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凝珠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303264.5

文献号 : CN1155312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邱日芳郑惜芬

申请人 : 广州市妆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凝珠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微凝珠护肤品,由水相和油相组成,油相呈微凝珠状均匀分布在水相中。微凝珠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溶剂、保湿剂、美白剂、增稠剂、螯合剂、抗氧化剂混合,恒温69‑71℃,得水相混合物;2)将蓖麻油/IPDI 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混合,加热至99‑101℃,得油相混合物;3)将油相混合物降温至69‑71℃,加入水相混合物中,转速30‑40r/min,搅拌并降温至37‑39℃,得预混物;4)加入PH调节剂、皮肤调理剂,混合均匀,得微凝珠护肤品。本发明具有延长保持皮肤水分的持久性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微凝珠护肤品,其特征在于:由水相和油相组成,所述油相呈微凝珠状均匀分布在水相中,所述油相形成的微凝珠的直径为0.1‑0.2mm;

所述水相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溶剂63.7526667‑64.9931269份;

保湿剂17.72713‑18.09755份;

美白剂0.1‑0.102份;

增稠剂0.308‑0.352份;

螯合剂0.029‑0.031份;

抗氧化剂0.00515‑0.00517份;

pH调节剂0.31‑0.33份;

皮肤调理剂7.3675931‑7.3896133份;

所述油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蓖麻油/IPDI 共聚物0.6‑0.8份;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48‑2.52份;

甘油三(乙基己酸)酯5.58‑5.62份;

白池花籽油0.5‑1份;

所述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例为90.06‑90.84:9.16‑9.94;

所述水相与油相中均不含乳化剂;

所述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C10‑30 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酸豆籽胶的复配;

所述丙烯酸(酯)类/C10‑30 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酸豆籽胶的质量比例为0.19‑0.21:0.09‑0.11:0.028‑0.032。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珠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溶剂、保湿剂、美白剂、增稠剂、螯合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混合均匀至完全溶解,恒温69‑71℃,得水相混合物;

步骤2),将蓖麻油/IPDI 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混合均匀,加热至99‑101℃,得油相混合物;

步骤3),将油相混合物降温至69‑71℃,加入水相混合物中,转速30‑40r/min,持续搅拌并停止加热,搅拌并降温至37‑39℃,得预混物;

步骤4),将预混物降温至34‑36℃,加入pH调节剂、皮肤调理剂,混合均匀,得微凝珠护肤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凝珠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油相混合物加入水相混合物中时,油相混合物匀速加入水相混合物中,且控制油相混合物全部加入水相混合物中所用时间为2‑3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凝珠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搅拌并降温至37‑39℃时,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降温,环境温度恒温25‑30℃。

说明书 :

一种微凝珠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凝珠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护肤品是用于保护皮肤的产品,通过使用护肤品能提高皮肤的质感,对人们的精神、形象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0003] 补水、保湿是护肤品最基础的功能,皮肤干燥会使得表面角质层易于脱落,使得皮肤紧绷,通过护肤品对皮肤补充水分能十分有效地改善皮肤问题。
[0004] 补水保湿主要是通过护肤品中的水性成分被皮肤吸收,从而补充皮肤的水分,再通过油性成分形成保护屏障,减少水分散失,从而实现的,因此,补水保湿类护肤品通常包含水相组分和油相组分,而为了能较好的发挥功效,水相组分与油相组分要成一定比例涂覆在皮肤表面,因此,护肤品中的水相组分与油相组分要成一定比例配合并分散均匀,而水油不相容,因此,现有的护肤品中通常通过加入乳化剂,从而实现水油互混。
[0005] 但,添加了乳化剂后,会使得水油结合,导致护肤品涂覆在皮肤上时,水油同时接触皮肤,在涂抹的过程中,也会由于外力作用破坏乳化体系,使得水相、油相被皮肤吸收的先后顺序十分随机,而当油相先被吸收后,会使得水相难以渗透进皮肤中,阻碍水相的吸收,使得大量水相成分未必皮肤吸收并被蒸发,导致补水保湿的效果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使得保持皮肤水分的持久性较为一般,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延长保持皮肤水分的持久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凝珠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0007]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凝珠护肤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微凝珠护肤品,其特征在于:由水相和油相组成,所述油相呈微凝珠状均匀分布在水相中。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油相呈微凝珠状均匀分布在水相中,使得微凝珠护肤品在使用时,微凝珠需要通过外力挤破才会释放油相成分,涂抹的过程中,水相成分会更好地优先与皮肤接触,然后油相的微凝珠还能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然后在涂抹的过程中逐渐被压力挤破,油相成分释放,形成保湿层,使得皮肤先补水后保湿,从而更好地充分发挥水相的补水功效和油相的保湿效果,同时水相中可添加具有保湿功效的活性成分,使得活性成分能跟随水相渗透进皮肤中,在皮肤内起到化学保湿的效果,而油相覆盖在皮肤在最表层,起到物理保湿的效果,并且阻碍被皮肤吸收的水相组分蒸发,使得水分更好地锁在皮肤中,跟随水相渗入皮肤中的活性成分也能持久保留在皮肤中发挥保湿的功效,使得补水保湿的功效发挥较佳,有效延长补水保湿的持续时间,延长了保持皮肤水分的持久性。
[0010] 优选的,所述油相形成的微凝珠的直径为0.1‑0.2mm。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形成特定直径的微凝珠,使得涂抹时,微凝珠不会过早被挤破,使得水相组分被大量吸收后,微凝珠恰好破裂释放油相组分,使得皮肤先吸收水相组分后覆盖油相组分的过程更易于实现,从而更好地实现延长补水保湿功效的效果,更好地延长了保持皮肤水分的持久性。
[0012] 优选的,所述水相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3] 溶剂63.7526667‑64.9931269份;
[0014] 保湿剂17.72713‑18.09755份;
[0015] 美白剂0.1‑0.102份;
[0016] 增稠剂0.308‑0.352份;
[0017] 螯合剂0.029‑0.031份;
[0018] 抗氧化剂0.00515‑0.00517份;
[0019] PH调节剂0.31‑0.33份;
[0020] 皮肤调理剂7.3675931‑7.3896133份;
[0021] 所述油相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22] 蓖麻油/IPDI共聚物0.6‑0.8份;
[002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48‑2.52份;
[0024] 甘油三(乙基己酸)酯5.58‑5.62份;
[0025] 白池花籽油0.5‑1份;
[0026] 所述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例为90.06‑90.84:9.16‑9.94;
[0027] 所述水相与油相中均不含乳化剂。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相中的增稠剂,使得油相微凝珠能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水相成分当中,使得微凝珠护肤品中水相成分和油相成分分散均匀,挤出至皮肤上以涂抹时,水相成分和油相成分呈稳定的比例,保持水相成分和油相成分的配比以保障对皮肤的补水保湿的功效。
[0029] 通过油相包括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的复配,且通过特定比例配合,使得油相能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微凝珠,且与增稠剂配合,使得微凝珠分散均匀,不会与水相形成分层,且微凝珠不易破裂,保障微凝珠在涂抹至皮肤上受到外力时才破裂释放的效果,从而实现了使用时皮肤先吸收水相成分后覆盖油相成分的过程,使得补水保湿的功效较佳且持久。
[0030] 通过不加入乳化剂,避免乳化剂破坏微凝珠与水相混合分散的稳定性,使得微凝珠能个更好地稳定分散在水相组分当中,而且能使得水相组分及油相组分均成型较为透明的状态,不易形成浑浊的现象,使得微凝珠化妆品具有更为唯美的外观,配合透明容器,能使得微凝珠化妆品具有更好的观赏性,更易于吸引消费者。
[0031]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酸豆籽胶的复配。
[00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择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酸豆籽胶复配形成增稠剂,配合增稠剂在水相中的含量,能更好地使微凝珠不易上浮分层,使得微凝珠更为均匀的分散在水相成分当中,从而更好地保持从容器中挤出的微凝珠化妆品中水相成分与油相成分的比例关系,保障补水保湿的功效。
[0033]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酸豆籽胶的质量比例为0.19‑0.21:0.09‑0.11:0.028‑0.032。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择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酸豆籽胶的质量比例,使得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酸豆籽胶相互配合的效果更佳,更好地保持油相的微凝珠在水相成分中均匀分散,更好地维持微凝珠化妆品从容器中挤出至皮肤上时水相成分与油相成分的比例,使得补水保湿的效果更佳。
[0035]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凝珠护肤品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36] 一种上述的微凝珠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7] 步骤1),将溶剂、保湿剂、美白剂、增稠剂、螯合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混合均匀至完全溶解,恒温69‑71℃,得水相混合物;
[0038] 步骤2),将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混合均匀,加热至99‑101℃,得油相混合物;
[0039] 步骤3),将油相混合物降温至69‑71℃,加入水相混合物中,转速30‑40r/min,持续搅拌并停止加热,搅拌并降温至37‑39℃,得预混物;
[0040] 步骤4),将预混物降温至34‑36℃,加入PH调节剂、皮肤调理剂,混合均匀,得微凝珠护肤品。
[00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油相混合物在69‑71℃下加入水相混合物中,配合特定的转速进行低速搅拌,并边搅拌边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液态的油相混合物逐渐凝固成凝珠,通过搅拌带来的剪切力,使得凝珠被不断分切,从而形成微凝珠,通过控制油相混合物加入水相混合物时的稳定,从而对搅拌时间进行的一定范围的选择,通过对搅拌时间的选择与搅拌速度的配合,来调节形成的微凝珠的粒径,从而得到粒径为0.1‑0.2mm的微凝珠。
[0042] 通过先将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混合均匀并加热至99‑101℃,使得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在高温下充分混合,从而实现相互协同配合的效果,从而实现在降温后能形成微凝珠状的效果。
[0043]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将油相混合物加入水相混合物中时,油相混合物匀速加入水相混合物中,且控制油相混合物全部加入水相混合物中所用时间为2‑3min。
[004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油相混合物加入水相混合物中的速度,避免油相混合物过快地大量进入水相混合物中,使得油相混合物更易于被搅拌分切,从而在冷却的过程中,形成直径相近、大小均匀的微凝珠,从而使得油相成分在水相成分中的分布更为均匀,更好地保障微凝珠护肤品挤出至皮肤上时水相成分与油相成分的比例稳定,保障补水保湿的功效和持久性。
[0045]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搅拌并降温至37‑39℃时,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降温,环境温度恒温25‑30℃。
[004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择冷却方式,使得降温的速度及时间恰到好处,形成的微凝珠结构稳定,大小适宜,涂抹在皮肤上时,更好地发挥先皮肤先吸收水相成分后覆盖油相成分的功效,补水保湿的效果更佳,持久性更长。
[0047]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8] 1、由于本申请通过油相呈微凝珠状均匀分布在水相中,使得微凝珠护肤品在使用时,微凝珠需要通过外力挤破才会释放油相成分,涂抹的过程中,水相成分会更好地优先与皮肤接触,然后油相的微凝珠还能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然后在涂抹的过程中逐渐被压力挤破,油相成分释放,形成保湿层,使得皮肤先补水后保湿,从而更好地充分发挥水相的补水功效和油相的保湿效果,同时水相中可添加具有保湿功效的活性成分,使得活性成分能跟随水相渗透进皮肤中,在皮肤内起到化学保湿的效果,而油相覆盖在皮肤在最表层,起到物理保湿的效果,并且阻碍被皮肤吸收的水相组分蒸发,使得水分更好地锁在皮肤中,跟随水相渗入皮肤中的活性成分也能持久保留在皮肤中发挥保湿的功效,使得补水保湿的功效发挥较佳,有效延长补水保湿的持续时间,延长了保持皮肤水分的持久性。
[0049] 2、本申请中优选通过油相包括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的复配,且通过特定比例配合,使得油相能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微凝珠,且与增稠剂配合,使得微凝珠分散均匀,不会与水相形成分层,且微凝珠不易破裂,保障微凝珠在涂抹至皮肤上受到外力时才破裂释放的效果,从而实现了使用时皮肤先吸收水相成分后覆盖油相成分的过程,使得补水保湿的功效较佳且持久。
[0050] 3、本申请的方法,通过油相混合物在69‑71℃下加入水相混合物中,配合特定的转速进行低速搅拌,并边搅拌边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液态的油相混合物逐渐凝固成凝珠,通过搅拌带来的剪切力,使得凝珠被不断分切,从而形成微凝珠,通过控制油相混合物加入水相混合物时的稳定,从而对搅拌时间进行的一定范围的选择,通过对搅拌时间的选择与搅拌速度的配合,来调节形成的微凝珠的粒径,从而得到粒径为0.1‑0.2mm的微凝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2] 实施例1‑3
[0053] 一种微凝珠护肤品,由水相和油相组成,油相呈微凝珠状,油相微凝珠均匀分布在水相中,油相微凝珠的直径为0.15±0.05mm。
[0054] 水相由以下组分组成:
[0055] 溶剂、保湿剂、美白剂、增稠剂、螯合剂、防腐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皮肤调理剂。
[0056] 其中,溶剂为水。
[0057] 保湿剂为1,3‑丙二醇、甘油、山梨(糖)醇、海藻糖、甜菜碱、透明质酸钠、甲基葡糖醇聚醚‑20、1,2‑己二醇、乙基己基甘油、丁二醇、1,2‑戊二醇、辛酰羟肟酸的复配。
[0058] 美白剂为烟酰胺。
[0059] 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酸豆籽胶的复配。
[0060] 螯合剂为EDTA二钠。
[0061] 抗氧化剂为对羟基苯乙酮。
[0062] PH调节剂为精氨酸。
[0063] 皮肤调理剂为苹果果实细胞培养物提取物、高山火绒草愈伤组织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大果越桔果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紫花地丁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欧锦葵花提取物、忍冬花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叶汁、酵母提取物、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的复配。
[0064] 苹果果实细胞培养物提取物、高山火绒草愈伤组织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大果越桔果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紫花地丁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欧锦葵花提取物、忍冬花提取物均来源于市售,水提,比例提取物10:1。
[0065] 库拉索芦荟叶汁购置于广州优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66] 酵母提取物购置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0067] 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购置于芜湖英特菲尔生物制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0068] 油相由以下组分组成:
[0069] 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
[0070] 实施例1‑3中,各组分的具体投入量(单位Kg)详见表1。
[0071] 表1
[0072]
[0073]
[0074]
[0075] 实施例1‑3中,微凝珠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6] 步骤1),将水、1,3‑丙二醇、甘油、山梨(糖)醇、烟酰胺、海藻糖、甜菜碱、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透明质酸钠、EDTA二钠、纤维素胶、酸豆籽胶、甲基葡糖醇聚醚‑20、1,2‑己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对羟基苯乙酮加入主锅中,2400r/min,均质5min,然后持续均质并升温至85±1℃,持续均质并保温15min,停止均质,降温至70℃,加入丁二醇、1,2‑戊二醇、辛酰羟肟酸,2400r/min,均质3min,保温70±1℃,得得水相混合物,备用。
[0077] 步骤2),将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投入油锅中,转速120r/min,搅拌3min,持续搅拌并加热至100±1℃,得油相混合物。
[0078] 步骤3),将油相混合物降温至70±1℃,然后将油相混合物匀速加入水相混合物中,控制油相混合物全部加入水相混合物中所用时间为2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并停止加热,恒温环境温度为25℃,自然冷却,使锅内物料降温至38±1℃,得预混物。
[0079] 步骤4),停止搅拌,将预混物自然降温至35±1℃,然后加入精氨酸、苹果果实细胞培养物提取物、高山火绒草愈伤组织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大果越桔果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紫花地丁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欧锦葵花提取物、忍冬花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叶汁、酵母提取物、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转速30r/min,搅拌3min,混合均匀,得微凝珠护肤品。
[0080] 实施例4
[0081] 一种微凝珠护肤品,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0082] 微凝珠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中:
[0083] 步骤3),将油相混合物降温至70±1℃,然后将油相混合物匀速加入水相混合物中,控制油相混合物全部加入水相混合物中所用时间为3min,转速40r/min,持续搅拌并停止加热,恒温环境温度为30℃,自然冷却,使锅内物料降温至38±1℃,得预混物。
[0084] 对比例1
[0085] 一种护肤品,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0086] 微凝珠护肤品还含有0.2kg甘油硬脂酸酯、1kg鲸蜡醇,水的含量相应调整为64.1728968kg。
[0087] 甘油硬脂酸酯、鲸蜡醇在步骤1)中与水一起加入主锅中加热混合。
[0088] 对比例2
[0089] 一种护肤品,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0090] 采用蓖麻油/IPDI共聚物等量替换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
[0091] 对比例3
[0092] 一种护肤品,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0093] 采用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等量替换蓖麻油/IPDI共聚物、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
[0094] 对比例4
[0095] 一种护肤品,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0096] 采用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等量替换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白池花籽油。
[0097] 对比例5
[0098] 一种护肤品,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0099] 采用白池花籽油等量替换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
[0100] 实验1
[0101] 观察各实施例制得的微凝珠护肤品及各对比例制得的护肤品的物理形态。
[0102] 实验2
[0103] 召集志愿者若干,在洁面后分别使用各实施例的微凝珠护肤品及对比例1的护肤品,通过涂抹按摩的方式将微凝珠护肤品或护肤品在脸部涂抹均匀,涂抹按摩时间为一分钟。
[0104] 在使用微凝珠护肤品或护肤品前,先在洁面后通过皮肤水分测定仪Corneometer CM825检测皮肤含水量,分别在使用微凝珠护肤品或护肤品2h、12h、24h后,再次通过皮肤水分测定仪Corneometer CM825检测皮肤含水量。
[0105] 实验1的具体检测数据详见表2。
[0106] 实验2的具体检测数据详见表3。
[0107] 表2
[0108]  物理形态
实施例1 微凝珠均匀分布在水相中且凝珠和水相均较为透明
实施例2 微凝珠均匀分布在水相中且凝珠和水相均较为透明
实施例3 微凝珠均匀分布在水相中且凝珠和水相均较为透明
实施例4 微凝珠均匀分布在水相中且凝珠和水相均较为透明
对比例1 水油相容形成浑浊悬浮体系,无凝珠
对比例2 水油分层,无凝珠
对比例3 水油分层,无凝珠
对比例4 水油分层,无凝珠
对比例5 水油分层,无凝珠
[0109] 根据表2的数据可得,在水相中加入乳化剂,会使得油相与水相的相容性提高,从而实现水油互混,无法使油相形成凝珠状。
[0110] 当油相中单独采用蓖麻油/IPDI共聚物或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或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或白池花籽油时,油相无法形成凝珠状,而形成水油分层的状态,只有当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白池花籽油复配时,油相才能在水相中形成凝珠状。
[0111] 表3
[0112]
[0113] 根据表3的数据可得,实施例1‑4的微凝珠护肤品由于油相形成了微凝珠状,在涂抹时,水相先与油相被皮肤吸收,然后微凝珠在涂抹的过程中逐渐破裂以释放油相,使得油相覆盖在皮肤表面,从而使得微凝珠护肤品的补水保湿效果得到极致的发挥,使得补水保湿效果的持久性获得较大的延长,而对比例1的护肤品由于加入了乳化剂,油水互混,使得护肤品在使用时,水相和油相被皮肤吸收的顺序是随机的,无法实现皮肤先吸收水相物质后覆盖油相物质,使得补水保湿的效果发挥较为一般,尤其使得保湿的持久性出现明显下降。
[011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