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205900.0

文献号 : CN1154654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辉承涵王俊泽倪其军

申请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摘要 :

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包括岛礁内海,一端为浅航道,其外侧布放有一号锚固桩和二号锚固桩,浅航道中间处的外海域布放对称的三号锚固桩和四号锚固桩,岛礁内海布放有五号锚固桩和六号锚固桩,五号锚固桩和六号锚固桩的一旁的布放有间隔的七号锚固桩和八号锚固桩,位于目标海域一侧的岛礁内海布放有九号锚固桩和十号锚固桩,位于目标海域两旁的岛礁内海分别布放有十一号锚固桩和十二号锚固桩;还包括冲锋舟,在海洋浮式结构物的主甲板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一号绞车、二号绞车、三号绞车、四号绞车,一号绞车和三号绞车之间布置一台五号绞车,在二号绞车和四号绞车之间布置一台六号绞车,各绞车与锚固桩之间通过缆绳连接,迁移方便。

权利要求 :

1.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包括岛礁内海(13),其特征在于:所述岛礁内海(13)内设置有目标海域(18),所述目标海域(18)内设置有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布放状态(19),岛礁内海(13)一端为浅航道(23),所述浅航道(23)的外侧布放有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浅航道(23)中间处的外海域布放对称的三号锚固桩(22)和四号锚固桩(24),岛礁内海(13)布放有分别与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对应的五号锚固桩(15)和六号锚固桩(14),五号锚固桩(15)和六号锚固桩(14)的一旁的布放有间隔的七号锚固桩(16)和八号锚固桩(17),位于目标海域(18)一侧的岛礁内海(13)布放有九号锚固桩(20)和十号锚固桩(21),位于目标海域(18)两旁的岛礁内海(13)分别布放有十一号锚固桩(29)和十二号锚固桩(30);

还包括可以自由出入浅航道(23)的冲锋舟(25);

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主甲板(3)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一号绞车(2)和三号绞车(7)之间布置一台五号绞车(5),在二号绞车(1)和四号绞车(6)之间布置一台六号绞车(4),各绞车与锚固桩之间通过缆绳连接;

迁移时:

S1: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前: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通过工程船拖运至浅航道(23)外侧,在工程船的辅助工作下将海洋浮式结构物(26)调整至长度方向与浅航道(23)方向一致,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面向浅航道(23);

冲锋舟(25)在航道外侧先将三号绞车(7)的缆绳系固在一号锚固桩(28)上,将四号绞车(6)的缆绳系固在二号锚固桩(27)上;同时携带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部海域,并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系在五号锚固桩(15)上,将二号绞车(1)的缆绳系在六号锚固桩(14)上,冲锋舟(25)退至岛礁外海;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缆绳的拉力下,同时,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缆绳缓慢伸出,保证海洋浮式结构物(26)艉部方向保持不变,缓慢向浅航道(23)移动;

S2:海洋浮式结构物(26)通过浅航道(23):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艏部靠近浅航道(23)时,冲锋舟(25)在岛礁外海将五号绞车(5)的缆绳与四号锚固桩(24)连接、将六号绞车(4)的缆绳与三号锚固桩(22)连接,同时五号绞车(5)、六号绞车(4)同时收紧;

待五号绞车(5)的缆绳、六号绞车(4)的缆绳系固好并保持张力的时候,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继续同步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同步放出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上述合力的作用下继续向航道内部移动,直至海洋浮式结构物(26)完全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海(13)的海域中;

冲锋舟(25)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海(13)海域中;

冲锋舟(25)将五号绞车(5)的缆绳与四号锚固桩(24)继续连接,解开六号绞车(4)的缆绳与三号锚固桩(22)的连接;

海洋浮式结构物(26)继续沿着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的拖曳方向移动,同时三号绞车(7)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保持张力,确保海洋浮式结构物(26)艉部与艏部沿着同样方向前行;

待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的平行方向时,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并对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位置与目标海域(18)的位置进行对比,调整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位置,保持海洋浮式结构物(26)处于目标海域(18)边缘的延长线上;

S3: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转向:

待海洋浮式结构物(26)处于目标海域(18)边缘的延长线上时,长度方向与预定布放状态(19)的长度方向垂直,需要进行转向后移动至目标海域(18);

冲锋舟(25)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与五号锚固桩(15)的连接解开,并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与十号锚固桩(21)连接;

同时,解开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二号锚固桩(27)的连接,并将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七号锚固桩(16)连接;

此时,海洋浮式结构物(26)分别通过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十号锚固桩(21)、六号锚固桩(14)、一号锚固桩(28)、七号锚固桩(16)连接;

同步运行一号绞车(2)、四号绞车(6),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并同步运行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放出二号绞车(1)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向,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转向90°时,长度方向与布放状态(19)长度方向平行,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

S4: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

冲锋舟(25)将二号绞车(1)与六号锚固桩(14)的连接解开、解开三号绞车(7)与一号锚固桩(28)的连接;

并将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分别与九号锚固桩(20)、八号锚固桩(17)连接;

运行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并同步运行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放出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的作用下向目标海域(18)移动;

S5: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定位安装: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边缘时,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并保持各绞车缆绳的张力;

为了保证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移动稳定性以及位置调整,冲锋舟(25)将五号绞车(5)通过缆绳与十二号锚固桩(30)连接、将六号绞车(4)通过缆绳与十一号锚固桩(29)连接;

运行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五号绞车(5)、六号绞车(4),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的(1)缆绳、五号绞车(5)的缆绳、六号绞车(4)的缆绳,同时同步运行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放出三号绞车(7)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各绞车缆绳的综合作用力下,向布放状态(19)的位置移动;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运行至布放状态(19)位置时,各绞车停止运行,并保持各绞车缆绳张力;

通过冲锋舟(25)与各绞车的运行,收紧或放出相应缆绳,调整结构物位置,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位置与布放状态(19)位置一致时,进行安装;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安装后,冲锋舟(25)将各绞车缆绳与相应锚固桩的连接解开,各绞车收回缆绳,完成结构物的布放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甲板(3)底部设置有立柱(11),立柱(11)的外侧面通过护架(9)安装有换向导轮(10),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均通过换向导轮(10)将缆绳由竖直方向转为倾斜方向,并根据安装过程中的需要连接至对应的锚固桩;五号绞车(5)和六号绞车(4)可直接连接至锚固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之间的距离等于三号绞车(7)和四号绞车(6)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号锚固桩(22)和四号锚固桩(24)布放在浅航道(23)中间处的外海域,三号锚固桩(22)和四号锚固桩(24)的中点连线垂直于浅航道(23)的长度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号绞车(2)和二号绞车(1)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号锚固桩(28)、三号绞车(7)、一号绞车(2)、五号锚固桩(15)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时,处于同一条直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锚固桩(27)、四号绞车(6)、二号绞车(1)、六号锚固桩(14)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时,处于同一条直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七号锚固桩(16)和八号锚固桩(17)之间的距离等于四号绞车(6)和三号绞车(7)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九号锚固桩(20)和十号锚固桩(21)之间的距离等于二号绞车(1)和一号绞车(2)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七号锚固桩(16)、九号锚固桩(20)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一号锚固桩(28)、五号锚固桩(15)之间的连线;

八号锚固桩(17)、十号锚固桩(21)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二号锚固桩(27)、六号锚固桩(14)之间的连线。

说明书 :

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海洋浮式结构物安装布放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在沿海海域的不断开发,一些岛礁海域附近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为勘探开发的岛礁海域,存在极大的科考勘探价值。
[0003] 为了便于对近岛礁海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科考作业,需要建造及安装布放一些科考平台等海洋浮式结构物。考虑到实际使用工况,这些海洋浮式结构物没有自航能力,在船厂建造完工后,由大型半潜船运输至目标海域,在工程船的辅助下完成定位及安装布放工作。对于一些礁圈势如盆地、内深外浅的岛礁,将用于科学考察用的海洋浮式结构物布放在其内部,可有效减少海洋波浪及台风对结构物的影响,保证结构物生命周期内的安全。
[0004] 但是这些岛礁口门航道存在水深仅为1m的礁盘,即使在涨潮,水深也不超过1.5m。这种情况限制了进入岛礁内部海域的船舶尺寸,只能允许吃水较浅的小渔船正常通行,大一些的工程作业船舶,吃水较深,无法安全的通过航道,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触礁发生危险。
[0005] 如何将海洋浮式结构物安全的通过浅航道迁移至岛礁环绕的内部海域,是工程领域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制约着任务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0006]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从而有效解决浅航道对安装布放的制约问题,可以仅依靠浮式结构物自身的设备,完成在浅航道中的迁移,并安全到达预定布放位置。
[0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包括岛礁内海,所述岛礁内海内设置有目标海域,所述目标海域内设置有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布放状态,岛礁内海一端为浅航道,所述浅航道的外侧布放有一号锚固桩和二号锚固桩,浅航道中间处的外海域布放对称的三号锚固桩和四号锚固桩,岛礁内海布放有分别与一号锚固桩和二号锚固桩对应的五号锚固桩和六号锚固桩,五号锚固桩和六号锚固桩的一旁的布放有间隔的七号锚固桩和八号锚固桩,位于目标海域一侧的岛礁内海布放有九号锚固桩和十号锚固桩,位于目标海域两旁的岛礁内海分别布放有十一号锚固桩和十二号锚固桩;
[0009] 还包括可以自由出入浅航道的冲锋舟;
[0010] 在海洋浮式结构物的主甲板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一号绞车、二号绞车、三号绞车、四号绞车,一号绞车和三号绞车之间布置一台五号绞车,在二号绞车和四号绞车之间布置一台六号绞车,各绞车与锚固桩之间通过缆绳连接;
[0011] 迁移时:
[0012] S1:海洋浮式结构物进航道前:
[0013]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通过工程船拖运至浅航道(23)外侧,在工程船的辅助工作下将海洋浮式结构物调整至长度方向与浅航道)方向一致,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面向浅航道;
[0014] 冲锋舟在航道外侧先将三号绞车的缆绳系固在一号锚固桩上,将四号绞车的缆绳系固在二号锚固桩上;同时携带一号绞车的缆绳、二号绞车的缆绳通过浅航道进入岛礁内部海域,并将一号绞车的缆绳系在五号锚固桩上,将二号绞车的缆绳系在六号锚固桩上,冲锋舟退至岛礁外海;
[0015] 海洋浮式结构物在一号绞车的缆绳、二号绞车缆绳的拉力下,同时,三号绞车、四号绞车的缆绳缓慢伸出,保证海洋浮式结构物艉部方向保持不变,缓慢向浅航道移动;
[0016] S2:海洋浮式结构物通过浅航道:
[0017]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艏部靠近浅航道时,冲锋舟在岛礁外海将五号绞车的缆绳与四号锚固桩连接、将六号绞车的缆绳与三号锚固桩连接,同时五号绞车、六号绞车同时收紧;
[0018] 待五号绞车的缆绳、六号绞车的缆绳系固好并保持张力的时候,一号绞车、二号绞车继续同步收紧一号绞车的缆绳、二号绞车的缆绳;三号绞车、四号绞车同步放出三号绞车的缆绳、四号绞车的缆绳;
[0019] 海洋浮式结构物在上述合力的作用下继续向航道内部移动,直至海洋浮式结构物完全通过浅航道进入岛礁内海的海域中;
[0020] 冲锋舟通过浅航道进入岛礁内海海域中;
[0021] 冲锋舟将五号绞车的缆绳与四号锚固桩继续连接,解开六号绞车的缆绳与三号锚固桩的连接;
[0022] 海洋浮式结构物继续沿着一号绞车的缆绳、二号绞车的缆绳的拖曳方向移动,同时三号绞车缆绳、四号绞车的缆绳保持张力,确保海洋浮式结构物艉部与艏部沿着同样方向前行;
[0023] 待海洋浮式结构物移动至目标海域的平行方向时,停止一号绞车、二号绞车、三号绞车、四号绞车的运行,并对海洋浮式结构物的位置与目标海域的位置进行对比,调整海洋浮式结构物的位置,保持海洋浮式结构物处于目标海域边缘的延长线上;
[0024] S3:海洋浮式结构物的转向:
[0025] 待海洋浮式结构物处于目标海域边缘的延长线上时,长度方向与预定布放状态的长度方向垂直,需要进行转向后移动至目标海域;
[0026] 冲锋舟将一号绞车的缆绳与五号锚固桩的连接解开,并将一号绞车的缆绳与十号锚固桩连接;
[0027] 同时,解开四号绞车的缆绳与二号锚固桩的连接,并将四号绞车的缆绳与七号锚固桩连接;
[0028] 此时,海洋浮式结构物分别通过一号绞车的缆绳、二号绞车的缆绳、三号绞车的缆绳、四号绞车的缆绳与十号锚固桩、六号锚固桩、一号锚固桩、七号锚固桩连接;
[0029] 同步运行一号绞车、四号绞车,收紧一号绞车的缆绳、四号绞车的缆绳,并同步运行二号绞车、三号绞车,放出二号绞车缆绳、三号绞车的缆绳;
[0030] 海洋浮式结构物在一号绞车的缆绳、四号绞车的缆绳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向,当海洋浮式结构物转向90°时,长度方向与布放状态长度方向平行,停止一号绞车、二号绞车、三号绞车、四号绞车的运行;
[0031] S4:海洋浮式结构物移动至目标海域:
[0032] 冲锋舟将二号绞车与六号锚固桩的连接解开、解开三号绞车与一号锚固桩的连接;
[0033] 并将二号绞车的缆绳、三号绞车的缆绳分别与九号锚固桩、八号锚固桩连接;
[0034] 运行一号绞车、二号绞车,收紧一号绞车的缆绳、二号绞车的缆绳,并同步运行三号绞车、四号绞车,放出三号绞车的缆绳、四号绞车的缆绳;
[0035] 海洋浮式结构物在一号绞车的缆绳、二号绞车的缆绳、三号绞车的缆绳、四号绞车的缆绳的作用下向目标海域移动;
[0036] S5: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定位安装:
[0037]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移动至目标海域边缘时,停止一号绞车、二号绞车、三号绞车、四号绞车的运行,并保持各绞车缆绳的张力;
[0038] 为了保证海洋浮式结构物的移动稳定性以及位置调整,冲锋舟将五号绞车通过缆绳与十二号锚固桩连接、将六号绞车通过缆绳与十一号锚固桩连接;
[0039] 运行一号绞车、二号绞车、五号绞车、六号绞车,收紧一号绞车的缆绳、二号绞车的缆绳、五号绞车的缆绳、六号绞车的缆绳,同时同步运行三号绞车、四号绞车,放出三号绞车缆绳、四号绞车的缆绳;
[0040] 海洋浮式结构物在各绞车缆绳的综合作用力下,向布放状态的位置移动;
[0041]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运行至布放状态位置时,各绞车停止运行,并保持各绞车缆绳张力;
[0042] 通过冲锋舟与各绞车的运行,收紧或放出相应缆绳,调整结构物位置,当海洋浮式结构物的位置与布放状态位置一致时,进行安装;
[0043] 海洋浮式结构物安装后,冲锋舟将各绞车缆绳与相应锚固桩的连接解开,各绞车收回缆绳,完成结构物的布放安装。
[0044]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45] 所述主甲板底部设置有立柱,立柱的外侧面通过护架安装有换向导轮,一号绞车、二号绞车、三号绞车、四号绞车均通过换向导轮将缆绳由竖直方向转为倾斜方向,并根据安装过程中的需要连接至对应的锚固桩;五号绞车和六号绞车可直接连接至锚固桩。
[0046] 一号锚固桩和二号锚固桩之间的距离等于三号绞车和四号绞车之间的距离。
[0047] 三号锚固桩和四号锚固桩布放在浅航道中间处的外海域,三号锚固桩和四号锚固桩的中点连线垂直于浅航道的长度方向。
[0048] 一号锚固桩和二号锚固桩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号绞车和二号绞车之间的距离。
[0049] 一号锚固桩、三号绞车、一号绞车、五号锚固桩在海洋浮式结构物进航道时,处于同一条直线。
[0050] 所述二号锚固桩、四号绞车、二号绞车、六号锚固桩在海洋浮式结构物进航道时,处于同一条直线。
[0051] 七号锚固桩和八号锚固桩之间的距离等于四号绞车和三号绞车之间的距离。
[0052] 九号锚固桩和十号锚固桩之间的距离等于二号绞车和一号绞车之间的距离。
[0053] 七号锚固桩、九号锚固桩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一号锚固桩、五号锚固桩之间的连线;
[0054] 八号锚固桩、十号锚固桩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二号锚固桩、六号锚固桩之间的连线。
[00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56]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重新设定浅航道的迁移方法,可以方便的完成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安装与布放工作,而且只需仅依靠浮式结构物自身的设备,完成在浅航道中的迁移,并安全到达预定布放位置,工作可靠、方便,效率高,安全系数高。
[0057] 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海洋工程中遇到的较大浮式结构物在岛礁内部海域安装的实际问题,在不依靠外界大型安装船的前提下,安全方便的通过岛礁内海与外海之间的浅航道,完成自身的迁移,便于更好的搭载科考观测设备,很大程度上助力岛礁内海的科学考察及探测,保障岛礁内海浮式结构物的任务使命。

附图说明

[0058] 图1为本发明海洋浮式结构物的俯视图。
[0059] 图2为本发明海洋浮式结构物的A向视图 。
[0060] 图3为本发明迁移过程图(一)。
[0061] 图4为本发明迁移过程图(二)。
[0062] 图5为本发明迁移过程图(三)。
[0063] 图6为本发明迁移过程图(四)。
[0064] 图7为本发明迁移过程图(五)。
[0065] 图8为本发明迁移过程图(六)。
[0066] 图9为本发明迁移过程图(七)。
[0067] 图10为本发明迁移过程图(八)。
[0068] 其中:1、二号绞车;2、一号绞车;3、主甲板;4、六号绞车;5、五号绞车;6、四号绞车;7、三号绞车;9、护架;10、换向导轮;11、立柱;13、岛礁内海;14、六号锚固桩;15、五号锚固桩;16、七号锚固桩;17、八号锚固桩;18、目标海域;19、布放状态;20、九号锚固桩;21、十号锚固桩;22、三号锚固桩;23、浅航道;24、四号锚固桩;25、冲锋舟;26、海洋浮式结构物;27、二号锚固桩;28、一号锚固桩;29、十一号锚固桩;30、十二号锚固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70]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包括岛礁内海13,岛礁内海13内设置有目标海域18,目标海域18内设置有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布放状态
19,岛礁内海13一端为浅航道23,浅航道23的外侧布放有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浅航道23中间处的外海域布放对称的三号锚固桩22和四号锚固桩24,岛礁内海13布放有分别与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对应的五号锚固桩15和六号锚固桩14,五号锚固桩15和六号锚固桩14的一旁的布放有间隔的七号锚固桩16和八号锚固桩17,位于目标海域18一侧的岛礁内海13布放有九号锚固桩20和十号锚固桩21,位于目标海域18两旁的岛礁内海13分别布放有十一号锚固桩29和十二号锚固桩30;
[0071] 还包括可以自由出入浅航道23的冲锋舟25;
[0072] 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主甲板3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一号绞车2和三号绞车7之间布置一台五号绞车5,在二号绞车1和四号绞车6之间布置一台六号绞车4,各绞车与锚固桩之间通过缆绳连接;
[0073] 迁移时:
[0074] S1: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前:
[0075]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通过工程船拖运至浅航道23外侧,在工程船的辅助工作下将海洋浮式结构物26调整至长度方向与浅航道23方向一致,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面向浅航道23;
[0076] 冲锋舟25在航道外侧先将三号绞车7的缆绳系固在一号锚固桩28上,将四号绞车6的缆绳系固在二号锚固桩27上;同时携带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部海域,并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系在五号锚固桩15上,将二号绞车1的缆绳系在六号锚固桩14上,冲锋舟25退至岛礁外海;
[0077]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缆绳的拉力下,同时,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缆绳缓慢伸出,保证海洋浮式结构物26艉部方向保持不变,缓慢向浅航道23移动;
[0078] S2:海洋浮式结构物26通过浅航道23:
[0079]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艏部靠近浅航道23时,冲锋舟25在岛礁外海将五号绞车5的缆绳与四号锚固桩24连接、将六号绞车4的缆绳与三号锚固桩22连接,同时五号绞车5、六号绞车4同时收紧;
[0080] 待五号绞车5的缆绳、六号绞车4的缆绳系固好并保持张力的时候,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继续同步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同步放出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0081]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上述合力的作用下继续向航道内部移动,直至海洋浮式结构物26完全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海13的海域中;
[0082] 冲锋舟25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海13海域中;
[0083] 冲锋舟25将五号绞车5的缆绳与四号锚固桩24继续连接,解开六号绞车4的缆绳与三号锚固桩22的连接;
[0084] 海洋浮式结构物26继续沿着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的拖曳方向移动,同时三号绞车7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保持张力,确保海洋浮式结构物26艉部与艏部沿着同样方向前行;
[0085] 待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的平行方向时,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并对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位置与目标海域18的位置进行对比,调整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位置,保持海洋浮式结构物26处于目标海域18边缘的延长线上;
[0086] S3: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转向:
[0087] 待海洋浮式结构物26处于目标海域18边缘的延长线上时,长度方向与预定布放状态19的长度方向垂直,需要进行转向后移动至目标海域18;
[0088] 冲锋舟25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与五号锚固桩15的连接解开,并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与十号锚固桩21连接;
[0089] 同时,解开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二号锚固桩27的连接,并将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七号锚固桩16连接;
[0090] 此时,海洋浮式结构物26分别通过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十号锚固桩21、六号锚固桩14、一号锚固桩28、七号锚固桩16连接;
[0091] 同步运行一号绞车2、四号绞车6,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并同步运行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放出二号绞车1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
[0092]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向,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转向90°时,长度方向与布放状态19长度方向平行,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
[0093] S4: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
[0094] 冲锋舟25将二号绞车1与六号锚固桩14的连接解开、解开三号绞车7与一号锚固桩28的连接;
[0095] 并将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分别与九号锚固桩20、八号锚固桩17连接;
[0096] 运行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并同步运行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放出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0097]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的作用下向目标海域18移动;
[0098] S5: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定位安装:
[0099]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边缘时,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并保持各绞车缆绳的张力;
[0100] 为了保证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移动稳定性以及位置调整,冲锋舟25将五号绞车5通过缆绳与十二号锚固桩30连接、将六号绞车4通过缆绳与十一号锚固桩29连接;
[0101] 运行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五号绞车5、六号绞车4,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的1缆绳、五号绞车5的缆绳、六号绞车4的缆绳,同时同步运行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放出三号绞车7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0102]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各绞车缆绳的综合作用力下,向布放状态19的位置移动;
[0103]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运行至布放状态19位置时,各绞车停止运行,并保持各绞车缆绳张力;
[0104] 通过冲锋舟25与各绞车的运行,收紧或放出相应缆绳,调整结构物位置,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位置与布放状态19位置一致时,进行安装;
[0105]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安装后,冲锋舟25将各绞车缆绳与相应锚固桩的连接解开,各绞车收回缆绳,完成结构物的布放安装。
[0106] 主甲板3底部设置有立柱11,立柱11的外侧面通过护架9安装有换向导轮10,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均通过换向导轮10将缆绳由竖直方向转为倾斜方向,并根据安装过程中的需要连接至对应的锚固桩;五号绞车5和六号绞车4可直接连接至锚固桩。
[0107] 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之间的距离等于三号绞车7和四号绞车6之间的距离。
[0108] 三号锚固桩22和四号锚固桩24布放在浅航道23中间处的外海域,三号锚固桩22和四号锚固桩24的中点连线垂直于浅航道23的长度方向。
[0109] 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号绞车2和二号绞车1之间的距离。
[0110] 一号锚固桩28、三号绞车7、一号绞车2、五号锚固桩15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时,处于同一条直线。
[0111] 二号锚固桩27、四号绞车6、二号绞车1、六号锚固桩14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时,处于同一条直线。
[0112] 七号锚固桩16和八号锚固桩17之间的距离等于四号绞车6和三号绞车7之间的距离。
[0113] 九号锚固桩20和十号锚固桩21之间的距离等于二号绞车1和一号绞车2之间的距离。
[0114] 七号锚固桩16、九号锚固桩20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一号锚固桩28、五号锚固桩15之间的连线;
[0115] 八号锚固桩17、十号锚固桩21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二号锚固桩27、六号锚固桩14之间的连线。
[0116] 本发明的具体分布情况和功能如下:
[0117] 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主甲板3上,四个角落均布置安装锚泊时的绞车,属于该结构物本身设备,分别命名为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在一号绞车2和三号绞车7之间布置一台五号绞车5,在二号绞车1和四号绞车6之间布置一台六号绞车4。
[0118] 根据迁移路径,在岛礁周围布设十二个锚固桩。这些锚固桩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运输至岛礁海域前已安装到位,可以承受平台迁移时的各方向拉力。
[0119] 其位置分别如下:
[0120] 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布放在岛礁浅航道23的外侧,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之间的距离等于三号绞车7和四号绞车6之间的距离,并与绞车一一对应;
[0121] 三号锚固桩22和四号锚固桩24布放在岛礁浅航道23中间处的外海域,其中点连线垂直于浅航道23的长度方向。
[0122] 五号锚固桩15和六号锚固桩14布放在岛礁内海海域,一号锚固桩28和二号锚固桩27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号绞车2和二号绞车1之间的距离,并与绞车一一对应;
[0123] 其中,一号锚固桩28、三号绞车7、一号绞车2、五号锚固桩15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时,处于同一条直线;
[0124] 二号锚固桩27、四号绞车6、二号绞车1、六号锚固桩14在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时,处于同一条直线;
[0125] 七号锚固桩16和八号锚固桩17布放在岛礁内海海域,七号锚固桩16和八号锚固桩17之间的距离等于四号绞车6和三号绞车7之间的距离,并与绞车一一对应;
[0126] 九号锚固桩20和十号锚固桩21布放在岛礁内海海域,九号锚固桩20和十号锚固桩21之间的距离等于二号绞车1和一号绞车2之间的距离,并与绞车一一对应;
[0127] 七号锚固桩16、九号锚固桩20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一号锚固桩28、五号锚固桩15之间的连线。
[0128] 八号锚固桩17、十号锚固桩21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二号锚固桩27、六号锚固桩14之间的连线。
[0129] 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均可通过立柱11上的换向导轮10将缆绳由竖直方向转为倾斜方向,并根据安装过程中的需要连接至对应的锚固桩。
[0130] 五号绞车5和六号绞车4可直接连接至锚固桩,辅助控制结构物姿态。
[0131] 实际工作过程中:
[0132] (一)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进航道前:
[0133]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被运输至岛礁外侧海域时,可由工程船拖运至浅航道23外侧,并将结构物调整至长度方向与浅航道23方向一致,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面向浅航道23。
[0134] 一艘吃水较浅,可自由出入浅航道23的冲锋舟25迁移工作。
[0135] 冲锋舟25航道外侧先将三号绞车7的缆绳系固在一号锚固桩28上,将四号绞车6的缆绳系固在二号锚固桩27上。同时携带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缆绳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部海域,并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系在五号锚固桩15上,将二号绞车1的缆绳系在六号锚固桩14上。
[0136] 带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分别与一号锚固桩28、二号锚固桩27、五号锚固桩15、六号锚固桩14连接好之后,冲锋舟25退至岛礁外海。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分别转动,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缆绳收紧。
[0137] 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继续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同时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以同样的转速放出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缆绳的拉力下,缓慢向浅航道23移动。
[0138] (二)海洋浮式结构物26通过浅航道23:
[0139]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艏部靠近浅航道23时,冲锋舟25礁外海将五号绞车5的缆绳与四号锚固桩24连接、将六号绞车4的缆绳与三号锚固桩22连接。同时五号绞车5、六号绞车4同时收紧,使得五号绞车5的缆绳、六号绞车4的缆绳保持一定的张力,可控制海洋浮式结构物26沿着特定方向运行,不会偏航导致与浅航道23发生碰撞。
[0140] 待五号绞车5的缆绳、六号绞车4的缆绳系固好并保持张力的时候,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继续同步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同步放出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0141]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上述合力的作用下继续向航道内部移动,直至海洋浮式结构物26完全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海13的海域中。
[0142] 冲锋舟25通过浅航道23进入岛礁内海13海域中。
[0143] 冲锋舟25将五号绞车5的缆绳与四号锚固桩24继续连接,解开六号绞车4的缆绳与三号锚固桩22的连接。
[0144] 海洋浮式结构物26继续沿着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的拖曳方向移动,同时三号绞车7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保持张力,确保结构物艉部与艏部沿着同样方向前行。
[0145] 待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的平行方向时,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并根据海洋浮式结构物26位置与目标海域18的位置对比,调整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位置,保持海洋浮式结构物26处于目标海域18边缘的延长线上。
[0146] (三)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转向:
[0147] 待海洋浮式结构物26处于目标海域18边缘的延长线上时,其长度方向与预定布放状态19时的长度方向垂直,需要进行转向后移动至目标海域18。
[0148] 冲锋舟25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与五号锚固桩15的连接解开,并将一号绞车2的缆绳与十号锚固桩21连接;
[0149] 同时,解开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二号锚固桩27的连接,并将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七号锚固桩16连接。
[0150] 此时,海洋浮式结构物26分别通过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与十号锚固桩21、六号锚固桩14、一号锚固桩28、七号锚固桩16连接。
[0151] 同步运行一号绞车2、四号绞车6,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并同步运行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放出二号绞车1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
[0152]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向。当结构物转向90°时,其长度方向与布放状态19长度方向平行,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
[0153] (四)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
[0154] 冲锋舟25将二号绞车1与六号锚固桩14的连接解开、解开三号绞车7与一号锚固桩28的连接。
[0155] 并将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分别与九号锚固桩20、八号锚固桩17连接。
[0156] 运行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并同步运行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放出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0157]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1的缆绳、三号绞车7的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的作用下向目标海域18移动。
[0158] (五)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定位安装:
[0159]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移动至目标海域18边缘时,停止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的运行,并保持各绞车缆绳的张力。
[0160] 为了保证海洋浮式结构物26的移动稳定性以及位置调整,冲锋舟25将五号绞车5通过缆绳与十二号锚固桩30连接、将六号绞车4通过缆绳与十一号锚固桩29连接。
[0161] 运行一号绞车2、二号绞车1、五号绞车5、六号绞车4,收紧一号绞车2的缆绳、二号绞车的1缆绳、五号绞车5的缆绳、六号绞车4的缆绳。同时同步运行三号绞车7、四号绞车6,放出三号绞车7缆绳、四号绞车6的缆绳。
[0162]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在各绞车缆绳的综合作用力下,向布放状态19时的位置移动。
[0163] 当海洋浮式结构物26运行至布放状态19位置时,各绞车停止运行,并保持各绞车缆绳张力。
[0164] 通过冲锋舟25,通过各绞车的运行,收紧或放出相应缆绳,调整结构物位置,当结构物位置与布放状态19位置一致时,进行安装。
[0165] 海洋浮式结构物26安装后,冲锋舟25各绞车缆绳与相应锚固桩的连接,各绞车收回缆绳,完成结构物的布放安装。
[0166] 本发明所述的海洋浮式结构物26可以是船体、平台或者漂浮物等。
[0167] 本发明所述的岛礁内海13吃水较深,由周围一圈岛礁包围而成,仅有一浅航道23作为海水与外界交换渠道。
[0168] 本发明所述的浅航道23为进出岛礁内海13的唯一航道,其吃水浅,宽度小,无法承载大型工程船或作业船进出。
[0169] 本发明所述的冲锋舟25是一艘辅助使用的浅吃水冲锋舟。
[0170]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