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632487.6

文献号 : CN1156094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蒋震麟刘海涛

申请人 : 烟台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属于汽车配件打磨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方通过多个台柱连接有顶座,打磨主电机输出端贯穿顶座侧壁向下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调整丝杠,调整丝杠外侧壁通过调整丝杠螺母连接有连接调整环,连接调整环通过连杆导力件连接有弧形调整块,弧形调整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杆,承载杆固定连接有打磨扇形件。本发明利用对打磨扇形件的移动距离的改变,达到对球形轴连接器球形端部夹持和打磨的效果,利用对夹持弧形件和打磨弧形件的转换,达到与打磨扇形件配合的效果,实现一体式对球形轴连接器直轴、焊接点和球形端部打磨的效果,一步成型,减少加工工序,减少打磨设备的成本,提高球形轴连接器的整体打磨均匀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多个台柱(2)连接有顶座(3),所述顶座(3)上设置有打磨主电机(4),所述顶座(3)一侧设置有可移动的阻挡件(33),所述打磨主电机(4)输出端贯穿顶座(3)侧壁向下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调整丝杠(5),所述调整丝杠(5)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半圆罩(6),所述调整丝杠(5)外侧壁通过调整丝杠螺母连接有连接调整环(7),所述连接调整环(7)通过连杆导力件(8)连接有多个弧形调整块(9),所述弧形调整块(9)顶部通过润滑支撑件与顶座(3)连接,所述弧形调整块(9)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承载杆(10),所述承载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扇形件(11);

所述润滑支撑件包括开设在顶座(3)下表面的环形球槽(24),所述环形球槽(24)上开设有多个分散槽(25),所述弧形调整块(9)顶部通过受力柱连接有承重球(26),所述承重球(26)处在环形球槽(24)内,所述环形球槽(24)为两个,当承重球(26)处在内部的环形球槽(24)内时,打磨扇形件(11)处在对工件夹持的状态;当承重球(26)处在外部的环形球槽(24)内时,打磨扇形件(11)处在对工件打磨的状态;

所述底座(1)一侧侧壁设置有高度调整电机(12),所述高度调整电机(12)通过蜗轮蜗杆件连接有两个升降丝杠(13),所述升降丝杠(13)通过固定丝杠螺母连接有夹持台(14),所述夹持台(14)上设置有夹持电机(15),所述夹持电机(15)通过驱动齿轮(16)连接有斜齿环(17),所述斜齿环(17)内侧壁啮合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两组锥齿轮(18),所述锥齿轮(18)内侧壁通过夹持丝杠螺母连接有夹持丝杠(19),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丝杠(19)分别连接有夹持弧形件(20)和打磨弧形件(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调整块(9)上设置有两个U型座(22),所述连杆导力件(8)为两个,其端部均处在U型座(22)内,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调整环(7)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梯形座(23),所述梯形座(23)通过连接轴与连杆导力件(8)另一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扇形件(11)呈“半弧形”设置,且多个所述打磨扇形件(11)组合呈“圆形”状设置,所述打磨扇形件(11)内侧壁与打磨半圆罩(6)内侧壁均设置有磨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传动腔,所述蜗轮蜗杆件由相互啮合的蜗轮件(27)和蜗杆套环(28)组成,所述高度调整电机(12)输出端贯穿至传动腔内,并与两个蜗杆套环(28)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丝杠(13)底部贯穿至传动腔内,并与蜗轮件(2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电机(15)设置在夹持台(14)底部,其输出端贯穿夹持台(14)侧壁向上延伸,并与驱动齿轮(16)固定连接,所述斜齿环(17)底部通过轴承环与夹持台(14)转动连接,且所述斜齿环(17)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轮(16)啮合连接的传动齿环(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18)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0),所述支撑板(30)底部与夹持台(14)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丝杠(19)贯穿支撑板(30),并与设置在锥齿轮(18)内侧壁的夹持丝杠螺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弧形件(20)与打磨弧形件(2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31),所述夹持台(14)上开设有供限位滑块(31)进行移动的矩形滑槽(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弧形件(20)内侧壁设置有橡胶防滑层,所述打磨弧形件(21)内侧壁设置有打磨层。

说明书 :

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
[0003] 汽车在进行整体组装前,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组合,在对零部件组合前常需要对配件进行处理,或在装配后再进行处理,其处理方式包括打磨、抛光、电镀等,这样的处理在汽车的加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目前在汽车的球形轴连接器的加工时,常需要将球形端与连接轴进行焊接后再进行打磨,从而达到打磨后的焊点处与球形端之间的光滑性,现有的打磨方式采用机器对球形端焊接处进行打磨后,再对球形端和连接轴进行打磨,在之后对球形端打磨时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焊接处,这易造成球形端与焊接处打磨均匀程度不同,并且根据打磨部分的不同需要多种打磨设备,需要多种打磨工序,为此现提出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机器对球形端焊接处进行打磨后,再对球形端和连接轴进行打磨,在之后对球形端打磨时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焊接处,这易造成球形端与焊接处打磨均匀程度不同,并且根据打磨部分的不同需要多种打磨设备,需要多种打磨工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通过多个台柱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上设置有打磨主电机,所述顶座一侧设置有可移动的阻挡件,所述打磨主电机输出端贯穿顶座侧壁向下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调整丝杠,所述调整丝杠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半圆罩,所述调整丝杠外侧壁通过调整丝杠螺母连接有连接调整环,所述连接调整环通过连杆导力件连接有多个弧形调整块,所述弧形调整块顶部通过润滑支撑件与顶座连接,所述弧形调整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承载杆,所述承载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扇形件;
[0007] 所述底座一侧侧壁设置有高度调整电机,所述高度调整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件连接有两个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通过固定丝杠螺母连接有夹持台,所述夹持台上设置有夹持电机,所述夹持电机通过驱动齿轮连接有斜齿环,所述斜齿环内侧壁啮合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两组锥齿轮,所述锥齿轮内侧壁通过夹持丝杠螺母连接有夹持丝杠,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丝杠分别连接有夹持弧形件和打磨弧形件。
[0008] 优选地,所述弧形调整块上设置有两个U型座,所述连杆导力件为两个,其端部均处在U型座内,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调整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梯形座,所述梯形座通过连接轴与连杆导力件另一端转动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润滑支撑件包括开设在顶座下表面的环形球槽,所述环形球槽上开设有多个分散槽,所述弧形调整块顶部通过受力柱连接有承重球,所述承重球处在环形球槽内。
[0010] 优选地,所述打磨扇形件呈“半弧形”设置,且多个所述打磨扇形件组合呈“圆形”状设置,所述打磨扇形件内侧壁与打磨半圆罩内侧壁均设置有磨砂层。
[0011]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传动腔,所述蜗轮蜗杆件由相互啮合的蜗轮件和蜗杆套环组成,所述高度调整电机输出端贯穿至传动腔内,并与两个蜗杆套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丝杠底部贯穿至传动腔内,并与蜗轮件固定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夹持电机设置在夹持台底部,其输出端贯穿夹持台侧壁向上延伸,并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斜齿环底部通过轴承环与夹持台转动连接,且所述斜齿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传动齿环。
[0013] 优选地,所述锥齿轮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与夹持台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丝杠贯穿支撑板,并与设置在锥齿轮内侧壁的夹持丝杠螺母连接。
[0014] 优选地,所述夹持弧形件与打磨弧形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夹持台上开设有供限位滑块进行移动的矩形滑槽。
[0015] 优选地,所述夹持弧形件内侧壁设置有橡胶防滑层,所述打磨弧形件内侧壁设置有打磨层。
[0016]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7] 1、本发明针对目前的球形轴连接器焊接后打磨进行设计,利用夹持弧形件对球形轴连接器进行稳固夹持,并在夹持台作用下,将球形轴连接器球形端部部位进行输送,输送到打磨扇形件处,利用聚拢成圆碗状的打磨扇形件实现对球形轴连接器的夹持,并带动球形轴连接器进行旋转,在往复移动的打磨弧形件作用下实现对球形轴连接器直轴的有效打磨,并再次利用夹持弧形件实现对球形轴连接器打磨后的直轴处的夹持,利用打磨扇形件的高速转动实现对球形轴连接器球形端部和焊接点部位的有效打磨,达到一体打磨成型的效果。
[0018] 2、本方案利用对打磨扇形件的移动距离的改变,达到对球形轴连接器球形端部夹持和打磨的效果,利用对夹持弧形件和打磨弧形件的转换,达到与打磨扇形件配合的效果,实现一体式对球形轴连接器直轴、焊接点和球形端部打磨的效果,一步成型,减少加工工序,减少打磨设备的成本,提高球形轴连接器的整体打磨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的主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中润滑支撑件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中夹持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中底座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中环形球槽和分散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中对直轴打磨过程涉及动力源及输出效果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中对球形端焊接点打磨过程涉及动力源及输出效果图。
[0028] 图中:1、底座;2、台柱;3、顶座;4、打磨主电机;5、调整丝杠;6、打磨半圆罩;7、连接调整环;8、连杆导力件;9、弧形调整块;10、承载杆;11、打磨扇形件;12、高度调整电机;13、升降丝杠;14、夹持台;15、夹持电机;16、驱动齿轮;17、斜齿环;18、锥齿轮;19、夹持丝杠;20、夹持弧形件;21、打磨弧形件;22、U型座;23、梯形座;24、环形球槽;25、分散槽;26、承重球;27、蜗轮件;28、蜗杆套环;29、传动齿环;30、支撑板;31、限位滑块;32、矩形滑槽;33、阻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
[0030] 参照图1‑9,一种汽车配件焊后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通过多个台柱2连接有顶座3,顶座3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加工中的配件的长度进行设定,顶座3上设置有打磨主电机4,所述顶座3一侧设置有可移动的阻挡件33;
[0031] 需要说明的是:阻挡件33其本身为L型设置,且转动设置在顶座3的一侧,在需要对弧形调整块9的转动进行限位,以达到连接调整环7在调整丝杠5上上下移动的效果时,转动阻挡件33,通过阻挡件33对弧形调整块9的转动进行限位即可实现切换;
[0032] 打磨主电机4输出端贯穿顶座3侧壁向下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调整丝杠5,调整丝杠5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半圆罩6;
[0033] 值得注意的是,当在应对一些联轴器的打磨时,顶部的打磨半圆罩6在转动时,不会影响联轴器的正常转动,故而本方案不仅仅只能进行打磨球形轴连接器,能适应多种打磨情况。
[0034] 调整丝杠5外侧壁通过调整丝杠螺母连接有连接调整环7,其中连接关系为连接调整环7内侧壁与调整丝杠螺母固定连接,调整丝杠5与调整丝杠螺母之间螺纹连接;
[0035] 连接调整环7通过连杆导力件8连接有多个弧形调整块9,进一步地,弧形调整块9上设置有两个U型座22,连杆导力件8为两个,其端部均处在U型座22内,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接调整环7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梯形座23,梯形座23通过连接轴与连杆导力件8另一端转动连接;
[0036] 其中连杆导力件8设置有两个,能有效的增强弧形调整块9在转动过程中的旋转力的传递,确保连接的强度,达到连接调整环7转动带动打磨扇形件11转动的效果;
[0037] 弧形调整块9顶部通过润滑支撑件与顶座3连接,进一步地,润滑支撑件包括开设在顶座3下表面的环形球槽24,环形球槽24上开设有多个分散槽25,弧形调整块9顶部通过受力柱连接有承重球26,承重球26处在环形球槽24内。
[0038]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球槽24为两个,当承重球26处在内部的环形球槽24内时,其与之联动的打磨扇形件11对工件是处在进行夹持的状态,当处在外部的环形球槽24内,打磨扇形件11对工件是处在打磨的状态。
[0039] 采用上述进一步地好处是:承重球26处在环形球槽24内,由于环形球槽24和分散槽25其是大于半圆形的设置,这使得承重球26在环形球槽24和分散槽25内无法进行脱离,能承载打磨扇形件11及其部件的重量,当承重球26处在环形球槽24内时,此时打磨扇形件11处在聚拢成“圆碗”状,承重球26能在环形球槽24内进行转动,在分散槽25内能实现对打磨扇形件11转动的限位;
[0040] 弧形调整块9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承载杆10,承载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扇形件11,打磨扇形件11呈“半弧形”设置,且多个打磨扇形件11组合呈“圆形”状设置,打磨扇形件11内侧壁与打磨半圆罩6内侧壁均设置有磨砂层,其中磨砂层的设置能使得在打磨扇形件11进行快速转动时,实现对处在其中的球形轴连接器的球形端的有效打磨。
[0041] 底座1一侧侧壁设置有高度调整电机12,高度调整电机12通过蜗轮蜗杆件连接有两个升降丝杠13,进一步地,底座1内开设有传动腔,蜗轮蜗杆件由相互啮合的蜗轮件27和蜗杆套环28组成,高度调整电机12输出端贯穿至传动腔内,并与两个蜗杆套环28固定连接,升降丝杠13底部贯穿至传动腔内,并与蜗轮件27固定连接。
[0042] 值得注意的是,高度调整电机12的输出端和升降丝杠13与底座1之间均是通过轴承之间的转动连接,达到支撑的效果。
[0043] 其中高度调整电机12和升降丝杠13所在的轴线其相比较夹持台14为对角设置,这能确保夹持台14上结构的布局更加精准简洁不会影响到夹持丝杠19的正常传动。
[0044] 升降丝杠13通过固定丝杠螺母连接有夹持台14,其中夹持台14为中心开口设置,夹持台14上设置有夹持电机15,夹持电机15通过驱动齿轮16连接有斜齿环17;
[0045] 进一步地,夹持电机15设置在夹持台14底部,其输出端贯穿夹持台14侧壁向上延伸,并与驱动齿轮16固定连接,斜齿环17底部通过轴承环与夹持台14转动连接,且斜齿环17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轮16啮合连接的传动齿环29。
[0046] 斜齿环17内侧壁啮合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两组锥齿轮18,锥齿轮18内侧壁通过夹持丝杠螺母连接有夹持丝杠19,进一步地,锥齿轮18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0,支撑板30底部与夹持台14固定连接,夹持丝杠19贯穿支撑板30,并与设置在锥齿轮18内侧壁的夹持丝杠螺母连接。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分布在斜齿环17四周与之啮合的锥齿轮18会由于啮合方向存在转动方向的差异,此时需要合理的调整夹持丝杠19的螺旋方向,进而使得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丝杠19实现同步向内移动,同步向外移动的效果,并且夹持弧形件20和打磨弧形件21之间的运动是相反的,在夹持弧形件20与工件接触时,打磨弧形件21与工件远离。
[0048] 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丝杠19分别连接有夹持弧形件20和打磨弧形件21,夹持弧形件20与打磨弧形件2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31,夹持台14上开设有供限位滑块31进行移动的矩形滑槽32,夹持弧形件20内侧壁设置有橡胶防滑层,打磨弧形件21内侧壁设置有打磨层。
[0049]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好处时,通过设置矩形滑槽32和限位滑块31能确保夹持弧形件20和打磨弧形件21只能进行水平移动,无法进行转动,橡胶防滑层的设置能增大夹持弧形件20的摩擦力,打磨层的设置能实现在球形轴连接器转动时,实现打磨直轴的效果。
[0050]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在打磨过程中可根据打磨的精度合理的加入打磨剂达到多精度打磨的效果。
[0051] 本发明的打磨加工过程可参考图8和图9:
[0052] 焊接待磨件直轴打磨:将焊接后的焊接待磨件放置在夹持台14上,此时开启夹持电机15使其正转,在夹持电机15正转时,会使得与之通过驱动齿轮16连接的斜齿环17进行转动,斜齿环17啮合连接的锥齿轮18会带动与之通过夹持丝杠螺母连接的夹持丝杠19进行移动,带动两侧的夹持弧形件20对焊接待磨件进行有效夹持,并通过控制高度调整电机12正转带动夹持台14进行上移,将焊接待磨件的球形端部移动到打磨半圆罩6的底部,实现送料的过程;
[0053] 此时控制打磨主电机4正转,通过阻挡件33进行限位,此时与弧形调整块9连接的承重球26处在分散槽25内,在连接调整环7转动时,会使得弧形调整块9向内进行聚拢,当承重球26移动到内部的环形球槽24内时,打磨扇形件11会实现对焊接待磨件的球形端部的有效夹持,被夹持后调整打磨主电机4进行高速转动,打磨主电机4会带动焊接待磨件进行高速转动,与此同时控制夹持电机15进行反转,反转会使得夹持弧形件20松开,打磨弧形件21与焊接待磨件接触,并且控制高度调整电机12进行定时正反转,实现夹持台14的上下移动,在夹持台14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达到带动打磨弧形件21的上下移动,不断进行旋转的焊接待磨件和往复移动的打磨弧形件21接触时,会实现对焊接待磨件直轴处的有效打磨;
[0054] 球形端、焊接点打磨:完成对焊接待磨件直轴处的打磨后,此时控制夹持电机15正转使得夹持弧形件20对焊接待磨件进行夹紧,控制打磨主电机4进行反转,使得打磨扇形件11对焊接待磨件的夹持取消,并紧靠焊接待磨件的球型端部,此时控制打磨主电机4进行转动,带动处在球形端部处的打磨扇形件11进行旋转,不断旋转的打磨扇形件11会逐步实现对焊接待磨件球形端部和焊接点处的有效打磨,达到一体式打磨的效果。
[005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