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361391.0

文献号 : CN1154923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峰姬海鹏殷本林贺志威胡伟麟王峻陈旭东陈凤翔

申请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属于爬模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沿空心墩周向围合设置的爬架结构;多个爬架结构均包括内模板、外模板、爬模上架体以及爬模下架体,内模板和外模板面对面设置;外模板与爬模上架体连接,且能够在爬模上架体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爬模上架体滑动设置在爬模下架体顶端,爬模上架体能够在爬模下架体顶端沿第二方向滑动;爬模上架体和/或爬模下架体固定有防坠杆;任一爬架结构的防坠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相邻爬架结构的防坠杆滑动设置,防坠杆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本发明通过设置防坠杆将多个爬架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提高安全性,利用可移动的外模板调节整体模板尺寸,提高施工效率和调节便捷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沿空心墩(100)周向围合设置的爬架结构,

多个所述爬架结构均包括内模板(110)、外模板(120)、爬模上架体(130)以及爬模下架体(140),所述内模板(110)和所述外模板(120)面对面设置,所述内模板(110)位于所述空心墩(100)内,所述外模板(120)位于所述空心墩(100)外;

所述外模板(120)远离所述内模板(110)的一侧与所述爬模上架体(130)连接,所述外模板(120)能够在所述爬模上架体(130)上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外模板(120)所在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爬模下架体(140)的爬升方向垂直;

所述爬模上架体(130)滑动设置在所述爬模下架体(140)顶端,所述爬模下架体(140)用于与空心墩(100)连接,所述爬模上架体(130)能够带动所述外模板(120)在所述爬模下架体(140)顶端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外模板(120)所在平面的垂线方向;

所述爬模上架体(130)和/或所述爬模下架体(140)固定有防坠杆(150);

任一爬架结构的防坠杆(150)通过第一连接件(200)与相邻爬架结构的防坠杆(150)滑动设置,防坠杆(150)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200)包括基板(210)以及两个连接框(220),两个所述连接框(220)分别固定在所述基板(210)两侧,所述连接框(220)用于套设在述防坠杆(150)外;

所述连接框(220)远离所述基板(210)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当所述防坠杆(150)具有四个及四个以上时,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150)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120)远离所述内模板(110)的表面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背楞(121),其中部分背楞(121)设置有齿条(122),所述爬模上架体(130)通过第二连接件(300)转动连接有齿轮(131),所述齿轮(131)能够与所述齿条(122)啮合,其中另一部分背楞(121)与所述爬模上架体(13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0)包括连接轴(310)、调节转盘(320)、调节板(330)、丝杠(340)以及两个螺母(350);

所述连接轴(310)包括内轴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转动套设在所述内轴外,所述内轴一端与所述齿轮(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转盘(320)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板(330)固定在所述爬模上架体(130)上,所述调节板(330)设置有通孔,所述丝杠(340)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丝杠(340)端部与所述外套筒侧壁固定连接,两个螺母(350)套设在所述丝杠(340)外,且分别位于所述调节板(330)两侧;所述丝杠(340)能够与两个所述螺母(350)配合,使得所述齿轮(131)朝着靠近或远离所述齿条(122)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支撑梁(160),所述顶部支撑梁(160)架设在多个爬模上架体(130)之间,所述顶部支撑梁(160)上滑动设置有多个支座(161)和多个内模板吊装结构,多个支座(161)与多个爬模上架体(130)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内模板吊装结构与多个内模板(11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座(161)与对应的爬模上架体(130)固定设置,所述支座(161)能够在所述顶部支撑梁(160)上沿对应外模板(120)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内模板吊装结构与对应的内模板(110)固定设置,所述内模板吊装结构能够在所述顶部支撑梁(160)上沿对应外模板(120)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内模板吊装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内模板(110)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吊装结构包括驱动装置(410)以及钢丝绳(420);

所述钢丝绳(420)连接在所述内模板(110)和所述顶部支撑梁(160)之间,所述钢丝绳(420)与所述顶部支撑梁(160)滑动连接,所述钢丝绳(420)与所述内模板(110)可拆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410)安装在所述钢丝绳(420)上,所述驱动装置(410)用于收缩所述顶部支撑梁(160)和所述内模板(110)之间的钢丝绳(420)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10)为电动葫芦。

7.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对拉螺杆(510)以及钢丝索绳;

当爬模爬升时,所述钢丝索绳套设在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150)之间,所述钢丝索绳的两个端部之间连接有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

当爬模未爬升时,所述对拉螺杆(510)固定设置在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150)之间。

说明书 :

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爬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

背景技术

[0002] 现使用液压爬模对空心墩进行施工时,通常都是采用四面分体式的液压爬模,面与面之间相互独立,没有保险措施,如果任一面的爬锥结构出现问题,将会导致该面的爬架结构出现坠落,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0003] 空心墩为四面收坡结构,为了能够达到收坡效果,需要在模板上设置调节段,通过割除一定尺寸模板后重新拼装,或者使用由多个窄条拼装为一个完整模板的结构,后续通过拆除窄条使得模板尺寸合适,这两种施工方式耗时较多,会影响施工进度,如果使用第二种方式,则由于小块模板数量过大,会导致空心墩表面的施工缝较多,不易控制其表面平整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通过设置防坠杆将多个爬架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提高安全性,并利用可移动的外模板调节整体模板尺寸,提高施工效率和调节便捷性。
[0005]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包括多个沿空心墩周向围合设置的爬架结构;多个爬架结构均包括内模板、外模板、爬模上架体以及爬模下架体,内模板和外模板面对面设置,内模板位于空心墩内,外模板位于空心墩外;外模板远离内模板的一侧与爬模上架体连接,外模板能够在爬模上架体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方向与外模板所在平面平行,且与爬模下架体的爬升方向垂直;爬模上架体滑动设置在爬模下架体顶端,爬模下架体用于与空心墩连接,爬模上架体能够带动外模板在爬模下架体顶端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方向为外模板所在平面的垂线方向;爬模上架体和/或爬模下架体固定有防坠杆;任一爬架结构的防坠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相邻爬架结构的防坠杆滑动设置,防坠杆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滑动。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爬架结构中均设置有防坠杆,防坠杆与防坠杆之间滑动连接,随着爬模的爬升,空心墩柱开始收坡,防坠杆能够随着爬模的爬升滑动,多个防坠杆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也开始收缩;由于防坠杆将多个爬架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即使任一爬架结构中的爬锥出现问题了,发生掉落,收缩后的防坠杆形成的框架结构也会卡在空心墩柱上,防止单面的爬架结构直接下坠;与爬模上架体滑动设置的外模板,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多个外模板均能移动,随着爬模后续的爬升以及空心墩的收坡,移动后的外模板能够重新拼合形成新的模板结构,适应收坡后的空心墩尺寸,外模板调节方便,不需要拆除等步骤,并且也不是由多个窄条拼接而成,不会出现施工缝较多、表面不平整的现象。
[0008] 进一步的,外模板远离内模板的表面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背楞,其中部分背楞设置有齿条,爬模上架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能够与齿条啮合,其中另一部分背楞与爬模上架体可拆卸连接,浇筑混凝土时,外模板与上架体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固定住,避免外模板的位置发生偏移,需要移动外模板时,将可拆卸连接结构解除,利用齿条和齿轮的配合对外模板进行移动。
[0009]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轴、调节转盘、调节板、丝杠以及两个螺母;连接轴包括内轴和外套筒,外套筒转动套设在内轴外,内轴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转盘固定连接;调节板固定在爬模上架体上,调节板设置有通孔,丝杠穿过通孔,丝杠端部与外套筒侧壁固定连接,两个螺母套设在丝杠外,且分别位于调节板两侧;丝杠能够与两个螺母配合,使得齿轮朝着靠近或远离齿条的方向移动;通过控制两个螺母在丝杠上的位置,调节丝杠与调节板之间的位置,调节丝杠升高或者降低,从而改变齿轮的高度,使得齿轮与齿条啮合或者远离;需要控制外模板移动时,使得齿轮与齿条啮合,不需要时,降低齿轮和齿条的高度,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误触调节转盘。
[0010]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包括基板以及两个连接框,两个连接框分别固定在基板两侧,连接框用于套设在述防坠杆外,通过连接框套设在防坠杆外,便于防坠框的滑动,同时,也不会影响相邻两根防坠杆之间的连接效果。
[0011] 进一步的,连接框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连接框整体留有一定余量。
[0012]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部支撑梁,顶部支撑梁架设在多个爬模上架体之间,顶部支撑梁上滑动设置有多个支座和多个内模板吊装结构,多个支座与多个爬模上架体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内模板吊装结构与多个内模板一一对应设置,支座与对应的爬模上架体固定设置,支座能够在顶部支撑梁上沿对应外模板的第二方向移动,内模板吊装结构与对应的内模板固定设置,内模板吊装结构能够在顶部支撑梁上沿对应外模板的第二方向移动,内模板吊装结构能够驱动内模板上升。
[0013] 进一步的,内模板吊装结构包括驱动装置以及钢丝绳;钢丝绳连接在内模板和顶部支撑梁之间,钢丝绳与顶部支撑梁滑动连接,钢丝绳与内模板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钢丝绳上,驱动装置用于收缩顶部支撑梁和内模板之间的钢丝绳长度,钢丝绳长度变短,内模板上升。
[0014]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为电动葫芦。
[0015] 进一步的,当防坠杆具有四个及四个以上时,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提高多个防坠杆形成的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0016] 进一步的,第三连接件包括对拉螺杆以及钢丝索绳;当爬模爬升时,钢丝索绳套设在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之间,钢丝索绳的两个端部之间连接有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利用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随着爬模的爬升收缩钢丝索绳的长度,使得多个防坠杆形成的框架结构维持稳定;当爬模未爬升时,对拉螺杆固定设置在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之间。
[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8] 1、在本发明中,在每个爬架结构中均设置防坠杆,多个防坠杆能够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将多个爬架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随着爬模的爬升,空心墩开始收坡后,框架结构也会开始收缩,当任一爬架结构的爬锥产生问题,出现掉落后,与其连接在一起的爬架结构会对掉落的爬架结构形成支撑,并且,收缩后的框架结构能够卡在空心墩表面,避免继续下坠,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0019] 2、在本发明中,将外模板与爬模上架体滑动设置,外模板能够在爬模上架体上沿第一方向滑动,随着空心墩的收坡,通过外模板的滑动来控制多个外模板拼合后的尺寸,与收坡后的空心墩尺寸对应,外模板调节方便,不需要进行拆除等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外模板为整体结构,不是由多个窄条拼接而成,不会出现施工缝较多、表面不平整的现象。
[0020] 3、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顶部支撑梁将内模板和爬模上架体连接起来,当一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只需要利用内模板吊装结构即可带动内模板进行爬升,无需进行现有技术中,先拆除内模板,当爬模爬升到位后再安装内模板的步骤,无需反复拆装,提高施工效率,也避免拆除和安装内模板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架结构与空心墩的配合侧视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模板俯视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模板调节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模板调节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模板调节结构侧视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模板用可拆卸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个防坠杆围合形成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与防坠杆的配合示意图;
[0030]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架结构爬升示意图一;
[0032]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架结构爬升示意图二。
[0033] 附图中:100‑空心墩,110‑内模板,120‑外模板,121‑背楞,122‑齿条,130‑爬模上架体,131‑齿轮,140‑爬模下架体,150‑防坠杆,160‑顶部支撑梁,161‑支座,200‑第一连接件,210‑基板,220‑连接框,300‑第二连接件,310‑连接轴,320‑调节转盘,330‑调节板,340‑丝杠,350‑螺母,410‑驱动装置,420‑钢丝绳,510‑对拉螺杆,610‑扣件,620‑蝴蝶扣,710‑模板操作平台,720‑混凝土操作平台,730‑钢筋绑扎平台,740‑内模操作平台,810‑修饰吊平台,820‑液压操作平台,830‑模板后移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发明,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3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体式变截面空心墩爬模,结合图1到图11所示,包括多个沿空心墩100周向围合设置的爬架结构;一般空心墩100都是具有四个施工面的,每个施工面上配置一个爬架结构,多个爬架结构均是相同的,不过会由于施工面的尺寸不同而存在尺寸差异。
[0036] 爬架结构具体包括内模板110、外模板120、爬模上架体130以及爬模下架体140,内模板110和外模板120均是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板,爬模上架体130和爬模下架体140均设置空心墩100外,是液压爬模的主体结构;内模板110和外模板120面对面设置,内模板110位于空心墩100内,外模板120位于空心墩100外;外模板120远离内模板110的一侧与爬模上架体130连接,外模板120能够在爬模上架体130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方向与外模板120所在平面平行,且与爬模下架体140的爬升方向垂直;爬模上架体130滑动设置在爬模下架体140顶端,爬模下架体140用于与空心墩100连接,实现爬升作用,爬模上架体130能够带动外模板120在爬模下架体140顶端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方向为外模板120所在平面的垂线方向,爬模上架体130在爬模下架体140顶端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外模板120的脱模,使得外模板
120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之间留有间隙,避免外模板120在爬升过程中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之间产生摩擦;爬模上架体130和/或爬模下架体140固定有防坠杆150;任一爬架结构的防坠杆150通过第一连接件200与相邻爬架结构的防坠杆150滑动设置,防坠杆150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相连的防坠杆150使得多个爬架结构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多个围合设置的爬架结构的防坠杆150也能够围合形成一个框架结构。
[0037] 框架结构套设在空心墩100外,由于防坠杆150与防坠杆150之间是滑动连接的,随着爬模的爬升,空心墩100的收坡,框架结构也会开始收缩,如果任一施工面的爬架结构的爬锥出现不稳定或者是失效的情况,导致这一面的爬架结构出现下坠的情况,由于防坠杆150的连接,会阻止爬架结构的下落,并且,收缩后的框架结构能够卡在空心墩100表面,进一步阻止爬架结构的下落。
[0038] 外模板120在爬模上架体130上沿第一方向移动,结合图2和图3所示,多个外模板120均能移动,移动后的外模板120部分会悬在空中,经过爬模爬升后,由于空心墩100的收坡结构,移动后的外模板120能够重新拼合在一起,与需要的空心墩100截面尺寸适配,本实施例中的外模板120是一个整体板状结构,通过直接移动外模板120的位置改变需要的外模板120尺寸,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割除一定的外模板120后重新拼装,施工较为麻烦,效率较低,或者外模板120是由多个窄条拼装为一个整的模板,但这种方向会出现施工缝较多,表面不平整的现象,而采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移动的外模板120,则在可重复使用的同时,能够提高效率,并且也不会出现施工缝较多,表面不平整的现象。
[0039] 外模板120与爬模上架体130的连接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外模板120远离内模板110的表面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背楞121,实际实施中,背楞121一般由两个槽钢背对拼接形成,在至少两个背楞121中,一般会在一个背楞121处设置有齿条122,余下的背楞121与爬模上架体130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情况中,也可以在两个背楞121后设置齿条122;
爬模上架体130上通过第二连接件300转动连接有与齿条122啮合的齿轮131,需要移动外模板120时,将外模板120与爬模上架体1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拆除,然后通过转动齿轮
131来驱动外模板120移动,不需要移动外模板120时,将外模板120与爬模上架体130之间固定好即可。
[0040] 外模板120表面的背楞121一般间距一米左右设置一道,通常,4.5米高的外模板120会设置5道背楞121,其中只一道背楞121采用滑动的方向与爬模上架体130连接,其余的背楞121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与爬模上架体130连接。
[0041] 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结构采用工程施工中采用的连接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一个丝杆,丝杆穿设在爬模上架体130中,丝杆一端连接有扣件610,扣件610有一个开口,可以直接卡在槽钢的边缘处,另一端连接有蝴蝶扣620,通过拧动蝴蝶扣620驱动丝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使得扣件610的前端位置与槽钢抵紧或者是留有间隙,扣件610前端与槽钢抵紧后,将会固定外模板120的位置,留有间隙后,便于外模板120的滑动。
[0042] 齿轮131与爬模上架体130通过第二连接件300连接,第二连接件300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300包括连接轴310、调节转盘320、调节板330、丝杠340以及两个螺母350;连接轴310包括内轴和外套筒,外套筒转动套设在内轴外,内轴和外套筒的转动不会相互影响;内轴一端与齿轮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转盘320固定连接,能够通过转动调节转盘320控制齿轮131的转动,便于操作齿轮131;调节板330固定在爬模上架体130上,调节板330是第二连接件300的设置基础,在调节板330设置有通孔,丝杠340穿过通孔,丝杠340能够自由在通孔中沿其轴线方向自由移动,丝杠340一个端部与外套筒侧壁固定连接,通过控制丝杠340在通孔中的位置控制外套筒的高度,两个螺母350套设在丝杠340外,且分别位于调节板330两侧;丝杠340能够与两个螺母350配合,使得齿轮131朝着靠近或远离齿条122的方向移动;通过调节螺母350在丝杠340上的位置,使得两个螺母350分别卡接在调节板330的两侧,固定丝杠340与调节板330的相对位置,从而固定齿轮131的高度位置,通过改变两个螺母350在丝杠340上的位置,可以控制齿轮131与齿条122之间是否啮合,当需要移动外模板120时,向上调整丝杠340的位置,使得齿轮131和齿条122啮合,不需要移动外模板120时,向下调整丝杠340的位置,使得齿轮131和齿条122分离,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误触调节转盘320。
[0043] 外模板120与爬模上架体130之间采用上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上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固定外模板120时,外模板120的结构不需要改变,外模板120能够在齿轮131和齿条122的作用下移动任意距离,而不需要考虑移动后的外模板120是否还能够与爬模上架体130连接,不过在这种连接结构是通过扣件610和背楞121之间的摩擦固定的,因此需要设置齿条122和齿轮131之间的防误触结构,避免外模板120的移动误操作。
[0044] 相邻两个防坠杆150之间的第一连接件200结构如图7到图9所示,第一连接件200包括基板210以及两个连接框220,两个连接框220分别固定在基板210两侧,连接框220用于套设在述防坠杆150外,通过连接框220套设在防坠杆150外,便于防坠杆150的滑动,同时,也不会影响相邻两根防坠杆150之间的连接效果,进一步的,连接框220远离基板210的一侧设置有开口,连接框220整体留有一定余量。
[0045] 在实际实施中,防坠杆150选择工字钢结构,相应的连接框220也只需要套设在工字钢的一端即可,并且,可以在连接框220上设置限位结构,使得工字钢端部与基板210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便于工字钢与连接框220之间的定位,并且,为了便于生产实施,可直接设置两个相同的连接框220以及与连接框220连接的固定板,将两个固定板按照一定角度固定在一起,也可得到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200结构,这里是一定角度是指相邻两个防坠杆150之间的相交角度,一般为90度。
[0046] 当防坠杆150具有四个及四个以上时,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150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提高多个防坠杆150形成的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0047] 第三连接件包括对拉螺杆510以及钢丝索绳;当爬模爬升时,使用钢丝索绳,钢丝索绳套设在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150之间,钢丝索绳的两个端部之间连接有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随着爬模爬升,多个防坠杆150形成的框架结构开始收缩时,利用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收缩钢丝索绳的长度,使得多个防坠杆150形成的框架结构维持稳定;当爬模未爬升时,使用对拉螺杆510,对拉螺杆510固定设置在面对面设置的两根防坠杆150之间,使得多个防坠杆150形成的框架结构整体稳定,进而使得多个爬架结构形成的整体结构稳定。
[0048] 由于在实际施工中,内模板110和外模板120无法一同爬升,导致每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均需要拆除内模板110,在爬模爬升到位后再重新安装内模板110,反反复复拆除安装使得施工效率降低,并且,拆除和安装内模板110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随之提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中,设置顶部支撑梁160结构,使得内模板110能够提升到合适的位置。
[0049] 顶部支撑梁160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顶部支撑梁160设置为井字结构,对应空心墩100的四个施工面,顶部支撑梁160架设在多个爬模上架体130之间,爬模上架体130的数量与爬架结构的数量相同,顶部支撑梁160上滑动设置有多个支座161和多个内模板吊装结构,多个支座161与多个爬模上架体130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内模板吊装结构与多个内模板110一一对应设置,支座161与对应的爬模上架体130固定设置,支座161能够在顶部支撑梁
160上沿对应外模板120的第二方向移动,爬模上架体130在爬模下架体140顶端移动时,爬模上架体130另一端连接的支座161也能够随之在顶部支撑梁160上移动;内模板吊装结构与对应的内模板110固定设置,内模板吊装结构能够在顶部支撑梁160上沿对应外模板120的第二方向移动,实现内模板110的脱模,内模板吊装结构能够驱动内模板110上升。
[0050] 内模板吊装结构包括驱动装置410以及钢丝绳420;钢丝绳420连接在内模板110和顶部支撑梁160之间,钢丝绳420与顶部支撑梁160滑动连接,钢丝绳420与内模板110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410安装在钢丝绳420上,驱动装置410用于收缩顶部支撑梁160和内模板110之间的钢丝绳420长度,钢丝绳420长度变短,内模板110上升,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10为电动葫芦,需要提升内模板110时,将电动葫芦下方,将钢丝绳420与内模板110的背楞处固定连接,拆除内模固定拉杆,将内模板110取下,移动钢丝绳420在顶部支撑梁160上的位置,使得内模板110远离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然后利用电动葫芦以及钢丝绳420将内模板110整体提升。
[0051] 本实施例中,多个爬架结构的爬升原理与现有液压爬模的爬升原理相同,均是利用爬模轨道、爬锥、液压设备、上换向器以及下换向器等设备完成爬升,在此不再赘述;爬模上架体130与爬模下架体140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也采用现有技术设置,故不再赘述。
[0052] 液压爬模的爬升过程如图10和图11所示,每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爬架上架体整体后移,使外模板120与混凝土分离,爬模上架体130顶部的支座161顺着顶部支撑梁160外滑,然后利用液压爬模顶升装置将整个爬模架体向上顶升至下一施工节段位置,将驱动装置410下放,采用钢丝绳420将内模板110固定,拆除内模固定拉杆,取下内模板110,利用驱动装置410以及钢丝绳420将内模板110吊装至下一施工节段位置,利用模板后移装置将爬模上架体130整体推移至混凝土设计位置,采用紧固拉杆将内模板110和外模板120连接固定并收拢,准备浇筑混凝土。
[0053] 具体实施中,结合图1和图10所示,爬模上架体130具有模板操作平台710、混凝土操作平台720、钢筋绑扎平台730、内模操作平台740,具体的,爬模上架体130包括后移装置、倾斜角调节装置、斜撑固定杆、平台横梁、防护网连接柱、上架体平台面板、上架体外立柱、上架体内立柱。
[0054] 爬模上架体130的后移装置由厚度为1cm的钢板组焊形成,利用齿条122和滑轮可以使整个爬模上架体130在轨道上前后移动,后移装置的具体结构直接采用现有液压爬模中的后移装置即可;倾斜角调节装置由两根直径为8cm的钢棒与直径为10cm的钢套管制成,钢棒外部与钢套管内部攻丝用以调节撑杆长度,两端焊接厚度为2cm的钢板并设置直径为4cm的孔;斜撑固定杆由∠75角钢制成,用于斜向加固架体,保证上架体刚度,分别焊接在上架体外立柱、上架体内立柱上;平台横梁由∠75角钢制成,分别焊接在上架体外立柱、上架体内立柱上;防护网连接柱由直径为4.8cm的钢管制成,焊接在上架体外立柱上;上架体平台面板由D10钢筋网片与厚度为3mm的钢板制成,铺设并焊接在平台横梁上;上架体外立柱由双肢16槽钢背靠背组焊制成;上架体内立柱由14槽钢背靠背组焊制成。
[0055] 上述爬模上架体130结构减小了常规液压爬模上架体130的宽度,增加了两层平台,无需在施工过程中另外制作、安拆钢筋绑扎施工平台,避免了反复拆装施工平台使得施工效率大打折扣,安全风险提高的问题。
[0056] 外模板120采用厚度为6mm的钢板作为面板,背部采用厚度为1cm的钢板作为骨架,四周采用10槽钢作为封边,整体背部与外模板背楞121焊接固定;外模板背楞121采用双肢16槽钢背靠背组焊制成,与上架体内立柱焊接固定。
[0057] 爬模下架体140具有修饰吊平台810、液压操作平台820、模板后移平台830,具体的,爬模下架体140包括吊平台横梁、吊平台面板、吊平台立柱、液压操作平台横梁、液压操作平台内立柱、液压操作平台分配梁、液压操作平台面板、液压操作平台斜撑杆、可拆卸式爬锥、爬锥挂板、模板后移平台830主梁、下架体外立柱、模板后移平台横梁。
[0058] 爬模下架体140的吊平台横梁由边长为8cm,壁厚为1cm的Q235方钢制成,在连接位置设置直径为4cm的孔,采用Cr40插销与吊平台立柱连接;吊平台面板由10a槽钢作为分配梁,上铺设3mm花纹钢板制成;吊平台立柱由边长为8cm,壁厚为1cm的Q235方钢制成,两端采用1cm钢板焊接并设置直径为4cm的孔采用Cr40插销分别与吊平台横梁、液压操作平台横梁连接;液压操作平台横梁由边长为8cm,壁厚为1cm的Q235方钢制成,在连接位置设置直径为4cm的孔,采用Cr40插销分别与吊平台立柱、液压操作平台内立柱、架体外立柱连接;液压操作平台内立柱由双肢18槽钢背靠背组焊制成,槽钢中间间隔2cm,每隔80cm采用∠75角钢连接,顶部采用厚度为2cm的钢板制成斜连与爬锥挂板连接,下端设置直径为4cm的孔与液压操作平台横梁连接连接;液压操作平台分配梁由14槽钢制成,平铺并焊接于液压操作平台横梁上;液压操作平台面板由3mm花纹钢板制成,下方垫铺D10钢筋网片,焊接固定于液压操作平台分配梁上;液压操作平台斜撑杆由两根直径为8cm的钢棒与直径为10cm的钢套管制成,钢棒外部与钢套管内部攻丝用以调节撑杆长度,两端焊接厚度为2cm的钢板并设置直径为4cm的孔分别与液压操作平台内立柱、模板后移平台横梁连接;可拆卸式爬锥由40Cr直径为8cm钢棒制成、爬锥挂板由厚度为1cm的钢板组焊制成,中心位置预留直径为8cm的孔套在可拆卸式爬锥上,后端预留8cm×2cm孔与液压操作平台内立柱采用钢板插销连接;模板后移平台主梁采用工25a工字钢与25槽钢制成,平铺焊接于模板后移平台横梁上;下架体外立柱采用双肢8槽钢背靠背双拼焊接制成,中间每隔80cm采用厚度为1cm的钢板连接,上下预留4cm的孔分别与液压操作平台横梁、模板后移平台横梁采用工14a工字钢制成。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