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及其使用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610431.0

文献号 : CN11562659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苏建国赵东升陈如明

申请人 : 盐城市博莱格绳网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海上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部支撑环架,底部支撑环架的上部安装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内开设有环形容纳槽,环形容纳槽内安装有环形弹性袋,环形弹性袋内填充满流体物质,承载平台的上表面均布开设有连通孔,承载平台的上方安装有脚踏板,脚踏板相互连接拼合,形成环形踏板,脚踏板的下表面凸设有挤压板,底部支撑环架的侧面还连接有绳笼组件,本发明通过在承载平台内设置环形弹性袋,并在环形弹性袋内装填流体物质,在有人员站立时,流体物质向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流动,使承载平台的重心尽量向中部靠近,进而减少了载人吊笼吊起时的倾斜程度,提高了人员运送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包括底部支撑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环架(1)的上部安装有承载平台(2),所述承载平台(2)内开设有环形容纳槽(3),所述环形容纳槽(3)内安装有环形弹性袋(4),所述环形弹性袋(4)内填充满流体物质,所述承载平台(2)的上表面均布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容纳槽(3)的连通孔(5),所述承载平台(2)的上方安装有供人员踩踏的脚踏板(6),通过拼合所述脚踏板(6)以形成环形踏板,所述脚踏板(6)的下表面凸设有挤压板(7),所述挤压板(7)穿过所述连通孔(5)并与所述环形弹性袋(4)相接触,所述底部支撑环架(1)的侧面还连接有便于调整伸出长度的绳笼组件;

所述绳笼组件包括顶部吊装板(14)与若干组可拆分的环形中部组件(15),若干组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顶部吊装板(14)与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相邻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以及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与底部支撑环架(1)之前均连接有绳网(16),位于最下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与所述底部支撑环架(1)卡扣连接,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均可卡扣固定在其相邻的下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的外环面,所述顶部吊装板(14)的上部安装有吊耳(17);

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包括若干块弧形拼合件(18),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内穿设有环形弹簧(20),使若干块所述弧形拼合件(18)靠近拼合成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内弧面设有插入凸起(21),所述插入凸起(2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2),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外弧面设有与所述插入凸起(21)相配合的配合凹槽(23),所述配合凹槽(2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4),两个所述弧形拼合件(18)相配合时,第一固定孔(22)与第二固定孔(24)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在第一固定孔(22)与第二固定孔(24)穿插入固定销轴实现两个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固定;

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的弧形拼合件(18)的长度大于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的弧形拼合件(18)的长度;

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上表面还安装有用于收纳绳网(16)的支撑钩(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2)包括下支撑台(8)与上承载台(9),所述下支撑台(8)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半圆弧面(10),所述上承载台(9)的内部开设有所述环形半圆弧面(10),两个所述环形半圆弧面(10)拼合成所述环形容纳槽(3),所述连通孔(5)开设在所述上承载台(9)上,所述环形容纳槽(3)内还开设有溢出量容纳腔(11),用于对所述环形弹性袋(4)受到挤压时溢出的部分进行容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踏板包括所述脚踏板(6)与连接部(13),相邻所述脚踏板(6)之间具有间隙(12),所述连接部(13)位于间隙(12)内,使相邻所述脚踏板(6)成柔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为柔性橡胶板,所述柔性橡胶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脚踏板(6)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物质为液态水或者细沙。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吊具钩吊住顶部吊装板(14)的吊耳(17),由外向内依次解除环形中部组件(15)之间的固定,并根据需要伸出的长度,选择释放环形中部组件(15)的数量,吊具吊起顶部吊装板(14),顶部吊装板(14)将绳网(16)向上拉伸,直至绳笼组件全部撑起;

运送人员站立在脚踏板(6)上,在运送人员重力的作用下,挤压板(7)进入到环形容纳槽(3)内,对内部的环形弹性袋(4)进行挤压,环形弹性袋(4)内部的流体物质向承载平台(2)上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移动,通过流体物质自身的重量来平衡运送人员的重量,当承载平台(2)上均站有人时,环形弹性袋(4)内的流体物质向溢出量容纳腔(11)流动。

说明书 :

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海上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海上平台是高出海面且具有水平台面的一种桁架构筑物,供进行生产作业或其他活动用;现有的海上平台需要通过船只运输物资和工作人员,在船只和海平台之间,通常采用吊机吊起吊笼在船只和海上平台之间频繁起落,进而进行人员的运输,申请号为“CN201910066081.8”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 一种可调节收纳空间的海上平台吊笼,包括支撑板、移动柱、顶板和围绳,支撑板前侧面开设有第一收纳槽,第二收纳槽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支撑板上方设置有连接板,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均开设有插销孔,顶板设置在连接板上方,顶板下端面开设有第三收纳槽,第三收纳槽内设置有收纳滚筒,移动板四周均通过螺栓固定在顶板上,第三通孔内侧设置有操作柱,连接杆与收纳滚筒上端面相连接。在进行运送人员时,多个人均布站立在支撑板上,然后用手抓着围绳进行吊运,现在市面上的吊笼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人员运送的,多个人均布散开以保证吊运过程中吊笼的平衡,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只吊运一个人,或者吊运的多个人员体重偏差较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无法保证人员站位时在支撑板上的平衡,进而在吊装时吊笼的平衡不好控制,不利于人员运送的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市面上的吊笼在只吊运一个人,或者吊运的多个人员体重偏差较大时无法保证人员站位时在支撑板上的平衡,进而在吊装时吊笼的平衡不好控制,不利于人员运送的安全的问题。
[0004]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包括底部支撑环架,所述底部支撑环架的上部安装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内开设有环形容纳槽,所述环形容纳槽内安装有环形弹性袋,所述环形弹性袋内填充满流体物质,所述承载平台的上表面均布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容纳槽的连通孔,所述承载平台的上方安装有供人员踩踏的脚踏板,通过拼合所述脚踏板以形成环形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下表面凸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穿过所述连通孔并与所述环形弹性袋相接触,所述底部支撑环架的侧面还连接有便于调整伸出长度的绳笼组件。
[0005] 当有人站立在承载平台上踩踏脚踏板时,将挤压板下压至环形容纳槽内,对位于下部的环形弹性袋进行挤压,环形弹性袋内的流体物质具有流动性,会向承载平台上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流动,承载平台上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的重量增加,对运送人员的重量进行平衡,吊笼在只进行一个人的吊运时,吊笼就会减少只向吊运有人的一侧的倾斜,当吊运的多个人员体重偏差较大时,在重量的影响下,重量大的一侧的挤压板进入环形容纳槽的部位多,挤压走的流体物质的量就大,会向重量轻的一侧进行补偿,平衡承载平台各部位的重量,使承载平台的重心尽量向中部靠近,进而减少了载人吊笼吊起时的倾斜程度,提高了人员运送的安全性。
[0006] 可选的,所述承载平台包括下支撑台与上承载台,所述下支撑台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半圆弧面,所述上承载台的内部开设有所述环形半圆弧面,两个所述环形半圆弧面拼合成所述环形容纳槽,所述连通孔开设在所述上承载台上,所述环形容纳槽内还开设有溢出量容纳腔,用于对所述环形弹性袋受到挤压时溢出的部分进行容纳。
[0007] 可选的,所述环形踏板包括所述脚踏板与连接部,相邻所述脚踏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部位于间隙内,使相邻所述脚踏板成柔性连接。
[0008]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柔性橡胶板,所述柔性橡胶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脚踏板相固定。
[0009] 可选的,所述流体物质为液态水或者细沙。
[0010] 可选的,所述绳笼组件包括顶部吊装板与若干组可拆分的环形中部组件,若干组所述环形中部组件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顶部吊装板与所述环形中部组件、相邻所述环形中部组件以及所述环形中部组件与底部支撑环架之前均连接有绳网,位于最下部的环形中部组件与所述底部支撑环架卡扣连接,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均可卡扣固定在其相邻的下部的环形中部组件的外环面,所述顶部吊装板的上部安装有吊耳。
[0011] 可选的,所述环形中部组件包括若干块弧形拼合件,所述弧形拼合件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环形弹簧,使若干块所述弧形拼合件靠近拼合成所述环形中部组件,所述弧形拼合件的内弧面设有插入凸起,所述插入凸起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弧形拼合件的外弧面设有与所述插入凸起相配合的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两个所述弧形拼合件相配合时,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在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穿插入固定销轴实现两个所述弧形拼合件的固定。
[0012] 可选的,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的弧形拼合件的长度大于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的弧形拼合件的长度。
[0013] 可选的,所述弧形拼合件的上表面还安装有用于收纳绳网的支撑钩。
[0014]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 吊具钩吊住顶部吊装板的吊耳,由外向内依次解除环形中部组件之间的固定,并根据需要伸出的长度,选择释放环形中部组件的数量,吊具吊起顶部吊装板,顶部吊装板将绳网向上拉伸,直至绳笼组件全部撑起;
[0016] 运送人员站立在脚踏板上,在运送人员重力的作用下,挤压板进入到环形容纳槽内,对内部的环形弹性袋进行挤压,环形弹性袋内部的流体物质向承载平台上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移动,通过流体物质自身的重量来平衡运送人员的重量,当承载平台上均站有人时,环形弹性袋内的流体物质向溢出量容纳腔流动。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承载平台内设置环形弹性袋,并在环形弹性袋内装填流体物质,在有人员站立时,流体物质向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流动,使承载平台的重心尽量向中部靠近,进而减少了载人吊笼吊起时的倾斜程度,提高了人员运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收起时去除顶部吊装板与绳网后的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2的爆炸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形踏板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承载台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弧形拼合件的示意图。
[0026] 图中标记为:
[0027] 1、底部支撑环架;2、承载平台;3、环形容纳槽;4、环形弹性袋;5、连通孔;6、脚踏板;7、挤压板;8、下支撑台;9、上承载台;10、环形半圆弧面;11、溢出量容纳腔;12、间隙;13、连接部;14、顶部吊装板;15、环形中部组件;16、绳网;17、吊耳;18、弧形拼合件;19、通孔;20、环形弹簧;21、插入凸起;22、第一固定孔;23、配合凹槽;24、第二固定孔;25、支撑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0] 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如图1‑图6所示,包括底部支撑环架1,所述底部支撑环架1的上部安装有承载平台2,所述承载平台2内开设有环形容纳槽3,所述环形容纳槽3内安装有环形弹性袋4,所述环形弹性袋4内填充满流体物质,所述承载平台2的上表面均布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环形容纳槽3的连通孔5,所述承载平台2的上方安装有若干块供人员踩踏的脚踏板6,若干块所述脚踏板6相互连接拼合,形成环形踏板,所述脚踏板6的下表面凸设有挤压板7,所述挤压板7穿过所述连通孔5并与所述环形弹性袋4相接触,所述底部支撑环架1的侧面还连接有便于调整伸出长度的绳笼组件。当有人站立在承载平台2上踩踏脚踏板6时,将挤压板7下压至环形容纳槽3内,对位于下部的环形弹性袋4进行挤压,环形弹性袋4内的流体物质具有流动性,会向承载平台2上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流动,承载平台2上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的重量增加,对运送人员的重量进行平衡,吊笼在只进行一个人的吊运时,吊笼就会减少只向吊运有人的一侧的倾斜,当吊运的多个人员体重偏差较大时,在重量的影响下,重量大的一侧的挤压板7进入环形容纳槽3的部位多,挤压走的流体物质的量就大,会向重量轻的一侧进行补偿,平衡承载平台2各部位的重量,使承载平台2的重心尽量向中部靠近,进而减少了载人吊笼吊起时的倾斜程度,提高了人员运送的安全性。
[003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平台2包括下支撑台8与上承载台9,下支撑台8与上承载台9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下支撑台8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半圆弧面10,所述上承载台9的内部开设有所述环形半圆弧面10,两个所述环形半圆弧面10拼合成所述环形容纳槽3,环形容纳槽3的设置便于流体物质的流动,所述连通孔5开设在所述上承载台9上,所述环形容纳槽3内还开设有溢出量容纳腔11,用于对所述环形弹性袋4受到挤压时溢出的部分进行容纳。
[003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踏板包括所述脚踏板6与连接部13,相邻所述脚踏板6之间具有间隙12,所述连接部13位于间隙12内,使相邻所述脚踏板6成柔性连接。
[0033] 具体的说,所述连接部13为柔性橡胶板,所述柔性橡胶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脚踏板6相固定。连接部13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柔性的物质,例如弹性板等,使得单个脚踏板6下移时减小相邻脚踏板6的随动,进而提高环形踏板的使用效果。
[0034] 具体的说,所述流体物质为液态水,液态水的流动性好,人员踩在脚踏板6上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但在吊笼吊起时,运送人员对脚踏板6的下压力减弱,液态水容易回流,流体物质也可以选用细沙,细沙的单位体积的重量比水重,能够减小环形弹性袋4的体积,同时,将细沙挤压开后不易回流,增加了吊笼使用时的稳定性。
[003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绳笼组件包括顶部吊装板14与若干组可拆分的环形中部组件15,若干组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以使绳笼组件在展开时呈现锥形结构,便于人员的抓扶,所述顶部吊装板14与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相邻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以及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与底部支撑环架1之前均连接有绳网16,位于最下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与所述底部支撑环架1卡扣连接,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均可卡扣固定在其相邻的下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的外环面,以使绳笼组件可以整体收纳在底部支撑环架1上,便于载人吊笼的收纳和运输,所述顶部吊装板14的上部安装有吊耳17。
[0036] 具体的说,如图7所示,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包括若干块弧形拼合件18,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内穿设有环形弹簧20,当绳笼组件展开时,在环形弹簧20的弹性作用下若干块所述弧形拼合件18相互靠近拼合成所述环形中部组件15,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内弧面设有插入凸起21,所述插入凸起2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2,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外弧面设有与所述插入凸起21相配合的配合凹槽23,所述配合凹槽2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4,两个所述弧形拼合件18相配合时,第一固定孔22与第二固定孔24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在第一固定孔22与第二固定孔24穿插入固定销轴实现两个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固定。相应的,底部支撑环架1的外环面上也设有配合凹槽23,便于位于最下层的环形中部组件15能够卡合固定在底部支撑环架1上。
[0037] 为了使若干组环形中部组件15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的弧形拼合件18的长度大于位于上部的环形中部组件15的弧形拼合件18的长度。
[003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拼合件18的上表面还安装有用于收纳绳网16的支撑钩25。当环形中部组件15收纳起来时,绳网16固定在支撑钩25内,以提高载人吊笼收纳时的整洁程度。
[0039]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海上平台用载人吊笼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 吊具钩吊住顶部吊装板14的吊耳17,由外向内依次解除环形中部组件15之间的固定,并根据需要伸出的长度,选择释放环形中部组件15的数量,吊具吊起顶部吊装板14,顶部吊装板14将绳网16向上拉伸,直至绳笼组件全部撑起;
[0041] 运送人员站立在脚踏板6上,在运送人员重力的作用下,挤压板7进入到环形容纳槽3内,对内部的环形弹性袋4进行挤压,环形弹性袋4内部的流体物质向承载平台2上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移动,通过流体物质自身的重量来平衡运送人员的重量,当承载平台2上均站有人时,环形弹性袋4内的流体物质向溢出量容纳腔11流动。
[0042] 本发明通过在承载平台2内设置环形弹性袋4,并在环形弹性袋4内装填流体物质,在有人员站立时,流体物质向没有人员站立的一侧流动,使承载平台2的重心尽量向中部靠近,进而减少了载人吊笼吊起时的倾斜程度,提高了人员运送的安全性。
[0043]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0044] 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