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668513.0

文献号 : CN1156467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丽军郑浪陈凯龙海涛

申请人 : 江苏智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池极片涂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包括上静模具,上静模具一侧固定有顶盖,上静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下静模具和U型存储壳,通过集成压力架下压所有的单元件,随后控制所有的U型盒下落陷入到U型存储壳中,将U型存储壳中浆料挤出,浆料从涂布装置中外排,浆料外排出口的高度不变,这样排出的浆料层厚度始终不变,而电池极片只需要匀速输送,这样电池极片涂布工作更加安全稳定,此外每个U型盒均可以独立运动,单个U型盒陷入到U型存储壳中,会引起周围的浆料蠕动,这样可以逐一控制U型盒运动来实现浆料蠕动,使浆料质地更加均匀。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包括上静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静模具(1)一侧固定有顶盖(8),所述上静模具(1)的下方设置有下静模具(2)和U型存储壳(3),所述U型存储壳(3)的一侧和下静模具(2)固定连接,U型存储壳(3)的另一侧固定有L型后堵板(5),上静模具(1)和下静模具(2)之间为输料平层腔,L型后堵板(5)顶部和顶盖(8)固定连接,L型后堵板(5)封堵在输料平层腔尾部,且输料平层腔的两侧封堵有侧盖(4),U型存储壳(3)的顶口和输料平层腔连通,U型存储壳(3)的底部壳体上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浆料注入管(6),所述上静模具(1)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可调拦截部(7),可调拦截部(7)底部延伸到输料平层腔中,所述顶盖(8)壳体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扁圆板孔,且扁圆板孔下方固定罩有单元罩(9),每个扁圆板孔上方均设置有单元件(10),单元件(10)的上方对接有集控件(11),所述集控件(11)包括动力架(12)、集成压力架(13)、L型控向柱(14)和制动件(15),所述动力架(12)的一侧设置有集成压力架(13),集成压力架(13)中部连接有L型控向柱(14),L型控向柱(14)底端固定在上静模具(1)上,集成压力架(13)上的中部立杆段活动贯穿L型控向柱(14)上开设的棱柱孔,动力架(12)上设置有制动件(15),制动件(15)可以对单个单元件(10)施加下压力,集成压力架(13)可以对所有的单元件(10)施加下压力,所述侧盖(4)分别与上静模具(1)、下静模具(2)、U型存储壳(3)、L型后堵板(5)和顶盖(8)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单元罩(9)包括橡胶短管(16)和U型盒(17),所述单元件(10)的底端固定有U型盒(17),U型盒(17)部分凸出到U型存储壳(3)中,U型盒(17)和顶盖(8)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短管(16),橡胶短管(16)为收口式的波浪壳体,U型盒(17)陷入到U型存储壳(3)中,挤压U型存储壳(3)中的浆料,所述动力架(12)包括T型板(18)、齿条(19)、长轴齿轮(20)和两个平行分布的导向滑杆(21),所述导向滑杆(21)两端均固定有T型板(18),T型板(18)下端固定在侧盖(4)上,两个导向滑杆(21)之间平行分布有齿条(19)和长轴齿轮(20),所述长轴齿轮(20)的端部活动套接在T型板(18)上开设的通孔,齿条(19)的端部固定在T型板(18)上,长轴齿轮(20)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制动件(15),所述制动件(15)包括导向柱(23)、L型主板(24)、第一弹簧(25)、滑盖(26)和游走动力座(27),所述导向滑杆(21)活动贯穿滑盖(26)上开设的通孔,滑盖(26)上开设供L型主板(24)垂直穿过的板孔,L型主板(24)和滑盖(26)之间支撑有第一弹簧(25),第一弹簧(25)中部活动贯穿有导向柱(23),导向柱(23)活动贯穿L型主板(24)的横板上开设的通孔,L型主板(24)的底端下压单个单元件(10),滑盖(26)下方的L型主板(24)板体一侧设置卡位横凸柱,滑盖(26)的中部下方设置有游走动力座(27),游走动力座(27)分别与长轴齿轮(20)和第一动力体(29)传动连接,所述游走动力座(27)包括凹折游板(28)、第一动力体(29)、游走撑板(30)和滑扁筒(31),所述滑扁筒(31)形状为方筒,且方筒中部一侧壳体上开设缺口,齿条(19)活动贯穿滑扁筒(31),滑扁筒(31)的一侧固定有凹折游板(28),凹折游板(28)和游走撑板(30)顶部均固定在滑盖(26)上,游走撑板(30)上设置有两个垂直传动的第一动力体(29),第一动力体(29)包括中杆、中杆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中杆另一端固定的盘齿轮,一个第一动力体(29)上的盘齿轮和长轴齿轮(20)啮合连接,另一个第一动力体(29)上的盘齿轮分布在滑扁筒(31)的缺口处,且盘齿轮与齿条(19)啮合连接,所述单元件(10)包括L型单元杆(32)、第二弹簧(33)、Z型位板(34)、限位装置(35)、压力座(36)、半球壳(37)、摆柱(38)和内架体(39),L型单元杆(32)的立杆活动贯穿Z型位板(34)上开设的通孔,Z型位板(34)的底端固定在顶盖(8)上,Z型位板(34)上方支撑有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套在L型单元杆(32)的立杆上,第二弹簧(33)向上顶撑L型单元杆(32),Z型位板(34)下方的L型单元杆(32)上连接有限位装置(35),L型单元杆(32)的底端固定有压力座(36),压力座(36)的下方接触有半球壳(37),半球壳(37)设置在内架体(39)上,内架体(39)和限位装置(35)传动连接,半球壳(37)的底部固定有摆柱(38),摆柱(38)的底端和U型盒(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35)包括L型滑板(40)、凹折控制板(41)、立短齿条(42)、V型架(43)、第二动力体(44)和第三动力体(45),所述立短齿条(42)的一侧固定有V型架(43),V型架(43)的底端固定在顶盖(8)上,立短齿条(42)的另一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二动力体(44),第二动力体(44)的一端垂直传动连接有第三动力体(45),第二动力体(44)和第三动力体(45)均设置在凹折控制板(41)上,凹折控制板(41)上开设立板孔,L型滑板(40)的一端穿过凹折控制板(41)的立板孔,L型滑板(40)的另一端固定在Z型位板(34)上,所述第二动力体(44)包括中轴、中轴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中轴另一端固定的小齿轮,所述第三动力体(45)包括轴体、轴体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轴体另一端固定的大齿轮,且大齿轮一侧和内架体(39)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体(39)包括凹折位柱(46)、束缚环(47)、凹折片(48)、控制轨(49)和内环体(50),所述束缚环(47)的外部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凹折位柱(46),凹折位柱(46)一端固定在L型单元杆(32)上,束缚环(47)形状为环筒且环筒内侧壁为弧面结构,所述束缚环(47)内部契合设置有半球壳(37),凹折片(48)顶部固定在束缚环(47)上,凹折片(48)的底部固定有控制轨(49),控制轨(49)为弧形轨体,且轨槽位于轨体的内侧壁处,控制轨(49)轨槽中契合设置有内环体(50),内环体(50)包括外齿圈和外齿圈内侧壁上设置弧面凸板,所述摆柱(38)包括立杆和立杆外侧壁上均匀环设的多个单元凸板,内环体(50)和第三动力体(45)上的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压力座(36)包括单元短柱(51)、底盘(52)和压簧(53),所述L型单元杆(32)的底端固定有底盘(52),底盘(52)的边缘位置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单元短柱(51),单元短柱(51)包括细杆和细杆底部固定的球体,压簧(53)套在单元短柱(51)上,且压簧(53)向下顶撑单元短柱(51),单元短柱(51)下端和束缚环(47)接触。

说明书 :

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池极片涂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参考现有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12441861U的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在电极组件生产过程中,通过挤出浆料的方式将浆料涂布在输送中的电池极片上,具体为上下磨具靠近挤料,这样的挤料排料过程中,排料初始阶段的浆料层偏厚,末尾阶段的浆料层偏薄,虽然可以通过改变电池极片的输送速度来实现浆料层涂抹厚度均匀,即使这样生产,过程中影响浆料涂抹厚度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例如涂布装置外排新的厚度浆料层,就需要重新改变校正电池极片的输送速度,过程耗时繁琐且存在调速不准的情况,所以需要新的浆料挤出工作模式,例如上下模具静止不动,通过第三挤压动力机构顶推浆料,依然能通过挤出的方式控制浆料外排,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包括上静模具,所述上静模具一侧固定有顶盖,所述上静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下静模具和U型存储壳,所述U型存储壳的一侧和下静模具固定连接,U型存储壳的另一侧固定有L型后堵板,上静模具和下静模具之间为输料平层腔,L型后堵板顶部和顶盖固定连接,L型后堵板封堵在输料平层腔尾部,且输料平层腔的两侧封堵有侧盖,U型存储壳的顶口和输料平层腔连通,U型存储壳的底部壳体上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浆料注入管,所述上静模具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可调拦截部,可调拦截部底部延伸到输料平层腔中,所述顶盖壳体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扁圆板孔,且扁圆板孔下方固定罩有单元罩,每个扁圆板孔上方均设置有单元件,单元件的上方对接有集控件。
[0005] 优选的,所述集控件包括动力架、集成压力架、L型控向柱和制动件,所述动力架的一侧设置有集成压力架,集成压力架中部连接有L型控向柱,L型控向柱底端固定在上静模具上,集成压力架上的中部立杆段活动贯穿L型控向柱上开设的棱柱孔,动力架上设置有制动件,制动件可以对单个单元件施加下压力,集成压力架可以对所有的单元件施加下压力,所述侧盖分别与上静模具、下静模具、U型存储壳、L型后堵板和顶盖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单元罩包括橡胶短管和U型盒,所述单元件的底端固定有U型盒,U型盒部分凸出到U型存储壳中,U型盒和顶盖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短管,橡胶短管为收口式的波浪壳体,U型盒陷入到U型存储壳中,挤压U型存储壳中的浆料。
[0007] 优选的,所述动力架包括T型板、齿条、长轴齿轮和两个平行分布的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两端均固定有T型板,T型板下端固定在侧盖上,两个导向滑杆之间平行分布有齿条和长轴齿轮,所述长轴齿轮的端部活动套接在T型板上开设的通孔,齿条的端部固定在T型板上,长轴齿轮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制动件。
[0008] 优选的,所述制动件包括导向柱、L型主板、第一弹簧、滑盖和游走动力座,所述导向滑杆活动贯穿滑盖上开设的通孔,滑盖上开设供L型主板垂直穿过的板孔,L型主板和滑盖之间支撑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中部活动贯穿有导向柱,导向柱活动贯穿L型主板的横板上开设的通孔,L型主板的底端下压单个单元件,滑盖下方的L型主板板体一侧设置卡位横凸柱,滑盖的中部下方设置有游走动力座,游走动力座分别与长轴齿轮和第一动力体传动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游走动力座包括凹折游板、第一动力体、游走撑板和滑扁筒,所述滑扁筒形状为方筒,且方筒中部一侧壳体上开设缺口,齿条活动贯穿滑扁筒,滑扁筒的一侧固定有凹折游板,凹折游板和游走撑板顶部均固定在滑盖上,游走撑板上设置有两个垂直传动的第一动力体,第一动力体包括中杆、中杆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中杆另一端固定的盘齿轮,一个第一动力体上的盘齿轮和长轴齿轮啮合连接,另一个第一动力体上的盘齿轮分布在滑扁筒的缺口处,且盘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单元件包括L型单元杆、第二弹簧、Z型位板、限位装置、压力座、半球壳、摆柱和内架体,L型单元杆的立杆活动贯穿Z型位板上开设的通孔,Z型位板的底端固定在顶盖上,Z型位板上方支撑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L型单元杆的立杆上,第二弹簧向上顶撑L型单元杆,Z型位板下方的L型单元杆上连接有限位装置,L型单元杆的底端固定有压力座,压力座的下方接触有半球壳,半球壳设置在内架体上,内架体和限位装置传动连接,半球壳的底部固定有摆柱,摆柱的底端和U型盒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L型滑板、凹折控制板、立短齿条、V型架、第二动力体和第三动力体,所述立短齿条的一侧固定有V型架,V型架的底端固定在顶盖上,立短齿条的另一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二动力体,第二动力体的一端垂直传动连接有第三动力体,第二动力体和第三动力体均设置在凹折控制板上,凹折控制板上开设立板孔,L型滑板的一端穿过凹折控制板的立板孔,L型滑板的另一端固定在Z型位板上,所述第二动力体包括中轴、中轴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中轴另一端固定的小齿轮,所述第三动力体包括轴体、轴体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轴体另一端固定的大齿轮,且大齿轮一侧和内架体传动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内架体包括凹折位柱、束缚环、凹折片、控制轨和内环体,所述束缚环的外部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凹折位柱,凹折位柱一端固定在L型单元杆上,束缚环形状为环筒且环筒内侧壁为弧面结构,所述束缚环内部契合设置有半球壳,凹折片顶部固定在束缚环上,凹折片的底部固定有控制轨,控制轨为弧形轨体,且轨槽位于轨体的内侧壁处,控制轨轨槽中契合设置有内环体,内环体包括外齿圈和外齿圈内侧壁上设置弧面凸板,所述摆柱包括立杆和立杆外侧壁上均匀环设的多个单元凸板,内环体和第三动力体上的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压力座包括单元短柱、底盘和压簧,所述L型单元杆的底端固定有底盘,底盘的边缘位置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单元短柱,单元短柱包括细杆和细杆底部固定的球体,压簧套在单元短柱上,且压簧向下顶撑单元短柱,单元短柱下端和束缚环接触。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通过集成压力架下压所有的单元件,随后控制所有的U型盒下落陷入到U型存储壳中,将U型存储壳中浆料挤出,浆料从涂布装置中外排,浆料外排出口的高度不变,这样排出的浆料层厚度始终不变,而电池极片只需要匀速输送,这样电池极片涂布工作更加安全稳定,此外每个U型盒均可以独立运动,单个U型盒陷入到U型存储壳中,会引起周围的浆料蠕动,这样可以通过逐一控制U型盒运动来引起浆料蠕动,从而使浆料质地更加均匀。
[0015] 2.U型盒在U型存储壳中升降过程会发生抖动,来源于内环体转动拨动摆柱,摆柱摆动后受压力座施压影响而复位,如此持续,摆柱持续抖动带动U型盒,通过震动使浆料中的微小气泡排出,从而使涂布装置中排出的浆料密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U型存储壳位置示意图。
[0018] 图3为侧盖位置示意图。
[0019] 图4为单元罩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动力架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制动件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游走动力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L型主板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为单元件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0为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1为内架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上静模具1、下静模具2、U型存储壳3、侧盖4、L型后堵板5、浆料注入管6、可调拦截部7、顶盖8、单元罩9、单元件10、集控件11、动力架12、集成压力架13、L型控向柱14、制动件15、橡胶短管16、U型盒17、T型板18、齿条19、长轴齿轮20、导向滑杆21、导向柱23、L型主板24、第一弹簧25、滑盖26、游走动力座27、凹折游板28、第一动力体29、游走撑板30、滑扁筒31、L型单元杆32、第二弹簧33、Z型位板34、限位装置35、压力座36、半球壳37、摆柱38、内架体39、L型滑板40、凹折控制板41、立短齿条42、V型架43、第二动力体44、第三动力体45、凹折位柱46、束缚环47、凹折片48、控制轨49、内环体50、单元短柱51、底盘52、压簧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极片制造用的涂布装置,包括上静模具1,上静模具1一侧固定有顶盖8,上静模具1的下方设置有下静模具2和U型存储壳3,U型存储壳3的一侧和下静模具2固定连接,U型存储壳3的另一侧固定有L型后堵板5,上静模具1和下静模具2之间为输料平层腔,L型后堵板5顶部和顶盖8固定连接,L型后堵板5封堵在输料平层腔尾部,且输料平层腔的两侧封堵有侧盖4,U型存储壳3的顶口和输料平层腔连通,U型存储壳3的底部壳体上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浆料注入管6,上静模具1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可调拦截部7,可调拦截部7底部延伸到输料平层腔中,顶盖8壳体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扁圆板孔,且扁圆板孔下方固定罩有单元罩9,每个扁圆板孔上方均设置有单元件10,单元件10的上方对接有集控件11。
[0030] 集控件11包括动力架12、集成压力架13、L型控向柱14和制动件15,动力架12的一侧设置有集成压力架13,集成压力架13中部连接有L型控向柱14,L型控向柱14底端固定在上静模具1上,集成压力架13上的中部立杆段活动贯穿L型控向柱14上开设的棱柱孔,动力架12上设置有制动件15,制动件15可以对单个单元件10施加下压力,集成压力架13可以对所有的单元件10施加下压力,侧盖4分别与上静模具1、下静模具2、U型存储壳3、L型后堵板5和顶盖8的端部固定连接。
[0031] 单元罩9包括橡胶短管16和U型盒17,单元件10的底端固定有U型盒17,U型盒17部分凸出到U型存储壳3中,U型盒17和顶盖8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短管16,橡胶短管16为收口式的波浪壳体,U型盒17陷入到U型存储壳3中,挤压U型存储壳3中的浆料。
[0032] 动力架12包括T型板18、齿条19、长轴齿轮20和两个平行分布的导向滑杆21,导向滑杆21两端均固定有T型板18,T型板18下端固定在侧盖4上,两个导向滑杆21之间平行分布有齿条19和长轴齿轮20,长轴齿轮20的端部活动套接在T型板18上开设的通孔,齿条19的端部固定在T型板18上,长轴齿轮20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制动件15。
[0033] 制动件15包括导向柱23、L型主板24、第一弹簧25、滑盖26和游走动力座27,导向滑杆21活动贯穿滑盖26上开设的通孔,滑盖26上开设供L型主板24垂直穿过的板孔,L型主板24和滑盖26之间支撑有第一弹簧25,第一弹簧25中部活动贯穿有导向柱23,导向柱23活动贯穿L型主板24的横板上开设的通孔,L型主板24的底端下压单个单元件10,滑盖26下方的L型主板24板体一侧设置卡位横凸柱,滑盖26的中部下方设置有游走动力座27,游走动力座
27分别与长轴齿轮20和第一动力体29传动连接。
[0034] 游走动力座27包括凹折游板28、第一动力体29、游走撑板30和滑扁筒31,滑扁筒31形状为方筒,且方筒中部一侧壳体上开设缺口,齿条19活动贯穿滑扁筒31,滑扁筒31的一侧固定有凹折游板28,凹折游板28和游走撑板30顶部均固定在滑盖26上,游走撑板30上设置有两个垂直传动的第一动力体29,第一动力体29包括中杆、中杆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中杆另一端固定的盘齿轮,一个第一动力体29上的盘齿轮和长轴齿轮20啮合连接,另一个第一动力体29上的盘齿轮分布在滑扁筒31的缺口处,且盘齿轮与齿条19啮合连接。
[0035] 参考图5、图6和图7理解,在滑盖26的顶部固定有现有技术中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向下推动L型主板24,L型主板24下压单元件10,触发单元件10的形变,在此之前需要控制制动件15移动到这个单元件10上方,长轴齿轮20的一端外接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电机控制长轴齿轮20转动,长轴齿轮20传动两个第一动力体29,齿条19静止不动,而对接的盘齿轮转动,反作用使制动件15发生定向移动。
[0036] 单元件10包括L型单元杆32、第二弹簧33、Z型位板34、限位装置35、压力座36、半球壳37、摆柱38和内架体39,L型单元杆32的立杆活动贯穿Z型位板34上开设的通孔,Z型位板34的底端固定在顶盖8上,Z型位板34上方支撑有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套在L型单元杆32的立杆上,第二弹簧33向上顶撑L型单元杆32,Z型位板34下方的L型单元杆32上连接有限位装置35,L型单元杆32的底端固定有压力座36,压力座36的下方接触有半球壳37,半球壳37设置在内架体39上,内架体39和限位装置35传动连接,半球壳37的底部固定有摆柱38,摆柱
38的底端和U型盒17固定连接。
[0037] 限位装置35包括L型滑板40、凹折控制板41、立短齿条42、V型架43、第二动力体44和第三动力体45,立短齿条42的一侧固定有V型架43,V型架43的底端固定在顶盖8上,立短齿条42的另一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二动力体44,第二动力体44的一端垂直传动连接有第三动力体45,第二动力体44和第三动力体45均设置在凹折控制板41上,凹折控制板41上开设立板孔,L型滑板40的一端穿过凹折控制板41的立板孔,L型滑板40的另一端固定在Z型位板34上,第二动力体44包括中轴、中轴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中轴另一端固定的小齿轮,第三动力体45包括轴体、轴体一端固定的锥齿轮和轴体另一端固定的大齿轮,且大齿轮一侧和内架体39传动连接。
[0038] 内架体39包括凹折位柱46、束缚环47、凹折片48、控制轨49和内环体50,束缚环47的外部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凹折位柱46,凹折位柱46一端固定在L型单元杆32上,束缚环47形状为环筒且环筒内侧壁为弧面结构,束缚环47内部契合设置有半球壳37,凹折片48顶部固定在束缚环47上,凹折片48的底部固定有控制轨49,控制轨49为弧形轨体,且轨槽位于轨体的内侧壁处,控制轨49轨槽中契合设置有内环体50,内环体50包括外齿圈和外齿圈内侧壁上设置弧面凸板,摆柱38包括立杆和立杆外侧壁上均匀环设的多个单元凸板,内环体
50和第三动力体45上的大齿轮啮合连接,压力座36包括单元短柱51、底盘52和压簧53,L型单元杆32的底端固定有底盘52,底盘52的边缘位置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单元短柱51,单元短柱51包括细杆和细杆底部固定的球体,压簧53套在单元短柱51上,且压簧53向下顶撑单元短柱51,单元短柱51下端和束缚环47接触。
[0039] 半球壳37和束缚环47之间实现一定范围的万向铰接,压力座36对半球壳37弹性施压,内环体50持续转动中,内环体50上的凸板拨动摆柱38,摆柱38发生摆动,随后压力座36施压使摆柱38恢复竖直状态,如此持续,内环体50转动的动力来自于L型单元杆32升降,L型单元杆32升降过程中,L型单元杆32带动凹折控制板41,凹折控制板41带动第二动力体44下落,立短齿条42静止不动,这样第二动力体44转动控制第三动力体45,第三动力体45传动内环体50,引起摆柱38的摆动,摆柱38带动U型盒17。
[0040] 集成压力架13的中部上端外接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机构,通过控制集成压力架13下落,集成压力架13压迫所有的单元件10,具体为压迫L型单元杆32,经过传动控制摆柱38下落,摆柱38带动U型盒17,使所有的U型盒17向下陷入到U型存储壳3中,U型存储壳3中存储浆料,从而将浆料挤进输料平层腔中,浆料平输过程遇到可调拦截部7拦截引导,随后外排,而在浆料外输过程,在U型存储壳3中完成浆料的蠕动,即通过制动件15控制单个单元件10,进而控制单个U型盒17下落,例如图4中,从左向右U型盒17逐一下落后上升,会引起U型存储壳3中的浆料向右波动,随后从右向左再进行一次,U型存储壳3中浆料会向左波动输送,要控制U型存储壳3中的浆料进行规律性蠕动,可以通过调控不同的U型盒17下落配合来实现。
[004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