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857684.7

文献号 : CN115700254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杭晓春吴澳运

申请人 : 南京工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二价铂络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二价铂络合物,该二价铂络合物作为磷光发光材料可以发黄磷光,并且具有色纯度好、稳定性好且效率高,适合作为OLED相关产品中的有机黄磷光发光体。

权利要求 :

1.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其中,R1‑R1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硅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R1‑R1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氘、‑CDH2、‑CD2H、‑CD3、‑CDRbRc、‑CD2Rd,其中,Rb‑Rd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硅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取代的C3‑C30的环烯基、取代的C3‑C30的杂芳a a基、取代的C3‑C30的硅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R取代;每一个R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30的烷基、C6‑C30的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可为氘;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C1‑C30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C6‑C30的芳基选自苯基、萘基、联苯基;C3‑C30的环烷基选自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R1‑R1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甲基、氘代甲基、苯甲基、二苯基甲基、三苯基甲基、乙基、2‑苯基乙基、2,2‑苯基乙基、2,2,2‑三氟乙基、丙基、异丙基、3,3,3‑三氟丙基、1,1,1,3,3,3‑六氟‑2‑丙基、丁基、异丁基、六氟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苯基、2‑甲基苯基、2‑异丙基苯基、2‑乙基苯基、4‑甲基苯基、4‑异丙基苯基、4‑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3‑二乙基苯基、2,3‑二异丙基苯基、2,3‑二异丁基苯基、2,3‑二环己基苯基、2,

3‑二环丙基苯基、2,3‑二环丁基苯基、2,3‑二环戊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4‑二乙基苯基、2,4‑二异丙基苯基、2,4‑二异丁基苯基、2,4‑二环己基苯基、2,4‑二环丙基苯基、2,4‑二环丁基苯基、2,4‑二环戊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6‑二异丙基苯基、2,

6‑二异丁基苯基、2,6‑二环己基苯基、2,6‑二环丙基苯基、2,6‑二环丁基苯基、2,6‑二环戊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3,5‑二乙基苯基、3,5‑二异丙基苯基、3,5‑二异丁基苯基、3,5‑二环己基苯基、3,5‑二环丙基苯基、3,5‑二环丁基苯基、3,5‑二环戊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4,6‑三乙基苯基、2,4,6‑三异丙基苯基、2,4,6‑三异丁基苯基、

2,4,6‑三环己基苯基、2,4,6‑三环丙基苯基、2,4,6‑三环丁基苯基、2,4,6‑三环戊基苯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铂络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结构: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A所示化合物与B所示化合物经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1所示化合物;中间体1所示化合物与铂盐经环金属化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路径如下所示:

其中X1为卤素,优选的,X1为溴或氯,X2为耦联基团,优选的,X2为锡基团或者硼基团。

8.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或者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价铂络合物在有机光电装置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铂络合物在所述有机光电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光材料,优选的,所述二价铂络合物在所述有机光电装置中作为黄磷光发光材料。

10.一种有机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光电装置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置在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主体材料或掺杂材料中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有机光电装置为黄光有机光电装置。

12.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或者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价铂络合物在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电致发光是指有机材料在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后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发光过程,这种电致发光现象最早是在1963年美国New York大学的Pope教授发现的。相对于无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可以更贴近对光适应性方面的需求。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制造的显示器和发光器具有柔性外形,并且增加了诸多艺术元素于电子器件中。最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Eastman Kodak发展出来,通过芳香胺有机小分子作为空穴传输层,8‑羟基喹啉铝作为发光层。这类以有机分子作为核心发光材料的器件称之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应用于新型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诸多优点和潜力。有机材料制备的发光器件具有高量子效率、高亮度、高发光效率等优点;由有机发光材料制备成的发光设备外形上具有轻、薄、柔等优势,尤其可制备成柔性设备是其它发光材料无法与之相比的优点。根据核心的电致发光材料进行分类,传统的OLED可以分为荧光类OLED和磷光类OLED。与荧光OLED相比(理论发光效率最高25%),磷光OLED(理论发光效率100%)由于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而成为OLED技术研究和发展的主流方向。
[0003] 目前黄磷光材料主要应用于照明显示及黄光灯方面,例如电视背板技术、汽车转向灯等。在发光方面,黄色是个“组合”的颜色,它并不是“RGB”三原色之一,它是等量红光与绿光的组成光色,所以在颜色学中,黄磷光是白磷光滤掉蓝光形成的,也常为蓝光的补色辅助光色。黄色磷光重金属络合物不仅是满足全色显示器要求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且它们还极大地有助于实现高性能的双色(蓝色和黄色)白光二极管,与作为固态光源的三色(蓝色、绿色和红色)类似物相比,这种白光二极管在器件效率和制造成本方面都表现出优势。同时,在四色(蓝、绿、黄和红)光谱中,黄磷光重金属配合物有利于提高器件效率和显色指数/色温指数。目前黄磷光材料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很多材料的单分子发光光谱不够宽,不能涵盖所有的绿光和红光部分,达不到标准黄光的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开发高效率、宽光谱、稳定及长工作寿命的黄磷光材料在显示和照明方面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宽光谱、稳定及长工作寿命的黄磷光材料,进而提供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如下:
[0006] 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0007]
[0008] 其中,R1‑R1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硅烷基。
[0009] 优选的,R1‑R1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氘、‑CDH2、‑CD2H、‑CD3、‑CDRbRc、‑CD2Rd,其中,Rb‑Rd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硅烷基。
[0010] 优选的,所述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取代的C3‑C30的环烯基、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取代的C3‑C30的硅烷基任选被一个或a a多个取代基R取代;每一个R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30的烷基、C6‑C30的芳基。
[0011] 优选的,所述氢可为氘;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C1‑C30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C6‑C30的芳基选自苯基、萘基、联苯基;C3‑C30的环烷基选自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
[0012] 优选的,R1‑R1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甲基、氘代甲基、苯甲基、二苯基甲基、三苯基甲基、乙基、2‑苯基乙基、2,2‑苯基乙基、2,2,2‑三氟乙基、丙基、异丙基、3,3,3‑三氟丙基、1,1,1,3,3,3‑六氟‑2‑丙基、丁基、异丁基、六氟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苯基、2‑甲基苯基、2‑异丙基苯基、2‑乙基苯基、4‑甲基苯基、4‑异丙基苯基、4‑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3‑二乙基苯基、2,3‑二异丙基苯基、2,3‑二异丁基苯基、2,3‑二环己基苯基、2,3‑二环丙基苯基、2,3‑二环丁基苯基、2,3‑二环戊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4‑二乙基苯基、2,4‑二异丙基苯基、2,4‑二异丁基苯基、2,4‑二环己基苯基、2,4‑二环丙基苯基、2,4‑二环丁基苯基、2,4‑二环戊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6‑二异丙基苯基、2,6‑二异丁基苯基、2,6‑二环己基苯基、2,6‑二环丙基苯基、2,6‑二环丁基苯基、2,6‑二环戊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3,5‑二乙基苯基、3,5‑二异丙基苯基、3,5‑二异丁基苯基、3,5‑二环己基苯基、3,5‑二环丙基苯基、3,5‑二环丁基苯基、3,5‑二环戊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4,6‑三乙基苯基、2,
4,6‑三异丙基苯基、2,4,6‑三异丁基苯基、2,4,6‑三环己基苯基、2,4,6‑三环丙基苯基、2,
4,6‑三环丁基苯基、2,4,6‑三环戊基苯基。
[0013] 优选的,所述二价铂络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结构:
[0014]
[0015]
[0016]
[0017] 本发明提供的二价铂络合物,通过将二苯并呋喃结构引入二价铂络合物的配体中,该络合物倾向于形成具有铂‑铂相互作用或π‑π堆积的聚集体,可以产生红移聚集体发射,该M‑M相互作用或π‑π堆积的程度与分子间距离密切相关,在单分子呈绿光发射,在聚集态时呈红光发射;可以同时实现单分子和聚集态发光,是一种光谱可调磷光发光材料;双发射机制高效率发光,宽光谱发光,可以实现范围在540nm和600nm左右的发光峰比例调控。分子双发射机理如下所示:
[0018]
[001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 将A所示化合物与B所示化合物经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1所示化合物;中间体1所示化合物与铂盐经环金属化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0021] 所述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路径如下所示:
[0022]
[0023] 其中X1为卤素,优选的,X1为溴或氯,X2为耦联基团,优选的,X2为锡基团或者硼基团。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或者由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价铂络合物在有机光电装置中的应用。
[0025] 优选的,所述二价铂络合物在所述有机光电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光材料,优选的,所述二价铂络合物在所述有机光电装置中作为黄磷光发光材料。
[002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光电装置,所述有机光电装置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置在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包括上述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7] 优选的,所述有机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上述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8] 优选的,所述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主体材料或掺杂材料中包括上述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9] 优选的,所述有机光电装置为黄光有机光电装置。
[003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或者由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价铂络合物在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中的应用。
[0031] 可选的,所述二价铂络合物作为在照明、显示、特殊黄光有机光电器具中的应用。
[0032] 本申请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层可以由单层结构构成,但也可以由其中堆叠有两个或更多个有机层的多层结构构成。例如,作为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代表性实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具有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作为有机材料层的结构。然而,有机电子器件的结构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包括更少数量的有机层。
[0033]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堆叠体和第二堆叠体各自为包括发光层的有机材料层,并且除了发光层之外,有机材料层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有机材料层,例如空穴注入层、空穴缓冲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0034] 可选的,所述有机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上述所述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35]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材料和方法来制造,不同之处在于有机材料层的一个或更多个层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即所述化合物。
[0036] 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多个有机层时,有机层可以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形成。
[0037]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材料和方法来制造,不同之处在于有机层的一个或更多个层包含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即由式Ⅰ表示的化合物。例如,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通过将第一电极、有机层和第二电极依次堆叠在基底上来制造。在这种情况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如下制造:通过使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法如溅射或电子束蒸镀,在基底上沉积金属或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或其合金以形成正电极,在其上形成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层,然后在其上沉积可以用作负电极的材料。除了如上所述的方法之外,有机电子器件可以通过将负电极材料、有机层和正电极材料依次沉积在基底上来制造。
[0038] 此外,在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式Ⅰ的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真空沉积法而且可以通过溶液施加法来形成为有机层。在此,溶液施加法意指旋涂、浸涂、刮涂、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喷雾法、辊涂等,但不限于此。
[0039] 可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装有OLED有机材料的坩埚和装有金属铝粒的坩埚依次放置在有机蒸发源和无机蒸发源位置上。关闭腔体,进行初抽真空和抽高真空步骤,使得OLED蒸镀设备内部蒸镀的真空度达到10‑7Torr。OLED蒸镀成膜方法:打开OLED有机蒸发源,对OLED有机材料进行100℃预热,预热时间为15分钟,保证进一步移除OLED有机材料中的水汽。然后对需要蒸镀的有机材料进行快速升温加热处理,并打开蒸发源上方的挡板,直到该材料的蒸发源有有机材料跑出,同时晶振片检测器检测到蒸发速率时,然后进行缓慢升温,升温幅度为3℃,直到蒸发速率稳定在1A/秒时,打开掩膜板正下方的挡板,进行OLED成膜,当电脑端观测到ITO基板上的有机膜达到预设膜厚时,关闭掩膜板挡板和蒸发源正上方挡板,关闭该有机材料的蒸发源加热器。其它有机材料和阴极金属材料的蒸镀工艺如上所述。封装采用UV环氧树脂进行光固化封装。
[0040]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极是正电极,并且第二电极是负电极,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极是负电极,并且第二电极是正电极。
[0041] 作为正电极材料,通常优选具有大的功函数的材料以使空穴顺利地注入有机材料层。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正电极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金属,例如钒、铬、铜、锌和金,或其合金;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金属和氧化物的组合,例如ZnO:Al或SnO2:Sb;导电聚合物,例如聚(3‑甲基噻吩)、聚吡咯和聚苯胺等,但不限于此。
[0042] 作为负电极材料,通常优选具有小的功函数的材料以使电子顺利地注入有机层。负电极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金属,例如镁、钙、钠、钾、钛、铟、钇、锂、钆、铝、银、锡和铅,或其合金;多层结构材料,例如LiF/Al或LiO2/Al等,但不限于此。
[0043] 空穴注入层是注入来自电极的空穴的层,并且空穴注入材料优选为这样的化合物:其具有传输空穴的能力,并因此具有注入正电极处的空穴的效应和为发光层或发光材料注入空穴的优异效应,防止由发光层产生的激子迁移至电子注入层或电子注入材料,并且在形成薄膜的能力方面也优异。优选地,空穴注入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在正电极材料的功函数与周围有机材料层的HOMO之间。空穴注入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金属卟啉、低聚噻吩、基于芳基胺的有机材料、基于六腈六氮杂苯并菲的有机材料、基于喹吖啶酮的有机材料、基于苝的有机材料、蒽醌、基于聚苯胺和基于聚噻吩的导电聚合物等,但不限于此。
[0044] 空穴传输层是接收来自空穴注入层的空穴并将空穴传输至发光层的层,并且空穴传输材料适当地为可以接收从正电极或空穴注入层传输的空穴以将空穴转移至发光层并且对空穴具有高迁移率的材料。其具体实例包括基于芳基胺的有机材料、导电聚合物、同时存在共轭部分和非共轭部分的嵌段共聚物等,但不限于此。
[0045] 发光层材料优选为可以接收分别由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传输的空穴和电子并使空穴和电子结合而发出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对荧光或磷光具有良好量子效率的材料。其具体实例包括: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q3);基于咔唑的化合物;二聚苯乙烯基化合物;BAlq;10‑羟基苯并喹啉‑金属化合物;基于苯并唑、苯并噻唑和苯并咪唑的化合物;基于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PPV)的聚合物;螺环化合物;聚芴;红荧烯等,但不限于此。
[0046] 发光层可以包含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主体材料的实例包括稠合芳族环衍生物或含杂环化合物等。稠合芳族环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蒽衍生物、芘衍生物、萘衍生物、并五苯衍生物、菲化合物、荧蒽化合物等,含杂环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化合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梯子型呋喃化合物、嘧啶衍生物等,但其实例不限于此。
[0047] 电子传输层是接收来自电子注入层的电子并将电子传输至发光层的层,并且电子传输材料适当地为可以很好地接收来自负电极的电子并将电子转移至发光层并且对电子具有高迁移率的材料。其具体实例包括:8‑羟基喹啉的Al配合物、包含Alq3的配合物、有机自由基化合物、羟基黄酮‑金属配合物等,但不限于此。电子传输层可以与根据现有技术使用的任意期望的阴极材料一起使用。特别地,阴极材料的适当实例是具有低功函数的典型材料,随后是铝层或银层。其具体实例包括铯、钡、钙、镱和钐,在每种情况下随后是铝层或银层。
[0048] 电子注入层是注入来自电极的电子的层,并且电子注入材料优选为这样的化合物:其具有传输电子的能力,具有注入来自负电极的电子的效应和将电子注入发光层或发光材料的优异效应,防止发光层产生的激子迁移至空穴注入层,并且形成薄膜的能力也优异。其具体实例包括芴酮、蒽醌二甲烷、联苯醌、噻喃二氧化物、唑、二唑、三唑、咪唑、苝四羧酸、亚芴基甲烷、蒽酮等及其衍生物,金属配合物化合物,含氮5‑元环衍生物等,但不限于此。
[0049] 空穴阻挡层是阻挡空穴到达负电极的层,并且通常可以在与空穴注入层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形成。其具体实例包括二唑衍生物或三唑衍生物、菲咯啉衍生物、铝配合物等,但不限于此。
[0050] 根据使用的材料,根据本说明书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是顶部发光型、底部发光型或双侧发光型。
[00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52] 本发明提供的二价铂络合物,通过将二苯并呋喃结构引入二价铂络合物的配体中,该络合物倾向于形成具有铂‑铂相互作用或π‑π堆积的聚集体,可以产生红移聚集体发射,该M‑M相互作用或π‑π堆积的程度与分子间距离密切相关,在单分子呈绿光发射,在聚集态时呈红光发射;可以同时实现单分子和聚集态发光,是一种光谱可调磷光发光材料;双发射机制高效率发光,宽光谱发光,半峰宽最高可达140nm,可以实现范围在540nm和600nm左右的发光峰比例调控,该系列铂络合物可以用于开发黄光单色光器件,也能用于白光器件,并应用于照明、显示和特殊黄色灯具的产品。
[0053] 二价铂络合物为一种黄磷光发光材料,作为磷光发光材料可以发黄磷光,并且具有色纯度好、稳定性好且效率高,完全适合作为OLED相关产品中的有机黄磷光发光体。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该类化合物易于制备和升华提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能同时适合蒸镀法和溶液法加工的器件制程。同时该材料发光性能具有能量低、色纯度好的特点,全面超越现有技术中的各种荧光材料,同时达到发射黄磷光光色并改善器件性能的作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类稳定的络合物发光材料,其CIE坐标和发光效率更符合平板显示的需求,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内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附图说明

[005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55] 图1为络合物1在溶液中的发光光谱图;
[0056] 图2为络合物2在薄膜中的发光光谱图;
[0057] 图3为络合物3在薄膜中的发光光谱图;
[0058] 图4为络合物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0059] 图5为络合物2在薄膜中浓度依赖的发光光谱图;
[0060] 图6为络合物2的1H NMR核磁谱图;
[0061] 图7为络合物3的1H NMR核磁谱图;
[0062] 图8为络合物1的质谱谱图;
[0063] 图9为络合物2的质谱谱图;
[0064] 图10为络合物3的质谱谱图;
[0065] 图11为本发明OLED器件的断面图;
[0066] 图12为络合物2的有机光致发电装置的电致发光光谱;
[0067] 图13为络合物2制备的器件寿命图;
[0068] 图14为络合物2制备的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密度关系图;
[0069] 图15为络合物2制备的器件的电压和发光亮度关系图;
[0070] 附图标记说明:
[0071] 1‑阳极层,2‑空穴注入层,3‑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阴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72]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73]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0074] 本发明的以下的具体实施例中,将以络合物1、2和3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二价铂络合物的合成方法、性质及其用作发光材料时的性能。
[0075]
[0076] 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的各种制备方法为示例性的。这些方法是用于说明各种制备方法,但是其意旨并非限制为任何具体方法,温度、催化剂、浓度、反应物组成及其他工艺条件可以变化。
[0077] 此外,在实施例中,在CDCl3或DMSO‑d6溶液中,通过Varian液态核磁共振仪记录1 13
HNMR(氢核磁共振)和 C NMR(碳核磁共振)光谱为300、400或500MHz,而化学位移是以残余的质子化溶剂为基准。如果使用CDCl3作为溶剂,则采用四甲基硅烷(δ=0.00ppm)作为内参
1 13
比来记录H NMR(氢核磁共振)光谱;采用CDCl3(δ=77.00ppm)作为内参比来记录 C NMR(碳核磁共振)光谱。如果使用DMSO‑d6作为溶剂,则采用残余的H2O(δ=3.33ppm)作为内参比
1 13
来记录 H NMR(氢核磁共振)光谱;采用DMSO‑d6(δ=39.52ppm)作为内参比来记录 C NMR
1
(碳核磁共振)光谱。以下缩写词是用于解说H NMR(氢核磁共振)的多样性:s=单线态,d=双线态,t=三线态,q=四线态,p=五线态,m=多线态,br=宽。
[0078] 实施例1
[007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络合物1,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0] 1)2‑(2‑(3‑(1‑(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的合成:
[0081]
[0082] 在手套箱中向带有磁力转子的15mL的封管中加入1‑(3‑((4‑氯二苯并[b,d]呋喃‑2‑基)氧基)苯基)‑1H‑吡唑(540mg,1.5mmol),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552mg,1.5mmol),醋酸钯(21.9mg,0.025mmol),三叔丁基膦(18mg,0.09mmol),氟化铯(500mg,3.3mmol)和1,4二氧六环(3mL),得到的混合物经氮气鼓泡10分钟后加热到120℃搅拌48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加饱和氟化钾水溶液常温搅拌过夜,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适量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粗产品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体积比),得到黄色固体2‑(2‑(3‑(1‑(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产率30%。
[0083] 2)络合物1合成:
[0084]
[0085] 向带有磁力转子的75mL的封管加入2‑(2‑(3‑(1‑(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53mg,0.13mmol),氯亚铂酸钾(58mg,0.14mmol)和乙酸(13mL),得到的混合物经氮气鼓泡10分钟后,30℃下搅拌24小时后加热到120℃搅拌24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适量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粗产品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1∶1(体积比),得到黄色固体络合物1,产率50%。
[0086] 实施例2
[008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络合物2,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8] 1)2‑(2‑(3‑(3,5‑二甲基‑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的合成:
[0089]
[0090] 在手套箱中向带有磁力转子的48mL的封管中加入1‑(3‑((4‑氯二苯并[b,d]呋喃‑2‑基)氧基)苯基)‑3,5‑二甲基‑1H‑吡唑(800mg,2.1mmol),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1.5g,
4.2mmol),醋酸钯(27.45mg,0.03mmol),三叔丁基膦(26.3mg,0.13mmol),氟化铯(632mg,
4.16mmol)和1,4二氧六环(10mL),得到的混合物经氮气鼓泡10分钟后加热到120℃搅拌48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加饱和氟化钾水溶液常温搅拌过夜,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适量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粗产品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体积比),得到黄色固体2‑(2‑(3‑(3,5‑二甲基‑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产率35%。
[0091] 2)络合物2合成:
[0092]
[0093] 向带有磁力转子的350mL的封管加入2‑(2‑(3‑(3,5‑二甲基‑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780mg,1.8mmol),氯亚铂酸钾(815mg,1.9mmol))和乙酸(150mL),得到的混合物经氮气鼓泡10分钟后,30℃下搅拌24小时后加热到120℃搅拌24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适量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粗产品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1∶1(体积比),得到黄色固体络合物2,产率70%。
[0094] 实施例3
[009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络合物3,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96] 1)3,5‑二甲基‑1‑(3‑(((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二苯并[b,d]呋喃‑2‑基)氧)苯基)‑1H‑吡唑的合成:
[0097]
[0098] 向带有磁力转子的15mL的封管加入1‑(3‑((4‑氯二苯并[b,d]呋喃‑2‑基)氧基)苯基)‑3,5‑二甲基‑1H‑吡唑(24.75mg,0.11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55mg,0.22mmol),双(二亚芐基丙酮)钯(7mg,0.0075mmol),三环己基膦(5mg,0.018mmol),乙酸钾(37mg,0.4mmol)和1,4二氧六环(1.5mL),得到的混合物经氮气鼓泡10分钟后加热到120℃搅拌24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适量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粗产品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得到黄色固体3,5‑二甲基‑1‑(3‑(((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二苯并[b,d]呋喃‑2‑基)氧)苯基)‑1H‑吡唑,产率50%。
[0099] 2)4‑(叔丁基)‑2‑(2‑(3‑(3‑,3,5‑二甲基‑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的合成:
[0100]
[0101] 向带有磁力转子的15mL的封管加入3,5‑二甲基‑1‑(3‑(((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二苯并[b,d]呋喃‑2‑基)氧)苯基)‑1H‑吡唑(148mg,0.3mmol),2‑溴‑5‑(叔丁基)吡啶(92mg,0.75mmol),四三苯基磷钯(11mg,0.009mmol),碳酸钾(62mg,
0.45mmol)和甲苯(1mL),得到的混合物经氮气鼓泡10分钟后加热到100℃搅拌24h,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适量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粗产品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8∶1(体积比),得到黄色固体4‑(叔丁基)‑2‑(2‑(3‑(3‑,3,5‑二甲基‑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产率75%。
[0102] 3)络合物3合成
[0103]
[0104] 向带有磁力转子的75mL的封管加入4‑(叔丁基)‑2‑(2‑(3‑(3‑,3,5‑二甲基‑1H‑吡唑‑1‑基)苯氧基)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70mg,0.13mmol),氯亚铂酸钾(62mg,0.15mmol))和乙酸(10mL),得到的混合物经氮气鼓泡10分钟后,30℃下搅拌24小时后加热到120℃搅拌24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适量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粗产品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1∶1(体积比),得到黄色固体络合物3,产50%。
[0105] 器件实施例1
[010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施例1‑3中OLED器件的断面图如图11显示,分别将铂络合物1、2和3作为发光材料掺杂到主体材料中制备成OLED器件,掺杂量为5~10%,制备OLED器件,ITO为OLED器件阳极(Anode),Al为OLED器件的阴极(Cathode),器件结构为:ITO/HIL/HTL/EML/ETL/Al,其中HIL空穴注入层可以但不限于是HATCN、Re2O3,HTL是空穴传输层此处可以但不限于是TAPC、NPD、TCTA、PT301、BCP、mCP、m‑MTDATA、TPTA、BTB、TPD,EML层是发光层络合物:主体材料=5%:95%主体材料可以但不限于是CBP、mCBP、2,
6mCPy、26DCzPPY、TCP、BPyPPM、DPEPO,ETL层是电子传输层此处可以但不限于是TmPyPb、TPBi、DPPS、Bphen、BmPyPb、DBFTrz、TpPyPb。附:
[0107] HATCN(中文名: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材料,英文名:2,3,6,7,10,11‑Hexaazatriphenylenehexacabonitrile);
[0108] Re2O3(中文名:三氧化钼,英文名:Molybdenum(VI)oxide);
[0109] TAPC(中文名:4,4′‑环己基二[N,N‑二(4‑甲基苯基)苯胺],英文名:4,4′‑cyclohexylidenebis[N,N‑bis(p‑tolyl)aniline];
[0110] NPD(中文名: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英文名:N,N’‑Bis‑(1‑naphthalenyl)‑N,N’‑bis‑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
[0111] TCTA(中文名: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英文名:4,4′,4”‑Tris(carbazol–9‑yl)triphenylamine);
[0112] PT301(中文名:4,4'‑双[N,N‑二(联苯‑4‑基)氨基]‑1,1'‑联苯,英文名:4,4'‑Bis[N,N‑di(biphenyl‑4‑yl)amino]‑1,1'‑biphenyl);
[0113] BCP(中文名:2,9‑二甲基‑4,7‑联苯‑1,10‑菲罗啉,英文名: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
[0114] mCP(中文名:1,3‑双(N‑咔唑基)苯,英文名:1,3‑bis(N‑carbazolyl)benzene);
[0115] m‑MTDATA(中文名:4,4′,4”‑三[苯基(间甲苯基)氨基]三苯胺,英文名:4,4′,4”‑Tris[phenyl(m‑tolyl)amino]triphenylamine);
[0116] TPTA(中文名:4 ,4 ′,4”‑三甲基三苯胺,英文名:4 ,4 ′,4”‑Trimethyltriphenylamine);
[0117] BTB(中文名:4,4’‑二(4,6‑二苯基‑1,3,5‑三嗪‑2‑)联苯,英文名:4,4’‑bis(4,6‑diphenyl‑1,3,5‑Triazine‑2‑yl)biphenyl);
[0118] TPD(中文名: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英文名:N,N’‑Bis(3‑methylphenyl)‑N,N’‑bis(phenyl)benzidine);
[0119] CBP(中文名:4,4’‑二(9‑咔唑基)联苯,英文名:4,4'‑Bis(9‑carbazolyl)‑1,1'‑biphenyl);
[0120] mCBP(中文名:3,3'‑二(9H‑咔唑‑9‑基)‑1,1'‑联苯,英文名:3,3'‑Di(9H‑carbazol‑9‑yl)‑1,1'‑biphenyl(purified by sublimation);
[0121] 2,6mCPy(中文名:2,6‑二(9‑咔唑基)吡啶,英文名:2,6‑Di(9H‑carbazol‑9‑yl)pyridine);
[0122] 26DCzPPY(中文名:2,6‑双((9H‑咔唑‑9‑基)‑3,1‑亚苯基)吡啶,英文名:2,6‑bis(3‑(9H‑carbazol‑9‑yl)phenyl)pyridine);
[0123] TCP(中文名:1,3,5‑三(9‑咔唑基)苯,英文名:1,3,5‑Tri(9‑carbazolyl)benzene);
[0124] BPyPPM(中文名:2‑苯基‑双‑4,6‑(3,5‑二吡啶基苯基)嘧啶,英文名:2‑phenyl‑bis‑4,6‑(3,5‑dipyridylphenyl)pyrimidine);
[0125] DPEPO(中文名:双[2‑(二苯基磷酰基)苯基]醚双[2‑(氧代二苯基膦基)苯基]醚,英文名:Bis[2‑(diphenylphosphoryl)phenyl]etherBis[2‑(oxo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
[0126] TmPyPb(中文名:3,3'‑[5'‑[3‑(3‑吡啶基)苯基][1,1':3',1”‑三联苯]‑3,3”‑二基]二吡啶,英文名:1,3,5‑tri[(3‑pyridyl)‑phen‑3‑yl]benzene);
[0127] TPBi(中文名: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英文名:1,3,5‑Tris(1‑phenyl‑1H‑benzimidazol‑2‑yl)benzene);
[0128] DPPS(中文名:二苯基二[4‑(吡啶‑3‑基)苯基]硅烷,英文名:Diphenylbis(4‑(pyridin‑3‑yl)phenyl)silane);
[0129] Bphen(中文名:4,7‑二苯基‑1,10‑菲罗啉,英文名: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
[0130] BmPyPb(中文名:1,3‑双(3,5‑二吡啶‑3‑基苯基)苯,英文名:1,3‑bis[3,5‑di(pyridin‑3‑yl)phenyl]benzene);
[0131] DBFTrz(中文名:2,8‑双(4,6‑二苯基‑1,3,5‑三嗪‑2‑基)二苯并[b,d]呋喃,2,8‑bis(4,6‑diphenyl‑1,3,5‑triazin‑2‑yl)dibenzo[b,d]furan)
[0132] TpPyPb(中文名:1,3,5‑三(4‑吡啶‑3‑基苯基)苯,英文名:1,3,5‑Tri(4‑pyrid‑3‑ylphenyl)benzene)。
[0133] 器件实施例2
[013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11所示,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玻璃基板上的阳极层1、空穴注入层2、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4、电子传输层5和阴极层6;器件结构为ITO/HIL(10nm)/HTL(50nm)/EML(30nm)/ETL(40nm)/Al(150nm)。
[0135] 其中;阳极层1选用ITO材料,即氧化铟锡材料;
[0136] 空穴注入层2材料选用HATCN材料;
[0137] 空穴传输层3材料选用TAPC材料;
[0138] 发光层4以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共掺杂形成,其中主体材料选用mCBP材料,客体材料选用络合物1,络合物1的质量占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总质量的5%;
[0139] 电子传输层5材料选用Bphen;
[0140] 阴极层6材料选用金属Al。
[0141] 器件实施例3
[014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器件实施例2中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区别在于:发光层中的客体材料选用络合物2。
[0143] 器件实施例4
[014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器件实施例2中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区别在于:发光层中的客体材料选用络合物3。
[0145] 作为可替代的实施方式,发光层的客体材料还可以选择络合物1‑30所示的任一配合物。
[0146] 作为可替代的实施方式,发光层的客体材料还可以选择具有式Ⅰ所示化学结构的任一其它络合物。
[0147] 测试例1
[0148] 针对本发明所述络合物,分别按重量比5%溶解在二氯甲烷(DCM)中形成溶液和掺杂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得到薄膜,再将所得溶液或薄膜进行如下测试:
[0149] 电致发光材料的光电能级测试:材料的带隙值(Eg)、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值采用循环伏安法(CV)测得。整个测试过程在手套箱(Lab2000,Etelux)中的CHI600D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上进行,以Pt柱为工作电极、以Ag/AgCl为参比电极,Pt丝为辅助电极构成三电极系统,测试过程采用的介质是0.1M六氟磷酸四丁基胺(Bu4NPF6)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所测电势均以加入的二茂铁(Fc)作为内标。其中λ为二价铂络合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的峰值波长,FWHM为其半峰宽,材料的三线态光子能量(ET1)由公式1240/λ0→1计算而来(λ0→1为77K条件下的第一振动峰),单位为电子伏特(eV)。测试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0150] 表1络合物的发光性能
[0151]
[0152] 其中:a二氯甲烷溶液,b PMMA薄膜
[0153] 表2络合物的能级数据
[0154]
[0155] 由表1数据可知,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络合物的峰值波长在530~542nm之间,其半峰宽均在52‑68nm左右,光致发光的荧光效率在63‑99%,说明具有通式I结构的二价铂络合物是高效率宽光谱的黄磷光发光材料。从表2的数据可知,络合物2的二价铂络合物的三线态能量为2.34eV,其主要与母核结构有关。
[0156] 图1显示了络合物1在溶液中的发光光谱图;在380nm紫外光激发下,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发光波长在530nm,络合物波长均在黄磷光区,由于在溶液中分子间空间较大,无聚集态发光,呈单分子发射。说明该络合物是优良的黄光发光材料。
[0157] 图2显示了铂络合物2在薄膜中的发光光谱图,在380nm紫外光激发下,在PMMA中的发光波长在540nm,半峰宽为71nm,在650nm处出现明显发射光谱,该处发射光谱是归因于分子平面型较好,在薄膜中产生聚集发光引起的,使光谱变宽,更好地涵盖绿红光区域,所以该络合物波长均在黄磷光区。
[0158] 图3显示了络合物3在薄膜中的发光光谱图,在380nm紫外光激发下,在PMMA中的发光波长在534nm,半峰宽为62nm,相较于络合物2,络合物3在薄膜中的光谱发生了蓝移,和络合物2一样的是在650nm处也出现明显发射光谱,该处发射光谱也是归因于分子平面型较好,在薄膜中产生聚集发光引起的。
[0159] 图4显示了络合物2在DCM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根据吸收光谱图可以知道,该吸收光谱在200~400nm区间吸收非常强。其中,络合物2在225~300nm左右都有很强的吸收带,该吸收区域归纳于配体自旋允许的1LC(π‑π*)跃迁;350~400nm范围的吸收带归纳于自旋允许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1MLCT)和配体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1LLCT);高于400nm处微弱的吸收带属于自旋禁阻的3MLCT和3LC跃迁。此类分子的能量吸收非常高效,可以作为掺杂材料分子的优选分子结构。
[0160] 图5是络合物2在薄膜中浓度依赖的发光光谱图,根据浓度依赖光谱图可以看出,随着络合物2在薄膜中的掺杂浓度增大,分子聚集态发光越明显,分子呈现出单分子和聚集态的双发射特征,在单分子发光呈现绿光发射,聚集态发光呈现红光发射,光谱变宽,最大半峰宽达165nm,全部涵盖了绿光和红光光谱区域,是一种很好的黄光材料。
[0161] 测试例2
[0162] 对器件实施例2‑4所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行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0163] 表3器件性能测试结果
[0164]
[0165] 表3是通过络合物1、2和3制备的磷光器件的光学性能,器件实施例2‑4所涉及的器件峰值波长分别为535nm、547nm和540nm,半峰宽达到128nm、118nm和116nm,CIE坐标值为(0.55,0.45)、(0.50,0.48)和(0.52,0.49),非常好的涵盖黄光光区间。该类器件最高电流效率能量效率(PE)为40.2lm·W‑1,最高电流效率(CE)为35.2cd·A‑1,以及最高外量子效率(EQE)达到16.1%,属于高效率发光器件。
[0166] 图12是络合物2的有机光致发电装置的电致发光光谱,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归一化强度,发射光谱呈双发射状态,最大发射波长分别是547nm和590nm,半峰宽为118nm,光谱涵盖绿光和红光区域,是一种很好的黄光光谱,计算得到其色度坐标值为CIE(0.50,0.48),说明此器件适合用作黄光发光器件。
[0167] 图13是常温下络合物2用作黄光掺杂材料制备的OLED器件采用光电测试系统在20mA/cm2下进行器件寿命测试图。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铂络合物的发光器件非常稳定,寿命极长。从图13可以看出,制备的发光器件从9000cd/m2亮度下衰减寿命LT97高达
162小时。
[0168] 图14为常温下络合物2用作黄光掺杂材料制备的OLED器件采用光电测试系统进行电流密度‑电压测试结果图;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络合物的发光器件可以很好地进行电荷传输。
[0169] 图15为常温下络合物2用作黄光掺杂材料制备的OLED器件采用光电测试系统进行亮度‑电压测试效果图;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络合物的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低,从而能够降低功耗,提高器件效率。如图所示,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黄光OLED器件的开启电压为2.4V。
[0170] 本发明以示范例说明结构通式I可以作为黄磷光掺杂材料,可以制备单掺杂黄磷光器件和白磷光材器件,其中各材料并不限定与示例结构;基于应用,器件结构既可以是底发光器件,也可以是顶发光器件。其中ETL层和HTL还可包含一种或多种传输层材料,在二价铂络合物以及与电极接近的可以有另一电荷注入层。注入层的材料可包括EIL(电子注入层)、HIL(空穴注入层)和CPL(阴极覆盖层),其形式可以是单一层或分散在电子或空穴传输材料中。主体材料可以是本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合适的主体材料。OLED的发光颜色由EML(发光层)材料的发光能量(光学能隙)决定,可以按照如上所述通过调谐发射二价铂络合物和/或主体材料的电子结构来调谐发光层材料的发光能量(光学能隙)。HTL层中的空穴传输材料和ETL层中的电子传输材料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合适的空穴传输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二价铂络合物可以呈现磷光。磷光OLED(即具有磷光发射体的OLED)一般比诸如荧光OLED之类的其他OLED具有更高的器件效率。在《自然》1998年395期第151‑154页说明了基于电致磷光发射体的发光器件,在WO2000/070655中更详细地说明了基于电致磷光发射体的发光器件,因其包含了关于OLED(尤其是荧光OLED)的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发明中。
[017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