,流量测量装置包括:

枢转装置,所述枢转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枢转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至所述管道上;所述枢转部包括第一枢转体和第二枢转体,所述第二枢转体枢转安装至所述第一枢转体的远端;枢转轴,所述枢转轴的轴体部分枢转安装至所述固定部上的安装孔内,且所述枢转轴的远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枢转体的近端;

在固定部与管道的开孔之间设置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可开启和封闭的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供所述枢转装置伸入;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管道的导流区域内,所述支撑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枢转体,使所述第二枢转体绕其枢转中心旋转;所述支撑件为为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密封部的一侧,并且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管道的内侧,当枢转部未伸入至管道内时,支撑杆具有预制的弹性弯曲结构,支撑杆可对应遮蔽密封部上的缺口;当枢转部伸入至管道内的过程中,会将支撑杆顶开,支撑杆在回弹作用下抵接固定部的外周壁面,并与气体的来流方向相对;

速度传感器,所述枢转轴的近端连接至速度传感器的输入轴。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出流量测量装置上的枢转装置时,调整所述枢转轴的旋转角度,使所述第二枢转体与所述支撑件抵接,并使所述第二枢转体与所述第一枢转体位于同一轴线上,向外取出枢转装置;

取出枢转装置后,将位于管道上的安装口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浓度测量装置包括:

含碳气体捕捉器,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为封闭结构,所述第一管体的近端为开放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周向上,且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开设有第一侧孔,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近端开设有第二侧孔,所述第二侧孔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侧孔的开孔面积;所述第一侧孔与所述第二侧孔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同一侧;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可旋转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所述第二管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孔相互对应的第一导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侧孔相互对应的第二导通孔;所述第一侧孔与第一导通孔、所述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中,任意一组择一导通;

所述含碳气体捕捉器部分伸入至所述管道的输气通道内,并且所述第一侧孔位于所述输气通道的中心区域;

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管体与浓度传感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将浓度测量装置安装在管道上:将所述第一管体上的第一侧孔与第二侧孔正对气体的来流方向安装至管道内;或者,将第一管体安装至管道内,然后旋转所述第一管体,使所述第一侧孔与第二侧孔正对气体的来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21:旋转第二管体,分别使第一侧孔与第一导通孔导通和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导通,测量对应的浓度值,将第一侧孔与第一导通孔导通时的浓度测量值记为C1,将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导通时的测量值记为C2;

S22:根据C1和C2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当所述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导通时,测得的C2的波动大于预设值时,清理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当测量得到的C1与C2之间满足以下数学关系:|C1‑C2|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取出含碳气体捕捉器时,旋转密封件使所述安装口密封。

说明书 :

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碳中和、碳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因此,国家将对各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碳排放进行含碳量监控;首先需要对企业排放气体中的碳浓度进行测量,从而获得排放气体中的含碳量。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号为CN113341080B的专利,其用于电力生产的碳排放监测报警系统,然而其并没有解决,实际测量得到的碳排放量和企业标称的碳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4] S1:在流量测量装置保持清洁的状态下,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流量Q;
[0005] 通过以下方式使流量测量装置保持清洁状态:在预设时间t内,当测得管道内气体的瞬时流量值Q1与平均流量值Q0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Q0‑Q1>p的频次f1,达到或超过预设频次f0时,取出流量测量装置的枢转装置,并进行清洁,清洁后再安装至管道上;其中p为预设常量;
[0006] S2:通过浓度测量装置测量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
[0007] S3:根据所述气体的流量Q和含碳浓度C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碳含量。
[0008] 优选地,步骤S1中,流量测量装置包括:
[0009] 枢转装置,所述枢转装置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至所述管道上;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包括第一枢转体和第二枢转体,所述第二枢转体枢转安装至所述第一枢转体的远端;枢转轴,所述枢转轴的轴体部分枢转安装至所述固定部上的安装孔内,且所述枢转轴的远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枢转体的近端;
[0010]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管道的导流区域内,所述支撑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枢转体,使所述第二枢转体绕其枢转中心旋转;
[0011] 速度传感器,所述枢转轴的近端连接至速度传感器的输入轴。
[0012] 优选地,取出流量测量装置上的枢转装置时,调整所述枢转轴的旋转角度,使所述第二枢转体与所述支撑件抵接,并使所述第二枢转体与所述第一枢转体位于同一轴线上,向外取出枢转装置;
[0013] 取出枢转装置后,将位于管道上的安装口密封。
[0014] 优选地,步骤S2中,浓度测量装置包括:
[0015] 含碳气体捕捉器,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为封闭结构,所述第一管体的近端为开放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周向上,且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开设有第一侧孔,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近端开设有第二侧孔,所述第二侧孔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侧孔的开孔面积;所述第一侧孔与所述第二侧孔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同一侧;
[0016]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可旋转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所述第二管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孔相互对应的第一导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侧孔相互对应的第二导通孔;所述第一侧孔与第一导通孔、所述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中,任意一组择一导通;
[0017] 所述含碳气体捕捉器部分伸入至所述管道的输气通道内,并且所述第一侧孔位于所述输气通道的中心区域;
[0018] 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管体与浓度传感器连通。
[0019] 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将浓度测量装置安装在管道上:
[0020] 将所述第一管体上的第一侧孔与第二侧孔正对气体的来流方向安装至管道内;或者,将第一管体安装至管道内,然后旋转所述第一管体,使所述第一侧孔与第二侧孔正对气体的来流方向。
[0021] 优选地,在步骤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2] S21:旋转第二管体,分别使第一侧孔与第一导通孔导通和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导通,测量对应的浓度值,将第一侧孔与第一导通孔导通时的浓度测量值记为C1,将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导通时的测量值记为C2;
[0023] S22:根据C1和C2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
[0024]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当所述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导通时,测得的C2的波动大于预设值时,清理管道。
[0025]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当测量得到的C1与C2之间满足以下数学关系:|C1‑C2|
[0026] 优选地,当取出含碳气体捕捉器时,旋转密封件使所述安装口密封。
[0027] 有益效果:
[0028] 1、本发明中,当流量测量装置的枢转装置表面富集了较多的颗粒后将使得请转动的动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测量到的流量比真实流量低,在本发明中通过测量平均流量值Q0作为基准,当所测得的平均流量值Q0与瞬时流量值Q1之间的差值大于p的频次f1,达到或超过预设频次f0时,即可判断出枢转装置的动平衡失衡了,因而导致其具有周期性的间歇转速失稳,此时所测得的流量值与实际流量值之间具有较大的误差,因此需要将枢转装置取出,并清理附着在其表面的颗粒物等污垢,从而有利于提高气体流量Q的测量精度。
[0029] 2、本发明中,当第二侧孔与第二导通孔导通时,测得的C2的波动大于预设值,所述预设值的设定可表明,管道内附着的颗粒物脱落被第二侧孔、第二导通孔捕集,因此导致瞬时测得的C2将明显增加,当出现波动较大时,可充分表面脱落物较多,因此从另一方面表明管道内壁的附着物到达了一定的厚度,此时需要清理管道内壁的附着物,一方面可以提高管道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管道气体浓度检测的精度,降低误差。
[0030] 3、本发明中,当第一管体上的第一侧孔和第二侧孔和第二管体上的第一导通孔和第二导通孔被气体中的颗粒物封堵,或者被封堵达到预定的开度时,检测到的C1与C2将趋于相同,因此可通过该特点,提醒操作人员对碳气体捕捉器进行清洁,有利于提高碳浓度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流程图;
[003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是本发明中的流量测量装置安装在管道上的结构示意图,以及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 图4是本发明中的流量测量装置安装在管道上的剖面结构第一示意图;
[0036] 图5是本发明中的流量测量装置安装在管道上的剖面结构第二示意图,以及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7] 图6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枢转体的剖面结构第一示意图,以及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8] 图7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枢转体的剖面结构第二示意图,以及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9] 图8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枢转体处于水平状态的示意图,以及M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0] 图9是本发明中的密封部安装结构示意图,以及L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1] 图10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枢转体沿P方向拔出管道的第一示意图,以及F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2] 图11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枢转体沿P方向拔出管道的第二示意图,以及G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3] 图12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枢转体拔出管道的第三示意图,以及H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4] 图13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枢转体拔出管道的第四示意图,以及K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5] 图14是本发明中的密封阀安装至管道上的结构示意图,以及N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6] 图15是本发明中的密封阀开启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R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7] 图16是本发明中的密封阀关闭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S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8] 图17是本发明中的枢转部插入至密封阀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O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9] 图18是本发明中的弹性复位组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以及I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0] 图19是本发明中的弹性复位组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以及J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1] 图20是本发明中的弹性复位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以及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2] 图2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结构示意图,以及II、JJ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3] 图22是本发明提供的含碳气体捕捉器安装至管道上的结构示意图,以及A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4] 图23是本发明提供的含碳气体捕捉器安装至管道内腔的结构示意图,以及BB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5] 图2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管体的第一侧孔和第二管体的第一导通孔处于导通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以及MM、NN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6] 图2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管体的第二侧孔和第二管体的第二导通孔处于导通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以及KK、LL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7] 图26是本发明提供的鞘管安装至阀体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58] 图27是本发明提供的鞘管安装至阀体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以及WW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9] 图28是本发明提供的含碳气体捕捉器安装至密封阀的第一示意图,以及FF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0] 图29是本发明提供的阀芯处于密封状态,第一管体与阀芯抵接的结构示意图,以及GG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1] 图30是本发明提供的阀芯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HH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2] 图3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管体安装至密封阀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63] 图3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处于第一状态示意图,以及DD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4] 图3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处于第二状态示意图,以及CC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5] 图34是本发明提供的含碳气体捕捉器安装至密封阀的第二示意图,以及EE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6] 附图中:
[0067] 10、管道;100、导流区域;11、密封部;13、密封阀;13a、容置空间;130、驱动轮;131、阀体;132、阀芯;132a、导通孔;14、密封套;20、速度传感器;21、输入轴;30、枢转部;31、固定部;32、枢转轴;33、第一枢转体;33a、槽底部;330、单侧容置槽;330a、限位槽;332、固定件;332a、限位孔;333、弹簧;34、第二枢转体;341、安装块;341a、固定孔;345、迎风凹陷;34a、第一风杯;34b、第二风杯;340、安装轴;40、支架;41、安装板;50、支撑杆;610、轴向容置空间;
610a、球形容置空间;620、贯穿孔;63、转轮;64、限位凸台;70、含碳气体捕捉器;71、第二手柄;710、第二拨动部;711、第二管体;711a、第二导通孔;711b、第一导通孔;72、第一手柄;
720、第一拨动部;721、第一管体;721a、第二侧孔;721b、第一侧孔;73、鞘管;730、环形空间;
731、鞘管的管体;732、限位部;80、浓度传感器;81、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发明,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69] 通过申请人在长期的测量工作中发现:影响管道内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为:测量获得的含碳气体的浓度以及含碳气体的流量(实质为流速);
[0070] 对于含碳气体的浓度,经分析:
[0071] 目前含碳气体浓度测量装置的气体捕捉器是长期设置在输送管道上的,当对其进行拆卸清洁和检修时需要将对应管道截止,安装和维修好后再使管道复通,由于拆装不便,因此气体捕捉器的检修或清洁的拆卸频率较低,然而,经长期观察发现,含碳气体中通常会混合很多颗粒物,当含碳气体在管道中进行输送时,颗粒物会附着在用于检测含碳气体浓度的气体捕捉器的流通通道上,经分析,颗粒物中含碳量较高,因此当颗粒物附着在气体捕捉器的流通通道上时,经气体捕捉器的含碳气体流经至含碳浓度传感器之前会携带附着在气体捕捉器流通通道上的颗粒物,因此最终导致测量得到的含碳气体的碳浓度大于其实际的碳浓度。
[0072] 另外,通常传输含碳气体的管道内的气体流速较快,当冲击至气体捕捉器上时,气体捕捉器会发生高频振动,由于气体捕捉器设置在管道内,因此该振动并不容易被发现;通过分析该高频振动产生的原因,发现现有气体捕捉器的迎风面面积较大,因此其对气流产生的阻力较大,进一步对流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体地,气流正面冲击气体捕捉器的迎风表面,而后从两侧分流,由于气流的正面冲击导致气体捕捉器振动,并且气流流经气体捕捉器后,气流在气体捕捉器后侧的产生涡流,该涡流使得气体捕捉器受压不均,从而导致该气体捕捉器发生高频振动,长期的高频振动也将对气体捕捉器与管道之间的密封造成损坏。
[0073] 另外,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管道内靠近管道壁面的气流稳定性较差,并且气体中的颗粒物也会附着在管道的壁面上,因此如果气体捕捉器仅设置在靠近管道的内壁附近,将导致测量的气体含碳浓度不稳定;如若将气体捕捉器的设置在管道在中心区域,将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结果有较大的偏差。
[0074] 对于含碳气体的流量,经分析:
[0075] 申请人在测量工作中发现,通过测量装置测量得到含碳气体的流量与实际传输的气体流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申请人在长期的工作中对上述差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以下的原因:1、含碳气体中存在较多的颗粒物等杂质,现有的气体流速测量装置长置在管道内,一段时间后颗粒物等杂质会附着在气体流速测量装置的旋转叶片上,一方面会导致旋转叶片的质量增加,并且会破坏旋转叶片的气动外形,从而使得在相同的气体流速下,旋转叶片的旋转速度降低,从而导致测量得到的气体流速减小,流量降低,使得最终测得的碳排放量低于实际值;另一方面,由于颗粒物等杂质并不会均匀的附着在旋转叶片上,从而使得旋转叶片的动平衡被打破,进而导致旋转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会发生振动,该振动将直接对旋转叶片的转速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旋转叶片间歇性停止转动。2、当气体流速测量装置上的旋转叶片伸入至管道内的气体流通通道内后,气流会冲击旋转叶片的迎风面以及支撑旋转叶片的部件,因此,由于单一方向的气流冲击将容易导致旋转叶片以及支撑旋转叶片的部件在管道内偏转,偏转后旋转叶片的旋转轴线与气流的流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导致旋转叶片转动失衡;并且,通常为了不影响管道中气流的流场,通常置入管道中支撑旋转叶片的部件较小,因此其刚性较低,在气流的冲击下更容易振动和偏转,最终导致测得的气体流量与实际流量直接存在较大的差异。
[0076]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在测量含碳气体的浓度以及流量所产生的误差,对管道内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本发明。
[007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气体碳含量测量精度的方法,结合附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78] S1:在流量测量装置保持清洁的状态下,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流量Q;
[0079] 通过以下方式使流量测量装置保持清洁状态:在预设时间t内,当测得管道内气体的瞬时流量值Q1与平均流量值Q0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Q0‑Q1>p的频次f1,达到或超过预设频次f0时,取出流量测量装置的枢转装置,并进行清洁,清洁后再安装至管道上;其中p为预设常量;根据前述分析可知,当流量测量装置的枢转装置表面富集了较多的颗粒后将使得请转动的动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测量到的流量比真实流量低,在本发明中通过测量平均流量值Q0作为基准,当所测得的平均流量值Q0与瞬时流量值Q1之间的差值大于p的频次f1,达到或超过预设频次f0时,即可判断出枢转装置的动平衡失衡了,因而导致其具有周期性的间歇转速失稳,此时所测得的流量值与实际流量值之间具有较大的误差,因此需要将枢转装置取出,并清理附着在其表面的颗粒物等污垢,从而有利于提高气体流量Q的测量精度。其中,枢转装置将在后续行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0080] S2:通过浓度测量装置测量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其中,浓度测量装置将在后续行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0081] S3:根据所述气体的流量Q和含碳浓度C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碳含量;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通过气体的流量Q和含碳浓度C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碳含量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进行赘述。
[0082] 在步骤S1中,流量测量装置包括:
[0083] 枢转装置,所述枢转装置用于安装至输气管道10内部的导流区域100用于测量管道10内气体的流速;请结合附图2至附图4所示,所述测量管道10内含碳气体流量的枢转装置,所述枢转装置包括:固定部,沿所述固定部3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至所述管道上;请结合附图4所示,枢转部30,所述枢转部30包括第一枢转体33和第二枢转体34,所述第二枢转体34枢转安装至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远端,第二枢转体34用于伸入至管道10的中心区域;请结合附图5和6所示,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周向上,并沿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开放的容置腔,所述第二枢转体34可沿其枢转中心O2枢转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枢转中心O2是指第一枢转体33与第二枢转体34之间进行枢转连接的旋转中心,并使所述第二枢转体34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体33沿该轴线方向的投影区域内,请结合附图7所示。
[0084] 关于容置腔,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周向上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单侧容置槽330,所述单侧容置槽330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远端;所述第二枢转体34可沿其枢转中心O2旋转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单侧容置槽330内。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开设单侧容置槽330而非双侧贯穿的容置槽的目的是使气流不会从第一枢转体33上贯穿的槽内流过,从而降低第一枢转体33在旋转过程中,气流对第一枢转体33的阻力作用,有助于降低气体流速的测量误差。同时,通过设置单侧容置槽330使得第二枢转体34可沿枢转中心旋转并部分容置在单侧容置槽330内,并使得所述第二枢转体34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体33沿该轴线方向的投影区域内;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将第二枢转体34旋转后容置在单侧容置槽330内的目的是,方便将第二枢转体34置入到管道10内,并且方便从管道10中抽离出来;其中,将第二枢转体34旋转后容置在单侧容置槽330中,可减小第二枢转体34在第一枢转体33轴线方向的投影尺寸。基于此,在管道10上仅需要开设与第一枢转体33的周向尺寸相适配的开孔即可,从而有益于减小管道10上的开孔孔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管道10上的开孔孔径越大,当发生泄露时,在该开孔处的气体流量较大,则导致该开孔处的密封难度增加;另外,较大的开孔尺寸需要配合使用更大的钻头以及更大扭矩的钻机,从而导致操作难度增加;同时,通常为实现管道10内的气体快速流动,管道10内的压力较大,因此,管道10本身相当于一个压力容器,如若在管道10上开设较大尺寸的开孔,则容易导致管道10本身的抗压强度降低,使管道10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在管道10上开孔的孔径有较明确的限定;然而现有技术中气体流速测量的旋转叶片的外周尺寸相对固定,为配合管道10上开孔的孔径要求,只能选择较小的旋转叶片,从而使其能够从管道10的开孔中伸入至管道10的中心,然而需要明白的是,管道10中心区域的气体流速最大,并沿管道10的径向区域逐渐减小,根据流体流动的边界层原理,在管道10的附壁处气体流速为0,因此,气体沿管道10的径向方向存在速度梯度;旋转叶片尺寸较小情况下,若将其设置在管道10的中心区域,此时通过旋转叶片的转速所测得的流速仅能够反应出管道10内气体的最高流速,与管道10内实际的气体流速有较大差异;如若将旋转叶片设置在偏离管道10中心区域的附近,则旋转叶片在管道10的径向方向存在气体流速梯度的影响,从而使得旋转叶片受力不均而产生振动,而使测得的气体流速与管道10内实际的气体流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现有技术中在管道10上开孔的孔径与旋转叶片的外周尺寸之间只能进行相应的取舍。
[0085] 然而在本发明中,当需要将枢转部30插入至管道10内时,第二枢转体34绕枢转中心O2旋转,使其容置在第一枢转体33的单侧容置槽330中,此时,第一枢转体33沿其轴线方向的投影覆盖第二枢转体34沿该同一轴线的投影,因此第一枢转体33和第二枢转体34可顺利插入至管道10上开设的开孔中,当第二枢转体34插入至管道10内后,枢转体将绕枢转中心O2旋转而展开,使其呈现附图6中所示的状态。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远端开设有限位槽330a,请结合附图8所示,所述限位槽330a位于所述单侧容置槽330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限位槽330a与所述单侧容置槽330连通;所述第二枢转体34可旋转至抵接所述限位槽330a的槽底部33a,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处于附图6和附图8中所示的水平状态。因此,展开后处于水平状态的第二枢转体34可对称覆盖至管道10的中心区域附近,具体的,操作者可根据管道10的当量直径适配合适尺寸的第二枢转体34,从而克服了现有的旋转叶片受力不均以及测试到的气流速度不能准确反应真实的气体流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气体流量的测量准确性。
[0086] 枢转轴32,请结合附图5所示,所述枢转轴32的轴体,部分枢转安装至所述固定部31的安装孔内,且所述枢转轴32的远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近端,所述枢转轴
32的近端用于连接至速度传感器20的输入轴21。具体地,固定部31与所述第一枢转体33为同轴而设的杆体,并且固定部31的外周尺寸与第一枢转体33的外周尺寸相适配,作为优选地,固定部31的周面为圆柱形,固定部31用于固定且密封设置在管道10的开孔上;当进行管道10内气体进行速度测量时,气流冲击第二枢转体34以轴线O1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二枢转体34带动第一枢转体33同步旋转,第一枢转体33带动枢转轴32旋转,由于枢转轴32的近端连接至速度传感器20的输入轴21,因此,通过速度传器即可得到第一枢转体33的旋转速度,通过旋转速度即可可获得气体的流速,再通过管道10的流通截面积,即可得到管道10内的气体流量值。在本发明中,固定部31作为一个非转动件,设置在管道10上的开孔处,固定部
31的外周与管道10开孔的内壁之间并不会相对旋转,因此二者之间并不会产生磨损,有益于固定部31与管道10之间的密封,作为可选的,可在固定部31与管道10的开孔之间设置提高密封特性的密封部11,所述密封部11用于固定且密封安装至所述管道10的开孔处,所述密封部11上设置有可开启和封闭的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供所述枢转装置伸入。
[0087] 本发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管道10的导流区域100内,所述支撑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枢转体34的侧壁,所述第二枢转体34绕其枢转中心O2旋转,使所述第二枢转体34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体33沿该轴线方向的投影区域内;具体地,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一支撑杆50,为方便安装,将支撑杆50设置在上述密封部11的一侧,并且所述支撑杆50位于所述管道10的内侧。请结合附图8所示,在可选的方式中,当枢转部30未伸入至管道10内时,支撑杆50具有预制的弹性弯曲结构,呈现为附图9所示状态,此时支撑杆50可对应遮蔽密封部11上的缺口,进一步提高密封部11的密封性能;当枢转部30伸入至管道10内的过程中,会将支撑杆50顶开,使其呈现附图10所示状态,由于支撑杆50具有预制的弹性弯曲结构,因此支撑杆50在回弹作用下会抵接固定部31的外周壁面,并为固定部31提供支撑,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支撑杆50被顶开后,其支撑于枢转部30的后端,抵接在固定部31的外周壁,并与气体的来流方向f相对,请结合附图10所示,因此,支撑杆50的回弹作用将抵消气体来流方向f,作用在枢转部30的作用力,进而使得枢转部30可以在管道10内稳定的转动,防止因气体来流在单一方向f作用在枢转部30的作用力,而使枢转部30朝气体来流方向f偏转,导致枢转部30转动失衡的问题。
[0088] 进一步地,请继续结合附图10所示,为实现将第二枢转体34从管道10中抽离出来,需要将第二枢转体34旋转,并使其容置在第一枢转体33的单侧容置槽330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通过支撑杆50来实现,枢转部30沿附图10中示出的p方向拔出,拔出过程中支撑杆50的末端将抵接在第二枢转体34的侧壁上,如附图11所示的抵接点Q处,当枢转部30进一步向P方向拔出时,在支撑杆50的抵接作用下使第二枢转体34绕枢转中心O2旋转,直至,第二枢转体34完全容置在第一枢转体33的单侧容置槽330中,请结合附图12和附图13所示;当枢转部30完全抽离管道10后,支撑杆50在回弹作用下恢复至预制的弯曲状态,封闭密封部11上的缺口。
[0089] 在本发明中,为提高枢转部30转动的稳定性,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流量测量装置,还包括:密封阀13,所述密封阀13固定设置在所述管道10上;请结合附图14和附图15所示,所述密封阀13包括:阀体131和阀芯132,所述阀体131围成有一容置空间13a,所述容置空间13a与所述管道10的导流区域100导通;所述阀芯132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3a内,所述阀芯132为球形,因此,阀体131上安装阀芯132的区域为与阀芯132适配的球形容置区,并且所述阀芯132上开设有导通孔132a,导通孔132a与固定部31的外环尺寸相适配,所述阀芯132可开设和封闭所述容置空间13a。当枢转部30插入至密封阀13前,阀芯132处于密封隔离容置空间13a的状态,如附图16所示,阀芯132密封隔离容置空间13a通过阀杆(未示出)和驱动轮130实现,具体的,阀杆两端分别连接至阀芯132的侧壁以及驱动轮130的轮轴上,通过旋转驱动轮130,使得阀芯132在阀体131内旋转,旋转后的阀芯132呈现两种状态,分别为附图15中示出的导通状态,和附图16中示出密封状态;当需要将枢转部30插入至管道10内时,可旋转驱动轮130,使阀芯132的导通孔132a与容置空间13a导通,可使得枢转部30沿容置空间13a、导通孔132a插入至管道10内,如附图17所示;在本方案中,阀体131和阀芯132共同为固定部31提供密封和支撑作用,相对于仅依靠管道10壁面的支撑,该支撑方式下与阀体131和阀芯132与固定部31的贴合部分面积更大,支撑效果更好,并且本方案中,阀芯132不仅作为一个导通和封闭容置空间13a的作用,而且阀芯132本身也可以对固定部31提供支撑和密封作用,使阀体131密封性更强,且更加稳定。在本方案中,阀体131的远端也设置有支撑杆
50,所述支撑杆50的功能和作用与前述的相同,在此不在进行赘述。
[0090] 为进一步提高,阀体131与固定部31之间的密封性能,可设置一密封套14,密封套14采用橡胶等弹性密封材料;请结合附图13和附图16所示,具体的,该密封套14设置在阀体
131的近端,且位于阀体131内壁与固定部31的外壁之间,并与二者之间密封连接。
[0091]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枢转体33与所述第二枢转体34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组件,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安装轴340、弹簧333和固定件332,所述第二枢转体34通过所述安装轴340旋转安装至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远端;请结合附图18至附图20所示,其中,所述弹簧333套设于所述安装轴340的外周,并且所述弹簧333一端沿所述安装轴340的轴线方向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枢转体34的侧壁,或者位于第二枢转体34的侧壁上的固定孔341a中;所述弹簧333的另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一枢转体33,或者与所述第一枢转体33固定连接的固定件332上,可选地,固定件332上开设有限位孔332a,弹簧333的一端容置并固定在该限位孔332a内,然后将固定件332固定连接在第一枢转体33远端的容置孔内,安装后的弹簧333具有弹性驱动力,当枢转部30插入至管道10内后,在弹性驱动力作用下,可使得第二枢转体34绕枢转中心O2旋转,最终使第二枢转体34从单侧容置槽330中转出,并旋转至水平状态,在限位槽330a的限位作用下,第二枢转体34抵接在限位槽330a的槽底部33a。因此,弹性复位组件可实现枢转体插入至管道10后自动从第二枢转体34的单侧容置槽330中转出,而不需要其它的操作。并且,当拔出枢转部30时,支撑杆50的末端抵接第二枢转体34侧壁,使第二枢转体34反向旋转至单向容置槽中,此时弹簧333被压缩蓄积弹性力。
[0092] 关于第二枢转体34,所述第二枢转体34包括:
[0093] 安装块341,所述安装块341位于所述第二枢转体34的中心,所述安装块341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连接所述安装轴340;风杯,所述风杯包括第一风杯34a和第二风杯34b,所述第一风杯34a和第二风杯34b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枢转体34的两端,并且两所述风杯的迎风凹陷345呈反向设置。在气流的作用下,吹动风杯使其风杯带动第一枢转体33旋转,进而驱动枢转轴32。本发明中,第二枢转体34受管道10内气流的冲击,以轴线O1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二枢转体34转动过程中形成的旋转平面与气流的来流方向f平行,因此,第二枢转体34在气流流动方向的投影面积与管道10流通横截面积的比值较小,则第二枢转体34对管道10内气体流场的影响较小,使得最终测得的气体流速更容易反应出管道10内气流的真实流速;反之,现有的旋转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形成的旋转平面与气流的来流反向正交,则旋转叶片在气流流动方向的投影面积与管道流通横截面积的比值较大,旋转叶片对管道内气体的流场影响较大,并且旋转叶片振动明显,使得测得的气体流速值偏离管道内气流的真实流速,导致误差增加。
[0094] 本发明还包括速度传感器20,所述速度传感器20固定安装支架40上,并且支架40通过安装板41固定在所述管道10的外侧,并且所述速度传感器20的转轴的轴线沿所述管道10的径向穿过,所述速度传感器20的转轴连接至所述枢转轴32。本发明中,支架40上可设置导轨,速度传感器20可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方便速度传感器20的输入轴21与枢转轴32之间的固定连接。
[0095]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当取出流量测量装置上的枢转装置时,调整所述枢转轴32的旋转角度,使所述第二枢转体34与所述支撑件抵接,并使所述第二枢转体34与所述第一枢转体33位于同一轴线上,向外取出枢转装置;从而不需要在管道上开设较大开孔孔径的安装孔。
[0096] 取出枢转装置后,将位于管道上的安装口密封。
[0097] 步骤S2中,浓度测量装置包括:
[0098] 含碳气体捕捉器,包括:第一管体721,所述第一管体721的远端为封闭结构,所述远端是指图21中第一管体721的下端部,所述第一管体721的近端为开放结构,所述近端是指图21中第一管体721的上端部;在位于所述第一管体721的周向上,且靠近所述第一管体721的远端开设有第一侧孔721b,并且在靠近所述第一管体721的近端开设有第二侧孔
721a,具体的,第二侧孔721a开设于第一侧孔721b的上方,且所述第二侧孔721a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侧孔721b的开孔面积。
[0099] 进一步地,当第一管体721沿管道10的径向伸入至管道10内时,第二侧孔721a位于管道10的中心区域,请结合附图22和附图23所示,第二侧孔721a用于捕集位于管道10中心区域附近的气体。请继续结合附图21所示,所述第一侧孔721b与所述第二侧孔721a位于所述第一管体721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侧孔721b与所述第二侧孔721a的轴线相互平行,目的是确保第一侧孔721b和第二侧孔721a可以收集同一来流方向的气体;并且,第一侧孔721b和第二侧孔721a在收集气体时正对来流方向,以使得气体作用在第一侧孔721b和第二侧孔721a上的力平衡,防止来流气体冲击第一侧孔721b和第二侧孔721a时由于二者受力不平衡产生转矩而导致第一管体721发生振动。
[0100] 请继续结合附图21所示,还包括第二管体711,所述第二管体711可旋转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721的内壁;所述第二管体71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孔721b相互对应的第一导通孔711b,以及与所述第二侧孔721a相互对应的第二导通孔711a;所述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所述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中,任意一组择一导通。其中任意一组择一导通是指:当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导通时,第二管体711的管壁遮蔽第一管体721上的第二侧孔721a,从而使得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处于非导通状态;当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导通时,第二管体711的管壁将遮蔽第一管体721上的第一侧孔721b,从而使得第一导通孔711b与第一侧孔721b处于非导通状态;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附图24所示,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处于导通状态是指第一侧孔
721b的轴线与第一导通孔711b的轴线重合,并且,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请结合附图25所示,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处于导通状态或者是指第二侧孔721a的轴线与第二导通的轴线重合,并且,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
[0101]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通孔711b的轴线在所述第二管体711轴线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通孔711a的轴线在所述第二管体711轴线方向的投影之间所呈夹角为180°。即,当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导通时,旋转第二管体711或者第一管体721使二者相对转动180°后,使得第一侧孔721b和第一导通孔711b导通,第二侧孔721a和第二导通孔711a处于非导通状态;或者,当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导通时,旋转第二管体711或者第一管体721使二者相对转动180°后,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导通,第一侧孔721b和第一导通孔711b导通处于非导通状态。
[0102] 基于前述分析,通过将所述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和所述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其中的任意一组择一导通的目的是,可通过单独测量靠近管道10内壁附近的气体的含碳浓度,以及位于管道10中心区域的气体的含碳浓度,并对两位置处气体中含碳浓度进行数学解算从而获得管道10内气体的整体含碳浓度,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在一处进行气体采集,本发明可以削减测量误差,从而更容易贴近真实值。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的孔径较大目的是为了克服靠近管道10内壁附近的气体不均匀性问题,从而通过增加采集孔的尺寸,收集范围较广,来降低测量误差;与此同时,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的另一作用是,在一定的周期内,通过对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处采集到的气体含碳浓度进行分析比较,当含碳浓度达到高频率的波峰值时,可判断出管道10内壁的颗粒物的附着程度达到的极值,颗粒物在气流的作用下不断的脱落,因此在该情况下可判断出需要对管道10进行清洁,从而保障管道10的良好运行。另外,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的孔径较小的目的在于,管道10中心区域的气体稳定性较好,均匀性较强,因此,在此位置获得的气体的碳浓度浮动偏差较小,但是,如果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的尺寸较大,将导致气流直接冲击第一导通孔
711b后侧的迎风面上产生击波,在该击波的冲击下将导致第一管体721和第二管体711发生振动,该振动作用下导致管道10内壁上附着的颗粒物掉落,若此时导通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则颗粒物将大量被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收集,进而导致该测量位置处的测量值偏大;因此,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采用较小的尺寸,大量气流将绕过第一侧孔721b,从而使直接正面作用在第一侧孔721b的气流减小,因此可以有效减小击波的产生,从而缓解甚至避免振动的发生。在本发明中,第一管体721和第二管体711优选采用具有弧形表面的管体,特别是圆管,来流与管体接触后被分流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振动。
[0103]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管体721上设置若干不同孔径的开孔(未示出),所述开孔设置于第一侧孔721b和第二侧孔721a之间的区域,并且所有开孔呈一字排布,设置在管道中气流来流的迎风面;在第二管体711上开设与上述开孔相对应的导通孔,导通孔螺旋设置于第二管体711的外周壁面上,并且每个开孔的轴线在第二管体711轴线方向的投影呈夹角设置,即可通过操作第二管体711旋转使得对应的开孔与导通孔导通,实现测量管道10中不同区域内气体的碳浓度。
[0104] 请结合附图21所示,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711的远端为开放端,目的在于:当结束气体测量任务后,将气体捕捉器拔离管道10,由于气体中颗粒物含量较多,因此需要对第二管体711的内壁进行清洗,采用开放式的结构有益于方便清洗。
[0105] 请继续结合附图21所示,关于第一管体721与第二管体711的安装,首先需要将第二管体711沿S1路径插入至第一管体721内,然后再将整体沿S2经密封阀插入至管道10内。关于密封阀,后续将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0106]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721的近端设置有第一手柄72和或第一拨动部720,所述第二管体711的近端设置有第二手柄71和或第二拨动部710。通过掰动第一手柄72(或第一拨动部720)和或第二手柄71(或第二拨动部710)可使得第一管体721和第二管体711相对旋转,从而使得第一侧孔721b和第一导通孔711b导通或第二侧孔721a和第二导通孔711a导通。
[0107] 请结合图2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道10内气流含碳浓度测量装置,一种应用于管道10的含碳气体捕捉器70用于部分伸入至所述管道10的输气通道内,所述第一侧孔721b位于所述输气通道的中心区域。进一步的,含碳浓度测量装置包括:导气管81以及浓度传感器80;所述导气管81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体711的近端,所述导气管8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浓度传感器80。因此,气流经第一侧孔721b和第一导通孔711b,或者第二侧孔721a和第二导通孔711a后经导气管81传输至浓度传感器80,对气体中的含碳量进行浓度测量。
[0108] 进一步地,含碳浓度测量装置还包括:
[0109] 密封阀,所述密封阀包括阀体131、阀芯132和阀杆,所述阀体131具有轴向容置空间610,所述阀体13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管道10上,结合附图23所示;并且所述阀体131的轴向容置空间610与所述管道10内部导通;所述阀芯132设置于所述阀体131内,并且与所述阀体131密封连接,结合附图26所示;所述阀芯132与所述阀杆(未示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131外,用于驱动所述阀芯132旋转;所述阀芯132可选择性隔离所述轴向容置空间610;所述第一管体721可通过所述密封阀的轴向容置空间610伸入至所述管道10内部的中心区域。
[0110]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作为可选的,前述的含碳气体捕捉器70还包括:
[0111] 鞘管73,所述鞘管73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721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管体721的外壁密封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管体721可沿所述鞘管73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鞘管73的用于将其密封安装在密封阀的上端,请结合附图28所述,然后再将安装好的第一管体721和第二管体711插入至鞘管73的管腔中;由于本发明的含碳气体捕捉器70并非长期设置在管道10中,因此当对气体含碳浓度进行测量后需要将其拔出,因此频繁的插拔将导致第一管体721与密封阀的阀体131内壁之间的矿量增加,而导致密封失效使含碳气体泄露,因此通过设置鞘管73,并将其设置在密封阀的阀体131与第一管体721之间形成密封配合,如若后期密封失效可选择更换适配的鞘管73,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另外,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鞘管73优选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由于第一管体721和第二管体711的一端设置在管道10的气流中,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将得第一管体721和第二管体711具有相对于密封阀的转矩,并且振动也会直接传递至密封阀上,进而导致管道10振动,从而测量值造成影响;因此,鞘管73通过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可以有效缓解振动,并且提高第一管体721与密封阀之间的密封稳定性。请结合附图27所示,鞘管73上设置有限位部732,当其安装至阀体131上后,阀体131的上端将抵接鞘管73的限位部732,鞘管的管体731将部分容置在阀体131的轴向容置空间610中。
[0112] 关于密封阀,阀体131上设置有球形容置空间610a,所述球形容置空间610a与轴向容置空间610连通;所述阀芯132为球形,并且设置在球形容置空间610a中,所述阀芯132上开设有贯穿孔620,所述贯穿孔620与所述第一管体721的外环轮廓适配。
[0113] 关于含碳气体捕捉器70的安装,具体地,请结合附图26(a)、26(b)、附图27以及附图29所示,首先将鞘管73沿阀体131的轴线方向安装至轴向容置空间610中,此时鞘管的管体731末端抵接在阀体131的限位凸台64上,完成鞘管73安装。然后再将第一管体721插入至鞘管73的环形空间730中,在插入之前密封阀处于封闭状态,当第一管体721的远端插入至鞘管73的环形空间730中并抵接阀芯132的外侧壁面,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此时第一管体721与鞘管73之间处于滑动密封状态;进一步的,转动连接阀杆的转轮63,使得阀芯132旋转,达到附图30和34所示状态,此时,密封阀开启;继续推动第一管体721向下移动,使得第一管体721的远端穿过阀芯132中心的贯穿孔620,直至达到管道10中,请结合附图23、31以及32所示。附图32示出了通过旋转第一手柄72和或第二手柄71,使得第二侧孔721a被第二管体711封闭的状态;附图33示出了通过旋转第一手柄72和或第二手柄71,使得第一侧孔721b被第二管体711封闭的状态。在进行气体含碳浓度测量时,将第一手柄72和或第二手柄71在预定时间周期内在附图32和附图33的两种状态下切换,从而使得预定时间周期内对管道10内两个特征位置进行气体捕集,并进行浓度测量,最终获得管道10内气体的含碳浓度。当完成测量后,将第一管体721的远端拔至阀芯132之上停止,然后旋转转轮63使阀芯132旋转封闭密封阀,然后再将第一管体721拔离密封阀。
[0114]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通过以下方式将浓度测量装置安装在管道10上:
[0115] 将所述第一管体721上的第一侧孔721b与第二侧孔721a正对气体的来流方向安装至管道10内;或者,将第一管体721安装至管道10内,然后旋转所述第一管体721,使所述第一侧孔721b与第二侧孔721a正对气体的来流方向。
[0116] 在步骤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117] S21:旋转第二管体711,分别使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导通和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导通,测量对应的浓度值,将第一侧孔721b与第一导通孔711b导通时的浓度测量值记为C1,将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导通时的测量值记为C2;
[0118] S22:根据C1和C2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
[0119] 在步骤S2中,当所述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导通时,测得的C2的波动大于预设值时,清理管道。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二侧孔721a位于管道10内的附壁处,即靠近管道10的内壁;当第二侧孔721a与第二导通孔711a导通时,测得的C2的波动大于预设值,所述预设值的设定可表明,管道内附着的颗粒物脱落被第二侧孔721a、第二导通孔711a捕集,因此导致瞬时测得的C2将明显增加,当出现波动较大时,可充分表面脱落物较多,因此从另一方面表明管道内壁的附着物到达了一定的厚度,此时需要清理管道内壁的附着物,一方面可以提高管道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管道气体浓度检测的精度,降低误差。
[0120]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当测量得到的C1与C2之间满足以下数学关系:|C1‑C2|
[0121] 进一步地,当取出含碳气体捕捉器时,旋转密封件使所述安装口密封。从而防止管道10内的气体外泄。
[0122] 进一步地,关于步骤S22中通过C1和C2计算得到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具体为:
[0123] C=X1C1+X2C2;
[0124] 其中,X1为管道中心区域气体的含碳浓度权重值;
[0125] X2为管道附壁区域气体的含碳浓度权重值;
[0126] 并且X1和X2满足:X1+X2=1。
[0127] 通过分别测量管道的中心区域和附壁区域的含碳浓度C1和C2,提高了管道内气体的含碳浓度C的精度,从而降低了测量误差。
[0128]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流量测量装置中的管道10与浓度测量装置中的管道10为同一测量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和浓度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管道的上游或者下游,其位置并不做具体限定。
[01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