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301754.1

文献号 : CN1155563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景旺焦德卜淑云张宏飞

申请人 : 天津中财型材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和控制箱;所述第二支架的横板上固定设置有下哈呋,顶板下方活动连接有与下哈呋对应设置的上哈呋;第三支架上设置有底座、包覆模具、包覆支架和两个包覆模具安装架;第四支架上滑动连接有第四支架面板;第四支架面板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电机轴承座、联轴器、铣刀安装架和铣刀。本发明不但能够杜绝因加热不均导致的包覆不完全,包覆可靠性较低的现象,而且在管材经牵引切割后,上料、端口包覆、冷却、端口铣削、下料整个工艺属于自动化一次成型,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不影响管材外观及包覆质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输料支架(11),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前后两侧位置;所述第一支架(1)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两个所述输料支架(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横杆(14);且所述第一支架(1)上前后两侧对应的两个所述输料支架(11)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钢管(18);所述第一支架(1)的后侧上部设置有自动翻板(15);

第二支架(2),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横板(21)和顶板(22),所述横板(21)上固定设置有下哈呋(25),所述顶板(22)下方活动连接有与所述下哈呋(25)对应设置的上哈呋(26);

所述上哈呋(26)和所述下哈呋(25)配合夹紧管材;

第三支架(3),所述第三支架(3)上设置有底座(31)、包覆模具(33)、包覆支架(34)和两个包覆模具安装架(37);所述底座(3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3)的上顶面且在所述第三支架(3)的上顶面前后滑动,两个所述包覆模具安装架(37)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31)的左右两侧;所述包覆支架(34)通过多个第二导向光轴(39)滑动连接在远离两个所述包覆模具安装架(37)之间;所述包覆模具(33)固定设置于所述包覆模具安装架(37)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架(2)的一侧;

第四支架(4),所述第四支架(4)上通过第二滑轨(41)滑动连接有第四支架面板,且所述第四支架面板在所述第四支架(4)上左右滑动;所述第四支架(4)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43)、电机轴承座(42)、联轴器(44)、铣刀安装架(45)和铣刀(46);所述第二电机(43)通过所述电机轴承座(4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面板上;所述第二电机(43)的主动端通过所述联轴器(44)与所述铣刀安装架(45)的传动轴连接;所述铣刀(46)固定设置在所述铣刀安装架(45)上靠近所述第三支架(3)的一侧;

控制箱(5),所述控制箱(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4)上;

所述包覆模具(33)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板(331)、聚四氟乙烯锥形段(332)和模具本体;

所述模具本体的前段设置为模具锥形段(333),其后段设置为模具凸台平直段(3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两个所述输料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2)、所述第三支架(3)和所述第四支架(4)上均设置有多个支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上设置有两个轴承(17),所述钢管(18)抵接于两个轴承(17)之间;所述第二横杆的侧端铰接有一根自动翻杆(19),所述自动翻杆(19)中部还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12),所述第一气缸(1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输料支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还设置有多根斜杆(13),所述斜杆(13)一端与所述自动翻板(15)的下料位置平齐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14)平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2)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3),所述第二气缸(23)的气缸推杆下端与所述上哈呋(26)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哈呋(26)的两端还设置有一根第一导向光轴(27),且所述第一导向光轴(27)的上端穿设于所述顶板(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1)的中部还铰接有档杆(24),所述档杆(24)通过第三气缸完成自动枢转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支架(34)靠近所述第四支架(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5)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且所述包覆支架(34)通过丝杆活动连接所述包覆支架(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3)上顶面设置有第一滑轨(32),所述底座(31)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32)相适配的滑块,从而所述底座(31)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32)的配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3)上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3)上顶面还设置有推动气缸并通过所述推动气缸与所述底座(31)下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所述底座(31)在所述第一滑轨(32)上运动。

说明书 :

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管材端口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管材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改良过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这种管材又称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这种管材的端口处由于钢丝的端头部位经常裸露在外很容易发生氧化导致钢丝生锈形成管材的薄弱点,所以需要对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端头部位进行封口。而传统的封口方式有手动焊接塑料环方式封口,首先要对管材端口进行打磨,去除氧化层并达到端口平整的效果,然后加热融化钢丝网骨架管材和封口环,撤出加热板后将封口环对接到管材的端口部位,待管材端头冷却后再对焊缝位置打磨修整。但是此方法因为需要多次打磨管材的端口部位,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和金属粉末,从而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并因此会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打磨钢丝会产生火花,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再者,整个工艺流程完全需要人工操作,不但工作效率较低并且端口封口的质量很难监控,可能会产生脱落或钢丝外露腐蚀问题,从而缩短管路的使用寿命。因此,现在出现了专门针对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这类管材的加热整形装置,但是这类加热整形装置依然存在着很多缺陷。
[0003] 例如,公开号:CN110508691A其公开的是一种钢丝网骨架管端头加热整形装置,包括定位芯棒和加热整形模具,加热整形模具具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环形凹槽的槽口直径大于环形凹槽的槽底直径,定位芯棒的第一端固定于加热整形模具具有环形凹槽的一侧,定位芯棒的第一端固定于环形凹槽的内侧,定位芯棒和环形凹槽同心,定位芯棒的第一端直径大于定位芯棒的第二端直径,定位芯棒的第二端用于插入钢丝网骨架管。但是其封口模具是将内外壁塑料均融化后实现封口,封口后管材外观较差,经常会收到客户的不满反馈;另外该加热整形装置只实现了封口端的自动封口,封口前后工艺步骤还是需要人工协助,存在生产过程中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0004] 公开号:CN211518485U其公开的也是一种钢丝网骨架管端头加热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气缸、第一支架、挡圈、弹簧、压圈、封口模具、定位杆、限位筒、上夹具、下夹具、冷气出口、加热出口、第二支架、支脚。但是其封口模具是与钢丝网骨架管同质同规格的塑料管,是需要额外提供封口材料。而且对封口模具和钢丝网骨架管加热的装置是常规火焰喷射系统且位于下端,并不能直接对封口模具和钢丝网骨架管端口直接加热处理,存在端部熔接不均匀造成钢丝外露的点。再者火焰喷射系统复杂需要燃料的供应,属于明火,操作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
[0005]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不需要额外供给封口材料而实现管材端口裸露钢丝自动包覆处理,能够杜绝因加热不均导致的包覆不完全、包覆可靠性较低的现象,且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不影响管材外观及包覆质量的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包括:
[0009]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输料支架,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前后两侧位置;所述第一支架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两个所述输料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横杆;且所述第一支架上前后两侧对应的两个所述输料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钢管;所述第一支架的后侧上部设置有自动翻板;
[0010]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横板和顶板,所述横板上固定设置有下哈呋,所述顶板下方活动连接有与所述下哈呋对应设置的上哈呋;所述上哈呋和所述下哈呋配合夹紧管材;
[0011] 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底座、包覆模具、包覆支架和两个包覆模具安装架;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上顶面且在所述第三支架的上顶面前后滑动,两个所述包覆模具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包覆支架通过多个第二导向光轴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包覆模具安装架上;所述包覆模具固定设置于所述包覆模具安装架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
[0012] 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通过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有第四支架面板,且所述第四支架面板在所述第四支架上左右滑动;所述第四支架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电机轴承座、联轴器、铣刀安装架和铣刀;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轴承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面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主动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铣刀安装架的传动轴连接;所述铣刀固定设置在所述铣刀安装架上靠近所述第三支架的一侧;
[0013] 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上。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两个所述输料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上均设置有多个支腿。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轴承,所述钢管抵接于两个轴承之间;所述第二横杆的侧端铰接有一根自动翻杆,所述自动翻杆中部还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输料支架上。
[0016]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多根斜杆,所述斜杆一端与所述自动翻板的下料位置平齐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平齐设置。
[0017]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推杆下端与所述上哈呋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哈呋的两端还设置有一根第一导向光轴,且所述第一导向光轴的上端穿设于所述顶板上。
[0018] 优选地,所述横板的中部还铰接有档杆,所述档杆通过第三气缸完成自动枢转运动。
[0019] 优选地,所述包覆支架靠近所述第四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且所述包覆支架通过丝杆活动连接所述包覆支架。
[0020] 优选地,所述包覆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板、聚四氟乙烯锥形段和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前段设置为模具锥形段,其后段设置为模具凸台平直段。
[0021] 优选地,所述包覆支架通过滑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光轴上。
[002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压板:对模具起到支撑加强作用;聚四氟乙烯锥形段:由于管材生产出来存在径向弯曲和轴向不圆度,聚四氟乙烯段主要起到隔热作用,设置在加热模具之前可以对管材先进行矫正,然后确保管材后续的包覆完整性;模具锥形段:该结构设置主要是对管材内壁熔融后的塑料起导向作用,使得熔融塑料向管材端部流动,有效利用管材内壁自身融化塑料对管材端面进行封口;模具凸台平直段:该结构的设置,使其紧贴管材内壁实现对熔融塑料的封堵。
[0023] 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架上顶面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适配的滑块,从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的配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上顶面。
[0024] 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架上顶面还设置有推动气缸并通过所述推动气缸与所述底座下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滑轨上运动。
[0025]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6] 本申请中包覆模具结构的巧妙设计,首先对刚生产出来的管材进行矫正,然后通过加热模具对管材内壁塑料加热融化,并能实现对熔融塑料导流、封堵的作用,不用额外提供封口塑料,就可以对管材端口裸露钢丝自动包覆处理;而且本发明采用上述模具,对钢丝网骨架管材端口的内壁及截面处实现的是整个环形加热,而且是同材质熔合,杜绝了因加热不均导致的包覆不完全,包覆可靠性高。包覆完成后由铣刀对管材端口整形,不影响管材外观包覆质量高。
[0027] 本发明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管材经牵引切割后,上料、端口包覆、冷却、端口铣削、下料整个工艺属于自动化一次成型,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第二支架的侧视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第三支架的主视图;
[0032] 图5为本发明包覆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发明自动翻板的俯视图。
[0034] 图中:1、第一支架;11、输料支架;12、第一气缸;13、斜杆;14、第一横杆;15、自动翻板;16、安装板;17、轴承;18、钢管;19、自动翻杆;2、第二支架;21、横板;22、顶板;23、第二气缸;24、档杆;25、下哈呋;26、上哈呋;27、第一导向光轴;3、第三支架;31、底座;32、第一滑轨;33、包覆模具;331、压板;332、聚四氟乙烯锥形段;333、模具锥形段;334、模具凸台平直段;34、包覆支架;35、第一电机;36、滑套;37、包覆模具安装架;38、推动缸;39、第二导向光轴;4、第四支架;41、第二滑轨;42、电机轴承座;43、第二电机;44、联轴器;45、铣刀安装架;46、铣刀;5、控制箱;6、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实施例
[0037] 参照图1‑6所示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控制箱5;第一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输料支架11,且均设置于第一支架1的前后两侧位置;第一支架1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两个输料支架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横杆14;且第一支架1上前后两侧对应的两个输料支架11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上设置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上设置有两个轴承17,钢管18抵接于两个轴承17之间;第二横杆的侧端铰接有一根自动翻杆19,自动翻杆19中部还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12,第一气缸1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输料支架11上;第一支架1的后侧上部设置有自动翻板15。第二支架2包括横板21和顶板22,横板21上固定设置有下哈呋25,顶板22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3,第二气缸23的气缸推杆下端与上哈呋26的中部固定连接;上哈呋26的两端还设置有一根第一导向光轴
27,且第一导向光轴27的上端穿设于顶板22上,上哈呋26和下哈呋25配合夹紧管材。第三支架3上设置有底座31、包覆模具33、包覆支架34和两个包覆模具安装架37;底座31滑动连接于第三支架3的上顶面且在第三支架3的上顶面前后滑动,两个包覆模具安装架37固定安装于底座31的左右两侧;包覆支架34通过多个第二导向光轴39滑动连接在两个包覆模具安装架37之间;包覆支架34靠近第四支架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5,第一电机35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且包覆支架34通过丝杆活动连接包覆支架34;包覆模具33固定设置于包覆模具安装架37上靠近第二支架2的一侧;包覆模具33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板331、聚四氟乙烯锥形段
332和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前段设置为模具锥形段333,其后段设置为模具凸台平直段
334。第四支架4上通过第二滑轨41滑动连接有第四支架面板,且第四支架面板在第四支架4上左右滑动;第四支架4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43、电机轴承座42、联轴器44、铣刀安装架45和铣刀46;第二电机43通过电机轴承座42固定设置于第四支架面板上;第二电机43的主动端通过联轴器44与铣刀安装架45的传动轴连接;铣刀46固定设置在铣刀安装架45上靠近第三支架3的一侧;控制箱5固定设置在第四支架4上。
[0038]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第一支架1、两个输料支架1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上均设置有多个支腿6。
[0039]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第一支架1上还设置有多根斜杆13,斜杆13一端与自动翻板15的下料位置平齐设置,另一端与第一横杆14平齐设置。
[0040]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横板21的中部还铰接有档杆24,档杆24通过第三气缸完成自动枢转运动。
[0041]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第三支架3上顶面设置有第一滑轨32,底座31下方设置有与第一滑轨32相适配的滑块,从而底座31通过滑块与第一滑轨32的配合滑动连接于第三支架3上顶面。
[0042]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第三支架3上顶面还设置有推动气缸并通过推动气缸与底座31下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带动底座31在第一滑轨32上运动。
[0043]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所述包覆支架34通过滑套36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光轴39上。
[0044] 工作原理:切割完成后的管材运输到自动翻板15后,碰触到翻板开关时开始翻板,翻板完成后管材落到第一支架1的钢管18后,并控制第三气缸带动档杆24进行运作从而使得管材准确落入下哈呋25的工位槽内,然后通过第二气缸控制上哈呋26下移,直至将管材压紧,上哈呋26与下哈呋25压紧管材后包覆模具33通过推动气缸进入工位,待到达工位后,同时进行计时封口工作,封口时间到后,包覆模具33退回并开始冷却计时,同时铣刀46所在平台移动,待铣刀46到位且冷却计时到后铣刀46进行铣削工作,铣削工作完成后铣刀平台退回,随之上哈呋26上移,当上哈呋26和下哈呋27分离后,第一气缸12控制自动翻杆19将管材翻出,完成后第一气缸12带动管材回位,等待下根管材到来以此循环。
[0045] 本申请中包覆模具结构的巧妙设计,首先对刚生产出来的管材进行矫正,然后通过加热模具对管材内壁塑料加热融化,并能实现对熔融塑料导流、封堵的作用,不用额外提供封口塑料,就可以对管材端口裸露钢丝自动包覆处理;而且本发明采用上述模具,对钢丝网骨架管材端口的内壁及截面处实现的是整个环形加热,而且是同材质熔合,杜绝了因加热不均导致的包覆不完全,包覆可靠性高。包覆完成后由铣刀对管材端口整形,不影响管材外观包覆质量高。本发明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加工装置,管材经牵引切割后,上料、端口包覆、冷却、端口铣削、下料整个工艺属于自动化一次成型,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004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