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及输送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028265.1

文献号 : CN1157089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垒徐军

申请人 : 苏州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及输送系统。所述手柄包括壳体、第一滑块、第一操作件以及提示组件等。所述提示组件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本发明通过设置提示组件,当第一滑块运动至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发生碰撞时,碰撞会产生声音和/或手感上的震动,以提示操作者第一滑块已经滑动至初始位置,此时鞘管的远端回复至直线状态,从而无需使用X光透视观察鞘管远端是否回正。并且,本申请发明的手柄结构简单,声音和/或手感提示可靠且幅度适中,不易对血管造成损伤。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

壳体(6),所述壳体(6)包括可拆卸的连接的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

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6)内且能够沿着远端近端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滑块(7)用于固定第一牵引丝(2)和第二牵引丝(3),当所述第一滑块(7)滑动时,所述第一牵引丝(2)和所述第二牵引丝(3)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牵引丝(2)和所述第二牵引丝(3)分别通过锁紧装置(14)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7)的相对两侧;

第一操作件(8),所述第一操作件(8)安装在所述壳体(6)上且与所述第一滑块(7)相配合,当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件(8)时,所述第一操作件(8)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滑块(7)滑动;所述上壳体(61)和所述下壳体(6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63),所述第一滑块(7)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有伸出所述第一滑槽(63)的第一外螺纹(71),所述第一操作件(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外螺纹(71)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提示组件,所述提示组件包括第一凸部(16)和第二凸部(17);所述第一凸部(16)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所述第一滑块(7)前后两侧的外表面且向着所述第一滑块(7)的外部凸出;

所述第二凸部(17)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所述壳体(6)的内表面且向着所述壳体(6)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二凸部(17)位于所述第一滑块(7)的滑动行程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滑块(7)的滑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一凸部(16)自所述第二凸部(17)的一侧滑过至另一侧时,所述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二凸部(17)发生碰撞产生声音和/或手感提示;

所述第一凸部(16)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凸部(17)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325 0.425mm;

~

所述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二凸部(17)两者中的一者的近端面自底端向顶端向着远端方向倾斜延伸、远端面自底端向顶端向着近端方向倾斜延伸,两者中的另一者的顶端的面为凸型弧面;

所述近端面和所述远端面之间的夹角为90 110°;

~

所述手柄还包括第三凸部(18),

所述第三凸部(18)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所述壳体(6)的内表面且向着所述壳体(6)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二凸部(17)和所述第三凸部(18)在近端远端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7)的滑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一凸部(16)自所述第三凸部(18)的一侧滑过至另一侧时,所述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三凸部(18)发生碰撞产生声音和/或手感提示;或者,所述第三凸部(18)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所述第一滑块(7)的外表面且向着所述第一滑块(7)的外部凸出,所述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三凸部(18)在近端远端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7)的滑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三凸部(18)自所述第二凸部(17)的一侧滑过至另一侧时,所述第三凸部(18)和所述第二凸部(17)发生碰撞产生声音和/或手感提示;

当所述第三凸部(18)位于所述壳体(6)上时,所述第二凸部(17)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凸部(18)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4 2.8mm;或者,~

当所述第三凸部(18)位于所述第一滑块(7)上时,所述第一凸部(16)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凸部(18)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4 2.8mm。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凸部(18)位于所述壳体(6)上时,所述第二凸部(17)和所述第三凸部(18)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或者,

当所述第三凸部(18)位于所述第一滑块(7)上时,所述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三凸部(18)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凸部(18)位于所述壳体(6)上时,所述第一凸部(16)位于所述第二凸部(17)和所述第三凸部(18)之间时,所述第一凸部(16)分别与所述第二凸部(17)和所述第三凸部(18)相接触;或者,当所述第三凸部(18)位于所述第一滑块(7)上时,所述第二凸部(17)位于所述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三凸部(18)之间时,所述第二凸部(17)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三凸部(18)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凸部(18)位于所述壳体(6)上且所述第一凸部(16)分别与所述第二凸部(17)和所述第三凸部(18)相接触时,所述手柄处于初始位置;或者,当所述第三凸部(18)位于所述第一滑块(7)上且所述第二凸部(17)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三凸部(18)相接触时,所述手柄处于初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滑块(7)的轴心线对称设置的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6)内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转轴(15),所述转轴(15)位于所述第一滑块(7)的近端,所述第一牵引丝(2)的近端直接与所述第一滑块(7)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丝(3)绕过所述转轴(15)后与所述第一滑块(7)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操作件(8)和所述提示组件为一组,或者沿着近端远端方向设置的多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6)内且能够沿着远端近端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块(9)、安装在所述壳体(6)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块(9)相配合的第二操作件(10),所述第二滑块(9)用于固定第三牵引丝(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9)位于所述第一滑块(7)的近端;和/或,所述第二牵引丝(3)和所述第三牵引丝(4)位于同一侧;和/或,

所述第三牵引丝(4)通过锁紧装置(14)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9)上;和/或,所述壳体(6)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形成有第二滑槽(64),所述第二滑块(9)的相对两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第二滑槽(64)的第二外螺纹(91),所述第二操作件(1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外螺纹(91)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10.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具有内腔的鞘管(1)、固定安装在所述鞘管(1)的远端的第一锚定环、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锚定环的相对两侧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一牵引丝(2)和所述第二牵引丝(3),所述手柄套设在所述鞘管(1)的近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鞘管(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锚定环的近端的第二锚定环、远端与所述第二锚定环相固定连接的第三牵引丝(4)。

说明书 :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及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包括钙化和粘液变性等)以及代谢障碍性瓣膜损坏也日益增多,因此心脏瓣膜的置换和修复的意义非常重大。一般心脏瓣膜的置换和修复通常采用外科的方式治疗,但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久,随着近几年介入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为心脏瓣膜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途径。
[0003] 在微创介入手术中,输送系统用于建立体外至体内(主要是病变部位)的输送通道,植入器械(如封堵器、瓣膜、支架、球囊、血管塞、滤器等)可由该输送通道输送至病变部位或回收。通过该输送通道还可以向患者体内输入药物或将患者体内的体液导出。
[0004] 目前,介入手术通常采用X光透视辅助操作者了解鞘管在体内的位置以及状态,由于人体血管,特别是到达心脏瓣膜位置的路径复杂,因此,介入手术治疗心脏瓣膜时,通常手术时间较长,患者需要暴露于X光下较长时间。并且,由于目前的输送系统的鞘管通常可以实现双向调弯,因此,在治疗完成后,回撤鞘管时,若鞘管未回复至鞘管未弯曲的初始位置,则在回撤鞘管的过程中,容易对血管壁造成一定的损伤。
[0005] 因此,如何在尽量减少患者暴露于X光下的时间的同时,能够方便操作者了解鞘管远端的状态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声音和/或手感提示,使操作者了解鞘管回复至初始位置的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及输送系统。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
[0009] 壳体;
[0010]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沿着远端近端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滑块用于固定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当所述第一滑块滑动时,所述第一牵引丝和所述第二牵引丝的运动方向相反;
[0011] 第一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当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件时,所述第一操作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
[0012] 提示组件,所述提示组件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所述第一滑块的外表面且向着所述第一滑块的外部凸出;所述第二凸部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且向着所述壳体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行程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一凸部自所述第二凸部的一侧滑过至另一侧时,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发生碰撞产生声音和/或手感提示。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凸部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325~
0.425mm。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两者中的一者的近端面自底端向顶端向着远端方向倾斜延伸、远端面自底端向顶端向着近端方向倾斜延伸,两者中的另一者的顶端的面为凸型弧面。
[001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近端面和所述远端面之间的夹角为90 110°。~
[0016] 根据一种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柄还包括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且向着所述壳体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在近端远端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一凸部自所述第三凸部的一侧滑过至另一侧时,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发生碰撞产生声音和/或手感提示。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之间时,所述第一凸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相接触。
[0019]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凸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相接触时,所述手柄处于初始位置,此时鞘管远端呈未调弯的直线状态。
[002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凸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4 2.8mm。~
[0021] 根据另一种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柄还包括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所述第一滑块的外表面且向着所述第一滑块的外部凸出,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在近端远端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三凸部自所述第二凸部的一侧滑过至另一侧时,所述第三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发生碰撞产生声音和/或手感提示。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002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之间时,所述第二凸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相接触。
[0024]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凸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相接触时,所述手柄处于初始位置,此时鞘管远端呈未调弯的直线状态。
[00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凸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4 2.8mm。~
[0026] 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提示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滑块的轴心线对称设置的两组。
[0027] 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近端,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直接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丝绕过所述转轴后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固定连接。
[0028] 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牵引丝和所述第二牵引丝分别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对两侧。
[0029] 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对两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操作件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0030] 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提示组件为一组,或者沿着近端远端方向设置的多组。
[0031] 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柄还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沿着远端近端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二滑块用于固定第三牵引丝。
[003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近端。
[003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牵引丝和所述第三牵引丝位于同一侧。
[003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牵引丝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0035]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形成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两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操作件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0036] 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第一滑块以及提示组件的材质为塑料。
[0037]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上述手柄,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具有内腔的鞘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鞘管的远端的第一锚定环、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锚定环的相对两侧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一牵引丝和所述第二牵引丝,所述手柄套设在所述鞘管的近端。
[0038]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鞘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锚定环的近端的第二锚定环、远端与所述第二锚定环相固定连接的第三牵引丝。
[0039]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40] 本发明通过设置提示组件,当第一滑块运动至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发生碰撞时,碰撞会产生声音和/或手感上的震动,以提示操作者第一滑块已经滑动至初始位置,此时鞘管的远端回复至直线状态,从而无需使用X光透视观察鞘管远端是否回正。并且,本发明的手柄结构简单,声音和/或手感提示可靠且幅度适中,不易对血管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4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2]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的输送系统的立体图(鞘管远端分别处于初始状态以及形成正向或反向“C”型弯);
[0043]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的输送系统的立体图(鞘管远端分别处于初始状态以及形成“S”型弯);
[0044]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的手柄的爆炸图;
[0045]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的手柄的第一纵截面剖视图;
[0046]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转轴的示意图;
[0047] 图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转轴的示意图;
[0048] 图7为再一种实施方式的转轴的示意图;
[0049]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的手柄的第二纵截面剖视图;
[0050]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0051] 图10为壳体和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1为锁紧装置与第一滑块配合的立体图;
[0053] 图12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壳体上的滑动方向示意图;
[0054] 其中,1、鞘管;2、第一牵引丝;3、第二牵引丝;4、第三牵引丝;5、远端盖;6、壳体;61、上壳体;62、下壳体;63、第一滑槽;64、第二滑槽;7、第一滑块;71、第一外螺纹;72、第二穿丝孔;73、第一安装槽;8、第一操作件;9、第二滑块;91、第二外螺纹;92、第三穿丝孔;93、第三安装槽;10、第二操作件;11、尾座;12、近端盖;13、通孔;14、锁紧装置;15、转轴;16、第一凸部;17、第二凸部;18、第三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56]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远端是指器械或部件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是指器械或部件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轴向是指平行于器械或部件的远端与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径向是指垂直于轴向的方向,周向或圆周方向是指环绕轴向的方向;内和外是相对器械或部件的中心的距离来定义的位置,其中,内是靠近器械或部件中心的位置,外是远离器械或部件中心的位置。上述方位词的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0057] 下文中,近端、远端、上、下、前、后等方位词以图1的方位进行描述,其中,鞘管所在侧为远端,手柄所在侧为近端,图1的上方为上,下方为下,靠近观察者的一侧为前,远离观察者的一侧为后。
[005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9]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60]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6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62]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包括具有内腔的鞘管1、第一锚定环、第二锚定环、第一牵引丝2、第二牵引丝3、第三牵引丝4以及安装在鞘管1的近端部的手柄。
[0063] 其中,第一锚定环和第二锚定环分别固定安装在鞘管1的远端且第二锚定环位于第一锚定环的近端。具体为,鞘管1包括位于近端的主体段、位于远端的第一控弯段以及位于主体段和第一控弯段之间的第二控弯段,第一锚定环安装在第一控弯段的远端,第二锚定环安装在第二控弯段的远端。第一牵引丝2和第二牵引丝3的远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锚定环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分别固定在第一锚定环的上侧和下侧。第三牵引丝4的远端固定在第二锚定环上,其中,第三牵引丝4与第二锚定环的连接点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三牵引丝4固定在第二锚定环的下侧,并且,第二牵引丝3与第一锚定环的连接点和第三牵引丝4与第二锚定环的连接点形成的直线与鞘管1在初始状态的轴心线平行。
本申请中锚定环与牵引丝的连接方式、鞘管1的具体结构以及牵引丝在鞘管1中穿设的具体结构不是本申请改进的重点,只要能够实现通过调节手柄可以实现鞘管1远端呈现不同弯形的结构均可,例如可以参考专利CN115300752A。
[0064] 如图3至图12所示,手柄包括远端盖5、壳体6、第一滑块7、第一操作件8、第二滑块9、第二操作件10、提示组件、尾座11以及近端盖12等。本申请中壳体6、第一滑块7、第二滑块
9以及提示组件的材质为塑料,其余部分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金属材质。
[0065]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9上分别形成有供鞘管1通过的通孔13,鞘管1的近端部分别依次穿过远端盖5、第一滑块7、第二滑块9并固定安装在尾座11上,其中,鞘管1和尾座11可以通过粘结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壳体6包括可拆卸的连接的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分别套设在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9的外部,并且,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9能够在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围设的空间内滑动。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的远端部和远端盖5通过螺纹连接,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的近端部套设在尾座11的外部,并且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的近端部和近端盖12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手柄套设安装在鞘管1的近端部。
[0066] 具体地,壳体6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对称形成有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如图3所示,具体为,上壳体61上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第二滑槽64位于第一滑槽63的近端,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分别沿着远端和近端方向延伸;下壳体62上也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第二滑槽64位于第一滑槽63的近端,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分别沿着远端和近端方向延伸。
[0067] 如图3、图4以及图10至图12所示,第一滑块7的相对两侧上形成有伸出第一滑槽63的第一外螺纹71,具体为,第一滑块7的上侧形成有第一外螺纹71,第一滑块7的下侧也形成有第一外螺纹71,并且,上侧的第一外螺纹71位于第一滑块7的远端,下侧的第一外螺纹71位于第一滑块7的近端,从而上下两侧的第一外螺纹71在圆周方向上错开设置,进而提高第一操作件8带动第一滑块7滑动的稳定性。
[0068] 第一操作件8安装在壳体6上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第一操作件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第一外螺纹71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从而当操作者转动第一操作件8时,在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71的配合下,以及第一滑槽63的限制下,第一滑块7随着第一操作件8的转动而沿着近端远端方向滑动,具体为,当正向转动第一操作件8时,第一滑块7向着近端方向滑动;当反向转动第一操作件8时,第一滑块7向着远端方向滑动。
[0069] 其中,第一滑块7的上侧形成有沿着近端远端方向贯通的供第一牵引丝2穿过的第一穿丝孔,第一滑块7的下侧形成有沿着近端远端方向贯通的供第二牵引丝3穿过的第二穿丝孔72。第一滑块7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第一穿丝孔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73,第一滑块7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与第二穿丝孔72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
[0070] 第一安装槽73和第二安装槽内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锁紧装置14。第一牵引丝2穿过第一穿丝孔并且伸入锁紧装置14中,通过锁紧装置14实现第一牵引丝2的近端与第一滑块7的固定连接。
[0071] 如图4所示,手柄还包括安装在壳体6内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转轴15,转轴15位于第一滑块7的近端。第二牵引丝3穿过并伸出第二穿丝孔72后,绕过转轴15,再穿回第二穿丝孔72并且伸入锁紧装置14中,通过锁紧装置14实现第二牵引丝3与第一滑块7的固定连接。
[0072] 本申请中采用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转轴15来绕设第二牵引丝3以使第一牵引丝2和第二牵引丝3随着第一滑块7的滑动能够实现反向运动,使第二牵引丝3与转轴15之间在第二牵引丝3的移动过程中始终为静摩擦,能够很好的避免第二牵引丝3断裂而导致鞘管1控弯功能失效。若牵引丝与转轴15之间是滑动摩擦,则由于医疗器械领域需要将物料去油清洗干净,因此,牵引丝与固定的轴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大,在调弯过程中,极易发生牵引丝断裂而导致鞘管1控弯失效。
[0073] 本申请中,转轴15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在牵引丝移动时,转轴15在牵引丝的带动下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即可,例如,可以为图5所示的一根金属轴,图6所示的轴承,图7所示的轴套等。
[0074] 锁紧装置14的具体结构也并非本申请改进的重点,例如可以采用CN113349845A中的锁紧装置。
[0075] 如图12所示,在鞘管1的远端未调弯,即鞘管1的远端成直线状时,第一滑块7处于初始位置,此时,通过正向或者反向转动旋钮,能够带动第一滑块7向着近端或者远端滑动,进而带动第一牵引丝2和第二牵引丝3反向运动(即,第一牵引丝2收紧时,第二牵引丝3松弛;第一牵引丝2松弛时,第二牵引丝3收紧),进而带动鞘管1的远端形成如图1所示的正向或反向“C”型弯。本申请的结构能够很好的保护鞘管1和牵引丝。
[0076] 如图3、图8至图11所示,为了方便操作者了解鞘管1远端是否回复至直线状态的初始位置,本申请设置了提示组件。优选地,提示组件包括沿着第一滑块7的轴心线对称设置的两组,具体为沿着第一滑块7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从而可以尽可能不对血管壁造成伤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声音和/或手感的反馈,并且对称设置结构有利于第一滑块7滑动的稳定性。提示组件包括第一凸部16、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
[0077] 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图8至图11所示,第一凸部16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第一滑块7的前后两侧的外表面上且向着第一滑块7的外部凸出,其中,第一凸部16可以是通过注塑等形式与第一滑块7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粘结等形式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7上。第二凸部17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壳体6的前后两侧的内表面上且向着壳体6的内部凸出,第三凸部18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壳体6的前后两侧的内表面且向着壳体6的内部凸出,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可以是通过注塑等形式与壳体6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粘结等形式固定连接在壳体6上。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在近端远端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第二凸部
17和第三凸部18位于第一滑块7的滑动行程的中间位置,即大致位于第一滑槽63的长度的中点附近。
[0078] 当手柄处于初始位置(即鞘管1远端未调弯)时,第一凸部16位于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之间,第一凸部16分别与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相接触。
[0079] 当转动第一操作件8带动第一滑块7滑动时,第一滑块7滑动使第一凸部16从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之间滑出。当反向转动第一操作件8带动第一滑块7反向滑动时,第一滑块7滑动使第一凸部16与第二凸部17或第三凸部18发生碰撞并自第二凸部17或第三凸部18的一侧滑过至另一侧的过程中,提示装置产生声音和/或手感提示,操作者听到声音和/或察觉到手柄的震动时,知道鞘管1远端已经回正,此时操作者停止转动旋钮,第一凸部16卡设在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之间,从而无需使患者暴露于X光透视下。
[0080] 如图9所示,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的顶端的面为凸型弧面,优选为半圆柱面。第一凸部16的近端面自底端向顶端向着远端方向倾斜延伸、远端面自底端向顶端向着近端方向倾斜延伸,第一凸部16的顶端面为沿着近端远端方向延伸的平面,第一凸部16的顶端面与近端面和远端面通过圆弧过渡。此处,凸部的底端是指凸部与壳体6或者滑块的连接的端部,顶端是凸部远离壳体6或者滑块的一端。
[0081] 进一步地,第一凸部16的顶端与第二凸部17的顶端之间的距离d1为0.325~
0.425mm,优选为0.35 0.40mm,进一步优选为0.36 0.39mm,更优选为0.37 0.38mm。第一凸~ ~ ~
部16的近端面和远端面之间的夹角α为90 110°,优选为95 105°,进一步优选为98 102°。第~ ~ ~
二凸部17的中心和第三凸部18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2为2.4 2.8mm,优选为2.5 2.7mm。
~ ~
[0082] 本申请中提示组件通过凸部之间的过盈配合并且通过对凸部尺寸和结构的优化,具备结构简单的优点,并且运动过程中不易出现卡阻等问题,另外即便采用塑料材质,也能够很好的保证提示声响和/或手感震动,既不会存在声音或者震动过于微弱而导致操作者无法察觉,也不会震动过于剧烈而导致鞘管1震动损伤血管。
[0083] 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无图示,该实施方式基本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如下:
[0084] 第一凸部16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第一滑块7的前后两侧的外表面上且向着第一滑块7的外部凸出,第三凸部18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第一滑块7的外表面且向着第一滑块7的外部凸出,第一凸部16和第三凸部18在近端远端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凸部16和第三凸部18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第一凸部16的中心和第三凸部18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4 2.8mm,优~
选为2.5 2.7mm。第二凸部17固定设置或者形成在壳体6的前后两侧的内表面上且向着壳体~
6的内部凸出。第二凸部17位于第一滑块7的滑动行程的中间位置,即大致位于第一滑槽63的长度的中点。
[0085] 当手柄处于初始位置(即鞘管1远端未调弯)时,第二凸部17位于第一凸部16和所述第三凸部18之间,第二凸部17分别与第一凸部16和第三凸部18相接触。
[0086] 当转动第一操作件8带动第一滑块7滑动时,第一滑块7滑动使第一凸部16或第三凸部18滑过第二凸部17。当反向转动第一操作件8带动第一滑块7反向滑动时,第一滑块7滑动使第三凸部18或第一凸部16与第二凸部17发生碰撞并自第二凸部17的一侧滑过至另一侧的过程中,提示装置产生声音和/或手感提示,操作者听到声音和/或察觉到手柄的震动时,知道鞘管1远端已经回正,此时操作者停止转动旋钮,第二凸部17卡设在第一凸部16和第三凸部18之间。
[0087] 该实施方式的提示组件的第一凸部16、第二凸部17和第三凸部18的形状尺寸等特征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88] 根据再一种实施方式,无图示,该实施方式可以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使第一凸部16和第二凸部17的形状调换,即,第一凸部16的顶端的面为凸型弧面,第二凸部17的近端面自底端向顶端向着远端方向倾斜延伸、远端面自底端向顶端向着近端方向倾斜延伸,第一凸部16的顶端面为沿着近端远端方向延伸的平面,第一凸部16的顶端面与近端面和远端面通过圆弧过渡。
[0089] 本申请中,第一滑块7、第一操作件8和提示组件可以为如图1至12所示的一组,或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根据鞘管1远端需要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弯形等,第一滑块7、第一操作件8和提示组件设置成沿着近端远端方向的多组。
[0090] 如图1至4以及图5所示,第二滑块9的相对两侧上形成有伸出第二滑槽64的第二外螺纹91,具体为,第二滑块9的上侧形成有第二外螺纹91,第二滑块9的下侧形也成有第二外螺纹91,并且,上侧的第二外螺纹91位于第二滑块9的近端,下侧的第二外螺纹91位于第二滑块9的远端,从而上下两侧的第二外螺纹91在圆周方向上错开设置,进而提高第二操作件10带动第二滑块9滑动的稳定性。
[0091] 第二操作件10安装在壳体6上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第二操作件1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第二外螺纹91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从而当操作者转动第二操作件10时,在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91的配合下,以及第二滑槽64的限制下,第二滑块9随着第二操作件10的转动而沿着近端远端方向滑动。
[0092] 其中,第二滑块9的上侧和/或下侧形成有沿着近端远端方向贯通的第三穿丝孔92,第三穿丝孔92所在侧的第二滑块9的表面上形成有与第三穿丝孔92相连通的第三安装槽93。第三安装槽93内固定设置一个锁紧装置14。
[0093] 当第二滑块9上固定一根牵引丝时,第三牵引丝4穿过第三穿丝孔92并且伸入锁紧装置14中,通过锁紧装置14实现第三牵引丝4的近端与第二滑块9的固定连接。当第二滑块9上固定两根牵引丝时,两根牵引丝可以采用与上文描述的第一牵引丝2和第二牵引丝3相同的方式进行安装。
[0094] 如图3和4所示,第二滑块9位于第一滑块7的近端,第二牵引丝3和第三牵引丝4位于同一侧,即第三牵引丝4穿过位于第二滑块9下侧的第三穿丝孔92并且伸入锁紧装置14中进行固定。
[0095] 当正向旋转第一操作件8使鞘管1的第一控弯段呈如图1所示的正向“C”形弯时,转动第二操作件10可以使鞘管1远端呈如图2所示的“S”形弯。
[0096] 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通过操控手柄上的操作件,能够实现鞘管1远端分段调控弯形,以使鞘管1远端呈正向“C”弯和反向“C”弯,或者通过两段综合调控以实现鞘管1远端呈“S”弯;并且,本申请的滑块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的同时第一操作件8和第二操作件10不需要施加更大的扭矩,操作件和滑块之间的传递效率高,操作体验感强;并且,本申请的手柄结构简单,尺寸小,装配简单,手术过程中非常稳定,不易出现牵引丝断裂等问题。
[0097] 本发明通过设置提示组件,当第一滑块7运动至第一凸部16和第二凸部17发生碰撞时,碰撞会产生声音和/或手感上的震动,以提示操作者第一滑块7已经滑动至初始位置,此时鞘管1的远端回复至直线状态,从而无需使用X光透视观察鞘管1远端是否回正。并且,本申请的手柄结构简单,声音和/或手感提示可靠且幅度适中,不易对血管造成损伤。
[009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